幼儿说谎的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说谎的案例
【篇一:幼儿说谎的案例】
案例:孩子把饭倒掉
一次孩子们在吃午饭,每位小朋友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饭,大部分
孩子都快吃完了。

我说:“我们班今天吃的都很快,吃完的小朋友,
今天老师有奖励。

吃的慢的小朋友,请快一点吃,要不一会饭凉了
吃完了肚子疼。

”他呀看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吃完了并得到了我奖励的
小粘贴。

一位吃饭慢的小朋友汐汐,就趁老师和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偷偷摸摸倒掉了,正好被我看到了,她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吃完了,”我听了之后问了一声:“汐汐,今天你的饭真的吃
完了吗?”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说:“用你的小嘴巴说:”她看了我
两眼后说“吃完了”接着我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说谎的小朋友老师不
喜欢了,到底有没有吃完饭?”他又点了点头说:“吃掉了。


分析:
孩子看到别人受到奖励,心里就会也想要,于是把饭倒掉,想让老
师表扬他给他奖励,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心里,也跟家长很少表
扬孩子有关。

每个孩子都希望博得别人的赞赏。

建议:及时表扬奖励诚实的孩子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

当孩子如实告诉家
长自己犯的错误,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诚实的表现,只是一味斥责
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诚实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

家长
发现孩子闯了祸之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
因为孩子很可能怕家长生气而说“不是”。

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
诱导孩子说谎。

家长可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立
即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很不简单,然后再对孩子做的错事进行批评。

由于孩子的诚实行为,相应地要减轻对他的批评或处罚。

【篇二:幼儿说谎的案例】
“扫一扫”分享
核心提示: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第一反应就是批评,甚至是
打骂。

但专家表示,孩子说谎基本上是“情有所缘”,家长不要光顾
着指责孩子,要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妥善处理。

说谎常常被成人认为是不太光彩的行为(除了善意的谎言之外),
对于孩子说谎,家长更会感到诚惶诚恐,怕孩子学坏了。

国外的心
理专家做过很多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宝宝在2-3岁时就会讲完整的谎言了。

听到这个结论,家长往往会感到很震惊,甚至感到惊恐。

其实,父母不必对此大惊小怪——“说谎”是孩子心理发育中的常见
现象。

解析宝宝爱撒谎的六大原因
1、害怕受到惩罚
事例:杯子打碎了,妈妈打屁股
3岁的男孩凯凯在家里跑动时不小心碰倒桌子,碰坏了妈妈刚刚买来
的精致茶具中的2个杯子,妈妈回来后当然“龙颜大怒”,质问凯凯
怎么回事,凯凯胆怯地说:猫咪刚才从桌子上蹦过去,碰坏了杯子。

妈妈明知凯凯在撒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凯凯的小屁股狠狠地
揍了几下。

分析: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

”美国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
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

”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
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
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

建议:此时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
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
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

当孩
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
的错误。

2、想象和现实混淆
事例: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星期天爸爸带悦悦到动物园。

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悦悦眼花缭乱。

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翅膀?如果大象长了翅膀,它这么大块头就能带着我飞回家了。

回到家后,悦悦自豪地告
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分析: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
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

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

他们常
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

但由于生活经验少,
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
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
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
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
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3.理解性心理错位
事例: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
强强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机器猫”很好奇,一把枪过去自己先玩起来,那个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师告状了。

老师把强强叫到一边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
还是好孩子。

”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强强心里这个美啊!回
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而枪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
一干而净了。

分析:心理错觉让宝宝误读别人的话
2-3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
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


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
实不符的话。

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

建议: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
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
认识。

艾滋病
皮肤
性病
血液
内分泌
精神科
风湿
呼吸
传染
外科
骨科
肛肠
泌尿
整形
乳腺外科
其他
中医
急救
体检
健康器械
服务
专栏
评测
博客
专题
调查
视频
自测
论坛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核心提示: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第一反应就是批评,甚至是
打骂。

但专家表示,孩子说谎基本上是“情有所缘”,家长不要光顾
着指责孩子,要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妥善处理。

4.表现欲萌动
事例:其实我根本就没画完
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画一只大红苹果。

“画好的小朋友请举
手。

”“我画好了!”康康第一个举起了手。

老师笑眯眯地对他点点头。

康康心里很美,我是小朋友中最棒的一个!可是没想到,老师还让
他把画好的红苹果展示给大家。

“糟糕!”其实康康根本就没画玩,
这可怎么办啊?
分析:表现欲驱使宝宝说“大话”
幼儿期的孩子表现欲很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
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
地向父母显示。

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
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
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
为说谎。

建议:父母首先要用鼓励的言行帮助孩子巩固、发展他的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

如:“宝宝真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认知。

接下来对于孩子给予客观的评价,逐渐培养孩子对自我客观的认知。

5.受成人言行影响而撒谎
事例:妈妈也骗人
王阿姨打电话约妈妈出去吃饭,妈妈说她生病了去不了。

不对呀,妈妈没有生病啊。

“妈妈,你哪生病了啊?”我话还没有说完,妈妈就伸出手指“嘘”让我别出声。

一天晚上,邻居小朋友打电话让我出来玩,我就告诉她我生病了。

妈妈说:“小孩子不许说谎!”我没说谎啊,妈妈上次就是这样和阿姨说的啊。

分析: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宝宝模仿。

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我以后也可说谎。

建议: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胜于言传。

当父母告诉孩子要说“实话”时,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此基础上修整自己的言行。

另外,许诺孩子的事情就要认真履行,如果不能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6.为取悦父母而撒谎
事例:偷个小红花让妈妈表扬
妈妈总是当着我的面夸邻居家的小姐姐能唱会跳、长得漂亮,她从来不夸我,在妈妈眼里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今天幼儿园里老师教我们剪小红花,我偷偷地把一只小红花塞到了口袋里。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今天我的表现好,老师奖励了我一只小红花。

妈妈夸我真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地。

分析: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

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建议:面对孩子这样的说谎行为,家长要检查自己对孩子要求是否得当,期望是否合理,适当的期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就会让孩子形成心理压力,导致不良行为
的发生。

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缘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感知,让孩
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会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玉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
儿科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委员会委员。

电话:021-962007
【篇三:幼儿说谎的案例】
(案例)家园合作,正确对待幼儿说谎行为。

散文吧>>(案例)家
园合作,正确对待幼儿说谎行为。

家园合作——正确对待幼儿说谎
行为
园长:苗慧颖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几乎所有教师在家长工作中都会遇到
过各种各样的大小“事件”,自身的、来自他人的……个中滋味尽在
不言中。

最近我园就遇到了一件工作二十几年第一次遇到的棘手“事件”。

一位小班的孩子家长在家中与孩子闲聊时,孩子对妈妈说,他在幼
儿园坐急救车了,是某位老师一起送她去了医院。

急救车是个什么
样子,如何开门,怎样的按钮,司机叔叔很喜欢他,还说要送他玩
具小汽车,等等,孩子描绘得非常生动、逼真,并且哪位阿姨给他
看病,他说他都认识。

家长非常急切地给班级老师和做园长的我打
了电话。

事情的属实性经我调查,根本没有类似事情的发生。

而且
这期间我也一直没有离开过幼儿园,包括午间休息。

可是,家长依然相信孩子的说法是真实的,她认为孩子从来不撒谎,而且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孩子不可能描述得那样逼真,况且孩子以前
根本也没有坐过救护车的经历。

家长不仅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了调查,并让孩子到医院指认,而且查找了“120”记录,还多次打电话追问老
师到底是哪一天送孩子来医院的。

结果都没有调查到任何结果。

期间我们曾多次向家长说明,园里室内外均有24小时的监控录像,
可以来园里查阅记录,可却遭到家长拒绝。

我们又提醒家长可以去
公安分局调取小区监控录像。

家长去了分局,可结果仍是一无所获。

孩子虽然在小班,但与同龄孩子相比较他是很聪明的,而且心智也
比同龄孩子要成熟很多,在老师们眼里是一位聪明懂事的孩子,尤
其外貌体征更是让大家觉得可爱,三周岁多的年龄达到了七十多斤
的体重,为此保健医在闲暇时间还经常单独带他在园里做一些简单
的体育运动。

园里的老师阿姨上上下下都很关注并非常喜欢他,是
一位见了一面让人不容易忘记的孩子。

说明,带孩子来到园里,把“事情经过”逐句地引导孩子描述出来,
孩子对妈妈的问话均做了选择性地回答。

无论我们怎样解释,家长
都坚决相信孩子。

在无奈之下,我们请来了警局的工作人员介入,
把园里的监控录像调出来,要求家长仔细查看取证。

结果可想而知。

r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曾遇到过各类家长纠纷,但
这类事情还是头一次,一般情况下,对于孩子的“说谎”问题家长都
能理性对待。

但这次不同,我分析可能是因为孩子所描述的情节性
质不同,从某种程度上会让家长感觉到惊恐。

在此“事件”中也使我感悟到,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而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

为此,应该
提醒学龄前阶段的家长们在满足孩子吃好、玩好、学好的同时,家
长们也该多学**了解一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的心理特征
和行为方式,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甚至一生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5岁
以下的幼儿期。

”所以,在这一阶段,正确对待和干预幼儿行为,加
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在为此“事件”查阅资料时,恰巧看到了一位孩子爸爸也遇到了同样
的问题:
案例:小美爸爸的自述
那天我接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在路上和往常一样,问她在幼儿园里
有什么高兴事和不愉快的事,她悲戚戚地说:“邓惠这几天总欺负我”。

我感到吃惊,问:“你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她怎么欺负你了?”“她说她不喜欢我,不和我玩,还用拳头打我。

”我当时信以为真,对她说:“不要紧,明天爸爸和老师说,让她不再欺负你,还做
你的好朋友。


第二天,我和老师说此事,不料老师讲,邓惠已半个多月没来了,
回南方老家了,弄得我哭笑不得。

要知道,我女儿是一个从来不说
谎话的孩子。

我虽然看过一点儿童心理学的书,但没看到过研究儿
童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的内容,不清楚这是儿童的一种什么心理
现象。

事实上,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最单纯的,是不会造假的。

孩子已经长大了,
懂事了,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

其实不然!心理学
证明,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幼儿说谎的概念
说谎——幼儿期表现出的一种常见现象,困扰着许许多多的老师和
家长。

幼儿两岁半至三岁时就会讲十分完整的谎话。

面对这些,大
人不必大惊小怪,这对孩子也有积极的一面。

德国教育学家施鲁克
教授说:“孩子第一次有意义的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进步,孩子说谎标志他有了想象力、开创性的行为,并与周围环境打交道。

”据专家调查发现,3岁以下幼儿的说谎行为是一种极为常见的
现象。

这时的孩子很难分辨出自己是在说谎话还是在说实话。

这时
期孩子的谎言大多数是源于活跃的想象力、健忘等原因。

3—4岁幼
儿说谎时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讲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假话。

多半是
为了实现某些愿望所致。

在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发现幼儿初次
说真正意义上的假话应及时引导与教育。

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幼儿
继续说谎。

这一时期是防止幼儿说谎的关键期。

4-6岁幼儿在这一阶
段的孩子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

父母遇
到孩子说谎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其适当的机会跟幼儿一起讨
论说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

这是帮助幼儿分辨真实和想象的最
佳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诚实的好**惯,并将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

当孩子的想象与现实分不清时,幼儿头脑中经常会产生许多极其生动、逼真的想象,将想象当成现实,将愿望说成存在,这时他便会
说谎话。

例如,有的孩子因长期渴望某种玩具,但妈妈没有满足他
的要求,幻想之下,他会认为自己已拥有,就吹嘘“妈妈也给我买了
跟你一模一样的汽车”。

当孩子记忆有误或由于语言表达不准确时,许多经历过的事情未必
能完全回忆起来,也会导致说谎。

一个5岁的幼儿对一位阿姨说:“你再跟我玩一会儿,明天我就要回老家了”,阿姨问其父母,根本
没有这回事,只是曾向孩子说过放寒假后会回老家看看,并不是明
天要走。

幼儿的说谎现象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幼儿说谎有其内在的
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

不同种类的说谎,它的性质也是不同的。

“治病必先寻因”,只有正确认识说谎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对其行为
进行分析,判断,归类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幼儿有意说谎的主要客观因素:
(1)**说谎,殃及幼儿
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有些父母有意无意地“指示”孩子说谎。

例如,来电话就说我不在,
别人来借东西就说没有等等。

如果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思把事情应付
过去,就表扬孩子聪明,这无异于训练孩子说谎。

还有些父母说话
不算数,缺少“言必信,行必果”的诚实品质,成为孩子说谎的榜样。

(2)言语误导,诱发说谎
这是由于**错误的语言暗示而诱发的幼儿说谎。

在生活中,属于这一
类型的幼儿说谎屡见不鲜。

例如,有的家长看到家里的花瓶打破了,就责问孩子:“是不是小保姆打破的?”看到孩子满身脏就问:“是不
是别的小朋友给弄的?”**这种不正确过于武断或直觉式的归因,把
错误都推在别人身上,认为跟自己的孩子没有关系,不能客观地对
待事实的做法加上幼儿道德观念的模糊,生活经验缺乏,容易受到**
的语言暗示,说谎也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在上述提到的情况中家长
改口问孩子“花瓶是谁打破的?你的衣服是怎么弄脏的?情况可能就
大不相同了。

幼儿有意说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家长的极端做法,或包庇、溺爱,以及社会上的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幼儿误导,使幼儿有意说谎得以发展。

针对幼儿说谎的教育对策
(一)搞清说谎的动机,采取有效的措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
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

”对于幼儿由于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而造成
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惊慌,只要帮助幼儿分清想象与现实间的
差异即可,因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
对于幼儿的有意说谎,家长要及时地发现和揭穿其谎言,并让幼儿
明白说谎是要受批评和惩罚的,将幼儿说谎的企图适时地化解掉;
而如果是由于家长经常说谎而造成孩子也跟着说谎的情况,那么家
长一定要认真检讨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帮助幼儿,正确引导
即便幼儿说了谎,家长也不要认为孩子好像犯了弥天大罪,而是要
耐心帮助他,给他一个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给
其改错的机会,原谅并帮助他摆脱困境,让他知道如果犯错了,大
人会帮助他的,切不可严厉斥责和大骂。

一些幼儿说谎是为了防止**
过多地干涉自己的事情,若承认了,大人会对自己寻根究底,便会
用撒谎的方式来掩盖他不想谈论的事。

因此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
心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防微杜渐
当幼儿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应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绝不能掉以
轻心。

如果这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幼儿便尝到了说谎所
带来的好处,他就会再次产生说谎的念头,留有后遗症,以后再纠
正就很困难。

(四)善待幼儿的说谎现象
虽然我们说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但是家长对于幼儿生活中经
常出现的属于幻想一类的说谎应当区别对待,因为严格地来说,这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而是幼儿幻想和想像的产物。

比如当三、四岁的幼儿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
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在想象,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
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他经常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当作事
实加以描绘。

对于孩子的这类谎言,家长和教师在理性地分析和了
解事实真相后无须过分担心,更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和训斥孩子在说
假话,因为这会使孩子不知所措,而且还会影响孩子想象力和思维
力的发展。

可以想办法帮助他分清现实与梦想的区别,一步一步地
引导孩子:你很想开小汽车,是不是?你想让爸爸带你去公园,对吗?你是不是想要一个洋娃娃?这些都是你的愿望,每个人在说自
己的愿望时,要加上:“我想…”或者“我希望”这样的词,否则别人
会以为是真事了,这样反而不能帮助宝宝去实现愿望了……等等,
类似的语言去疏导孩子,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
正错误。

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如果一味地
相信孩子,得到“谎言”的认可后,不仅会强化幼儿的说谎行为,更
会造成幼儿想象与现实的混淆。

**惯性地将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

(五)了解孩子说谎的动机和方式,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态度一
定要明确,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怎么做才
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六)允许孩子申辩。

有些家长喜欢俯首帖耳“听话”的孩子,家长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不允许孩子申辩。

这样
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悦诚服,还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为其说谎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