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8年九年级郑州一模语文试题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3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4)▲,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6)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7)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朱自清《春》)(9)现在常用来表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出自杜甫《望岳》)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南京的世代先民为我们留存了丰富多彩、mí(▲)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岁月的流shì(▲),许多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已固化为珍贵的“文物”。
但还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创造,以迥.(▲)然不同的“活态”形式遗存了下来,甚至有的还倔.(▲)强地存活于我们的生活中。
(1)mí(▲)足珍贵(2)流shì(▲)(3)迥.(▲)然不同(4)倔.(▲)强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乐园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等已成为省一级的“舌尖上的非遗”。
B.南京白话代表性传承人丁少华正向全市招募小笑星,准备参加“金陵五月风”少儿汇演。
C.专家认为南京剪纸未来的发展,一条路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另一条是结合时代进行创新。
D.老南京们熟悉的《月亮粑粑》等七首童谣,生动活泼,已被收入秦淮区的“非遗”目录。
4.结合语境,完成填空。
(4分)南京市钟山中学开展“寻找身边的‘非遗’”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5)班张铭同学和王赫同学积极参与,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并且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张:我家门口有一家百年老店“老周馄饨店”,他家手工擀出的馄饨皮“薄如蝉翼”,堪称一绝。
年中考初三一模语文试卷.doc
2018年中考初三一模语文试卷2018年中考初三一模语文试卷题目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 9题。
【材料一】所谓酒令,按新版《辞海》的说法:酒令,旧时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
推一人为令官,余以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
据考证,酒令之始可以上溯到周朝初年,鉴于商朝统治者溺酒亡国的教训,由周公以王命发布《酒诰》禁酒。
群饮,汝无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起初本意是为了禁止酗酒而设酒令官。
在《诗小雅宾之初筵》第五章中有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的句子,这里的监史即令官,是为限制宴会上饮酒过度而设的执法官,对饮酒失仪妄言者要予以惩罚。
而后世所说的酒令与其本意恰恰相反,是劝人多饮酒的一种行乐手段、游艺活动。
从形式上看,酒令有多种多样,诗词曲文类(如作诗令、说诗令、回环令等);游戏类有拇战(或曰猜拳、划拳等)、猜枚、牙牌令、射覆、投壶、击鼓传花、占花名儿、拆字、联句等。
从内容上看,酒令有俗令和雅令、通令和筹令之分。
中国的酒令文化是一种特别、独有的酒俗。
酒令二字出现在历史资料文献中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逵作酒令,学者宗之。
但在当时并没有广泛流行。
《梁书王规传》说: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
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此举。
可见,南北朝时期,酒令并不风行。
它的流行大概始于唐玄宗发明的击鼓催花,从此就自上而下传播于民间。
唐代的酒令有许多种类,据唐人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已有骰子令、旗幡令、上酒令、手势令、小酒令、杂法等多种,唐人的诗歌也多有反映,如白居易的筹插红螺碗,斛飞白玉卮。
碧筹攒彩碗,红袖拂骰盘,刘禹锡的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等等。
同时,一系列的行令、酒约也制定出来。
《醉乡日月》的目录里便有饮论为宾律录事觥录事选徒令误逃席等各项内容。
宋代的情况与唐代差不多,只是更加丰富。
至于明清两代酒令则发展到了高峰,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曲、小说、中药、丹令、八卦等等,无不入令。
郑州市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一测考试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 D(2分)2. A(2分)3. (1)静影沉璧(2)沉舟侧畔千帆过(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4. ①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②都讲究声音的和谐(美)(一句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能保证前后语意连贯,亦可。
共2分)5. (1)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②很多“非遗”面临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危机;③有些“非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传播(有些“非遗”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非遗”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④民众缺乏主动关注“非遗”的意识;⑤媒体正在为传播“非遗”做出巨大努力/“非遗”传播线上渠道丰富/媒体成为“非遗”传播的强大推手(重要渠道)。
(一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
共4分)(2)B(2分)(3)①“高足”改为“学生”“弟子”(或删掉“您的高足”);②“亲临”改为“造访”(或将“亲临贵府”改为“登门拜访”“拜访”“到府上去”“前往”“前往贵府”等亦可);③“垂询”改为“请教”或“求教”“请您指教”(改为“指导”“指教”等,不给分);④“大作”改为“拙作”或“发言稿”“电子稿”“稿子”“稿件”(一处1分,修改任意三处,基本不改变语义、保证语言通顺即可。
共3分)(4)示例一:在“大闹野猪林”这一情节中,鲁智深料到两位公人对林冲不怀好心,因此一路跟踪保护,危急时刻救下林冲,(将其护送到沧州)。
鲁智深对林冲情深义重,对两位公人谋财害命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以适当的方式保护了兄弟,惩罚了恶人,弘扬了正义,其行为真正符合“义”的内涵。
示例二:鲁智深偶遇金氏父女,听闻他们被恶霸郑屠欺侮勒索,就打抱不平。
他先给了金氏父女一些钱并安排他们离开,然后到集市拳打郑屠,(结果失手将其打死)。
鲁智深仗义疏财,锄强扶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何为正义、侠义。
2018年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2.依次在文中括里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断地试探着感激地B.试探着感激地不断地
C.试探着不断地感激地D.感激地试探着不断地
13、第⑨段画线句子表达了祖父怎样的情感?
14.请简要分析,文中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6分)
⑦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
⑧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相关。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1)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第三次变成了……。在与二郎神斗法的过程中,孙悟空变成一座庙宇,被二郎神认出的原因是孙悟空的尾巴变成了……竖立在庙的后面。
(2)下列作品中,不是贝多芬的作品是( )。
A.《命运交响曲》B.《第五交响曲》C.《月光奏鸣曲》D.《蓝色多瑙河》
4.某校九(1)班围绕“环保伴我行”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年中考初三语文一模试题.doc
2018年中考初三语文一模试题2018年中考初三语文一模题目一、基础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
(共11分)砚铭,是一种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位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它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形式,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就砚铭的书法字体而言,有篆、隶、楷、草、行;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归为三类。
砚铭有的(甲)。
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
他得到这方端州石渠砚时,喜不自胜,便书此砚铭。
砚铭有的(乙)。
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穷水尽,唯一坚粹,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则砚铭。
他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命名为紫云端,并精工刻于砚上。
苏轼将石比作云,是因为凿石工匠作业于岩洞,踏的是水中天,水面如天幕,凿石如割云。
作者颂砚之意不在砚,而在于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节操自守、坚贞不阿的性格。
砚铭有的(丙)。
文天祥曾经在砚侧镌铭曰: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这则砚铭将一个民族英雄赤胆为民、忠心报国的情操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天祥后来卖尽家产,募兵抗元;身陷囹圄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无动于衷,誓死不降;最后慷慨就义。
砚贵有铭。
一方好砚,它集佳石、文学、雕刻、书法于一体,本身就是一件精巧玲珑的艺术珍品,( 丁)【再】镌刻上贴切的铭文,就好比锦上添花,身价倍增。
(戊)使人读后深受启迪,(己)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精神享受。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对【】内字笔顺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B.镌刻(ju 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C.镌刻(juā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D.镌刻(ju n)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横、竖、横(2)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写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托物言志②抒发心情③表明性格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②③①(3)文段中提到的褚遂良是唐初书家四巨头之一。
河南省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关卡./卡.车调.换/南腔北调.息事宁.人/宁.缺毋滥B.盘桓./亘.古栅.栏/灯火阑珊.惴.惴不安/水流湍.急C.拮.据/诘.难号.令/奔走呼号.臭.味相投/乳臭.未干D茎.叶/颈.项蹊.跷/下自成蹊.好.逸恶劳/好.高骛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寒喧名信片首屈一指融会贯通B.脚裸化妆品真知灼见鳞次栉比C.狼藉副作用一愁莫展通宵达旦D.坐镇液化气再接再厉不胫而走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3分)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自觉形式,是体现民族灵魂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基础。
然而,文化自信对一些青少年而言,并不是天然具备的,需要精心培育。
因此,从教育角度来说,要从青少年抓起,培育文化自信。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门应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走进中小学,走进青年的心灵。
①明确拿出课时②创新教学材和教材学形式③妥善制订课纲④发挥中华文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积极作用⑤制定落实细则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⑤④4.古诗文默写。
(8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4)国家命运,让无数先哲魂牵梦萦。
苏轼渴望为国立功:“,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天祥不惜为国捐躯:“,”(《过零丁洋》);龚自珍立志为国奉献:“,”(《己亥杂诗》)……他们心系家国,英名永存。
5.名著阅读。
(54分)【甲】保尔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
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
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自己的一生。
郑州一模语文试卷初三(含答案)
郑州一模语文试卷初三(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长”?A. 尺B. 寸C. 尺D. 寸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满城风雨C. 庖丁解牛D. 井底之蛙3.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关羽C. 张飞D. 曹操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 行走B. 读书C. 研究D. 飞翔5.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A. 月亮升起来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附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3分)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不在岳阳,而且据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这真是________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这两句话bǔ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pǐ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胸臆()bǔ()育pǐ()夫慎哉().(2)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吻合语境的填写鄙人面横线上.(1分)这真是____________(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可捉摸)的事.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前人之述/备矣C.莫说/相公痴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精确的一项是()(2分)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B.《醉翁亭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C.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D.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3分)(1)增其旧制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2)薄暮溟溟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3)余住西湖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5.(2019·浙江温州市期末)古诗文默写.(8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3)时期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重生事物无比美妙,总会替换旧的事物正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贈》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亲人相隔,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境遇不同,诗人表达思念的方式也各异.杜甫《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家书难寄,表达对弟弟的担忧与牵挂;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展现共赏明月的情境,表达对弟弟的祝福与惦记.6.(2018·天津市红桥区期末)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5分)(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3分)[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老是倾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井井有条头头是道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谈锋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锻炼?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诵.假如我们面临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莫非还能希望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诵,咀嚼诗词文章的语言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禁绝,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成效.你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37分)(一)(2018:河北唐山市丰南区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阐发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人面对美味佳肴却无心享用的原因是诗人内心充满苦闷、抑郁,诗中“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反复咏叹,表现了诗人命途多舛,壮志难酬的心事.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D.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是严酷的现实,一是远大的理想,两条线索交替、冲突,呈现出此起彼伏、飞腾跳跃的气势.8.本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履历了怎样的变化?(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5分)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9.“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0.请从内容和布局上阐发尾联的感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2018·北京海淀区期中)浏览下面白话文,完成11-14题.(9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蒲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溟溟,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异的一项是()(2分)A.乃重修岳阳楼乃记之而去..B.属予作文以记之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阴风怒号怒而飞..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入则无法家拂士..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上下天光,一碧万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3.根据上下文,对文中两处画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具体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并引出下文登楼所见的不同的自然景物.[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写作者曾根究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思想感情的分歧之处,引出下文对古仁人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的论述.14.结合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你认为富弼、韩琦是不是范仲淹所感叹的“斯人”?请概括说明理由.(3分)[链接材料一]富郑公①自郓州移青,会河朔大水,民流京东,择所部丰稔②者三州,劝民出粟,得十五万斛,益以官廪,随所在贮之,得公私庐舍十余万间,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凡活五十余万人,募而为兵者又万余人.上闻之,遣使劳公,即拜礼部侍郎.公曰:“救灾,守臣职也.”辞不受.(选自张光祖《言行龟鉴》)[链接材料二]韩魏公③临大节④,处危疑,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若湍水之赴深壑,无所顾忌.或谏曰:“公所为如是,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中央,殆非明哲之所尚.”公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当极力以事君,死生以之,顾事之是非何如耳.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成,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选自金庸斋《居官必览》)[注]①富郑公:;指富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②稔(rěn):谷物成熟.③韩魏公:指韩琦.北宋政治家.④大节:国家安危存亡之际.(四)(2018·郑州一中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8分)[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扶携提拔,来往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但是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织,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青丝,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玉人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工具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胜,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世界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如同栽树,本根不搖,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娃何得不安乐乎?”(选自吴兢《贞观政要》,有删改)[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勉努力的样子.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景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B.谓太守谓谁.太守自谓也.C.绝往来而不绝者.绝巘多生怪柏.D.游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似与游者相乐.16.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7.甲文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8.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概括唐太宗治国之道与欧阳修为官之道的相似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2019·浙江宁波市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1题(10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①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②,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妤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③,书蠹诗魔④,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改)[注]①本文写于明代灭亡、清代树立已数十年后.明代末年,宦官擅权,佞臣当道,文人名士对社会不满之余,多玩物傲世,率性而行,张岱便是个中之一.明亡后,张岱披发避居山中,拒为清代顺民,安贫乐道,著书不辍.②娈童:相貌美的少年.③茶淫橘虐:意即喜爱品茶和吃橘子.淫、虐,都是过分品尝或食用的意思.④书蠹诗魔:比方念书写诗成瘾成狂.19.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A.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B.拉余同饮.C.微斯人,吾谁与归?D.更有痴似相公者.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布衣疏食,常至断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1张岱在《陶庵梦忆·祁止祥癖》一文中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请结合该句话与甲、乙两文谈谈你对甲文中“痴”字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写作(40分)2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40分)我国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一次,有人买了他一幅牡丹画作.这个人的朋友说这幅牡丹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部分是“富贵不全”,不吉利.俞仲林听了此事后告诉买主,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不是“富贵不全”,而是“富贵无边”.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日,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温馨提醒:请同砚们做完试卷后,再认真仔细地检查一遍,预祝你考出好成就!参考答案1.(3分)(1)(2分)yì哺匹shèn(每空0.5分)(2)(1分)不可思议[解析]第(1)题,考查字音、字形.正确识记是答题的关键.第(2)题,“不可思议”意为事情的成效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田地.不合语境.“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本词符合.“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没法猜测和估计.不吻合语境.2.(2分)D[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朗诵节奏.D项,“处江湖之远”指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遥远地区做中央官,这是一个语义整体,应在厥后划开,故精确的划分应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2分)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水南岸.4.(3分)(1)古义:规模;今义:制度(2)古义:迫近,接近;今义:跟“厚”相对(3)古义:我;今义:剩下(每空0.5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解答此类题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识差别,对古今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并加以牢记;析微殊,对古今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词也要注意辨析;辨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意义,不能将文言语句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5.(8分)(1)在乎山水之间也(2)云横秦岭家何在(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空1分)6.(5分)(1)(3分)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使我们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每点1分)(2)(2分)示例1: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示例2: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解析]第(1)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息的能力.要注意摘抄或总结与朗诵好处有关的话语,如材料一中的“朗诵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用的情感交流方式”.第(2)题,考查发表个人的见地.考生跟帖需围绕网友的概念睁开,能够支持大概反对,但是要言之有理,表达通畅.7.(2分)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阐发.C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暗用姜太公得遇周文王伊尹被商汤重用的典故,意在表明诗人虽遭显贵排挤,但仍希望有一天被朝廷起用的人生志向,而非表达诗人对人生出路充满乐观的宏放气魄.8.(3分)从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茫然、苦闷、沮丧,(1分)变为重回长安的希望与对仕途前程的期盼,(1分)再变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一定要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坚定念.(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开头四句通过描写诗人面对美酒佳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的情形,表现了他被赐金放还的苦闷、彷徨;五、六两句“冰塞川”“雪满山”表面写道路不通,实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虽目标远大,却四面碰壁的沮丧.七、八两句,作者用姜太公、伊尹得遇明主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重回长安的希望与对仕途前程的期盼.最后几句,作者通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展现了世路之艰,通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定要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坚定念.据此不难总结出本题答案.9.(3分)好.(1分)“明”字既暗示了枳花颜色的亮白,又反衬了天色的暗,突出了旅行之“早”.(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枳树的白花正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明”字,既暗示了花色的亮白,又反衬了天色的暗,突出了“早行”二字.10.(2分)内容上: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1分)布局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呼应.(1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句的作用.尾联写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故乡池塘中,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写出了诗人夜间在茅店里思乡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11.(2分)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意思的辨析.A项,均为“于是”的意思;B项,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助词,相当于“的”;C项,形容气势很盛/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D项,是/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12.(2分)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解析]本题考查白话文句子的翻译.应注意“万顷”极言广阔.13.(2分)甲[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是概括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具体描绘了”有误.14.(3分)示例:富弼赈灾,处处为民为国着想,面临犒赏,不为所动,认为恪尽职守是自己的本职工作;(1分)韩琦自身处在危急困疑之中,不顾他人劝阻,依然一心为国,他认为做臣子就要极力为君主分忧.(1分)这两个人都是具有古仁人伤时感事情怀的人,都是范仲淹所感叹的“斯人”.(1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对比阅读.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理解“斯人”是怎样的人;其次要认真阅读链接材料一、链接材料二,分析材料中富弼和韩琦是怎样的人;再次要分析“斯人”和富弼、韩琦是否有相似之处;最后用筒洁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参考译文][链接材料一]富弼从郓州迁徙至青州.正好遇到河朔发生水灾,百姓流落逃亡到京东,富弼选择治理范围内获得丰收的三个州,劝百姓捐献粮食,得到粮食十五万斛,再加上官府的粮食,根据流民分布情况贮存于各地;又得到私人和官府腾出的房屋十余万间,容纳难民居住,以便供应柴水.如此下来,共计救活五十多万人;招募为兵的又有万余人.皇上听说这件事情后,派遣使者犒劳富弼,立即封他为礼部侍郎.富弼说:“救灾,是臣分内的事.”推辞不接受.[链接材料二]韩琦在国家安危存亡之际,虽身处危急困疑之中,但只要对国家有利,知道的没有不做的.就像湍急的水勇赴深壑样,毫无顾忌.有人规劝说:“您如此行事,岂止自身难保,恐怕到时全家也要无处安顿,这恐怕不是明智之人所推崇的吧.”韩琦感叹地说:“这说的是什么话呀!臣子应当尽力侍奉君王,置生死于度外,去顾虑事情的是与非做什么?至于成败,是天意,怎么可以因为担心事情做不成就舍弃不做了呢?”听到的人感到惭愧并且心服口服.15.(2分)D[解析]本题考查白话词语意思的辨析.A项,景物,情景/日光;B项,为,是/称作;C项,断绝/形容极高;D项,都是“游览、出游”的意思.16.(2分)在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醇.[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时应注意“临”是“在……旁”的意思,“渔”应译为捕鱼.17.(2分)①前文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了构思的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之意,强化了作者的人物形象.(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18.(2分)示侧:唐太宗治国与欧阳修为官都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追求让百姓安居乐业.[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对比探究.甲文中,滁人游“前者呼,后者应”,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生活安定富足,由此可知太守为官励精图治,关注民生,追求让百姓安居乐业.乙文中,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搖,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也体现了他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追求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国之道.[参考译文][乙]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以前方才平定隋朝都城大兴之时,宫中的玉人和珍奇的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如故不满足,讨取不绝止,加上东征西讨,使用所有武力,随便发动侵略战争,百姓不能蒙受,最终招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从早到晚勤勉努力,只希望国家得以治理,天下安宁.终于使得徭役不兴,连年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又怎能不安乐呢?”19.(2分)B[解析]本题考查对白话文特殊句式的掌控.例句“回首回头回忆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应是“回首回头回忆二十年前(的生活),(与现在对比)真如隔世”.四个选项中,A句是判断句;B句是省略句,前面省略了主语“他们”;C句是宾语前置句;D句是状语后置句.故选B项.20.(4分)(1)(2分)(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只见)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2分)(我)穿着布制的衣裳,吃着粗糙的饭食,常常穷困到没米没柴,不能做饭.[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应做到:、达、雅.“”即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能仅凭自己的想象“达”即翻译要做到表意明确、语气一致等;“雅”即翻译要做到富于文采.如“布衣疏食,常至断炊”这一句,既要严格按照原文翻译,又要在准确好懂的基础上做到富于文采.21.(4分)张岱所说的“癖”与“疵”,实在就是“痴”.(1分)在如“舟子”一般的俗人眼中,大雪后的冰冷之夜独往湖心亭看雪,遇到金陵人后“强饮”而别等,都是让人没法理解的“痴”的做法,而在张岱看来,这些行为恰能体现他对雪景、对祖国满怀着深情,这正是他的本性地点.(1分)而在《自为墓志铭》中张岱所列各种,不知者谓之“痴”,实际上却能从中见出他玩物傲世、率性而为的性情之真.(1分)“痴”的实质,正是“有深情”“有真气”.(1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应理解题干“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中“癖”“疵”“深情”“真气”的含义;其次要结合选文分析张岱“痴”的行为与做法;最后应把甲、乙两文与题干材料结合起来,找到含义的共通之处.[参考译文][乙]蜀人张岱,陶庵是他的号.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喜欢漂亮的房子,喜欢美丽的婢女,喜欢相貌美的少年,喜欢新而华美的衣裳,喜欢美食,喜欢骏马,喜欢华丽的灯饰,喜欢观看烟火,喜欢戏曲,喜欢鼓吹乐,喜欢古董,喜欢花鸟,并且喜欢品茶和吃橘子,对读书作诗着魔,忙忙碌碌半生,都成了梦幻.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隐居在山里.所存的东西,只有破床、烂几、坏鼎、弹不了的琴,与几本残旧不堪的书,一方缺砚罢了.(我)穿着布制的衣裳,吃着粗糙的饭食,常。
3月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河南卷)语文卷(全解全析)
语文 第1页(共5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1.【答案】B (2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音,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结合词语掌握,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 .加点的字分别读pō/bó,jué/jué,xiè/jiě;B .加点的字分别读zhěn /shèn ,xiè/jiè,zhà/chà;C .加点的字分别读jī,chuò/zhuì,cù/cuì;D .加点的字分别读yǔn/shǔn ,qí,gāi/hài 。
2.【答案】C (2分)3.【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4)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每空1分,若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的“辩、蒸、暑、灼、寐、遣”等字词容易写错,要格外注意。
4.【答案】(1)①孙悟空从七仙女口中得知天庭举办蟠桃会,但他却不在受邀之列。
于是,悟空便化身赤脚大仙混入会场。
喝酒又偷吃仙丹,醉酒之后大闹了蟠桃会。
酒醒后知道闯了祸,便躲回花果山。
玉帝得知此事大怒,命李天王领天兵去收服他。
②陈宗善领着张干办、李虞候,带十瓶御酒,来到梁山泊。
宋江力主招安,吴用等对招安持怀疑态度,萧让读诏。
李逵从梁上跳下来,扯碎诏书,揪打陈太尉,被宋江、卢俊义抱住。
宋江打开御酒,却是被阮小七换过的村醪白酒。
(4分)学#科网(2)示例一:外祖母:①心地善良。
下雨的夜晚捡到小茨冈这个弃婴,并说服外祖父收留了他。
②勇敢。
作坊发生火灾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一桶硫酸盐,并沉着指挥。
2018河南专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17--2018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刹.那∕刹.车可恶.∕恶.贯满盈车载斗.量∕气冲斗.牛B郊.游∕皎.洁孪.生∕重峦.叠嶂不屑.一顾∕惟妙惟肖.C.埋.怨∕埋.没贝壳.∕金蝉脱壳.退避三舍.∕舍.己为人D.忸怩.∕泥.泞胳.膊∕恪.尽职守讳疾.忌医∕疾.恶如仇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抉别遥控器因地制宜能言善辩B.震撼户口薄袖手旁观浮想联翩C脉搏嘉奖令盛气凌人鳞次栉比D.撤销报不平独树一帜不求甚解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分)关于校园安全的各项规定已经相对完善,①。
落实的深度,要求建立起切实完备的校园安全责任落实机制,不能等事故发生后才追究责任,而应建立事前防范机制,以事后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落实的速度,要求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置。
彻底改变校园安全责任高举轻放、安全意识“举重若轻”现象,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②,要用行动去落实。
4.名著阅读。
(4分)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希望乃生命的灵魂,心神的灯塔,成功的指导者。
”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具体的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祥子(《骆驼祥子》)②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③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古诗文默写。
(共8分)(1),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4)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
6.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河南)习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HN名校课堂语文九年级(上)(RJ)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2分)A.折.腰/折.腾今朝./改朝.换代分.外/分.道扬镳B.嘶.哑/撕.咬风骚./搔.到痒处妖娆./抓耳挠.腮C.冠.冕/冠.军鲜.妍/鲜.为人知奉还./以牙还.牙D.海峡./脸颊.汹涌./始作俑.者坟墓./朝三暮.四(解析:A.zhé/zhē,zhāo/cháo,fèn/fēn;B.sī/sī,sāo/sāo,ráo/náo;C.ɡuān/ɡuàn,xiān/xiǎn,huán/huán;D.xiá/jiá,yǒnɡ/yǒnɡ,mù/m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娉婷遐想汹涌澎拜秦皇汉武B.漂逸怅惘一泻万丈风流人物C.忧戚呢喃原驰蜡象红装素裹D.摇曳腐烂顿失涛涛一代天骄(解析:A.“拜”应写作“湃”;B.“漂”应写作“飘”;D.“涛涛”应写作“滔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A.②①⑤④③B.⑤②④①③C.②⑤①④③D.③⑤②④①4.古诗文默写。
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河南省)语文卷
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河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国”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传唱不衰的话题。
它可以是守边重臣范仲淹在报国与思家矛盾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家国忧思(《渔家傲·秋思》);它还可以是贬谪太守苏轼希望重返朝廷报效国家的无限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两个小说回目都体现了“蔑视皇权”的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①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西游记》第五回)②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谤徽宗(《水浒》第七十五回)(2)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请从《童年》中的外祖母和《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简要叙述人物性格特征。
xx年郑州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D(2分)2.A(2分)3.(1)静影沉璧(2)沉舟侧畔千帆过(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4.①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②都讲究声音的和谐(美)(一句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能保证前后语意连贯,亦可。
共2分)5.(1)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②很多“非遗”面临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危机;③有些“非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传播(有些“非遗”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非遗”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④民众缺乏主动关注“非遗”的意识;⑤媒体正在为传播“非遗”做出巨大努力/“非遗”传播线上渠道丰富/媒体成为“非遗”传播的强大推手(重要渠道)。
(一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
共4分)(2)B(2分)(3)①“高足”改为“学生”“弟子”(或删掉“您的高足”);②“亲临”改为“造访”(或将“亲临贵府”改为“登门拜访”“拜访”“到府上去”“前往”“前往贵府”等亦可);③“垂询”改为“请教”或“求教”“请您指教”(改为“指导”“指教”等,不给分);④“大作”改为“拙作”或“发言稿”“电子稿”“稿子”“稿件”(一处1分,修改任意三处,基本不改变语义、保证语言通顺即可。
共3分)(4)示例一:在“大闹野猪林”这一情节中,鲁智深料到两位公人对林冲不怀好心,因此一路跟踪保护,危急时刻救下林冲,(将其护送到沧州)。
鲁智深对林冲情深义重,对两位公人谋财害命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以适当的方式保护了兄弟,惩罚了恶人,弘扬了正义,其行为真正符合“义”的内涵。
示例二:鲁智深偶遇金氏父女,听闻他们被恶霸郑屠欺侮勒索,就打抱不平。
他先给了金氏父女一些钱并安排他们离开,然后到集市拳打郑屠,(结果失手将其打死)。
鲁智深仗义疏财,锄强扶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何为正义、侠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鹿邑县实验中学 使用时间 2018.3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 姓名: 考场、考号:__________2017-2018学年下期鹿邑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模.式/模.具 称.职/称.心如意 博闻强识./有识.之士 B.教诲./阴晦. 寒噤./正襟.危坐 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创.造/创.伤 咀嚼./昧同嚼.蜡 言行.相顾/行.家里手 D.拘泥./昵.称 默契./提纲挈.领 踌.躇满志/更胜一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潮汛 爆发力 经纬分明 全神贯注B.企盼 白内障 号啕大哭 根深蒂固C.陨落 天燃气 斩钉截铁 神色张皇D.安祥 腊八粥 惊心动魄 断章取义 3.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4分)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
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②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域市的发展走向。
4.古诗文默写,(8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战斗场景的句子是: , 。
(4)唐代大诗人杜甫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 “ , ”(《望岳》)的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水浒》第四十三回中有个人物叫李鬼,现在特指混淆视听的人,也成了假冒的代名词。
请简述小说中有关李鬼假冒李逵的故事情节。
(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一肖像描写的是《朝花夕拾》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他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各归纳出一条主要信息。
(2分)(2)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请简要说说徽标设计的妙处。
(答出两点,2分)(3)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劝说父母观看有益电视节目的好处及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③不少于50字。
(4分) 某校九年级的王晓同学最近每天晚上八点都观看中央一套《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
但他的父母认为毕业生看电视浪费时间,在电视前看别人答题,还不如拿起书本自己多背诵古诗词。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扶自行车的人坐在胡同口的石墩上,丁大力足足吸了三根烟。
吸第一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七个人。
吸第二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四个鹿邑县实验中学使用时间 2018.3九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人。
吸第三根烟的时候,从他面前过去了五个人。
这些人有的手插在口袋里,耳朵里塞着耳机,匆匆而去;有的呼朋引伴,彼此嘻嘻哈哈;有的心事重重,低头不语。
唯一相似的是,这些人,都行色匆匆,好像谁也顾不上看一眼身边发生了什么。
身旁的林荫路上,十几辆自行车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北方的春天,多的不只是阳光明媚,还有风。
就在刚才,大力就眼瞅着一股子风,打着旋儿的从东边路口冲过来。
这风像胡同里撒野的孩子,不管不顾,一路冲将过来。
东头的那辆自行车在风里只侧歪了一下身子,就一头栽到了身边同伴的身上。
第二辆还没纳过闷来,就直接拍到了第三辆身上;第三辆躲闪不及,直接把第四辆推倒;第四辆又带倒了第五辆……眨眼工夫,林荫路上的一趟自行车悉数倒下。
最后一辆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倒下,终于还是晃晃悠悠地趴在了正在旁边修鞋的聋子身后,险些砸到聋子师傅的后背。
聋子真是聋啊,身后的动静,他竟一点没听到,仍然闷着头锥着手里的鞋。
眼前的情景被正准备回家的大力看个正着。
大力想:这要是小时候,该是多好的学雷锋做好事的机会呀!小时候的丁大力为了做好人好事,和小伙伴们一天到晚在街上到处跑。
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帮邻居抬水。
当然,也包括扶起倒在路边的自行车。
大力记忆里的小时候,到处都是争着做好人好事的小雷锋。
【A】可是今天,大力抽了三根烟,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
天色渐渐暗下来,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连修鞋的聋子师傅都准备收摊了。
唉!大力失望极了: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扶自行车了。
他原本只是想做个小测试:在扶不起的风潮之下,是否还有人愿意扶起自行车。
聋子师傅在站起身子,拍打围裙上的灰土时,发现身后倒着的一大片自行车。
【B】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然后是第二辆。
大力是在聋子师傅扶起第二辆自行车时站起身的。
聋子师傅扶第三辆自行车的时候,一个路过的中学生参与了进来。
接着是一个接孩子放学的大姐,再接着是两个穿着很时尚的年轻姑娘。
最后,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大哥,扶起了最后一辆自行车。
这一切,都太快了。
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等大力回过神儿来的时候,路上的人已经散了,只剩下一排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还有正在收摊的修鞋师傅。
眼前的情景,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唯有丁大力懊恼不已:咋没给我留一辆呢?大力开始后悔自己的测试了。
为什么要去测试别人呢?测试别人的结果,发现的不正是自己的犹豫吗?大力这会儿倒是盼着再来一阵风,再刮倒几辆自行车,让他也能做回好事。
可偏偏这时候天空里没有一丝风,路边也没有一辆躺倒的自行车。
大力更加懊恼了。
拐进胡同口,天,已经大黑了。
大力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回家的脚步都没了精气神。
突然,大力发现灯影里,停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
大力立刻来了精神。
昂首,挺胸,日不斜视。
只是经过时,脚尖向旁边划拉了一下。
就听身后“哗啦”一声响,大力回头再看,黑色自行车就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
大力倒像是很吃惊地样子,急忙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自行车,支好。
然后,在黑色自行车后座上柔柔地摸了一把,用谁也听不到的声音,说了句:对不起了!然后,大力才咧开大嘴,嘿嘿笑着回家了。
(作者:王东梅,略有删改。
)7.8.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A】可是今天,大力抽了三根烟,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B】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然后是第二辆。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9.本文写了一位修鞋的聋子师傅,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出两点,4分)10.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扶自行车的人”其实可以改为“测试”,你怎么看呢?请你选择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4分)标题: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11一14题。
(共l2分)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①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首要的目标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不妨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
现在的人们都太看重成功,没把优秀当回事。
②所谓成功,一般是指外在的成功,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外在的成功是用名利来衡量的。
所谓优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即有高尚的人格和真实的才学。
一个优秀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不成功,他仍能有充实的心灵生活,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
相反,一个平庸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风光十足,他也只是在混日子,至多是混得好一些罢了。
比如有些伟大的艺术家、作家,生前很不成功,他们的名声是死后才拥有的。
他们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度过了创造的一生,和那些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相比,谁的人生更有价值?一个不求优秀的人,一个心智平庸的人,如果他只是靠庸俗的手段,工于心计,巴结奉承。
最后,他即使得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当个小官呀,发点小财呀,在我看来,他的人生毫无价值。
③一个人倘若真正优秀,而时代又不是非常糟,他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
即使生不逢时,或者运气不佳,也多能在身后得到承认。
鹿邑县实验中学 使用时间 2018.3九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④优秀者的成功往往是大成功,远非那些追名逐利之辈的渺小成功可比。
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深刻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⑤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则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
外在意义上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外部的因素,包括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等,自己是很难把握的。
所以,应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品,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得到了最好,得不到也没有什么。
在根本的意义上,作为一个人,优秀就已经是成功。
⑥人生在世,首先应该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
⑦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我认为,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禀赋发展得尽可能的好,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
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这些品质概括为四项,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
⑧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也是充满意义的。
⑨把优秀当作第一目标,而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这是最恰当的态度,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或者坦然地面对不成功。
(作者:周国平,有删改) 1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这句话的理解。
(2分) 1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任选一种分析)(3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②——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14.下面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一段?请简述理由。
(3分)李嘉诚勤奋自律,遇事冷静,心胸豁达,视野广阔。
他热衷阅读,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二十分钟左右的英文电视。
正是因为他不断提升自我,在同一代香港华人商业领袖中,李嘉诚不但拥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而且对资本市场,尤其是对国际资本市场及其中的人性,拥有更多的了解,拥有更深的认识,最终傲立香港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