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区别与相似

合集下载

在草原探寻中华民族共享符号

在草原探寻中华民族共享符号

在草原探寻中华民族共享符号摘要:各民族所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是构建中华民族共享意识的关键资源,其需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以特定且广泛认可的符号与约定俗成的形象加以呈现,以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

内蒙古草原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与安宁的重要载体,应侧重于突出草原中的中华民族共享符号与形象,以强化群众对于草原文化的高度认同,稳定祖国边疆安全屏障。

据此本文主要对在草原探寻中华民族共享符号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草原文化;中华民族;共享符号1中华民族共享符号内涵价值其一,象征性作用。

中国各民族基于凝聚与交互融合生成各式各样独具中华民族内涵,且彰显国家地位的民族文化象征符号。

而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中囊括着多民族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各民族社会文化彼此交相辉映,生成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也切实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其中深层内涵已扎根于各民族人民文化零花,便发展成了促进中华文明前进与发展的文化象征。

其二,凝聚性作用。

虽然各个民族历史联系彼此相关,生产发展模式也不可分割,生成农业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内容且交互影响社会文化发展形式,但是在人口迁移下造成的民族分布格局变化与民族之间相互关系、血脉交互,也使得中国各民族之间于文化情感层面更为亲近,促使少数民族群体彼此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人文认同意义也得以强化。

我国历史上也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统一与民族融合的文化符号,例如茶马互市、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等在社会经济交往上都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昭君出塞等更是中华民族历史融合的形象写照。

这些内容丰富的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在新历史背景下,表现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巨大精神符号,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凝聚性意义。

2草原文化共享符号首先,草原文化具备丰富多彩的符号资源。

就语言丰富性而言,中华文化领域中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难以相较于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语言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方言还有二十多种民族语言,这便足以证明语言资源丰富性。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

不打不相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中的冲突与民族融合产生在黄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产生在草原上的游牧文明基本属于同时期的文明。

自夏、周开始到清末工业文明的到来,期间三千年,两种文明为什么冲突不断?为什么不能互相取代?为什么相对落后的游牧文明长期处于进攻态势,而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却处于防御态势?冲突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解疑的冲动为探究提供了动力。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以汉族为主体的古华夏人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皇帝故里就在河南的新政;后来又占据了长江中下游。

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他们生活的地方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因而华夏人较早进入城廓农耕社会,诞生了农耕文明。

以定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经济特征是自足,经济上的自足可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特征是静定和保守,“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文化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特征。

积累深厚,兼容性强,是一种内容广泛的文化集成。

而东部的大海,让人望而生畏;北部草原上的苦寒、西部的漫漫黄沙、西南的高原和南部崇山峻岭,都不利于庄稼的生长,也不利于人类的繁衍。

尽管如此,与农耕文明同步,还是在中国“天苍苍、野茫茫”的北部草原上,出现了游牧文明。

逐草而居、流动是游牧文明的特征游牧民族的经济特征一是单调,需要贸易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二是不稳定,遇到天灾马上面临生存危机。

经济上的不足不能稳定解决生存问题,更不能解决发展问题。

动和进攻成为其精神特征。

其文化以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为其特征。

文化的广度和厚度,都与农耕文明不可同日而语。

(一)地称中国,人称华夏。

汉族人说,我们这地方很好,我们很满意、很自信、很自傲。

周朝时华夏人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叫中国,天地之中,把中国之外轻蔑地统称为化外之地;自称华夏,是因为衣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而把四周那些放马的、打猎打鱼的部落傲慢地称为'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及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及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农耕⽂化与游牧⽂化的特点及历史进程中的作⽤农耕⽂化与游牧⽂化是中国⽂化历史上的两⼤主体经济⽂化类型,对古中国的发展和民族融合有着不可⽐拟的作⽤。

总体上,中国⽂化,特别是古中国⽂化,是⼀种⽐较典型的农耕⽂化。

⽽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存着各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他们⽣存和发展的游牧⽂化对中原中国的农耕⽂化各元素的注⼊与发展,对民族的融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正是因为农耕⽂化和游牧⽂化的碰撞和融合,造就了中国⽂化,并屹⽴于世界⽂明之林。

农耕⽂化,是指农民依托于耕地,与耕地相连,由农民在长期农业⽣产中形成的⼀种适应农业⽣产、⽣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化教育等的⽂化集合。

中国农耕⽂化集合了道家⽂化、儒家⽂化,及各类宗教⽂化为⼀体,形成了⾃⼰独特⽂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际交往理念以及语⾔,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泛的⽂化集成。

农耕⽂化其⾃⾝的特点,其核⼼是平和的、⾃⾜的。

农耕可以⾃给、⽆事外求,因此⽽为静定的、和平的、相对保守的、不争强好胜的。

农耕⽂化所产⽣的是“天⼈相应”、“物我⼀体”,“顺”、“和”、“安分”、“守⼰”等观念,都表现出“和平的”⽂化特征。

农耕民族,因其⼟地的属性,产物存储,环境的影响,虽并⾮⼀致风调⾬顺,物产也能⽣⽣不息,源源不断,所以能在⾃给⾃⾜的基础上,有所富余,因此⽽能产⽣相对应的加⼯业、⼿⼯业,不断发展边缘的产业。

也因物产丰富,使得⼈⼝也能得到发展,因此能形成村庄、城郭,进⽽发展形成国家形态,成为⼀个团结的整体。

游牧⽂化,是指分布在蒙古⾼原,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产⽅式⽣存繁衍,并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化特点上的⼼理素质,融合为⼀个共同体——游牧民族,以游牧⽣活为主,兼以养殖业和畜牧业,经过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彩的语⾔、饮⾷、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系列⽂化集合。

游牧⽂化的特点在于动。

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区别与相似

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区别与相似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

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

本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特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系统(一)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系统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

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

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

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

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

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

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

蒙古民俗文化简介

蒙古民俗文化简介

蒙古民俗文化简介
蒙古民俗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其特点包括:
1. 游牧传统:蒙古族人民继承了古代东胡、鲜卑、室韦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形成了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文化特征。

2. 草原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主体,蒙古文化在历史上融合了狩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综合型文化形态。

3. 语言和历史:蒙古族使用蒙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元朝时期曾统一中国并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

4. 传统节日:蒙古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这是一项集体育比赛、民族文化展示和社交活动于一体的盛会。

5. 服饰和饮食: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蒙古袍为主,饮食方面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如手扒肉、酥油茶等。

6. 艺术和舞蹈:蒙古族的舞蹈充满活力,以马头琴演奏和长调歌曲为代表,体现了蒙古族豪迈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7. 家庭和社会习俗:蒙古族社会强调尊老爱幼,有着严格的祝寿习俗和葬礼习俗,以及对待客人的特定礼节。

8. 禁忌和忌讳: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禁忌和忌讳,如做客时的忌讳,以及对某些数字的特殊看法。

蒙古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多元内在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中
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文化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现代元素,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对于游牧文化、游牧生计方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对“异文化”的“误读”,这与我们的学问体系和认知模式是亲密相关的。

我们古代的主要文明国家大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基于农业文明的学问体系、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占据着话语权,因此在各种历史文献、笔记小说的记载描述中,对游牧民族的记载描述几乎有着固定的、简洁化、格式化的词语。

在“我们的常识”中,在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对游牧生活的熟悉存在着一种“他者”的想象,存在着基于不同文化学问背景的文化“误读”。

当然,这种“误读”或“曲解”是跨文化沟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一、对游牧方式的熟悉游牧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各民族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历史上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不同时期有着很多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丁零、柔然、突厥、回鹊、契丹、女真、蒙古等,他们族属各不相同,语言、文化也有差异,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却基本相同,是一种“逐水草而居”、“转徙无常”、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方式。

〔一〕游牧生活的移动性一一逐水草迁徙我国古代的各类历史文献中对于北方草原地区各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留下了清晰的记载,如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记·匈奴列传》〕;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汉书·匈奴传》〕;乌桓“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后汉书·乌桓传》〕;鲜卑“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序纪一》〕;突厥“弯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J匕史·突厥传》〕;回给“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旧唐书·回给传》〕;契丹“逐寒暑,随水草畜牧”〔《北史·契丹传》〕;蒙古“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元史·兵志三》〕等等。

这些记载虽然简略,却都明确表述了北方草原各民族生活的基本特点一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各地的文化不断地融合发展。

其中,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尤为重要。

这两个文化既有不同,又有相同之处。

相互融合发展,使得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 文化起源和发展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经各朝各代的文化影响和传承,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

它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精髓,深刻表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草原文化则源自于中国辽阔的北方草原。

草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草原文化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与中原文化形成了互补、交织的大文化格局。

二. 文化相同点及影响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都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很多相同的文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民俗、祭祀和艺术等方面。

例如,在农历中元节期间,江淮地区和北方草原都有庆祝活动,都会表演舞龙舞狮、踏月等民俗活动;在风筝制作方面,从纸莎草原到咫尺皇城,这一文化传统一直盛行不衰;而演员的表演艺术,如北京和敦煌的唱腔和民乐,与草原地区的马头琴摆动,有着极为微妙的关系。

此外,在情感上,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也有着深刻的联系。

如豫剧《红灯记》中的赵家班主演徐志摩,就曾反复听唱过马头琴曲,深受影响。

另外,蒙古族作家巴金、蒲松龄等文学巨匠,也都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独具风采。

三. 文化差异点及补充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方面。

中原文化追求和谐、平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注重个体和群体的自我表现和建设;草原文化则追求自由、开放和个性化,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质。

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方面,中原文化主张“中庸之道”,即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草原文化则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完全融合的生活方式。

北方与南方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

北方与南方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

北方与南方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一直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议题。

在中华大地上,北方与南方是两个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的地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自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本文就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北方与南方文化的异同。

历史渊源:北方的草原文化与南方的农耕文化北方历来是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草原文化的民族游牧生活和以骑射为特点的作战方式,渗透在北方文化之中。

在烽火战乱和生存压力下,北方民族变得勇猛、刚毅、豁达和悲壮。

以汉字为代表的文字系统则体现出了北方文化的智慧和思辨精神。

南方则是中国四大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南方文化则以恬淡、温和、细腻为特点。

由于南方地形多水,区域之间的交通一直不太便利,造就了各地区的独特地方文化。

在汉字和传统文化的演变中,南方文化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崇尚环境、注重人情、重视家庭和生活的精神。

地理环境:北方的苍茫大地与南方的水网天堂北方的地形多沙漠草原,全年气温波动较大,季节分明,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干燥寒冷地区。

北方的地理状况造就了北方人的勇猛和豁达,同时,北方的生活、食物、交通、产业等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南方则水网环绕,河溪纵横,湖泊众多,全年气候湿润,多雨多云,这对于南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南方的农业发展和港口开放,又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风俗习惯: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温雅北方人和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有所不同。

北方人热爱风雅,但更重视实用和权威。

例如在吃饭方面,北方人更加喜欢以麦面制品来做主食,并且口味更加辛辣,饮食更加丰盛;在舞蹈和音乐方面,北方人喜欢唱戏、跳舞,这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南方则注重礼仪和细节,喜欢优雅,风格以柔美姿态为主要表达方式,其音乐更多以琵琶、箫笛等“小曲儿”为主,南方的“三省”文化特别注重礼仪庙堂,南方的民谣在南方的直接关注下得以流传。

另外南方人也非常注重饮食,南方菜的著名都市有广州、福州、重庆等地,这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一)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一)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一)●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虽然在一定意义和特定范围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或同一性,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质的差异。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

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

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

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

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

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复习要点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复习要点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它不受语言文字的局限,可以沟通感情,使舞者和观从心灵共振,可以积淀古代文化,传承民族审美心理,通过舞蹈者的表演展示时代精神,孕育新的创造。

尽管如此,我们要探索舞蹈文化的内涵及其文化特征时,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的文献资料,因此,作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就必须充分注意舞蹈具有语言文字与非语言文字两种文化的特殊性。

本教程,则是舞/研/堂以此为基本原则进行编写的,因此讲授时必须分注意舞蹈化的这种特殊性。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以仍在流传的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使学习者系统地、完事地了解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特点、文化类型的划分,并掌握舞蹈文化的探索方法,以用于民间舞蹈的学习、研究和艺术实践。

舞研堂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作为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舞蹈实例讲授,亦可补充相应民族的民间舞蹈资料;而且庆利用录象、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力求生动活泼。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第一章舞蹈的文化探索本章要点:首先明确文化的两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舞蹈文化的特殊性,弄懂舞蹈非语言文字文化的基本特点;理解《前言》中第一段文字论述的内涵,明确民间舞蹈是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下层文化”范畴。

对于“ 20 字舞蹈文化探索法”,应予充分重视并运用于舞蹈化的探索与艺术实践中。

第二章民间舞蹈的概念与文化特征本章要点:结合实例分析民间舞蹈的“六种特性”,明确由它们所概括的“民间舞蹈的概念”;分析“五种文化特征”的内容及其相互的关系,进而思考哪一种是最根本的特征。

复习思考题:1 、民间舞蹈的概念及其特征2 、如何理解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两者之间的关系。

3 、民间舞蹈具有哪几种舞蹈特征,其中哪一种是最根本的,为什么?第三章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与文化类型本章要点:中国是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居住环境,社会结构之不同,以及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不平衡,所以中国民间舞蹈中涵括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从而具有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的,纷繁多彩的艺术形式。

关于农耕文化型 草原文化型 海洋文化型 农牧文化型 绿洲文化

关于农耕文化型 草原文化型 海洋文化型 农牧文化型 绿洲文化

关于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
型绿洲文化
罗雄岩把中国民间舞蹈分为农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农牧文化型、绿洲文化型等五种类型。

农耕文化型有着安详和谐的动律,舞姿丰富优美,表演形式多样,道具舞居多,并讲究乐舞结合与队形画面的变化。

汉、壮、苗、瑶、傣、朝鲜族等民族的舞蹈,均属于此类型。

草原文化型有着“天之骄子”的英姿,以蒙古、哈萨克族等为代表。

舞蹈以小型为主,风格粗犷、豪放,手臂开阔有力,肩部、腰部动作丰富,多展示雄鹰之矫健,天鹅之优美及马上驰骋之风采,充满了浓郁的草原气息。

海洋文化型舞蹈形式多与农耕文化型相同,只是渲染了海洋的色彩,以海岛上的黎族、高山族民间舞蹈为代表。

农牧文化型舞蹈形态别具一格,有高原特有的“一边顺”的美,舞蹈形式兼具农、牧两种文化特征和宗教色彩以藏、羌、纳西族最为典型。

绿洲文化型体现了丝绸古道的风韵,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继承并发展了古西域的乐舞文化,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吉克族舞蹈等均属此类。

谈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有必要对两个违反常识的误解进行澄清

谈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有必要对两个违反常识的误解进行澄清

谈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有必要对两个违反常识的误解进行澄清文/桢公子草,代表草原,常被视作是游牧文明的象征;禾,代表禾苗,一般会被视作是农耕文明的象征。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历来都被分割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文明。

人们习惯性地把中华文明视为是农耕文明的集大成者,而将游牧文明视为反面角色,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和大家谈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就是有必要对两个违反常识的误解进行澄清。

第一个误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哪个在前?所谓农耕文明,是指农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的国家制度、礼仪制度等文化的集合,中国就是典型的农耕文明。

而游牧文明则是指牧民在长期从事放牧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游牧生产、生活的国家制度、礼仪制度等文化的集合,中国的西北方及以外的国家就是典型的游牧文明。

关于这两种文明诞生的先后顺序问题,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游牧文明比较简单,农耕文明比较复杂,所以,游牧出现在前,农耕出现在后。

但真正的事实却是正好相反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靠什么生存呢?很简单,女的采集果蔬,男的狩猎肉食,大自然就是他们的天然粮仓。

植物采摘后带回家,动物打死带回家,慢慢地人类对植物和动物的认识水平都提高了,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方法,培养植物就代表农耕种植,养殖动物就代表畜牧。

在农耕种植和畜牧之间,农耕种植又是比畜牧先出现的。

因为种子栽种下去后,并不需要人看守,早期也没有什么除草施肥这些复杂的操作,一切收成基本靠天吃饭,相对难度要低得多。

但是畜牧业不一样,把动物圈起来,通过饲养和照料使其长大,这不仅需要固定的场地,还要求人类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并且得确保有多余的粮食和物资饲养动物才行。

这是只有农耕种植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已经解决了基本吃饭问题后,才会考虑的事情。

而游牧则是比畜牧要更高一个层级的文明形态。

顾名思义,游牧就是人类带着动物四处游走的生活方式,这就代表着只有当畜牧方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动物驯化方式也非常成熟了,才有可能向游牧发展。

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

广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姓名任津辉教育层次自考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学校广西师范大学指导教师张俊杰目录一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 (2)二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不同 (5)三蒙汉文化融合的魅力 (8)参考文献: (10)元代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互相冲突和融合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4)班任津辉【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谈元代人性格与地域特征带来的文化冲突及音乐歌曲的审美观念的不同和蒙汉文化融合的魁力三个方面,说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化;互相;冲突;融合冯天瑜、杨华在《中国文化发展轨迹》中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是世界工业化到来之前的主要矛盾。

自唐末五代始,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再度相继崛起,对中原农耕世界发动规模日益巨大的撞击。

”在这民族的大撞击中,首先是文化上的冲突和整合。

在13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冲突与整合的标志就是从中国朔方崛起了一个剽悍的民族——蒙古族,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国。

蒙古帝国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意义,蒙古人利用他们的铁骑很快踏碎了北方一个个分裂王朝,统一了北方。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挥师南下,于1279年灭掉了南宋,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统一,建成了我国历史上领土最辽阔的朝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①元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给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元代是一个政治现实严峻的时代,文明程度较高的汉族被处于较低社会发展阶段的游牧民族所征服,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信念受到空前的挑战,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使汉族产生了汉代以来最为深沉的郁闷。

元代又是一个活力抒发的时代,蒙古铁骑以草原游牧民族勇猛的性格席卷南下,给汉唐以来渐趋衰老的帝国文化输入进取的因子。

于是,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处于一种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等多重交融的状态。

农耕与游牧:古代中国的两大经济文化类型

农耕与游牧:古代中国的两大经济文化类型

作者:贺卫光(中国经济史论坛于发布) 阅读次【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存在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

游牧文化是与农耕文化相对存在的文化系统。

形成两大文化类型的主要原因不仅是生态环境,还有中国古代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和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特有的中原为“中心”思想。

从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关系的角度而言,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

【关键词】农耕与游牧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中国文化的两大经济文化类型在总体上,中国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农耕文化或农业文化。

但就自然环境而言,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草原分布地带,因此,这些地区也就成为了以草原畜牧业经济为主的区域。

一般认为,自我国东北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及青藏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都属于历史上传统的游牧经济分布地区。

而在此界线以南和以东则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分布地区。

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历史上的整个西域地区,都属于历史上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宏观地说,也属于传统的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区域。

但是,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从远古至今,这种文化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产生了许多变化。

总的趋势是农耕文化的分布面积越来越大,而游牧文化的分布区则日益缩小。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历史上气候的变迁。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论证,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周期性的气候变迁,大体上而言,历史上几次大规模民族融合时期,都是相对的寒冷期。

寒冷期的出现,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传统游牧区域的南移,迫使游牧民族南下;而出现相对的温暖期时,如历史上的汉唐时期,造成的结果便是农耕区域的北移,促成了农耕民族纷纷北上开垦农田。

.历史上人类的活动。

历代统治者对北部、西部边疆的开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移民实边”,主要是把农业人口移往西北边疆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垦荒种田,如军屯、民屯等,其中就会将牧场开垦为农田。

北方文化的概念是什么

北方文化的概念是什么

北方文化的概念是什么北方文化是指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征。

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这些地区因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表现方式。

北方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北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方与北方之分,南方文化以江南文化为代表,而北方文化则以关中文化和华北平原文化为主要代表。

北方文化在诸多方面与南方文化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如饮食习惯、建筑风格、传统节日等。

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大家庭。

其次,北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

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耕地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北方文化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比如北方人崇尚勤劳、勇敢、坚韧的精神,在农田劳作中形成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农耕相关的节庆活动。

此外,北方文化还表现出强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历史上,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今天的华北地区,北方文化因此承载了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原文化在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影响,北方人民吸取中原文化的精髓,并在吸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

例如,戏曲艺术在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京剧、评剧等经典剧种成为了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剧目内容。

此外,北方文化还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

北方人民追求朴实、坚韧、豪放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北方民间文化中的歌唱、舞蹈、传说等方方面面。

北方的民歌、豫剧、秧歌等艺术形式,使北方文化充满独特的风采。

同时,北方地区的节日活动也极具特色。

如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在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和习俗,都是北方文化的重要体现。

最后,北方文化还表现出对草原文化的借鉴和吸纳。

中国北方地区接近内蒙古、蒙古国等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对北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_碰撞_结果_反思_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_包玉山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_碰撞_结果_反思_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_包玉山

24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包玉山(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

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

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

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

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

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平等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7)04-0241-06 游牧业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产食经济部门,并没有高低阶段之分,更无先进与落后之别。

与两大产食经济部门相对应的游牧文化(即草原文化,下同)与农耕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两大文化系统。

从起源情况看,在多数地区,如北亚、中亚,是游牧文化先于农耕文化;在少数地区,如西南亚,农耕文化先于游牧文化。

生活于这两大文化系统下的游牧人和农耕人在亚欧草原上长期相争,冲突三十多个世纪,冲突间隙休养生息,以利恢复,以备再战。

[1]1古今中外,农耕人的传统歧见,以为游牧业落后、游牧人野蛮,农业先进、农耕人文雅。

光绪三十一年,姚锡光曾经说:“试观此方(指蒙古地区———引者注)数万里之区,自汉以来……历二千余年……绝少进步,则游牧之不足恃为生计”,并断言:“游牧生活断无持久幸存之理……恐不出五十年,游牧之风将绝境于地球上。

”[2]因此,他积极倡导“移民实边”,开垦草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
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

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

本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特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系统
(一)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系统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

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

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

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

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

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

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

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和气候的选择性很强,还有土壤的种类、水利资源、作物种类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程序,农业民族正是依据这些因素,经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汉民族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以最初的“刀耕火种”、“轮作抛荒到精耕细作”,并且一代一代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异彩纷呈、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二)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方式
“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1],这是游牧经济的一大特点。

恩格斯指出:“游牧部落的生活资料多,不仅有数量多的多的牛乳、乳制品和肉类,而且更有兽皮”等各种畜产品。

游牧民族出现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部落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以及它作为一种经常制度发展和巩固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

他们用来“交换的主要的物品是牲畜”,牲畜不
仅是商品,“而且还获得了货币的职能”[2]。

鉴于游牧经济结构所限,发展不平衡,出于生计和本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促使他们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质交换。

而雄据中原的汉族,无论在人口数量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力方面,都要比游牧社会发达,农耕文化所产生的高度物质文明,对游牧民族自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于是代表游牧民族的畜产品——马、牛、羊、驼等与代表农业民族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粮食、布匹、茶叶等第一次实现了以物易物或通过“茶马互市”,或依靠“草原丝绸之路”实现之,因此说,游牧经济天然地带有商品经济的性质。

当然,它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

显然农业经济则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它是以封建庄园或一家一户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的写照。

可见,自然经济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家长制的农民家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