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2ea966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0.png)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音乐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世界。
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和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素质。
下面将介绍几种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情感的途径。
一、音乐鉴赏活动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表演。
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让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通过欣赏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色、情感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体验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以及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另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状态,通过演奏乐器、编写乐谱或创作歌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创作素材和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情感教学活动情感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让学生参与情感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情感。
在情感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情感相关的主题,如快乐、悲伤、希望等,通过歌曲、音乐故事、情感表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情感故事,通过表演、演唱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情感教学材料,如音乐视频、图片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分析,深入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综合性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其他学科和艺术形式的活动,开展综合性情感培养活动。
可以选择某个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通过音乐的表演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绘画、舞蹈等形式,进行综合性表现。
这样的综合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情感,培养学生情感的多元感知和综合表达能力。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0336d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e.png)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则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品格修养,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包含着学生的情感感受、情绪体验、品德修养等多种元素。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
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
以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奏、唱歌等方式,让学生
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他们对情感的认识更加深入。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情绪的变化。
音乐本身就可以引发人们的情绪变化,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怒等多种情绪
的变化,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情绪的流动和变化,从而增强情感的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意识到情
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乐理知识、音乐技能、表演等方面的教学中;其次,教师
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享受到情感的乐趣并保持
积极的情绪状态;最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的
熏陶和启迪,同时也帮助他们塑造更加完善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总结来说,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
美与善,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
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
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7015a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1.png)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高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情感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立和营造情感教育氛围、通过音乐作品传递情感、开展情感互动活动
等方面对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进行浅析。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讲课
语言的温暖、关怀和鼓励,给学生传递情感上的安全感和被肯定感,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敢
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情绪压力,例如举行一
些欢快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欢笑中释放压力,体验音乐的快乐。
音乐作品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媒介,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激发情感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具有巨大情感冲击力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李
斯特的《爱之梦》等,通过欣赏、分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蕴含的情感,培养
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作品的绘声绘色的特点,通过音乐的旋律、
节奏和和声等元素,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敏感度
和理解能力。
开展情感互动活动也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合唱、合奏、创作和表演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感受到音乐和情感的共鸣。
在合唱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配合、呼吸一致等方式来传递情感,培养团队合作和共情能力。
在合奏中,学生可以通过独奏和伴奏的互动,表达内心的情感,提升音乐艺术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创作和表演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实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培养自我表达
和表演的能力。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c14d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d.png)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式。
一、以情动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是音乐教学中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情感状态和投入程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充满激情、热爱音乐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世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讲解一首悲伤的乐曲时,教师可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哀愁;而在教授欢快的音乐时,则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和姿态,引导学生体验那份喜悦。
同时,教师在示范演唱或演奏时,要全情投入,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种亲身示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去模仿和探索。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感受情感,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展现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和画面。
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播放一段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视频,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更好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宁静与优美。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一种不错的情境创设方式。
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情感和行为,深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比如,在学习歌剧选段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布置相应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aa8669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c.png)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不仅要关注幼儿的智力和体能发展,也应注重其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
那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应该如何展开呢?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幼儿园老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和安全。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通过亲密接触等方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倾听幼儿所说的话,赞美幼儿的表现,陪伴幼儿度过难过的时刻,让幼儿感受到爱和关注,从而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情感品质。
二、机会和空间的创造发掘和培养幼儿的情感需要充分的机会和空间。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创造各种场合,让幼儿在不同情境中发现自己的情感特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在演唱活动中,老师可以准备各种不同情感色彩的歌曲,让幼儿通过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旋律情感大爆发。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例如,有的幼儿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幼儿喜欢与人合作,老师应该通过鼓励他们表现实现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别人互动、交流。
三、参与教育参与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爱好和特长,鼓励幼儿参与并诱发他们情感的表达。
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创作简单的乐曲,让他们体验原创的乐趣。
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听音乐,听得出每个音符的特色。
通过这些参与教育,幼儿在乐趣中不仅增长了音乐经验和技能,还更好地培养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
四、表达情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表达情感。
例如,在表演活动中,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红、黄、蓝等彩色糖果加以描述,给这些糖果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
当幼儿表现出他们的情感后,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幼儿感知到自己情感表达的正面效果,同时纠正幼儿情感表达中的错误,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有表达自己情感的自信心和勇气。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c95d78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d.png)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
1.音乐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音乐,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和特殊含义的音乐,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情感表达:通过音乐表演和演奏技巧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
意图。
在演唱或演奏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技巧去表达不同的情感,如
轻柔、悲伤、愉快等。
3.情感交流:将合作和互动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团队合作和
互动的重要性。
在合唱或乐团演奏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理解和响应其他成员的情
感表达,以达到整体的音乐效果。
4.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欣赏和体验,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曲目所带来的情感体
验和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放映音乐视频、听音乐会或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剧等形式,让学生
全面感受到音乐的表达能力和情感力量。
5.情感表达作品创作:鼓励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给
学生一些主题或情感词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音乐作品,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情
感表达能力。
6.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情绪管
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
情感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和情感管理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情感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以上途径的实施,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样,在音乐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和人文素
养的提升。
谈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20f0b472e3f5727a5e96241.png)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音乐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
音乐课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文精神。
即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音乐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
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
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笔者以为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1.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音乐教学。
教材中的许多元素是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体验,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音乐教材,都是通过许多专家地审定,删选组成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本身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的情感内容,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抑扬挫折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努力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努力使学生与作者“心心相印”;再让学生在反复地聆听歌曲、表现歌曲中来体验情感,从而使他们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
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情感表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情感表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2cb4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f.png)
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情感表达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音乐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情感表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音乐情感表达的内涵、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乐情感表达的内涵音乐情感表达是指音乐创作者、表演者通过音乐作品传递情感,使听众产生共鸣的过程。
音乐情感表达是音乐艺术的核心,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
音乐情感的内涵丰富多样,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平静等基本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复杂情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创作、演奏、演唱等过程中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情感。
二、音乐情感表达的教学策略1.感受与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
通过聆听、欣赏、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情感,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度。
2.情感融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演奏、演唱等过程中,将自己真实的情感融入音乐。
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情感,提升音乐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3.合作与交流:音乐是一种合作艺术,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提高音乐情感表达的能力。
4.创意实践: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和技巧,丰富音乐情感的表达。
5.跨学科学习:教师可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文学、绘画、舞蹈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
三、音乐情感表达的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如参与度、专注度、合作态度等。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在音乐情感表达方面的进步。
2.作品评价:教师对学生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语言的应用。
通过作品评价,了解学生在音乐情感表达方面的成果。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6c7f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f.png)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情绪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情绪,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
下面就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包括音乐教室的布置、音乐教具的准备、教学材料的选取等。
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享受。
音乐教学环境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言行举止,教师的和蔼可亲、富有爱心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情绪,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音乐教育,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
二、选择丰富多样的音乐教材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丰富多样的音乐教材,包括不同风格、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音乐元素和风格,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学生在接触不同的音乐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增长见识,培养宽容和包容的情感情绪。
三、注重音乐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对情感进行表达和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形式,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知和理解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可以增强对情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情绪。
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五、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即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
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品质,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获得音乐知识、技能,还能够得到积极的情感锻炼和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包括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选择丰富多样的音乐教材、注重音乐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等方面。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https://img.taocdn.com/s3/m/3654884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c.png)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共鸣和思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对自我和周围世界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和认知。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宁静等,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2、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音乐不仅仅是音符和节奏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
当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时,他们才能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音乐所传达的深层意义,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学生能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具有独特的美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特点。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活动,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和发展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自我,树立自信,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法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某一首歌曲时,可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歌曲情感相契合的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包括旋律、节奏、和声、歌词等方面。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9e2f7ff242336c1eb95ec7.png)
浅析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1.引言音乐的教学过程往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学科,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时刻伴随着人们内心世界的发展,触碰人们的心灵,无论处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不管是否有人群存在,音乐总是无处不在。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音乐教育者应该注重和探究的课题。
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情感情境,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情感情境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音乐教师精心设计切合音乐的课堂主题,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悟情感变化。
教师在课堂中就像一个演讲家,一个演员,通过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讲述,精湛的演技,深深地吸引每一学生。
如在《春的旋律》的学习欣赏中,为了调动学生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精心制作切合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学生在欣赏和聆听优美的音乐旋律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欣赏春天万物复苏的视频,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随着情景演示和音乐旋律变化让学生感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老师动人的讲述和视频中优美的画面,感受自己情感的变化,感受情感带来的审美因素。
通过创设切合音乐主题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音乐节奏体会春天的生机盎然,这对于学生提高审美境界和丰富情感都有积极意义,对烘托情感有促进作用,这样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是美丽的快乐,是对于音乐情感的抒发和承受,从而体现一种美的情感教育。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辅助开展情感教育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情感教育的开展,通过带领学生听音乐,演奏音乐,欣赏领悟音乐情感,创设将音乐情感和音乐认知结合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是辅助情感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对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情感认识都有很大意义。
这里,音乐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268f5e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f.png)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一、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音乐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要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情感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情感情景,让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教师在活动实施中要善于利用身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情感。
身体语言和表情是非常直观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来传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态度。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也能更好地体验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二、音乐作品的选取与分析音乐作品的选取与分析也是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音乐作品是情感的载体,不同的音乐作品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在选取音乐作品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学目标,选择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曲式结构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其中所传递的情感。
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音乐的情感特点,从而培养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
三、音乐教师的角色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师要具备高度的情感教育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只有教师自己对音乐具备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教师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情感特点,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鼓励和肯定,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情感表达的动力。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培养途径主要包括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音乐作品的选取与分析、音乐教师的角色等方面。
这些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开阔审美视野、提高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和乐趣。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0bddd31580216fc700afd4d.png)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采用愉快教学法和唱游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儿童学习音乐的生理、心理特征。
为了使音乐教学丰富多彩;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通过近年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对音乐课的情感教育,有以下几点认识:一、以情育情这里的前一个“情”是指教师饱满的激情;后一个“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情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情绪。
“以情育情”的实质就是教师以充沛的情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情感相互沟通和影响,生与生相互交流感染,从而达到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目的地引导这种体验的深化和发展。
如在教一年级教材《国旗多美丽》—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怀着对国旗无限的爱学唱新歌,我首先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了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故事,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让同学们知道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
接着我深情地演唱了《绣红旗》这首歌。
在教师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启迪下,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当他们在演唱“国旗国旗多美丽,天天升在朝阳里……”时,孩子们唱得那样得尽情,一声“敬礼”又是那样的庄严、肃穆,收到了照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我采用以情育情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情感,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了。
二、以境育情这里的“境”是指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情境。
如图画、幻灯、道具、卡片、竞赛游戏等。
这里的“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而产生的兴趣、情感、联想。
那么“以境育情”就是借助直观具体而色彩鲜艳、明快的形象使学生易于产生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教学挂图、幻灯等一系列手段,让学生由图中人物和事态牵引进入到音乐情感氛围中,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随教师的引导和控制得到强化和发展。
这种方法我一般都用在音乐欣赏和音乐知识的传授上。
如上音乐欣赏《小青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乐谱的情绪,我出示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挂图,并根据曲调故事情节的发展,贴出各种形态的小青蛙,使学生进入到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去体验青蛙的情绪。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a86c301cc7931b764ce150a.png)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一、发挥教师主体主导作用,实施“情感渗透”韵律引领,在情境创设中实施审美教育情境是音乐课?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而韵律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出发点,是学生感悟音乐的突破口。
?情感渗透?的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富于激情,这是实现情感效应的前提,而音乐情境的创设则是实现?以情动情?的首要因素。
如教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首先让学生看课本上一幅描绘美丽而辽阔农村新貌的画面说一说,以此激发他们进行想象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再以学生自己家乡变化为主题让学生讲述党的致富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体会。
创设情境,主要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于是我在课堂上也借鉴了这位老师的方法。
在上六年级《游击队歌》这一课时,由于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生无法理解作品内涵,唱起来歌来好像群小和尚念经,歌声空洞而又苍白。
于是,我先让学生静心聆听一首悲愤低沉的课外歌曲《松花江上》,并简单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接着,又出示了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请全班深情朗诵。
?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朗诵完毕,教室一片寂静,同学们似乎都在思索。
这时,我再次弹起了《游击队歌》,此时此刻,同学们的歌声仿佛是波涛汹涌的江水,教室的空气中弥漫着愤怒、反抗、激昂的情绪和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课堂产生一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高涨、积极的情绪中感受美、体验美。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技巧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b1a5d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e.png)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技巧音乐是一门艺术,除了技巧的培养,情感的表达同样至关重要。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一些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示例。
一、情感引导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感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比如,在教学一首悲伤的曲子时,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一个悲伤的场景中,感受其中的情感。
接着,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将这种悲伤的情感投射到演奏中。
这样的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子的情感内涵,并将其表达出来。
二、音色的运用音色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在音乐演奏中,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色来传递不同的情感。
比如,在演奏一首快乐明亮的曲子时,可以用明亮欢快的音色,强调曲子的愉悦和轻快。
而在演奏一首悲伤的曲子时,可以使用柔和的音色,使听众感受到悲伤的情感。
三、演奏技巧的灵活运用在音乐演奏中,演奏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比如,在演奏一首激情四溢的曲子时,可以运用快速的音符连续奏发,强调曲子中的激情和热情。
而在演奏一首柔和的曲子时,可以运用轻柔的指法和拍子,使音乐更为细腻和柔和。
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有效地表达出曲子中所包含的情感。
四、情感体验的互动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情感体验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比如,可以让学生在演奏之前先聆听一段演奏录音或者观看演唱表演,感受其中的情感。
然后,通过讨论和分享,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曲子,并将其中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
五、故事情节的呈现有时候,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可以通过给曲子进行一个故事情节的呈现来表达出来。
比如,在教学一首具有叙事性的曲子时,可以鼓励学生将曲子中的不同音乐片段与故事情节相关联。
通过这样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将其更好地呈现出来。
六、情感交流的创造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创造非常重要。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04ca7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0b.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能够深入人心,唤醒人们的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方法和实践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实践策略引言:音乐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深入人心,唤醒人们的情感。
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情感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音乐作品、音乐活动和音乐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方法和实践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方法1. 运用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表达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1be54e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4.png)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与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表达,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1. 引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能够让人享受美妙旋律,也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培养与表达是他们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培养与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创设情感氛围为了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可以通过放映音乐视频、观赏音乐演出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音乐所蕴含的情感,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3.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了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例如,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绘制音乐情感图谱,让他们用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理解。
4. 配合课堂内容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将情感培养与表达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音乐历史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音乐时期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学习音乐节奏时,教师可以通过有节奏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节奏感和活力。
5. 学生作品展示为了激发孩子们对音乐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音乐作品展示。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并表演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6. 情感教育融入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音乐,可以教育孩子们如何感受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感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合唱时,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合作、团队精神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案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0f6f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f.png)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案引言: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情、表情和感情的教育活动,它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音乐作为一门富含情感的艺术形式,对情感教育的开展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实践研究,以期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方案和方法。
一、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整合情感元素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增强对音乐的审美意识,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2. 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通过音乐欣赏、合唱和团体合作等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间的情感互动关系,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和创造能力。
通过创意性的音乐表演和作曲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内心情感,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实施内容与方法:1. 情感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诗歌、图片、音乐等方式,创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度,使学生在放松、舒适的氛围中,更好地融入音乐教学活动。
2. 情感表达与共鸣:通过音乐欣赏活动,教师选择富有情感色彩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倾听、感受音乐,开展情感共鸣的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问题,让学生主观地表述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言语、肢体、表情等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
3. 情境营造:通过创设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感体验之中。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音乐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情感与人物情感之间的联系,提升他们的情感交流水平和情感智慧。
4. 合唱与团体合作:合唱是培养学生情感交流与团队合作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唱活动,学生在共同的音乐实践中感受彼此的合作和支持,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合唱曲目,在学生身上培养道德情感,如友爱、宽容、勇敢等。
5. 创意性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方式进行培养。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与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01635b8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7.png)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与互动音乐,作为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情感交流与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情感交流与互动。
一、以幼儿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音乐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音乐天赋和兴趣都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
在活动中,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音乐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如动物、植物、季节等,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音乐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增强互动性音乐教学活动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互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还可以开展一些音乐游戏,如音乐接龙、音乐猜谜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音乐素养。
五、融合多元文化,拓宽情感视野音乐教学活动要融合多元文化,拓宽幼儿的情感视野。
教师可以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让幼儿感受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
还可以开展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让幼儿在交流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
六、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对于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注重情感交流,融合多元文化,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
让音乐的魅力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记得有一次,我在教一群小班的孩子唱一首关于小鸭子的歌曲时,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开心。
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
![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2073a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4.png)
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每一首旋律都是一次情感的探索。
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如同孩子们内心的情感波动。
老师们不仅仅教授音乐的技巧,更是引导学生走进情感的世界。
社会情感学习就如同这场旋律的和声,深刻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
当我走进音乐教室,看到学生们坐在那里,琴键和弦音在他们眼中闪烁。
他们学会了不仅仅是演奏,还有如何与他人共享音乐的喜悦。
在一次合唱练习中,每个人的声音融合成一体,仿佛成为了无声的友谊的象征。
他们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独特的声音。
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也在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位学生弹奏着一曲悲伤的小夜曲,他的琴声如泪水般流淌。
在音符之间,他找到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而其他学生则在他的音乐中找到共鸣,学会了如何从音乐中汲取力量。
除此之外,音乐教学还在教导学生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他们在乐队中学会了如何互相支持,如何在音乐的舞台上共同创造美好。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就像乐谱中每个音符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意义。
社会情感学习通过音乐教学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当他们面对挑战时,学会了如何坚定地站在舞台上,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才华。
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们不仅仅是个体,更是一个团队的一部分,彼此之间建立起的友谊和信任超越了音乐的界限。
最终,音乐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情感世界的探索和塑造。
它教会学生们爱与被爱,理解与尊重,团结与合作。
这些美妙的旋律不仅在教室里回荡,在学生们的生活中也奏响着共鸣。
因为在音乐的旋律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声音,每个心灵都能得到安慰和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音乐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的音乐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唱唱跳跳,更重要的是要把思想情感寓于歌曲之中,使
学生受到完美的艺术教育。
音乐是诉诸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就必须尊重和运用音乐长于抒发情感、激发情感的特点,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我们音乐老师该如何来引领我们的学生去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对音乐动情,用心去体验音乐所表达的那种平凡而又特殊的情感呢?下面,我就关于“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等问题,结合自己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朗诵歌词,从歌词中受到情感启发
学习歌词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情感和总的表现要求,从而为练唱歌曲奠定思想和情感的基础。
在教学歌词时,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进行启发,唤起学生
的想象,让学生根据歌词所反映的内容,把握情感基调,大胆设想,
谈出自己对歌曲的认识理解,归纳出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赞扬妈妈的歌曲《好妈妈》时,我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使学生对赞颂妈妈的音乐作品动情,从而乐意去听去学。
我从与学生对话开始,给他们讲述有关母爱的故事。
后来,我无意间发现,在唱歌时他们很认真,那一张张稚嫩而又淳朴的小脸上
都洋溢着母爱浸润着的幸福,看来他们是真的沉浸在这种情感的海洋里了。
另外,让学生依歌曲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可初步掌握歌曲
的节奏,为下一步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二、从旋律中体验情感
在音乐的诸多构成因素中,节奏可喻为音乐的“骨骼”,旋律可喻为音乐的“肌肉”,而情感便是音乐的“灵魂”。
旋律是歌曲在思想内容上主要的造形与表现,具有典型的艺术形象,表达一定的情感。
唱歌教学中,可先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分析旋律,体验情感。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聆听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积极鼓励他们听音乐
时自然的肢体活动,同时也保证课堂纪律的良好,必要时要求闭目
聆听,逐渐养成安静地听音乐的习惯。
当优美的旋律自然地流淌到他们心底时,他们的笑脸上浮现的是投入,是满足。
可见,他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
(二)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
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音乐的教学中,可以一展身手。
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
虽然没有看到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
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投入地理解音乐是有很大困难的,能达到心领神会就可以了。
(三)也可以通过旋律,让学生画图形、线条,涂色彩,将各乐句的旋律线力度情绪等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情感的整体体验。
例如欣赏一年级的教材《野蜂飞舞》,学生通过欣赏,结合课本画面想象野蜂急促上下飞舞的形象,并用线条来画一画图形谱,然后随着音乐模仿野蜂飞舞的动作,体会音乐表现野蜂飞舞忽上忽下、声音时强时弱的特点。
三、表演唱歌曲,表现情感
演唱歌曲是用歌声和动作传情达意,是学生表现情感、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为了使演唱更富有表现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体验,结合歌词内容,编排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动作,运用到演唱教学中去。
在演唱歌曲时,注意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我也骑马巡逻去》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
我便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
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总之,情感教学的过程与讲解歌词、分析旋律、演唱歌曲等同时存在,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贯穿于唱歌教学的始终。
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
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
综上所述,在唱歌教学中,要有自己的设想和特色,指导学生唱好每一首歌,首先要抓住主题思想,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把握歌曲的情感表现,充分掌握歌曲的主线,声音要随着歌曲感情的需要而有所变化,演唱歌曲时一定要有感情,情动于衷,通过歌声表达出内在深刻的感情,充分做到声自情出、声随情走、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