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最终整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经济学专业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
1.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2.劳动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应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3.人力资本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4.狭义工资指劳动者得到的货币报酬,主要由工资、奖金和津贴构成。
5.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6.劳动力市场流动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
二、简答题1.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涵义
所谓短期是指资本存量不变,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即把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成为短期需求
2.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⑴自然因素①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②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③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另一个自然因素
⑵经济因素①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②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⑶社会制度因素①劳动制度②工资制度
3.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
物价指数、经济发展程度、利润增加程度、劳资力量对比双方内部的竞争、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供求与数量供求状况。
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劳动参与率是判断就业形势的重要指标?
种U形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是与教育设施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收入机会的增加联系在一起的。4、以年龄组分类的男女劳动参与率曲线也呈U形关系。例如,年轻人开始低,随着离开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上升,在黄金年龄是达到高峰,随着进入老年而下降。在女性的生命周期内,倾向于离开劳动力队伍从事生育和抚养子女。5、在发达国家,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在评价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应怎样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影响?
(1)有关最低工资的确立与实施的议席类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及办法等内容有关。它是国家干预用人单位工资水平的一种法定形式(2)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经济作用①对低收入阶层获收入不稳定的劳动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②减少社会贫困现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维护社会政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③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使之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劳动经济学专业试题B卷
一、基本概念
1.劳动力指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劳动力供给从性质上说,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
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4.劳动力市场歧视在劳动市场上对劳动者与生产效率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
5.局部均衡在劳动市场上对劳动者与生产效率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
6.劳动力需求弹性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二、简答题1.简述符合劳动年龄的人口分类(1)劳动力群体:①正在就业者。既包括从事领取工薪工作的全部劳动力,也包括因病、罢工、休假而暂时离岗的人员。②正在失业者。失业者是指没有职业但正在积极寻找工作或等待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2)非劳动力群体指求学、从事家务、退休及因伤老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们。不想谋求职业的无业人员也归属于非劳动力群体。
2.简述企业进行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a受训者所需的直接货币成本以及培训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成本b实施培训的机会成本c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员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收益:a对企业而言,企业内员工劳动绩效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b对受训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可以增加其劳动收入和有关的福利待遇,提高选择职业的能力。
3.简述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1)①将生产者的满足和消费者的满足作为同一个重要问题来看待②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联系在一起③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①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②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③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三、论述题1.试分析劳动参与率与就业形势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
中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在农村,虽然实行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但是农民自己分
担的份额仍然较大,并且小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现,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长此以往,将积聚大量初中以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低素质劳动力,对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而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者素质不能达到岗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一部分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岗位却空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通过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青少年失学的状况,并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迟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今后几年中国每年就可以少安排上百万新增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这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做出更为理性的劳动力参与决策,通过劳动者自身进行理性选择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盈缺情况。
2.就你所熟悉的事例,请谈一谈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有代表性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是任何发展中国家实现从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过度的必经之路,这种转移必然会带来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了我国城市水平的提高,外出务工的回流资金也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外出务工的流动示范效应及回流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3)对规范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放,深化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