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荷塘月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荷塘月色
1.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钩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

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答案】C
2.对《荷塘月色》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答案】C
3.下列对通感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将嗅觉的气味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C.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

——这是将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是将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声音。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答案】D
5.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情态、样子)
【答案】C
6.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嬉游渺茫阴森森迷迷糊糊
B.斑驳旋律梵婀玲蓊蓊郁郁
C.约略风致峭楞楞没精打彩
D.丰姿羞涩西洲曲妖童媛女
【答案】C
7.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袅娜(nuó)倩影(qiàn)独处(chù)蓊蓊郁郁(wěng)B.脉脉(mò)悄悄(qiāo)曲折(qū)妖童媛女(yuán)C.颤动(chàn)霎时(chà)乍看(zhà)不绝如缕(lǚ)D.羞涩(sè)琐屑(xiè)踱步(duó)参差斑驳(cī)【答案】D
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地方“专升本”的诸多利益诉求与冲动下,一些老牌高等专科学校改头换面加入综合性大学的群体,成为一批“四不像”大学。

B.全球资本市场已有好转迹象,世界经济不像半年前那样陷于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但是,今年的预期增幅不会较去年大幅上升。

C.近日,提高语文作为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有关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

D.美国“监控门”事件触发的新风波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抨击美国,其中不乏铁杆盟友,令美国左支右绌,理屈词穷。

【答案】B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考古部门在南京老城墙的门西地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该遗址虽然目前出土文物有限,但根据方位和时代判断,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

B.这本《朱自清作品精选》书页上多处做了精读的记号,可见即便告别校园多年,他对朱先生的作品仍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

C.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阅读诗词需要吟诵,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也需要反复熟读。

D.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

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

【答案】C
10.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4分)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

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

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不好意思。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分)
何须惆怅近黄昏
1948年,朱自清身体已因超负荷运转,招致严重的损伤。

连续几日,胃痛不止,呕吐不已,体重不断下降,但他的精神却不萎靡,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局大事。

他很喜欢近人吴兆江将唐人李商隐的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将这两句诗抄下来,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用以自策。

有一个同学看后对它的意思不甚了解,问他是否是感到自己老了。

朱自清摇摇头,微笑道:“这两句诗只是表示积极,乐观,执着于现实的意思。


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而蒋介石则由“全国防御”转为“分区防御”。

朱自清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他虽然感到自己生命已濒临黄昏,夕阳残照,为时无多了,但他已从大江南北隆隆的炮声中,窥见祖国“无限好”的前景,因此他并不落寞,他要以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

朱自清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他开始大量呕吐,连续几天,连起床走动一下都感到费劲,体重从45公斤降至38.8公斤。

但他仍然坚持上课,结果在课堂上大吐,同学们连忙把他扶回家来。

王瑶闻讯前来探望,朱自清疲惫地躺在床上,还一门心思记挂着上
课的书,用细弱的声音说:“如果过三四天还不能起床,就请你代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这两门课。

”可是,休息两天后,身体稍有康复,他又勉强去上课了。

5月间,上海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签名运动,这一反帝爱国风暴立即波及全国。

6月9日,北平学生集会举行反美扶日示威大游行。

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一包香烟要数万元。

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他们发了一种配购证,可用低价购到“美援面粉”。

这一香甜的诱饵,对贫困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6月18日,朱自清正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吴晗来到他的家里,给他看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上面写道:为反对美国之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德和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之污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之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之一切施舍之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与的。

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

朱自清看毕默不作声,伸出颤动的手,拿起笔来,一丝不苟地在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他知道,这一举动对自己家庭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

晚上,他在《日记》上写道: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

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用要减少六百万法币。

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子,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夏天到了,朱自清的健康毫无起色,胃疼与日俱增,身体极为虚弱,但他仍不肯静下心来休养,只要疼痛略好,就伏案继续编《国文读本》,读自己喜欢的书。

他还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

有时,晚上还练习书法。

7月中旬,他主持完成了闻一多全集的编辑
收尾工作,又开始整理闻一多手稿。

他衰弱的身体已经难以支持了,但他还勉强支撑着。

8月6日早上4点钟,朱自清胃部突然剧痛,诊断为胃穿孔,手术后情况尚好,他自己也很乐观。

10日,病情突然变化,有尿中毒症状。

朱自清虽然感到难过,但神志还清楚,安卧在床上,闭着眼睛静静地睡着。

他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强睁开眼睛,看了看环守在床边含着眼泪的三个孩子,用颤抖的手抓住坐在榻旁的陈竹隐,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说完吁了一口气,似乎了了一件心事,又平静地睡去。

12日8时,他开始昏迷,不久,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代文宗与世长辞了!时为公元1948年8月12日11时40分。

享年51岁。

(摘编自陈孝全的《朱自清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48年国共两党战争不断,朱自清敏锐地感到时代的气息,内心充满喜悦,因此更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点事情。

B.当时上海学生、北平学生及知识分子举行了各种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其目的在于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华势力的扶植。

C.国民党发行的可低价购买美援面粉的配购证,之所以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非常贫困。

D.朱自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病情也每况愈下,年仅五十一岁就过早辞世,主要是由于他不肯购买国民党发放的美援面粉。

E.朱自清临终前仍不忘叮嘱家人不要买国民党发放的美国面粉,充分体现出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责任感和高尚的节操。

【答案】BE
2.朱自清明知会对自己的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却仍坚持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①国民党政府发放可低价购到“美援面粉”的配购证,其目的是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本质乃是配合美国的扶日政策;②当时的知识分子为反对美国的扶日政策,为抗议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污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发起了拒买美援面粉的运动;③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并认为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3.朱自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坚持“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5分)
【答案】①朱自清虽然病体虚弱,精神却不萎靡,仍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局大事;②他在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坚持上课,直到不能完成授课才卧床休息,稍有康复,他又勉强去上课;③他在家境贫寒、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④他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不肯彻底休息,稍有好转便继续编写教材,按照计划读书学习,并继续对闻一多著作的整理工作。

4.朱自清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鼓舞、警醒自己,并以实际行动来加以践行。

你如何看待朱自清最后这段生命历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分)
【答案】“何须惆怅近黄昏”体现了朱自清执着于现实、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①当时朱自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濒临黄昏,时日无多,但他预见到祖国“无限好”的前景,因此他要以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

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也正是以此种精神来践行的,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③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他以自己的执着与乐观使得自己最后的人生旅程无须惆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