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张)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的宝藏引言: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库,记录了中国历史悠久、独特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正文:第一部分: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类1. 京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戏曲之一,京剧凭借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讲述了许多经典故事,展现了中国戏曲文化独特魅力。

2. 豫剧:源自豫剧坛,以其激情四溢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传承了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艺术。

3. 苏州评弹:作为苏州地区的地方音乐艺术,评弹融合了唱、说、弹、打等多种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4. 皮影戏:借助光线透过剪纸人偶的影子来表演故事,皮影戏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戏剧形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赏。

5. 辽剧: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辽剧以其豪放热情和粗犷表演风格而著名,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戏曲表演艺术。

第二部分:社会风俗、历史事件和节日类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开始、团圆和祝福。

2. 传统婚礼习俗:不同地区的传统婚礼习俗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3. 粤剧(广东梆子):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粤剧,在古老的音乐和表演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岭南地区的文化情感。

4. 农民画:农民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代表之一,它以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农民生活和民间故事。

5. 龙舟竞渡:端午节期间的龙舟竞渡是中国古老而激动人心的体育传统,寓意着驱邪和预祝。

结语: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录了中国丰富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

30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0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30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序号名称类别省份时间备注1 昆曲表演艺术江苏2 古琴艺术传统音乐3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传统音乐新疆4 蒙古族长调民歌传统音乐内蒙中国、蒙古跨国项目5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传统艺术对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仅限扬州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仅限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6 汉字书法传统艺术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 中国剪纸传统艺术8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传统艺术对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东阳卢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东阳木雕、徽州三雕(婺源三雕)、潮州木雕等11项;对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

9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表演艺术东北三省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已经入选非遗保护项目。

10 格萨(斯)尔传统艺术西藏等17世纪11 侗族大歌传统音乐贵州春秋战国时期12 花儿传统音乐甘肃等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玛纳斯14 蒙古族呼麦15 南音16 热贡艺术17 中国蚕桑丝织对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蚕丝织造技艺(余杭丝绵制作技艺、杭罗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扫蚕花地);保护级别不详非物质文化遗产:种桑养蚕传统技艺。

18 妈祖信俗19 金石篆刻20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1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22 宣纸制作技艺23 藏戏24 西安鼓乐25 粤剧26 中医针灸27 京剧28 中国皮影戏29 端午节2009.1030 珠算2013.12目前我国有30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6项列入稀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是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

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

“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

标识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

分类:一、【民间文学】曹雪芹传说:梁祝传说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中国古代民间传说。

孟姜女传说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孟老汉一年孟姜女传说(4张)春天在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细心浇水、施肥培育,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

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修筑万里长城。

有个叫万喜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万喜良连忙起身作揖哀告。

孟姜女一看是个俊俏书生,便回报给孟老汉,孟老汉见万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提出把孟姜女许配给他。

良辰吉日时,正当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万喜良抓了去做民夫。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清明节,也叫跋涉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末之交,即冬至后的第104天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放风筝是汉族传统民间游戏之一,是清明节的节日习俗。

风筝又叫风琴、纸风筝、风筝、纸风筝。

起源于中国,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交流工具。

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在皇宫里只发现了纸风筝。

在闽南,风吹。

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产品,可以借助风在空气中漂浮。

晚唐时,人们在风筝上加了竹笛。

风筝飞上天后,被风吹起,发出“呜”的一声,就像郑的演奏声。

所以人们把“风筝”改名为“风筝”。

今天风筝和风琴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风筝。

太热了,不能出去的时候,在教室里画画很有趣!孩子画出好的形状,是因为受自己直观感受的控制。

所以,孩子的形象往往离实物很远,时而夸张,时而弱化,时而强烈,时而优雅。

他们不从物体的外观上追求身体的透视和比例,夸张到极点,却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儿童画造型时有一些独特的创作。

比如头很难往上画,成年画师很难处理,孩子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处理。

8月份暑期班开始报名,40节课798元。

请注意以下二维码或电话号码:0592-。

【素材积累】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2、缂丝简介: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全聚德简介: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4、苏绣简介: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剪纸
雕版印刷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端午节
京剧
针灸
皮影戏
国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格鲁吉亚复调演唱(2001) 查克路罗是一种以暗喻和多种音乐组成
的复调歌曲,多在节日上演唱。由两位男 声独唱演员和男声合唱团用极熟练地掌握 歌唱技巧。查克路罗起源于公元8世纪早期 这个地区的葡萄酒祭仪和葡萄文化,复调 唱法则大约产生于12至14世纪格鲁吉亚文 艺复兴时期。
圆形:循环,永不消失 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空间性
鱼纹:隐含“文”字,又鱼生于水,寓 意中国无形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 传
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 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 无形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批国家级无形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杂技与竞技
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2005)
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台上 的傀儡约两米高,由透孔皮革制成。远在 吴哥时期之前,“斯贝克—托姆”皮影戏 与皇家舞剧、化装舞剧都被认为是神圣的。 祭神的表演只在一些特殊时刻举行,一年 表演三到四次,例如:高棉新年、国王生 日或敬奉名人。在上个世纪吴哥王朝衰败 后,皮影戏也随之被削弱,但它已经演化 为一种保留着仪式规范的典礼性艺术形式。
16大类一民族语言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其他三民间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他四民间音乐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其他五民间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其他六戏曲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其他七曲艺说书唱曲谐谑鼓词快板莲花落数来宝相声其他八民间杂技杂技魔术马戏乔妆戏滑稽其他九民间手工技艺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其他十生产商贸习俗农业林业渔业狩猎饲养和牧畜业商贸副业其他十一消费习俗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其他十二人生礼俗妊娠分娩诞生命名满月百日周岁寿诞礼葬礼其他十三岁时节令汉族节日少数民族节日其他十四民间信仰原始信仰俗神信仰祖先信仰庙会巫术与禁忌其他十五民间知识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知识测量纪事营造其他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室内游戏庭院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博弈游戏赛力竞技技巧竞赛杂耍艺竞技其他级别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以下是中国目前的5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皮影戏2. 木偶戏3. 象棋4. 中国象棋5. 文化大宗师信件遗漏6. 渔鼓7. 故宫8. 北京皇城根遗址9. 昆曲10. 京剧11. 武术12. 太极拳13. 凤凰古城14. 布袋戏15. 宜兴紫砂陶瓷16. 京剧人物脸谱画17. 溯源臣宣纸18. 水墨画19. 珠玑20. 广西壮族织锦21. 丝绸22. 手工绣球23. 乌拉尔傣族文化24. 五台山庙会25. 哈尼族传统节日百人规模庆典26. 云南传统村寨蓝族社27. 彝良竹木手工艺28. 黄绢长鸣山(宜良)彩扎绣29. 东祥纸扇30. 四川熊猫文化31. 青岩古镇与百岁养生文化32. 瑶山树绒墨花绣33. 上海传统美食市井文化34. 挨西北大辣椒文化35. 中国茶文化保护与发展36. 成都火锅37. 宝鸡手工剪纸38. 新疆维吾尔族玛依塔斯科尔克加工技艺39. 青岛烧太大40. 古运河中脉文化41. 大连市保护与展示后山文化42. 九华山文化43. 中华养生文化44. 西藏珠宝文化45. 三门峡神农故里文化46. 中国传统舞蹈大拿融合技术和表演47. 壮锦技艺48. 博斯腊木雕49. 贵州侗族芦笙表演技艺50. 湖南大裂谷瓦窑51. 云南纳西族三期营文化52. 矿泉泡脚53. 滇西/M543腊排子编制技艺54. 广东粤剧55. 福建土楼56. 闽北露天剧场57. 古稻种保护与传承。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5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去过几个?一、世界文化遗产有38个(第1-38介绍)二、世界自然遗产有14个(第39-52介绍)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4个(第53-56介绍)一.长城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二.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入选时间:1987年/2004年地点:北京、沈阳北京故宫作为五个世纪最高皇权的皇宫,包含近一万间房间及其家具陈设与工艺,众多殿宇及花园景观,是明清两朝中华文明的无价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陕西临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四.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北京房山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地点:西藏拉萨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藏传佛教的圣地。

七.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河北承德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山东曲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

九.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湖北丹江口这里的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十.庐山国家公园入选时间:1996年地点:江西九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16页PPT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16页PPT资料

东北二人转
时间:2019年 类别:曲艺 地区:辽宁,吉林,黑龙 江 编号:Ⅴ—35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 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 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 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一般认 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 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 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异常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
•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 二、传统表演艺术 • 三、风俗活动、礼仪、节庆 •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时间:2019年
玛纳斯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新疆
编号:Ⅰ—25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
傣族泼水节
时间:2019年 类别:民俗 地区:云南 编号:Ⅹ—8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 迈”(意为新年),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 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 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 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 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 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图形融入了“人”“文” 传达出文化和天人合一 的概念,田字又寓意与 大地紧紧相连,农耕文 化深厚,中国非遗直根 与广袤大地中
标志的残缺,一方面也表达出古朴感,另一 面更暗示非遗的特点、现状,更激励我们对 文化的保护
中间x体现了非遗保护的深 层意义,通过对非遗的研 究考证,对人类历史进程 不断提出疑问,否定之否 否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

请列举十项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请列举十项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请列举十项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语称其为乌日汀道,意即长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其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2、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这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的总称。

3、藏戏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

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4、贵州侗族大歌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的民间合唱形式。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

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

5、甘肃花儿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

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

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

6、朝鲜族农乐舞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7、《格萨尔》史诗《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

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

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解读中国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邮票

解读中国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邮票

解读中国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邮票解读中国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邮票过往邮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2016-13《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

两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

第一枚邮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基本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的几大分类。

第二枚邮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截至目前,中国有哪些项目入选这一国际认证的“非遗名录”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当选理由: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10-14《昆曲》特种邮票在2010年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中国邮政将推出全球首套多媒体(视频)邮票《昆曲》。

全套3枚。

邮票图案分别选取了《昆曲》发展阶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剧目:《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当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位列“琴棋书画”之首。

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宋代陈旸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2006-22《古琴与钢琴》国家邮政局2006年9月26日发行《古琴与钢琴》特种邮票1套2枚(与奥地利联合发行)。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当选理由:“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有许多珍贵的财宝,但也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精神上的财富。

我国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皮影戏: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在我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传统乐器。

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珠算: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二十四节气: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针灸: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中国书法: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

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4、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时间:2005年凝聚蒙古族人民智慧结晶的音乐艺术形式。

5、中国篆刻入选时间:2009年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开创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7、中国书法入选时间:2009年持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

8、中国剪纸入选时间:2009年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

9、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

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11、端午节入选时间:2009年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12、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入选时间:2009年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13、《格萨尔》史诗入选时间:2009年关于藏族古代民族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

14、侗族大歌入选时间:2009年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

15、甘肃花儿入选时间:2009年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本课测评 2.昆曲的特色是什么? 解题关键:注意从昆曲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回 答。 思路引领:辩证地看待昆曲的特色。
昆曲唱腔悠扬婉转,讲究字正腔圆。昆曲戏词 文雅深奥,讲究运用典故。所以"闲雅整肃,清俊 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但是,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表现力,牺 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又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
2、本课测评 你认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道理何在? 提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是加强 加深从上到下,整个中华民族对保护“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为只有认 识到位,才能转化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 的实际行动,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
知识结构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是名副其实的“国剧”。 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 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 ,昆曲是当时的“国 剧”。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 2)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 声腔的条件。
“水磨腔”、曲调、乐器伴奏
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 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 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水磨腔:细腻、宛转、清雅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 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3、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伴奏乐器以曲笛为
主,辅以弦乐和打击乐,而这也为后来其他戏曲继承。
昆曲的文词典雅华美,唱腔缠绵婉转、妩媚清丽,舞姿 细腻与优雅唱腔融为一体。融合了戏曲成熟之时北方杂剧和南 戏的唱腔,使“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 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 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具有全 民族代表性戏曲。
昆曲唱腔悠扬婉转,讲究字正腔圆。昆曲戏词文雅 深奥,讲究运用典故。所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是 昆曲的突出特点。
但是,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表现力,牺牲 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又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
四、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浙江婺剧团成立于1956年。成立以来抢救、发掘 婺剧传统遗产,先后收集、记录了800多个大小剧目和 3000余首唱腔、曲牌,整理了婺剧独有的传统脸谱和 服装图样,使大量珍贵传统艺术资料得到了保存;同 时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黄金印》、《送米 记》、《三请梨花》、《雪里梅》、《断桥》、《僧 尼会》等许多优秀剧目。许多优秀婺剧剧目被制成音 带、唱片、VCD,远销全国各地并被诸多观众珍藏。随 着戏曲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小,婺剧目前很不景气,观 众和演员都处青黄不接的状态,很多剧团陷入困境。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内容内容?申报应具备 哪些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1.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该项目申报的三个基本条件: 1.艺术价值 2.处于濒危的状况 3.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 昆曲的衰落:曲高和寡、花雅之争
清乾隆、嘉庆年间日趋衰落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地位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 形态,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学之大成的代表品种 。
2、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 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4、昆曲的舞台表演
(1)角色制——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脚色为人物之分类,即戏
曲中的生、旦、净、末 、丑
(2)严格的程式化
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
“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
比如扇子的使用:“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谋扇肩,僧扇手 心,道扇袖。” 比如服饰、穿戴: 中生——有才华的少年书生,也叫扇子生,穿厚底靴子,穿 长衫,要拿扇子。 官生——戴着官冕的行当。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昆曲现在 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存在什么问题?
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
昆曲的现状
1.人才匮乏 2.资金短缺
3.剧场不足
4.旋律优美,唱词艰深,不易听懂,需要 更新
学思之窗:
答案提示: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干预能够暂时压 制一下花部,但却改变不了群众厌恶昆曲,欢迎 乱弹的意愿。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脱离了人 民大众,必然会被人民大众所抛弃。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顾坚始创“昆山腔”
元朝末年,江苏昆 山的南戏艺人演唱 南曲时,与当地语 音和民间音乐相结 合,创造出一种南 戏清唱新腔调。这 种新腔调的原创歌 手是顾坚。昆腔的 名称出现于明初。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 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 2)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 腔的条件。 • 3)梁辰鱼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 4)成为“官腔”,清初,昆曲名称产生。
《浣纱记》是一出极其 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和政治 悲剧。它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 为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 事。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冲 突时,范蠡与西施这对情侣牺 牲了爱情,共同作出无限悲凉、 屈辱、痛苦而豪壮的决定── 献身国家。《浣纱记》的演出, 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取得巨 大成功。
表现:
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 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 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
琵琶记
鸣凤记Biblioteka 浣纱记烂柯山桃花扇
长生殿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② 昆曲的衰落
清乾隆、嘉庆年间日趋衰落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 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 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多男 女猥亵……。花部原本于元剧, 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 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 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 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 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昆 曲:2001年5月,第一批。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11月,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11月,第三批
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11月,第三批
………
1、中华名族的雅乐——昆曲 2、以石为纸,运刀如笔的篆刻 3、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雕版印刷术 4、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5、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 6、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7、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8、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术 9、千年寿纸,国之瑰宝——宣纸 10、中国国粹——京剧 11、社会生活的缩影——皮影戏 12、古老的计算器——珠算
张若虚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 酸酸楚楚无人怨。” ——《牡丹亭》
中华民族的雅乐——昆曲
《双下山》
《游园惊梦》
《太白醉酒》
一、走近昆曲--概念解释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 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 “近代百戏之祖”。 (京剧、越剧、黄梅戏、昆剧、评剧、豫剧、晋剧、 湘剧、川剧、赣剧、桂剧、粤剧、闽剧、婺剧、滇剧 等)
(3)脸谱和戏装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一: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其二: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其三:昆曲的剧本结构 其四:昆曲的舞台表演
“百戏之祖” “国宝级的活化 石”
通过管中窥豹我们对昆曲这中华民族戏曲艺术 的瑰宝。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精致典雅的表演艺术, 为何我们大多数人却对昆曲一无所知呢?
昆曲的特色是什么?
曲高和寡
花、雅之争:
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 分激烈,经历了三次 高潮。因花部戏剧内 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 唱腔清新活泼,唱词 通俗易懂,从而强烈 地吸引着观众。
原因:昆曲的致命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 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这是衰落根本原因。
二、追溯—昆曲的历史
1、从昆腔到昆曲(形成)
2、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① 昆曲的兴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