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级文言文实词翻译

合集下载

七-九年级文言文实词翻译

七-九年级文言文实词翻译

七-九年级文言文实词翻译七年级1、童趣沈复一、重点字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兴致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察:仔细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2、《论语》十则一、重点词语: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发怒)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有害)⑸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施:施加。

)3、山市蒲松龄一、重点字词:1、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2、高插青冥、相顾惊疑(青天、天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3、往来屑屑(匆匆)4、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同“无”)(高)5、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6、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人)(靠着)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同“才”)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突然)(于是)9、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广大)(隐隐约约)4、《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一、重点字词: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片刻。

骤:急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

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5、寓言两则智子疑邻《韩非子》一、重点字词1、天雨墙坏(坏:毁坏雨:下雨)2、智子疑邻(智:以……为聪明)3、不筑(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6、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7、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8、居数月(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9、人皆吊之(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10、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11、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6、伤仲永王安石一、重点字词: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1. 实词:安例句:今者大王安坐而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现在大王您安静地坐着观看。

2. 实词:良例句:良久,乃闻有哭泣声。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过了很久,才听到有哭泣的声音。

3. 实词:善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实词:惧例句:吾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翻译:我担心美丽的女子会慢慢老去。

5. 实词:怨例句:世人皆谓我何求,我但求怨言休。

(《白头吟》)翻译:世人皆说我追求什么,我只希望别人的怨恨停止。

6. 实词:绝例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望庐山瀑布》)翻译:登上高山,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壮观景象,浩瀚的大江一去不复返。

7. 实词:顾例句:顾我何言,天意怜幽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看我有什么话说,天意怜惜这幽静的草木。

8. 实词:尽例句:临别赠言,尽此一杯。

(李白《将进酒》)翻译:在分别之际,用这杯酒作为临别的赠言。

9. 实词:临例句:临风而立,心旷神怡。

(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站在风中,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10. 实词:去例句:去国怀乡,忧思难忘。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离开国家,怀念家乡,忧愁思念难以忘怀。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实词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例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作文】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实词解释大全[整理]

【作文】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实词解释大全[整理]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实词解释大全(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类七年级上册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童趣》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则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聪慧)《论语》十则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同“无”,没有)《山市》6、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同“才”,仅仅)《山市》7、尊君在不?(“不”通“否”,在否,在不在)《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伤仲永》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贴上)《木兰诗》10、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座位)《口技》1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12、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聪明)《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13、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通“邀”)《桃花源记》(2007年考过)1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15、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核舟记》16、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美称)《核舟记》17、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三峡》20、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选拔、推荐)《大道之行也》21、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八年级下册2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鸣声)《与朱元思书》23、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反”通“返”返回,回去)《与朱元思书》(2010年考过)2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一、天解释:指天空或上天。

例句:陈蕃对魏世子说:“世子不修短所以长君,自以为亡国之灾必坐视之,故志在高天,两全上下。

”(《史记·陈丞相世家》)二、地解释:指地面或下地。

例句:作为农民,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土地,追求丰收的目标。

三、人解释:指人类,人的名词。

例句:与人为善,互相帮助,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

四、心解释:指内心、思绪或情感。

例句:他的心里充满了愉快和满足的感觉。

五、身解释:指人的身体。

例句:我感到疲劳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变得无力。

六、面解释:指物体表面或人的脸。

例句:在初升的太阳下,海面上波光粼粼。

七、手解释:指人的手,也指用手操作的工具。

例句:他用手指仔细摸索了一下,找到了隐藏的按钮。

八、足解释:指人的腿和脚。

例句:病好之后,他终于能够自己走路了,心情格外愉快。

九、目解释:指眼睛。

例句:她目光深邃,透露出内心的聪慧和睿智。

十、耳解释:指耳朵。

例句:他一耳朵听进去,马上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十一、口解释:指嘴巴。

例句: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信口开河,毫无根据。

十二、舌解释:指舌头。

例句:她舌灿莲花,口齿清晰,是一位演讲高手。

十三、齿解释:指牙齿。

例句:她笑起来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

十四、毛解释:指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细小而密集的毛发。

例句:冬天来了,他穿上厚厚的毛衣,不怕寒冷。

十五、燥解释:指环境或人的心情干燥、焦躁。

例句:夏天的时候,湿度太低,空气显得很燥热。

十六、湿解释:指物体或环境潮湿。

例句:下雨后,地面变得湿滑,小心走。

十七、冷解释:指低温或寒冷。

例句:冬天的时候,外面非常冷,你一定要穿厚一点。

十八、热解释:指高温或炎热。

例句:夏天的时候,阳光晒得大地异常热烈。

十九、分解释:指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

例句:他将食物分成了五份,每个人吃得都很饱。

二十、后解释:指时间或位置在前面的人或物之后。

例句:老师进来后,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二十一、前解释:指时间或位置在后面的人或物之前。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例句:道可道,非常道。

译:道,即道理、法则。

此句意为:能够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二、实词:仁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仁,即仁爱、仁慈。

此句意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实词:义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义,即道义、正义。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四、实词:孝例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孝,即孝顺、孝敬。

此句意为:父母在世,不要远行,如果必须外出,要有一定的去处。

五、实词:礼例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礼,即礼仪、礼节。

此句意为:不合礼仪的事不要看,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听,不合礼仪的事不要说,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做。

六、实词:信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信,即诚信、信任。

此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行。

七、实词:智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智,即智慧、聪明。

此句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勇,即勇敢、有胆量。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九、实词:节例句:节操如兰,德行如松。

译:节,即节操、品德。

此句意为:节操如兰花般纯洁,德行如松树般坚贞。

十、实词:德例句: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难矣哉!译:德,即品德、德行。

此句意为:品德浅薄却地位尊贵,智慧微小却谋略宏大,这是很难的!综上所述,文言文实词丰富多样,内涵深远。

通过对实词及例句的翻译,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译文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译文

文言文译文(七上)《郑人买履》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就返回家拿尺寸。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幼时记趣》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细心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边,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当做土丘,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样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当时年龄还小,正在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峡》译文:在七百里长的山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七八九年级全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七八九年级全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世说新语》二则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与什么相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二)《论语》十二章7.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旁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J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10.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n.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12.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3.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14.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译文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译文

文言文译文(七上)《郑人买履》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就返回家拿尺寸。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幼时记趣》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细心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边,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当做土丘,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我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样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当时年龄还小,正在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峡》译文:在七百里长的山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初中文言文必考翻译词语

初中文言文必考翻译词语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言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翻译词语是基础,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以下是初中阶段必考的文言文翻译词语解析,共计500字。

一、实词翻译1. “矣”:语气词,表示感叹、疑问或肯定,相当于“了”、“啊”等。

如:“吾友矣,吾友矣。

”(我的朋友啊,我的朋友啊。

)2.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如:“焉得谋?”(在哪里能找到计谋?)3. “若”:代词,相当于“你”、“他”、“它”。

如:“若善者,吾将与之游。

”(如果你是好人,我将与你交往。

)4. “以”:介词,表示原因、目的、方式等。

如:“以武侯之才,何患无后?”(凭借武侯的才能,何愁没有继承人?)5. “何”: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如:“何人能解?”(谁能解开?)6. “其”:代词,相当于“他的”、“它的”。

如:“其人可矣。

”(这个人可以了。

)7. “之”:代词,相当于“的”、“之”。

如:“言之有物。

”(说的话有内容。

)二、虚词翻译1.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2.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如:“于戏,予与尔同销万古愁。

”(唉,我与你们一同消解万古的忧愁。

)3. “以”:介词,表示原因、目的、方式等。

如:“以武侯之才,何患无后?”(凭借武侯的才能,何愁没有继承人?)4. “乃”:连词,表示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如:“乃知其不可而为之。

”(才知道它不可为而为之。

)5. “其”:代词,相当于“他的”、“它的”。

如:“其人可矣。

”(这个人可以了。

)6. “者”:助词,用于主语后,起停顿作用。

如:“此乃吾师也。

”(这就是我的老师。

)三、特殊句式翻译1. “宾语前置”:将宾语提前至主语之前,如:“吾友矣。

”(我的朋友啊。

)2. “定语后置”: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人皆曰予可矣。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读懂古代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40 个常见文言实词的解释及例句。

1、安解释:①安稳,安定。

②安全。

③安逸。

④使……安。

例句: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2、比解释:①靠近。

②比较。

③及,等到。

例句: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3、鄙解释:①鄙陋,目光短浅。

②边疆,边远的地方。

例句: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②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4、兵解释:①兵器,武器。

②军队。

③士兵。

例句:①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③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5、病解释:①疾病。

②困苦不堪。

③毛病,缺点。

例句:①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③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6、察解释:①明察,考察。

②识别,看清楚。

例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②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7、朝解释:①朝廷。

②朝见,朝拜。

③早晨。

例句: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8、曾解释:①同“增”,增加。

②竟然。

例句:①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9、乘解释:①坐,驾(车)。

②趁,顺应。

③冒着。

例句: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③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10、诚解释:①真心,真诚。

七-九年级课内文言文之原文、字词解释、句子翻译、问答、译文[原创]

七-九年级课内文言文之原文、字词解释、句子翻译、问答、译文[原创]

七年级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课文分析]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

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

“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

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

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

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

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

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

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

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

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

1. 谓(wèi):说,表示判断或说明。

例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 于(yú):在,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反省自己,对别人有欺诈吗?)3. 而(ér):表示转折、顺承、并列等关系。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4. 于(yú):比,表示比较。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是从蓝色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蓝色还要青。

)5. 以(yǐ):用,表示手段、方法等。

例句:以德服人,非以力服人。

(用德行来使人服从,不是用武力来使人服从。

)6. 其(qí):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7. 也(yě):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8. 于(yú):对,表示对象。

例句: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9. 于(yú):因为,表示原因。

例句:君子之学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的学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 以(yǐ):凭借,表示依据。

例句:是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11. 也(yě):句中停顿,无实际意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12. 于(yú):对于,表示对象。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通过以上对文言文常见实词及其翻译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7—9年级文言文古诗翻译汇总,照着复习一准得高分!

中考语文:7—9年级文言文古诗翻译汇总,照着复习一准得高分!

中考语文:7—9年级文言文古诗翻译汇总,照着复习一准得高
分!
中考语文:7—9年级全册文言文古诗翻译汇总,照着复习一准得高分!
在初中语文中,文言文和古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语文试卷上的必考题型,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重视。

尤其是教改以后,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占比越来越重,不仅有大量新增加考察篇目,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

例如,古诗词由20篇增加到30篇,将增加古诗文的句子在情境中也能用地考察。

古文考察篇目由10篇增加到15篇,同时加大设题的难度,可能会涉及到课外的试题……而且,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记忆的知识也比较多,因此,在平时就要做好这部分知识的积累。

此前,很多同学留言说文言文翻译这块是自己的短板,而文言文翻译是中考中必考的题型之一,所以为了帮助大家摆脱文言文翻译的折磨,提高翻译的成绩。

今天,老师就特意将7—9年级全册文言文古诗翻译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在哪些文言文上还有遗漏,及时查漏补缺,家有初中生的一定要留一份,照着复习一准得高分!(有一些课文因为教材改版有所变动,具体以课本为主)
期待您的关注,我们致力于每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求学之路,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努力!。

部编语文7~9年级文言文120个常考实词汇总

部编语文7~9年级文言文120个常考实词汇总

第 13 页 共 50 页
③间或,偶尔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几个月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
④暗地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胜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⑤夹杂,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36 简 挑选,选拔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①看见,看到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那小溪像北斗星和蛇爬行那趟曲曲折折,一段看
得见,一段看不见
37 见
曹刿请见
②拜见,谒见
曹刿(准备)求见鲁庄公 于是入朝见威王
因此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
③表示被动,相当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于“被”
原来是老鼠被困在袋中不能逃出去
又以钜鹿之战、……垓下之会为最 又数钜鹿之战、……垓下之会(几个片段)写得
最好
③正好,恰巧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①恩惠(给人以)
小小恩惠不可能遍及众人,所以百姓不会跟从您
好处
28 惠

④ 同“慧”,聪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①赶得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那些僻远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了
第 5 页 共 50 页
①方形 ②方圆,周围 15 方 ③区域,地方
④ 将,将要
①背,以背载物 (覆盖) 16 负
②辜负,对不起 17 赋 ①赋税
人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石头呈青黑色,多是平的和方的,很少有圆的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如今的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借助您把他杀了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现在他将要来,我想要羞辱他,该用什么办法呢?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到柴草堆的后面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山路上歌唱,行路的人在树 下休息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上山顶以后,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 亮着南面的天空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老师略微传授一些小技巧,此次来也就不枉此行 了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让他调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例句简表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例句简表
向我征询当时天下大事
陈胜、吴广都被编谪戍的队伍里面
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
像门坎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他天门
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就应该鼓励士气,率领全军
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立为皇帝
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充抵他应该缴纳的税收
有个傍晚回家,货担里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
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
这是宾客们跟随太守归去了
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3

喜欢,爱好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
他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
8

①跟从,跟随
②听从,顺从
③自,由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战则请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乃大惊,向所从来
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
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
2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
蜀之鄙有二僧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
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
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1、童趣沈复一、重点字词。

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兴致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察:仔细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2、《论语》十则一、重点词语: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发怒)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有害)⑸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施:施加。

)3、山市蒲松龄一、重点字词:1、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2、高插青冥、相顾惊疑(青天、天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3、往来屑屑(匆匆)4、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同“无”)(高)5、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6、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人)(靠着)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同“才”)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突然)(于是)9、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广大)(隐隐约约)4、《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一、重点字词: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片刻。

骤:急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

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顾:回头看)7、尊君在不?(“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5、寓言两则智子疑邻《韩非子》一、重点字词1、天雨墙坏(坏:毁坏雨:下雨)2、智子疑邻(智:以……为聪明)3、不筑(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6、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7、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8、居数月(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9、人皆吊之(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10、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11、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6、伤仲永王安石一、重点字词: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3、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就:完成)5、邑人奇之(奇: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7、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9、不使学(使:让)10、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11、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12、贤于材人远矣(于:比)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于:被)14、伤仲永(伤:哀伤、伤感)15、养父母(养:赡养)16、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17、从先人还家(从:跟从)18、卒之为众人(卒:最终)19、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20、固众人(固:本来)21、即书诗四句(书:写)7、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一、重点字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掌管。

当涂:当权)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4、孰若孤(孰:谁)5、蒙乃始就学(乃:于是)6、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一、解释加点的词1、京口有善口技者 (善: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恰好。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闻:听见。

)5、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6、满坐寂然(“坐”同“座”)7、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喂奶呜:发出呜呜的声音)8、众妙毕备(毕:全)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

稍稍:渐渐)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11、虽人有百手(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

走:跑)15、群响毕绝(毕:全。

绝:尽、消失)10、狼蒲松龄一、重点字词1、止有剩骨(止:通“只”)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

)3、苫蔽成丘(苫蔽: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企图、打算。

隧: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假寐:假装睡觉。

)8、意暇甚(意: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10、止增笑耳(止:通“只”。

耳:罢了。

)八年级11、桃花源记陶渊明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缘溪行缘:沿着2、落英缤纷落英:落花3、甚异之异:诧异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5、俨然整齐的样子6、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7、黄发垂髫老人小孩8、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9、具答之具:详尽10、咸来问讯咸:都11、率妻子邑人妻子:妻子儿女12、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3、不复出焉复:再14、无论魏晋无论:更不必说15、延至其家延:邀请16、处处志之志:作标记17、欣然前往欣然:高兴的样子18、无问津者津:渡口1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20、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2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22、欣然规往。

规:计划23、寻病终。

寻:不久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斯:这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

13、爱莲说周敦颐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14、核舟记魏学洢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可:大约;许:上下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

盈:满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5、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6、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7、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若:像。

了了:清楚明白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高高的帽子。

为:是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零数11、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雕刻。

12、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13、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原来14、雕栏相望焉。

相望:左右相对15、石青糁之。

糁:涂16、东坡现右足。

现:露出17、如有所语。

语:说话18、佛印绝类弥勒。

绝类:极像。

19、矫首昂视。

矫:举19、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类似。

20、其船背稍夷。

夷:平15、大道之行也《礼记》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选贤与能与:通“举”举荐,选拔2、古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3、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

子:子女4、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业归:女子出嫁5、货恶其弃于地也恶:憎恶6、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7、是谓大同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16、三峡郦道元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襄: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其间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虽:即使11、良多趣味真,实在12、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3、略无阙处略:无、毫无;阙:通“缺”,断开、缺口14、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1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1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将要。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5、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1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至:到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5、月色入户户:窗户6、欣然起行欣然:高兴地19、观潮周密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农历十六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方:当……时出:发、起仅:几乎、将近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而:突然. 略:一点点4、随波而逝逝:去,往5、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采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溯迎:逆流迎着潮水7、吞天沃日沃:因水淋洗8、如履平地履:踩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岸10、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穷尽11、艨艟数百艨艟:战船1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弄:舞动;标:树立、举13、珠翠罗绮溢目溢目:满眼1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高1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

虽:即使容:许、使20、湖心亭看雪张岱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1、是日更定是:这。

定:完了,结束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3、雾淞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

更:还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痛快。

白:指酒杯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7、客此。

及下船客此:在此地客居;及:等到21、与朱元思书吴均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风烟俱净俱:全,都2、从流飘荡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叫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经营反:通“返”返回9、横柯上蔽柯:树干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造饮辄尽造:一来2、箪瓢屡空,宴如也如:若3、兹若人之俦乎俦:类4、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地方6、每有会意会:领会7、亲旧知其如此旧:朋友们23 马说韩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策之不以其道策:驾驭道:方法2、执策而临之策:鞭子临:对着3、其真无马邪其:难道4、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5、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餐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材:才能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这样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尚且等:一样8、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出来10、故虽有名马虽:即使11、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买2、援疑质理援:提出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慕:仰慕4、俟其欣悦俟:等到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汤:热水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跑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25 小石潭记柳宗元一、词语解释1. 水尤清冽尤:格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