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临床表现:
•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 躁、不能平卧、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 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 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 度均发生改变

预防及处理: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 。 2.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吸氧管要妥善固定。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5.严密观察缺氧症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 6.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 供给。

中心供氧装置

(八)高 压 氧 舱
• 高压氧舱: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舱体是一
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 压缩空气输入。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 与病人联系。大型氧舱有10~20个座位。 • 适用于以下疾病: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 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 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 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 ,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

二、缺氧程度的判断
• 根据缺氧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检查,来判断缺氧的 程度。

缺氧的程度 呼吸困难 不明显 明显 发绀 轻度 明显 神志 清楚 氧分压 6.6~9.3
血气分析 二氧化碳分压 >6.6 >9.3
程度 轻度 中度
正常或烦躁不安 4.6~6.6
重度
六、鼻
发生原因:

1.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 2.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 黏膜损伤,引起鼻衄。 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 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 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 燥、破裂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无效吸氧、气道粘膜干燥、氧中毒、腹胀、肺组织损伤。

(一)无效吸氧1.发生原因(1)吸氧装置因素:氧源压力低,吸氧管道连接不紧密,吸氧管不通,吸氧浓度不能满足病情需要。

(2)患者因素:气道内分泌过多,堵塞气道;患者躁动,导致吸氧管道脱出。

2.临床表现吸氧后患者仍不能缓解临床缺氧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烦躁不安等。

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与吸氧前无变化。

3.预防及处理(1)用氧前仔细检查吸氧装置是否完好,保证氧源压力正常、吸氧管道连接严密不漏气。

连接患者的吸氧管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和移位并保持通畅。

(2)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吸氧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用氧效果。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分泌物结痂堵塞吸氧管。

(4)一旦发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尽快恢复有效氧气供给。

(二)气道粘膜干燥1.发生原因(1)病室内干燥,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吸入的氧气不能充分湿化。

(2)过度通气或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大于60%。

2.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干咳,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口咽干燥不适,部分患者有鼻出血或痰中带血。

3.预防及处理(1)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及时补充湿化瓶内的蒸馏水,保证吸入的氧气受到充分湿化。

(2)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吸氧浓度一般控制在45%以下。

(3)过度通气的患者要多补充水分,张口呼吸的患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4)对于气道粘膜干燥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三)氧中毒1.发生原因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或高气压氧可造成氧中毒。

正常人持续吸入60%~80%的氧24小时以上,或吸入100%的纯氧6小时即可出现氧中毒症状。

2.临床表现氧中毒时主要表现在肺部的变化,中毒的程度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候,患者即可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吸氧超过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个别患者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8
预防及处理
• 二氧化碳麻醉 1 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着,应低流量、低浓度
持续给氧。 2 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 3 动态监测用氧效果 4 一旦发生,应调低氧流量至1-2K/min,应用呼吸兴
奋剂,保持呼吸道通畅。 5 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9
预防及处理
•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 对新生儿,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的吸氧 2 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定期眼底检查 3 已发生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6
预防及处理
• 鼻衄 1 规范鼻导管使用流程 2 选择合适的吸氧管 3 加强气道湿化 4 如出现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防及处理
• 过敏反应 1 询问过敏史,选择合适的吸氧材料 2 发生过敏时,去除过敏源,给予对症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3
预防及处理
• 气道粘膜干燥 1 保证气道湿化 2 调节适当氧流量 3 加强气道湿化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4
预防及处理
• 氧中毒 1 严格掌握吸氧指正 2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 3 做好健康宣教 4 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5
预防及处理
• 感染 1 定期更换消毒氧气湿化装置 2 保持口腔清洁 3 如有感染症,给予抗生素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海印泌尿外科9F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1
常见并发症
• 无效吸氧 • 气道粘膜干燥 • 氧中毒 • 感染 • 鼻衄 • 过敏反应 • 二氧化碳麻醉 •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一、无效吸氧(一)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二)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可发生改变。

(三)预防及处理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

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

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6.吸氧过程中,严密管擦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

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二、气道粘膜干燥(一)发生原因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粘膜干燥。

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三)预防及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

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1)PPT课件

氧气吸入疗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1)PPT课件

• 因为这类病人的呼吸中枢对CO2刺激的敏感 性降低,甚至已处于抑制状态,其兴奋性 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 用,当吸入氧浓度过高,随缺氧的短暂改 善而解除其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结果 使呼吸受抑制, CO2潴留加剧,甚至诱发 肺心脑病。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换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三、二氧化碳麻醉
发生原因:
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 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加大氧气流量 。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面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 情绪不稳,行为异常。
二氧化碳麻醉的预防及处理:
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 氧为宜。 2.对慢性呼衰病人氧流量控制在1-3L/min 。 3.加强对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旁 交班内容。加强对病人和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 重要性,避免病人和家属擅自调大氧气吸入流量。 4.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
氧气吸入疗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 一、无 效 吸 氧
发生原因:
1.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道内分泌物过多。 5.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吸氧。
临床表现:
•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 躁、不能平卧、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 善、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 等。
氧气吸入法 操作并发症L/O/G/O
概念
通过供给病호민人관氧클럽气의,취지提高其肺泡内 氧分压,纠正호민缺관氧클럽状의态역할,과维의미持机体生命 活动的一种治疗方 法。
호민관클럽의 활동개요
一、吸 氧 适 应 症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14
15
一.无效吸氧
【临床表现】 1.患者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2.胸闷、呼吸急促、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唇及指(趾) 甲床发绀、鼻翼扇动等。 3.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1
【预防措施】
1.检查供氧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管放入冷开水中,了解气泡溢 出情况。妥善固定吸氧管,避免脱落、移位。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 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 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 3.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4.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气管内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畅通。 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并定时监测血氧 饱和度。
8
【处理措施】
1.调整氧流量,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2.经上述处理无效者,报告医师,建立人工气道者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 弱,口唇发绀,脉搏细速,严重者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 插管不易过深,成人使用单鼻孔吸 氧时,鼻导管插入深度以25cm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须准 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 避免导管进入食道,不可过深。 2.用鼻塞吸氧、面罩吸氧能有效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措施】 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行肠胃减压、肛管排气。
6
【预防措施】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 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搞流量吸氧。 3.吸氧过程中,经常行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处理措施】 1.立即降低吸氧流量。 2.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氧气吸入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氧气吸入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2.根据患者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 ,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 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 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
三、氧中毒
授课人:李云
概念:氧气吸入法的利用吸氧 装置为缺氧的患者提供氧气的 方法。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缺氧的患 者,通过给氧,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 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纠正 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 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并发症:
无效吸氧 气道黏膜干燥 氧中毒 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腹胀 肺组织损伤 吸收性肺不张
七、吸收性肺不张 原因
病人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不能被吸 收)被大量置换,一旦病人支气管有阻塞,肺泡内的 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液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 肺不张。
临床表现
有烦躁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 难,发绀等表现,甚至发生昏迷。
预防及处理
1、预防呼吸道阻塞是防止吸收性肺不张的关键。鼓励 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的排出,常改变卧位、 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临床表现
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预防与处理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适当给氧方式 。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 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 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告诫患者吸氧过程中勿 擅自调节氧流量。
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舌 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使气体排出不畅,咽部 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 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氧中毒
预防:
1、高浓度供氧不宜时间过长。

2、有效控制吸入氧气的浓度和时间。

处理:
1、选择机械通气。

2、密切观察出现胸骨后不适及疼痛,吸气时加重,咳嗽、呼吸困难等。

3、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期做血气分析。

(二)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预防:
1、湿化瓶装置,以湿化氧气。

2、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3、适当补充水分。

处理:
补充体内水分,必要时可以选择雾化吸入的方式促进气道湿化,比如使用生理盐水。

(三)呼吸抑制
预防:
低流量、低浓度控制性给氧。

处理:
1、机械通气
2、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四)吸收性肺不张
预防:
1、预防呼吸道阻塞。

2、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加强痰液排出。

处理:
1、抗感染治疗。

2、加强痰液的引流。

3、改变体位,降低给氧浓度。

(五)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预防:
1、氧浓度低于40%以下,并控制呼吸。

2、控制吸氧时间。

处理:
冷凝治疗和激光治疗。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第七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一、无效吸氧1.原因(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道脱落、扭曲、堵塞。

(3)呼吸道不通畅,如气道内分泌物过多。

(4))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2.临床表现(1)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

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颤动等。

(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3.预防和处理(1)认真检查供氧装置、管道连接。

(2)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6)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及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7)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氧中毒1.原因长时间给予高浓度给氧,导致肺实质的改变。

2.临床表现(1)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人1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h后,病人出现胸骨后锐痛、烧灼感、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以致死亡。

(2)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脑型氧中毒。

病人出现视觉和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

3.预防和处理(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严格掌握吸氧、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与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氧气。

(3)给氧期间,监测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发生氧中毒,立即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4)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三、气道黏膜干燥1.原因(1)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

(2)吸氧流量过大。

2.临床表现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部分病人可出现痰中带血或鼻出血。

3.预防和处理(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

(2)发热病人补充水分(3) 采用加温、加湿吸氧装置(4)已发生呼吸道黏膜干燥的病人,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吸氧

吸氧
2.临床袁现: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
3.预防和处理:
3.1对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的病人,应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流量控制在1~2L/min。
3.2注意监测血气分析结果,以纠正低氧血症。维持PaO2在60 mmHg,以不升高PaC02为原则。
3.3加强病情观察,将该类病人用氧情况、效果列为床边交班内容。
(五)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原因: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达到140 mmHg以上)引起透明的晶状体后血管增生,最后纤维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
2.临床表现: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
3.预防和处理
3.1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严格控制在4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
3.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3.3已发生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六)吸收性肺不张
1.原因:病人吸人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不能被吸收)被大量置换,一旦病人支气管有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
3.1充分湿化氧气,及时补充湿化液,有条件者采用加温、加湿吸氧装置,防治呼吸道黏膜干燥。
3.2及时给发热病人补充水分,嘱其多饮水。向张口呼吸的病人解释、宣教,尽量使其经鼻腔呼吸,以减轻呼吸道黏膜干燥程度。对于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湿化吸人的空气。
3.3根据病人情况调节氧流量,避免氧流量过大。
2.临床表现:有烦躁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甚至发生昏迷。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肺心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 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反复发作,进而引起右 心室肥大,以至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因为此病发展缓慢,常常要数年或数十年才发展成为肺心病,所以, 多见于老年人。这是心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二)影响呼吸活动的疾病脊柱后侧弯和其他胸廓畸形、胸廓改 形术后、胸膜纤维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 等)、过度肥胖伴肺泡通气障碍等。肺血管可能弯曲或扭转。





1、呼吸道原发症状: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肺心病早期常以咳嗽、咳痰和气短三大症 状为主要表现。每逢寒冷季节,病情易出现急性发作,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并转为黄色。急性发作控制后,转为 缓解期,则咳嗽减轻痰量减少,痰由黄转白、变稀。当病情继续进展,肺气肿程度加重,临床上逐渐出现气短症 状,开始仅是活动量大时感到气短,劳动时耐力下降,逐渐发展到日常起居轻微活动就出现气短症状;严重时, 甚至在静坐时或平卧时亦感气短。在严重呼吸困难时,病人被迫坐起,称为端坐呼吸。 2、呼吸衰竭症状:呼吸衰竭主要由严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是肺功能不全的晚期表现。一般来说,肺 心病先有缺氧,后有二氧化碳潴留,二者症状常常互相交叉,最后两者合并出现。慢性缺氧症状主要表现为:气 短、胸闷、心悸、食欲低下和疲乏无力,并有紫绀;二氧化碳潴留早期多无症状,但当二氧化碳分压超过60毫米 汞柱时,大多先有头胀、头痛、多汗等征象,然后接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往往夜间失眠,白天嗜睡,并有幻觉 、神志恍惚等肺性脑病前驱症状。 3、心力衰竭症状:主要表现为右心衰竭症状,早期表现为咳嗽、气短、心悸、下肢踝部轻度浮肿。当右心衰竭 加重时,逐渐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尿少、上腹胀痛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心率持续增快,紫 绀、肝脏肿大以及周身浮肿现象亦加重并可见腹水。

吸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吸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吸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吸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可用于缓解或纠正氧合障碍,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给身体各器官。

尽管吸氧治疗效果显著,但仍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因此,预防和处理吸氧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吸氧并发症的预防1.评估患者的吸氧需求:在给予吸氧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吸氧指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定合适的吸氧浓度。

2.合理选择吸氧装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吸氧需求,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包括鼻导管、面罩、气囊面罩、高流量氧疗系统等。

同时,要确保吸氧装置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监测吸氧浓度:在吸氧治疗中,应使用可靠的吸氧设备,如吸氧流量计,定期检查并校准设备,确保吸氧浓度的准确性。

同时,定期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

4.控制吸氧时间和浓度:在吸氧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严格控制吸氧时间和浓度。

过量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痛、昏迷、癫痫等反应。

5.注意吸氧环境的安全:在吸氧治疗中,要避免靠近明火、电源、热源等,以防止氧气泄漏或爆炸。

同时要注意吸氧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通风。

二、吸氧并发症的处理措施1.吸氧过度的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吸氧过度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停止或减少吸氧浓度,让患者呼吸室内空气,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必要时可以给予吗啡或镇静剂来减轻症状。

2.导管堵塞的处理:鼻导管或面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堵塞,导致氧气流量不足。

当发现堵塞时,应立即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折断,并清洗或更换导管。

同时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氧气源的充足和稳定供应。

3.换气不良的处理:长时间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可能导致患者从口腔呼吸,影响正常换气。

应及时进行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分泌物,并更换适当的吸氧装置,如高流量氧疗系统,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保持正常的呼吸道通畅。

4.幺嘴血管破裂的处理:使用鼻导管或面罩时,患者插入或拆除的动作过大或过快可能导致小血管破裂,出现鼻出血或面部皮肤破裂。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课件一、内容概要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于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我们都知道,氧气吸入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极为重要的医疗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以及万一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每一个需要氧疗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吧!首先我们要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

这里面既有操作者的经验问题,也有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涉及到一些氧气吸入操作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吸入的氧浓度是否适当,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度如何等。

只有对这些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做到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讲解这些要点。

然后我们会介绍如何预防氧气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是第一道防线,重中之重在于教育操作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正确的操作方法不仅包括开启氧气的正确步骤,还包括如何调整氧流量、如何妥善放置吸氧管等细节问题。

此外我们还会介绍一些预防措施,比如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保持环境清洁等。

这些内容都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我们会讲解一旦出现并发症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毕竟我们不能预测所有事情都能避免发生。

处理并发症的原则是及时、准确、有效。

我们会讲解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比如氧中毒如何处理、氧气管道脱落如何处理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技巧等。

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能迅速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大家能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1. 阐述氧气吸入技术的重要性氧气吸入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常接触,但在医疗领域却极其重要的一个技术。

每一个需要呼吸的生命都离不开氧气,氧气吸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在医院、急救中心还是其他医疗场所,它都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手段之一。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因为疾病、创伤或其他原因无法自主呼吸时,氧气吸入技术就像是给他们输送生命的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氧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氧中毒】
预防:
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2、加强巡视,告诉病人及家属在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3、用氧过程中,应观察病人缺氧情况,按病情选择合适的用氧方法
及氧浓度。

4、定期检查吸氧装置是否完好。

处理:
1、对于长期高浓度吸氧者,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应警惕氧中毒可能。

2、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做好血气分析。

3、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气道黏膜干燥】
预防:
1、做好氧气湿化,保持湿化水在规定的范围,按要求每天更换吸氧
装置。

2、每天二次做好鼻导管护理。

3、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取下鼻导管,调节好氧流
量后,再与病人连接。

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防止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处理:
1、鼓励病人适当增加饮水量。

2、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

3、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气道湿润。

4、遵医嘱给予化痰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