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学异常变化分析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形态学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以及相关指标的测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观察与计数、涂片检查、细胞形态学分类等。
它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十分突出,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将从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检测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评价造血功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对造血功能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的方式,可以了解骨髓内各种成熟度的细胞比例,以及有无幼稚细胞的存在,从而判断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对于骨髓疾病以及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辅助疾病诊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于贫血类型的鉴别和分类,对于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判断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指导临床治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对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检测方法1.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是形态学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适量的血液,经离心后涂布在载玻片上,后用Wright染色或其他染色剂进行染色,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细胞的大小、形态、核的形态、胞质的颜色等来判断检测对象的健康状况。
2. 血象计数血象计数是通过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对血细胞进行数量和形态的测定。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三类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三、结果解读1.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
正常的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无尖角、破损和出血。
形态学异常的红细胞可能是贫血、缺铁、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疾病的特征。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及意义
(1)靶形红细胞
形如射击之靶,>20%有诊断价值。 常见于地中海贫血,也见于脾切除后。
(2) 口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央苍白如鱼口状,>10%有 诊断价值。
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3)角形红细胞(Keratocyte)
在专业参考书中曾有介绍,近年教科书 很少提到。Williams血液学第6版将红细 胞分为12类17种,角形红细胞被列为12 类中最后。
单核细胞有的也含有巨大的嗜天青颗 粒。
CHS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白化病、畏光、易发感 染,晚期可合并淋巴瘤而肝、脾、淋 巴结肿大、贫血和有出血倾向。家族 中常有近亲婚配史,男女两性均可患 病。
4、异常结构
(1) Howell-Jolly小体
Howell-Jolly小体为红细胞或幼红细胞内 出现圆形紫红色小体,大小1~2µm, 数量不等,已证实它是核残余物。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环
卡玻氏环为一种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 有时绕成8字形,存在于红细胞、嗜多 色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现认为系脂 蛋白变性所致。
是一种先天性溶酶体异常症,属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CHS形态学特征
大部分中性粒细胞含有异常颗粒,颗 粒大小不一,直径2~5µm ,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或灰紫色, 每个中性粒细胞有异常颗粒为1~15个 不等。
CHS形态学特征
淋巴细胞绝大多数含1个巨大嗜天青颗 粒,直径1 ~ 3µ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呈紫红色,偶见2个巨大颗粒者。
细胞化学染色NAP积分正常。 由于白细胞空泡不伴有中毒性颗粒,容
易与感染时的白细胞空泡相鉴别。
2、Chediak-Higashi颗粒畸形
1940年 Chediak首先报道1例4岁女孩外 周血和骨髓粒细胞胞浆内有包涵体。 Higashi也发现了同样的病例。后称为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CHS)。
2021临床医学 血细胞形态检查
【参考值】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细胞大小较一致,直径范围6~9μm,平均直径为μm,中央1/3为生理性中央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临床意义】1.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1)低色素性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及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2)大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
高色素性的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变小或消失,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
当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者称为巨红细胞,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4)嗜多色性红细胞: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质中残存有少量嗜碱性物质,故被染为灰蓝色或灰红色,胞体较大。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形态异常(1)球形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大于2μm,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且细胞中心着色更深。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或卵圆形。
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超过25%),也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人小于1%。
(3)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似张开的口形。
主要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乙醇中毒及肝病患者,正常人可偶见(小于4%)。
(4)靶形红细胞: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呈靶形,即中心部位着色深,外周为苍白区,而细胞边缘又深染。
常见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病,也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脾切除术后。
(5)镰形红细胞:红细胞呈镰刀状,主要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即HBS病,尤其是在缺氧时可大量出现。
(6)泪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形如泪滴状或梨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
(7)裂细胞:为不规则形、棘形、盔形、三角形、哑铃形等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
多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恶性高血压、严重烧伤、心血管创伤等。
血细胞形态学分析
红细胞缗钱状粘连是指红细胞之间相互粘 连,形成串钱状外观,但敲击玻片易散开。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减少了红细胞表面的斥 力,使红细胞易于聚集,红细胞有效表面 积大量减少,导致氧气输送发生极大障碍。 提示血液粘度高,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基 础。 患者会出现疲乏、衰弱、昏睡。
红细胞缗钱状叠连
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 血浆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正负离子 总量相等,保持电中性。这些离子在维持血浆 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 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地变 动,其中以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和激素等的 浓度最易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情况的影响, 而无机盐浓度的变动范围较小。 血浆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 表现。
渗透脆性
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 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 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NaCl/0.9%)中,它能 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 若将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 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 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 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 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红细胞成对排列,震动玻片不会散开。团 块边缘粗糙不规则,限制了氧气的自由交 换,减少了通过毛细血管的血流量。 提示血液粘度很高,为血管机械性梗塞的 基础,若不采取措施治疗就会形成大的血 凝块。
红细胞聚集常提示血液粘度高、血液微循 环差、血液中存在过高的蛋白质和饱和脂 肪酸,脂肪代谢或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消化 系统功能障碍。
血浆成分与功能
成分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应该呈现出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红细胞的形态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化,这种异常形态通常会影响红细胞的功能和健康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红细胞异常形态。
1. 巨幼红细胞(Macrocytes)巨幼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的大小异常增大,超过了正常范围。
巨幼红细胞通常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时效率较低,可能导致贫血等相关问题。
2. 萝卜型红细胞(Target Cells)萝卜型红细胞是指红细胞中央出现一个明显的圆形凹陷,使其呈现出像萝卜一样的形状。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有关,可能是由于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的。
3. 尖头红细胞(Acanthocytes)尖头红细胞是指红细胞表面出现多个尖角或突起,使其形状不规则。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遗传性或获得性的红细胞病有关,如肝病、酒精中毒等。
尖头红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贫血和出血等问题。
4.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s)球形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的形状变得更加圆滑,失去了正常的双凹形态。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有关,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蛋白缺陷导致的。
球形红细胞的存在会影响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能力,从而影响其在血管中的通过能力。
5. 铁粒红细胞(Pappenheimer Bodies)铁粒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内出现黑褐色的铁粒,通常在特殊染色下才能观察到。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铁负荷过多或红细胞生成异常有关。
铁粒红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柔软性和变形能力,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6. 箭头红细胞(Dacrocytes)箭头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出现细长而弯曲的形态,类似于箭头的形状。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骨髓纤维化、恶性贫血等疾病有关。
箭头红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红细胞在血管中的通过能力和氧气的运输。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信息,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
本文将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结果解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原理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患者血液中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的检查方法。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液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细胞。
其中,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凝固。
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这些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等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操作步骤1. 患者采血血液样本的采集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将患者的血液样本采集到一只干燥、无菌的试管中。
2. 制备血涂片制备血涂片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滴于玻璃片上,然后用另一只玻璃片将其涂开,形成一张薄薄的血涂片。
为了使细胞更加清晰可见,通常会对血涂片进行染色处理。
3. 染色处理染色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染色、Giemsa染色、Leishman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的核、细胞质等成分更加清晰可见,便于观察和分析。
4. 显微镜观察经过染色处理后,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入显微镜中进行观察。
通过显微镜可以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判断。
三、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解读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信息。
针对不同的细胞类型,其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可能会提示不同的疾病情况。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解读:1.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红细胞计数和形态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中各类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
它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的血细胞形态特征,从而提供有关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监测的重要信息。
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包括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红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应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颜色应为淡红色。
若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颜色异常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贫血、溶血、骨髓异常等疾病。
其次,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细胞形态、细胞核形态和细胞核染色质分布。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的形态应呈现出规则、对称的形状,细胞核形态应符合相应的类型特征,细胞核染色质分布应均匀。
若白细胞形态异常,如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形态不正常、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感染、白血病、免疫系统异常等疾病。
最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数量。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应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数量应在正常范围内。
若血小板形态异常,如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或者数量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存在出血、血液病等疾病。
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对许多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
例如,对于贫血患者,可以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异常,从而确定贫血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溶血性贫血。
对于白血病患者,可以观察白细胞形态是否异常,帮助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对于感染性疾病,可以观察白细胞形态和数量是否异常,帮助判断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的程度。
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观察血小板形态和数量是否异常,帮助判断凝血功能是否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虽然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但它并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手段,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病史来综合分析和判断。
此外,由于血液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因此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时,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细胞形态报告怎么看
血细胞形态报告怎么看一、概述血细胞形态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它通过对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血细胞形态报告的相关知识,告诉大家怎样正确地看待和解读这种检查报告。
二、报告内容及解读方法1.红细胞形态正常的红细胞应呈圆盘状或两端微微突出状,而在某些疾病下,红细胞形态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红细胞形态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类型有椭圆细胞、鞍状红细胞、鳞片状红细胞等。
这些异常类型可能提示贫血或其他红细胞疾病。
2.白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的异常通常可见于白血病等疾病中。
在白细胞形态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类型有异型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
这些异常类型的出现可能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白血病等癌症。
3.血小板形态血小板形态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血栓性疾病。
在血小板形态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类型有大型血小板、因疾病而形成的血小板等。
这些异常类型可能提示患者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1.血细胞形态报告并非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
2.血细胞形态报告是一个数量化的指标,不能仅仅依靠肉眼观察的客观判断。
3.对于血细胞形态报告中出现的异常类型,有些只是因外界因素干扰而引起的暂时性变化,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4.血细胞形态报告的结果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判断和解读,避免因误读而导致的误诊。
综上所述,对于血细胞形态报告的正确解读和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同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只有正确处理并解读血细胞形态报告,才能做出更加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
本文将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的常见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红细胞指标1.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一般在4.0-5.5×10^12/L之间。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某种疾病的存在,如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等。
2.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平均的大小。
正常成年人的MCV范围一般在80-100 fL之间。
MCV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巨大细胞贫血或酒精滥用等原因,MCV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小细胞贫血或铁缺乏症等原因。
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单位红细胞体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正常成年人的MCH范围一般在27-32 pg之间。
MCH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巨大细胞贫血或铁过多等原因,MCH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小细胞贫血或铁缺乏症等原因。
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
正常成年人的MCHC范围一般在320-350 g/L之间。
MCHC的增高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脱水或酒精滥用等原因,MCHC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铁缺乏症或溶血性贫血等原因。
二、白细胞指标1.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一般在4.0-10.0×10^9/L之间。
4血细胞形态特征
淋巴细胞系统
•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直径
13-18um
•胞核圆形或椭圆 •染色质较为紧密呈
块,排列均匀
•胞浆稍增多呈天兰
色,可有少量大而 稀疏的嗜天青颗粒
小淋巴细胞:直径6-10um,染色质粗糙、致密呈大 块,胞浆量少, 有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浆细胞系统
• 原浆细胞
– 胞体大,呈圆形 – 核大,占细胞2/3以上,染色质均匀分
–染色质开始密集 –核仁消失 –胞浆内出现特异颗粒(中性
2~12% ,嗜酸0-1% ,嗜碱偶 见)
• 晚幼粒细胞: 3~13 %,圆形
–胞核凹陷呈肾形或马蹄形,
但凹陷不超胞核假想横径的 一半
–染色质明显密集,呈粗条状 –胞浆量多,有多量特异性颗
粒
粒细胞系统
• 杆状核
– 核的凹陷超过假想横径的1/2 – 染色质密集成块状
• 欲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 对局麻药过敏者
涂片制作与染色
骨髓液的涂片与染色,要求比较严格,否则将会造成细胞鉴 别上的困难,影响检查结果 玻片应清洁,中性,无油腻 取材后立即涂片--以免凝固 将所取得之骨髓液滴在一张玻片上,将其倾斜,取骨髓小 粒部分制片
涂片方法与血片制作相同--涂片厚薄要适中(宜薄),注 意推出头、体、尾三部分--以免细胞重迭,挤压发生变 形 推片与玻片角度约30°,均匀迅速推制涂片4~6张,以每 张涂膜为2cm×3cm为宜
单核细胞系统
• 单核细胞:
• 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常见伪足
突出
• 核形不规则,常呈马蹄形、肾形、
“S”形等,并有明显扭曲折叠
• 染色质疏松细致,仍呈网状 • 胞浆丰富,淡灰蓝色,可见多数
细小、分布均匀、细尘样淡紫红 色颗粒
红细胞检验镜下常见形态分析
红细胞检验镜下常见形态分析红细胞形态检验是血细胞形态检验学的重要组成之一.同时又独具特殊性,也就是本系各指标之间关联性,以及与粒系、淋系、单系、巨核系之间的关联性(而其它系血细胞病变相对独立性)现就显微镜下复核中常见表现择要如下一.红细胞系病变致RBC主要形态变化1.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中心淡染区扩大,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减少.地中海贫血也为小细胞低色系,但RDW较缺铁性贫血变化小.铁粒幼贫血亦可小细胞性贫血,但一般色素不如缺铁性贫血(IDA)低,可出现双形性RBC。
2.大细胞性贫血最常见的是巨幼细胞性贫血(MgA),表现为大细胞,MCH正常或偏高,MCHC 一般偏低,但RDW高。
有时(如双相性贫血)虽然MCV、MCH、MCHC 都正常,但RDW增高明显。
肝病性贫血,也表现为大细胞(MCV↑),但不如MgA大,色素指标MCH、MCHC及RDW一般正常。
甲减导致贫血与肝病性贫血相似,但各指标不如肝病性贫表现更明显,3.正细胞性贫血,常见肾性贫血,再障,部分慢性血液病。
4.红细胞碎片,常见为血管内溶血。
二.其它血细胞系病变RBC主要形态变化急性白血病,一般RBC细胞表现为正色素或高色素,罕有低色素,一般大小不等,形态多不标准,如中心淡染区不明显,形态差异较大。
慢性白血病一般为正色素,或高色素,少部分慢性血液病也可呈低色素(多合并为其它病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特征表现为巨幼样变,常表现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较少表现为正细胞,成熟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差别很大,MCHC正常或偏高。
MCV↑较肝病性贫血大,其RDW有时较MgA更大。
形态奇形怪状,易见嗜多色,点彩,豪乔氏小体,可见幼红细胞。
三.其它常见RBC主要形态变化及相关病变泪滴形红细胞较多:骨髓纤维化。
破碎红细胞:血管内溶血缗钱状排列;多发性骨髓瘤四:网织红细胞检测是各种贫血的有效鉴别指标,常见的有增高: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不增高:白血病,再障,慢性病贫血,肝病性贫血,甲减,巨幼贫,MDS。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贫血、感染、白血病等。
本文将介绍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原理和方法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的细胞形态特征。
通常,医生会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然后将血液涂片制备出来。
制备涂片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涂片法、滴片法和离心涂片法。
制备好的涂片经过染色后,就可以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涂片时,医生会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大小、形状、颜色、核形态、细胞器结构等。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胞的类型和异常情况。
为了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医生通常会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分类和计数,并对异常细胞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此外,还可以进行血片染色,如酸性染色和碱性染色,以突显细胞的某些特征。
二、临床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如贫血、感染、白血病、淋巴瘤等。
以下是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一些常见疾病中的应用:1.贫血: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例如,铁缺乏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常呈小而苍白,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则呈大而不成熟的形态。
2.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在细菌感染中,中性粒细胞数量通常会增加,而在病毒感染中,淋巴细胞数量可能会增加。
3.白血病: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异常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4.淋巴瘤: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鉴别淋巴瘤与其他疾病,如感染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淋巴瘤的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常呈现出异型、异形和异色的特点。
以上仅是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一些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举例,实际上它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其他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的因素分析
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的因素分析目的使血细胞检验在检测中获得更为稳定、有效、精准的可靠数据,避免临床诊断出现偏差,病情和治疗方案判定错误。
方法通过对血细胞标本采集、标本抗凝、标本保存和运输、仪器校准等环节的分析,防范血细胞检验工作中异常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结果科学、合理的开展血液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的防范,可有效提高血细胞检验的质量。
结论要充分考虑血细胞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标签:血细胞检验;异常因素;防范;分析血液检验是医学上常用的检验方法,临床意义重大。
一方面,血液检验可以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另一方面,血液诊断提供的信息,可以为人体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信息参考和支持。
所以,临床血细胞检验的有效性将客观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别,进而影响到具体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开展。
从很大程度上讲,要对病人病情诊断认真负责,要给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精准的参考凭据,就必须防范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异常因素的存在,切实保障血细胞检验的质量[1] 。
1 标本采集1.1标本的采集部位采血部位的选择能够影响到血细胞检测的最终结果。
当前,医学界采血基本部位大体有两种选择情况,即末梢毛细血管采血与静脉采血。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相对末梢毛细血管血样,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更加有效和可靠。
虽然手指血样与静脉血样差异相对较小,但目前绝大多数专家还是统一判定:应用血液分析仪检验人体血细胞检验时,静脉血是最优血样选择。
1.2 受检者生理原因在血液检测中,受检者的集体运动、精神状况、采血时间、很火习惯、摄入、季节变换等因素皆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所以,采血时需仔细询受检者近期药物服用情况,是否存在剧烈机体运动,冬季室外低温时,应在采血前对受检者进行温暖护理。
总体上讲,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也会存在差异,例如机体在摄入食物水分后,血液相应发生生理性稀释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不准。
而剧烈运动后血液浓缩,若立即取血,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异常白细胞形态报告单解读
异常白细胞形态报告单通常包括白细胞数量和类型的
异常变化,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1.核象变化:包括核左移、核右移和分叶过少。
核左移表明外周血中幼稚或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核右移表明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化疗及炎症恢复期、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尿毒症等。
分叶过少则可见于乳酸缺乏症、假性Pelger-Huet异常等。
2.核异常:包括环形或面包圈型核,主要见于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颗粒异常,见于较严重的化脓菌感染,但轻微的中毒颗粒也可见于正常孕妇;空泡变性,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患者,也可能与粒细胞部分退化有关或遗传性疾病等;内涵物的存在,主要见于细菌性感染、炎症和烧伤,也可偶见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
3.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或出现中毒颗粒: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4.形态学异常:包括多形性细胞、核浆不均一性细胞和核变形细胞。
多形性细胞常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核浆不均一性细胞可能由于某些骨髓移植、放射治疗等原因导致;核变形细胞可能表明存在染色体异常。
在解读异常白细胞形态报告单时,建议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其他的检查结果一同综合分析,以准确地诊断出疾病的情况。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缗钱状红细胞
• 红细胞相互串联,似缗钱状,见于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角形红细胞形态特点是红细胞突出
部分似角状,有的为半月形,有的
为纺锤形。扫描电镜下所见多为双 角形。
• 此种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管
内纤维沉积症及血管修复术,某些肾小
球肾炎、肾移植排异期,海绵状血管瘤 及溶血性贫血
(4)棘形红细胞
• 细胞外周为不规则棘刺状,棘刺长度
和形状不一。见于β -脂蛋白缺乏症,
见于地中海贫血,也见于脾切除
后。
(2) 口形红细胞
• 红细胞中央苍白如鱼口状,>10%有 诊断价值。见于遗传性口形细胞贫 书中曾有介绍,近年教科 书很少提到。Williams血液学第6版将
红细胞分为12类17种,角形红细胞被
列为12类中最后者。
也见于乙醇性肝病、脂质代谢紊乱及
脾切除术后。
(5)齿状红细胞
• 为等间距而规则的短刺状突起,常有盘形 锯齿状、球形锯齿状及刺状几乎完全消失 三种状态。见于尿毒症、丙酮酸激酶缺乏 症、红细胞内低钾、胃癌与消化性溃疡出 血等。另外,也可人工造成。
(6) 泪滴状红细胞
• 形如泪滴,见于骨髓纤维化
(7) 裂细胞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变化 临床意义
桓台县妇保院检验科
• 血细胞的典型形态和某些细胞异常,可
以是疾病诊断与鉴别的重要依据,也是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效果观察与预后判断
的主要信息。
一、红细胞形态学病理变化
• 红细胞形态学病理变化包括有大小改
变、形态改变、染色改变及结构异常
等。
1、大小改变
红细胞<6µm为小红细胞, >10µm大红细胞, >15µm为巨红细胞, >20µm为超巨红细胞。
贫血、MDS等。
超巨红细胞
• 直径>20µm为超巨红细胞,常见于红
血病、红白血病及先天性红细胞生成
不良性贫血(CDA)。
2、红细胞形态改变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种类较多,有的形 态学改变明显,容易识别,如球形红
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镰状红细胞等。
也有的需认真辨认。
(1)靶形红细胞
• 形如射击之靶,>20%有诊断价值。
正常红细胞 • 大小7~8µm,平均7.2µm,厚 2µm,呈凹盘状,淡红色,中心 较边缘浅染。
小红细胞
• <6µm的红细胞,可见于缺铁性
贫血、慢性继发性贫血、某些 溶血性贫血(如遗传球等)、 铁粒幼细胞贫血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大红细胞
• 直径>10µm的红细胞,见于巨幼细胞 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