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异常形态分析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fefc99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1.png)
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成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具有典型的圆形饼状形态,但在某些疾病或健康问题中,红细胞的形态会发生异常改变。
下面将介绍红细胞各个阶段的异常形态。
1. 靶细胞形态(Codocyte):靶细胞形态的红细胞在形状上呈现出环形或者靶的形状,中心部分凹陷。
这种异常形态通常与溶血性贫血有关。
靶细胞形态的红细胞在血液流动中容易受到损伤,并且相对于正常红细胞在携氧能力上有所下降。
2. 锤状细胞形态(Dacrocyte):锤状细胞形态的红细胞呈现出一个长而细的球形,它们往往是一些骨髓疾病或器官移植后的特征。
具有锤状形态的红细胞在血液流动中容易被损坏,从而缩短了它们的寿命。
3. 有核红细胞(Erythroblast):通常情况下,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然而,在某些异常情况下,如骨髓异常增生或再生,一些红细胞可能会保留细胞核。
这种有核红细胞的存在常常暗示出一些疾病的存在,如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等。
4. 同心圆红细胞(Target Cell):同心圆红细胞在形态上呈现出一个圆形的中央点,其周围有一个或多个同心的环,整体呈现出一个靶状。
同心圆红细胞通常与β-地中海贫血、酮酸中毒以及丙酮酸酯中毒等疾病有关。
5. 巨噬细胞(Slit Cell):巨噬细胞形态的红细胞在形状上产生了一个或多个散开的小而细的凹陷,这种形态异常通常与红细胞膜的变性和细胞内贫血有关。
巨噬细胞的出现提示红细胞容易损害,从而导致贫血。
6. 巴士细胞(Burr Cells):巴士细胞在形态上呈现出突起状,细胞尖端延伸出多个小而细的凸起。
巴士细胞的出现通常与肾衰竭、低血糖、肝脏疾病以及遗传性的异常形态等疾病有关。
从上述各阶段异常形态可以看出,红细胞的形态异常往往是某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表现。
这些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在携氧能力、血液流动特性和寿命等方面与正常红细胞存在差异,因此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及意义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08f6829cc22bcd127ff0c0e.png)
(1)靶形红细胞
形如射击之靶,>20%有诊断价值。 常见于地中海贫血,也见于脾切除后。
(2) 口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央苍白如鱼口状,>10%有 诊断价值。
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3)角形红细胞(Keratocyte)
在专业参考书中曾有介绍,近年教科书 很少提到。Williams血液学第6版将红细 胞分为12类17种,角形红细胞被列为12 类中最后。
单核细胞有的也含有巨大的嗜天青颗 粒。
CHS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白化病、畏光、易发感 染,晚期可合并淋巴瘤而肝、脾、淋 巴结肿大、贫血和有出血倾向。家族 中常有近亲婚配史,男女两性均可患 病。
4、异常结构
(1) Howell-Jolly小体
Howell-Jolly小体为红细胞或幼红细胞内 出现圆形紫红色小体,大小1~2µm, 数量不等,已证实它是核残余物。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环
卡玻氏环为一种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 有时绕成8字形,存在于红细胞、嗜多 色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现认为系脂 蛋白变性所致。
是一种先天性溶酶体异常症,属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CHS形态学特征
大部分中性粒细胞含有异常颗粒,颗 粒大小不一,直径2~5µm ,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或灰紫色, 每个中性粒细胞有异常颗粒为1~15个 不等。
CHS形态学特征
淋巴细胞绝大多数含1个巨大嗜天青颗 粒,直径1 ~ 3µ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呈紫红色,偶见2个巨大颗粒者。
细胞化学染色NAP积分正常。 由于白细胞空泡不伴有中毒性颗粒,容
易与感染时的白细胞空泡相鉴别。
2、Chediak-Higashi颗粒畸形
1940年 Chediak首先报道1例4岁女孩外 周血和骨髓粒细胞胞浆内有包涵体。 Higashi也发现了同样的病例。后称为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CHS)。
2021临床医学 血细胞形态检查
![2021临床医学 血细胞形态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9b29a382cc58bd63086bddc.png)
【参考值】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细胞大小较一致,直径范围6~9μm,平均直径为μm,中央1/3为生理性中央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临床意义】1.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1)低色素性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及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2)大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大于10μm。
高色素性的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变小或消失,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
当红细胞直径大于15μm者称为巨红细胞,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4)嗜多色性红细胞: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质中残存有少量嗜碱性物质,故被染为灰蓝色或灰红色,胞体较大。
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形态异常(1)球形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厚度大于2μm,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且细胞中心着色更深。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呈椭圆或卵圆形。
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超过25%),也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人小于1%。
(3)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似张开的口形。
主要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也见于乙醇中毒及肝病患者,正常人可偶见(小于4%)。
(4)靶形红细胞: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呈靶形,即中心部位着色深,外周为苍白区,而细胞边缘又深染。
常见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病,也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脾切除术后。
(5)镰形红细胞:红细胞呈镰刀状,主要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即HBS病,尤其是在缺氧时可大量出现。
(6)泪滴形红细胞:红细胞形如泪滴状或梨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
(7)裂细胞:为不规则形、棘形、盔形、三角形、哑铃形等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
多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恶性高血压、严重烧伤、心血管创伤等。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分析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4e790f50e2524de4187e23.png)
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镜检结果分析目的:强调多功能(核酸荧光染色+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细胞形态学检查中仍然也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尤其是在仪器报警异常的病理条件下,必须进行人工细胞形态学镜检复查的重要性。
方法:在生物显微镜油镜下对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的1 080例血象进行涂片染色做细胞形态学检查和人工白细胞分类,然后对与疾病相关的主要异常细胞学形态分组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报警异常的1 080例血象复检,782例可检出异常的细胞形态(真阳性),检出率(真阳性率)为72.40%。
结论: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报警异常血象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不能代替人工细胞形态学复检,只有二者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Abstract] Objective: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manua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iew when there are abnormal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Sysmex XS-1000i hematology analyzer can only be used as a screening tool in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oil microscope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of cell morphology and manual WBC differential analysis in 1 080 cases which were shown abnormal in the Sysmex XS-1000i hematology analyzer, then the main disease-related form of abnormal cytology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782 cases of abnormal cell morphology can be detected (true positive) in the recheck of 1 080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true positive rate) was 72.40%. Conclusion: The manua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not be replaced by Sysmex XS-1000i hematology analyzer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abnormal blood pictures. Both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alleviate mistakes and missed diagnosis.[Key words] Hematology analyzer; Abnormal blood picture; Blood cell morpholog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Analyze近年来虽然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得以广泛应用,帮助检验人员快速完成大量血标本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迄今为止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中仍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当遇到可疑情况,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必须进行人工镜检复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及意义
![外周血细胞形态改变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094275fb52acfc789ebc9b6.png)
(4)棘形红细胞
细胞外周为不规则棘刺状,棘刺长度 和形状不一。见于β-脂蛋白缺乏症, 也见于酒精性肝病、脂质代谢紊乱及 脾切除术后。
(5)齿状红细胞
为等间距而规则的短刺状突起,常有 盘形锯齿状、球形锯齿状及刺状几乎 完全消失三种状态。
见于尿毒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红 细胞内低钾、胃癌与消化性溃疡出血 等。
特殊的卡玻氏环形态有下列几种。
(2) Cabot环
双卡玻氏环:多为大环套小环,也可 有双8字形环。
三环:环状体绕成3个环。 异形环:为多种形状不一的环状体。 多层环:有的为多层次的环中套环,
也有为多层次的环状体伴有H-J小体。
(2) Cabot环
常见形态的卡玻氏环主要见于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女两 性均可患病,但以男性多见。
3、Alder-Reilly颗粒畸形
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含粗大紫褐色颗粒, 颗粒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且比 中毒性颗粒粗,常掩盖细胞核。
嗜酸性粒细胞为暗紫色大颗粒。 淋巴细胞可见深紫色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可见异常
颗粒。
是一种先天性溶酶体异常症,属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CHS形态学特征
大部分中性粒细胞含有异常颗粒,颗 粒大小不一,直径2~5µm ,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或灰紫色, 每个中性粒细胞有异常颗粒为1~15个 不等。
CHS形态学特征
淋巴细胞绝大多数含1个巨大嗜天青颗 粒,直径1 ~ 3µ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呈紫红色,偶见2个巨大颗粒者。
特殊形态的卡玻氏环多见于恶性血液 病,如红血病和红白血病。
(3) 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内有多数蓝黑色颗粒。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铅中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f7a83fc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6.png)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白细胞形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血液疾病。
本文将介绍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方法和参考范围。
一、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方法1. 血涂片检查:采用血涂片染色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 染色和Giemsa 染色。
通过观察细胞核、细胞质和颗粒的形态变化,可以判断白细胞的异常形态。
2.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血细胞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测定白细胞的大小、形状、核质比、核分裂和颗粒的形态等参数。
3. 骨髓涂片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医生可能会进行骨髓涂片检查,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骨髓涂片检查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白细胞形态特征,帮助确定病因。
二、异常白细胞形态的参考范围白细胞形态的正常范围是相对宽泛的,具体的参考范围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的方法和仪器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以下是常见的异常白细胞形态及其参考范围:1.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的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双叶核和颗粒状的细胞质,参考范围为0-5%。
2.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的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多叶核和颗粒状的细胞质,参考范围为0-1%。
3. 中性粒细胞: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具有多叶核和细微的颗粒状细胞质,参考范围为40-75%。
4. 淋巴细胞:正常的淋巴细胞具有圆形核和少量细胞质,参考范围为20-45%。
5. 单核细胞:正常的单核细胞具有单个肾形核和丰富的细胞质,参考范围为2-10%。
6. 异常细胞:异常细胞包括原始细胞、形态异常的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等。
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应该很少或者不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白细胞形态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存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正常的变异。
因此,对于异常白细胞形态的评估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等因素。
总结起来,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血液疾病。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b9e20a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b.png)
红细胞各阶段异常形态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应该呈现出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红细胞的形态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化,这种异常形态通常会影响红细胞的功能和健康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红细胞异常形态。
1. 巨幼红细胞(Macrocytes)巨幼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的大小异常增大,超过了正常范围。
巨幼红细胞通常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时效率较低,可能导致贫血等相关问题。
2. 萝卜型红细胞(Target Cells)萝卜型红细胞是指红细胞中央出现一个明显的圆形凹陷,使其呈现出像萝卜一样的形状。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有关,可能是由于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的。
3. 尖头红细胞(Acanthocytes)尖头红细胞是指红细胞表面出现多个尖角或突起,使其形状不规则。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遗传性或获得性的红细胞病有关,如肝病、酒精中毒等。
尖头红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贫血和出血等问题。
4.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s)球形红细胞是指红细胞的形状变得更加圆滑,失去了正常的双凹形态。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有关,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蛋白缺陷导致的。
球形红细胞的存在会影响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能力,从而影响其在血管中的通过能力。
5. 铁粒红细胞(Pappenheimer Bodies)铁粒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内出现黑褐色的铁粒,通常在特殊染色下才能观察到。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铁负荷过多或红细胞生成异常有关。
铁粒红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柔软性和变形能力,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6. 箭头红细胞(Dacrocytes)箭头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出现细长而弯曲的形态,类似于箭头的形状。
这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通常与骨髓纤维化、恶性贫血等疾病有关。
箭头红细胞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红细胞在血管中的通过能力和氧气的运输。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e841cec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64.png)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信息,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
本文将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结果解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原理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患者血液中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的检查方法。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液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细胞。
其中,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主要负责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凝固。
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这些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等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操作步骤1. 患者采血血液样本的采集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将患者的血液样本采集到一只干燥、无菌的试管中。
2. 制备血涂片制备血涂片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滴于玻璃片上,然后用另一只玻璃片将其涂开,形成一张薄薄的血涂片。
为了使细胞更加清晰可见,通常会对血涂片进行染色处理。
3. 染色处理染色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染色、Giemsa染色、Leishman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的核、细胞质等成分更加清晰可见,便于观察和分析。
4. 显微镜观察经过染色处理后,将制备好的血涂片放入显微镜中进行观察。
通过显微镜可以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判断。
三、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结果解读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形态、数量、比例等信息。
针对不同的细胞类型,其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可能会提示不同的疾病情况。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解读:1.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红细胞计数和形态是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516a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a.png)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中各类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状态。
它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的血细胞形态特征,从而提供有关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监测的重要信息。
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包括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红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应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颜色应为淡红色。
若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颜色异常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贫血、溶血、骨髓异常等疾病。
其次,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细胞形态、细胞核形态和细胞核染色质分布。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的形态应呈现出规则、对称的形状,细胞核形态应符合相应的类型特征,细胞核染色质分布应均匀。
若白细胞形态异常,如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形态不正常、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感染、白血病、免疫系统异常等疾病。
最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数量。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应呈现出均匀的大小和形状,数量应在正常范围内。
若血小板形态异常,如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或者数量异常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存在出血、血液病等疾病。
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对许多疾病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
例如,对于贫血患者,可以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异常,从而确定贫血的原因是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溶血性贫血。
对于白血病患者,可以观察白细胞形态是否异常,帮助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对于感染性疾病,可以观察白细胞形态和数量是否异常,帮助判断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的程度。
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观察血小板形态和数量是否异常,帮助判断凝血功能是否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虽然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但它并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手段,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病史来综合分析和判断。
此外,由于血液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因此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时,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细胞形态报告怎么看
![血细胞形态报告怎么看](https://img.taocdn.com/s3/m/715ecc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e.png)
血细胞形态报告怎么看一、概述血细胞形态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它通过对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血细胞形态报告的相关知识,告诉大家怎样正确地看待和解读这种检查报告。
二、报告内容及解读方法1.红细胞形态正常的红细胞应呈圆盘状或两端微微突出状,而在某些疾病下,红细胞形态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红细胞形态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类型有椭圆细胞、鞍状红细胞、鳞片状红细胞等。
这些异常类型可能提示贫血或其他红细胞疾病。
2.白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的异常通常可见于白血病等疾病中。
在白细胞形态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类型有异型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
这些异常类型的出现可能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白血病等癌症。
3.血小板形态血小板形态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血栓性疾病。
在血小板形态报告中,常见的异常类型有大型血小板、因疾病而形成的血小板等。
这些异常类型可能提示患者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1.血细胞形态报告并非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
2.血细胞形态报告是一个数量化的指标,不能仅仅依靠肉眼观察的客观判断。
3.对于血细胞形态报告中出现的异常类型,有些只是因外界因素干扰而引起的暂时性变化,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4.血细胞形态报告的结果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判断和解读,避免因误读而导致的误诊。
综上所述,对于血细胞形态报告的正确解读和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同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只有正确处理并解读血细胞形态报告,才能做出更加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ec1b0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1.png)
临床分析中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常见指标解读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
本文将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的常见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红细胞指标1.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一般在4.0-5.5×10^12/L之间。
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某种疾病的存在,如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等。
2.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平均的大小。
正常成年人的MCV范围一般在80-100 fL之间。
MCV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巨大细胞贫血或酒精滥用等原因,MCV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小细胞贫血或铁缺乏症等原因。
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单位红细胞体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正常成年人的MCH范围一般在27-32 pg之间。
MCH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巨大细胞贫血或铁过多等原因,MCH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小细胞贫血或铁缺乏症等原因。
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
正常成年人的MCHC范围一般在320-350 g/L之间。
MCHC的增高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膜脱水或酒精滥用等原因,MCHC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铁缺乏症或溶血性贫血等原因。
二、白细胞指标1.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内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一般在4.0-10.0×10^9/L之间。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ee13923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3.png)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贫血、感染、白血病等。
本文将介绍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原理和方法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的细胞形态特征。
通常,医生会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然后将血液涂片制备出来。
制备涂片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涂片法、滴片法和离心涂片法。
制备好的涂片经过染色后,就可以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涂片时,医生会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大小、形状、颜色、核形态、细胞器结构等。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胞的类型和异常情况。
为了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医生通常会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分类和计数,并对异常细胞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此外,还可以进行血片染色,如酸性染色和碱性染色,以突显细胞的某些特征。
二、临床应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如贫血、感染、白血病、淋巴瘤等。
以下是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一些常见疾病中的应用:1.贫血: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例如,铁缺乏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常呈小而苍白,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则呈大而不成熟的形态。
2.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在细菌感染中,中性粒细胞数量通常会增加,而在病毒感染中,淋巴细胞数量可能会增加。
3.白血病: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涂片中异常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期。
4.淋巴瘤: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鉴别淋巴瘤与其他疾病,如感染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淋巴瘤的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常呈现出异型、异形和异色的特点。
以上仅是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一些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举例,实际上它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其他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22e0ac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1.png)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引言: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异常白细胞形态是指白细胞形态学特征在某些方面发生异常变化,通常在临床上可作为疾病的指标之一来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方法及参考范围。
一、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方法1. 鲁斯特血涂片法鲁斯特血涂片法是一种常用的白细胞形态检查方法,适用于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块干净的玻片和一滴血液。
(2) 将一滴血液放在玻片上,用另一块玻片将其涂开。
(3) 等待片子干燥后,用染色剂染色。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血液样本,细致地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2.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方法。
它通过光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能够自动地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分类和形态学分析。
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步骤如下:(1) 将血液样本放入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
(2) 等待仪器自动完成检测过程。
(3) 查看仪器生成的报告,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二、异常白细胞形态参考范围异常白细胞形态的参考范围是根据正常人群的白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正常人群的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嗜酸性粒细胞:染色质细薄,核仁明显,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嗜酸性颗粒。
2. 嗜碱性粒细胞:染色质粗厚,核仁不明显,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嗜碱性颗粒。
3. 中性粒细胞:染色质细薄,核仁中等大小。
4. 单核细胞:染色质细薄,核仁明显,呈环状或半环状。
5. 淋巴细胞:染色质细薄,核仁小而不明显,细胞内无颗粒。
根据以上特点,异常白细胞形态的参考范围可以总结如下:1.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0-5%之间。
2.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在0-1%之间。
3.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40-75%之间。
4. 单核细胞:百分比在2-10%之间。
5. 淋巴细胞:百分比在20-40%之间。
红细胞形态分析范文
![红细胞形态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14a7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a.png)
红细胞形态分析范文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携带和运输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正常的红细胞呈现双凸形,中间细薄,边缘薄厚均匀,内含淡红色质的特点。
然而,当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红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
1.红细胞大小异常:正常成人的红细胞直径为7.2-8.2微米,当红细胞过小或过大时,可提示一些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2.红细胞形态不规则:正常的红细胞应呈现双凸形,但在一些疾病中,红细胞形态会变得不规则。
例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红细胞丧失了双凸形,呈现圆形。
3.质型变化: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时,红细胞会变形。
在一些疾病中,红细胞质型发生改变。
例如,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会释放出来,使红细胞变得充满空泡。
4.红细胞颗粒物:在一些疾病中,红细胞表面会出现颗粒物。
例如,铁缺乏性贫血时,红细胞表面会出现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是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物质。
红细胞形态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红细胞形态的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类型,判断贫血的原因,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中,红细胞呈现小和度不均匀,可以通过补充铁剂来治疗。
而在溶血性贫血中,红细胞呈现球形,说明红细胞容易破裂,需要寻找溶血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红细胞形态分析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例如,在治疗缺铁性贫血过程中,随着治疗的进行,红细胞形态会逐渐恢复正常,这是治疗效果良好的体现。
总之,红细胞形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揭示潜在的疾病和异常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红细胞形态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贫血和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异常红白细胞形态学分析
![异常红白细胞形态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4e831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d.png)
异常红白细胞形态学分析
1.核象变化
(1)核左移:
说明外周血中幼稚或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正常妊娠、缺氧及低血压也可出现细胞核左移现象。
(2)核右移:
说明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化疗及炎症恢复期,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尿毒症等。
(3)分叶过少:
乳酸缺乏症,假性Pelger-Huet异常等。
2.其他核异常。
环形或面包圈型核:见于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
3.中性粒细胞胞质变化和异常。
(1)颗粒异常:
中毒颗粒见于较严重的化脓菌感染,但轻微的中毒颗粒也可见于正常孕妇。
(2)空泡变性:
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患者,也可能与粒细胞部分退化有关或遗传性疾病等。
(3)内涵物的存在:
Dohle小体,主要见于细菌性感染,炎症和烧伤,也可偶见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
4.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或出现中毒颗粒:
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5.卫星核淋巴细胞:
见于长期化疗,放疗,常作为致畸、致突变的指标之一。
6.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风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反映造血机能的好坏 (3)MCV、MCH、MCHC反映RBC病理变化
2.RBC形态学在检验中常被忽视
●观察RBC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 ● RBC形态与排列(如重叠、缗钱状)与涂片技术、涂片部位及厚 薄有很大关系。这点在镜检时应予注意。 ●即是合格涂片,RBC形态依然与涂片部位及厚薄等多种因素有关: 3.RBC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RBC在体内能经受通过微血管的严重变形而不受损害 ●在贫血或有关疾病时红细胞可出现异常,往往一张较满意的血片, 观察红细胞形态,对贫血的性质确定和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3)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 Stipplins)幻灯片 52
(4)豪周氏小体(Howell-Jolly Bodies)在溶血性贫血、铅中毒 幻 灯片 53
●在晚幼红细胞浆内和成熟红细胞内含单个或多个紫红的包含物为核 碎片或染色体残留物。 ●此物具有DNA物质,是严重溶血、MDS、脾切除后等出现。 (5)卡玻氏环(Cabos Ring): 幻灯片 54 ●在红细胞内具有淡紫红色的环形或8字形环状物.曾被认为是核的 残余和一种豪周氏小体变种。 ●但日前认为是人工造成的,是退变细胞中凝集和变性的蛋白质,也 有认为含有组蛋白(Hisfone)和铁(Feulgen),相差镜下则看 不见. ●见于铅中毒、溶贫、白血病、恶性疟疾等。
4.特异性红细胞形态改变: 幻灯片 77、幻灯片 78、幻灯片 79、 (1)刺(棘)状细胞或锯形细胞(Aca Ntbocyte,Burr Cells):幻
灯片 83 ●在血细胞表面呈不规则的、较多的刺状突出,呈锯齿状或刺状。加 EDTA-Na2更显著。此细胞由膜质改变所致; ●见于吸收不良反应、肝病、脾切除后、PK缺乏性贫血、先天性缺乏 β-脂蛋白血症。 (2)刺毛细胞(Echinocyte): ●整个细胞表面有棘突状突起,从皱绉圆盘形发展或皱缩球形,直 至棘突消失。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应包括外周血和骨髓两部分组成,必须平行进 行检查。外周血细胞改变往往反映骨髓病变的重要信息,有利于诊 断。 ●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不能只依赖使用血细胞分析仪 做血常规检查而废弃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错误倾向。
(二)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1.光镜细胞形态学; 2.细胞化学染色: 3.相差镜检查: 4.荧光显微镜检查 5.电镜(透射/扫描)观察细胞超微 6.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对骨髓涂片检查的一个重要补充,相互补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的中性成熟粒细胞一般胞浆颗粒较正常稀少 ○假性嗜酸性颗粒形态异常 ○遗传性白细胞异常疾病 ○ Pelger-Huer白细胞异常幻灯片 65 ○ Alder-Reilly颗粒异常 ○ May-Hegglin异常 ② 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血液病 ○与化学药物有关 类白:幻灯片 71、幻灯片 70
⑤单核细胞
○常见于细菌感染、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布氏杆菌病、菌痢或感 染性疾病恢复期。 ○寄生虫病:疟疾、锥虫病、黑热病、阿米巴肝脓肿等。 ○恶性疾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MDS及恶性肿瘤, 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出现 。
(二)红细胞形态学诊断技巧 1.RBC/Hb、网织RBC、MCV、MCH、MCHC及RBC体积分布宽度(RDW)
1、 瑞氏染法: 2、姬姆萨(Giemsa’s stain;天青-伊红)染色 3、瑞氏染色(Wright’s)-姬姆萨(Giemsa’s)混合染色
四、血细胞形态学采样、制片染色与检查要求
(一) 采样、制片及染色,三道工序至关重要
●玻片要求 ●推片 ●采外周血(样)
(二)涂片染色:是识别细胞形态的重要标记工序
总数值。 2.分类正常范围及其病理性改变 (1)WBC分类正常范围 (2) 病理性形态学改变:
①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分叶分化程度, ○被认为从干细胞至粒细胞生成是否正常及与粒细胞年龄相关;如核 分叶不良,Pelger-huet现象;幻灯片 65 ○核仅一叶或二叶,其百分率增加时谓之“左移”,反之,多数细胞 四叶以上谓之右移,幻灯片 56 、幻灯片 57 ●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及空泡改变:幻灯片 58、幻灯片 59、幻灯片 60、幻灯片 61 、幻灯片 72、幻灯片 73、幻灯片 62、幻灯片 63、 幻灯片 64
一、概述:
(一)血细胞形态学基本概念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基础诊断与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 ●正常人的血液及造血器官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不同血细胞及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一定形态结构特点。 ●观察血细胞形态和数量及其比例的变化来研究造血器官的结构和功
能是血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基本、被临床 普遍应用的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
(5)泪滴红细胞(Pacryocyte): ●此细胞形如泪滴状、网球拍形、长形或豆点状. ●多见于骨髓纤维化,也可见于地中海贫血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等。 (6)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 幻灯片 80
●此细胞胞体比正常的较小,浓染的圆球形,平均厚度增大(厚径 3.2mm),直径缩小(6.3mm),MCV正常,中心淡染区消失,由于变形性 差,故易发生溶血, ●正常人有<2%的球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20%)、获得 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7)椭圆形红细胞(Elliplocyte):幻灯片 81 ●为卵圆形,如骆驼的红细胞,此为红细胞膜的缺陷。此种红细胞在 37℃孵育48小时可发生自溶,加葡萄糖和ATP即可纠正。 ●正常人<1.5%,贫血时可稍多。见于恶性贫血和其他巨幼细胞性贫 血、严重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重症贫血、严重感染、肿瘤、 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患者。 ●在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可>70%,此病为显性遗传,男女均可, 同等遗传,可能与Rh 因子有关.未成熟的红细胞仍为圆形,而无此 种改变。在出生后第3个月始出现明显异常。约2%受孕者有轻度溶血 现象,Hb多为正常(代偿性)或减低(失代偿性)。
(四)形态学诊断与血液学检验及专业人员素质
●普遍存在临床与实验室知识面分离现象 ●具备临床与细胞形态学等实验室技术、知识的双重本领及其相互融
合十分重要。 ●随着血液分析仪普及和档次升高而忽视废弃形态学检查的错误倾向。 ●形态学诊断是十分费时、细致、艰苦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 ●树立起临床疾病的正确思维程序,遵循循证医学起到“纲举目张”
1、常规瑞氏染色要点 2、细胞着色的观察:
五.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技巧
外周血中三种血细胞数与形态学表现: ○反映骨髓造血状态及血液病和其他疾病的厨窗; ○是检查与观察疾病的重要指标; (一) WBC形态学诊断技巧: 1.WBC数值准确性估计:
(1)WBC正常范围: (2)WBC正常限度以下: (3)WBC正常高限度以上 (4)如在血片分类计数过程中发现较多有核红细胞时,需矫正白细胞
●见于尿毒症、PK缺乏症、输注低钾库血、胃癌、胃溃疡出血等. (3)裂细胞(Schlzocyte):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呈盔形、 带刺、三角碎片.多由于微血管堵塞、管腔狭小,红细胞可塑性降低, RBC通过时被挤压或纤维切割所致。 可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DI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性综合症、严重烧伤、心瓣膜 溶血、行军性Hb尿。 (4)靶形红细胞(Codocyte)(扁平红细胞-墨西哥帽形细胞):见 于地中海性贫血、Hb-S-C病、脾切除后及阻塞性肝病。因卵磷脂胆固 醇酰基转移酶 (LCAT)减少或缺乏,使血清中胆固醇与卵磷脂积聚, 影响了细胞膜的改变而致靶形细胞。
③嗜碱性粒细胞 ●在正常人血液中为数甚少 ●临床上主要因骨髓增殖性疾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还可见于感染恢复期、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结核病、流感、以
及月经初潮等 ④淋巴细胞 ●异常淋巴细胞 ○形态学特点 分三型: 幻灯片 66、幻灯片 67、幻灯片 68、幻灯
片 69
●外周血中恶性淋巴细胞见于下列疾病: ○原幼淋巴细胞-见于ALL CLL或淋巴瘤。 幻灯片 74、幻灯片 75 ○骨髓瘤细胞——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幻灯片 76 ○淋-浆细胞——见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毛细胞——见于毛细胞白血病 ○幼淋细胞(Prolympho Cytic Cell;PLC)属于幼淋细胞白血病
(9)镰形红细胞(Drepanocyte): 幻灯片 84
●由于Hb-S的聚合作用,在缺氧情况下所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细长 新月形、燕麦形等形状。 ●此种细胞被脾脏阻止破坏产生血管外溶血。。 ●镰变试验是用还原剂偏重亚硫酸钠(具有夺氧作用)处理后,造成 红细胞的镰变更明显。此为诊断Hb-S方法之一。多见于黑人Hb-S病
●临床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应包括临床资料(血常规) 初步诊断内容及血细胞形态学(骨髓/外周血)。 ●必要时还要做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的完整概念。
(四)血细胞涂片自身的特性:
1.涂片不易均匀 2.细胞分布与分类的非随机性 3. 与疾病的相关性; 4. 形态学质控:
三.血细胞染色法
(8)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幻灯片 82
●此种红细胞中央为中空裂隙,形如口形或椭圆形淡染区,又因该细胞 内水分减少,故又称为干细胞(Xerocyte)。在37℃自溶加重,但加葡 萄糖症状减轻,细胞内G6PD和PK活性升高,但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很低, 过度失K和Na时异常增加。 ●小量口形红细胞增多见于:肝硬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轻型 地中海贫血、血型不合和输血、铅中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谷胱 甘肽酶、过氧化物酶缺乏,恶性肿瘤及酒精中毒等。 ●明显增多见于有溶血性贫血的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提高诊断水平。
(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液学及临床应用:
●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 ●血细胞形态学适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的基础诊断快速简捷的要求。 ●当前血液病不能单凭临床与形态学作出诊断,必须以临床和血细胞 形态学为基础,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新知识、新技术 应用到血液学中。 ●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技术正在进入显微图象软件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