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PPT(完整版)
急性并发症—感染 疖、痈,肺结核,肾盂肾炎和膀胱炎,
足癣、体癣,真菌性阴道炎。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脑病
变、冠心病和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的 主要死因)
❖ 微血管(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
的主要死因,眼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失明 的主要原因)
眼 ❖ (黄斑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虹膜
【护理措施】
理想 3~·~心8. 理护理
糖尿病宣教,提高治疗依 ①促进足部循环,如按摩、运动、保暖,防烫伤。
此病虽不能根治,但治疗护理得当可以和正常人 预防:用降糖药时,及时按量进食,不空腹运动;
③严密观察和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呼吸气味、皮肤弹性及24h出入液量等变化。
(先4)抽选速用效上,臂、大后腿一抽、中腹样、部长、生效臀,混部活匀等注处和射注射长. 寿。加强护患沟通,及时讲解糖尿病基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 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病因与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代谢紊乱→ 血糖↑。
分型
❖ 1型糖尿病 (T1DM) ❖ 2型糖尿病 (T2DM)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
(5)注射部位错开,轮换注射,相 对固定。各部位吸收速率不同,腹 部>上臂>大腿>臀部
(6)注射后在注射局部停留10秒 钟后,再拔针 * 存放:一般放在冰箱冷藏室, (4~8℃冷藏保存)禁止冷冻。 也可在室温(<25℃)下放置1月
常用胰岛素注射器材
并发症护理
1.低血糖护理
表现:血糖低于2.8mmol/L,伴有心悸、出汗、饥饿、 头晕、面色苍白、颤抖等
健康指导 * 吸药顺序:先抽“短”再抽“长”,不可逆行操作。
糖尿病课件ppt(共125张PPT)可编辑全文
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 浆
白蛋白测定
GHbA1c 3%~6% GHbA1 8%~10% 果糖胺 ~
五、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 空腹5~20mu/L
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
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 肽 空腹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2型 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 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一) 制订总热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休息时 25~30kcal/kg/日 轻体力劳动 30~35 kcal/kg/日
中度体力劳动 35~40kcal/kg/日 重体力劳动 40kcal/kg/日以上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一、尿糖测定 肾糖阈
二、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血糖是反应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 指标 葡萄糖氧化酶法
静脉血 血浆、血清
毛细血管 全血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
OGTT 75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 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
起病方式
急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或肥胖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四、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 浆
白蛋白测定
GHbA1c 3%~6% GHbA1 8%~10% 果糖胺 ~
五、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 空腹5~20mu/L
30~60分钟达高峰,为基础的5~10倍,3~4小
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C 肽 空腹
高峰达基础的5~6倍
2型 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 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一) 制订总热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休息时 25~30kcal/kg/日 轻体力劳动 30~35 kcal/kg/日
中度体力劳动 35~40kcal/kg/日 重体力劳动 40kcal/kg/日以上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基因异常)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8 其他 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
一、尿糖测定 肾糖阈
二、血葡萄糖(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血糖是反应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 指标 葡萄糖氧化酶法
静脉血 血浆、血清
毛细血管 全血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IVGTT)
OGTT 75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 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血糖。
起病方式
急
缓慢而隐匿
起病时体重
正常或消瘦
超重或肥胖
“三多一少”症群
典型
1型糖尿病的护理PPT课件
❖ O2: 患者于3号14:15分,4号凌晨1:03分,7号凌 晨1:33分,9号凌晨5:00发生低血糖,医护人员处理 及时,即刻纠正低血糖,并未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 P3 营养失调:与患者纳差有关
❖ I 1、遵医嘱予以护胃补液及口服药物补钾等对症 处理。 2、鼓励患者正常的糖尿病饮食,缓解患者害怕 血糖过高而不敢进食的心理。 3、加强对患者家属疾病知识的宣教,协助其对 患者饮食的调整。
1月5日 4.0/4.3
18.3
19.3
22.2
21.7 13.5 5.2/6.9
5.3
1月6日
5.6
22.7
19.1
15
14.1 12.7
9.6
3.2/3.6/4.9
1月7日
6.5
15.6
18.6
19.4
24.9 29.6
18.5 15.5
1月8日
14.8
24.8
20.3
15
21.4 22.5
19.3
1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内六科 2018年1月
一、概念
❖ 定义: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 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 10%以下。
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 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已经彻底损坏,从而 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 素的功能。在体内胰 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 下,就会引起血糖水 平持续升高,出现糖 尿病。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 P3 营养失调:与患者纳差有关
❖ I 1、遵医嘱予以护胃补液及口服药物补钾等对症 处理。 2、鼓励患者正常的糖尿病饮食,缓解患者害怕 血糖过高而不敢进食的心理。 3、加强对患者家属疾病知识的宣教,协助其对 患者饮食的调整。
1月5日 4.0/4.3
18.3
19.3
22.2
21.7 13.5 5.2/6.9
5.3
1月6日
5.6
22.7
19.1
15
14.1 12.7
9.6
3.2/3.6/4.9
1月7日
6.5
15.6
18.6
19.4
24.9 29.6
18.5 15.5
1月8日
14.8
24.8
20.3
15
21.4 22.5
19.3
1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内六科 2018年1月
一、概念
❖ 定义: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 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 10%以下。
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 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已经彻底损坏,从而 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 素的功能。在体内胰 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 下,就会引起血糖水 平持续升高,出现糖 尿病。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1型糖尿病的 生活管理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管理1型糖尿病?:监测血 糖,按时注射胰岛素,饮食和 运动管理等。 如何饮食管理?:选择健康的 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等。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进行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可以 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运动时 的血糖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了解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了解1型糖尿 病
了解1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 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 血糖升高的疾病。 1型糖尿病的症状:烦渴、多尿 、体重下降等。
能 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利用血糖。
1型糖尿病可以治愈吗?:目前 还没有治愈1型糖尿病的方法, 但可以通过诊断、治疗和生活 管理等方式来控制疾病。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原因不同。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而2 型糖尿病则是由于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 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的。
1型糖尿病的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可 能导致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 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如何确诊1型糖尿病?:医生会 通过静脉血液检测来判断是否 患有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 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会导致什么并发症?:高血 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如何预防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保持 正常的血糖水平,控制胆固醇和高血压 ,维持正常的体重等。
1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PPT课件
4
减少脂肪摄入
5
保持水分平衡
6
避免过量饮酒
药物治疗
01
胰岛素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短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02
补液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03
抗感染治疗:预防和治疗感染,避免病情恶化
04
降糖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病情监测
D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防止病情恶化
C 记录患者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情况
量
心理支持: 关心患者的 心理状态, 给予鼓励和
支持
自我管理
饮食控制: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运动管理: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变化 药物管理:按时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汇报人:刀客特 万
预防:控制血糖, 避免酮症酸中毒 发生
护理:密切观察 病情,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预防 并发症
护理目标
01 预防酮症酸中毒
的发生
03 及时采取有效的
护理措施
05 预防和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02 及时发现酮症酸ຫໍສະໝຸດ 中毒的症状04 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生存率
饮食管理
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2
增加蛋白质摄入
3
增加蔬菜摄入
刀客特万
目录
01. 酮症酸中毒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护理教育
病因和症状
01
病因:胰岛素不足,血 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
酮体生成过多
02
症状:恶心、呕吐、腹 痛、呼吸急促、脱水、 昏迷、电解质紊乱、酸
中毒
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认识PPT课件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糖尿病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误区三
糖尿病只会影响血糖,不会影响其他器官。
误区二
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误区四
糖尿病可以彻底治愈,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 理。
糖尿病的澄清事实
事实一
糖尿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年轻 人也需要关注和预防。
事实二
糖尿病与体重有关,但并不是只有胖 子才会得病。
04 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饮食原则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 养均衡,减少高糖、高脂 肪食物的摄入。
食物选择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 低脂肪奶制品的摄入,减 少红肉、加工肉、含糖饮 料的摄入。
定时定量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控制餐后血糖波动。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运动原则
心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血管 病变,导致动脉粥样硬 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脑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脑血 管病变,增加脑梗塞、 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
风险。
肾脏疾病
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肾脏 病变,导致肾功能不全、
肾衰竭等疾病。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视网 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
失明等。
03 糖尿病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
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提高生活质量
02
通过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
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心理支持
03
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
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06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一型糖尿病护理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推广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智能医疗设备的普及
智能医疗设备如血糖监测仪、胰岛素 泵等将更加普及和便捷,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自我管理手段。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新型药物将进 入临床试验阶段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综合治疗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心血管风险评估及改善方案
评估心血管风险
通过检测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评估 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控制血糖和血压
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关 键。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降脂、降压、抗凝 等药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均衡 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
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可适量增加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
运动时间与强度控制
03
建议病人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低血糖。
心理压力缓解技巧传授
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心态培养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一型糖尿病,了解其发 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以减轻其 心理负担。
血糖监测频率和目标范围设定
监测频率
建议一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监测4 次血糖,包括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 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
监测设备选择
选用准确可靠的血糖监测设备,如便 携式血糖仪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并 定期校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患者年龄目、标病范情和围并发症情况,
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范围,一 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 。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智能医疗设备的普及
智能医疗设备如血糖监测仪、胰岛素 泵等将更加普及和便捷,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自我管理手段。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新型药物将进 入临床试验阶段并逐步应用于临床。
综合治疗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心血管风险评估及改善方案
评估心血管风险
通过检测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评估 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控制血糖和血压
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关 键。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降脂、降压、抗凝 等药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均衡 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
针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可适量增加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和耐力。
运动时间与强度控制
03
建议病人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低血糖。
心理压力缓解技巧传授
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心态培养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一型糖尿病,了解其发 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以减轻其 心理负担。
血糖监测频率和目标范围设定
监测频率
建议一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监测4 次血糖,包括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 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
监测设备选择
选用准确可靠的血糖监测设备,如便 携式血糖仪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并 定期校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患者年龄目、标病范情和围并发症情况,
设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范围,一 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 。
1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 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 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 ,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PPT课件
37
健康教育(文焱)
心里护理 做好自我监测指导 饮食指导 运动指导 用药指导 并发症及防治 监测血压,血脂的变化
PPT课件
35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 血糖监测
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 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 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 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PPT课件
36
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5.0-10.0 5.0-8.3
PPT课件
7.5-8.5 <8 <7.5
28
胰岛素应用
胰岛素分泌类型 糖尿病类型
T1DM
一般初始剂量 0.5-1.0U/公斤/天
PPT课件
29
低血糖
临床表现 心慌、饥饿感、出汗、手抖、面色苍白 头晕、嗜睡、视物模糊、抽搐、昏迷
实验室检查 血糖<3.9mmol/L(ADA2005)
10
血脂代谢(世彬)
PPT课件
11
1型糖尿病特点(小梅)
临 床 表 现
起病急,约20%~30%易发生酮症 多数在35岁前发病 “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明显 体重正常或降低 对胰岛素敏感,脆性,
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发病前常有感染, PPT课件
12
代谢紊乱症候群
临 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
PPT课件
37
健康教育(文焱)
心里护理 做好自我监测指导 饮食指导 运动指导 用药指导 并发症及防治 监测血压,血脂的变化
PPT课件
35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 血糖监测
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 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 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 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PPT课件
36
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5.0-10.0 5.0-8.3
PPT课件
7.5-8.5 <8 <7.5
28
胰岛素应用
胰岛素分泌类型 糖尿病类型
T1DM
一般初始剂量 0.5-1.0U/公斤/天
PPT课件
29
低血糖
临床表现 心慌、饥饿感、出汗、手抖、面色苍白 头晕、嗜睡、视物模糊、抽搐、昏迷
实验室检查 血糖<3.9mmol/L(ADA2005)
10
血脂代谢(世彬)
PPT课件
11
1型糖尿病特点(小梅)
临 床 表 现
起病急,约20%~30%易发生酮症 多数在35岁前发病 “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明显 体重正常或降低 对胰岛素敏感,脆性,
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发病前常有感染, PPT课件
12
代谢紊乱症候群
临 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
儿童1型糖尿病课件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药物等环境因 素可能诱发或加重儿童1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儿童1型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多饮、 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疲乏无力、精神 不振等症状。
诊断标准
血糖升高是诊断儿童1型糖尿病的主要 依据,通常表现为空腹血糖 ≥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同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儿童1型1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 • 儿童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 • 儿童1型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儿童1型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由于胰腺β细胞受损导致胰 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高血糖。
糖。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化学物质、饮食等环 境因素可能诱发1型糖尿病,应
尽量避免。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饮食、 加强锻炼、控制体重等。
紧急情况处理与就医建议
紧急情况处理
如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深 快、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医建议
一旦确诊为1型糖尿病,应定期就诊, 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 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饮食与运动建议
均衡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
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高糖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避免 血糖剧烈波动。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 平。
除了传统的教育资源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如在线课程、APP等,方便家长和孩子随时随地学习 相关知识和管理技能。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ppt课件
20
完整版ppt课件
T1DM的病因分型诊断
血糖控制目标 降低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T1DM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因
此目前公认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最少发生低血糖风险的 情况下应使患者的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对于个体患 者而言,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以下方面:患者的 年龄、患者本人或其家庭管理和认识糖尿病的能力、血糖 监测频率及就诊的方便性与积极性。建议我国T1DM血糖控 制目标是:在尽量避免低血糖基础上,儿童和青春期 HbA1c<7.5%;HbA1c<7.0%;老年人HbA1c<7.5%;不同年龄 阶段的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同
22
完整版ppt课件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将血糖安全地控制在目标范围的重要手段之一。 监测血糖可以评估和反映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指导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利用快速血糖仪进行床 边血糖检测(POCT)和患者自我血糖监测( SMBG)是临 床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反映2-3月平均血糖水平的 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连续3-5天的动 态血糖监测是在血糖波动较大患者中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和 血糖波动特征的重要手段;糖化白蛋白和血、尿酮体也是 反映糖代谢异常程度的有用指标。
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和农村。这可能
与城市生活水平、与污染物接触及就Fra bibliotek医条件等有关。
9
完整版ppt课件
二、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于不同国家 和地区华人儿童的T1DM发病率差异很大, 如Diamond研究中我国大陆儿童的T1DM标化 发病率为0.57/10万/年,而台湾为1.5/10 万/年,香港为2.0/10万/年,移居美国的 华人高达4.9/10万/年。这些结果都提示环 境因素可影响T1DM的患病率。
糖尿病PPTPPT课件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03
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
血糖监测
01
02
03
04
空腹血糖
在禁食8-10小时后测量血糖 ,正常值范围为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测量血糖,正常值 范围应低于7.8mmol/L。
随机血糖
任何时间点测量血糖,正常值 范围应低于11.1mmol/L。
等方式降低血糖。
饮食治疗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 、年龄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
量,保持摄入与消耗平衡。
均衡营养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保证 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摄入。
控制盐摄入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 品、咸鱼等,以降低高血压和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用于2型糖尿病,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吸收、提高细胞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等方式降低血糖。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格列奈 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
胰岛素
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控制血糖。根据作用时间,胰岛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03
其他药物
如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等,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抑制食欲
基因突变
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 障碍。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缺 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病风 险。
环境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环境压力因素 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可能导致胰岛素分 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长期缺乏运动,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03
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
血糖监测
01
02
03
04
空腹血糖
在禁食8-10小时后测量血糖 ,正常值范围为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测量血糖,正常值 范围应低于7.8mmol/L。
随机血糖
任何时间点测量血糖,正常值 范围应低于11.1mmol/L。
等方式降低血糖。
饮食治疗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 、年龄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
量,保持摄入与消耗平衡。
均衡营养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保证 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摄入。
控制盐摄入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 品、咸鱼等,以降低高血压和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用于2型糖尿病,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吸收、提高细胞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等方式降低血糖。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格列奈 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
胰岛素
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控制血糖。根据作用时间,胰岛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03
其他药物
如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等,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抑制食欲
基因突变
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 障碍。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缺 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病风 险。
环境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环境压力因素 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可能导致胰岛素分 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
早期:高 晚期:低
黑棘皮
无
有
21
目录
T1DM的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分型与诊断
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诊断标准:
血糖状况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一致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而诊断
15
T1DM的分型(WHO1999)
自身免疫性
胰岛β细胞遭受自身免疫介导的毁损,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发病年龄:各年龄段,高峰为儿童和青春期 大部分新诊断1型糖尿病存在自身抗体
四氧嘧啶
不良生活方式
巨细胞病毒
链脲霉素
脑心肌炎病毒
戊双咪
Vacor (CN-3吡啶甲基 N-P-硝基苯尿素)
9
其他环境因素对T1DM患病的影响
纬度:高纬度地区儿童的T1DM发病率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 环境气候
中国的T1DM发病率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 大城市儿童的T1DM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少数民族的中小城市 城市市区儿童的T1DM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和农村(校正发病率1.12
需要胰岛素治 疗超过6个月
20
T1DM与T2DM的鉴别要点
T1DM
T2DM
起病年龄
6月龄至成年人
常见于青春期后
临床特点
急性起病
慢性或急性起病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常见
可能会出现
自身抗体
通常出现 (ICA、GAD65、IAA、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没有
酮症
常见
少见
肥胖 C肽
与普通人相似
早期:正常到低水平 晚期:低水平到消失
VS 0.38)
季节
北半球的发病高峰在12月至次年2月,南半球是6月至8月 春季出生的儿童更易患病
区域:不同国家和地域的T1DM发病率差别很大
区域
标化发病率 (人/10万人/年)
大陆 0.57
台湾 1.5
WHO Diamond研究,2000
香港 2.0
美国华人 4.9 10
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
6
目录
T1DM的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分型与诊断
管理目标与策略 胰岛素治疗
营养与运动治疗
7
T1DM患病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年龄、性 别及饮食
种族
基因
➢感染 ➢其他环境因素
8
感染对T1DM患病的影响
病毒
β细胞毒性物质
其他因素
腮腺炎病毒
苯异噻二嗪
牛奶蛋白
风疹病毒
噻唑利尿酮
精神应激
柯萨奇病毒B4和B5
12
种族对T1DM患病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T1DM发病率差别很大
北欧地区发病率最高(芬兰占全球发病的20%) 东亚、中国等地发病率最低,相差达365倍
我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的发病率较高
WHO Diamond研究,2000
13
遗传对T1DM患病的影响
多基因、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
发现相关基因位点超过20个,其中HLA基因为主效基因
临床发作
糖尿病
Ped Diabetes 10:97-104, 2009
19
T1DM的诊断分型流程
起病年龄 <20岁
新发糖尿病
“三多一少”症状明 显,非肥胖体型
起病时伴有酮 症(酸中毒)
疑诊1型糖尿病 临床特征和胰岛功能随访
依赖胰岛素治疗或C肽迅速降低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
阴性
阳性
自身免疫性
特发性
2012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21
.7
2
2.44294万.5 7.7万
27.9
0
发病率年增长率
3.0%
0-14岁T1DM部分国家的发病率
2012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IDF Diabetes Atlas 2010
3
我国1型糖尿病约占所有糖尿病的5%
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4
中国的儿童T1DM发病率较低
<15岁儿童标化发病率:0.57/10万人/年
不同地区T1DM的校正发病率(每10万人)
WHO Diamond研究,2000
5
中国的成年T1DM发病率较高
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项目显示,成年T1DM高发年龄为 20-29岁
LADAChina研究结果显示,LADA在中国18岁以上初发诊断 “2型糖尿病”中约占6.0%
Diabetologia. 2011: S157. (EASD poster)
特发性
呈1型糖尿病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 见于非洲和亚洲部分人群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NCD/NCS/99.2,Geneva,1999.
16
细胞免疫
正常胰岛有巨大的储备功能,只有胰岛细胞破坏耗竭80%90%,临床才出现糖尿病症状
由T淋巴细胞介导,以免疫性胰岛炎和选择性β细胞损伤为 特征
可能导致免疫细胞间 的复杂过程中,产生 有攻击胰岛细胞作用 的细胞因子,如: IL-1,TNF-v,NO
导致胰岛β细胞的死亡
18
T1DM的自然进程
β 细胞数量
诱因
遗传 易感性
细胞(T 细胞)自身免疫性 体液自身抗体
胰岛素对静脉注射 的葡萄糖失去反应
胰岛炎 β 细胞损伤
时间
葡萄糖耐受不良 (口服)
糖尿病 “发病前”
β细胞破坏主要是细胞免疫而非体液免疫的作用
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直接识别β细胞表达的I类HLA分子,杀 伤β细胞
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识别巨噬细胞等提呈的抗原,释放INF-TNFα等细胞因子,间接杀伤β细胞
17
体液免疫
自身抗体的出现,如: • 谷氨酸脱羧酶
(GAD) • 胰岛细胞抗体(ICA) • SOX13等
1型糖尿病家族史成员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
父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危险率7%± 母亲为1型糖尿病,子女患病危险率2%± 同卵双胎先后发病的一致性约为46.5%± 同胞之一患1型糖尿病,另一个患病危险率为3-6%±
14
T1DM的定义
2012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 指因胰岛B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
环境因素 年龄、性 别及饮食
种族
基因
11
年龄、性别、饮食对T1DM患病的影响
T1DM多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
通常大于6月龄 10-14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
T1DM的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在中国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
与饮食的关系存在争议
可能与婴儿早期牛乳喂养有关 可能与不同时间给予婴儿固体辅食或配方牛奶等有关
1型糖尿病
目录
T1DM的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分型与诊断
管理目标与策略 胰岛素治疗
营养与运动治疗
2
全球T1DM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显著
2011年
每10万人口的发生率
80
<15岁儿童总人口数
1.9亿
57.4
60
41
40 20
0.6
1.1
<15岁儿童T1DM人数 2.每4 年9新.9确1诊2.的2 患18者数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