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讲课PPT课件

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范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降 低糖尿病的风险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方法
控制血糖 水平:保 持血糖在 正常范围 内,减少 高血糖和 低血糖的 发生
健康饮食: 遵循低糖、 低脂、高 纤维的饮 食原则, 控制总热 量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 游泳、骑 自行车等, 增强身体 免疫力
症状表现:多饮、多尿、多食、 消瘦等症状描述
治疗过程:采取的治疗方案及效 果
成功控制血糖的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
病程等
治疗方案:药 物治疗、饮食 控制、运动等
治疗效果:血 糖控制情况、 并发症改善等
经验分享:患 者日常注意事 项、心理调适
等
家庭支持和护理经验分享
家庭支持对2型 糖尿病患者的积 极影响
家庭护理的要点 和注意事项
患者和家属的心 理健康指导
家庭支持与护理 经验分享
社区资源和支持体系介绍
社区糖尿病管理团 队:提供专业的糖 尿病教育和支持
社区活动和讲座: 定期开展关于糖尿 病的知识讲座和互 动活动
社区资源链接:提 供与糖尿病相关的 医疗、营养、运动 等方面的资源链接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患者更好地应对 糖尿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
监测频率:建议 至少每年监测一 次血糖和相关指 标
监测目的:了解 血糖和相关指标 的变化情况,及 时发现异常
监测方法:通过 指尖采血或动态 血糖监测等方法 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监测 时应保持安静状 态,避免剧烈运 动和情绪波动
控制体重和减肥方法
增加体育锻炼,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 于燃烧脂肪、减轻体重。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范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降 低糖尿病的风险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方法
控制血糖 水平:保 持血糖在 正常范围 内,减少 高血糖和 低血糖的 发生
健康饮食: 遵循低糖、 低脂、高 纤维的饮 食原则, 控制总热 量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 有氧运动, 如快走、 游泳、骑 自行车等, 增强身体 免疫力
症状表现:多饮、多尿、多食、 消瘦等症状描述
治疗过程:采取的治疗方案及效 果
成功控制血糖的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
病程等
治疗方案:药 物治疗、饮食 控制、运动等
治疗效果:血 糖控制情况、 并发症改善等
经验分享:患 者日常注意事 项、心理调适
等
家庭支持和护理经验分享
家庭支持对2型 糖尿病患者的积 极影响
家庭护理的要点 和注意事项
患者和家属的心 理健康指导
家庭支持与护理 经验分享
社区资源和支持体系介绍
社区糖尿病管理团 队:提供专业的糖 尿病教育和支持
社区活动和讲座: 定期开展关于糖尿 病的知识讲座和互 动活动
社区资源链接:提 供与糖尿病相关的 医疗、营养、运动 等方面的资源链接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患者更好地应对 糖尿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
监测频率:建议 至少每年监测一 次血糖和相关指 标
监测目的:了解 血糖和相关指标 的变化情况,及 时发现异常
监测方法:通过 指尖采血或动态 血糖监测等方法 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监测 时应保持安静状 态,避免剧烈运 动和情绪波动
控制体重和减肥方法
增加体育锻炼,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 于燃烧脂肪、减轻体重。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起始治疗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
来得时组
随机、开放、平行、 24周、多中心研究,405例既往仅接受 饮食运动治疗或OAD治疗血糖未达标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加用 甘精胰岛素组或继续调整OAD组
严重低血糖
LAPTOP研究:一项24周,多国、多中心、开放、平行对照研究,纳入 371例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或预混胰岛素一日两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
Riddle MC, et al. ADA 71st Scientific Sessions.Abstract No: 0409-PP
基础-追加方案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胰岛素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甘精起始组vs.预混)
基础-追加组 vs.PreMx-2
基础-餐时组 vs.PreMx-2
57%
54%
Gerstein HC, et al. Diabet Med. 2006 Jul;23(7):736-42 吕朝晖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 25(6):617-621 Hans U. Jank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254-9
OAD控制不佳加用来得时®,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
n=67
n=63
FPG
甘精胰岛素+OAD 预混胰岛素
9.5mmol/L 9.2mmol/L
n=67
n=63
1.9%
1.4%
3.2
mmol/L
2.2
mmol/L
7.45%
7.2mmol/L
6.94%
6.1mmol/L
与预混胰岛素相比,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减少59.3%,
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
来得时组
随机、开放、平行、 24周、多中心研究,405例既往仅接受 饮食运动治疗或OAD治疗血糖未达标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加用 甘精胰岛素组或继续调整OAD组
严重低血糖
LAPTOP研究:一项24周,多国、多中心、开放、平行对照研究,纳入 371例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或预混胰岛素一日两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
Riddle MC, et al. ADA 71st Scientific Sessions.Abstract No: 0409-PP
基础-追加方案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胰岛素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甘精起始组vs.预混)
基础-追加组 vs.PreMx-2
基础-餐时组 vs.PreMx-2
57%
54%
Gerstein HC, et al. Diabet Med. 2006 Jul;23(7):736-42 吕朝晖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 25(6):617-621 Hans U. Jank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28:254-9
OAD控制不佳加用来得时®,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
n=67
n=63
FPG
甘精胰岛素+OAD 预混胰岛素
9.5mmol/L 9.2mmol/L
n=67
n=63
1.9%
1.4%
3.2
mmol/L
2.2
mmol/L
7.45%
7.2mmol/L
6.94%
6.1mmol/L
与预混胰岛素相比,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减少59.3%,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拜唐平如果饭后才想起漏服,不一定非要再补服
误区5:光吃药,不复查
光吃药,不复查乃治疗中的大忌
服药后经常检查血糖的好处
了解药物治疗效果
作为调整药量或更换药物的重要依据
门诊
误区6:急于降糖而大量服药
人体不能一下子适应血糖骤降,因此控制血糖不 能急于求成,应稳步下降
擅自加大药量或自行多药联合的后果
引发低血糖,甚至导致低血糖 昏迷乃至死亡
容可自行编辑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
主讲:XX XX
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服用方便
性价比合理
便于联合用药
为什么选用便于联合用药的药物
单用1种降糖药有时不能使血糖达标
很多患者需要联合应用2种或3种的降糖药,才能 使血糖达标
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服用方便
性价比合理
事实上,只要掌握药物适应症,在 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长期高血糖与药物的副作用相比, 前者引起的后果要严重的多
误区9:用药盲目跟风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 具体情况来选择
“好药”就是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 药才是好药 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适合自己,有时非但无效, 甚至有害
便于联合用药
适时联合用药的好处
减少单药用药剂量,避免因剂量过大带来副作用
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可提高降糖作用
延缓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服用方便
性价比合理
便于联合用药
同类药物不能联合服用
同类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同,原则上不能联用
同类药物联用,降糖效果没有增加,副作用反而 大大增多
有奖问答
什么时候不能使用 “二甲双胍”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如利拉鲁肽、艾塞 那肽等。
其他辅助性治疗药物
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需使用降 压药控制血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 拮抗剂(ARB)等。
抗血小板药
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如阿司匹 林等。
其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2
详细介绍各种降糖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确
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律性
03
鼓励患者坚持用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饮食调整和运动锻炼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1 2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 制总热量和糖分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机制互补、 作用协同、减少不良反应的原 则。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 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03
常用降糖药物介绍
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如格列 本脲、格列齐特等。
双胍类药物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如二甲双胍等 。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同 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糖 。
02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并 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综合考虑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运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适
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如利拉鲁肽、艾塞 那肽等。
其他辅助性治疗药物
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需使用降 压药控制血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 拮抗剂(ARB)等。
抗血小板药
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如阿司匹 林等。
其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2
详细介绍各种降糖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确
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律性
03
鼓励患者坚持用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饮食调整和运动锻炼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1 2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 制总热量和糖分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机制互补、 作用协同、减少不良反应的原 则。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 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03
常用降糖药物介绍
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如格列 本脲、格列齐特等。
双胍类药物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如二甲双胍等 。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同 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糖 。
02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并 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综合考虑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运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适
中国《SGLT2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和 建议,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心理干预在联合治疗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 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治疗信心。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 等放松技巧,以减轻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滴定策略
滴定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并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 剂量。滴定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低血糖风险。
长期随访管理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
联合治疗后需定期监测 患者血糖水平,确保血
糖控制达标。
关注心血管事件
SGLT2i具有心血管保护 作用,长期随访中需关 注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
生情况。
心理支持小组
组织患者参加心理支持小组,让患 者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增强 患者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家属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培训
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他 们了解SGLT2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的重要性、注意事项等,以便更
好地照顾患者。
家庭访视
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 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家庭环境,给
意义
共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SGLT2i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 疗中的应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水平,促进患者合理用 药和血糖控制达标;同时,共识的推广和实施有望为我国糖 尿病防治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02
患者选择与评估
适用人群特征及筛选标准
年龄及性别:适用于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无明确性别差异。
安全性良好
SGLT2i和二甲双胍均具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且对体重、血压和血脂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积极影响。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和 建议,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心理干预在联合治疗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 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治疗信心。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 等放松技巧,以减轻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滴定策略
滴定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并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 剂量。滴定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低血糖风险。
长期随访管理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
联合治疗后需定期监测 患者血糖水平,确保血
糖控制达标。
关注心血管事件
SGLT2i具有心血管保护 作用,长期随访中需关 注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
生情况。
心理支持小组
组织患者参加心理支持小组,让患 者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增强 患者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家属参与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培训
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他 们了解SGLT2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的重要性、注意事项等,以便更
好地照顾患者。
家庭访视
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 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家庭环境,给
意义
共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SGLT2i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 疗中的应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水平,促进患者合理用 药和血糖控制达标;同时,共识的推广和实施有望为我国糖 尿病防治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02
患者选择与评估
适用人群特征及筛选标准
年龄及性别:适用于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无明确性别差异。
安全性良好
SGLT2i和二甲双胍均具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且对体重、血压和血脂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积极影响。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泄率5%
格列美脲 亚莫利,阿莫利,迪北,1-2mg/片
促分泌剂与SUR1/ Kir6.2的作用
瑞格列奈
格列本脲 格列美脲
D860 格列齐特 那格列奈 格列吡脲 米格列奈
精选PPT课件
15
磺脲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化学成份 格列本脲 达 峰 时 间 3-4
格列齐特 3 -4
格列吡嗪 1 -2
格列吡嗪 控释片 6-1 2
精选PPT课件
8
糖尿病的治疗
•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 糖尿病的宣传教育
精选PPT课件
9
降糖药分类
• 胰岛素 • 促胰岛素分泌剂
– 磺脲类药物: – 非磺脲类药物:
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瑞格列奈
•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双胍类药物: – 胰岛素增敏剂:
2
FPG (mmol/L)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7.0
空腹血糖受损 IFG
6.1
血糖正常
糖尿病
IGT+IFG
糖耐量低减 IGT
OGTT 2小时血糖 (mmo件
3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包括三方面主要缺陷
胰岛素不足
胰岛
胰腺
过多胰高糖素
α细胞 产生过多 胰高糖素
β细胞 产生胰岛素 减少
4
Rhodes CJ Science 2005;307:380–384.
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
胰 800 岛 700 素 600 分 泌 500 速 400 (p率mo3l 00 /min)200
100
健康对照(n=14)
2型糖尿病患者 (n=16)
格列美脲 亚莫利,阿莫利,迪北,1-2mg/片
促分泌剂与SUR1/ Kir6.2的作用
瑞格列奈
格列本脲 格列美脲
D860 格列齐特 那格列奈 格列吡脲 米格列奈
精选PPT课件
15
磺脲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化学成份 格列本脲 达 峰 时 间 3-4
格列齐特 3 -4
格列吡嗪 1 -2
格列吡嗪 控释片 6-1 2
精选PPT课件
8
糖尿病的治疗
•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 糖尿病的宣传教育
精选PPT课件
9
降糖药分类
• 胰岛素 • 促胰岛素分泌剂
– 磺脲类药物: – 非磺脲类药物:
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瑞格列奈
•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双胍类药物: – 胰岛素增敏剂:
2
FPG (mmol/L)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7.0
空腹血糖受损 IFG
6.1
血糖正常
糖尿病
IGT+IFG
糖耐量低减 IGT
OGTT 2小时血糖 (mmo件
3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包括三方面主要缺陷
胰岛素不足
胰岛
胰腺
过多胰高糖素
α细胞 产生过多 胰高糖素
β细胞 产生胰岛素 减少
4
Rhodes CJ Science 2005;307:380–384.
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
胰 800 岛 700 素 600 分 泌 500 速 400 (p率mo3l 00 /min)200
100
健康对照(n=14)
2型糖尿病患者 (n=16)
SGLT2类降糖药物ppt课件

10
达格列净
早期的SGLTs 抑制剂19 世纪60 年代,Ehrenkranz 等[11]发现苹果树根 皮中的根皮苷可以抑制红细胞、肾脏及小肠葡萄糖运输。1987 年,Rossetti等 [12]就提出增加肾脏葡萄糖排出治疗糖尿病的假设。在动物实验中,根皮 苷能够降低胰腺部分切除大鼠的血糖并恢复胰岛素敏感性,但是高血糖症及 胰岛素抵抗在停用根皮苷后重现。在同样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中,根皮苷恢复 降低血糖的同时也改善了胰岛素的分泌,提示高血糖本身是促使胰岛素抵抗 及B 细胞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13]。口服根皮苷能够改善正常小鼠葡萄糖耐 受能力,但是其并没有影响胰岛素反应[14]。根皮苷是SGLTs 转运蛋白有效 的竞争性抑制剂。但是,以下原因使根皮苷不能成为治疗T2DM 的药物: ①肠 吸收率非常低; ②它不是选择性SGLT2 抑制剂,同时会对SGLT1 有较强抑制作用, 促使渗透性腹泻发生。
12
达格列净
达格列净选择性和强效地抑制SGLT2,阻断近 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葡萄 糖在尿液 中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这种降糖机制不依赖 胰岛素的作用。
13
英国常规初级护理:T2DM患者起始达格列 净治疗改善HbA1c和体重
14
联合二甲双胍长期治疗:达格列净有效改善 HbA1c和体重,且未发生低血糖
6
两种SGLT参与了葡萄糖重吸收过程(图1):SGLT1主要分布于小肠刷状缘和肾近曲小管S3段中,并 可少量表达于心脏和气管,以钠—葡萄糖2:1 的比率转运葡萄糖和半乳糖,负责10%滤过葡萄糖的重 吸收;SGLT2主要分布于肾近曲小管S1段中,以钠—葡萄糖1:1 的比率转运葡萄糖,介导了90%滤过 葡萄糖的重吸收,其通过Na+/K+ ATP酶提供能量,以主动方式逆浓度梯度将滤过的葡萄糖主动转入 肾小管细胞(表)。与SGLT不同,GLUT以易化扩散方式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其转运过程不消耗 能量。葡萄糖通过SGLT 进入细胞后,又被上皮细胞基底膜侧的GLUT 转运至周围毛细血管网中,从 而完成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图2)。
达格列净
早期的SGLTs 抑制剂19 世纪60 年代,Ehrenkranz 等[11]发现苹果树根 皮中的根皮苷可以抑制红细胞、肾脏及小肠葡萄糖运输。1987 年,Rossetti等 [12]就提出增加肾脏葡萄糖排出治疗糖尿病的假设。在动物实验中,根皮 苷能够降低胰腺部分切除大鼠的血糖并恢复胰岛素敏感性,但是高血糖症及 胰岛素抵抗在停用根皮苷后重现。在同样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中,根皮苷恢复 降低血糖的同时也改善了胰岛素的分泌,提示高血糖本身是促使胰岛素抵抗 及B 细胞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13]。口服根皮苷能够改善正常小鼠葡萄糖耐 受能力,但是其并没有影响胰岛素反应[14]。根皮苷是SGLTs 转运蛋白有效 的竞争性抑制剂。但是,以下原因使根皮苷不能成为治疗T2DM 的药物: ①肠 吸收率非常低; ②它不是选择性SGLT2 抑制剂,同时会对SGLT1 有较强抑制作用, 促使渗透性腹泻发生。
12
达格列净
达格列净选择性和强效地抑制SGLT2,阻断近 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葡萄 糖在尿液 中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这种降糖机制不依赖 胰岛素的作用。
13
英国常规初级护理:T2DM患者起始达格列 净治疗改善HbA1c和体重
14
联合二甲双胍长期治疗:达格列净有效改善 HbA1c和体重,且未发生低血糖
6
两种SGLT参与了葡萄糖重吸收过程(图1):SGLT1主要分布于小肠刷状缘和肾近曲小管S3段中,并 可少量表达于心脏和气管,以钠—葡萄糖2:1 的比率转运葡萄糖和半乳糖,负责10%滤过葡萄糖的重 吸收;SGLT2主要分布于肾近曲小管S1段中,以钠—葡萄糖1:1 的比率转运葡萄糖,介导了90%滤过 葡萄糖的重吸收,其通过Na+/K+ ATP酶提供能量,以主动方式逆浓度梯度将滤过的葡萄糖主动转入 肾小管细胞(表)。与SGLT不同,GLUT以易化扩散方式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其转运过程不消耗 能量。葡萄糖通过SGLT 进入细胞后,又被上皮细胞基底膜侧的GLUT 转运至周围毛细血管网中,从 而完成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图2)。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总结词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体重
详细描述
长期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患者的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作用机制独特
详细描述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 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更快地释放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 病,尤其是以空腹高血糖为主的患者。
总结词
口服降糖药
通过口服方式起效,包括促胰岛素分 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等。
02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脲类降糖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降糖作 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轻度患 者。
总结词
低血糖风险
详细描述
由于磺脲类降糖药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导致低 血糖反应,尤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风险 增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01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 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
关注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 在使用的药物。
其他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SGLT2抑制剂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鼻咽炎等副 作用。
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低血糖等副 作用。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体重
详细描述
长期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患者的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作用机制独特
详细描述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 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更快地释放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 病,尤其是以空腹高血糖为主的患者。
总结词
口服降糖药
通过口服方式起效,包括促胰岛素分 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等。
02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脲类降糖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降糖作 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轻度患 者。
总结词
低血糖风险
详细描述
由于磺脲类降糖药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导致低 血糖反应,尤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风险 增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01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 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
关注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 在使用的药物。
其他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SGLT2抑制剂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鼻咽炎等副 作用。
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低血糖等副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三、运动治疗 • 规律运动:(1)可以减少体脂含量,特别是腹
部脂肪含量,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2)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 水平,改善葡萄糖的代谢。(3)在高危人群 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起病。(4)降低机体低 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提高高密度 脂蛋白浓度,改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 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减少产生心血管疾 病的危险性。
3
• 二、饮食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根据病情、 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和活动程 度等)和食物成分比例(如碳水化合物占总 热量的55%~60%、脂肪30%、蛋白质 15%),辅以足够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无 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合理的餐次分配。
4
• 其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正常血糖 水平;维持恰当的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维持正常体重,保证青少年生 长发育和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达到营 养平衡,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抵抗 力。在选择食物方面,大力宣传中国营养 学会推荐的宝塔式概念。
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血糖控制UKPDS
第1年,血糖明显下降,血胰岛素明显升
高,以后血糖逐年上升,胰岛素逐年下
降,至第6年两者恢复至用磺脲类治疗前
水平。
11
• 适应症 1非肥胖2型糖尿病,可首选。
•
2肥胖2型糖尿病服双胍类药物后血
糖控制仍不满意,或因胃肠道反应不能
耐受, 可加用或改用磺脲类降糖药。该药
19
• 双胍类 • 作用机制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 内糖异生,减少肝葡萄糖输出;减少肠 道葡萄糖吸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增 加纤溶作用,抑制纤溶激活物抑制物;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对血管有保护 作用。 • 主要药物 二甲双胍 苯乙双胍
可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体重,不作为
肥胖病人首选降糖药。
禁忌症1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进行 大手术﹑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哺乳。
12
• 不良反应 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可能的 心血管不良反应?(UKPDS认为磺脲类 药物能关闭心肌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 通道,妨碍心脏对缺血时的正常扩张反 应。)除胰岛β细胞外,SUR还可见于其 他组织,如心脏、血管、脑等,有些SU制 剂(例如格列本脲)激活心血管系统的SU R可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血管阻力增加,供 血减少等。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的 特异性越高,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 越小,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3
• 优降糖 第二代磺脲类;应用广泛,价廉; 属长效;降血糖作用明显,降空腹血糖 效果好;小剂量开始口服,每日一次, 按需缓慢调整;最大剂量15mg/每日,分 2次口服;年老体弱酌减,以免发生严重 低血糖;可有胃肠道反应。
14
• 达美康 中效磺脲类;促进第一时相胰岛 素分泌;降糖作用较温和,严重低血糖 少;早﹑晚餐前各服1次,最大剂量 320mg/日;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较明显; 可延缓视网膜病变发展。
17
• 糖适苹 迅速而近于完全地吸收;短效磺 脲类;95%由胆汁排除;肾功较差可用; 常用量每日30-90mg,最大剂量180mg/日, 分2-3次服用。
18
• 亚莫力 与优降糖相比,降血糖作用快且 持久,促胰岛素释放作用更快;半衰期9 小时,每日用药1次,常用剂量1-4mg最 大剂量6mg日;用于2型糖尿病;轻度低 血糖。
2
• 一、糖尿病教育 • DCCT 和UKPDS的结果表明使血
糖接近正常化在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 上有重大意义。糖尿病教育宗旨包括:(1) 糖尿病病人均有权利接受糖尿病教育,以 便更好处理糖尿病和改善健康;(2)糖尿病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在改善糖尿病病人的 预后方面非常重要;(3)有助于减少和延缓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是糖 尿病处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
• 临床上2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90%,在明确 诊断之前常已有高血糖多年(平均7年),并 已有器官组织的损害。IDF提出糖尿 病的治疗目标不能仅局限于控制血糖水 平,还要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作为重要 指标。IDF提出的五项基本措施,即饮 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糖尿病 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在21世纪仍然需要 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还应注意同时 积极处理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高血 压、脂代谢紊乱等。
噻唑烷二酮;餐时血糖调节剂;胰岛素 胰生糖素抑制剂;糖异升抑制剂。
10
• 磺脲类:主要药物 甲磺丁脲 氯磺丙脲 优 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糖适苹克糖利 格列美 脲
• 治疗效果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
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HbA1c可
下降1-2%;随疗程延长,效果渐差:磺
脲类继发性失效每年约10%;5年后,约
6
• 不恰当的运动对病程长特别是老年病人 有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心血管方面可 引起心肌缺血甚至梗死,微血管方面可引 起视网膜出血、蛋白尿,代谢方面能引起 低血糖、高血糖或酮症等。
7
• 制订运动方案前应对病人进行评估,包 括:(1)病史和体格检查;(2)饮食和药物治 疗回顾;(3)足部检查;(4)眼底检查;(5)神经 检查;(6)心血管危险因素慨况、体态以及 血糖控制情况;(7)运动时脉搏、血压、心 电图以及运动后直立位血压、血糖和尿 白蛋白排泄率等测定。根据评估情况,制 订切实可行的运动方式、次数、强度及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等,并根据运动时一 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相应调整其他治疗。
15
• 美吡达 短效,吸收迅速﹑完全;降血糖 作用较明显,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促 进餐后胰岛素快速释放;常用量每日520mg,最大剂量30mg/日;分早﹑晚餐 前2次或餐前3次服用。
16
• 瑞易宁 为按特殊的胃肠道系统设计的释 控制剂;每天一次,早餐时服;每餐后 可有血胰岛素峰值出现;增加胰岛素的 敏感性;对空腹血糖的控制较美吡达为 优。
8
• 四、药物治疗 • 根据病情特点考虑进行阶梯方式治疗。
近年来,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观点上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重视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 性以及联合应用两种、甚至三种作用机 制不同、作用时间不同的药物,以便更好 地改善糖代谢紊乱,减轻药物副作用,延缓 并发症的发生。
9
• 抗糖尿病治疗药物 • 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三、运动治疗 • 规律运动:(1)可以减少体脂含量,特别是腹
部脂肪含量,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2)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 水平,改善葡萄糖的代谢。(3)在高危人群 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起病。(4)降低机体低 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提高高密度 脂蛋白浓度,改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 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减少产生心血管疾 病的危险性。
3
• 二、饮食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根据病情、 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和活动程 度等)和食物成分比例(如碳水化合物占总 热量的55%~60%、脂肪30%、蛋白质 15%),辅以足够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无 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合理的餐次分配。
4
• 其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正常血糖 水平;维持恰当的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维持正常体重,保证青少年生 长发育和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达到营 养平衡,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抵抗 力。在选择食物方面,大力宣传中国营养 学会推荐的宝塔式概念。
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血糖控制UKPDS
第1年,血糖明显下降,血胰岛素明显升
高,以后血糖逐年上升,胰岛素逐年下
降,至第6年两者恢复至用磺脲类治疗前
水平。
11
• 适应症 1非肥胖2型糖尿病,可首选。
•
2肥胖2型糖尿病服双胍类药物后血
糖控制仍不满意,或因胃肠道反应不能
耐受, 可加用或改用磺脲类降糖药。该药
19
• 双胍类 • 作用机制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 内糖异生,减少肝葡萄糖输出;减少肠 道葡萄糖吸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增 加纤溶作用,抑制纤溶激活物抑制物;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对血管有保护 作用。 • 主要药物 二甲双胍 苯乙双胍
可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体重,不作为
肥胖病人首选降糖药。
禁忌症1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进行 大手术﹑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哺乳。
12
• 不良反应 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可能的 心血管不良反应?(UKPDS认为磺脲类 药物能关闭心肌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 通道,妨碍心脏对缺血时的正常扩张反 应。)除胰岛β细胞外,SUR还可见于其 他组织,如心脏、血管、脑等,有些SU制 剂(例如格列本脲)激活心血管系统的SU R可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血管阻力增加,供 血减少等。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的 特异性越高,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 越小,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3
• 优降糖 第二代磺脲类;应用广泛,价廉; 属长效;降血糖作用明显,降空腹血糖 效果好;小剂量开始口服,每日一次, 按需缓慢调整;最大剂量15mg/每日,分 2次口服;年老体弱酌减,以免发生严重 低血糖;可有胃肠道反应。
14
• 达美康 中效磺脲类;促进第一时相胰岛 素分泌;降糖作用较温和,严重低血糖 少;早﹑晚餐前各服1次,最大剂量 320mg/日;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较明显; 可延缓视网膜病变发展。
17
• 糖适苹 迅速而近于完全地吸收;短效磺 脲类;95%由胆汁排除;肾功较差可用; 常用量每日30-90mg,最大剂量180mg/日, 分2-3次服用。
18
• 亚莫力 与优降糖相比,降血糖作用快且 持久,促胰岛素释放作用更快;半衰期9 小时,每日用药1次,常用剂量1-4mg最 大剂量6mg日;用于2型糖尿病;轻度低 血糖。
2
• 一、糖尿病教育 • DCCT 和UKPDS的结果表明使血
糖接近正常化在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 上有重大意义。糖尿病教育宗旨包括:(1) 糖尿病病人均有权利接受糖尿病教育,以 便更好处理糖尿病和改善健康;(2)糖尿病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在改善糖尿病病人的 预后方面非常重要;(3)有助于减少和延缓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是糖 尿病处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
• 临床上2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90%,在明确 诊断之前常已有高血糖多年(平均7年),并 已有器官组织的损害。IDF提出糖尿 病的治疗目标不能仅局限于控制血糖水 平,还要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作为重要 指标。IDF提出的五项基本措施,即饮 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糖尿病 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在21世纪仍然需要 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还应注意同时 积极处理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高血 压、脂代谢紊乱等。
噻唑烷二酮;餐时血糖调节剂;胰岛素 胰生糖素抑制剂;糖异升抑制剂。
10
• 磺脲类:主要药物 甲磺丁脲 氯磺丙脲 优 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糖适苹克糖利 格列美 脲
• 治疗效果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
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HbA1c可
下降1-2%;随疗程延长,效果渐差:磺
脲类继发性失效每年约10%;5年后,约
6
• 不恰当的运动对病程长特别是老年病人 有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心血管方面可 引起心肌缺血甚至梗死,微血管方面可引 起视网膜出血、蛋白尿,代谢方面能引起 低血糖、高血糖或酮症等。
7
• 制订运动方案前应对病人进行评估,包 括:(1)病史和体格检查;(2)饮食和药物治 疗回顾;(3)足部检查;(4)眼底检查;(5)神经 检查;(6)心血管危险因素慨况、体态以及 血糖控制情况;(7)运动时脉搏、血压、心 电图以及运动后直立位血压、血糖和尿 白蛋白排泄率等测定。根据评估情况,制 订切实可行的运动方式、次数、强度及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等,并根据运动时一 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相应调整其他治疗。
15
• 美吡达 短效,吸收迅速﹑完全;降血糖 作用较明显,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促 进餐后胰岛素快速释放;常用量每日520mg,最大剂量30mg/日;分早﹑晚餐 前2次或餐前3次服用。
16
• 瑞易宁 为按特殊的胃肠道系统设计的释 控制剂;每天一次,早餐时服;每餐后 可有血胰岛素峰值出现;增加胰岛素的 敏感性;对空腹血糖的控制较美吡达为 优。
8
• 四、药物治疗 • 根据病情特点考虑进行阶梯方式治疗。
近年来,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观点上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重视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 性以及联合应用两种、甚至三种作用机 制不同、作用时间不同的药物,以便更好 地改善糖代谢紊乱,减轻药物副作用,延缓 并发症的发生。
9
• 抗糖尿病治疗药物 • 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