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一、选择题1、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就是()。
A、400nm~760nmB、200nm~400nmC、200nm~600nmD、360nm~800nm2、在分光光度法中,透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I/I0称为( )。
A、吸光度B、吸光系数C、透光度D、百分透光度3、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D、移动方向不确定4、对于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其浓度为c0时的透光度为T0;如果其浓度增大1倍,则此溶液透光度的对数为( )。
A、T0/2B、2T0C、2lgT0D、0、5lgT05、在光度分析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为( )。
A、T2B、T/2C、2TD、T1/26、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
A、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D、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物质时其检出下限很低7、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就是(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C、光度计没有调零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8、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B、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C、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9、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情况有( )。
A、试液与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匹配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被测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太大10、质量相等的A、B两物质,其摩尔质量M A>M B。
经相同方式发色后,在某一波长下测得其吸光度相等,则在该波长下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就是( )。
A、εA>εBB、εA<εBC、εA=εBD、2εA>εB11、影响吸光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就是(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紫外光谱法练习题带答案

紫外光谱法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分子的振动B、分子的转动C、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D、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正确答案: C2、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A、E振动>E转动>E电子B、E转动>E电子>E振动C、E电子>E振动>E转动D、E电子>E转动>E振动正确答案: C3、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A、一氯甲烷B、丙酮C、1,3-丁烯D、甲醇正确答案: B4、有机化合物吸收光能后,可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电子跃迁。
①σ→σ* ②n→σ* ③π→π*④n→π*,这些电子跃迁所需能量的大小顺序为( )。
A、①>②≥④>③B、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 D5、下列基团中属于生色基团的是( )。
A、-NR2B、-N=OC、-OHD、-OR正确答案: B6、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A、波长变长B、波长变短C、波长不变D、谱带蓝移正确答案: A7、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K带是指()。
A、n→σ* 跃迁B、共轭非封闭体系的n→π* 跃迁C、σ→σ* 跃迁D、共轭非封闭体系的π→π* 跃迁正确答案: D8、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R带是指()。
A、 n→σ* 跃迁B、共轭非封闭体系的π→π* 跃迁C、σ→σ* 跃迁D、n→π* 跃迁正确答案: D9、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小()。
A、CH3CH2CH3B、CH3CH2OHC、CH2=CHCH2CH=CH2D、CH3CH=CHCH=CHCH3正确答案: A10、在紫外光谱中, max最大的化合物是( )。
A、B、C、D、正确答案: D1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红外作业参考答案

红外吸收光谱作业(IR)一、判断题1.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2.由于振动能级受分子中其他振动的影响,因此红外光谱中出现振动偶合谱带。
(√)3.确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理方法是红外光谱分析法。
(×)4.对称分子结构,如H2O分子,没有红外活性。
(×)5.分子中必须具有红外活性振动是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必备条件之一。
(√)6.红外光谱中,不同化合物中相同基团的特征频率总是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出现,故可以根据红外光谱中的特征频率峰来确定化合物中该基团的存在。
(√)7.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羰基化合物的大小顺序为:酰卤>酰胺>酸>醛>酯。
(×)8.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与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它有干涉仪和计算机部件。
(√)9.当分子受到红外光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10.游离有机酸C=O伸缩振动v C=O频率一般出现在1760cm-1,但形成多聚体时,吸收频率会向高波数移动。
(×)二、选择题1.化学键的力常数越大,原子的折合质量越小,则化学键的振动频率(B)A.越低;B.越高;C.不变2.在红外吸收光谱中,乙烯分子的C-H非对称伸缩振动具有(A)A.红外活性;B.非红外活性;C.视实验条件3.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向低波数移动的原因是(C)A.诱导效应;B.溶液极性增大;C.形成分子间氢键;D.振动耦合4.分子的C-H对称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带频率比弯曲振动的(A)A.高;B.低;C.相当5.在红外吸收光谱中,C=O和C=C基,两者的吸收强度的大小关系是(B)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两者相等6.用于测量红外辐射的检测器是(D)。
A.光电池;B.光电管;C.热导池;D.热电偶7.应用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B)A.质荷比;B.波数;C.偶合常数;D.保留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仪器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分子内部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 、和 ,相应于这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子具有 能级、 能级和能级。
2、折射率是指光线在 速度与在 速度的比值。
当温度、光波波长固定后,有机化合物折射率主要决定于物质的和 。
通过折射率可以测定出、 以及 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只有 键,只在 产生吸收,在200-1000nm范围内不产生吸收峰,故此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来做 。
4、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1350cm-1区域叫做 ,而把1350-650区域叫做 。
5、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
6、在朗伯—比尔定律I/I o= 10-abc中, I o是入射光的强度, I是透射光的强度, a是吸光系数, b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即吸收池的厚度, c是被测物的浓度,则透射比T =_________,百分透过率T% =______,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 。
8、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可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________及________分析。
9、在紫外光谱中,随溶剂极性增加,R带_____移,K带_______移10、某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当出射狭缝宽度为0.1mm时,则单色仪的光谱通带宽度为 。
11、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而紫外光区则用________吸收池进行测量。
12、、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当用红外光照射分子时,要使分子产生红外吸收,则要满足两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8分)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 ) A 、钨灯 B 、氢灯 C 、氙灯 D 、汞灯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呈高斯分布的是: ( ) A 、多普勒变宽 B 、自吸现象 C 、分子吸收特征 D 、原子吸收特征3.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在λmax =380nm 时,有透射比为50%,用1.0cm 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L/(mol ×cm)]为 ( ) A 、5.0×104B 、2.5×104C 、1.5×104D 、3.0×1044.下列结构中哪一种能产生分子荧光? ( )5.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20%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应等于: ( ) A 、8% B 、40% C 、50% D 、80%6.在310nm 时,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 ) A 、1 B 、0.1 C 、0.9 D 、0.057.化合物中CH 3--Cl 在172nm 有吸收带,而CH 3--I 的吸收带在258nm 处,CH 3--Br 的吸收带在204nm,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 ( ) A 、σ→σ*B 、n →π*C 、n →σ*D 、各不相同 8.A 和B 二物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如下:化合物种类摩尔吸收系数εL/(moL·cm)λ1λ2 A 4,120 0.00 B3,610300若此二种物质的某溶液在λ1时在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 =0.754,在λ2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 =0.240,问B 的浓度是多少? ( )A 、0.64×10-5mol/L B 、0.80×10-5mol/L C 、0.64×10-4mol/L D 、0.80×10-4mol/L 9.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 )A 、光源的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10.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当测得溶液的吸光度A =0.334时,则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 ( ) A 、+0.6% B 、+1.7% C 、+3.5% D 、+7.6%1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光谱λmax 大小 ( )CH 3N(CH 3)2(a)OHOCl CH 3COOC 2H 5(b)COOHCl(CH 3)2N(C)A 、a>b>cB 、c>a>bC 、b>c>aD 、c>b>a12.在紫外-可见光谱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 ) A 、CH 3-CH=CH-CH 3 B 、CH 3-CH 2OH C 、CH 2=CH-CH 2-CH=CH 2 D 、CH 2=CH-CH=CH-CH 3 13.在分子荧光法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激发过程中的电子自旋虽不变,但激发态已不是单重态 B 、激发态电子的自旋不成对,此状态称为单重态 C 、激发三重态能级比相应激发单重态能级要低一些 D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激发概率高于单重态到单重态14.现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互干扰的A 和B 两组分,它们的最大波长分别为λA 和λB ,若用双波长测定A 组分的含量,则下面哪一种选择λ1和λ2的方法是正确的? ( )A 、使λ1和λ2分别等于λA 和λB B 、选λ1等于λA ,选λ2使B 组分在λ2的吸光度和它在λ1处的吸光度相等C 、选λ1等于λA ,选λ2为A ,B 两组分吸收峰相交处的波长D 、选λ1等于λB ,选λ2使A 组分在λ2的吸光度和它在λ1处的吸光度相等15.在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中,下列哪种电子能级跃迁类型在该分子中不发生:( )A 、σ →π*B 、π→σ*C 、n →σ*D 、n →π*16.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当测得溶液的百分透射比T =64.8%时,则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 ( ) A 、+6.6% B 、+4.2% C 、+3.4% D 、+2.1%17.某化合物在己烷中(λmax =220nm )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14500L/(moL·cm),若用1.0cm 吸收池,1.0×10-4mol/L 的该化合物在该波长处的百分透射比为 ( )A 、5%B 、3.5%C 、10%D 、50%18.下面哪一种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最高? ( ) A 、σ→σ*B 、n →σ*C 、π→π*D 、π→σ*二、填空题(33分)1.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设计上通常采用______个光源,_______个单色器和_____个吸收池.2.某溶液用2cm 吸收池测量时T =60%,则A =_______,若改用1cm 和3cm 吸收池则A 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__。
紫外光谱分析法习题答案(1)

紫外光谱分析法习题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85题170分)1. 2 分(1010)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3) )(1) 消失(2) 精细结构更明显(3) 位移(4) 分裂9. 2 分(110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4) )(1)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2)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3)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4)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14. 2 分(1217)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200─400nm 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1) )(1) 氘灯或氢灯(2) 能斯特灯(3) 钨灯(4) 空心阴极灯灯16. 2 分(1232)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1) )(1)波长变长(2)波长变短(3)波长不变(4)谱带蓝移19. 2 分(1300)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4) )(1) 硅碳棒(2) 激光器(3) 空心阴极灯(4) 卤钨灯20. 2 分(1301)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1) )(1) 热电偶(2) 光电倍增管(3) 光电池(4) 光电管28. 2 分(132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2) )(1)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2) 分子的电子结构(3) 原子的电子结构(4)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38. 2 分(1343)基于发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2) )(1) 光电比色法(2) 荧光光度法(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4) 红外光谱法39. 2 分(1344)基于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4) )(1) 原子荧光光谱法(2) 分子荧光光度法(3) 光电直读光谱法(4)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40. 2 分(134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3) )(1) 钨灯(2) 氢灯(3) 氙灯(4) 汞灯43. 2 分(1367)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3) )(1) 分子的振动(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46. 1 分(1374)阶跃线荧光的波长((1) )(1)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2)小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3)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4)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60. 2 分(1764)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4) )(C)CH 3O CH 3OC(b)COOHOCl(a)O(1) a>b>c (2) c>b>a (3)b>a>c (4)c>a>b 62. 2 分 (1766)在紫外-可见光谱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4) ) (1) CH 3-CH=CH-CH 3 (2) CH 3-CH 2OH(3) CH 2=CH-CH 2-CH=CH 2(4) CH 2=CH-CH=CH-CH 3 64. 2 分 (1768)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2) ) (1)光源的个数 (2)单色器的个数 (3)吸收池的个数(4)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 71. 2 分 (1775)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合金中皮克数量级(10-12)的铋? ((2) ) (1)分光光度法 (2)中子活化 (3)极谱法 (4)电位滴定法 74. 2 分 (1778)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2) ) (1)白光 (2)单色光 (3)可见光 (4)紫外光 76. 2 分 (1780)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 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 振动) 和转动(E 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3) ) (1) E 振动>E 转动>E 电子 (2) E 转动>E 电子>E 振动 (3) E 电子>E 振动>E 转动 (4) E 电子>E 转动>E 振动二、填空题( 共15题57分)3. 5 分(2319)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一般电子能级跃迁类型为:(1)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2)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3)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4)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2319[答] 1. σ─>σ*, 真空紫外;2. n─>σ*, 远紫外;3. π─>π*, 紫外;4. n─>π*, 近紫外, 可见.89. 5 分(2024)可见-紫外、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吸收光谱法都可应用一个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亦称为___________ 。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习题及参考答案

5.答案:氟核大,因为氟核的核磁矩小
6.三个不同质子 A、B 和 C,它们的屏蔽系数大小次序为 场强度下,共振频率的大小次序为何?
。问它们在一样磁
6.答案:
。
7.在下列化合物中,比较 Ha 和 Hb,哪个具有较大的 δ 值?为什么?
(Ⅰ)
(Ⅱ)
7.答案:(I)
(II)
。
8.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9H13N,其 1H NMR 谱为下图所示,试推断其结构。
9.指出下列各种振动形式中,哪些是红外活性振动,哪些是非红外活性振动。
分子结构
振动形式
(1) CH3-CH3 (2) CH3—CCl3 (3) SO2
γ(C-C) γ(C-C) γs,γas
(4) H2C CH2
(a) υ (CH)
H
C
H
H
C H
H
C (b) υ (CH) H
H C
H
+
H
C
(c) W(CH) + H
(4)H2C CH2 中的(a) υ (CH)、(d)τ (CH),(3)SO2 γs(伸缩振动)
(c) W(CH)
红外非活性的有:(a) CH3-CH3 υ (CH) 4)H2C CH2 中的(b) υ (CH)
10.
OH 和
O 是同分异构体,试分析两者红外光谱的差异。
10.答案:由于
OH 中含有一个-OH 基团,因此在红外光谱中有一强吸收峰在
µ=
m1m2
=
12 ×16
其中 (m1 + m2 ) × L (12 + 16) × 0.02 × 1023 =1.14×10-23g=1.14×10-26K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红外波谱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定稿]
![红外波谱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4bd17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5.png)
红外波谱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定稿]第一篇:红外波谱练习题及部分答案[定稿]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1.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2)670.7μ(3)670.7cm(4)670.7m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σ→σ*(2)π→π*(3)n→σ*(4)n→π*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6.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1)(2)(3)max值最大的是(4)7.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1)(2)(3)(4)二、解答及解析题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最新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A. CH2CHCH OB. CH C CH OC. COCH3D.CH CH22.在下列化合物中,*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 1,3丁二烯B. 1,4戊二烯C. 1,3环已二烯D. 2,3二甲基1,3丁二烯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A. 显色反应产物的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值相差愈大愈好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8分)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 ) A 、钨灯 B 、氢灯 C 、氙灯 D 、汞灯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呈高斯分布的是: ( ) A 、多普勒变宽 B 、自吸现象 C 、分子吸收特征 D 、原子吸收特征3.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在λmax =380nm 时,有透射比为50%,用1.0cm 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L/(mol ×cm)]为 ( ) A 、5.0×104B 、2.5×104C 、1.5×104D 、3.0×1044.下列结构中哪一种能产生分子荧光? ( )5.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20%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应等于: ( ) A 、8% B 、40% C 、50% D 、80%6.在310nm 时,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 ) A 、1 B 、0.1 C 、0.9 D 、0.057.化合物中CH 3--Cl 在172nm 有吸收带,而CH 3--I 的吸收带在258nm 处,CH 3--Br 的吸收带在204nm,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 ( ) A 、σ→σ*B 、n →π*C 、n →σ*D 、各不相同 8.A 和B 二物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如下:化合物种类摩尔吸收系数εL/(moL·cm)λ1λ2 A 4,120 0.00 B3,610300若此二种物质的某溶液在λ1时在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 =0.754,在λ2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 =0.240,问B 的浓度是多少? ( )A 、0.64×10-5mol/L B 、0.80×10-5mol/L C 、0.64×10-4mol/L D 、0.80×10-4mol/L 9.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 )A 、光源的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10.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当测得溶液的吸光度A =0.334时,则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 ( ) A 、+0.6% B 、+1.7% C 、+3.5% D 、+7.6%1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光谱λmax 大小 ( )CH 3N(CH 3)2(a)OHOCl CH 3COOC 2H 5(b)COOHCl(CH 3)2N(C)A 、a>b>cB 、c>a>bC 、b>c>aD 、c>b>a12.在紫外-可见光谱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 ) A 、CH 3-CH=CH-CH 3 B 、CH 3-CH 2OH C 、CH 2=CH-CH 2-CH=CH 2 D 、CH 2=CH-CH=CH-CH 3 13.在分子荧光法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激发过程中的电子自旋虽不变,但激发态已不是单重态 B 、激发态电子的自旋不成对,此状态称为单重态 C 、激发三重态能级比相应激发单重态能级要低一些 D 、单重态到三重态的激发概率高于单重态到单重态14.现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互干扰的A 和B 两组分,它们的最大波长分别为λA 和λB ,若用双波长测定A 组分的含量,则下面哪一种选择λ1和λ2的方法是正确的? ( )A 、使λ1和λ2分别等于λA 和λB B 、选λ1等于λA ,选λ2使B 组分在λ2的吸光度和它在λ1处的吸光度相等C 、选λ1等于λA ,选λ2为A ,B 两组分吸收峰相交处的波长D 、选λ1等于λB ,选λ2使A 组分在λ2的吸光度和它在λ1处的吸光度相等15.在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中,下列哪种电子能级跃迁类型在该分子中不发生:( )A 、σ →π*B 、π→σ*C 、n →σ*D 、n →π*16.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当测得溶液的百分透射比T =64.8%时,则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 ( ) A 、+6.6% B 、+4.2% C 、+3.4% D 、+2.1%17.某化合物在己烷中(λmax =220nm )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14500L/(moL·cm),若用1.0cm 吸收池,1.0×10-4mol/L 的该化合物在该波长处的百分透射比为 ( )A 、5%B 、3.5%C 、10%D 、50%18.下面哪一种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最高? ( ) A 、σ→σ*B 、n →σ*C 、π→π*D 、π→σ*二、填空题(33分)1.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设计上通常采用______个光源,_______个单色器和_____个吸收池.2.某溶液用2cm 吸收池测量时T =60%,则A =_______,若改用1cm 和3cm 吸收池则A 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
A 、400nm 〜760nmB 、200nm 〜400nmC 、200nm 〜600nmD 、360nm 〜800nm2、 在分光光度法中,透射光强度 (I )与入射光强度(∣0)之比l∕∣0称为( )。
A 、吸光度B 、吸光系数C 、透光度D 、百分透光度3、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被适当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 )。
A 、向长波方向移动B 、向短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D 、移动方向不确定4、 对于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其浓度为 C 0时的透光度为 T 0;如果其浓度增大 1倍,则此溶液透光度的对数为 ( )。
A 、T 0∕2B 、2T 0C 、2lgT 0D 、0.5lgT 05、 在光度分析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度为T ;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 为()。
2 1/2A 、TB 、T/2C 、2TD 、T6、 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 )。
A 、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 、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强D 、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物质时其检出下限很低 7、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
B 、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 2/3高度处 D 、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B 、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D 、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9、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情况有 ()。
A 、试液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匹配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 、被测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太大10、 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质,其摩尔质量M A > M B O 经相同方式发色后,在某一波长下测得其吸光度相等,则在该波长下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OAA 、B PelA, B ZB A B^— A 、 BA ∖ε>εB ∖ε<εC 、£ = εD 、2 ε>ε选择题A 、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C 、光度计没有调零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11、影响吸光物质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A、比色皿的厚度B、入射光的波长C、浓度D、测定物质本身12、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B、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吸光度为横坐标C、吸收光谱曲线中,最大吸收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D、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光物质的光吸收特性13、在光度分析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是()。
A、通常选用蒸馏水B、通常选用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D、通常选用褪色溶液14、在光度分析中若采用复合光,工作曲线会发生偏离,其原因是()A、光强度太弱B、光强度太强C、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近D、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关较大15、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得的吸光度值都是相对于参比溶液的,是因为()。
A、吸收池和溶剂对入射光有吸收和反射作用B、入射光为非单色光C、入射光不是平行光D、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离解、缔合等化学反应16、在一般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被测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Δc∕c)的大小()。
A、与透光度T成反比B、与透光度的绝对误差(△ T)成正比C、与透光度T成反比D、只有当透光度在适当的范围(15%〜65%)之内时才有较小的值17、不能用做紫外-可见光谱法定性分析参数的是()。
A、最大吸收波长B、吸光度C、吸收光谱的形状D、吸收峰的数目二、判断题1、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其吸收了可见光中的紫色光。
2、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无关,而与入射光波长、溶剂性质和温度有关。
3、在紫外光谱区测定吸光度应采用石英比色皿,是因为石英对紫外光没有反射作用。
4、当被测溶液为悬浮或乳浊液时,测得的吸光度偏高,产生正误差。
5、光度法测定要求吸光度在0.2〜0.8之间,因为在此范围内该方法的灵敏度高。
6、如果用1cm比色皿测得某溶液的T%=10 ,为了减小光度误差,最方便的办法是改用3cm 比色皿。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仅能测定有色物质的吸光度,无色物质必须经过显色反应后才能进行测定。
8、在进行显色反应时,为保证被测物质全部生成有色产物,显色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9、光度分析法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量波长,是为了提高方法的选择性。
10、光度分析法中参比溶液的作用是用来消除溶液中的共存组分和溶剂对光吸收所引入的误差。
三、解释术语1、吸收光谱曲线(吸收曲线)2、透光率和吸光度3、摩尔吸光系数4、郎伯-比尔定律四、简答题1、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及定性分析的基础。
2、简述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机理。
五、计算题1、某有色溶液,当液层厚度为Icm时,透过光的强度为入射光的87%;若通过5cm厚的液层时,其透过光的强度减弱多少?2、甲基红的酸式和碱式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28cm和400nm,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得数据如下(比色皿厚度为1cm):甲基红浓度为1.22Χ10-5mol∕L时,于0.1mol∕L HCl中,测得A528=1.783,A400=0.077 ;甲基红1.09 X 10-5mol∕L 时,于0.1mol∕L NaHCo 3 中,测得A528 =0∙000,A400=0.753 ;未知溶液pH=4.18 ,测得A528=1.401,A400=0.166 ;求未知溶液中甲基红的浓度。
第三章答案一、选择题1、A2、C.D3、C4、C5、A6、C.D7、A.C8、B.C9、C.D10、A11、B.D12、B 13、C 14、D 15、A16、B.D17、B二、判断题1、√2、√3、X4、√5、X6、X7、X8、X9、X10、√三、解释术语1、吸收光谱曲线(吸收曲线):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波长或频率为横坐标所得的吸光度-波长曲线所得的即为吸收光谱曲线,又称为吸收曲线。
2、透光率和吸光度:透光率T(%),也称透射比,为透过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
吸光度A ,表示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 等于入射光强度I 。
与透过光强度I 之比的对数值。
A3、 摩尔吸光系数: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即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 -I ∙cm -1。
GL4、 郎伯-比尔定律:A= LC,其中A 为吸光度;■: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 mol -1 ∙cm -1 ; L 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为 Cm , C 为试样浓度,单位为 mol L -1。
四、简答题1、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及定性分析的基础。
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吸收曲线的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基础:某波长(通常为最大吸收波长 ■ ma χ )下测得物质 的吸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
2、简述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机理。
答: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气态分子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而发生能级的跃迁。
分子内部的运动包括价电子运动、 分子内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以及分子绕核的 转动,相应的就有电子光谱、振动光谱和转动光谱三种分子光谱。
五、计算题1、答:因为 A=-IgT= ε bc 所以 IgT 2/IgT 1=b 2∕b 1=5lg τ2=5lg τ1=5lg0.80=-0.485 T 2=0.327即光强度减弱为 1-0.327=0.673=67.3% 2、答:HIn 5 ε 528 =1.783/(1.22 X 10-)L.mol HIn5ε 400 =0.077/(1.22 X 10-)L.mol In -1 -1ε 528 = 0L.mol .cmε 400 In-5-1-14 -1 -1=0.753/(1.09 X 10 儿.mol .cm =6.91 X 10 L.mol .cm因为 HInA 528= ε 528C HIn +0故 54C HIn =I .401心.46 X 10 )mol/L=9.60 X 10 mol/L同理 HIn InA400=ε 400C HIn + ε400 C In故 3-64 -6C In =(0.166-6.31 X 10 X 9.60 X 10 )/(6.91 X 10 )mol/L=1.52 X 10 mol/L-6-6-5C=C HIn +c ∣n =(9.60 X 10 +1.52 X 10 )mol/L=1.11 X 10 mol/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和红外光谱法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max1 -1 5 -1 .cm =1.46 X 10 L.mol .cm1-13-1.cm =6.31 X 10 L.mol .cm1、分子内部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禾口 ______ , 相应于这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子具有___________ 能级、___________ 能级和____________能级。
2、折射率是指光线在_________ 速度与在___________ 速度的比值。
当温度、光波波长固定后,有机化合物折射率主要决定于物质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 。
通过折射率可以测定出_________ 、 ________ 以及_________ 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只有___________ 键,只在_________ 产生吸收,在200-1000nm范围内不产生吸收峰,故此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来做 _____________ 。
4、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1350cm-1区域叫做_______ ,而把1350-650区域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__ 。
6、在朗伯一比尔定律l/l o= 10-abc中,I o是入射光的强度,1是透射光的强度,a是吸光系数,b 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即吸收池的厚度,C 是被测物的浓度,则透射比T = ,百分透过率T% = ___ , 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为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 nm,狭缝宽度要调到__________________ 。
8、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可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_________ 及 ________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