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五大红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合集下载

新三大红利支撑未来中国经济

新三大红利支撑未来中国经济

热点新三大红利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倪鹏飞正在形成的人才红利、改革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将有力支撑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发展。

李克强副总理最近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提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清晰地指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国未来发展有很多挑战,更有机遇和条件,其中,已经和正在形成的人才红利、改革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将有力支撑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发展。

最好的红利是人才红利。

人才红利是指由于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其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中国大专以上人口达到1.2亿,高中以上人口达到3亿,远高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4571万和1.9亿。

日益增长的规模巨大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使中国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一旦得到有效利用,将产生巨大收益。

最大的红利是改革红利。

合理的制度不仅使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和创新热情,提高效率与实现公平。

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目前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改革都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一些制度的模糊、扭曲或者缺失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固化了利益格局,也抑制了创新和创业动力。

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快改革。

最红的红利是城镇化红利。

城镇化通过非农产业与人口向城市聚集和转移,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实现企业报酬递增的内部规模经济,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偏好,促进企业和居民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整体上创造报酬递增的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产生远高于分散定居农村并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

按照75%的城镇化率目标,未来将有3.5亿左右农业人口转入城市,1.5亿左右的半城镇化人口继续城镇化。

三大红利汇聚,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潜力巨大的人才红利不仅接续人口红利,而且通过主体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可以显著而持久地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一、定调更明确在三次调研中,总书记对当前经济形势做了相似表述,关键点总结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三次提到“关键要保持战略定力”,提到“改革是制胜法宝”、“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总体框架更精简清晰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

十大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扶贫。

与“十二五”规划中的转方式、新农村、转型升级、服务业大发展、区域协调、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社会管理、文化大发展、改革攻坚、对外开放、政治文明建设、港澳台合作、国防建设、强化实施共16个方面对比,“十三五”框架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以及更为精简的清晰分类。

三、保增长位置更突出在下行压力大、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保增长成为第一要务,这与“十二五”中“转方式”居首有了根本区别。

这也是调研首站选浙江、主题是“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所在。

参加座谈的7省市负责人绝大多数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分析称,在“十三五”规划中,东部极有可能重新赋予更重要地位,成为引领中西部发展的排头兵。

四、创新位次明显提升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分列第二、三、四位,尤其是创新位次的明显提升,可看出本届政府“保增长”措施的重心所在。

这从总书记和总理的历次考察出访活动中,随时随处对创新的强调可看出一二,也可从4月总理刚刚考察完吉林,7月总书记又将“十三五”调研第三站选在吉林看出其深意。

五、东北再振兴是重点之一作为国企云集的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在经济增速垫底、被指“比全国提前十年进入老龄社会”的紧要关口,仍在“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面前被中央寄予厚望。

习近平重申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一以贯之,同时提出了“四个大力推进”的新要求。

抓住“新四大红利”

抓住“新四大红利”

抓住“新四大红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深入融合,中国经济正迎来一系列新的发展红利机遇,被誉为“新四大红利”,它们分别是人口红利、城市化红利、消费红利和创新红利。

随着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正逐渐进入人口红利释放期。

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逐渐转变为年轻人劳动力为主导的结构。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将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这些年轻人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将为各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化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还不算高,但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根据规划,中国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预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80%左右。

城市化的推进将带动住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也会带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就业机会增加,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消费红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快速扩大。

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对于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壮大。

尤其是新兴消费领域,如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电子商务等,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革,中国消费市场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创新红利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现在,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创业者涌现出来。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伴随着人口红利、城市化红利、消费红利和创新红利的释放,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抓住这些“新四大红利”,积极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作者:张夕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常态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有效解决长期粗放发展所遗留的矛盾和问题,进而稳定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以现今的发展态势看来,众多因素和积累的旧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途中会出现新风险。

因此,基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特征,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需要采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城镇化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措施,引入高端人才控制和解决各种风险,使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获得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发展对策一、引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步伐逐渐变缓,仅在2010年出现略高于两位数的增长速率,其余年份均为个位数,出现“七上八下”的新格局,目前变化态势不明显,这说明我国正向新阶段迈进。

在现今世界经济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发达经济体正逐渐向利好方向发展,而新型经济体则展现出不同的情况,变化参差不齐,目前全球的经济依然由美元主导,逐渐向之前的旧体制靠拢。

此时,研究我国在新常态下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确定性因素是研究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六个部分,即:①经济、②社会、③人口、④资源、⑤环境、⑥科技。

其中,经济是基础和前提,如何有效地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进行规避和抑制,是确保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健康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依靠科技转变原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以集约型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低能耗、高产出的环保型经济,增强我国的世界综合竞争能力。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特征1.经济呈现中高速增长趋势。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达到了2001-2011年间GDP 年均10.4%的高速增长水平。

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C]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D]整合有效资源
5.当前,要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效集 成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 )。(单选 2 分)正确答案 是:C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选择! [A]资金服务 [B]衔接服务 [C]增值服务 [D]投融资服务 6.突出科技创新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中的( )。(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D 你选择的结果 是:您没有选择! [A]引领作用 [B]支撑作用 [C]主导作用 [D]关键作用 7.“十三五”贯穿始终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驱动战略,中国要从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你选 择的结果是:您没有选择! [A]正确 [B]错误 8.2014年,我国全社会在科学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支出达到13400 亿元。(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 选择! [A]正确 [B]错误 9.发挥( )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 本支持创业活动。(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你选择的结果 是:您没有选择! [A]创业投资基金 [B]财税政策 [C]财政资金 [D]发展专项资金 10.创新创业政策的目标包含( )。(多选 2 分)正确答案 是:ABD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选择!
9.新世纪以来,以( )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 展。(多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BCD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 选择! [A]信息 [B]生物 [C]新材料 [D]新能源 10.当前,要建立健全( ),培育一批专业创业辅导师。(单 选 2 分)正确答案是:C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选择! [A]创业沙龙制度 [B]创业讲堂制度 [C]创业辅导制度 [D]创业训练制度 11.( )集聚了国内40%集成电路领域企业。(单选 2 分)正 确答案是:C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选择! [A]天津滨海高新区 [B]北京中关村 [C]上海张江 [D]武汉东湖 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 )的过程。(多选 2 分)正 确答案是:ACD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有选择! [A]解放生产力 [B]解放规则 [C]解放人才 [D]解放市场 13.2014年,我国全社会在科学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支出达到 13400亿元。(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 没有选择! [A]正确 [B]错误 14.我们要以( )为目标,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 动局面。(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你选择的结果是:您没 有选择! [A]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B]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C]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

学习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

读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和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精神,结合我省经济运行情况谈几点粗浅体会和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经纬方略,是方法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是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后,党中央围绕谋划当前和“十三五”时期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其中,多次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又多次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场合作了进一步阐发。

一段时间以来,这一新的概念迅速成为热词,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引发了经济学界、企业界等各方面高度关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辩证法、两点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

供给和需求均属经济学范畴。

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主要从需求拉动角度来看问题,强调要素投入,短期效应比较明显。

与之对应的“供给侧”问题,则是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因此更具中长期视野。

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排斥,也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它们互为依托、互为作用,犹如硬币之正面反面、手掌之心背。

供给侧改革最终也是为了创造需求。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供需调控需要各取所长、各有侧重、交替使用。

中国奇迹的表现

中国奇迹的表现

中国奇迹的表现章伟(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学号201106081420)[ 摘要]文章概括性地描述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发展的奇迹,还有中国奇迹下的资本奇迹的一些描述,中国资本市场20 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史的奇迹, 而且也成为推动中国奇迹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本大国之路为研究对象, 在对其过去20 年发展奇迹进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提出,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的运动过程, 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 关键词]中国资本市场;奇迹;理性思考;中国发展奇迹;原因;走势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事业,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数亿人口摆脱贫困,告别温饱,跨入小康,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发展奇迹: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3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9%; 涉及人口规模占世界20% 左右,GDP 总量已占世界的9%。

探究中国发展奇迹出现的原因,解释中国发展奇迹形成的道理,分析和预测中国发展奇迹的变化趋势,已经成为21 世纪发展经济学中的国际性课题。

作为身处其间、伴随其发展演变的中国经济学人当然会更有动力、也更有优势去探究这一重大的国际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被国外学者、媒体和政要誉为中国奇迹。

中国奇迹的出现,不仅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改写了中国的命运,而且也改变了全球发展格局和世界历史走向。

而根植于中国奇迹这块土壤中的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 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和历练, 也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逐步铸就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本大国, 在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伴随着中国奇迹一起诞生,其发展历程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

不仅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跨越式发展还极大丰富了中国奇迹的内容,是推动中国奇迹产生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利弊和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利弊和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利
弊和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1、战略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以及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

2、资源整合,深化资源整合,把国内外的资源整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利用。

3、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方面,取消对外贸易和投资限制,扩大开放,改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利: 1、推动了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

2、改善了生活水平。

新常态下,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公正。

弊: 1、经济风险加大。

新常态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风险也在加大,如金融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

2、环境污染加剧。

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水质污染等问题都有所加剧。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财政支出,把政府的财政支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加大政府投资,把财政支出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2、完善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建立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为什么行—— 黄奇帆解读中国经济九大红利

中国经济为什么行—— 黄奇帆解读中国经济九大红利

中国经济为什么行——黄奇帆解读中国经济九大红利作者:本刊记者程冠军来源:《中国领导科学》 2020年第2期本刊记者程冠军今年,我们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过去的40余年里,中国经济长时期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1979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1%。

2019年中国的GDP超过全球的16%,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

这个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答案就是改革开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40余年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贯穿这个核心动力的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接下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红利。

由此足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彰显了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力。

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接下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红利?请看本刊记者对黄奇帆同志的专访。

记者:您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推进生财型、聚财型和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黄奇帆: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统筹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难度很大,需要我们围绕有重大潜在红利的供给侧问题,推动一批生财型、聚财型、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成效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红利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您如何理解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又会为中国经济带来哪些红利?黄奇帆: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工商产业领域引进的外资企业资产几乎等于全部工商产业资产的30%。

2023 年公务员政治理论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及答案(四)

2023 年公务员政治理论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及答案(四)

2023 年公务员政治理论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共 60 分)1.建立水效标识制度,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

加快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等工程。

用水总量控制在( )立方米以内。

[2 分]A. 9000 亿B. 3500 亿C. 5200 亿D. 6700 亿我的答复: D正确答案: D2.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应构建( )、社会参与、市场鼓励的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

[2 分]A. 市场指导B. 政府主导C. 市场主导D. 政府指导我的答复: B正确答案: B 3. 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方案,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

全面提高高校 (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 分]A. 合作能力B. 创新能力C. 思维能力D. 学习能力我的答复: B正确答案: B 4. 防灾减灾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表达,将其上升为一种( )的国家战略,打破传统部门分割、局部调控的救灾模式。

[2 分]A. 特殊化B. 优先化C. 常态化D. 常规化我的答复: C正确答案: C5.加强对我国耕地、城市用地和( )的土壤质量监控,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控,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实现土壤质量的根本性改善。

[2 分]A. 建设用地B. 商业用地C. 城郊用地D. 工矿用地我的答复: D正确答案: D6.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主要使用国内外优质能源、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使能源使用与( )在一定程度上脱钩。

[2 分]A. 煤炭消费B. 二氧化碳排放C. 二氧化硫排放D. 石油消费我的答复: B正确答案: B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五大发动机〞( ) 。

[2 分]A. 信息化B. 工业化C. 城镇化D. 农业化我的答复: D正确答案: D8.推动城乡协调开展( ) 。

[2 分]A.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开展B. 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C. 拓展农村潜力资源开展空间D.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平等配置我的答复: B正确答案: B9.优化投资结构,在确保( )的前提下,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投资,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效劳业等领域的投资。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第七课课时1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第七课课时1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七课我国的经济发展课标要求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考情回顾考点考题考情分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2·天津高考,5;2022·广东高考,4高考试题主要结合我国民生发展的成就或存在的问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其要求。

结合我国万元GDP能耗降低、碳中和国际科技竞争等,考查贯彻新发展理念。

结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农村的发展、利用外资的状况等,考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命题形式是选择题、主观题都有,并且本课内容是主观题的常考方向,考查特点是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贯彻新发展理念2023·湖北高考,5;2023·山东高考,3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广东高考,5;2023·湖南高考,52023·全国新课标卷,15;2023·山东高考,2、172023·湖北高考,3、17;2023·北京高考,12、192023·辽宁高考,8、19;2023·海南高考,4、232023·重庆高考,4;2023·福建高考,2、16(2)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课时1贯彻新发展理念核心考点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提醒以人民为中心是发展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方法,两者一致。

2.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基本内涵具体要求侧重点发展为了人民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心、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出发点)发展依靠人民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的动力(动力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发展的趋向(落脚点)模块融合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展依靠人民,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五大“红利”

中国五大“红利”

中国五大“红利”
贾康
【期刊名称】《英才》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在阴云密布的世界经济中,中国是最大的亮点、表现最好的经济体。


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总体而言还仅走到半途,伴随着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民主化、法治化历史进程,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二元经济体”和最大人口规模的市场,在今后数十年弥合“二元经济”的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求与发展潜力,并在全面开放的WTO框架下以经济手段配置资源取得来自全世界的有效供给。

【总页数】1页(P30-30)
【作者】贾康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相关文献】
1.“五大红利”造就中国发展奇迹 [J],
2.“五大红利”造就中国发展奇迹 [J],
3.中国反腐带来了五大红利 [J], 高波;
4.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读《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
[J], 金珠
5.挖潜贵州“五大红利区” [J], 陈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抓住“新四大红利”

抓住“新四大红利”

抓住“新四大红利”“新四大红利”,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四大新机遇和新动能,包括市场红利、城市红利、人力红利和创新红利。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这四大红利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这四大红利的潜力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市场红利是指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所带来的红利。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消费市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市场红利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红利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并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会。

城市红利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红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将继续扩大。

城市化将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发展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将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

城市红利的释放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消费的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

人力红利是指中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所带来的红利。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生产力也在不断增加。

人力红利的释放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用工资源,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

创新红利是指中国日益增强的创新能力所带来的红利。

中国正在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撑点。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崭露头角,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抓住“新四大红利”

抓住“新四大红利”

抓住“新四大红利”近年来,“新四大红利”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四大红利分别是人口红利、市场红利、科技红利和环境红利。

这些红利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是人口红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了。

相反,由于中国的庞大劳动力人口,仍然具有巨大的劳动力和消费潜力,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是市场红利。

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消费者需求旺盛,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潜力。

特别是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中国正在迅速进入一个高质量、高效率、高创新的新时代,这将进一步增加市场的竞争和机遇。

由于中国市场的开放和透明度的提高,国内外企业都可以分享这一巨大的市场红利。

第三是科技红利。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出现了世界级的企业和领军人才。

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最后是环境红利。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也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方向。

总之,“新四大红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而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享受这些红利带来的好处。

2024年国家事业单位政治理论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国家事业单位政治理论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2024年国家事业单位政治理论知识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我们认为()。

A.2030年之前中国可能保持较高的经济衰退速度B.2030年之前中国仍然可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C.2030年之前中国可能保持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D.2030年之前中国可能保持较低的经济衰退速度2.除了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之外,还需要积极推动(),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五大发动机”。

A.信息化B.农业现代化C.新型工业化D.基础设施现代化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A.教育产业B.社科产业C.科技产业D.文化产业4.加强综合监督和诚信建设,可以更好发挥()作用A.自律、他律、互律B.规章、制度、条例C.自律、他律D.制度、条例5.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以()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必要一环。

A.智能化B.信息化C.多面化D.多元化6.防灾主要是指从源头上加强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掌握自然灾害发生信息,提高自然灾害的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A.监测预警B.应急反应C.防灾抗灾D.积极防御7.从国际比较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最好的指标是()。

A.社会发展指标B.人类发展指标C.经济发展指标D.政治发展指标8.更好发挥()和各类基金作用,鼓励内容和形式创新,支持文艺院团发展,加强排演场所建设。

A.建设投入B.国家投入C.政府投入D.社会投入9.大数据是()战略资源。

A.基础性B.上层性C.前瞻性D.共享性10.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

A.全民共建B.全民共建共享C.全民共享D.全民共建共用11.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需要集中力量突破信息管理、信息保护、安全审查和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提高()能力。

“十四五”全球新格局与中国新机遇

“十四五”全球新格局与中国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样一个时点上,我们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个分析,特别是对未来的重点工作做一点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新格局的五大趋势后疫情时代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可以概括为五大趋势。

一是全球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的缓慢复苏过程。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但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各国采取超常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需要时间来消化。

前几年,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战,以及最近中美博弈不断升级,引发全球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等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高涨。

加之疫情破坏了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全球经济恢复正常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未来5到10年将是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供应链的重组重构过程,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新的规则体系重建过程,需要国际社会凝聚更多共识、共同努力。

在低速增长过程中,伴随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将引发杠杆率居高不下。

最近几年各国政府、企业和居民都在加杠杆,未来可能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

短期内发达经济体不会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因为刺激经济引发高负债,扩张性财政政策也需要宽松货币政策配合。

因此,会出现一种经济低速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杠杆、高风险、高失业率并存的态势。

美元延续贬值,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资本流动无序,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这些都将影响全球金融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中美关系将进入竞合时代,有竞争也有合作。

特朗普时代点燃的中美“新冷战”和“脱钩”的激烈对抗局面,将会做出重大调整。

过去粗暴加征关税、长臂管辖、挥舞制裁大棒的做法,破坏了中美合作,也让美国经济深受其害。

拜登上台后,可能会采取相对理性的做法,在很多领域和中国展开合作。

试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试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试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作者:郭峻豪来源:《商情》2018年第07期[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整体竞争力。

在当前的新常态发展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融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从而持续增长我国的经济实力。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新常态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创新经济体系、深化经济金融结构变革、加强政府与经济市场之间合作,从而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考察地区经济时,针对性指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战略化发展关键机遇阶段,应当基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不断的顺应当前的新常态发展,对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应当保证心态平常。

2014年我国中央政府机构在开展有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会议中提出,当前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又当对我国带来如何的发展影响,通过采用怎样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前我们必然针对且展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正所谓经济的“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工作开展自2015年发展至今,已经步入了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状态,且此种状态需要维持较长的时间段。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就要求我国经济,能够始终保持高速的增长趋势,至最终形成经济中高速持续发展方向,主要的发展形成方向由原本的质量向效率型转变,整体的经济结构也逐步的向优增量推进,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转折点。

在历经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尤为庞大的经济主体,并且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增长基础,由此所面临的经济资源环境压力较大,需要将经济的增长发展速度放慢,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发展下,通过不断的对产业结构加大调整力度,将产业发展重点放置于新型的高科技技术产业中,促进我国的高质量可持续经济增长。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一)基于全球经济视角变革供给侧结构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问题尤为重大,不仅需要基于经济学的发展视角开展,同时还应当重视多方面发展问题,由此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下,应当重视国际金融发展、国际化服务市场及商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权衡。

我国经济增长的五大潜力

我国经济增长的五大潜力

我国经济增长的五大潜力——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内容提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完全能保持更长时间,眼下一些消极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仍处于合理区间且符合宏观调控预期,更主要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仍蕴藏巨大潜力,至少在5个方面还没有释放出来。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经济增速出现逐季下降,一季度9.7%,二季度9.5%,三季度9. 1%,四季度8.9%,全年增长9.2%。

对此,国内外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经历30年,增长的潜力差不多用完了;还有的人认为,中国到2013年就要实现硬着陆,中国的快速增长期到此就结束了。

如何厘清认识,树立信心,同时又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风险评估,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完全能保持更长时间,郑新立认为,眼下一些消极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仍处于合理区间且符合宏观调控预期,更主要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仍蕴藏巨大潜力,至少在5个方面还没有释放出来。

郑新立分析,第一是需求潜力。

现在,我国的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1年年底城镇化率已出现一个历史标志性的数字,达到51.27%。

需求潜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城镇化带来的巨大需求。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能稳定下来。

若中国的城镇化率今后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持续20年才能达到70%。

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每年增加1000万城市人口,就需要1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再加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增长,这个潜力是很大的。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将成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

只要我们采取措施,不断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个潜力就能释放出来。

可以预计,再用10多年的时间,到2026年,中国的人均GDP再翻一番半,可达到12000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12000美元是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的分界线。

世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

世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

世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发表时间:2019-07-09T17:00:22.150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作者:张丽娜[导读] 本文对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新常态的特性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策略进行了重点论述。

张丽娜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如何抓住机遇,有效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是目前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新常态的特性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策略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世界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发展表现了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更加紧张;二是全球经济格局稳定性越来越低。

这表明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发展瓶颈,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营更加困难,投资回报率降低,这也预示着发达国家的经济从萧条逐渐走向稳定必然要经过一段艰难的发展期。

因此世界经济新常态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经过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形势逐渐向好。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在2014年之后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国内经济增长率创下了十几年来的最高值。

英国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其失业率逐年降低,而相应的资本回报率开始逐年升高。

因此,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近两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逐渐趋于稳定,世界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和内涵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世界经济市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

1 世界经济新常态的特性分析1.1 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整体上表现为逐渐复苏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五大红利(根据徐洪才在《变革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一、全球经济及其治理呈现五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分化,金融风险在增加。

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日子是向好的,美国经济二季度是明显向好的,GDP增长是1%,英国增长0.8%,日本下降,主要原因是日本4月份提高了消费税,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增长是0.3%,德国是下降0.2%,OECD发达国家二季度GDP环比增长了0.4%,一季度是0.2%。

显然,总体上发达国家是向好的,新型经济体经济情况出现了分化,中国经济后面要具体分析。

金砖国家里面,俄罗斯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受到西方制裁;印度在过去一年货币政策执行得比较好的,成功治理了通货膨胀,也从容应对了资本外流;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像印尼、阿根廷、土耳其稍微差一些,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出现了短期的金融动荡。

总体上看,全球经济是温和地复苏,这是总的趋势,但是中国的情况跟这个有一点背离,尤其是过去两年。

现在出现了新常态,后面要具体地分析。

总体上金融风险增加,主要体现在全球资本流动无序,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变化导致全球汇率剧烈波动和国际资本无序流动,对新兴经济体产生了一定冲击。

第二个特点,全球经济治理开始向旧的体制回归,特别是以美元为本位、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得到了加强。

大家注意到,在去年10月底的时候,以美联储为主导的西方六大中央银行,建立了长期货币互换的网络,发达经济体相互之间捆绑抱团,加固了以美元为本位的旧的体系。

我们还注意到,美国参众两院多次否决了2010年G20峰会提出的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方案。

当时我们期待随着新兴经济体地位的提升,一个多元化的全球经济时代将会来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能够解决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固有缺陷。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暂时又搁浅了。

第三个特点是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取得了初步进展。

我在《变革的时代》一书前言里面说是裹足不前,最近半年的情况还是令人欣慰的。

以中国为主导的,在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以及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等,都取得了初步进展。

应该说,这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主动出牌取得了积极成果。

第四个特点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和金融治理矛盾重重,特别是亚太地区金融稳定机制存在内在缺陷。

大家熟悉的,就是在“10+3”框架下,东盟十国加中日韩“10+3”框架下有一个多边化的清迈倡议,现在是2400亿美元的救助规模,这个救助基金作为亚太地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内容有内在缺陷,因为这个资金不是在一个实体的管理账户里头,而仅仅是“10+3”国家有一个承诺,一旦出事,10+3国家将按照原先承诺的出资比例出资来进行救助。

这样一个机制,大家可以看到反映是比较迟缓的,因为一旦出现金融危机苗头,应该要“先发制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姗姗来迟做决定的时候,金融危机已经扩大了,绵延了。

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地区存在内在的矛盾,尤其是政治上的矛盾,导致了整个亚太地区,现在显得非常不稳定,现在美国日子好过一点,缓过神了,又可以主导全球新的经济治理规则制定。

他所主导的TPP,即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以及TTIP,即跨大西洋投资与贸易伙伴协定,这两个TTP和TTIP,还有服务贸易协议等。

要制定新的全球游戏规则,这一规则显然有利于发达经济体,有利于巩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对新兴经济体利益考虑得非常少,而中国基本是边缘化,没有参与其中。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亚太地区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尽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新一届领导人非常努力,在周边国家外交方面取得了相当多的积极成果,比如说与俄罗斯的关系,最近跟蒙古的关系都在改善,跟韩国的关系也不错;但是,我们跟美国盟友的关系不行,在东海和南中国海两大领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亚太地区虽然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但在治理层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五个特点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已经崭露头角,目前来看机遇和挑战并存。

所谓机遇,就是中国现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外汇储备,未来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可以期待的。

尤其是,对新一届政府改革的决心和顽强意志,要充满信心。

在G20国家合作层面上,正积极筹备,2016年我们作为20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今年秋天作为APEC峰会主办国;金砖国家合作层面上,也是大展拳脚,出动出牌,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中国目前已是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现在很快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家,在中国“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过程中,国际形象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人民币国际化,过去两年是大刀阔斧、高歌猛进。

过去的7个月,人民币和欧元间的关系发展很紧密。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人民币挺进欧洲,在与欧洲投资、贸易、金融合作方面,要推行双边贸易用本币交易、结算;要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包括伦敦、法兰克福。

这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全球经济治理呈现有五个特点,也是外部新常态下的全球经济的五个特点。

二、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五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个表现就是大家都讲到的“三期”叠加,第一期是经济增速换档期,过去的三十五六年时间里,1978年到2013年,平均GDP大概是9.7%;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十年,2001年到2011年,GDP平均增速为10.4%,最近两年急剧下滑,2012年是7.7%,2013年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呈现缓慢下滑的态势。

经济增速换档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来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难以承载过去那样的快速成长、粗放增长;还有工资成本上升,以及过去几年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幅过高,导致外贸企业竞争力下降。

按照十八大制定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再翻一番,保持每年7.2%的经济增长应该就能够实现。

今年、去年我们提出的政策目标都是7.5%左右,体现了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档,第二个表现是经济结构调整。

过去旧常态下的经济结构已经固化了,依靠投资驱动、出口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可喜的是,2013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达到了46.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明显增加。

随着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特别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增强,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实现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驱动这样的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

当然,经济结构不光体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的需求结构,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供给调整。

大家注意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投资增速在下降,但是第三产业投资,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未来要继续支持经济结构的优化,今年以来,定向调控政策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这几个方面统筹协调起来,比如对信息消费的扶持,对棚户区的改造,西部铁路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都是补短板,通过投资增量结构的调整,带动存量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第三个表现是潜在风险因素将长期存在。

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产能过剩的风险,产能过剩是老问题,体现在制造业方面,还是处在低端水平,来料加工占主导地位,当然在过去几年应对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出台的时候,刺激政策也积累了一些过剩产能,现在需要消化。

消化产能,可以具体看我的专访,我讲了三个观点,要“三管齐下”。

第一是通过培育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解决一部分;第二是通过大江大河的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比如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一路一带,即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还有京津冀一体化,等等,基建投资项目上马消化一部分原材料,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

第三个办法是通过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力度,通过对外投资,资本输出拉动商品输出,同时把境外的技术管理,以及资源引进国内,形成内外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二就是影子银行的风险。

最近几年,尤其是信托业、银行表外融资发展很快,突破了十几万亿。

这里有特殊的历史原因,过去多年我们对利率管制,资金价格扭曲,金融结构扭曲,导致资金供求关系扭曲,很多理财产品,作为储蓄替代性产品,得到了蓬勃发展,这是规避金融管制的产物。

防范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现在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一点要采取疏导的办法,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把影子银行一棍子打死。

本质上说,影子银行是一个中性概念,很多人对影子银行有很大的偏见,影子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挥着独特作用,我们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不是资金过少,而是传导机制不畅,资金错误配置;三是房地产泡沫。

最近大家注意到,房地产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泡沫破灭的风险。

过去的七个月,很多三四线城市价格下跌,库存增加,这种情况正在向一、二线城市蔓延。

这是过去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是过度透支积累的结果。

曾几何时,过去十几年一直说要把房价调下来,叶公好龙,龙已经来了,现在赶紧解除限购限贷政策,这时选择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是与时俱进。

下一步,我认为要尽快阻止这种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急剧下滑,政策调整应该提到议事日程。

我的观点是,应该对第一套房、首套房的首付款,在按揭贷款方面给出优惠政策,要保证首套房贷款的资金成本下降,首付款也要降低比例,否则的话,对整个实体经济影响太大了。

股市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地产股、银行股上不去,两大板块受到牵连,整个股市一直很低迷,最近几个月股市有点小小反弹,未来发展要拭目以待。

现在要对房地产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四是地方政府债务,过去在硬性的负债约束机制、财政的预算、监督、执行等方面,都不是很规范,今年已经尝试地方政府公开透明地发行地方市政债券,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期限结构错配问题。

我的观点,总体上看,现在政府债务水平不高,中央政府偏低,地方政府偏高,但要通过期限结构调整解决流动性压力,处理得好是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的。

五是外部金融风险冲击,总体来看我们有实力,有底气,有4万亿的外汇储备。

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人民币汇率是贬值的,7月份是升值的,7月份以来经济数据是不太好的,有点偏离常规。

在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政策上也要做出调整。

在加大对外开过程中,像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逆差会增加,我认为这是好事情,很多人觉得是坏事,可以对冲我们在货物贸易上的顺差,改善整个外部平衡。

现在外汇占款少一点,流入资金少一点,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是好事,可以增加中央银行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政策空间,如果外资流出,出现一些逆差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趁机下调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现在20%左右的银行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账上,用于外汇占款对冲,货币政策运行成本太高了,很笨拙,很不灵活,应该进行调整。

总体来看,应对外部金融冲击我们也有对策思路,比如说征收托宾税,即金融交易税,在加大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又要防范金融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