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公开课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章节课名第一单元第四课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师上课教学环节页码内容1.情境导入 1.1船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很多以水为生的民族还在使用着这类简单而实用的船,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推进,船在动力和外形上发生了很大的进步。

2.探索新知 1.2最早出现的是以浮具为水上工具和人力划桨为推动力的木船。

1.3后来出现了以人力和风力等为动力的帆船。

1.4这是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每小时8公里。

1.5这是19世纪出现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船。

1.6当今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开辟了新的动力来源。

图为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和以空气为动力的气垫船。

1.7纵观船的发展史,同学们感受到船只的变化了吗?你发现了哪些变化?(学生讨论3分钟)其实,上节课我们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知道铁块在水中是沉的,用钢铁制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还能装载很多货物,是因为体积越大的船,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水的浮力也就越大,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这节课我们也来造一艘小船,材料是橡皮泥。

大家准备用橡皮泥造一艘什么形状的船呢?你有增加小船载重量的好方法吗?是的,我们要把小船做成空心的,而且要尽量做得体积大一些,这样排开的水量也会大一些,装载量也就1.12我们先观看一段实验视频,探究一下同重量不同体积与形状的小船,装载量是否存在差异。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教案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教案2
②载重时船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小船,并测试船的载重能力。
3.全班交流并评出“载重冠军船”。
4.引导学生共同交流:增加船的稳定性和载重量的具体方法。
1.各组明确比赛规则,并进行动手实践。
2.展示小船
3.交流评比
4.观察了解
5.交流并得出结论。
采用动手实践与竞赛评比相结合的探究方式,既增强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科学态度。
《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已经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但对于相同重量的同一类物体,如何增加它的排开水量已达到增强装载量这一问题,却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集中展示引入新课
1.上一节课,老师让每个小组在课外设计一艘小船,下面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一下自己造的小船吧!(展示时请当众用垫圈验证一下它的载重能力。)
2.大家所展示的小船造型都很精美,但在载重能力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
3.引导学生猜测小船载重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联系生活开阔视野
1.课件展示: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船只,让学生感知船的发展历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交流活动:如果你将来成为了一名船舶设计者,你准备设计出一艘怎样与众不同的船只?
1.观察、感知
2.交流汇报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感知船的发展历程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板书设计:4.造一艘小船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五下4第7单元《造一艘小船》中的一部分。

该单元涵盖了孩子们小学阶段必须了解的关于浮力、物体的密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2 教学目标•能够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能够构建简易的小船•能够在实践中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浮力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小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教学难点•如何确保小船的稳定性和漂浮性•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1.浮力原理2.小船的构建3.实践操作:造一艘小船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带领学生了解浮力原理•描述物体的密度和因此浮力导致它漂浮的原理•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浮力实验步骤二:带领学生构建小船•介绍小船制作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作小船模型并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小船如何能够漂浮步骤三:实践操作,造一艘小船•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进行测试和实践•描述学生制造和测试小船的流程,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物体密度的概念和实践操作的理解四、教学评价与作业4.1 教学评价学生能否理解物体密度和浮力原理,能否使用材料和工具制作小船,并能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物体密度概念的理解。

4.2 作业学生完成针对小船制作与测试的小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小船制作过程、小船设计思路、在测试过程中的发现和结果分析,然后分析报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该节课采取了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法,学生利用自己的实践操作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浮力原理和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把控学生的安全问题,要确保学生制作的小船牢固可靠并优雅漂浮,加强学生练习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思考小船制作的细节和可能的改进。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鼓励他们多分享对于物理和浮力方面的体会,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5-2-1-4造一艘小船-研究型教学设计

5-2-1-4造一艘小船-研究型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设计者:萧山区云石小学沈辽【教材分析】船舶的发明与制作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

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人类的交通和运输方便了。

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教材安排了5个活动内容,我们可以把“用橡皮泥造船”和“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合并为“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作一个十分钟以上的长时探究,把“用其他材料造船”放在课前完成,在课堂上以“船的展览会”呈现,孩子们研究完自己制作的船以后,再一起学习“船的发展史”,这样符合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发展规律,又能较好的处理课堂教学时间。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特别要注意在上节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时的铺垫,学生探讨橡皮泥浮起的原因时,“如何在不借助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如何使橡皮泥浮起来呢?”需要对各种能浮的形状做探讨,并进行各种形状的排水量测试。

在上节课实验操作基础上,本课中我们测的是装载量,学生会根据排水量和装载量的相互印证,多证据指向“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少,既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既浸入水的体积大”。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但有时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

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导致老师增加课时,少部分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所以本课要激励学生能够课外主动收集船舶发展的资料,课外制作完成“用其他材料造船”,让学生们能够思考在简单的造船活动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教学目标】11.科学概念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通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他们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探索橡皮泥造的船,不断改进船形,增大船浸入水中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队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多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的造一艘排开水量大,装载量多的小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橡皮泥若干,泡沫若干,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船一直以来是水上交通工具,古往今来,人们制造了形态各异的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欣赏完这些图片后,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船的发展史?3.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船的发展史。

(教师边出示课件图片,边讲解)二、做一艘橡皮泥小船1.欣赏完这些船,了解了船的发展史,大家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船?2.出示材料:橡皮泥3.小组分工合作制作4.各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去欣赏别的小组小船。

三、用其它材料造船1.画出你想制作的船的草图2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事先做的小船,展示给同学们看,介绍一下你的小船,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优点?3.没有带材料的同学,请你按书本P10说说你准备做什么小船,用什么材料,自己觉得小船有什么优点,写在作业本上。

其它同学按自己做好的小船写在作业本上。

小学科学《造一艘小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造一艘小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不着地,不腾空。

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打一水上交通工具。

指生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船?生回答,顺势引入第二环节。

二、船的发展史1 、阅读教材11 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 、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 、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 、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10 分钟内。

3 、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并控制时间。

4 、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5、总结:船侵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装载量就大。

四、其他材料造船展览会(为了节约上课时间,学生课下用其他材料自制小船)学生上台演示并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介绍它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五、改进和完成1. 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六、活动总结科学存在于人类的方方面面,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就能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公开课教学设计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沉和浮的概念,以及排水量和排开的水量的区别。

同时,让学生了解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用橡皮泥制作小船,并在水槽中测试它的浮力和装载量。

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4.比赛评选:根据小船的浮力和装载量,评选出最优秀的小船,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改进思路。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1.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船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人类造船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模型。

2.知识讲解:讲解各种船只的特点和用途,以及船的载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3.展览交流:让学生分组,自由参观展览会,观察各种船只模型,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同时,让学生自己制作个性化的小船模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船只的图片和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船只的知识。

2.在家制作个性化的小船模型,并写出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3.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船设计,提高船的浮力和装载量。

科学课的活动材料应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材料都适合作为科学课的活动材料。

在材料准备方面,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材料,但也要充分考虑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以便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

例如,“薄铅片、卡纸、回形针、胶带纸、胶水、剪刀、玻璃球、吸管”等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材料。

在设计实验活动前,教师应先进行实验,以便对如何使实验成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具体的活动安排。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课的核心和目标是以科学探究为导向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初次体验探究----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问题的延伸和拓展”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探究结果,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本节课中,学生进行了两次实验。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设计制作一艘小船,比较哪个船装运的玻璃球更多。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船的基本结构,认识浮力与船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小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并运用到小船的制作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类型的船模型、泡沫板、塑料瓶、竹签、细线等。

2.学具:每组泡沫板、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类型的船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吗?2.学习浮力知识(1)讲解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举例说明浮力的作用:如轮船、木筏等。

(3)讨论:如何让小船浮在水面上?3.制作小船(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艘小船,并说明设计理念。

(2)发放材料:每组泡沫板、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3)指导学生制作小船:a.画出船体轮廓,用剪刀剪出船体。

b.用胶水将船体与船舱连接。

c.添加船帆,用细线固定。

d.调整小船的重量,使其能浮在水面上。

4.测试小船(2)讨论:如何改进小船的设计,使其浮力更好?(1)引导学生分享制作小船的过程和感受。

(2)讨论:通过制作小船,我们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五、作业布置1.画出一艘自己设计的船,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2.家长监督下,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小船,并记录制作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小船,让学生了解了船的基本结构和浮力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浮力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吗?”学生:“因为它很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造一艘小船 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造一艘小船 教学设计

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材处理】本课教材安排了5个活动内容,为了更有效利用时间,我对教材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把“用橡皮泥造船”和“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合并为“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把原教材“船的发展史”和“船的展览会”合并作为第二个教学内容,而把“用其他材料造船”放在最后,可以比较机动的处理课堂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二、教材解析三、学情分析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体积相同的物体,重容易沉,轻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小容易沉,体积大容易浮;也知道了轻重相同的物体,改变排开水的量,可以改变沉浮。

但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知识层面,不能应用于生活实际,在应用方面也未形成规律。

四、学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增大船排开的水量,从而增大载重量。

情感与态度: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增大船排开的水量,增大载重量。

2、教学难点:理解载重量增大的实质是增大了排开的水量。

六、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师: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昨天大家回去收集了关于船的知识,你都了解到了一些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教师引导性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别人介绍的是关于船的什么方面的知识?)3、师: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从独木舟到现在的客轮,在逐渐变化,变得更好,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是在逐渐发展,大家想一想,船的发展过程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变好的?4、小组讨论交流:稳定、载重、动力、材料……(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

)(二)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师: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载重量很重要,从独木舟载一个人到现在的客轮载许多人,载重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今天我们要来造一艘小船,材料是橡皮泥。

小学科学_《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不着地,不腾空。

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打一水上交通工具。

指生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船?生回答,顺势引入第二环节。

二、船的发展史1 、阅读教材 11 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 、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 、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 、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 10分钟内。

3 、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并控制时间。

4 、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5、总结:船侵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装载量就大。

四、其他材料造船展览会(为了节约上课时间,学生课下用其他材料自制小船)学生上台演示并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介绍它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五、改进和完成1. 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六、活动总结科学存在于人类的方方面面,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就能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第一章第四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浮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材中,已经给出了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如何测试小船的浮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使小船更稳定等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浮力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但同时,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力原理,知道如何制作一艘稳定的小船。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小船的制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浮力原理。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小船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制作小船所需的材料:如塑料瓶、木棍、绳子等。

3.测试浮力的工具:如称、水等。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原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小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船的结构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开始制作小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使小船更稳定等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小船的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使小船更稳定?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设想造一艘小船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设想造一艘小船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设想-造一艘小船教科版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初次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这一课将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其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1、问题的提出在这节课的导课设计中,首先教师出示铝片放在水面上,让学生预测在铝片上能放几颗玻璃珠,接着教师演示,最后教师提出:有什么方法能让铝片上放更多的弹珠。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设置的情境进行假设,产生多种不同的意见,从而引起矛盾,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2、初次体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想办法,用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铝片设计制作一艘小船,比一比谁的船装运的玻璃球多,学生发现装了玻璃球的小船会发生倾斜,而且容易漏水。

3、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装了玻璃球的小船为什么会发生倾斜?怎样才能保持船的平稳?还有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船装更多的玻璃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用同样大小的卡纸1张,回形针、胶带纸、胶水、剪刀、玻璃球、吸管等材料设计改进小船的方法,并进行反复交流、讨论和相互质疑,通过实验研究,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课本插图提示: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试试。

这是一种方法,让学生动脑一定还能想出更多的办法,“堵漏洞”“加高船舷”“加大浮力”……改进小船后,让学生第二次进行装运玻璃球珠的比赛。

4、问题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了解更多的船的作用和特点及船的发展史,可以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以及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让学生了解船的发展史,体会到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而萌发要设计一艘未来的船的美好愿望。

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体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船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2.掌握自己动手制作小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造船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小船。

教学准备:
瓶盖、蜡烛、烛心线、薄木片、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船只,引导学生们讨论船只的构造和用途。

Step 2:呈现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要制作一艘小船,你们会选择什么材料和工具呢?
Step 3: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介绍
引导学生们讨论和列举制作小船可能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如瓶盖、薄木片、胶水等。

Step 4:制作小船的步骤
1. 将一个瓶盖固定在一块薄木片上,用胶水粘贴。

2. 将烛心线固定在另一块薄木片上,用胶水粘贴。

3. 将两块木片胶合在一起,确保瓶盖朝上,烛心线朝下。

4. 等胶水干透后,小船就制作完成了。

Step 5:制作小船实践
让学生们按照上面的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小船。

Step 6: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Step 7:学科拓展
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小船能够浮在水面上,进一步了解液体压力的原理。

Step 8: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或调查任务,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Step 9: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小船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

Step 10:课后反思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各种船的结构特点,学习设计船的图纸,并动手制作一艘小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船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船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学生的经验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船的结构特点,知道船的设计原理。

2.学会设计船的图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动手制作一艘小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船的结构特点,学会设计船的图纸,制作一艘小船。

2.难点:船的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船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小船的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小船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船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船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船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船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船的图纸,并动手制作一艘小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我国古代的船舶文化,分享自己的收获。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船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

7.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幅关于船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船舶文化的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水槽一个、若干防水橡皮泥(卡纸、泡沫、胶水、易拉罐等)、若干垫圈、记录单、毛巾。

【教学过程】一、引入:船的发展史师展示图片资料:木筏、独木舟、帆船、明轮、气垫船、现代客轮、远洋货轮、驱逐舰。

生阅读图片资料,感受到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引出课题:造一艘小船。

(师板书课题)二、探索:造船PK赛师出示材料:防水橡皮泥;卡纸、泡沫、胶水、易拉罐等。

师出示提示:1.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2.选择合适的材料(二选一);3.边画设计图边造船;4.造船结束,用垫圈来检测哪艘船的载重量最大。

(同种材料PK)1.把橡皮泥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检测各个橡皮泥船的载重量;2.观察载重量大的船有什么特色?(预设: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3.分析同样形状的船为什么载重量会不同?(预设:船是否放平稳、垫圈放的位置等)4.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船的装载量变多?其他材料制作的船:1.把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检测各个船的载重量;2.观察载重量大的船有什么特色?(预设:上有泡沫、体积大等)3.讨论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四、总结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师:钢铁很重,在水中是沉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船的构造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船的结构和功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可能对船的结构和浮力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加深对船的构造和浮力原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制作小船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制作小船的基本技能。

2.难点:浮力原理在船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船的结构和功能,浮力原理。

2.示范法:展示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小船,培养动手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例、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2.学具: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船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浮力原理。

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小船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示范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

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原理在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小船,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改进小船的设计,提高其性能。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船的结构、浮力原理以及制作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船制作,观察其在水中的浮力表现,并撰写观察报告。

5-2-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基础型

5-2-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基础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教材安排了5个活动内容。

首先是“用橡皮泥造船”,让学生根据一定量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怎样将船造得大一点。

小组完成造船后,进一步探究“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让学生了解用了什么方法增加小船的装载量?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可是橡皮泥造的船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入“用其他材料造船”。

学生通过设计造船计划,然后进行科学实践,完成船模的制造。

在这个基础上,全班进行“船的展览会”,通过相互比较和了解,学生对“船的发展”有了探究的兴趣,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历史,了解人类的发明创造过程,激发学生学生的创造欲望。

【学生分析】学生对船这一科学事物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历,有过折纸船的经验。

学生知道船的各种用途,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了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知道了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学生通过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怎样保持船身的稳定和平衡,如何装载更多的货物。

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调试才能达成,因此活动前要作好思辨活动,活动中做好指导工作。

本课还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材料造船,设计出更多的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学和技术的联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同时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1.4《造一艘小船》教案
六、作业布置
近期,学校将举办一期船的展览会,望同学踊跃参加。
回顾:把实心橡皮泥变成空心的,增加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用天平秤橡皮泥
认真听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开始捏船大比拼
准备垫圈
认真听检验要求
实验,填写表格
小组比拼
实验交流:玻璃球容易滚动,小船容易侧翻
把船分成几个舱,装载货物
讨论交流
按照老师的指导写出自己的造船计划
按计划造船,
填写实验记录
独立完成
查阅资料,交流
积极准备
让学生知道怎样造出装载量大的船
实验验证如何做到货装的多而且平稳
学会写出造船计划,并学会改进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了解船的文化
培养动手能力ຫໍສະໝຸດ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探究中,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増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在活动中培养我们动手能力、小组协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7)远洋货轮
以载运货物为主的。其大部分舱位用于堆贮货物的货舱。货船的船型很多,大小悬殊,排水量可从数百吨至数十万吨。
(8)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
总结课堂
板书
用橡皮泥造船
造一艘小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2)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4.造一艘小船
一、教材简析:
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怎样保持船身的稳定和平衡,如何装载更多的货物。

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调试才能达成,因此对学生技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还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材料造船,设计出更多的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最后举办船的展览会和回忆船的发展史是活动的延续,希望学生保持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历史,了解人类的发明创造过程,激发心中的创造欲望。

二、教学背景:
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

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

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在水中有的物体会浮,有的会沉,即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也知道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学生造一艘小船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一艘小船
改编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的小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的载重量。

2.选择材料,设计方案改进船的其他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STEM目标
S(科学):学生知道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T(技术):学生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装载量。

设计方案改进船的其他方面。

E(工程):改进小船装载量并不断完善小船。

M(数学):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装载量也越大。

【教学重点】
学生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排开的水量,进而增大装载量。

体会原理: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的小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装载量也越大,并能根据原理改进小船的装载量。

学生能设计改进方案,使小船更实用、更完善。

【教学准备】
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棋子若干,课件……
【教学流程】
一、做一只橡皮泥小船
1、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泥,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教师演示)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它让它浮在水面上呢?
2、现在请小朋友们就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捏出一艘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船。

出示活动1方案
a.用一整块橡皮泥制作;
b.先思考,后由组长动手操作;
c.只要能浮在水面上就算成功。

d、成功后把你的小船交至讲台。

限时5分钟(没有做完也交上来)
3、我们来比赛哪一组做得最快,最快的得10分,第二名得9分,最后一名得1分,老师来给你们做裁判,现在开始。

4、学生做船,教师按照先后来给学生记录。

5、我们来看看这些成功的小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6、T:那我们来帮没有成功的小组找找原因,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
小结:是的,看来,要捏出一艘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成功的小组一会可以按照我们刚刚总结的方向改进你们的小船。

二、增加小船的载重量
1、一艘小船只能浮在水面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载人或者载物,(选两艘小船)这两艘船的载重量一样吗?(不一样)
2、今天我们就用围棋子来当货物,那怎么放呢?随便放吗?
3、很好,大家想得很周到,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试试
学生上台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4、有没有道理!那你们学会了吗?现在老师请大家不要改变自己小船的形状,来测量它的载重量,然后到黑板上记录小船的载重量。

学生测量并记录
5、为什么用一模一样大小的橡皮泥捏出来的小船载重不一样呢?我们看到黑板上这两艘小船为什么一个是5一个是7呢?他们有什么不同?(底面积、厚薄、高度))
6、现在就请大家在你们小船原有的基础上选择黑板上一个或者两个方向来改进你的小船,记住哦,要在你这个小船原有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多次改进使我们小船的载重量有所增加,改进一次,测量一次,上讲台记录一次,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小船装的棋子最多!
学生活动
7、我们来看一下这几组他们的载重量达到了30个,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是怎么改进小船的。

8、通过我们刚才的活动,发现底面积和高都会影响我们的载重量,我们要使小船的载重量大呢,就要尽量把它的底面积做大,把高做高,小船呢薄一些。

三、总结
同学们其实今天我们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制作过程,首先我们提出了
问题,如何造一搜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小船,然后设计方案,尝试制造出一艘不仅可以浮并且有一定承重能力的小船,再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使小船的载重量增加,以后你们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完成出更多科学的制作。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造一艘小船
设计方案底面积
尝试制造高度
设计改进厚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