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我们将回顾次贷危机爆发的背景,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金融市场的过度创新、监管缺失和政策失误等。

我们将分析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信贷紧缩、市场动荡、金融机构破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

我们将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教训,探讨如何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以及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如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等。

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防范和应对未来金融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复杂且多元,涉及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

过度的金融创新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收益,推出了大量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如抵押债务债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CDS)等。

这些产品将原本的高风险资产通过层层包装和分销,使得风险被极度扩散和隐蔽。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缺失为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

在2000年代初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足,使得一些金融机构能够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高风险操作。

全球经济失衡也为美国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流入。

这些资本通过购买美元资产进入美国市场,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经济失衡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加剧,进而影响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和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松了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标准,导致大量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进入市场。

这些借款人在房价下跌时无法偿还贷款,引发了违约潮和信贷紧缩。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和监管不足的问题,也有全球经济失衡和市场主体道德风险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房贷危机

由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房贷危机

由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房贷危机引言次贷危机是2007年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市场的崩盘引发。

这场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

对于一个房地产市场发达的国家来说,次贷危机给我国的房贷市场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警示。

本文将从次贷危机的起因、影响和教训等方面,分析我国房贷市场所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危机,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次贷危机的起因次贷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次贷市场。

在2000年代初,美国住房市场经历了一个长达10年的繁荣期。

房价不断上涨,住房贷款需求旺盛。

同时,金融机构创新出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金融产品——次贷。

这是一种给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提供贷款的金融产品,其风险较高,但利润也很可观。

然而,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借款人的贷款审查不严格,将大量次贷打包成金融产品出售给投资者。

这些金融产品经过复杂的金融工程处理,使其看似低风险,得到了高信用评级。

然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些被打包的次贷产品暴露出其真实的高风险性质,导致整个金融市场信心崩溃。

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影响虽然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市场引发,但其对我国的房贷市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金融市场的动荡,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法完全独善其身。

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

其次,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机构追求高利润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缺陷,促使我国对房贷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我国房贷市场所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危机我国的房贷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潜在的危机。

首先,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一旦泡沫破裂,将会给金融系统和整个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

其次,银行对房贷的放款需求旺盛,为了追求利润,对贷款人的审查可能不严格,导致贷款风险增加。

此外,房贷市场的发展也可能导致房贷杠杆比例过高,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将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我国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学习怎样预防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虽说两国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都不尽相同,但是从某些经济情况而言,两国是存在相似性和可相互借鉴性的,比方说两国都存在着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投机行为的愈演愈烈以及房地产价格和股价虚高等。

美国这场严重的次贷危机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要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序健康的环境,从而预防次贷危机的产生。

具体来讲,我国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得到的启示有:(1)有效管理流动性过剩问题虽说我国并没有发展次贷市场,但从宏观角度而言,近年来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有许多相似性,尤其是都存在着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但房地产价格很快出现了虚增,于是美联储相应地从2004年开始连续17次提高利率,将利率维持在5.25% 的水平,以给过热的市场消费降温,这样的加息行为直接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由繁荣转向了衰退。

我国也出现过相似的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央银行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十次,将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了17.5%的高水平;而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为了刺激经济而不顾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外汇占款扩大的同时,采取了增加四万亿进行投资的方式,推动了物价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使得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愈加严重。

在流动性过剩严重的情况下,国家随后连续十几次将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1.5%的高水平,这样的货币紧缩政策能够控制商业银行发放信贷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贷款投向的方向。

在我国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里,我们需要对宏观经济大方向有着深刻的了解并经常获取随时更新的信息,要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当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采用变化幅度大的政策以及政府的单向调控,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并且要掌握好经济调控的度和方向等关键性问题。

这样的经验教训是为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防止采用的变化幅度大的政策而对房地产市场及股市形成危害。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引言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紧密联系使得金融监管成为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也给其他国家的金融监管敲响了警钟。

本文将讨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启示。

危机背景美国次贷危机是指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后引发的金融危机。

该危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鼓励贷款机构放宽贷款条件,使得一些信用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也能够获得房屋贷款。

这些放松的贷款条件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导致贷款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债务违约风险增加,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1. 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贷款审批和风险评估方面。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应该着重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对资产负债表的披露和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督。

2. 完善金融监管法规美国次贷危机中,存在监管漏洞和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监管的空白区域进行高风险业务。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监管法规的研究和修订,确保规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防止类似的潜在风险。

3. 加强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不协调的问题,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更加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4. 强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的滥用成为风险的一大来源。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确保金融创新的合法性和稳健性,避免金融创新成为风险的源头。

5. 健全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机制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方面的不足。

因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机制,以确保金融体系能够抵御潜在风险的冲击,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 前言2008年,全球经济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其中以美国次贷危机最为严重。

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金融风暴对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深远。

作为重要的经济体,我国也受到了影响。

其中,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受到波及的。

下面将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来简单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 美国次贷危机简介美国次贷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庞大的次贷市场和次贷债务,引发银行借贷风险。

2.美国经济持续走低,多数作为担保的住房贬值,借贷利率的上升导致无法偿还债务。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一系列金融机构连带破产,引发金融风暴,导致连锁反应,并引发了全球的经济衰退。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资金链断裂和融资环境变差由于全球金融和信贷市场的紧缩,大量外资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撤离,导致国内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急剧加剧。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也使得我国的融资环境急剧恶化,对房地产行业的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3.2 房价下跌随着经济下滑,许多人失业或工资收入下降,房屋需求量急剧下降,致使房价下滑,房地产企业面临重大的财务负担压力,导致大量企业破产或合并倒闭。

3.3 各地政策限制加强由于房地产市场动荡,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加强的监管,并加强了各种政策限制。

例如城市居民购买第二套房屋的政策被强制执行。

然而,这种限制政策在短期内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在长期内可能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4. 结论美国次贷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对全球范围内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深远,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没有可能化解,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成本和税负,以及改变业务和融资战略,降低成本,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金融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金融的启示
me tCo p 提 出 破 产 保 护 申 请 。 8月 9 日 以 来 , n r ) 欧洲 央行 、 联 储 、 美 日本 、 大 利 亚 、 拿 大 央 行 纷 澳 加 纷 向 市 场 注 资 以 提 供 流 动 性 。 至 此 , 次 美 国 次 这
二 、 次 贷 危 机 ” 件 全 追 踪 “ 事 * 浮 出水 面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金融的启示
。 周 纪 恩
摘要 本 文从 美 国次贷危机 的 形成 着手分析 其产 生的 背景 , 析其 风 险积 累过程 , 而阐述该 危机 对 美 剖 进 国经济乃 至世界 经 济和 中 国的影响 , 并结合 日本金 融 泡沫破 裂 的教 训 , 总结 对我 国住房金 融发 展 的启 示。
级 房 屋 抵 押 贷 款 危 机 引 起 了 全 球 金 融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和担 忧 。
2 0 . . 4房 贷 风 险 升 高 美 国 新 世 纪 金 融 公 0 73 1
司 濒 临 破产 ;
花旗银行集 团主席兼行 政 总裁普林 斯请 辞 , 为 公 司 表 现 不 理 想 和 牵 涉 人 次 按 问 题 负 上 个 人 责 任 。此 前 三 季 度 花 旗 集 团 亏 损 高 达 6 5亿 美 元 。 20 0 8年 1月 1 日 宣 布 , 于 出 现 了 高 达 1 0亿 美 5 由 8 元 的 次 贷 相 关 损 失 , 司 在 去 年 第 四 季 度 净 亏 损 公 9. 8 3亿 美 元 ( 股 净 亏 损 1 9 每 . 9美 元 ) 为 该 公 司 ,
大 银 行 , 0 7年 第 四 季 净 收 入 减 少 7 至 1 . 20 9 8 0
4月 , 国 第 二 大 次 级 按 揭 贷 款 机 构 一 世 纪 金 融 美 新 公 司 ( w C n u y F n n il r ) 请 破 产 保 Ne e t r ia ca Cop 申 护 。6月 , 国 第 五 大 投 资 银 行 贝 尔 斯 登 公 司 美

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资本 市场 以及 经济 周期启 示着 手提 出几
续 发展 。 关 键 词 :次 贷 危 机 金 融 业 资 本 市场 启示 宏 观 调 控 房 贷 市 场 经 济周 期

点建议 ,以期让 我 国经济稳 定健康 地持 ; 抵押贷款( R , 3 A M)如 O年期房贷, 在借款头 3 年按低于市场的固定利率付息或不付息,

政策力度。由反垄断的多重 目标和功能决定, 国反垄断政策与其它许多经济政策一 美 样, 既是主导经济理论的产物, 又是维护 国家利益的工具。从前者来说, 主流经济理论
的 内容 会 影 响 反垄 断 的地 位 和 作用 ,美 国反垄 断 历 史 上 的 哈佛 学 派 和 芝 加 哥 学 派 的 主流 观点就对 7 0年 代 之 前 的加 强 管 制 和 7 代 之 后 的放 松 管 制 发 挥 了很 大 的影 0年 响 。这 说 明 , 垄 断政 策 的 实施 并 不 是 一成 不变 的 、 械 的 , 为 一种 社 会 行 为和 政府 反 机 作
市场 带来 不 稳 定 。
由美 国 次贷 危机 引 发 的 贝尔 斯 登 、 雷
曼兄弟、 美林或被破产保护或被收购 , 并导 致 自 12 9 9年以来的最大金融危机 。 冰岛濒
临 破产 , 巴基 斯 坦 外 汇储 备 告 急 , 国 政府 各
i 行原来将 这些贷款保 留在 自己的资产 负债表 中,近年来却将其转换 成债 务抵押债券
会 组 织 的框 架 之 内工 作 , 无 论 对 推 进和 实施 反 垄 断 政 策 , 是 积 累 反垄 断 的 经 验 都 这 还 是十 分 重要 的 。 ( 必 须 根据 经 济 周 期 循 环和 政 治 发 展 的阶 段 性 需要 来 实 施 松 紧 不 一 的 反 垄 断 五)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2007年7月底,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贷款市场危机而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最终爆发,其“蝴蝶效应”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至今为止,危机已经造成美国多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陷入严重财务危机而宣布破产或濒临破产,危机还殃及许多全球知名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使它们陷入流动性困难。

本文就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房贷业务的警示进行探讨。

标签:次危机房贷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原因简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的次贷危机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实行的政策有关。

2001年,格林斯潘为使美国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依靠低利率制造了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刺激了次贷的需求和发放动力。

“9·11”事件后,美联储(FED)利率降至1%,美国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然而,流动性资金过剩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促使房市火暴异常。

从2002年起,美国房价每年以10%以上的幅度上涨,2005年更是达至17%的涨幅。

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美国房价开始出现下跌,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跌势最终引发次级房贷难以偿还和债券信用危机。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房贷业务的警示尽管由于严格的资本管制,我国经济受此轮美国次贷风波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对于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业以及资产投机气氛渐浓的股市楼市来说,当前美国次级房贷市场风险的扩散并非隔岸之火,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目前已进入升息周期,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飚升,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聚积,对照中国的市场环境,此轮风波有明显的借鉴作用,其中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思考。

1.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集中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4年的l3%已升至2007年6月底的17%,房地产信贷资产已成为房地产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无疑将增大银行信贷损失的风险几率。

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由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蔓延,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蝴蝶效应”令各国政府的神经高度紧张。

这给处于经济高位运行的中国敲响了警钟,诸如流动性过剩,房地产价格虚高,信贷投放过度等一系列美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中国同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因此,研究美国次级债市场现状,分析其对我们的影响,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于保障我国金融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将大有裨益。

一、当前次贷危机概述美国次级债曾经是一种金融创新,就是由美国房屋抵押公司给信用级别比较差、没有充分的法律收人证明的负债比较重的人贷款。

过去美国银行采取比较谨慎的运行状态,所以次级债规模并不是很大,到1994年.根据美联储的估计总量不过是350亿美元,但是后来一直膨胀到15000亿美元左右。

次级债大幅度发展,究其原因是2000年之后美国网络饱沫破裂.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迫使美联储采取利率低等货币政策鼓励进行大规模投资。

在货币宽松的条件下,2001—2004年出现了许多推动抵押贷款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出来。

没有收人的人都可以贷款。

2004年6月以后,美国经济开始发展,房价大幅度上涨,美联储开始改变货币政策,利率上调。

经过连续17次上调利率,到2006年6月9日,利率从不到1%调到5.25%。

这对房地产业产生了压力。

2006年和2007年,房价开始走低,全美各主要城市平均房价下降了16%~30%。

但2007年,仍然新增了1500万个房屋抵押人,这时,绝大多数房价已经低于未付抵押贷款的总量,问题开始出现,现在美国有800万个家庭马上就要破产。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影响政府政策及银行经营理念次贷危机对政府房地产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不仅打破了国内房地产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之神话,也改变中央政府对国内房地产发展的看法”首先,不少商业银行放松个人住房按揭市场准入,贷后又放松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近三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危机之一是美国次贷危机。

该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以及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和对我国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总结经验教训并提供启示。

第一章:次贷危机的成因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它可以追溯到2000年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

低利率环境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刺激了购房需求,使得房价快速上涨。

银行纷纷发放房屋抵押贷款,包括高风险的次贷贷款。

其次,次贷贷款的合并和转售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混乱。

抵押贷款交易被打包成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并出售给投资者。

金融机构将高风险抵押贷款混合到低风险MBS中,使得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的风险。

同时,信誉评级机构对这些抵押贷款的评级存在严重问题,高风险自然得到低风险的评级,误导了投资者。

最后,危机加速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融监管的缺失。

监管机构未能有效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衍生品市场进行对冲和保险,但是监管机构对这些市场的监管存在漏洞。

此外,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督金融机构的杠杆和流动性风险,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加。

第二章: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外贸。

首先,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致使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我国股市和货币市场受到冲击,进一步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此外,我们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影响,导致信贷紧缩和资金链断裂。

其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

全球需求的下降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国际贸易活动受到了压力。

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导致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工厂关停和裁员现象普遍,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对于正处于经济繁盛期的我国来说,这一场危机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应从中找出有益于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在美国被称为面向穷人的住房次级抵押贷款。

这项贷款在解决低收入家庭购房上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占七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迪美公司,由政府主宰,将贷款打包成证券,承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

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丑闻曝出,整个次贷市场开始争抢这两家公司所购贷款,整个过程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

导致整个美国次贷款危机出现并且还波及到欧美、日本市场的原因:1、从微观上讲,在美国,许多放贷机构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

许多贷款公司认为,住房价格会持续上涨,于是在贷款条件上要求不严甚至大大放宽,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多年来累积下了巨大风险。

2、从宏观层面上讲,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

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另外,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持续走低,出乎了贷款公司的意料之外。

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稍有风吹草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险立即暴露出来,而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又很高,风险很快就传递到整个债券市场以及欧美、日本市场。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从目前看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我国从这场危机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具体如下。

1、对我国实施科学宏观调控的启示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宏观调控提出了启示。

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

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无疑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

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次贷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一、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所致,根本原因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

尽管这种风险基本上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已经分散了,但是这些风险并没有消失,一旦条件具备,风险就会暴露出来,而且风险通过证券化的渠道影响更为广泛。

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危机肯定会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要严重[1]。

可以说,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中国避免重蹈覆辙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

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 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自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 90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30%;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而且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应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且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

在紧接着的《补充通知》中明确“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

在次贷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出台上述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管理的措施,表明我国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高风险,显示了监管层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决心。

其次,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启示
的信用评价系统 , 而我 国的个人消费信用
弱, 但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世 界经济 造成的 巨大冲击仍然历历在 目。 为新兴 作
二 、 国房 地产 业 现 状 我
我 国房地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 , 评价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 , 自 个人信用数据
9 0年国务院 5 5号令对土地交 易的 的储 备还 不 完 善 。 在这 种 情 况 下 , 需要 更 的经济体 ,我 国需要 吸取此次危机 的教 从 19 法律承认开始, 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商品化 信贷 机构注重贷款者信用还贷 能力 的审 训, 加强对金 融机构风 险的防范 , 谨慎对 待按 揭贷款证券化问题 . 关键词: 次贷危机 ; 房地产业 ; 金融 中图分类号:2 3 3 文献标识码 : F9. A 的开始 , 到目前为止 , 已经有 1 6年的发展 查 。 商业银行需要尽量避免 因为利益的驱
次贷危机 对我 国房地产 业 的启 示
口文 / 江 波
提要
普通 民众等受到 巨大损失 , 危机 对住 房贷款者的信用和还贷 能力进行严 20 年世界经济露出了复 投资者 、 09
苏的苗头, 融海啸的影响似乎在慢慢减 最 终席 卷 整个 金 融 行 业 。 金
格 的审查。 一个成熟的国家 需要建立公民
要求程度不 高, 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 危机 的风险, 但是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 4 实现 资产风险权 重的可调管理, 、 加 款利率高出 2 %~3 其特 点是“ %, 高风 险、 还 是给 了 我们 很 多 启示 。 强房地产信贷风险检 测. 目前 , 根据 < 资本
1 、加强对我 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监 充足性管理办法》 ,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大量提高次贷的投放金额, 其业务量曾一 控 。 国 的 次贷 危机 就 是起 源 于 美 国房 地 的 风 险权 重 为 5 %, 企业 和 个人 的其 他 美 0 对 度 占到美国房贷市场的 2 %。 0 在楼市升温 产 市 场 的 降温 , 国成 熟的 房 地 产市 场 都 债权的风险权重为 10 美 0 %,这种僵化和简 的时候 , 这些贷款 的风险并不 高, 坏账率 会 引 发次 贷危 机 ,何 况我 国的 新 兴 市场 。 单化的资产风险权重 管理很难适应变 幻 也始终保持在极低水平 。 问题在于美国金 目前 ,我 国房 地 产 投 机行 为 尤 为严 重 , 房 莫测的宏观经济形式 和市场风险 的客观 融机构把次贷打包成 了债券 , 卖给 了众多 地产 中充 满着 巨大 的 泡沫 。 由于 我 国抗 危 要求 。因此, 资产风 险权重应 比照商业银 的国际投资者。但随着美国房价趋低 、 美 机 的经济实力还远远不如美国, 因此一旦 行经济资本风险系数一年一调 的做法 , 根 联储连续 l 7次提息,使贷款利率不断升 在 我 国发 生次 贷 危机 , 会 给 我 国经 济 发 据市场变化实行一年一调, 将 并提高对住房 高, 房子 出手越难 , 次贷 的借款人越无 展 和 社会 稳 定 都造 成 巨大 的危 害 。因 此 , 按揭贷款风险准备的监管要求。 使 法 按期 偿还 借款 , 坏账率上升 , 次贷市场 建立房地产价格监控机制, 时刻保持对房 5 加强住 房贷款居民的风险 意识. 、 有 发生了异常, 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国际 地 产 投机 行 为 的警 惕 , 十分 必 要 的 。 是 些 居 民在 房 价 上涨 时 , 看 到 了房 价 的 上 只 投资市场 ,市场上持有此类债券的银行、 2商业银行需要 建立信用评审机制 , 行 ,却忽视了任何价格都会 有涨有跌 , 、 因

谈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谈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引言美国次贷危机是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这场危机从2007年开始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许多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通过金融机构的过度放贷和低信用贷款风险转移的手段,催生了庞大的次贷市场。

然而,次贷市场的崩溃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倒闭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冲击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了直接冲击。

许多中国银行在危机爆发初期购买了大量的次贷产品,导致其遭受巨大损失。

此外,危机也导致了全球资金的紧缩,使得中国的外贸和对外投资活动受到不利影响。

出口和制造业的下滑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减弱,进而使得中国的出口和制造业面临困境。

许多中国企业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和劳动力削减的问题。

同时,由于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出口下滑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速受到了明显压制。

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使得中国政府认识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

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资产泡沫和环境破坏。

因此,中国开始加大内需的拉动力度,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金融监管的加强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的不足,这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觉。

中国加大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加强了风险防范和监管措施,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了其资本准备金和风险管理能力。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多元化经济发展美国次贷危机让我们认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产业或特定市场的风险很大。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经济多元化发展,降低对某个特定市场或行业的依赖,以减少外部冲击的影响。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美国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巨大影响。

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以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精选文档】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精选文档】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次贷危机的产生,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潜在风险反映不迅速的状况。

因此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该监督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各种金融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者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信息,让借款者充分的了解产品的还款方式和潜在风险。

并且告知借款者必须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4]。

由于房地产行业容易出现泡沫,因此,监管部门还应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借款人和投资机构的防风险的能力。

第二、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双刃剑,它能够发挥活跃交易、转移风险的功能,也能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

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监管能力的范围之内适时推出,切莫使其沦为投机客兴风作浪的工具。

第三,货币政策要兼顾资产价格波动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央行往往为了稳定预期而表示坚决执行某项政策,如反通胀等,但是货币政策的“偏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剧烈波动。

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当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资产价格泡沫急剧破裂惹的祸。

因此,货币政策应兼顾资产价格波动,政府更要多管齐下消除不稳定产生的制度根源。

第四、防止虚拟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金融危机折射出美国虚拟资产高度膨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的经济现象,也让人们偿尽了过度虚拟化酿成的苦果。

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代表的新型虚拟资产的大量涌现,远远超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而是发自金融机构甚至单个机构、部门、个人逐利之动机。

教训告诉我们,金融是第三产业,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

没有实体经济基础和过度杠杆化的衍生市场将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坚持虚拟经济应伴随实体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方向,是美国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第五、应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形式,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并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贷款市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贷款市场的启示
信 标 准 是 造 成 这 次 次 贷 危 机 的根 本 原 因 . 率 的过 度 调 整 是这 攻 危 机 爆 发 的直 接 原 因 . 金 融 机 构 投 资 者 对 住 房抵 押 贷 利 而 款 证 券 的 狂 热 购 买 则 对 次 贷危 机 的爆 发 起 到 了推 波 助 澜 的 作 用 美 国次 贷危 机 给 我 国 红 红 火 火 的房 贷 市场 带 来 了深 刻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04 26(090— 19 f 10—78 20 ) 0 1一4 9 )


美国次贷危机 的发 生及其影 响
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上 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简称 。 所谓次级按揭贷款, 是相对于给那些 贷款资信条件较好 的优级按揭贷款而言的 , 这些 次级按揭贷款人收入水平较低 , 还款能力有限 , 因而他们 的贷 款资信条件较“ 。 次” 相应地 , 这类房地产按揭贷款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 相对于给那些信用好的人放 出的优级 按揭贷款而言 , 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要高出许多 。因为金融机构给这类人发放贷款风险较大 , 所以利率 自然就 要高出许多。 放出这些贷款的金融机构 , 为了使贷出去资金尽快 回笼 , 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 , 通过发行债券即 证券化的方式来筹集继续放贷的资金 。 由于次级贷款的高风险性 , 所以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次级贷款债券利率肯 定要 比优级贷款的债券利率要 高, 因而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 , 包括投资银行 , 对冲基金 , 还有其他基 金 的青 睐 。但是 , 个 高 回报基 于 的一 个前 提是 , 这 就是 美 国 房价要 不 断地 上涨 。如 果房 价 不断 上涨 , 然这 些 次 虽 级按揭贷款违约率 比较高 , 但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 回贷款 , 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 回来 , 再卖出去也会赚钱 的。 但事与愿违 , 美联储为了应付通货膨胀 的压力, 20 年开始不断加息。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加重了购房 从 04 者 的负担 , 同时也 改 变 了人们 原 先对住 房价格 不 断上 涨 的预 期 , 而 导致 美 国楼市 从 2 0 开 始发 生 逆转 , 从 0 6年 房 价开 始下 跌 , 购房 者难 以将 房 屋 出售变 现 或通 过抵 押 获得 融 资 。对 于那 些 放 贷 的机 构 而 言 , 即便 把 按揭 人 抵押 的房子卖出去也难 以弥补放贷 的损失 , 况且房子也难 以卖 出。 由于和房屋关联着 的贷款收不 回来 , 这就殃及了 由此发行的抵押贷款债券及购买这些债券 的金融机构。 h F于很多投资银行 、 对冲基金在此之前都买 了这些债券 或者 是 由这些 债券 组 成 的投资 组合 , 就 导致 了这 些 金 融机 构 的亏损 甚 至 破产 。20 这 07年 , 面对 来 自华 尔 街 14 7 亿 美元 逼 债 ,作 为美 国第 二大 次级 抵 押贷 款公 司—— 新 纪 金 融 公 司在 2 0 07年 4月 2日宣 布 申请 破产 保 护 , 并裁减 5 %的员工 ; 4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 司于 20 年 8 6日正式 向法院 07 月 申请 破 产 保护 ;0 7年 8月 8日, 国第 五 大投 行 贝尔斯 髓 因次贷 危 机 宣 布旗 下 两支 基 金倒 闭 ;07年 8月 9 20 美 20 日, 法国第一大银行 巴黎银行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 巨额亏损 , 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 , 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 20 07年 8月 1 3日, 本 第 二 大银 行 瑞 穗银 行 的母 公 司瑞 穗集 团 宣 布 与美 国次 贷 相关 损 失 为 6亿 1 ; 3 1 3元 等等 。 至此 , 国次 级 贷款 危机 已升 级 为席 卷 全球 资本 市 场 的“ 融 危机 ” 美 金 。 伴随着美 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 , 购房者及许多金融机构都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有的甚至破 产倒闭 , 国次贷危机 的恶劣影响逐步显现出来。( ) 美 1次贷危机导致成千上万的收入不高的购房者无力偿还贷 款, 他们将面临所购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尴尬而又困难 的局面 , 甚至会导致他们无家可归。 2 次贷危机导致一些 ()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初现端倪,之后美国政府的措施一定程度地减轻了危机的影响。

有的经济学家乐观地宣称次贷危机已经结束,可是2008年6月底至7月初美国印第麦克银行被挤兑,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经济困境。

“两房”危机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可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原本局限于次级抵押贷款领域的信贷危机,已经发展演变为可能危及美国整个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以及整个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危机。

一、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内因和外因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内因上看,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次贷产品及其机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型定价代替市场定价。

模型定价是指次贷产品的定价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或是评级来实现的,它的实现依赖于许多假设条件,而假设条件与现实环境的不一致就使危机存在潜在发生的可能性。

二是次贷还款模式隐藏风险。

大部分的次贷产品采用仅有利率贷款和本金负摊还贷款。

仅有利率贷款指借款者在最初几年里只需付贷款利息而不用偿还本金。

本金负摊还贷款是指当本期的月付款项不足以偿还贷款利息,或低于完全按市场利率变动应计的月还款额时,将其差额计入下一期贷款余额的行为。

这就导致借款人的前期还款负担小,而后期还款负担大。

三是金融创新的应用使得次贷产品过度衍生,风险由一级市场传递到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的风险表现为借款人违约使借款机构的当期盈利减少,是非系统风险。

而住房按揭支持债券(RMBS)到担保债凭证(CDO)、担保债凭证的平方、乃至n次方的衍生,不仅造成了银行流动性告急,而且造成资本市场全方位的流动性危机,非系统性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

从外部原因看,对次贷风险的低估和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高估,为最终酿成次贷危机创造了外部条件。

首先,评级机构对风险的评估仅限于对信用风险本身而不包括流动性风险,低估了次贷市场的风险。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出现引起了世界的巨大关注,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次级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次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次级债务金融市场影响所谓次级债务是指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包括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

目前,次级债务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银行附属资本的重要来源,对银行提高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市场约束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即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也译为次贷危机。

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

所谓次级按揭,是指美国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

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

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

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

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

此时,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

但当次级房贷打包证券化时,即已将借贷转化为一般的金融债务问题,事实上,危机的范围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住房信贷领域。

本文从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成因出发,着重分析和探讨了本次危机的深远影响,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一、美国次级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的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

而次级债券是指金融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重新包装以抵押贷款抵押(MBS)和资产抵押债券(ABS)形式出售给不同市场投资者,且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债务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启示摘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不仅造成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这场风波为我国敲响了警钟,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并且重新审视中国的房贷市场,反思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可能隐藏的风险。

本文剖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提出一些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次贷危机房地产金融风险一、引言2008年5月,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9月,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政府接管,第一和第二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被特许向银行控股公司转制。

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国际金融气氛异常紧张。

次贷危机的爆发,先后波及固定资产收益市场领域、股票市场和金融机构, 银行群体受次级债影响最大。

从美国到欧洲乃至亚洲,从各类基金到投资银行,很多业务非常多元化的大型商业银行都纷纷被拖入泥潭。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全球银行业的损失已高达数千亿美元。

在全球化的今天,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蝴蝶效应”范围之广,从金融市场波及到如此之多的大型金融机构,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带来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虽然资本项目并未全部开放,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本文剖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试着提出一些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二、美国次贷危机概述美国抵押贷款按照借款人信用质量,可以分为优质抵押贷款、次优级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三种。

优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额度等级较高、收入稳定可靠的优质客户。

次优级抵押贷款介于优级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之间。

而所谓的次级抵押贷款则是美国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申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次贷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质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一3%。

银行发放贷款后,一般会将这些次级按揭贷款包装起来,然后在次级市场出售,赚取费用。

次级房贷违约的增加,使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信誉骤降,危机冲击了公司债券、机构债券、商业票据及与此相关的金融市场,并蔓延到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银行和基金,导致上述国家股市大幅下跌、剧烈振荡,大量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

三、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一)利率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降温美国次贷危机源于美国利率的不断变化。

为刺激本国经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了以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持续快速攀升,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着房价的上涨繁荣起来。

一些贷款机构推出了“零首付”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借款人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买房,试图通过用不断升值的房屋作抵押,进行再融资。

然而,自2004年6月30日以来,出于对消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担忧,美国进入了加息通道,美联储连续}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

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迅速上升,导致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

(二)衍生金融工具加剧了危机的影响住房抵押贷款一直是金融机构资产结构调整的创新业务之一,而次级贷款却相对利率高风险大。

贷款机构放贷之后并不想承担风险,便通过证券化形成的金融衍生品把风险转嫁到担保债券市场。

一些投行向放贷银行购买这些贷款,将其包装成债券卖给投资者,这些债券就是“次级房贷债券”。

在房价上涨时,这些债券的风险会潜伏下来,并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房地产市场价格一旦发生逆转,这些次级贷款人的违约风险就会立即暴露,债券价格随之大跌,债券的投资者就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购买次级债衍生品的投资者遍布全球,危机便通过资金链条传导给各国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造成了整个信用市场危机和投资者恐慌,最终演变成为世界级的金融风暴。

(三)信用评级机构评估的失职众所周知,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投资者所信赖。

他们对金融产品做出的客观评级结果被广大投资者所接受,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但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后,以穆迪和标准普尔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却受到了置疑。

在次级抵押贷款骗案中,他们向隐瞒可能存在风险的无核查贷款发放了评级证书。

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增级手段,对资产证券化证券给予了较高评级。

机构投资者们被高回报率所诱惑,并相信了这些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评级,忽视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

(四)监管不到位美国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别国金融机构争相学习的楷模,但这次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却出现了问题。

在美国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在这场房市盛宴中谋得高收益,利用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大。

美联储看着这一市场迅速非理性地扩张却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加以矫正和控制。

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使得贷款欺诈现象蔓延,危机爆发在所难免。

四、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自然联想到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房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存在市场风险的隐患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暴,住房价格连续攀升。

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房价基本格局是:内环线内每平方米超过2万元,比较好的在2.5万元以上,高档住宅在3万元以上,顶级豪宅在5万元以上,创纪录天价在10万元以上;中内环线之间12000一15000万元,中外环线之间7000一10000元,外环线以外3500一7000元。

‘老百姓住房难问题日益突出。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居民家庭而言,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楼房住宅,至少需要积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房价应与居民百姓的收入水平相适应,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健发展。

国家采取了严控措施,不断出台相关调控政策,以收紧土地、信贷两道闸门,一旦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慢了下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迷,房产价格下跌,一些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将会贬值甚至大量缩水,银行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造成巨大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二)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薄弱,金融机构潜在风险积聚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住房抵押贷款具有风险较低、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收益期长等特点。

因此,一直被认为是银行的“优质资产”。

在整体房价一路上涨的背景下,一些银行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作为低风险高收益的信贷品种开始大力发展。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许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牟取利润,已悄然地变相降低门槛。

部分金融机构有意放松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信贷人员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材料对借款人的还贷能力进行判断和决策,导致客户和银行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

再加上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甚至存在着大量用假收入证明等虚假文件到银行进行虚假按揭、套贷、骗贷等现象,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风险,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风险。

五、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借鉴和启示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经济敲响了警钟,我国楼市同样存在危机的可能。

纵观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应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稳定房价,严格信贷审查。

(一)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稳定房价房地产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同时也是对其他行业拉动性极强的行业,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次贷危机提醒我们,越是在市场繁荣时期,越是应当提高警惕,不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管,建立房地产价格监控制度和房地产市场泡沫预警机制,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拐点过后房价下跌的不利影响。

另外,应采取多种措施稳定房价,调整信贷政策以平抑房地产的投资性与投机性需求,从而引导市民理性消费,引导银行合理发放房贷,防止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风险的发生。

为了减轻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整个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还应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防范房贷风险,严格信贷审查美国次贷危机提示我们,尽管房地产贷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但如果市场信心一旦丧失,泡沫顷刻间就会破裂。

银行要高度重视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其危害性,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改变把房地产信贷当作低风险品种开发的观点,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提高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提足拨备。

同时应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查操作程序,坚持贷前审查,贷时审批分离原则,坚持放贷和管理分离,贷款部门和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实行专业化运作。

对借款人的身份、购房行为的真实性、还款能力、购房的用途等进行认真的核实:对抵押物的情况要进行查询,确保个人住房贷款档案资料的准确、完整。

通过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把贷款风险控制到最低。

注释:数据来源:俞坚,评论:北京和上海房价变化参考文献:【l]李鹏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引发的几点思考田西部金融2008(2)【2】冯科从关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田南方金融2007(9)【3】王建新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等示田中国总会计师20()7(11)【4】卜壮志从美国次货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房货风险管理田经济纵横2007(1())【5】陈怡.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警示田.房地产金融2007(l)【6】王静林琦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川财经科学2008(2)【7】张杨美国次货危机对我国房货市场发展的启示田现代经济2008(7)【s1董琦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监管的启示0]房地产金融2008(引)【9】刚成军前车之鉴:我国房市必须加大风险防范力度田中国总会计师2oo7(11)【川沈炳照次货危机与证券化田中国货币市场2007(11)房地产金融结课论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启示班级:金融1002班姓名:徐俊琳学号:10305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