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思考题

合集下载

专题三: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及其试题解析

专题三: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及其试题解析

专题三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及其试题解析一、力热电光中的物理学史1.声学部分沈括(中国北宋)论述了固体传声。

2.光学部分(1)牛顿(英国)利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2)墨翟(中国)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

(3)空中的光速(c=3x108m/s)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3.热学部分(1)1827年,布朗(苏格兰)发现布朗运动。

(2)摄尔修斯(瑞典)制定了摄氏温标。

4.力学部分(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点)(2)笛卡尔(法国)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3)伽利略(意大利)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4)牛顿(英国)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5)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6)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定律;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

(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8)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9)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

5.电磁学部分(1)库仑(法国)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的单位用库仑的名字命名。

(2)伏特(意大利)发明电压表,电压单位用伏特命名。

(3)欧姆(德国)发现欧姆定律,后人把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命名。

(4)瓦特(英国)发明蒸汽机;电功率单位用瓦特命名。

(5)焦耳(英国)发现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功和能量的单位用焦耳命名。

(6)沈括(北宋)首次发现指南针和地磁偏角及凹面镜的焦点。

(7)奥斯特(丹麦)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

《物理学史》作业参考答案

《物理学史》作业参考答案

《物理学史》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伽利略在《两门新科学》中,讨论了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沿斜面的运动,提出了“等末速度假设”,即,静止的物体不论是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还是沿不同倾斜度的斜面从同一高度下落,他们到达末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答:卡诺在建立热机一般原理时,提出了一个理想热机模型和一个理想循环过程。

卡诺的理想热机模型被设想为:热机由汽缸、活塞、空气工作物质、一个高温热源和一个低温热源组成。

该热机按卡诺理想循环过程工作。

3.答:光量子假设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1905年爱因斯坦接受了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概念,并进一步发展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思想,提出光量子假设。

爱因斯坦指出,光不仅在发射或吸收时具有粒子性,光在空间传播时也具有粒子性。

光可以看作是一粒一粒以光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光粒子称为光量子,也称为光子。

每一光子的能量是hv =ε,式中ε为光子的能量,h 为普朗克常数,v 为光的频率。

4.答:1822年,科学家阿拉果和洪堡在测定格林威治山的磁强度时,偶尔发现金属可以阻尼磁针的振荡。

阿拉果由此想到,一个静止的磁针也一定可以被一个运动着的金属片带走。

后来他作了一个圆盘实验(即阿拉果圆盘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可以绕垂直轴旋转的铜盘正上方悬挂一根磁针,当铜盘旋转时,磁针跟着旋转,但有所滞后。

5.活力守恒定律5.答:活力守恒定律是由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来的。

1686年,莱布尼茨在其论文《关于笛卡尔和其他人在确定物体的运动中的错误的简要论证》中,以“力必须由它所产生的效果来衡量”为依据,提出mv 不宜作运动的原动力的量度,应把mv 2作为原动力的量度,并将mv 2称作为“活力”。

莱布尼兹认为,宇宙中运动的总量必须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量应该是mv 2,这就是他提出的活力守恒原理。

6.答:牛顿基本上主张光的微粒学说。

他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光是微粒流的理论。

他主张光是从光源飞出来的微粒,在真空或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造成的C.飞机起落架上的轮胎要用绝缘橡胶制成D.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故A错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造成的,故B正确;飞机上的着地轮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故C错误;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故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发展历程的是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答案】D【解析】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选项A 错误;B.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选项B错误;C.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选项C错误;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引力常量G,选项D正确.【考点】物理学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静电常量k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库仑测得的C.加速度的概念是伽利略研究落体定律时创建的D.安培提出了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是电场给予的【答案】C【解析】库伦测出了静电力常数,提出库伦定律,故A错误;密立根最早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所以B错误;伽利略在探究自由落体时提出加速度的思想,所以C正确;法拉第最先提出场的概念,所以D错误。

3.电场强度

3.电场强度

Q
r
r
P P
kQ Ep 2 r
【思考题】以点电荷为中心,做一个球面,则球 面上各点处的电场强度有何特点?
1.点电荷电场的叠加
当空间存在多个点电荷时,某点处的电场是各个 点电荷在该点单独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1)等量异种电荷的叠加场
【例题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3.0×10-8C和 Q2=-3.0×10-8C,它们相距0.1m.求电场中A点的电场 强度。A点与两点电荷的距离r相等,r=0.1m. A
电场
电荷B
A对B的库仑力就是B在A产生的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 B对A的库仑力就是A在B产生的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
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场(field) 场源 基本特点 磁场 对磁体或电流产 磁体或电流 生力的作用 (magnetic field) 引力场 对场中物体产生 天体 引力作用 (gravitational field )
思考2:用于描述电场的物理量是否对检验电荷 有依赖关系?电场力能否用于描述电场?
实验表明: (1)在电场中同一位置放入不同的检验电荷, 所受电场力不同,但是电场力F与检验电荷电量q 的比值是个定值,不随检验电荷的变化而变化! (2)在电场中不同位置电场力F与检验电荷电量 q的比值一般不同。
定义: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 其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改点的电场强度E。 定义式:E=F/q 单位:N/C(或V/m) 注意:电场强度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无关(与检验电荷的电量 无关、与检验电荷的正负无关、与检验电荷受 到的电场力无关,与是否存在检验电荷也无关)
q P
F
Q
场源电荷 (源电荷)
视频:改变检验电荷的电量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等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的决定式为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答案】C【解析】场的概念是由法拉第首先提出的,所以A错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由星球决定,其决定式是,所以B错误;在磁场中磁通量表示穿过某面的磁感线的多少,与其类比电筒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所以C正确;重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孤立的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所以D错误。

【考点】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2.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A.导体的电阻R=B.加速度a=C.电流I=D.电容器的电容C=【答案】D【解析】导体的电阻R=中电阻与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有关,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A错误;加速度中a取决于力的大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C错误;电容的定义式中,C与两板间的电量及两板间的电势差无关,属于比值定义法,故D正确.【考点】物理概念的定义方法。

3.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C.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D.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答案】 D【解析】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故A错误;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故B错误;理想电压表认为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理想电流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故C错误;理想变压器忽略铁芯的磁损和线圈中的铜损,认为没有能量损失.故D 正确.【考点】物理学史4.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答案】 C【解析】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错误;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实际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影响,B错误;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选项D错误.5.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但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D正确。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B.牛顿首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答案】AC【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A对;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B错;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对;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D错,所以本题选择AC。

【考点】物理学史2.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活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下落时间成正比B.牛顿第一定律是事实与逻辑思维结合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D.奥斯特受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启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根据逻辑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下落时间平方成正比.故A错误.因为一切物体都不能做到不受外力作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B正确.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但不是库仑命名的,故C错误.法拉弟受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3.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答案】D【解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故选项A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故选项B错误;变化电流周围的固定线圈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选项C错误;楞次提出来楞次定律,故选项D正确。

有关物理学史的问题

有关物理学史的问题
德国
发现电子与原子碰撞的规律。
1926
J·B·佩兰
(Jean Baptiste Perrin)
法国
在物质结构不连绪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发现沉积平衡的工作
1927
A·H·康普顿
(Atthur Holly Comptoon)
C·T·R·威尔孙
(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美国
英国
英国
对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电
1948
P·M·S·布莱克特
(Patrick Mayanrd Stuart Blackett)
英国
改进了威尔孙云雾室,并用以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物理方面做出一系列重要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Hiddekr Yukawa)
日本
在核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
J·D·考克饶夫
(John Dougias Cockcroft)
E·T·S·瓦尔顿
(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英国
英国
用人工加速粒子使原子核嬗变
1952
F·布洛赫
(Felix Bioch)
E·M·珀赛尔
(Eiward Mills Purcell)
美籍瑞士人
美国
发现核磁共振
瑞典
法国
在磁流体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研究和发现其在等离子物理方面的应用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及其应用
1971
D·伽柏
(Dennis Gabor)
英籍
匈牙利
全息照相术的发明与发展
1972
J·巴丁
(John Bardeen)
L.N·库珀

物理学史思考题题目答案修改版

物理学史思考题题目答案修改版

物理学史思考题题目答案修改版力学的发展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观点最早是谁阐述的?他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个观点大约流行了多长时间?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两千多年2、伽利略是哪个国家的人?他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意大利;巧妙的推理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3、伽利略是怎样用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的?首先用斜槽实验验证:小球沿光滑斜面的下落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外推法推出: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当斜面的倾角增大到90度时,这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什么科学方法?观察与实验,物理思维和数学演绎二、天体运动的两种对立说法1、古代,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两种对立的看法?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两种对立看法:地心说、日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和其他卫星都围绕地球运转.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2、天体运动两种对立的看法最初分别是谁提出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学者?地心说由柏拉图提出,他是古希腊人;日心说由哥白尼提出,他是波兰人。

3、伽利略以何种形式支持哪种看法?为此他受到了什么样的迫害?伽利略出版了伟大著作《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支持日心说;迫害:被强迫在法庭起草的“悔罪书”上签字,并被关进监狱,不久又改判为在家中终身监禁.4、开普勒是哪个国家的学者?他的老师是谁?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是对天体运动哪种看法的支持?德国第谷日心说三、伽利略、惠更斯等科学家对摆的研究1、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按着脉注视着灯的摆动,发现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完全相同。

2、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了什么猜想?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猜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3、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首先用铁块制成一个摆,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用脉搏细心地测量摆动所用的时间,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然后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作摆锤进行实验。

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含答案)

高中物理学史典型题目(含答案)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 物理学史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B)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3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4.爱因斯坦说:“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 1564- 1642)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

根据你对物理学的学习和对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顺序是(A)(A )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B)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C)实验验证,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D)合理外推,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5.在物理学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C)( A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6.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请问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伽利略B. 牛顿C. 爱因斯坦D. 法拉第答案:B2.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哪位科学家首次发现的?A. 奥斯特B. 法拉第C. 麦克斯韦D. 特斯拉答案:B3.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普朗克D. 波尔答案:B二、填空题4.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______定律,这是电磁学的基础之一。

答案:法拉第电磁感应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其中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原理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三、简答题6. 简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答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即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对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 描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四个方程:高斯定律、高斯磁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包含麦克斯韦修正项)。

这组方程描述了电场、磁场与电荷、电流之间的关系。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基础,它不仅解释了电磁现象,还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对现代通信和无线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计算题8.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外力为1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a = F/m = 10N / 2kg = 5m/s²。

《文科物理学》思考题和习题精解解析

《文科物理学》思考题和习题精解解析

《⽂科物理学》思考题和习题精解解析《⽂科物理学教程》思考题和习题精解第1章科学和科学的⽅法1、你对哲学感兴趣吗?有什么体会呢?2、你对在⾼等教育中强调“⼈⽂⽂化与科学⽂化的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何认识?3.爱因斯坦指出的近代科学的发展在⽅法论上需要两⼤发现,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从特殊到⼀般的分析和归纳法和从⼀般到特殊的演绎法。

4.《易经》中包含的“阴阳对⽴,物极必反”的思想成为我国辩证法思想的发源。

5.近代哲学⼀般认为是从法国数学家、演绎法的奠基⼈笛卡⼉开始的。

他有⼀句名⾔:“我思故我在”。

6、仅通过直接观察,你怎样辨别天空中的⼀个特定天体是不是⾏星?答:追踪这个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个星期,如果它相对于周围的恒星的位置发⽣变化,它就是⼀颗⾏星。

7、描述⼀个你⽤眼睛能做的观察以否定下述理论:各⾏星附在⼀些透明球壳上,这些球壳以复杂的⽅式旋转,但总是以地球为中⼼,⾏星就是这样绕地球运⾏的(地⼼说)。

答:在夜晚跟踪⼀颗⾏星,直到它显著变亮或变暗——这表明它离地球近了后远了。

8、哥⽩尼喜欢开普勒的理论中的那些地⽅,不喜欢哪些地⽅?答:哥⽩尼喜欢的⽅⾯:地球是⼀颗⾏星,它绕太阳旋转,同托勒密理论相⽐开普勒的理论简单⽽明了;哥⽩尼不喜欢的⽅⾯:在开普勒的理论中,⾏星的运动不是圆周运动,也不是圆周运动的组合。

9.哥⽩尼赞成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和谐的,可以⽤简单数学关系表达宇宙规律的基本思想。

可是在托勒密的地⼼说中,对环绕地球运动的太阳河其他五颗⾏星的运动描述⾮常烦琐复杂、牵强。

哥⽩尼发现如果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切将变的简单、清晰。

10.开普勒在第⾕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各种尝试,认识到了⾏星运动轨道不是圆⽽是椭圆,由此他提出了两个定律,分别是:①椭圆定律,即每个⾏星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个焦点上;;②等⾯积定律,即在⾏星与太阳间作⼀条直线,则此直线在⾏星运动时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等的⾯积。

11.伽利略⽤来驳斥亚⾥⼠多德的教义——宇宙中只有地球⼀个中⼼,⼀切都围绕它转的重要发现是⽊星有4颗卫星,它们都围绕⽊星转。

《物理学史》问答题

《物理学史》问答题

一、判断题1.中国古代得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

2.“宇”指得就是空间,“宙”指得就是时间。

3.《梦溪笔谈》得作者就是张衡《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

4.《考工记》中记述了中国古人得测量技术。

5.日晷就是用来测时间得,漏刻就是用来测方向得。

刻漏,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得计时器。

6.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物理学史上有名得著作就是《墨经》。

《墨经》——中国战国时期后期墨家得著作。

包含了丰富得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与现代物理学、数学得基本要素。

7.沈括认为丝悬法就是架设指南针得最好方法。

8.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得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得发明者就是张衡二、思考题1.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球就是个球体”这一论断,在其《天论》一文中给出了三个论据,其论据就是?一类就是月蚀中得地影与旅游者由北向南瞧见星座得出现与消失,这就是经验式得归纳;另一类就是她得演绎证明:地球各部分都因天然运动涌向中心,因此只能就是球形。

1)由于月亮被蚀时得缺口总就是弧形得;2)从旅行中知道,在越就是往南得地区瞧星空,北极星就越就是靠近地平线;3)瞧远处驶来得帆船时,首先瞧到露出海平面得一定就是船帆、然后才就是船身。

2、简述阿基米德在物理学上得贡献。

阿基米德在物理学上得主要贡献就是从数学上证明了有关静力学方面得基本定律:⑴杠杆定律得数学证明;⑵重心得概念以及各种形状物体重心得求法;⑶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3、简述关于光得本质得争论。

在17世纪,主张波动说得有笛卡尔、胡克与惠更斯等人,主张微粒说得有伽迪桑与牛顿。

进入1800年,由于英国医生托马斯·杨与法国工程师菲涅耳得工作,使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取得成功。

1865年,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建立,说明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所以光就是一种电磁现象。

光得本性问题只有随着量子力学与近代光学得发展,才更全面地为人们所认识。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3.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5.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6.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9.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A.加速度B.电阻C.电容D.电场强度【答案】A【解析】加速度的定义为:速度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A选项错误;电阻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故B选项正确;电容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的电势差的比值,故C选项正确;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电场力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故D选项正确;故本题该选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比值定义法。

2.下列物理量当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B.动能C.电场强度D.电势能【答案】AC【解析】速度和电场强度有方向,是矢量,A、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矢量的概念。

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在电路中,可以用几个合适的小电阻串联来代替一个大电阻,这利用了等效法C.在研究带电体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把带电体当做点电荷,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D.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是微元法。

【答案】 D【解析】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微元法则是将某个过程、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微小部分来研究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则D错,选D。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

4.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A.电流B.磁感应强度C.场强D.电势【答案】A【解析】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A选项不是用比值法的定义的物理量;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与电流I和导线的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故B选项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放在电场中的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故电场强度也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势,故电势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BCD均不符合题意.【考点】比值法5.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选项中采用比值法且定义式正确的是A.电流I=U/R B.磁感应强度B=F/ILC.电场强度E=kQ/r2D.电容C=U/Q【答案】B【解析】电流的定义式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是,ACD错,B选项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正确。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希格斯和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用来解释物质质量之谜的“上帝粒子”所做出的预测。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答案】B【解析】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选项A错误;牛顿认为在足够高的高山上以足够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选项B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选项C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的贡献。

2.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A.加速度B.电阻C.电容D.电场强度【答案】A【解析】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而新的物理量与原来两个量又无关.加速度是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说明加速度a与外力F成正比,与质量m成反比,不符合比值定义法的共性,故A错误;电阻是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故B正确;电容是所带电荷量与板间电势差的比值,故C正确;电场强度等于电场力与探试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故D正确;故选:A。

【考点】物理概念的定义方法。

3.物理学经常建立一些典型的理想化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下列关于这些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育比赛中用的乒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质点B.带有确定电量的导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点电荷C.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D.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平行【答案】C【解析】在体育乒乓球比赛中,常使乒乓球旋转等,故需考虑乒乓球的大小,所以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带有确定电量的导体球,在研究的问题中,当球自身的大小不能忽略时,就不能不导电球看成点电荷,所以B错误;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故C正确;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故D错误。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附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附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难题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是近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曾提出许多重要理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下列选项中不是他提出的理论是()A.物质波理论B.相对性原理C.光速不变原理D.质能关系式2.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3.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6.物理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7.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物理学史简答题

物理学史简答题

1.从开普勒第三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2222244)2(r k m T r m r T m F πππ===2、简述波尔原子理论的创立及其意义。

1913年由玻尔提出。

是在卢瑟福原子模型基础上加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后建立的。

意义: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揭示微观世界基本特征的前景,为量子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成功的把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线结构联系起来, 从理论上说明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光谱线结构。

3、简述二十世纪初叶的物理学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有哪些。

它改变了人类哪些观念? 量子概念的建立。

它极大地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激光的问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建立等,无一不以量子理论为前提。

同时,量子力学也对人们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狭义相对论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并对时间、空间和运动等传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新的认识,他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统一。

狭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不仅大大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在哲学世界观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4、牛顿一生有哪些重大的科学发现。

为什么说,牛顿使科学革命达到了顶峰。

主要成就:发明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经典力学、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发现光的色散原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5、先阐述我国古代制造指南鱼的方法,后再用现代磁学思想论述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

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

铁片烧红后,温度高于居里点,铁片中的磁畴便瓦解而成为顺磁体,蘸水淬火后,磁畴又形成,但在地磁场作用下磁畴排列有方向性,故能指南北。

物理学史教程思考题汇总

物理学史教程思考题汇总

物理学史教程思考题汇总第一章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1.我国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有哪些重要观点?2.我国古代关于运动与静止、运动与时空的关系的论述有哪些?有什么意义?3.我国古代墨家关于力学研究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试说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4.我国古代关于浮力的认识和应用有哪些?5.关于杠杆的认识和应用有哪些?6.最早的尖底瓶出土于何处?它的力学意义是什么?7.简述古代发明的一些重要机械,说明其力学意义。

8.说明古代学者关于弹性形变的认识,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9.简述墨家在光学上的研究成就。

10.简述我国古代各种反射镜和透镜的发展情况。

11.透光镜是什么镜?它的原理是什么?12.“小儿辩日”争论的内容是什么?这种争论有什么物理意义?13.张果的色散研究取得了那些成果?14.张志和对于虹的研究成果有什么意义?15.我国古人对雷电的认识有哪些?他们是如何防止雷电的破坏作用的?16.我国古人对磁石性质的认识有哪些?17.我国古人对地磁现象有哪些重大发现?18.指南针的形制有几种?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发展?19.什么是律学?什么是十二律?十二律之间有何联系?20.什么叫五声音阶?它产生于何时?21.什么叫三分损益律?什么叫十二平均律?它们是如何发现和给出的?22.我国古代关于共振研究有哪些重要的成果?试举例说明之。

23.天坛有哪几种声学效应?第二章西方古代物理学成就1、简述古希腊元素论的发展,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见解。

2、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如何运用“数的和谐”思想来建立宇宙体系的?3、德谟克立特是如何建立原子论的?其要点是什么?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发展有何贡献?4、简述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他的学说对中世纪学者有何影响?5、阿基米德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有哪些?6、古希腊的光学研究与应用有什么成就和特点?7、试比较纪元前西方和中国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8、中世纪阿拉伯在物理学上取得了那些成就?9、简述罗吉尔·培根在物理学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史思考题
力学:
1、伽利略对经典力学的建立作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他的工作对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笛卡儿、惠更斯和胡克在力学研究中作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3、关于运动的两种量度的争论是如何提出来的?
4、说明牛顿运动三定律的思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5、牛顿是怎样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三个运动定律的?它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6、简述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线索以及该定律运用于天文学的辉煌例证。

7、简述分析力学的发展过程。

8、简述力学中三大守恒定律(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守恒和活力守恒)建立的过程。

9、为什么说天文学的新进展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
10、说明开普勒三大定律的意义。

11、从古希腊到力学体系的形成,为什么经历了两千年之久?
12、
热学:
13、试述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的社会背景及其意义。

14、概述对热的本性认识的历史并对热质说作出评价。

15、试析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科学渊源。

16、简述迈尔、焦耳、亥姆霍兹对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贡献。

17、卡诺是如何得到他的热机理论的?
18、克劳修斯和开尔文是怎样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19、克劳修斯是如何得到熵的概念和熵的增加原理?
20、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如何提出来的?
21、在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的建立中,克劳修斯、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和吉布斯分
别作出了哪些贡献?
22、范德瓦尔斯是如何对气体方程进行修正的?
23、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
24、试述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的特点和意义。

电磁学:
25、简述吉尔伯特的工作,你认为吉尔伯特的研究工作在电磁学发展史中有何地位?
26、富兰克林对电磁学的发展有何贡献?他是如何进行著名的“风筝实验”的?
27、库仑定律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发现标志着电磁学进入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28、伽伐尼电流是如何发现的?
29、欧姆运用何种方法建立欧姆定律?
30、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为什么说奥斯特的发现不是偶然的?
31、安培是如何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的?有何重要意义?
32、试述安培对电磁学的贡献与他的巧妙的实验思想。

33、简述法拉第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指导思想。

34、法拉第“力线”和“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35、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考线索是什么?
36、从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到无线电通讯的实现有何重大意义?
37、电磁学的建立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光学:
38、简述17世纪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主要成就。

39、早期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各自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40、简述光的波动说的发展过程。

41、简述折射定律发现的过程。

42、牛顿是如何进行色散实验的?这个实验有什么重要意义?
43、试述托马斯·杨对光学的主要贡献。

44、菲涅耳对干涉和衍射的研究有哪些特点?他与阿拉果的工作对波动光学的发展起
了什么作用?
45、概述光速测定的演变过程。

46、试述19世纪对太阳光谱研究的主要进展。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与物理学革命:
47、简述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

48、马赫从哪些方面批判了经典力学?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9、十九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50、X射线是怎样发现的?有人说这完全是偶然,你认为如何?
51、简述天然放射现象发现的主要过程。

52、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53、为什么说“以太漂移”的否定结果动摇了绝对时空观?
54、简述黑体辐射规律的探索过程。

55、通过电子的发现过程,简述实验的重要意义。

56、如何从世纪之交物理学的发展看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57、既然洛仑兹的“收缩”假说能对迈克耳孙一莫雷实验的“零结果”作出解释,为什
么又说它是不成功的呢?
相对论的建立:
58、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考线索是怎样的?
59、简要说明狭义相对论取得的主要成果。

60、为什么说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时空观的一次大变革?
61、如何解释“双生子佯谬”?
62、爱因斯坦怎样得到“等效原理”的?这一原理对于广义相对论的建立有什么重要
意义?
63、为什么说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新的引力理论”。

64、试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主要贡献和他的研究方法上的特点。

量子力学:
65、普朗克是如何提出量子假说的?有何意义?从他对量子理论的态度的变化中,我们
可得到哪些启示?
66、如何评价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
67、德布罗意是怎样提出波粒二象性概念的?它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68、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理论的思考线索是怎样的?他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69、德布罗意提出德布罗意波概念时,主要使用了什么方法?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70、简述海森堡等人建立矩阵力学和薛定谔建立波动力学的主要过程。

71、通过对量子力学理论建立过程的思考,你有哪些认识?
72、爱因斯坦――玻尔大论战主要围绕哪些问题进行?
粒子物理学:
73、粒子是如何分类的?
74、海森堡和伊凡宁科于1932年提出的原子核结构的“质子-中子”假说为什么会很
快被公认为正确?
75、谈谈人工转变和重核裂变之间的关系。

76、在新粒子探索过程中,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哪几个问题上?
77、约里奥一居里夫妇与发现中子失之交臂,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78、在众多的诺尔奖获得者之中,各自都在核物理学中解决了哪些关键性问题?
79、狄拉克是如何预言正电子存在的?
80、泡利是如何预言中微子存在的?
81、汤川秀树是如何预言介子存在的?
82、奇异粒子的发现给粒子物理带来了什么?
83、共振态的发现给粒子物理带来了什么?
84、粒子物理学中发现了哪些新守恒定律?
85、夸克有几味几色?为何引入色荷?
86、自然界中的稳定物质只和哪些夸克有关?
87、为什么至今没有找到自由夸克?
88、电一弱统一的关键性工作有哪些?
89、夸克轻子层次有哪些粒子,它们是如何分“代”的?
90、你对物质的层次结构有什么见解?
91、论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危机”
92、为什么说克劳修斯和麦克斯韦才是分子运动论真正的奠基人?
93、论述光的本性与光速间的关系。

94、论述类比方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弊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