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与传统文化22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史学啊,那在传统文化里就像是一颗超级闪耀的恒星,光芒万丈,其他文化元素都得围着它转呢。
你想啊,传统史学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
从三皇五帝开始,那些故事就像是一部部超级精彩的玄幻大片。
黄帝大战蚩尤,那场面,就跟超级英雄打架似的,电闪雷鸣,各种神奇的法术乱飞。
这些故事可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它们就像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魔法秘籍,里面蕴含着无数的智慧。
传统史学还是一个超级严格的老师。
它会板着脸告诉你,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
那些朝代的兴衰,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像秦朝,强大得像个肌肉猛男,横扫六国,可是最后却因为自己太霸道,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就像一个暴发户肆意挥霍自己的财富,结果一下子就垮台了。
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要懂得照顾大家的感受。
而且传统史学就像一个有着超级记忆力的老神仙。
它把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比如诸葛亮,那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呼风唤雨,空城计那一出,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魔术表演,把司马懿骗得团团转。
这些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激励着我们要做聪明、勇敢又有谋略的人。
它也像一个超级爱唠叨的老奶奶。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仔仔细细地说个遍。
从宫廷里的勾心斗角,到民间的家长里短。
就拿宫斗来说,那些后妃们争宠的手段,比现在的宫斗剧还精彩呢。
为了一点小利益,那心眼多得像蜂窝,斗智斗勇,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在传统文化的大家庭里,传统史学就像一个定海神针。
如果没有它,传统文化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时间的海洋里瞎晃悠。
它给文学提供了无数的素材,那些诗词歌赋很多都是从历史故事里汲取灵感的。
它也是绘画、戏曲的源泉,你看那些历史题材的绘画和戏曲,就像是传统史学这个大树上结出的鲜美果实。
传统史学还像是一个神秘的时光隧道。
我们只要一钻进这个隧道,就能瞬间穿越到古代。
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
第十章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直到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
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用以记载历史的文字。
这些记载已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完整历史记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因而可以被看作历史记载的萌芽。
负责记载的史官,则担当起草公文、记录时事、保管文书之责,也担任一些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家。
《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含风、稚、颂三个部分。
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
《春秋》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史学成长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继代史的出现。
《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概括了 3 000 年历史,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史记》的“成一家之言”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
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由此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
荀悦的《汉记》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就史学门类言,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显示出史学多途发展的盎然生机。
三、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隋唐五代时期,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便是一个例证当然,设馆修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抑制。
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为史学开辟了新路。
宋元时代,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
高中历史中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习俗
高中历史中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习俗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它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学习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习俗,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1. 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传统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文化传统交汇的地方。
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贸易和交往的推进,曾经沿线各地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在历史文化传统上,丝绸之路带来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造成了历史进程上的多种转折与变化。
同样,它也造成了各个地域人民习俗传统的交流和影响。
2. 周礼与封建礼仪制度的习俗周礼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制定的礼仪制度,是封建社会中重要的习俗体系。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礼的起源和发展。
周礼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古代社会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交礼仪。
它在历史上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习俗。
例如,封建社会中关于婚姻嫁娶的礼仪,对人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影响深远。
而且,封建礼仪制度对后世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习俗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与习俗的体现。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
从庙会、贴春联到舞龙舞狮,春节的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
4. 儒家文化传统对社会习俗的影响儒家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它塑造并规范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习俗和行为准则。
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仁爱、孝道、礼治等。
这些思想不仅在社会习俗中得到体现,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孝道传统在中国家庭中一直被尊崇和传承,它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资治通鉴》的战争描写战争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可以说整个中国史都是由战争来推动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名篇都对战争都有精彩的描写,比如《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然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战争的却有独特的描写,使人读起来能感受到战争的别样艺术。
前后对比,突出战争艺术性。
司马光描写战争善于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进攻国与防御国力量的对比,战前的强盛与战后的衰败,战前的骄狂与战后的落魄……拥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强国竟然败给弱国,这种对比使人在哂之一笑的同时对战胜方油生敬畏,对战败方战争则感到无比的惋惜。
所以,读完之后读者能战争有更好的思考,对历史有更好的把握。
在《淝水之战》中,这种前后对比就很明显。
战前秦是何等的强大,军事上:“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六十万余万的部队,战骑二十七万而晋去只有区区八万迎战;政治上,鲜卑、羌虏皆以归顺,可谓统一之势势如破竹。
然而,兵败之后,秦军却是另一番景象:“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以强攻弱却会是如此结果,这种前后对比让我们思考苻坚为什么会失败?另一方面,司马光也善于抓住人物的心里变化,利用心理变化凸显战争的艺术。
比如在《淝水之战》的战前,苻坚不听苻融劝谏,执意攻晋,何等自信,然而当晋军占优势之后,苻坚却有些草木皆兵了:“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
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其他古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对战争的描写,但对比的艺术手法都没有司马光用的这么独到,让人能感受到战争的艺术性,战争就是战争。
战前铺叙,表现历史必然性。
写战争却又不开门见山的写,而是在战前对交战方做大量的铺叙。
司马迁不直接描写或简单描写战争场面,用对话、独白、议论以及上面所讲的对比等多种手法,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在战争前能够影响战争进程,结果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判断上,或平铺直叙或倒叙或插叙或三者兼而有之;战争未开始之前胜负已定,作家是以先知者的身份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去的。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史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礼仪等各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历史观念、史书编纂等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强调历史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取向,这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视道德教化和人伦关系有关。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古代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时,常常需要参考和解读传统文化中的文字、文献、艺术作品等。
古代文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也为古代史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论。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古代史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古代史学家不仅要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需要分析和解读古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变迁。
例如,研究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都是古代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古代史学借助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现代文化
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中国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史学是一个深受推崇的领域,自古以来,大量著作不断涌现。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也在逐步演变。
本文将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史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中国史学的传统在中国史学的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历史文献之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广泛,包括古籍、碑刻、竹简等。
历史文献的研究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还要考虑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此外,中国史学的传统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 传统史学的叙述与注释。
在古代,史书是记录历史的主要形式,传统史学家主要是致力于对史书进行整理、比对和注释。
如《史记》等著作在中国史学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传统注释方法包括整编、修订和补注等,这些方法在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史学的现代文化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史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传统的方法。
现代史学家更多地使用资料分析、统计学等现代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研究。
此外,近年来,人类社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史学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史学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另外,大量新兴学科、领域的涌现,也为中国史学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如民族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兴起,使得史学研究更加深入探讨了文化因素对历史形成和演进的影响。
同时,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史学内容的多样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历史文化教育成为各级教育的重点之一,许多机构、公司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三、中国史学现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国度,中国的史学领域同样经历了深化和广泛的发展。
在传统领域中,文献研究和史书之注释仍然是史学研究的重点。
在现代领域中,多元化和深入化的探讨成为趋势。
在技术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推进下,中国史学领域迎来了难得的好时代。
总的来说,中国史学在传统与现代文化间融合兼容并蓄。
史学与传统文化24
有“ 外藩”“、蛮苗”“、胜国”“、外国”,张岱《石匮书》有
“ 四夷”“、朝贡诸夷”等。
分国合写模式
中国自东汉以后,再次进入分裂时期,先是魏、蜀、吴三
第 167 页
国,西晋后则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局面,最后是南朝与北朝对
峙。唐以后有五代十国。如何写这段历史问题,便摆到了史家
《辽史》、《金史》,就将非其族类的高丽等列入“外国”行列。
如果用近代以后形成的“外国”概念来理解历史上的“外国”,
显然是不当的。“外国”概念的出现,是少数民族政权强大的
产物。因为这些政权强大了,中原王朝控制不住了,它们不再
是天子的下属了,所以才称之为“外国”。
明清时期,开始区别层次、种类。国内少数民族称“土
司”、“ 土夷”、“ 藩部”,宗主国称“ 外藩”、“ 属国”,有朝
贡关系的称“ 外国”“、朝贡诸夷”“、山海外夷”。明人所修
明史,有四夷传。明代人写当代史成风。明人所修明史著作,
多有民族史传。郑晓《吾学编》有“ 四夷考”“、北虏考”,何
乔远的《名山藏》有“王亨记”,吴士奇《副书》有“土夷”、
其内涵与范围是发展的。中国固然是一个多民族一统国家,但
这样的时期不多,也就元、清两个朝代。其他的时期,几乎都
有两个或以上的政权共存。就当时中国境内的几个政权来说,
不属其统治的国家与民族,都可以称“外国”。中国的基本文
献是用汉文写作的,是站在汉族政权立场上说话的,所以称少
数民族政权为“外国”。其实,少数民族政权也是如此的,如
历代史家笔下的国家一统与分裂
《史记》以后,多民族国史撰写形成传统。《史记》以后
2021年浅论史学与儒家传统文化
摘要本文以梁启超“新史学”为例,讨论史学与儒家传统文化之关系,认为梁启超“新史学”吸收了清代汉学的大量成果与方法,其史学理论与梁氏儒学息息相通。
“新史学”的提出,与明清之际史学思潮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继承性,二者同为儒家学说中经世、民主一面的产物。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儒家传统文化儒家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史学传统。
明中叶以降,至清末民初而极,“六经皆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六经皆史”的表述,是以史学为核心统御整个儒家文化领域,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史学取代经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论语》曾云,“吾道一以贯之”;同样,经典西方哲学也要求建立统一的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如果被视为一套话语体系,史学就是建立“话语构型”的规则所在。
直至晚清民国时期,兹以梁启超“新史学”为例,略抒所见。
梁氏“新史学”之名,始见于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一文。
对“新史学”大量、集中的表述,基本出现于梁氏“第二期的著述时代”——始于1918年,终于1929年梁启超辞世——大约十年之间。
1918年底,梁氏欧游归来,有感于一战对西方文明的伤害,开始反思近代化道路,希望以东方文明拯救世界。
职此之故,梁启超的新史学并不是全盘西化的欧、日史学之翻版,相反,它带有浓厚的“国学”,或曰“中学”色彩。
作于1922的《五千年史事鸟瞰》和作于1923的《治国学的两条大路》分别从实践和理论方面为新史学与国学的媾合提供了范例。
1921年,梁启超的重要史学理论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五年后写成的续书《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高度理论化地建立了新史学的学术体系,使它成为一个自足的理论范畴。
而史学实践则既宏且丰,可谓梁氏生命最后十年学术工作的核心。
梁启超“新史学”与儒家传统文化之关系,可分述为三点1 梁启超“新史学”对清儒汉学成果的吸收梁啟超“新史学”对清儒汉学成果的吸收,首先是历史观上的价值取向认同。
何为史学?1941年初,周予同先生撰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给中国史学分了类。
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与优良传统㈠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历代统治者皆重视史书的编撰,史官建置沿革自成体系,官修史书是传统史籍的主流,私人编撰史籍之风绵延不绝;史学家辈出,史籍体裁多样,史料内容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史学理论先进。
1、历代统治者重视史学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教训,以古鉴今,加强文化思想控制,改善、巩固自己的统治,是史籍编撰的主旨。
中国历代统治者重视史学,首先表现在重视史书的编撰,其次表现在重视史学家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这是由于史书的性质所决定的。
史书的基本内容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所作的全面记载以及撰史者对之评判、解释、说明,其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巩固当时王朝的统治服务。
在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开始,统治者就非常重视史学,朝廷中设立了史官,专掌记载历史,当时史官的地位很高。
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秦汉大一统封建王朝建立之后,由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加强了对文化思想的统治。
销毁或者篡改史书记载,打击与本朝政见不合的撰史者和文人,对史书的编撰权严加控制,其措施即禁止私撰史书,开创并逐步完善官修史书制度。
官修史书制度从东汉朝廷编撰本朝史《东观汉纪》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与私修的并行,至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禁止私撰史书。
唐代政府设立史馆,负责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并由重臣或宰相监修,正式确立了史馆修史的制度,政府对史籍编撰工作的控制大为加强,从此官修史书成为我国古代史书的主体。
该制度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史籍数量迅速增加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官修史书的有关内容取舍必须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评价也必须体现统治者的意图,史书的编撰实际就是当时实施统治的重要内容,因此,其思想性受到了很大局限。
特别是有的王朝对撰史者及有关文士的打击镇压,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代的“文字狱”等及编纂《四库全书》时对不利于请代统治史籍的禁毁,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统治者对史学严密控制的消极性。
高中历史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总结
高中历史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总结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展望未来。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的历史文化与传统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领域。
一、历史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文化是指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学生将接触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古代文明、文化传承和历史事件等。
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重要历史文化与传统1. 中国文化和传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包括但不限于先秦文化、汉唐文化、宋明清文化等。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和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四书五经的形成、孔子思想的传承和《论语》的流传等。
2. 西方文明和传统西方文明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文明和近现代文明等重要时期。
其中,科学方法的诞生、宗教改革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课程通常会涉及到西方文明的学习和了解,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3. 东方文化和传统除了中国文化以外,东方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例如印度、日本、韩国等。
这些文化积淀深厚,独具特色,影响了东亚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通过学习东方文化和传统,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更好的素养。
三、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历史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同时现代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着历史文化。
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而历史文化也在不断塑造和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历史文化与传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艺术领域,历史文化是创作的重要灵感和素材;在法律领域,历史文化是法律制度的重要基石;在教育领域,历史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学习总结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学习总结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传统。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深厚的传统价值观,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这些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过程中的收获和认识进行总结和探索。
首先,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我了解到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方式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
例如,汉族文化影响深远,汉服、古琴以及京剧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而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十分独特,如藏戏、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等。
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更加感兴趣,并希望进一步了解和传承。
其次,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家庭伦理等都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例如,孝道、礼仪以及尊师重道等传统价值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明白了这些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并且深感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们民族的特色和独特性。
另外,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还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举例来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些卓越的成就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对这些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也在不断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封闭的,而是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发展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史学
第四,典志史和通史有了新的发展;
第五,出现了带有总结性质的史学理论著作。
(魏晋——宋元)
“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梁书》、《陈书》、 《魏书》、《北齐书》、《周书》、 《隋书》、《南史》、 《北史》、
“二十四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 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金 史》、《元史》、《明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历史著作辑要
一、先秦时期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应当 是: (一)上古神话传说 如: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始祖神话: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 发明创造神话:燧人氏、有
巢氏、神农氏、仓颉、 后稷 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
(二) 夏商时期
◆ 甲骨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用以记载历史的文 字。
♦ 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专 门记述典章制度的史学专著。
五代
刘昫 等撰写的《唐书》最 有价值。
(三)宋元时代
主要成就在通史。出现了 三部著名的通史著作:
1、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郑樵 《通志》 3、马端临《文献通考》 (元代)
☛ 元代修成《宋史》、 《辽史》、《金史》。
宋元时期别史、杂史、 野史、地理志也蔚为大观。
纪传体通史。 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 迄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共 三千年左右。
♦《汉书》首创了断代史 的典范。
后世官修的纪传体断代 史,几乎都以《汉书》为 依据。
三、魏晋南北朝—宋元时期史学
中国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成为独立的学术门类。 私家修史之风盛行。
史书与文化传统的特点与发展
史书与文化传统的特点与发展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流淌,人们总是不断地探讨着历史与文化的关系。
而历史和文化,就像一面金子镶嵌着另一面,既互相依存,又各自独立。
史书和文化传统,则是历史与文化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础。
本文将从特点与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史书和文化传统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史书的特点与发展史书,是记录人类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它集中了人类社会的各种经验与教训,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精髓。
史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客观性:史书应当客观记录历史事实,不应加入个人主观色彩。
史书作者不应随意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要以客观的角度来描述历史事件。
2.价值性:史书是历史的重要记录和反映,它记录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科学研究、哲学思想等。
因此,史书具备了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
3.及时性:历史的记录必须及时,否则历史的精华会被世世代代以来的磨砺所磨灭。
因此,史书不仅是过去的回忆,也是当今的关注。
史书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从最基本的口头史诗到写在乌木板上、铜石刻上的文字记录,再到现代的电子史书,史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二、文化传统的特点与发展文化传统是指文化的非物质遗产,是人类创造的、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
它包括了人类的语言、信仰、习俗、文艺、历史等多个方面,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产物。
文化传统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文化传统是历史的沉淀,是人类长期文化传承的结果,与时俱进,也延续了人类文明的长河。
2.多样性:由于历史的长期发展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文化传统也在不同程度上有多样性。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期的文化传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色。
3.承载性:文化传统是人类文化的承载者,承载了人类日常生活、文艺、信仰、物质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一直得到传承和拓展。
人类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不断地保留和传承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则以创新和开放的方式,发展和演进文化传统。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2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1.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 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
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
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D) A.老子 C.孔子
【例题】 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 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对《老子》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C )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夏商西周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解析 “尚贤”即崇尚贤才异能,即鼓励人民竞相“成名”,这会促使社会人 群分化,使社会偏离混沌无名状态。老子主张“不尚贤”反映了老子不鼓励社会人 群的分化,重“亲亲”之义,从而使社会安守于混沌无名的状态,故选C项。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解析 董仲舒提出设立各级学校教化人民,以仁待民,以礼节民,体现了其主 张用儒家思想教化百姓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改革措施是为了移风易俗,但并 没有说董仲舒的改革受到了不良风气的阻碍,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平等”, 故C项错误。
2.道家思想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 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 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 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 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 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简述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简述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史学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1.实证主义精神中国史学自古以来便注重实证,强调事实为依据,以真实反映历史为己任。
如《史记》作者司马迁提倡“考之行事,验之当代”,强调历史的实证性。
2.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中国史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
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观念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经世致用思想中国史学强调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主张以历史为镜,鉴古知今,经世致用。
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所言:“述往事,思来者。
”4.历史批判精神中国史学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批判精神。
如东汉哲学家王充提倡“褒贬善恶,以为世戒”,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
5.历史传承意识中国史学具有强烈的历史传承意识,认为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重视历史传承和发扬。
这种意识在中国史学著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春秋》、《史记》等。
二、中国史学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史学,又称中国古代史學,是指我国自古以来关于历史研究、记载和阐述的学术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历史悠久、典籍丰富、学派众多、注重实证、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
三、中国史学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的发展历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历史智慧。
同时,中国史学在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四、当代中国史学的挑战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史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跨学科交流等。
史学功用与传统文化之我见
史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问,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通过史官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之高、史书在古典目录学中的分类位次之先及史存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之重得到体现。
一、史官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的地位之高史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早。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民神杂糅,巫史不分,史官既承担着'史''的职责,更重耍的是还承担者在当时极为重要的政治角色--"巫"的角色,成为沟通神与王的特殊人员。
他们主持祭祀,占卜吉凶,用神的意志来引导统治者,成为君王左右必不可少的参政人员。
相传夏代有史官终古,殷代有史官向挚,"唯殷先人, 有册有典",当时"册""典"就是由史官来完成的。
西周时代,史官的队伍日益扩大,分工趋于明显,他们有的记录史事,有的起草公文,有的掌管文书。
椐记载天子赐钟鼎给诸侯公卿,往往派史官做代表行给奖礼。
周公时代的史佚见于钟鼎文的就不下数十次。
而且周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当时史官的地位很高。
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史职人员,承袭传统职业模式,既从事编册,又进行筮卜、星占、望气、圆梦等宗教迷信活动,他们沟通神人,掌握天人之间的各种事务, 可谓上交天子,下接诸侯,在统治集团的决策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大唐以后,开始形成设馆修史的制度。
各朝都把国史的修撰视为国事并且实行严格管理,禁绝私人修史。
撰修国史的人员,职高位显,通常都是朝廷内外的精英人物。
他们精通历史,富有学识,是当时社会的名流,备受各朝天子的青睐。
正如梁启超所言:"一直到清代,国史馆的纂修官一定由翰林院的编修兼任。
翰林院是极清贵的地方,人才也极精华之选---- 其尊贵为外国所无". "可以说全国第一等人才做史官了".所以大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则明确声称中国文化是"史官文化",由此可见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9-史学(2h)PPT课件
2021
15
(3)南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 本末体,这是中国历史编纂法的一个重要创 造。
(4)宋代的“金石学”独具特色,成绩斐然。 金石学,是以古代金石器物,如青铜器、古钱 币、石碑名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金石
2021
25
形式:中国古代史学形式多样,品种齐全、 呈现出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初唐时 的《隋书》把史书分为十三类;清朝乾隆时 期编的《四库全书总目》将史部书籍分为15 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 载记、诏令奏议、职官、政书、传记、时令、 地理、目录、史评、史抄。从中我们可以看 出中国古代史书体载和形式。
2021
4
最早的历史典籍
继甲骨文、金文之后,《尚书》中记载 了殷、商王朝的大事,是中国最早的文 献总集,是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
《诗经》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如 《绵》、《公刘》等反映了周王朝某些 历史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视为汉 族史诗。《大雅》中的有关篇章提供了 周部族的发祥、发展、创业、立国的史 料。
中国远古时代的大量历史传说,如《大 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造人》 等等,尽管其真实性受到质疑,但其中 包含的史学元素却光彩夺目。
2021
3
有意识的历史记载
文字和历法的产生及其不断成熟,为史学的 出现创造了条件,有意识的历史记载逐渐成 为统治者的经常性活动和国家大事。
殷商和周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 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这些记载已包含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完整历史记载所 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负责记载的史官,则 担当占卜,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 之责,他们可以被看作最早的史家。
历史学的文化史和文化传承
历史学的文化史和文化传承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是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历史学的文化史,则是对文化传承过程的记录和阐释。
历史学的文化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它更是提醒我们当下如何进行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历史学的文化史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领域,例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这些领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发展。
例如中国传统文学,其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等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正是历史学的文化史为我们解析了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
文化史也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文化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流对于各个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就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通过文化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渊源的形成和演变。
文化史不仅仅是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它更是对于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思考和指导。
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作品或思想经由时间流传下来,更是要通过现代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解释和认知,使其具有现代化的参考意义和生命力。
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历史学的文化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例如,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承,我们不仅仅可以通过阅读和学习来加以传承,更要通过改编、演绎和拓展等方式来使作品更贴近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以此来达到更好的传承效果。
文化传承的方式和策略,也是历史学的文化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现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的问题。
历史学的文化史通过对于历史传承的记录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例如,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承,可以通过开设文学课程、举办文学节、出版文学文集等方式来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创作。
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承,则可以通过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方式来使其获得更多的传播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者。
郑樵认为历史上只有孔子是真正的会通,其他人都是有欠
缺的。司马迁上察孔子之意,会通而成《史记》,差强人意,但博雅
不足。这表明,郑樵所理解的“会通”,不同于司马迁。他的会通,
确切的意思,应该是孔子那种学术思想资料统一工作。换言之,
就是要发表对古今问题的独家看法,以一种思想统一各种不同
向于制度文明的因革性与历史进程的连续性。他认为“自书契
以来,立言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
《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
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
世之下不能及。这个观点是有眼力的。孔子按儒家观点,将各
种不同观点的学术资料删改成“六艺”,为后世所宗,称“六经”,
法”。也有三敝“,一曰无短长,二曰仍原题,三曰忘标目”。章氏还
就新通史的编纂作了设想。
章学诚所提倡的“通史”,是一种学术性的通史,有较多的科
学色彩,因而最受近人称颂。何炳松作《通史新义》,称“章学诚通
史观念之明确,固远驾西洋史家之上”。当然,章氏理论也有遗憾
之处“,然亦终以时代关系,未能以切实之方诏示后世”。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史家刘知几不要
作通史的劝告,并不为人所重。中唐以后,通史的撰作反而呈
现出复兴的趋势,出现了编年体、纪传体、典制体等多种体裁
的通史著作,“史部之通,于斯为盛”。著名的有杜佑《通典》、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
①《史通六家》。
③《文史通义》外篇三《家书二》。
第 155 页
又称史意,相当于今天所言的历史观。章氏认为“:史所贵者,义
也。谓义?义是“史家著作之微旨。义是一书之“精神”;有
义“,书始成家”。具体地说,高明的史家应能“纲纪天人,推明大
道”“,通古今之变。中国传统史学理论,多讲史法,不太讲史
义。章氏重视史义,把史义置于首位,主张以史义指导史书编纂
实践,这确比刘知几高明。这说明到了封建社会末叶,史学的理
论化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这为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创造了
条件。
章氏贵著述,讲历史观,最终归结点是提倡修通史。他认为
通史便于阐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他作《释通》篇,称“通史之修,
其便有六”“:一曰免重复,二曰均类例,三曰便铨配,四曰平是
非,五曰去抵牾,六曰详邻事”。有二长“,一曰具剪裁,二曰立家
只有史义、史德、史体、史事、史文有机结合的史著,才可称
著作。他用人身比喻说:“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
也”。义、事、文三个概念,是孟子概括《春秋》旨意时提出
的。章学诚借助这些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从而构筑了他
的新史学体系。著作是相对比次、考索而言的。比次又称记
注,是指记录、选辑和汇编原始资料之书。考索就是考订、札
有“ 晋史党晋而不有魏”“,齐史党齐而不有宋”现象。这些
确是断代史普遍存在的问题。
郑樵《通志》出版后的时代,正是理学化史学横行时期,
所以他的书并不为人所重。在很得到章学诚的赏识。章氏在其著名的
《文史通义》中,写了《申郑》和《释通》两篇文章。他从通
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不同的视野,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史书。
历史书不怕多,也不怕重复,关键是要有新的见解。用章学诚
的话说,“史书因袭相沿,无妨并见;专门之业,别具心裁,
不嫌貌似也” 。视角变了,就会产生改写历史动力。改写历
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国历史研究法》中,则进一步称郑樵是“豪杰之士”,“史界
①《通志总序》。
②《通志总序》。
第 154 页
之有樵,若光芒竟天之一彗星焉”。
章氏史学理论体系,是围绕写著作展开的。提倡写著作,
这是他在史学上最高明的见解。所谓著作,是指在观点、材
料、体例上有创新的史著,又称“独断”、“撰述”。他认为,
发展,史籍的增多,断代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要想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中国历史,非通史莫属,断代史至多只能搞
清一个时期的历史。时代越发展,史籍越多,通史的市场便越大,
这是刘知几当年没有意料到的。
第二、他们的争论有些欠妥之处。在方法上,他们犯了以偏
概全的错误;在观点上,走了极端化,非此即彼,排除了互补的
记一类史著。这是从学术研究、学术价值角度立论的。
章氏还对通史与集史间的区别作了界定。刘知几在其《六
家》篇中,将李延寿的《南史》与《北史》也归入通史家行
列。章学诚一针见血地说:“李氏《南北史》,乃是集史,并
非通史。”他的理由是,通史是一种贯通古今,“自为家学”,
“自为义例”的著作。而《南史》与《北史》“虽合数朝,并
步,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关于他们的争论,有两点是值得指出的:第一,由断代而通
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刘知几推崇断代史,是中国史学早期发
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那时史籍少,学历史只需直接读断代
史原著即可了,不需要再在断代史之外搞什么通史。郑樵、章学
诚推崇通史,否定断代史,同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史学的
《史通六家》。
《文史通义释通》。
第 152 页
事实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到了南宋,郑樵对通断问题发表了新的见解。他的观点正好
和刘知几相反,推崇通史,否定断代史。郑樵在历史上第一次
用了“会通”一词。所谓会,是指会合各种学术资料;所谓
通,是指贯通古今。郑樵的会通,是指在会总各种文献资料的
基础上,搞清古今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郑樵谈会通问题,倾
通与断代体制的优劣之争
改朝换代是中国最为惹人注目的现象,也是最高统治者最
①《史通六家》。
第 151 页
为关心的事,所以,班固以后,断代史成为主流。东汉以后,
不管是纪传体还是编年体,都是断代史吃香。通史也有,如吴
均等的《通史》、元晖等的《科录》,但因种种原因,都不是太
理想。因此之故,到了唐朝,遂有刘知几的“扬班抑马”论。
史角度,充分肯定了郑樵的成绩,称“郑樵生千载而后,慨然
有见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
为学也。??而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运以别识心裁,盖承
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之言者也”。又说“:《通志》
精要在乎义例,盖一家之言,诸子之学识而寓于诸史之规矩,
原不以考据见长也。后人议其疏陋,非也。”梁启超在其《中
的思想。
他对断代史鼻祖班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称他“断汉为书,
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又说“自班固断代为史,无复相
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会通之道,自此失
《通志总序》。
第 153 页
矣”,“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 。郑樵认为,断代史缺点
有三,第一是烦文,“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
作“可谓劳而无功,述者所宜深戒也” 。而《汉书》则正相
反,“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
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
改斯道” 。他谈历史编纂,是从历史记录入手的,认为一朝只
要有一部“正史”便可以了。有了断代的正史,再写一部通
史,显得多余。这是他反对写通史的原因所在。
可能,从而也就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我们认为,从历
史编纂来说,通史应该要,断代史也要。通史有通史的优点,
断代史有断代史的优点,写历史不嫌体裁多。通史是一种长时
段史书,断代史是一种短时段史书。长时段有利于理清古今演变
的轨迹,但不易写清某一时期的历史情况;短时段史书则正相
反,可以讲清某一时期历史,不易搞清古今演变脉络。所以,
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
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
如此之类,岂胜繁文”。第二是前后相隔,“语其异也,则前
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郡县各为区域,而昧迁革之
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如此之类,岂胜断绠”!
第三是无统一是非标准,修史者各自站在本朝立朝说话,于是
非各溯太古,自为家学者可比” 通过这种比较,章氏通史含义
更为明了。
重视历史观是章学诚理论的精华所在。当时,有人将章学诚
比拟于刘知几。章学诚听了很不高兴“,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
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两途,不相入也。史义
①《文史通义》外篇四《方志立三书议》。
《章氏遗书》外编卷三《丙辰札记》。
通、断不是排斥的,应该是互补的。事实也是,中国史书的编
。纂,既有断代史,也有通史
刘知几与郑樵都谈到了重复问题。通史与断代史都有重复
①以上参王锦贵《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
页。
第 157 页
问题。他们想不出现重复,主观愿望是好的,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其实,重复不重复,不是首要的。因为历史是一个多维体,可以
通断之争结束了,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很多的。刘知几、郑樵、
章学诚对通史与断代史的争论是好事,可以完善中国的史学理
论。通过争论,传统的通史理论得以发展。中国的通史理论,从司
①同上,《史德》。
②同上,外篇六《为张吉甫司马撰大名县志序》。
③同上,内篇四《答客问》。
第 156 页
马迁到郑樵,再到章学诚,乃至梁启超、何炳松等,是越来越进
刘知几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史学理论大家,他谈史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