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竹里馆》写作背景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一. 教材分析《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品茗、欣赏美景、陶冶情操的情景。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受。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诗人高雅的情操,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王维的其他诗作,对唐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通过之前的语文学习,对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方面仍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竹里馆》;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学会通过诗文描绘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高雅的情操;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竹里馆》;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通过诗文描绘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世界。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想象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诗文、图片、音乐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音频:准备与诗文相匹配的音乐或音频资料。

3.作业设计:准备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竹子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竹子的印象。

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竹里馆》,告诉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人在竹林中的高雅情操。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独坐”“弹琴”“长啸”“明月”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1)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月下独坐,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独坐幽篁里”,这句话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诗歌内容,找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体会表达的作者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明确句意,揣摩写出的内容。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

2.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

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c.诗词表达的情感:孤独、宁静、超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竹里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品味《竹里馆》中的意境美、语言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与欣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借鉴王维的超然态度。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竹里馆》的背景、结构和意境,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深入体会了王维的超然情感和自然美学。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感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创造自己的“竹里馆”时刻。如果对今天的课程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诗词背景与作者介绍:王维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了解《竹里馆》的创作背景。
2.诗词内容分析:
a.诗词的结构、韵律与节奏;
b.诗词中的意象: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竹里馆》的基本背景和结构。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处竹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它的结构清晰,韵律和谐,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通过分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句子,理解王维如何运用简单的词汇描绘出丰富的意境。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诗词鉴赏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文解释】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拨弄着琴弦,又一声声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我的行踪,只有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把我映照。

翻译二: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解释】⑴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又深又静的竹林。

幽,深。

篁,竹。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篁:竹丛。

长啸:即是从口中发出清越悠长的声音,古代文士喜在幽谷山林之间长啸,藉以抒情调气。

【赏析】《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全篇平平淡淡。

但其妙处却是在于四句诗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种境界:一个清幽绝俗的境界!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坐于其间弹琴长啸,怡然自得,尘念皆空。

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幽然相会。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汇总(含背景、注解、译文)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汇总(含背景、注解、译文)

最新部编版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汇总(编译)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王维(【作者】王维(701701年-年-761761年,一说699年—年—761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摩诘,号摩诘居士。

【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huáng ng ):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xiào o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者】李白(【作者】李白(701701701--762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2.正确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3.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淡泊闲适的情怀。

2.正确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2.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朗读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2.导入新课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与竹为伍。

今天让我们走进走进盛唐,走进王维,一起欣赏《竹里馆》。

二、揭示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淡泊闲适的情怀。

2.正确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3.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预习交流1.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

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维,字摩诘。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官太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31岁的时候,妻子难产而死,不再续娶,几十年一直独身。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他很赏识王维,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加上王维文采好,又精通音律,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特别喜欢音乐,王维于是声名鹊起。

但是好景不长,张九龄在李林甫的各种手段下罢了相,李林甫接任了宰相的位置,开始权倾朝野。

(完整word)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梳理)

(完整word)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

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

“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

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

“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1)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月下独坐,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独坐幽篁里”,这句话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诗歌内容,找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体会表达的作者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明确句意,揣摩写出的内容。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

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竹里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竹里馆》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竹里馆》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通过引导他们朗读、分析和创作,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思考。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诗词朗读,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节奏和韵律朗读,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5.赏析技巧:学习《竹里馆》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6.诗词背诵:指导学生背诵《竹里馆》,巩固所学内容。
7.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模仿《竹里馆》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诗歌。
8.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词学习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竹里馆》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竹里馆》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竹林中弹琴长啸的山水田园诗。它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特色,以及唐代诗歌的意境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字词和意象,了解王维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超然物外的境界。
-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诗词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举例解释:
-在诗词解析方面,难点在于对古汉语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和句式的理解,如“复”字的含义、“长啸”的意蕴等,需要教师通过例句和上下文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诗词创作背景方面,难点在于如何将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与诗歌内容联系起来,这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朗读技巧、修辞手法和意境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著名词人苏轼曾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和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维的诗《竹里馆》,体会和欣赏“诗中之画”吧!二、目标目标:1.知识目标:走近王维,感知田园诗歌。

2.能力目标: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三、原文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注释《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卷。

王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w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幽篁:幽深的竹林。

篁,竹林。

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五、诗意独自闲坐幽深的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六、赏析独坐幽篁里,一个人,一片幽深的竹林,还有一颗向往宁静的佛子心。

古代文人们,大都喜欢竹子,认为竹子是节气的象征,仿佛和竹子同时出现,骨气就有了,文气也有了。

弹琴复长啸。

一个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有裹挟着花草香的清风,还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如此清爽脱俗的环境,如果没了琴声,便少了几分雅致。

好吧,那就焚香摆琴,抚弦长啸以乐。

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了。

深林人不知,在野外玩音乐,除了环境幽静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扰民。

王维的琴声是不是美妙,长啸合不合韵律,无人知道,反正是弹了,反正是啸了,反正是没人听到。

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将在下次活动中明确讨论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引导。
此外,学生在仿写古诗词时,对于诗词的结构和韵律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古诗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创作技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竹里馆》选自其诗选。
2.诗词原文:准确朗读与背诵《竹里馆》,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竹里馆》的背景、意境和诗词鉴赏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之美,体会诗词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竹里馆》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通过引导他们理解诗句的意境,我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逐渐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鉴赏和创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竹里馆》,使学生了解唐代诗词风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古代文人隐居思想及其时代背景。
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从诗词的语言、形象、情感等多方面进行审美鉴赏,提升学生对古诗词艺术魅力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一、阅读下面的课内古诗,完成相应的题。

(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5.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三)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本诗的体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1)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四)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图。

10.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1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五)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14.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11、《台阶》的作者李森祥,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选自小说集《台阶》。
12、《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北宋(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13、《竹里馆》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38、《泊秦淮》作者是,文学家,字以。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称为“”。有《樊川文集》。
39、《贾生》作者是,代著名诗人。擅长,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合称“”,与合称为“”。
40、《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是,字,自号。代杰出的诗人,与陆齐名,被后人推为“”。
41、《约客》作者是,代诗人。
《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放弃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深切的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18、《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是张中行,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
18、《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是,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是,与合称“”。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许怡评价他涉。
叶圣陶,名,字,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1、完成对本诗的创造性解读。

2、布置下一课《丑小鸭》的阅读要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问题导入: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

1、读。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按照古诗节奏教师范读一次,学生齐读。

2、品。

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学生自己揣摩,回答自己的感觉。

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3、析。

教师展开联想,拓展诗中的内容(程度高的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拓展,教师补充):这是夜深人静之时,竹里馆里寂静幽深,明月皎洁,王维一个人一时睡不着觉,于是起来弹琴,抒发自己的情感。

你们品一品,王维究竟是抒发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境呢,还是抒发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课文注释提出的质疑,让学生懂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让思辨的习惯常常在学习中养成。

4、悟。

学生在讨论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会悟到一点什么,让他们多讲出来已形成思想交流的氛围。

5、诵。

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昂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认识的目的。

二、布置明天要学习的新课文《丑小鸭》,思考三个问题:1、找出课文中若干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仁爱的农夫,可鄙的、可笑的、猫绅士、鸡太太等等)2、你知道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原因是什么?3、丑小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三、下课。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篇二」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又重新确定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诗歌一般片言只语,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

当然这样的诵读不仅仅是一遍遍对诗歌内容的重复上,最重要是从情感、节奏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这样,文字与读者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亲近。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课内外对比阅读(精品)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课内外对比阅读(精品)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诗词赏析课内外对比阅读(精品)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写作背景】1.《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即:今天的陕西兰田县)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2.诗人又因早期信仰佛教,佛教追求的是超脱、远离世俗争斗的思想,此时他又因官场的不得志而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3.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悠闲的生活。

【主题思想】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重点问题】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来反衬。

4.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

“独坐”、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5.《竹里馆》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请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7.“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独”是“独自”的意思。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七级语文下册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文解释】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拨弄着琴弦,又一声声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我的行踪,只有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把我映照。

翻译二: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解释】⑴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又深又静的竹林。

幽,深。

篁,竹。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篁:竹丛。

长啸:即是从口中发出清越悠长的声音,古代文士喜在幽谷山林之间长啸,藉以抒情调气。

【赏析】《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全篇平平淡淡。

但其妙处却是在于四句诗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种境界:一个清幽绝俗的境界!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坐于其间弹琴长啸,怡然自得,尘念皆空。

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幽然相会。

在此物与心会、情与景和之际,「着手成春」。

除此之外,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原文译文主题写法)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原文译文主题写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01 竹里馆(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的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赏析】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02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优质课件

202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优质课件

当堂练习
.4、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传达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高雅的境界。根 据你对诗人形象的理解,判断下列诗句不属于诗人隐居时期所作的有( )
A.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寨》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5、《竹里馆》的体裁是五言绝句。由于字数限制,五绝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更简练、概括, 所谓“短而味长,入妙尤难”。五绝是盛唐诗歌中璀璨的明珠,唐诗中的精华。王维、李白 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到了顶峰。下列五言绝句不是李白所写的是( ) A.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当堂练习
1、“独坐幽篁里”的“独”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孤单寂寞 B. 悠然自适 C. 孤芳自赏 D. 坚贞孤傲
2、“明月来相照”中“明月”的作用不包含( ) A. 时间意义,点明了诗中场景发生的时间是在晚上。 B. 形象意义,描绘了一幅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美好画面。 C. 象征意义,“明月”表达了诗人独居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D. 象征意义,“明月”本身具有澄净的属性,和清幽的竹林互相映衬,烘托出高洁脱俗的意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梳理文意
老师的话 通过刚才多遍的诵读,我们已经读准了字音、能按 节奏朗读诗歌了。接下来,我们梳理诗歌的内容。
作者际遇
王维的高光时刻:开元九年,进士及第,官大乐丞。后来,任太子中 允,又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竹里馆》写作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竹里馆》写作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竹里馆》写作背景
7年级语文下册-打印版
《竹里馆》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2教育初中语文
《竹里馆》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