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刀不误砍柴工
背景知识,还你精彩课堂《詹天佑》是我很熟悉的一篇课文,文章抓住“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安排材料,层次清晰,中心明确。我在教学中,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找出中心句,围绕“杰出”“爱国”两方面让学生找句子、找事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积极主动,很快“杰出”“爱国”的事例学生都找出来了,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但我总觉得课堂上缺少什么。回来后一遍一遍看课文有反复琢磨学生现状,我发现,课堂上缺的是理解,是激情。所以,整个课堂是一种被动、按部就班似的学习。为什么我们觉得感人的地方,他们无动于衷。我想,这里除了阅读者本身的阅读品质、阅读能力不同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大背景不同了。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没有对困难的具体认识,也不知道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只是认为詹天佑干了一件伟大的工程,而对他当时承受的思想上的压力根本就不理解,所以对课文也是机械性的理解。其实回顾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不是这样呢?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同学听得昏昏欲睡,没办法时,老师只能抓住重点,把自己的认识或编者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学生为了学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多少次在办公室会听到老师这样埋怨:咋这么瓷,课堂上死气沉沉的,上的人都没有心情。其实只要我们老师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就会发现,我们只是少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搜集背景知识。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研究和剖析,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这些生活的态度和评价,这些就是课文的背景知识。因而背景知识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乃至对某些重点句、疑难句的理解,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有必要渗入相关的课文背景知识,它会还你一个精彩的课堂。
1、解读文本,有效使用教材教师
我们的教材里面包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这些资源些有的隐有的显,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可以直接利用,而有的却需略作加工,有的甚至需要教师有心去挖掘。而课文背景知识一般不会非常明显地出现在文本里,要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文本,因此需要教师潜心去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挖掘出与课本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怀念母亲》一文,课前,我安排学生先搜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的有关资料,对季羡林先生有所了解。导入新课时,我让以“国宝”一词引入,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季羡林先生在学术上的伟大贡献,从而引出季老那一段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以及季羡林老先生去世的时间(7月11日9时,享年98岁)和悼念仪式的隆重进行体验。
新课开始,我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听后,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础。
2、鼓励第二课堂学习,有效收集背景材料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独具慧眼,才能充分地把有关文本的背景知识挖掘出来。对于挖掘出的背景知识,如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教师还需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一篇课文,形成对文本有一个新的理解,新的分析。《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
美援朝时代背景缺乏认识,加上句式复杂,因而对理解课文内含的丰富感情,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于引起情感共鸣。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依据这个特点,了解课文的有关背景,如在战争中,志愿军为了保卫朝鲜伤亡惨重,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的共36万余人,(其中阵亡11.5万余人,战伤22.1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死亡2.5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余人……
这些资料的搜集,对于引导学生进入当时情境,深入地理解课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像类似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等学生生活相差甚远的课文,教师都应该去搜集课文有紧密相连的背景知识,为教学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