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 心脏病患者须牢记“三个要”

合集下载

梅雨季节期间的养生之道

梅雨季节期间的养生之道

梅雨季节期间的养生之道梅雨季节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气候现象,通常出现在每年6月至7月的时候。

梅雨时节,天气多阴雨连绵,湿度大,气温适中,这种特殊的天气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为了在梅雨季节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锻炼、合理作息等方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梅雨季节期间的养生之道。

1. 合理饮食在梅雨季节,由于天气潮湿,人体新陈代谢会变得有些迟缓,因此我们在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粗粮杂粮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2. 调整作息梅雨季节天气阴晴不定,很容易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影响睡眠质量。

因此在梅雨季节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可以适当午睡来补充能量,晚上尽量避免过晚入睡,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

3. 多运动锻炼梅雨季节多阴雨天气容易使人感到疲乏乏力,因此需要通过适当运动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选择室内运动项目如瑜伽、跑步机、哑铃等来进行运动锻炼,也可以选择户外散步等轻度运动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4. 注意个人卫生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病毒,所以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晒被褥、及时清洗晾晒衣物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注意卫生间环境清洁卫生。

5. 构建健康生活方式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在梅雨季节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形式的养生方式来帮助调理身体。

比如可以尝试冥想、按摩、足浴等方法来缓解疲劳和舒缓身心压力。

另外也可以尝试喝一些益生菌类产品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综上所述,梅雨季节虽然给人们带来一定不便,但只要我们能够注意饮食调理、合理作息、多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等方面,在生活中构建健康的方式,并尝试一些其他养生方式来调理身体,在梅雨季节也能够保持健康有活力。

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这些小窍门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到来一定要做好预防五种疾病的措施

梅雨季节到来一定要做好预防五种疾病的措施

梅雨季节到来一定要做好预防五种疾病的措施梅雨天温度多变且湿度大、气压低,人的机体调节功能可能出现问题,梅雨天气一直持续,使人感到明显不适容易生病,所以说梅雨季节到来一定要做好预防五种疾病的措施。

1、胃肠道疾病进入梅雨期后,降水明显增多,同时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正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此外,梅雨季节最适宜霉菌的生长繁殖,霉菌毒素可以引起人体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以及使体内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等。

要注意家中的清洁卫生,特别是保持厨房用具的干燥,确保食物的新鲜度。

要特别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隔夜餐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不要随便在小摊上吃东西。

所以在梅雨季节里,尽量做到少量、多次购买,多吃新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梅雨季节,天气湿热,人容易疲倦,胃肠功能也会减弱,日常饮食中要减少油腻和辛辣,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仁、百合等。

2、呼吸道疾病螨虫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螨虫喜湿热、怕光。

梅雨季节里一旦出现返潮现象,最易滋生螨虫。

温暖潮湿的环境是螨虫等虫类生长的温床,要保持家中的被子、床垫、枕头等干燥,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梅雨天,建议家中可以备些除湿的干燥剂,床单被套要勤洗勤换,洗的时候最好用热水,这样可以杀死螨虫。

此外,这段时间如果要睡席子,每天最好用热水擦干净。

还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有空调的房间大都门窗紧闭,以至室内缺氧,细菌大量繁殖,螨虫滋生。

因此,空调的房间应经常开窗换气。

常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应间歇站起来进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

3、皮肤真菌病闷热天气容易诱发皮肤真菌感染,梅雨季节也是皮肤科疾病的高发期。

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气候,每到梅雨季节,由真菌感染引发的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较为多见。

梅雨季节穿着半干不湿的衣服也是导致皮肤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在雨天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然后晾置在通风处;如果还有潮湿感,可以用电风扇对着衣服吹上一段时间,或是在衣服旁边放置一些干燥剂,还可以使用暖风机烘干。

春季老年人心血管病高发 3条保命要诀

春季老年人心血管病高发 3条保命要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春季老年人心血管病高发 3条保命要诀
导语:老年人要注意别不小心就感冒,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务必做好三高控制和保暖措施,以免因为温差过大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生,春季突发意外非常多,需重视。

正逢春季,气温变化大,老年人要注意别不小心就感冒,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务必做好三高控制和保暖措施,以免因为温差过大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生,春季突发意外非常多,需重视。

以下三个保命要诀,心血管病患者要牢记。

保命要诀1:建议避免清早外出运动
尤其一天当中,清晨5到6时以及晚上8到9时的两个时段,最为危险。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险族群、抽烟、肥胖者,甚至曾有中风等人群,都应避免清早外出运动,且晚餐后也不要立即外出,至少隔一小时后,等消化完再运动较佳。

另外,外出时应选择多层次穿着,方便随着温度变化来穿脱衣物。

保命要诀2:出现疾病征兆应把握黄金治疗期
一旦出现任何疾病征兆时,就应立即把握黄金治疗期,像是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心脏病征兆,这时应立即就医治疗。

若出现中风征兆,则应牢记牢记“FAST”口诀,以辨别中风四步骤,把握“急性中风抢救的黄金3小时”:
(1)“F”就是FACE,请患者微笑或是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看两边的脸是否对称。

(2)“A”就是ARM,请患者将双手抬高平举,观察其中一只手是否会无力而垂下来。

(3)“S”就是SPEECH,请患者读一句话,观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脏最怕的五件事

心脏最怕的五件事

心脏最怕的五件事张士丹,刘利峰,王守力,解放军306医院,心血管内科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左天宇编辑人的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动力泵,只要生命不息,它就跳动不止。

其实不然,心脏是一个“娇贵”的身体部件,需要我们小心呵护。

心脏病患者日常护心首先要了解心脏最怕什么。

一怕猛:切勿使猛劲干活悠着点,切忌使猛劲: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会使血压在一瞬间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

另外,剧烈运动会使心肌的耗氧量剧增,而运动时,血液被“抽调”到肌肉中,心脏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现象。

所以,心脏病患者不能动作过猛或过快,否则轻者会导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重者会诱发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二怕冷:保暖莫贪凉冬季户外冷,出门要保暖:寒冷对心功能正常的人影响不明显,但对心脏病患者则有显著不同。

首先,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了。

其次,天气变冷能使血流变慢,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同时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

空气寒冷还能诱发冠状动脉收缩甚至痉挛,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不止是生活环境,要注意过凉的东西也不能吃。

三怕悲:心态放平和凡事想开点,不要太悲伤:悲伤是心脏病人的天敌,入秋后,老人发生血管疾病特别多,这固然和天气有关,情绪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许多心脏病病发都是在情绪大受刺激之下,如大喜、大悲、大怒时发生,这些剧烈的情绪反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等血管活动物质增加,令心跳加剧、血压升高,冠状动脉出现痉挛;另一方面,心肌耗氧增加,也会使冠状动脉闭塞,造成心室纤颤,引起心脏骤停。

在中医看来,悲和肺相对应,肺朝百脉,配合心气来推动血脉运行,营养五脏六腑,而过于悲伤,容易伤肺气,从而产生淤血,促发心脏病、心绞痛发作。

四怕累:警惕过劳死家务分开做,一次别太累:现如今,猝死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其实,过劳死的背后,真正原因是心脏病。

梅雨季节养生注意事项

梅雨季节养生注意事项

梅雨季节养生注意事项梅雨季节是指每年的6月到7月,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降雨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时候,人们容易感到疲倦、乏力,容易出现湿气重、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养生事项。

一、饮食调理在梅雨季节,由于湿气重,容易导致胃火上升,因此要注意饮食调理。

首先,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胃火。

其次,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气。

此外,还应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二、适当运动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容易导致人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为了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体力,适当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健身操等,也可以选择户外散步、慢跑等,尽量避免在大雨天气进行剧烈运动。

三、保持干燥梅雨季节湿气重,容易引发关节疼痛、湿疹等问题。

因此,保持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的环境。

其次,要及时更换湿气较大的衣物和鞋袜,保持身体的干燥。

此外,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四、加强免疫力梅雨季节是各种病菌滋生的高发期,因此要加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来增强免疫力。

此外,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污染的物品。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容易让人感到沮丧和烦躁。

为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多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如看电影、听音乐等,也可以和朋友聚会,共同度过这段时期。

此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六、预防湿气病在梅雨季节,湿气重容易引发湿气病,如湿疹、风湿病等。

为了预防湿气病的发生,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山药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来祛湿。

在梅雨季节,我们要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干燥,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湿气病的发生。

只有做好充分的养生工作,我们才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梅雨季节。

梅雨季节防“霉”病缠身

梅雨季节防“霉”病缠身

梅雨时节易伤“心”除湿降温 花茶“解闷”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压不稳,人体的舒适度大大下降,血管容易发生异常收缩,致使血流受阻,从而诱发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等意外。

健康提示: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经常监测血压,并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平时注意劳逸结合,多饮水,同时注意睡眠充足和饮食卫生。

使用各种家电除湿降温,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用花茶来“解闷”也是有效的方法,如茉莉花、玫瑰花、桂花茶等等;还可用中药如山楂、乌梅、决明子泡茶,或服用藿香正气丸、麝香保心丸等,可以理气消胀。

潮湿侵扰呼吸道室内通风 勤晒被褥雨后天气闷热潮湿,许多公共场所、家庭都开启了空调。

可空调一开,有的人喷嚏不断,感觉肺里很不舒服,就像吸了灰尘一样。

因此,每年入梅后感冒、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都易复发。

健康提示:使用空调要适度,不要过于贪凉;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螨虫通常喜湿热、怕光,因此房间要保持清洁无尘、经常通风换气,沙发、地毯等居家用品也要经常除尘;被褥要勤洗、勤晒;家有哮喘患者,不要养宠物。

脚气也趁机捣乱衣物消毒 保持干燥梅雨天是皮肤真菌病的多发季节,此时真菌正处于生长繁殖旺盛期,在游泳池里赤脚走路、不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等,易使人患上脚气。

健康提示:不要使用公共拖鞋、浴盆、毛巾、用具等。

如果穿凉鞋在雨水中行走,回到室内要及时把脚和鞋子擦干,立即换上干净的鞋子。

衣服、毛巾等要经常消毒,常洗澡,勤换衣,并保持皮肤干爽。

最好穿吸汗透气的衣物,以棉质及丝质为好,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衣裤。

细菌活跃闹肚子剩菜热透 食物防潮黄梅天温度、湿度较高,细菌容易在食物中繁殖。

虽然高温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但是对于细菌分泌的毒素来说,再高的温度都无能为力,而这些毒素进入人体后,可以导致多种疾病。

此外,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或者风扇吹得太久,导致受凉,都可能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健康提示:隔夜餐少吃,要吃的话必须回锅加热,冰箱里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

冠心病人如何度“黄梅”

冠心病人如何度“黄梅”

春夏交替之际,正是江南地区的梅雨时节,时而闷热难耐,时而阴雨连绵,霉湿浊气容易直接侵入人体。

许多中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会感到烦躁、胸闷、头昏,食欲下降,更有严重的患者不能正常饮食,时间可以长达几个星期。

而患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去医院检查时,又往往查不出什么问题。

其实这是中老年人黄梅季节的常见病――疰夏,主要是梅雨季节霉湿浊气侵入人体,脾胃不能正常工作而造成的。

对于疰夏需要积极治疗,否则长时间食欲不振,体内会缺少营养补给,人体就会日渐消瘦,全身不舒服,精神状况萎靡不振,甚至会加重冠心病病情,导致胸闷胸痛频繁发作。

中医治病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江南地区梅雨季节这样的实际情况和冠心病患者的体质,可以辩证选用以下有效方剂:(1)健胃散:苍术、姜川朴、瓜蒌、薤白、广陈皮、石菖蒲、郁金、佛手柑、松萝茶,研成粗粉末,每次取6克,水煮开后文火再煎3~5分钟,去渣服汁,一日2次。

适用于纳呆(无胃口)、胸闷腹胀、头重(昏)身困等症。

(2)醒脾饮:藿香、佩兰、石菖蒲、青蒿、六一散、鲜荷叶、白豆蔻。

适用于身热不扬(低热)、头重脚软、肌肉烦疼、大便溏而不爽者,两三剂常能解除疰夏之证。

(3)清暑化湿汤:苍术、白术、升麻、葛根、泽泻、黄芪、党参、五味子、麦门冬、陈皮、青皮、黄柏、神曲。

对于常年复发的患者,在发病前连服7剂,常能起到预防作用。

(4)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提取物、苏合香等药物组成。

具有芳香温通、温化痰湿、祛痰止痛、益气强心等作用。

口服,一次2丸,一日3次。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麝香保心丸更为合适,一方面麝香保心丸是中成药,服用方便,另一方面麝香保心丸能迅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烦躁、胸闷、头昏症状,常服更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并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实现“药物搭桥”的作用,从而全面改善心功能,预防心绞痛的发生,帮助冠心病患者顺利度过“黄梅”。

黄梅天气谨防“心入霉”

黄梅天气谨防“心入霉”

黄梅天气谨防“心入霉”黄梅天开始,一直到炎夏,是心血管病的“高峰期”。

高温高湿堪称黄梅天的最大特点,这也是梅雨对健康不利的原因所在。

中医理论认为:此时阳气之盛、湿气之重,外部环境呈现“暑邪”和“湿邪”并存且相互夹杂的特点。

它让人感觉又闷又热,易使人急躁,常常导致“心入霉”。

即感到沉闷出现沮丧、抑郁情绪,↓随之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心跳快、脸红、血压高等,↓而且体内消耗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同时霉湿浊气侵入人体,↓造成食欲减退、精神倦怠、全身乏力、舌苔白腻或黄腻等现象。

这种状态维持过久,便会形成器质性疾病,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

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更应注意心血管保健及药物治疗,出现明显不适,就要去医院检查,以免发生危险。

如何在黄梅天预防心血管病发生呢?下列方法不妨一试——打盹中午打个盹,晚上莫熬夜,有意识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遇事学会深呼吸。

有资料显示,平时午睡小憩30分钟,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

白领工作压力大,更不要在这个季节加班加点,要劳逸结合。

除湿使用各种家电除湿降温。

可以用除湿机,也可以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有效带走湿气。

风扇也是黄梅天里少不了的祛湿利器,风扇可以加速空气的流通,让人不感觉非常闷热。

另外,梅雨季节,每天的傍晚是一天内湿度最低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开开窗、透透气,也不怕外面的湿气进来,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饮食清淡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引起食欲不振、胸闷嗳气。

可以选择消暑祛湿的食品,如:薏仁、百合、绿豆、冬瓜;还有夏日时令水果,大部分都能充分消除暑气,尤以瓜类和水梨最佳。

但水果宜在饭后0.5小时~1小时食用,切忌过分贪凉饮冷。

多喝白开水也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及时补充身体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度夏“三字经”

心血管疾病患者度夏“三字经”

龙源期刊网
心血管疾病患者度夏“三字经”
作者:宗礼文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2年第07期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宜遵从“常喝水,勤动腿;莫贪凉,要午睡;静心凉,清淡食;防中暑,药常备”的医学“三字经”,科学、安全、轻松地度过炎炎夏日。

一、常喝水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天要常喝水,以补充血容量,降低血黏度,防止血栓形成。

甚至不渴也要喝水。

一般在以下三个时间段必须各喝一大杯水:晚上睡觉前,早晨起床后,下午3点钟。

因为出汗时钾等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也会损失,故应喝淡盐水和矿泉水。

二、勤动腿
夏天,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早晨或傍晚凉快时,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运动,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些新鲜空气,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紧张情绪。

但是,锻炼一定要避开最炎热的时间段,也不要做剧烈运动。

做到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三、莫贪凉
盛夏,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因室内外温差大时,血管舒缩剧烈,容易诱发心血管病。

四、要午睡
夏日中午,烈日炎炎。

人体散热量大,常昏昏欲睡。

除每天保证七八小时睡眠外,中午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五、静心凉
炎夏,人容易烦闷急躁。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

心平气和,是对付炎热的好办法。

六、清淡食
夏日,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多吃些西瓜、黄瓜、苦瓜、西红柿、生菜、芹菜等果蔬,喝点绿豆汤、豆浆。

少食油腻难消化的东西。

食而有节,不吃过饱。

七、防中暑。

教你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教你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教你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导语:梅雨天气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

这种环境人的舒适感会变差,一些旧病容易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所以,在梅雨时期需要做好自身的保
梅雨天气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

这种环境人的舒适感会变差,一些旧病容易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所以,在梅雨时期需要做好自身的保健,顺利的度过这段时期。

梅雨季节怎么养生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梅雨季节养生要点。

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气候越来越潮湿。

空气湿度过大,会危害人体健康,中医称之为“湿邪”。

人体脾胃受“湿邪”的影响最大。

很多南方人一到梅雨季节会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

北方的降雨量虽然较少,但很多人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运动少,再加上心情不舒畅,也会导致脾胃功能欠佳,出现和“湿邪中阻”类似的症状,中医叫“内生湿邪”与南方的“外感湿邪”相对应。

这时候,如果再淋一场雨,“内生湿邪”就非常容易与“外感湿邪”相结合,使人容易患病或病情更为复杂。

1. 谨防肠胃病,健脾化湿
多雨潮湿的季节易诱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泻等。

是肠胃病多发的季节,所以饮食卫生要十分注意。

1)生吃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净后再吃;
2)隔夜饭最好不吃,如果要吃应先回锅加热;
3)不吃直接从冰箱中取出的食品,应等其温度回升或加热后再吃,因为太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胃的阳气,造成不适;
2.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慎食高脂、高糖、高盐等油腻或。

梅雨季节健康小常识

梅雨季节健康小常识

梅雨季节健康小常识梅雨季节是指每年的6月到7月,这段时间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雨季,也是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容易感到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甚至还会引发一些疾病。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梅雨季节的健康小常识。

1.注意饮食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变慢,消化系统也会变得不太好。

因此,我们在这个季节里要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吃太多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2.保持室内通风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室内也容易潮湿,这样会导致细菌滋生,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因此,我们要保持室内通风,让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此外,还要注意室内卫生,经常清洁地面、墙壁、家具等,避免细菌滋生。

3.注意个人卫生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出汗,这样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皮肤病等疾病。

因此,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换衣服,保持身体清洁。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4.多喝水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出汗,容易导致脱水。

因此,我们要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此外,还可以多喝一些茶水、汤水等,增加身体的营养。

5.注意防蚊虫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蚊虫也容易滋生。

因此,我们要注意防蚊虫,可以使用蚊香、蚊帐等防蚊虫用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此外,还要注意室内卫生,避免蚊虫滋生。

6.适当运动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因此,我们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加身体的活力,缓解疲劳。

梅雨季节是一个容易引发疾病的季节,我们要注意饮食、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注意防蚊虫、适当运动等,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梅雨时节保养身体的方式方法

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梅雨时节保养身体的方式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阴雨绵绵扰人心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导语:目录:第一章:阴雨绵绵扰人心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第二章:夏季多雨祛除湿邪最好的养生方法第三章:夏季雨天多疾病中医8大防目录:第一章:阴雨绵绵扰人心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第二章:夏季多雨祛除湿邪最好的养生方法第三章:夏季雨天多疾病中医8大防病方法最近几天,天气一直是阴雨绵绵的,这就是进入到了梅雨季节。

连续不断的雨水,让很多人都不能好好的适应,身体出现问题,因此梅雨季节保健养生很重要,那么梅雨时节如何养生?下面小编教大家一些雨季养生高招,一起去看看吧!阴雨绵绵扰人心四点让你梅雨时节养好身体最近连续的雨水,让身体感觉不舒服,这就是黄梅天了。

梅雨天气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

这种环境人的舒适感会变差,一些旧病容易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所以,在梅雨时期需要做好自身的保健,顺利的度过这段时期。

今天想大家介绍一些方法:饮食篇:中国俗语中有“民以食为天”。

在这样不太舒服的季节里,我们需要注意饮食上的调节,增加抵抗力,降低发病可能性。

“饮”。

大家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

同时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为了追求冰凉清爽的感觉,过度依赖冷饮。

很多人都喜欢喝的冰啤酒也存在同样的弊端。

我们要注意适度、适可而止。

不要只为一时之爽而恣意妄为。

平时体质就偏于阳虚的人就更要多加小心了。

“食”。

黄梅季节,食物特别容易变质。

为了避免“病从口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菜要烧熟烧透,尽量每餐做的食物一餐吃尽,实在吃不了的也要及时冷藏,以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食物变质。

冷藏的食物重新烹调的时候,也一定要烧熟烧透。

另外,少吃凉菜,尤其要少吃荤性的凉菜,因为这些荤性凉菜就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运动篇:梅雨时节,气压比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相对较低,体质不好的人就会觉得有些憋闷,似乎有一种气不够吸的意思。

尤其是原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等疾病的患者,这种感觉会更明显。

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是什么季节

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是什么季节

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是什么季节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是什么季节?三四月份的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因天气变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的病人占80%。

为什么心血管病的高发期是三四月份的梅雨季节?由于天气忽冷忽热,雨量增多,人体感觉又闷又热,情绪易急躁,容易出汗、心跳加快,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出现胸闷、胸痛,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而三月入梅后的天气温度高、气压低、湿度大、出汗多,让血管中的血液变得很黏稠;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就像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流速越慢,沉淀越多。

血黏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容易导致脑血栓形成。

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如何预防?第一、三四月份的梅雨季节心血管病人要注意心情的调节,尽量做到放宽心,不要生闷气,对心血管系统也大有益处,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0%。

第二、一定要多喝茶,来稀释血液浓度,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使血管畅通,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对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有抑制作用,有益于人体健康,对人体防病抗病有重要的意义,经常饮茶可以延年益寿,而年青宝茶就具有畅通血液,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大脑供血供氧,增强血液供血供氧能力的功效。

第三、每天吃点水果对养护血管很有帮助,春季水果丰富,味甜水分足,也是血管的润滑剂。

橙子等柑橘类水果中富含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是种天然抗氧化剂,能维持微血管正常功能。

另外,水果中富含果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第四、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心脑血管因其具有突发性,有心脑血管疾病征兆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最好常备一种效果好的心脑血管疾病药品,平时也要注意心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做好日常体检、定期检查、坚持服药,以做到有备无患。

心脏病患者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心脏病患者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心脏病患者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对于广大心脏病患者该如何度过呢?夏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保"心"护"心"不可懈怠,尽量避免户外活动;补充水分应适当;莫要贪吃冷饮;谨慎吹空调;饮食清淡;戒焦戒躁,保持心情宁静。

1、补充水分应适当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排汗量显著增加,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堵塞,对心脏病患者不利;同样,如果过量饮水,水进入人体后会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使血量增加,增加心脏的负荷量,容易加重病情。

因此,夏季饮水需适当。

2、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高温天气,心脏病患者严禁在太阳底下暴晒,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或者在早上或傍晚太阳下山后出门,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3、吹空调需谨慎七月气温节节攀升,空调房成了人们首选避暑胜地。

对此,特别提醒大家,夏季过度吹空调容易引发多种心脏病。

空调室内外温差大,空气浑浊,空调温度打的过低等容易触发心脏病发作,严重者甚至猝死。

那么如何预防吹空调引发心脏病呢?首先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以25~27°为宜;其次注意多开窗换气,晚上睡觉时不要通宵开着空调;经常清洗空调;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

4、莫贪吃冷饮天气炎热,冷饮成了大家消热解暑的必备佳品,但是,心脏病患者尤其要谨慎,莫让冷饮成为了"夺命飞刀"。

路远配方保健中心专家指出,饮用冰水要适当,一般不要超过3杯。

临床上,由于贪吃冰凉饮料,而引发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心脏病人莫要贪多贪凉,猛喝冷饮。

5、戒焦戒燥,保持心情宁静炎热酷暑,容易把人的心情也点着,焦虑、烦躁、情绪激动、郁闷,这些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是很不利的。

据调查,情绪激动暴躁是急性心肌梗塞发作的第一诱因。

保持心情宁静,戒焦戒燥,是护"心"要务。

6、饮食宜清淡为主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血液里钠离子超标会滞留大量水分,使肝脏肿大、全身水肿、加大心脏负荷量,严重者心力衰竭。

梅雨季节的养生之道

梅雨季节的养生之道

梅雨季节的养生之道梅雨季节是指每年的6月到7月,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特殊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天气湿度较高,降雨频繁,气温适中。

梅雨季节的到来,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养生之道。

一、合理饮食在梅雨季节,由于湿气重,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等,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山药等。

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湿气,保持身体的健康。

二、适度运动梅雨季节的天气湿度较高,容易让人感到身体沉重、乏力。

因此,适度的运动对于保持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可以帮助我们舒缓身体的疲劳,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梅雨季节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保持室内通风梅雨季节的湿气较重,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为了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我们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湿度适宜。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除湿的方法,如放置除湿剂、使用除湿机等,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湿气对身体的影响。

四、注意个人卫生梅雨季节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因此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身体的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同时,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衣物等,避免滋生细菌和病毒。

五、保持心情愉快梅雨季节的天气阴沉多雨,容易让人情绪低落。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我们要保持心情愉快。

可以选择一些喜欢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此外,还可以与朋友、家人一起聚会,增加社交活动,增强身心的愉悦感。

总之,梅雨季节的养生之道主要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心情愉快。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梅雨季节保持身体的健康,迎接阳光明媚的夏天。

预防心血管病牢记3个“半分钟,半小时”

预防心血管病牢记3个“半分钟,半小时”

预防心血管病牢记3个“半分钟,半小时”每到春冬之际,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概率就会出现高峰。

心血管病能够引发患者心衰、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

尤其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拥有心脏病史的在进入春冬季节时,一定要注意对心脏的保护。

由于春冬季节过于寒冷,中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影响,一旦呼吸道受到感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气喘等,就会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疾病。

另外,春冬季节变化迅速,昼夜温差较大,气压也会产生波动,受寒冷的刺激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冠心病、冠状动脉机械性狭窄的疾病患者会受到气压的影响,产生收缩痉挛,从而出现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

因此,中老年人要在春冬季节加大对自身的保暖,防止出现胸闷气短、浑身乏力等症状,一旦病情严重,要及时就医,切不可忽视。

寒冷为什么会加重病情因为寒冷能够刺激人体机体,使人体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从而使心率加快,造成心脏的负荷增大,甚至会出现耗氧量增多的现象。

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气候寒冷,人们室外活动逐渐在减少,人体所摄入的血脂和代谢不成正比,会出现比例失调的现象,加之冬季出汗较少缺乏饮水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管内凝血倾向偏高,从而形成血栓,诱发心肌梗死的概率加大。

寒冷的气候也会让血液更加黏稠,人体的胆固醇含量也会在冬季提升,呼吸系统感染概率会加大,在低温情况下患者血压容易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气温较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变化,气温一旦降低血管就会发生收缩血液流量就会减少,患者的耗氧量也会增加,从而加重了心脏的负荷。

寒冷的春冬季节能够使心脏疾病患者的病情加重。

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在春冬季节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加重病情。

何为3个“半分钟,半小时”中老年人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时,要做到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

何为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就是在醒来睁开眼睛后,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在床沿坐半分钟;当下地行走活动时,早上走半小时、午间午睡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

暴雨季来袭 远离“梅雨症候群

暴雨季来袭 远离“梅雨症候群

暴雨季来袭远离“梅雨症候群
内容:雨水多心脏病哮喘过敏高发:汛期降水常常伴有雷电天气,这种天气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大。

强雷雨天气诱发心脑血管病,固然有心理恐慌的原因,也有气象原因。

雷电天气时,气压一般较低,影响人体氧气供应。

人每天需要大约750毫克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耗用。

当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衰。

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雷电来临时,要保持平静心态,急救药品要带在身上。

雷雨天也是哮喘高发时段。

医学专家研究证实:雷雨天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真菌、霉菌等过敏原的繁殖,加上气压较低,空气中飘浮的过敏原浓度就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哮喘病。

因此,哮喘患者雷雨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下雨时应该保持门窗通风;雷雨后如出现太阳暴晒,出门时戴上口罩,以防过敏原。

英国科学家乔治·弗拉耶尔研究发现,下小雨时,降水滴粒不带辐射污染物,从而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而大雨中则夹带着大量的射线和污染物。

云中雨滴都附着不少污染物,但小雨滴需要20至30分钟才降到地面,这一过程中,雨滴受到的辐射污染将完全消失,而大雨滴降至地面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射线等污染物也会随之降到地面。

所以,在大雨中散步(即便打伞)对人体健康也没有什么好处。

湿度大肠胃关节颈椎“受潮”:专家指出,湿度大肠胃也会“受潮”得病。

梅雨季节肠胃疾病多发,是因为这段时间湿度大、忽冷忽热、气压。

当心:心脏“梅雨”易缺氧

当心:心脏“梅雨”易缺氧

小心:心脏“梅雨”易缺氧我国江淮流域和江南大多数地域,每年初夏六七月间常有一段连续阴雨期间,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屡次,这时正当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

又因这段期间多雨阴湿,器物轻易受潮霉烂,故俗称“霉雨”。

梅雨季节湿度高、气压低,一些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也随之高发,这些患者常常出现情绪焦躁、大汗淋漓、心神不宁的症状。

【病案实录】50 岁的李女士平常身体不错,近来总是感觉很闷,常常喜爱叹息,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感觉舒畅,生气的时候也会感觉喘可是气来,手脚发麻,心口跳得很厉害。

前天夜晚和朋友一同去体育馆游泳,游了大体300 米,忽然激烈的胸痛让她意识到心脏出了问题,家人连忙把李女士送到医院,经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她的心脏 3 条大血管有两条已经堵死了,状况十分凶险,医生马上实行紧迫手术打通血管。

幸好家人送来实时,不然结果不可思议。

【生活提示】心梗高发与天气关系亲密,梅雨天气里,气压降落,空气湿度大,这类环境会影响人体的血管、神经、内分泌等功能,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

梅雨天空气中含氧量低,简单造故意脏缺氧,加上天气多变,血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简单拥塞,所以心血管事件高发。

像李女士幸好发病时并不是孤身独处,急救实时,患者出险的概率也会大幅提升。

所以梅雨季节,居心脏病的人群应规范服药,时辰提升警惕,胸闷不必定是天气的原由,但天气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有胸闷胸痛应实时就医。

高血压患者应按期丈量血压,应注意多增补水分、多吃蔬菜水果,同时尽量少吃过咸食品。

心脏病病人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但游泳是最好要慎重参加了。

游泳锻炼固然对肌肉、关节、心脏和肺都有利处,但也会造成高血压病人血压忽然高升,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液供给不上,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从而可能引起心梗、猝死。

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游泳时应注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充足认识。

假如药物难以控制的固执性高血压,应防止游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雨时节心脏病患者须牢记“三个要”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着将近两亿人口,是目前人类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

闷热天气,加重心脏负荷
梅雨季节气温升高,空气潮湿,细菌和真菌容易滋生,易诱发呼吸道和消化传染病。

同时,梅雨季节也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病等慢性疾病的高发时节。

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在气温高、气压低、湿度高的梅雨季节常常会感到闷热难耐。

汗出不尽、情绪急躁、心神不宁,进而导致血液循环加快。

心脏负担加重,易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保护心脏,牢记“三个要”
如何在梅雨季节做好心脏病的防护工作?具体地说,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应牢记以下“三个要”。

“一要”坚持检测和治疗,切勿随意停药。

梅雨季节闷热、潮湿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胸闷、气短、烦躁、心慌,血压容易波动,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

此时,心血管病患者应加强血压和心率监测。

必要时,可去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对可能发生变化的心血管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坚持服用药物,切忌随意停药,以免导致血压波动或诱发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心律
失常。

“二要”调节饮食起居,重视饮食调补。

注意劳逸结合,中午打个盹,晚上莫熬夜,有意识地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

研究发现,午睡可以使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是一种易行有益的好习惯。

时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若室内空气湿度过高,可采取必要的抽湿防潮措施。

衣被要勤晒,室内不要堆放脏物,也不要在室内晾晒湿衣服。

随时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既要避免暑热,也要注意避免受凉,尤其要注意避免淋雨。

合适的锻炼对心脏健康有益,但要量力而行,运动出汗后应及时洗澡,换上干爽衣物。

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引起食欲物不振,胸闷、嗳气等不适。

适当多吃消暑祛湿的食品,多喝白开水也是简单易行的方法。

既能及时补充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三要”适当服用消暑理气中药,缓解不适症状。

梅雨季节易使人感到胸闷、气短,心脏病患者宜自备一些具有理气消胀、消暑除湿作用的中药,以缓解不适。

山楂、乌梅、决明子泡茶,服用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等,都有助于理气消胀、消暑除湿、健脾和胃。

为迅速缓解胸闷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发作,心脏病患者随身携带麝香保心丸
等应急药品,也是必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