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证据学自考试题

合集下载

自考刑事证据学填空题 (1)

自考刑事证据学填空题 (1)

1.证据学通常称为诉讼证据学,它是以各类诉讼中的证据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2、证据:证据,即证明之根据。

3、诉讼证据:诉讼证据应当是能够证明争议案情的已知事实与表现其内容的法定形式的统一。

4、刑事诉讼证据:刑事诉讼证据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收集的,或者由辩护律师、自诉人等依法提出的,用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有关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5、“弹劾式”诉讼:所谓“弹劾式诉讼”,就是诉讼必须由原告对被告提出弹劾(控告)才能引起,国家并不主动干预。

6、神示证据:所谓“神示证据制度”,古代社会并没有这样的正式命名,而是后人所作的概括。

7、纠问式诉讼:“纠问式诉讼”又称“审问式诉讼”,是指封建国家要求司法机关依据其职权,对犯罪行为主动予以追究,在诉讼中又特别注重于对被告人的“纠问”,采取各种手段逼使当事人招供。

8、法定证据:所谓“法定证据制度”,就是对于各种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一概由法律预先作出规定,要求法官必须按照法定的规则来审查、判断证据。

9、证据规则:证据规则是指为了规范证明行为而确立的公安、司法机关与诉讼参与人在收集证据、判断证据、采用证据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程序性准则。

10、物证: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

11、书证: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的实物证据。

12、证据能力:又称为证据资格,是指哪些事实和材料可以被用为证据,那些事实和材料则不能成为证据,也就是要解决证据是否可以采信的问题。

13、证明力:所谓证据的证明力,是指某一证据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究竟具有多大的可信度。

14、补强证据:是指用以增强另一证据证明力的证据。

开始收集到的对证实案情有重要意义的证据,称为“主证据”。

用以印证该证据真实性的其他证据,称为“补强证据”15、证据开示:又称证据展示,是指控、辩双方在法庭开庭前相互展示证据,以交换有关案件信息的一项制度。

浙江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侦查情报学自考试题

浙江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侦查情报学自考试题

浙江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侦查情报学自考试题重大危险源辨识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劳动密集型特点形成的安全生产条件使其成为高危行业;建筑业每年发生大量的工伤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力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行业形象及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建筑物的构造形式、立面造型多样化,高、大、新、特、奇、难等特点的建筑越来越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我公司也把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为目的的重大危险源控制作为法律条文的形式写进了《安全生产法》:“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可见,重大危险源控制已成为我们建筑行业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

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建筑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1 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危险源是危险的根源,是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的危险物质。

一般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对危险源属性的分析,有利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控制。

针对施工现场存在量大面广的危险源现状,根据施工特点,依据《安全生产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四口、五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不到位或安全兜网内积存建筑垃圾、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试题课程代码:0086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情报的知识性可以理解为( )A.情报就是知识B.任何情报都包含一定的知识C.情报是成体系的知识D.知识体系中被加工和利用的那一部分就是情报2.( )属于动态性情报。

A.战略情报B.资料型情报C.线索型情报D.预测型情报3.( )是记录、积累、传播情报最有效的手段,是获取各种情报最基本的来源。

A.口头情报源B.实物情报源C.资料情报源D.档案情报源4.CCIC始建于( )A.1988年7月B.1994年5月C.1995年5月D.1993年3月5.刑侦情报信息部门向某一辖区发布防范建议书是属于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方式中的( )A.单向主动传递B.单向被动传递C.多向主动传递D.双向传递6.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活动是一种符合情报用户当前迫切需要的、有明显目的性的( )活动。

A.信息选择B.信息过滤C.信息交换D.信息发掘7.“现场发现并提取了一枚右手所留指印,经检验确认为箕型纹,指位为食指”,填卡时上述信息应规范表述为( )A.指右食箕B.右食箕型纹C.右食箕D.右手食指箕型纹8.规范词“结伙作案”是指( )A.二人临时纠合一起共同作案B.三人以上临时纠合一起共同作案C.三人以上长期纠合一起共同作案D.多个人有计划、有组织共同作案9.违法犯罪信息第一批标准颁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6年12月B.1984年12月C.1988年3月D.1991年10月10.下列规范词中用于表述行为规律性的是( )A.左手作案B.酒后作案C.就地取材D.用物铺地11.将情报资料中的某些特征分解出来,并对其特征用规范语言加以标识,将这些标识按一定的逻辑或字顺排列起来的组织情报资料的方法是( )A.分类法B.索引法C.主题目词法D.综合法12.若使用分层优选法检索情报资料,在下列条件中最先使用的一项是( )A.身高1.70米左右B.体形较胖C.北京口音D.左脸下一疤13.标引的网络度对以下哪一个情报检索效率指标影响最大( )A.查全率B.查准率C.漏检率D.误检率14.情报研究中的纵向对比方法又称为:( )A.横向对比B.静态对比C.动态对比D.综合对比15.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和核心是( )A.协调职能B.指挥、控制职能C.管理决策职能D.管理组织职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一、单项选择题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D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C.年幼的人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B.省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检察院D.省级人民法院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A.公安局长B.刑警队长C.派出所所长D.检察长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A.鉴定人B.侦查人员C.法医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A.7天以内B.5天以内C.3天以内D.24小时以内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A.证据材料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C.预决的事实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证据学真题卷2010年7月(含答案).

证据学真题卷2010年7月(含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证据学试题2010年7 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1-4个答案正确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认知的有( ABC 。

A.众所周知的事实B.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C.国家机关公布的事实D.外国的法律2.大陆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AB 。

A.内心确信B.高度的盖然性C.盖然性的优势D.排除合理怀疑3.下列关于书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BDA.书证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属、石块、竹木、布帛等B.书证记载的方式可以是手书、印刷、打印、雕刻等C.书证可以被划分为处分性书证和原本D.书证记载的内容是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的4.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D 。

A.某县民政局提供的书证B. 当事人提供的书证C.公务员贾某提供的证言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5.言词证据( AC 。

A.可能是直接证据,也可能是间接证据B. 都是原始证据C.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D.是指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案件事实存在的证据6. 根据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直接言词原则应当具有如下内容( ABCD 。

A.法庭审判应贯彻“在场原则”B.在法庭审理中,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C.法官对证据的调查和采纳必须亲自进行D.法官采纳的证据,一般应该是原始证据7.下列有关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C 。

A.在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B.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C.公安机关也要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D.人民法院也负有证明责任8.下列关于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正确的是( CD 。

A.证据规则本质上属于实体法的范畴B.证据规则是一系列原则和原理的总和,不是具体的操作规程C.证据规则是程序法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D.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9.反证是指( D 。

A.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B.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C.直接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10.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的借条原件确认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从而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一、单项选择题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D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C.年幼的人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B.省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检察院D.省级人民法院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A.公安局长B.刑警队长C.派出所所长D.检察长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A.鉴定人B.侦查人员C.法医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A.7天以内B.5天以内C.3天以内D.24小时以内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A.证据材料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C.预决的事实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0年07月自学考试00260《刑事诉讼法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07月自学考试00260《刑事诉讼法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权全程参与的机关是( C )3-37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2.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相比,当事人特有的诉讼权利是( B )4-43A.对于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行为有控告权B.对于与自己所承担的诉讼义务有关的情况享有知情权C.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D.申请回避权3.下列陈述中,属于纠问式诉讼特点的是( D )1-11A.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B.实行不告不理C.当事人在法庭上的地位和权利平等D.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不分4.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是( A )2-21A.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C.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D.实现刑事诉讼的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5.法庭审理过程中,对公诉人的书记员享有回避决定权的主体是( C )7-95A.审判长B.人民法院院长C.人民检察院检察长D.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6.下列刑事案件中,依法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是( C )6-83A.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B.盗窃罪C.报复陷害罪D.偷税、漏税罪7.中国货轮由韩国釜山港驶往新加坡,行至公海时,韩国公民朴正男酗酒行凶,将中国公民张亮打成重伤,为及时救治被害人,货轮紧急停靠山东威海港,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后经由上海港驶往新加坡。

对于此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 )6-86、89A.威海港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B.上海港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C.韩国釜山地方法院D.新加坡地方法院8.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 D )8-110A.受委托人要求的约束B.受指定人民法院意见的约束C.受公诉人意见的约束D.有权独立发表辩护意见9.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人证的是( B )9-133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C.书证D.视听资料10.被害人某甲,在上班途中被一辆汽车撞死。

年月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

年月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

二OO V 年下半年全国高邹教育门学考试刑事证据学试卷(iffK 代码 0370)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A ・严蔡刑iRjg 供和以或初、引诱•瞰疚的方法牧策证槪B ・1R 证据•联澗直研究•不轻倍口供•绝对忠实于事实4彖C. 密切联系眸众•广泛收虫仔种证据D ・法律对毎个证据的讦明力祁明确加以规定还据学试卷第1页(共8贡>一•单念送择麵(本大超共10小題•毎小題I 分•共10 分)在毎小題列出的四个备迭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I •中国対建H :会丈行的足A ・法定证据制度 从IT 证据制度 2・卜列爭实中.与案件彳jX 联町以成为诉讼UHW 的足 18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溜后的括号内。

错 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B ・“ W 从供定”证据制度 □. ••适度刑HT 证懈制度儿犯邪嫌疑人从舸曲实趣过与本案情况类魁的行为B. 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格G 不同条件下的实&站果I ).能够证明案件发生时问的气象数期 3刑审证据的首安属性和竝本质的特征圮A ・上观性 C. 相关性 4・我山实那求足证据制度的最大待点是 B.客观性 D •令法性15 •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足A.生理上肴倾陷的人 B.与被窗人有亲属关系的人C.勺彼告人冇利害关系的人D.帝神上有缺陷■不能屛别是非的人 6・银据我国刑那诉讼法的规定•询何不满18周岁的被害人【】 A. 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C.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鬥场7・4:鉴定结论的F 列内界中•无效那分是A •死亡原因 C.砧过形式&下列证据中•娩属于何接证做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A. 被告人认罪的供述B.证人昕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C.赃物的逐制品D.签定站论的抄件 9 •对全案谨抿的综合朮査判斷的”张新订正法••是拥A •梅本案各个证厠互相比较B ・将已收集到的全部证据啦新樓荒C.将已收集到的全部讦据币新加以相互比较D •办案人员对证据材料的认识•翌側右证据的不断收集而Hi 时予以校正 10 •菓项证据可以if 明彼告人尚未达到法定责任年的■谏项证据属于A.-iE 面防御型”辩护证据 C 「法宦减免型••辩护iiT 据二■多序选择迦(本大题共10小1L 毎小通2分■共20分) 在毎小題列岀的五个备选項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谓将其代曲填坊在題后的括号内。

月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月自考刑事证据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事证据学试卷(课程代码00370)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J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定证据制度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从立法上来看,最早确立自由心证的国家是A.德国 B.日本C.法国 D.意大利3.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A.由检察院重新收集证据 B.不可以作为定案依据C.由法院裁量是否作为定案依据 D.视案件而定是否作为定案依据4.检查的对象是A.案件现场 B.犯罪嫌疑人C.物品 D.尸体5.如果缺少刑事证明,审判将失去A.原则和方向 B.标准和动力C.依据和根基 D.准则和目的6.传统广义的“大证明”观,将当事人承担的责任称之为A.证明责任 B. 举证责任C.收集责任 D.鉴定责任7.无可争议的、审判人员履行职务都应当知晓的事实是A.司法认知 B.预决的事实C.程序事实 D. 众所周知事实8.被告人能够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是A.自诉案件 B.公诉案件C.反诉案件 D.追诉案件9.当没有相反证据出现时,法律推定推出的事实就成为A.已知爵实 B.基础事实C.案件事实 D.法律事实10.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须通过一系列A.事实 B.政策C.判例 D.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法原理与实务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法原理与实务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试题课程代码:009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存在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的明确划分的诉讼形式是()A.混合式B.纠问式C.当事人主义D.职权主义2.下列人员中,不是..诉讼参与人的是()A.证人B.公诉人C.辩护人D.保证人3.可能参与刑事诉讼全过程的机关是()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安全机关4.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又已经开始追究的案件,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A.中止诉讼 B.终止审理C.撤销案件D.宣告无罪5.甲因故意杀人被人民检察院提起了公诉。

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时,甲刚年满17岁,法院正确的做法是()A.应当公开审理,并应当公开宣判B.应当不公开审理,但应当公开宣判C.可以不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宣判D.可以不公开审理,但应当公开宣判6.现役军人和非军人共同实施的涉及军事秘密的犯罪案件,应当()A.全部由军事法院管辖B.全部由地方法院管辖C.全部由高级法院管辖D.非军人由地方法院管辖7.下列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立案、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判决时的证明要求都是一样的B.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判决时的证明要求是一样的C.提起公诉和判决时的证明要求不一样D.每一个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都不一样8.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可以实施送达的是()A.公安机关B.律师事务所C.法定代理人D.被害人第 1 页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辩护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会见、通信的时间始于()A.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 B.第一次讯问之日C.提起公诉之日D.采取强制措施之日10.下列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拘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B.一种只有公安机关才能适用的强制措施C.其目的是为了羁押犯罪嫌疑人D.其目的是为了讯问调查11.下列关于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是与本案无牵连的人B.必须是被告人的成年近亲属C.必须是人身自由没有受到限制的人D.必须是有固定住处的人12.某被告人在法庭调查阶段申请公诉人回避,理由是起诉书指控的犯罪数额与实际不符,有权决定该公诉人是否回避的主体是()A.该公诉人所在检察院的检察长B.该公诉人所在检察院的检察委员会C.审理该案的合议庭D.审理此案的人民法院的院长13.清洁工姜某在路边垃圾桶内发现一具小男孩的尸体而向公安机关报告。

刑事证据学自考(习题卷2)

刑事证据学自考(习题卷2)

刑事证据学自考(习题卷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刑事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被替代的是( )A)翻译人B)鉴定人C)证人D)代理人答案:C解析:证据2.[单选题]关于搜查笔录,正确的说法是( )A)都是直接证据B)属于非证据笔录C)一般情况下属于言词类证据D)属于实物类证据答案:C解析:证据3.[单选题]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相同之处在于( )A)都是传来证据B)都是直接证据C)都是原始证据D)都是言词证据答案:D解析:证据4.[单选题]某地发生凶杀案,经侦查,某甲被作为嫌疑人,理由是案发当天,甲一人一直在离案发现场不远的坡地里犁地,有作案时间 。

侦查机关的做法属于( )A)推定B)假定C)拟制D)推测答案:D解析:证据5.[单选题]实证人证言的表现形式( )A)是指以物体的性质、外部形态、存在状况及其内容表现证据价值的证据B)是指以人的陈述形式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C)书证、物证、勘验笔录等一般都不是实物证据D)是指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答案:B解析:证人证言直接证据6.[单选题]下列表述中能够正确反映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之间关系的是( )A)证据力是证据能力的简称,两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C)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对诉讼证据的要求,前者决定证据资料可否作为定案依据,后者则决定证据资料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影响力D)证据力是指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实形成心证的根据,证明力是指证据资料与待证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强弱答案:C解析:证据力和证明力区别7.[单选题]最为间接证据的物证,一般是通过( )方式来表现A)实物或者痕迹B)客观实在C)物质D)物体答案:A解析:物证的外在表现8.[单选题]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属于( )A)实物证据B)证人证言C)间接证据D)是证据种类中的一种答案:D解析:嫌疑人供述证据种类9.[单选题]下列关于物证说法正确的是( )A)以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证明案件事实B)以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等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C)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D)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答案:B解析:物证的最根本特征10.[单选题]在特定情况下,被告人也要( )A)不承担证明责任B)承担证明责任C)承担诉讼责任D)不承担民事责任答案:B解析:被告人无举证责任11.[单选题]关于证据种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据种类是根据证据材料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对待证事实的证明作用方式划分的类别B)证据的种类就是证据的分类C)勘验笔录是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证据种类,大多是情况下是直接证据D)证人证言是指所有了解案情的人向司法机关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包括被害人陈述等答案:A解析:证据种类的不同划分12.[单选题]下列人员能够为证案件事实提供证据的是( )A)翻译人B)亲属解析:证人证言特证13.[单选题]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案件事实证明的( )A)含混标准B)证明标准C)证据标准D)规则标准答案:B解析:我国刑事证明标准14.[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证人承担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B)法定代理人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C)侦查机关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D)法院既不承担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也不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答案:D解析:证据15.[单选题]下列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备选项中,错误的是( )A)采用变相的方法实施逼供,只要没有造成嫌疑人死亡,是可以的B)刑讯逼供收集到的证据不具有证据力C)在刑事诉讼中,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D)非法证据可用于追究非法取证者或者伪证者的法律责任的证据答案:A解析:证据16.[单选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性质上属于( )A)供述证据B)证人证言C)间接证据D)是一个证据种类答案:D解析:被告人供述区别证言17.[单选题]下列关于调查收集证据的要求,正确的是( )A)调查收集证据应以发现真实为唯一目标,为了发现真实可以不计代价B)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积极诱导的原则C)调查收集证据应当运用好科学技术设备D)调查收集证据可以单独办案答案:C解析:证据的调查原则18.[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物证的是( )A)刑事案件中的凶器B)被告人留在犯罪现场的脚印C)刑事案件在涉及到的某商场的商品D)某被害人记载借用他人物品的名称和签字19.[单选题]证明标准具有客观性,下列那个说法不符合证据保准的属性( )A)与诉讼结果没有必然联系B)指导当事人如何举证C)与证明对象紧密相联D)具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答案:D解析:证明标准概念20.[单选题]证明主体具有证明责任,下列有证明责任的是( )A)证人承担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B)法定代理人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C)侦查机关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D)法院既不承担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也不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答案:D解析:证人承担责任21.[单选题]法庭审理案件中,民警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出庭作证,此时的民警( )A)是证明主体B)是证人C)不是证明主提D)不是证人答案:B解析:民警证人22.[单选题]下列关于传闻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传闻证据就是传来证据B)传闻证据原则上应当排除,但存在大量例外C)传闻证据只能是口头形式D)我国没有任何传闻证据的规则答案:B解析:传闻证据的特点23.[单选题]原始证据符合下列那个表述( )A)都是直接证据B)都是实物证据C)证明力优于传来证据D)不需要查证属实答案:C解析:原始证据划分24.[单选题]自诉案件,提供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由( )提起A)公诉人B)侦查机关C)被告人D)自诉人答案:D解析:自诉案件证明主体A)实物证据的证明力大于言词证据B)物证具有客观性很强的特点,因此物证的证明力很大C)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直接证据D)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答案:D解析:证据力大小审查判断26.[单选题]下面符合证明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法院调查证据所应达到的要求B)与证明责任没有关联C)是法律要求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D)是法院裁判可考虑可不考虑的因素答案:C解析:刑事证明标准的定义27.[单选题]证据材料是指( )A)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B)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C)“材料说”强调证据本身无所谓真假D)当事人调查收集的事实材料答案:C解析:证据28.[单选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需要被告人( )A)应当举证B)不举证C)放弃举证责任D)应当证明自己有罪答案:A解析:被告人特殊举证29.[单选题]下列说法中,符合意见证据排除规则的是( )A)除非有法定情形例外,证人有关事实的意见、推测或者结论应当被排除B)我们国家法律制定了传闻证据规则C)传闻证据规则就是传来证据D)在我国专家证言属于证人证言,不属于鉴定意见答案:A解析:意见类证据规则适用30.[单选题]按照物证的外观形态,将物证分为( )A)特征物证、属性物证和状况物证B)宏观物证、常态物证和微量物证C)固体物证、液体物证、气体物证和无体物证D)视觉物证、触觉物证、嗅觉物证和听觉物证答案:C解析:物证状态分类第2部分:多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至少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刑事证据学试题

刑事证据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标志是()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可采性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是()A.察言观色 B.罪从供定C.众证定罪 D.罪疑听赎2.下列关于鉴定结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鉴定结论可以由鉴定人署名,也可以由其所在单位加盖公章B.可以以鉴定机构的级别高低来确定鉴定准确性的等级C.鉴定结论要绝对忠实于事实真相D.鉴定结论可以就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3.甲听乙说,乙亲眼看见丙用刀将被害人砍伤,甲提供的证言是()A.原始证据 B.间接证据C.辩护证据 D.传来证据4.下列关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表述,正确的是()A.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时可以聘请律师B.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拘留、逮捕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C.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为其中请取保候审D.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5.下列证据中属于视听资料的是()A.在现场勘查过程制作的录音、录像B.询问证人时制作的录音、录像C.司法机关收集的绑匪劫持人质后勒索财物的录音D.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音、录像6.立案时的证明标准是()A.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B.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C.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证人不享有的权利是()A.如实陈述权 B.拒绝作证权C.要求保密权 D.控告权8.物证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客观性特定性直接性 B.主观性特定性间接性C.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 D.主观性特定性直接性9.下列证据中,不属于实物证据的是()A.物证 B.书证C.鉴定结论 D.勘验检查笔录10.下列事实中属于推定的事实的是()A.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B.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是近亲属C.法院在刑事判决中认定被告人以签订合同为名进行诈骗的事实D.在一定区域内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刑事证据学自考(习题卷3)

刑事证据学自考(习题卷3)

刑事证据学自考(习题卷3)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形式证明标准中的案件事实清楚( )A)所由案件事实都必须清楚B)大部分事实清楚C)犯罪构成主要事实要件清楚D)作案过程清楚答案:C解析:我国刑事证明标准2.[单选题]在运用间接证据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只用一个间接证据B)每个间接证据都查证属实C)各个间接证据之间不存在矛盾D)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排除合理怀疑的、唯一的答案:A解析:证据3.[单选题]县级公安按机关需要进行侦查实验,必须经过( )的批准。

A)支队长B)市公安局长C)县以上公安局长D)县以上检察长答案:C解析:侦查实验批准4.[单选题]构建证据体系,正确的做法是( )A)只用一个间接证据B)每个间接证据部分查证属实C)各个间接证据之间存在矛盾D)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排除合理怀疑的、唯一的答案:D解析:间接证据使用情况5.[单选题]证明标准是指证明要达到的( )A)程度货尺度B)高度和精确性C)逼真没有模糊可言D)绝对的客观标准答案:A解析:证明标准概念6.[单选题]下列具有物证基本特点的证据( )A)刑事案件中的凶器B)他人留在犯罪现场的脚印D)某被害人记载借用他人物品签字答案:A解析:各种物证的比较7.[单选题]犯罪嫌疑人之间商量如何处理所盗窃的赃物,这次通录音属于( )A)物证B)证人证言C)视听资料D)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答案:C解析:证据8.[单选题]证明对象法定性,是指它必须被法律规范明确规定为( )A)法律事实B)法律要件情况C)法律现象D)法律要件事实答案:D解析:证明对象内容9.[单选题]侦查员制作的是搜查笔录具有主管色彩( )A)都是直接证据B)属于非证据笔录C)一般情况下属于言词类证据D)属于实物类证据答案:C解析:搜查笔录言词性10.[单选题]证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作证( )A)是聋、哑人的B)与案件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的C)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且不能正确表达的D)年幼的答案:C解析:证据11.[单选题]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是( )A)故意伤害案B)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C)诬告陷害案D)盗窃案件答案:B解析:证据12.[单选题]刑事案件在公诉阶段,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是( )A)被告律师团B)检察院公诉人C)记者D)诉讼参加人答案:B13.[单选题]证明标准的客观性是( )A)客观存在的B)同时具有人为成分C)存在,但是夹杂主观因素D)也体现出思维的存在答案:A解析:证据14.[单选题]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作出认定结论的是( )A)质证法B)辨认法C)实验法D)同一认定法答案:D解析:证据15.[单选题]证人证言( )A)是以证人亲自感知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所作的陈述B)是利用专门知识对案件事实作出的判断C)是证人评论性的语言或者听他人所说的情况D)只能是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人所作的陈述答案:A解析:证据16.[单选题]下列关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正确的表述是( )A)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是为了履行证明责任B)在刑事自诉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C)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D)在刑事公诉中,原则上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答案:C解析:证明主体和证明责任17.[单选题]物证是哑巴证据,发挥作用是通过( )A)物证对案件事实起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还具有间接作用B)物证只能对案件事实起到间接证明作用C)物证对案件事实没有证明作用D)物证对案件事实在必要时有证明作用答案:B解析:物证的间接性18.[单选题]书证的形成以方法为标准,下列( )是该方法形成的A)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等B)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C)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和译本等D)公文书与私文书答案:C解析:书证的形成标准19.[单选题]法官在司法实践中采用司法认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 )B)证明案件事实C)解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D)在当事人之间分配和转移举证责任答案:A解析:司法认知目的20.[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证明标准( )A)与诉讼结果没有必然联系B)指导当事人如何举证C)与证明对象紧密相联D)具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答案:D解析:证据21.[单选题]原始证据( )A)都是直接证据B)都是实物证据C)证明力优于传来证据D)不需要查证属实答案:C解析:原始证据划分22.[单选题]证明对象的待证性是指( )A)免征事实B)法官判断的事实C)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D)演绎推理的事实答案:C解析:证明对象概念23.[单选题]我国证据证据说是采用材料说,符合材料说的是( )A)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B)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C)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收集到并且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D)当事人调查收集的一切事实材料答案:C解析:证据概念和特点24.[单选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是指(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罪行的拒绝回答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揭发与之无关的案件和解释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罪行的否认答案:A解析:证据25.[单选题]在公诉阶段,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是( )A)检察机关参加诉讼的公诉人员B)律师C)当事人答案:A解析:证据26.[单选题]直接证据的下列那个表述正确( )A)能够单独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B)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并经过推理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C)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D)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答案:A解析:直接证据划分标准27.[单选题]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存在例外B)非法证据中的“证据”是指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C)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纠正违法取证行为D)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于刑事诉讼答案:B解析:非法证据排除适用28.[单选题]下列关于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均应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表述B)鉴定结论无须质证而证人证言须经质证C)两者均须采取书面形式D)两者均是言词证据答案:D解析:真人睁眼与鉴定结论的比较29.[单选题]犯罪嫌疑人赵某在制作船舶淫秽视频,公安机关抓获后,除了要扣押电脑等硬件外,最关键的证据是 ()A)物证B)证人证言C)电子数据D)书证答案:C解析:证据30.[单选题]下列属于鉴定人应当回避的情形的是( )A)鉴定人接受当事人礼物的B)鉴定人确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C)鉴定人丧失职业资格的D)鉴定人故意虚假鉴定的答案:A解析:程序事实的审查啊判断第2部分:多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至少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证据学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证据学自考试题

第 1 页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标志是( )A .客观性B .关联性C .合法性D .可采性2.与弹劾式诉讼相适应的证据制度是( )A .神示证据制度B .法定证据制度C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 .罪从供定证据制度3.英美证据规则规定的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 )A .盖然性占优势B .有合理根据C .无合理怀疑D .证据确实充分4.书证的特征主要有( )A .物质性、思想性、确定性B .客观性、思想性、确定性C .物质性、思想性、间接性D .客观性、思想性、特定性 5.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的诉讼权利是( ) A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B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C .参加法庭辩论的权利D .上诉的权利6.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法定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A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B .讯问应一律在侦查机关进行C .对于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其被拘留后的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讯问D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应当派员在场7.属于办案人员对证据在诉讼中证明作用的一种判断,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原来的判断可能得到证实也可能被推翻的证据可分为( )A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B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C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D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8.属于言词证据的是( )A .鉴定结论B .勘验、检查笔录C .视听资料D .书证 9.不属于...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是( ) A .有关犯罪事实 B .被告人的一贯表现C.程序法事实D.推定的事实10.首次在立法中体现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是()A.意大利《宪法》B.《世界人权宣言》C.《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刑事诉讼纲要》D.法国《人权宣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刑事证据学自考试题1
课程代码:0037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古罗马帝国确立的“没有诉讼就没有法官”的诉讼原则,集中体现了()。

A.纠问式诉讼的特点B.审问式诉讼的特点
C.弹劾式诉讼的特点D.职权式诉讼的特点
2.在英美证据法理论中,证据资格问题主要强调证据的相关性和()。

A.关联性B.合法性
C.客观性D.可采性
3.任何诉讼证据都必须与案件事实有()。

A.客观联系B.必然联系
C.内在联系D.因果联系
4.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

A.客观实在B.物品和痕迹
C.实物D.实物和痕迹
5.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

A.诉讼代理人到场B.法定代理人到场
C.辩护人到场D.律师到场
6.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对于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

A.抗诉B.上诉
C.申诉D.控诉
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犯罪事实的供述有三种表现形式,即自首、坦白和()。

A.攀供B.举发
C.申辩D.供认
8.在询问证人或者被害人时制作的录音、录像,属于()。

A.保全证据的方式B.物证
C.视听资料D.实物证据
9.我国法律对于立案阶段的证明要求是:“认为有犯罪事实”和()。

A.证据确实、充分B.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C.需要追究法律责任D.证据充足
10.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对于刑事案件中的文字证明材料,应当订入诉讼案卷()。

A.至少保存15年B.至少保存10年
C.永久保存D.至少保存20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下列关于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
B.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C.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D.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
E.犯罪嫌疑人对讯问笔录,有权核对并进行补充和更正
第 1 页
2.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包括()。

A.案件中涉及程序法方面的事实
B.众所周知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
D.推定的事实
E.司法人员职务上熟知的事实
3.在下列各项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A.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B.现场目击者指认出犯罪分子并陈述犯罪过程的证言
C.被害人指认犯罪分子的陈述
D.某些能够再现犯罪经过的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
E.某些记载有关犯罪内容的书证
4.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

A.人身自由权B.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权
C.要求保密权D.控告权
E.陈述权
5.书证与其他种类证据相比,其突出的特征包括()。

A.关联性B.客观性C.确定性
D.思想性E.物质性
6.在下列关于刑事证据的合法性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刑事证据必须是由法定人员依据法定程序收集的事实
B.合法性是刑事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的标志
C.合法性是刑事证据的固有属性
D.司法实践中,凡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证明材料,无论内容是否真实,均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E.一项证明材料是否具有合法性决定着其是否具有“证据效力”
7.根据法定证据制度的证据规则,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完全或不太完全证据的是()。

A.间接证据
B.被告人在法院的自白
C.共犯的攀供
D.询问当事人的邻居所得到的材料
E.被告人在法庭外的自白或承认
8.证据排列组合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对证据的收集
B.有利于对证据的审查判断
C.有利于证据保全
D.有利于在庭审中组织对证据的调查、质证与辩论
E.有利于档案管理
9.在下列关于侦查实验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B.进行侦查实验时,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C.侦查实验的过程,应制作详细的笔录
D.侦查实验的结果,可以作为诉讼中的有效证据
E.侦查实验的结果,只能成为查证的线索,而不能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
第 2 页
10.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收集证据的人员包括()。

A.侦查人员B.检察人员C.审判人员
D.律师E.自诉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照书证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书证分为文字书证、图形书证和_______________。

2.对于被依法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其被拘留或者被逮捕后的_______________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3.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_______________指定的医院进行。

4.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在英美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是达到“盖然性超过_______________”。

6.证人所作的判断性陈述,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体验性判断,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判断。

7.任何一个言词证据,通常要经过感受、_______________、记忆、复述四个阶段才能形成。

8.法律上的“推定”,实际上都是对于某些不确定状态的推断与_______________。

9.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_______________、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10.以物证赖以发挥证明作用的角度,可以将物证分为特征物证、属性物证和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传来证据
2.鉴定人
3.控诉证据
4.刑事诉讼证明
5.被害人陈述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刑事证据的特点。

2.简述勘验、检查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

3.简述视听资料的特点。

4.简述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规则。

5.简述保全证据的意义。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如何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2.试论述刑讯逼供的性质、危害以及纠正的方法。

第 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