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 答案

合集下载

高级造林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高级造林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1、根据人工林发挥的不同效益,可将人工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2、我国在造林工作中提出了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精心种植和抚育保护等造林基本技术措施。

3、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有生产火、生活火和自然火。

4、地形图的字头方向常为北,右为东,左为西。

5、造林的方式有植苗造林、分殖造林和播种造林等,广东以植苗造林方式为主。

6、种植点的行状配置中有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营造防护林时以用三角形方式配置为好。

7、幼林松土除草的技术要求是三不伤、二净、一培土,三不伤指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指草根除净、石块拣净,一培土指把疏松的土壤培到幼树根部。

8、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火烧、或自然灾害而消失后,在这些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的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称为森林更新。

依靠自然力恢复的称为自然更新;由人为方式恢复则称为人工更新;由自然力结合人工方式恢复的称为人工促进自然更新。

9、衡量适地适树的指标有主观指标和数量指标,主观指标主要指成活、成林、生长稳定、有一定的产量(产投比较高)。

数量指标主要有平均材积生长量和立地指数。

10、“五个林业”是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和谐林业。

11、造林地的整理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整地两个方面,整地是对土壤的翻垦。

12.造林质量检查验收的内容有施工作业检查、幼林检查验收和造林工程的竣工验收。

13、速生丰产林的两项重要指标是时间指标和质量指标。

14、很多树种都有众多的地理种源,在广东范围内杉木最好的种源在乐昌;马尾松最好的种源在高州、信宜。

15.种皮具蜡质的种子(如相思类种子)常用高温法催芽,种皮厚且坚硬的种子可用浓硫酸处理法催芽或机械破壳法催芽。

16.在培育容器苗时,发芽率高,发芽快的种子可直播法,发芽率较低或发芽慢或微粒种子多用牙苗插播法。

17.去掉原来不符合培育目的要求的低价值林分,重新造林,使之成为符合造林目的要求的林分的过程称为林分改造。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树种适合作为造林树种?() A. 落叶松 B. 苹果树C. 柏树D. 杨树答案:C 解析:柏树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耐干旱、耐瘠薄的一种树种,适合作为造林树种。

2、以下哪一种方法是进行森林营造的常用方法?() A. 原生林改造 B. 次生林改造 C. 人工林营造 D. 混交林营造答案:C 解析:人工林营造是森林营造的常用方法,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确定造林密度和栽培方式等手段营造出高质量的森林。

3、下列哪一种因素对森林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最大?() A. 气候 B. 土壤 C. 海拔 D. 光照答案:A 解析:气候是影响森林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光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森林的类型和分布。

二、简答题4、简述森林营造的技术流程。

答案:森林营造的技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造林地点和树种;其次,进行整地、设置栽培床和栽培穴;然后,选择合适的栽培季节进行播种或植苗;最后,进行抚育管理和维护。

41、简述森林营造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森林营造的优点包括提供木材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缺点包括投资大、栽培周期长、对技术要求高等。

411、简述不同类型森林的营造技术要点。

答案:不同类型的森林营造技术要点不同。

对于针叶林,应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寒的树种,如松、柏等,采用较大的栽培密度,以获得较高的木材产量。

对于阔叶林,应选择适应性强、耐瘠薄、生长快、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杨、柳等,适当调整栽培密度,以促进林木生长和木材质量提高。

对于混交林,应选择多种适宜的树种进行混交,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栽培方式和配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造林效果。

三、论述题7、论述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规划和管理是关键。

首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并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栽培方式。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问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那么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那么综合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到达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

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3、简述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答: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有松土除草、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幼林补植、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建档等。

其中主要措施有:⑴松土除草:包含松土和除草两方面,是幼林土壤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应科学确定其时间、次数、方法、深度等;⑵水肥管理:指幼林浇灌、排水和施肥,浇灌和排水可据具体情况选用;幼林施肥是幼林管理重要的措施,应遵循施肥根本原那么,依据树种特性、幼树生长发育规律、林地环境条件等科学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方法、施肥量;⑶幼林除蘖、修枝等工作;⑷预防火灾、防治病虫鸟兽等幼林保护工作;⑸造林补植和检查验收等。

4、以造林作业设计实习为例,表达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根本原那么。

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根底之上,进行比照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拟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

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森林培育学试题集与答案

森林培育学试题集与答案

1、( )、( )、( )是林木良种选育的三个传统途径,也是其他良种选育途径的工作基础。

2、栽培试验一般分为( )、( )、( )三个阶段。

3、种源试验方法有( )、( )、( )、( )。

4、优树的标准分为( )、( )。

5、优树选择方法有( )、( )、( )。

6、遗传测定包括( )、( )。

7、母树林的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 )。

8、种子园的选择,应着重考虑下列条件( )。

9、一般实生树木从种子发芽到植株死亡为止,要经过( )、( )、( )和( )几个性质不同的发育年龄。

10、净种的方法有( )、( )、( )、( )。

11、实践证明,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的最佳温度为( )。

12、林木种子干燥的方法有( )和( )法。

13、种实调制工作的内容包括( )、( )、( )及( )。

调制往往因果实种类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比如球果类可采用( )、( )。

14、贮藏中的种子仍进行着( ),其实质是一种( ),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

15、湿藏法可分为( )、( )、( )。

16、在一般情况下,种子的( )是决定贮藏方法,影响贮藏效果的主导因素。

17、母树林建立的重要一环是标准地实测,标准地的总面积应为调查林分总面积的( )%,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不得少于( )株。

18、塑料棚罩是( )、( )、( )、( )、( )、( )。

19、苗床分为( )、( )、( )。

20、土壤灭菌杀虫常用的药剂有( )、( )、( )。

(举三种)21、基肥的种类有( )、( )、( )。

22、播种苗的第一个年生长过程,可分为( )、( )、( )、( )。

23、掌握春播的原则是( )。

具体应在地有( )cm处平均地温稳定在( )℃为适宜。

24、播种方法有( )、( )、( )。

25、种子的催芽方法有( )、( )、( )。

26、营养繁殖育苗主要有( )、( )、( )、( )、( )、( )。

27、扦插方法有( )、( )。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3分)1. 育肥猪, 3 月龄,口、鼻流白色泡沫,颈部发红肿胀,张口呼吸,(江南博哥)常作犬坐姿势,急性死亡。

剖检见颈部皮下呈胶冻状,肺脏水肿、出血.预防该病的措施是A.疫苗免疫B.使用抗生素C.使用抗血清D.疫苗免疫E.禁猫A B C D E正确答案:A2. ( ) 在沙地是主导因子之一A.土壤质地B.土层厚度C.坡向D.地下水位正确答案:D3. ( ) 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A.乔木B.乔灌C.综合性D.主伴正确答案:B4. ( ) 在土层薄、坡度陡山区应采用整地方法。

A.块状B.反坡梯田C.水平阶D.鱼鳞坑正确答案:D5. 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A.破土面宽度B.破土面长度C.整地深度D.破土面断面形式正确答案:D6. 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最主要的是与 ( ) 有密切关系。

A.苗木大小C.能否维持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D.苗木种类正确答案:C7. 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 )为止A.幼林全面郁闭B.高生长速生期C.材积生长速生期D.壮龄期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8. 造林(更新)工是从事( )幼林抚育作业的工种A.整地B. 造林C.补植D.采伐。

正确答案:ABC9. 按起源分,森林分为()两大类A.人工林B.集约林C.天然林D.天然次生林正确答案:AC10.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社会效益B.集体效益、C.经济效益D.生态效益正确答案:ACD11. 森林的生态效益有()等A.保持水土,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正确答案:ABCD12. 森林的经济效益分()两大类。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D.果药正确答案:AB13. 森林的社会效益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A.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B.重要的教学基地C.科研基地D.文艺创作的源泉。

正确答案:ABCD14. 森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等A.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B.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C.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国开作业森林培育-本章自测63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森林培育-本章自测63参考(含答案)

题目:在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迹地和林冠下通过人工或天然的方式营建森林的过程称为()。

选项A:林分选项B:林种选项C:人工林选项D:森林营造答案:森林营造题目:从技术角度看,提高造林质量的基础是()。

选项A:以合理密度和树种组成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选项B:以细致整地、抚育保护等保证良好的林地环境选项C:以良种壮苗保证树木个体优良健壮选项D:按适地适树原则进行树种选择答案:按适地适树原则进行树种选择题目:以保障生态安全,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称为()。

选项A:防护林选项B:能源林选项C:经济林选项D:用材林答案:防护林题目:以下不属于我国森林分类中五大林种的是()。

选项A:能源林选项B:用材林选项C:四旁植树选项D:特种用途林答案:四旁植树题目:衡量森林培育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成活、优质、高效、稳定。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称为()。

选项A:立地类型选项B:主导因子选项C:立地条件选项D:立地分类答案:立地条件题目:华北石质山区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是()。

选项A:土壤养分、酸碱度、坡向选项B: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坡向选项C: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坡度选项D:海拔高度、土壤养分、坡位答案: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坡向题目:以下造林地属于荒山荒地的造林地是()。

选项A:林冠下造林地、四旁地选项B:采伐迹地、次生林地选项C:撂荒地、火烧迹地选项D:灌木坡、竹丛地。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6、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
答:
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首先可据林种(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和确定造林密度,在初植密度确定的前提下,根据林分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抚育措施科学调节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林分密度,使林分始终有一个合理密度,确保单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而群体数量最大。
12、以实训为例,说明划分森林立地类型及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步骤。
答:
⑴应做好划分森林立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业务培训、人员组织、工具材料准备、资料收集、踏查调查地等);⑵进行外业调查工作:
调查小班的土壤、植被、地貌各项因子,其中应重点调查土壤各因子;⑶进行内业统计整理:
整理汇总各类外业资料、数据,并根据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标准划分小班立地类型;⑷据小班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等级表评价小班立地质量等级。
20、如何评定造林质量?
答:
评定造林质量应据造林检查验收所调查的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人工造林评定指标评定造林合格面积和合格率,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并据评定结果提出造林整改措施,及时进行造林整改。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
了解造林地特性;了解造林树种特性;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确定适地适树方案
答:
适地适树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三条:
(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
即根据某种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如在干旱地选择耐旱树种;或者是确定了某一个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如给喜水肥的树种选水肥条件好的造林地。
(2)改树适地: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7)--森林培育学课程期末考试6(试卷及答案题解)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7)--森林培育学课程期末考试6(试卷及答案题解)

北京林业大学20 07 --20 08 学年第1 学期考试试卷试卷名称: 《森 林 培 育 学》 课程所在院系: 林 学 院考试班级 林学05- 学号 姓名 成绩试卷说明: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 2 页,共6 大部分,请勿漏答;2.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4.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 答题 纸上;填空题请将括号重的代号和答案一同写在答题纸上。

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一、概念(共10分,每小题2分)1.母树林 2.营养繁殖 3.森林立地 4.封山育林 5.森林更新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个空白1分)1.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是( )。

A 土壤管理B 辅助授粉C 去劣疏伐D 整形修剪2.在林木种实的调制时,将种子从果实中取出的过程称为( )。

A 取种B 净种C 脱粒D 取实3.苗圃地面灌溉可分为上方灌溉和( )两种。

A 漫灌B 滴灌C 侧方灌溉D 喷灌4.森林的五大林种主要包括( )等A 用材林B 母树林C 水土保持林D 种子林5.按空间配置方式划分,人工混交林类型主要包括( )等A 林牧混交B 针叶树种与针叶树种混交C 块状混交D 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混交6.山地带状整地方法包括( )等A 反坡梯田整地B 鱼鳞坑整地C 穴状整地 D高垄整地7.( )是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中林——农复合类型之一。

A 护牧林牧型 B林—农—牧多层复合型 C 农田林网型 D林木混交型8.( )是林地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A 灌溉与排水B 定株C 修枝D 整地9.林分改造的对象是( )。

A 密度过大影响林木生长的林分B 郁闭度在0.2以下的疏林地C 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D 达到成熟年龄的林分10.( )是六大林业工程中面积最大的工程。

A 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B 天然林保护工程C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D 环京津防沙治沙工程三、填空题(共10分,每个空白1分))_,但也有)__而后进入__( 1B 1.种子的成熟包括两个过程,一般先经过_( 1A少数树种种子例外(如银杏)。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十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十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 第1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第2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十答案一、名词解释:10%1、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它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

3、树种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范围。

4、幼林抚育管理:在幼林郁闭之前,对林地及林木进行的各项管理措施。

5、工程造林:指的是把普通的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植树造林。

二、填空题20%(每空格0.5分)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

2、成材的数量指标有 平均材积生长量 和 某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 。

3、人工林建设的程序是 项目的确立 、 方案决策 、 总体规划设计 、 年度施工设计 和 工程管理 。

4、《中国森林立地分类》提出的立地分类系统有 立地区域 、 立地区 、立地亚区 、 立地类型小区 、 立地类型组 和立地类型 。

5、确定造林密度应综合考虑 树种特性 、 经营目的 、 立地条件 、 造林技术 和 经济因素 等因素。

6、穴植法造林的技术要求: 穴大根舒 、 深浅适宜 、 根土密接 。

7、山地带状整地的方法包括 水平阶 、 水平沟 、 水平带状 、 反坡梯田、撩壕整地。

8、幼林生物灾害控制,必须认真贯彻“ 预防为主 , 综合治理 ”的方针。

9、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点 复合性 、 系统性 、 集约性 、 等级性 。

10、造林规划设计按其细致程度和控制顺序可分为 造林规划 、 造林调查设计 及造林作业 (施工)设计,。

11、速生丰产林的两项重要指标是 时间指标 、 产量指标 。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1、护路林是 A 。

A .防护林 B. 特种用途林C. 用材林 D. 经济林2、灌木地是指造林地上灌木的覆盖度占总盖度的 D %以上的荒山坡地。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配套书籍为《森林营造技术》(张余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此答案仅供选择此书读者参考。

目录绪论............................................. 1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1 第2单元造林施工技术............................ 4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理............................ 7 第5单元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9 第6单元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111 第7单元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133 第8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166)第1页,共18页绪论一、名词解释: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

3.《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

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简答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森林营造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现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实施,把植树造林放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

我国建立的六大生态工程建设都与森林营造技术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大力开展营造林事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生态安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森林营造技术》有何特点?它与本专业其它学科有何联系?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属于栽培学范畴。

营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营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营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 热水浸种要求水温(),适于种皮厚、坚硬的种子,如马尖相思等豆科树种(江南博哥)的种子。

A.20-30℃B.40—60℃C.50-70℃D.70-100℃正确答案:D2. 栗类种子必须经()处理A.灭菌杀虫B.浸种处理C.不需处理D.随采随播正确答案:A3. 植物在幼苗期所需要的施用的大量元素是()。

A.PB.KC.微量元素D.N正确答案:D4. 插穗是否能成活,关键是看插穗()。

A.是否发芽B.是否长叶C.是否生根D.是否长青正确答案:C5. 苗木移植的作用中,说法错误的是()A.利于苗木形成良好的树形B.形成良好的根系C.利于苗木规格一致D.利于提前开花正确答案:D6. 下面关于假植的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防止苗木根系失水B.防止植物干枯C.防止丧失生命力D.保持原有的树形正确答案:D7. 裸根栽植,栽植深度要求根茎部的原土痕与栽植穴地面()A.齐平或略低B.齐平或略高C.两者无关系D.随意正确答案:A8. 裸根栽植苗木时栽植穴底部应处理成()A.水平B.半球形土堆C.锅底形D.斜面正确答案:B9. 植物在幼苗期的施肥原则是()。

A.少量多次B.多次多量C.少次少量D.不受限制正确答案:A10. 肥料的三要素是指()A.氮、磷、钾B.硼、磷、钾C.氮、硼、磷D.氮、硼、硫正确答案:A11. 酸性土一般用()中和A.石灰B.石膏C.硫磺D.硫酸正确答案:A12. 根外追肥在不产生肥害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溶液的浓度是()A.大量元素喷施浓度 0.2—2% ;微量元素 :0.01—0.2%B.大量元素喷施浓度 0.01—2% ;微量元素 :0.1—0.2%C.大量元素喷施浓度 0.02—5% ;微量元素 :0.01—0.5%D.大量元素喷施浓度 2—10% ;微量元素 :1—5%正确答案:A13. 灌溉次数及灌溉量最好是()A.越多越好B.一天一次C.一天多次D.土壤水分不足时就立即浇水,灌水量以能使水分浸润根系为宜。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期末试卷 第1页,共4页 《森林营造技术》期末试卷 第2页,共4页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森林营造技术》注意: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2、闭卷作答;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森林。

2、造林地:是实施造林作业的地段,也称宜林地。

3、植苗造林:也称植树造林或栽植造林,即将苗木栽植在造林地上,使其生长成林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个句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空儿,请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答案。

每空 1分,共20分) 1、森林划分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殊用途林。

2、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

3、森林立地的物理环境因子是 气候 、 地形 、 土壤 、 水文 、人为活动。

4、造林地的清理方法有 割除清理 、 烧除清理 、 堆积清理 、 化学清理 。

5、混交方法有 株间混交 、 行间混交 、 带状混交 、 块状混交 、 星状混交 。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正确答案可能是一个或是多个选项,请根据题意选出正确答案。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B )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

A.树冠大B.抗风能力强C.根蘖能力强D.材质好( A )2、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小苗应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 )。

A.1-3 B.3-10 C.10-15 D.15-20 ( B )3、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

A.减少成本 B.保持水分平衡 C.不误时间 D.提高效率 ( D )4、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属于( )。

A 、用材林B 、防护林C 、经济林D 、特用林 ( A )5、需要补植造林的幼林地造林成活率范围是( )。

A. 40-85% B.≤40% C.≥85% D. ≥90% ( A )6、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中,( )是最主要的一项工作。

(完整版)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作业学号姓名单位一、判断题1、2-3个因子划分立地的方法叫主导因子法。

( × )2、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

( × )3、改地适树是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

( × )4、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 √ )5、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检查验收应在当年夏季进行。

( × )6、造林地一切自然因子的综合称为立地条件。

( × )7、阳性树种多具有抗旱能力。

( × )8、母树林属于经济林。

( × )9、较差立地树木生长不良不宜营造混交林。

( √)10、行间混交适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主要树种和主要树种混交。

(× )11、营造高生产力的森林应普遍采用播种造林。

(×)12、选择造林树种时,首先应考虑社会需求。

(×)13、伴生树种的树高不能超过主要树种。

( × )14、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选择同时具备速生丰产优质性的树种。

( √)15、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快,造林密度宜大。

( × )16、单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

( × )17、种子园属于特种用途林。

( √ )18、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 )19、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 )20、林地上林木的上层树高称为立地指数。

( × )21、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 )22、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 )23、沙地造林,最好提前整地。

( × )24、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25、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26、与天然林相比,我国的人工林普遍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七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七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 第1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第2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试卷七答案一、名词解释:10%1、森林营造技术: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林种:据经营目的和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不同而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种类称之。

3、乡土树种:就是在当地有自然分布或经过长期种植,已经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且生长良好、经济价值较高,无严重病虫害的树种。

4、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森林称为混交林。

5、天然林资源保护:狭义地说,天然林保护是保护天然林林分不被破坏,维持其林分的结构与生产力,并使其资源得以发展。

广义地讲,是对天然林与可以恢复天然林的地段进行科学经营,使现有天然林具有更完善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得以提高,使迹地得以天然更新或按适地适树原则建立较好的天然或人工群落。

二、填空题20%(每空0.5分)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 综合性强 、实践性强 、 专业性强 、区域性强 的特点。

2、林业两大体系指 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3、树种选择的基础是 生物学特性 、 生态学特性 、 林学特性 。

4、防护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是成活 、 成林 、 发挥一定的防护效益 、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5、人工林建设的程序是 项目的确立、 方案决策 、 总体规划设计、年度施工设计 和 工程管理。

6、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气候 、 地形、 土壤 、 水文 、 植被 和 人为因子 。

7、混交方法有株间混交 、 行间混交 、 带状混交 、 块状混交 、 星状混交 。

8、四旁地指的是 路旁 、 村旁 、 宅旁 、 水旁 。

9、杉木植苗造林要求 穴大根舒 、 深浅适度 、 根土密接 、 不反山 。

10、常见的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有 全面清理 、 带状清理 、 块状清理 。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 第1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第2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六答案一、名词解释:10%1、防护林:以发挥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

或森林立地生产力的高低。

3、工程造林:指的是把普通的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植树造林。

4、人工林结构: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

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5、生态公益林: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二、填空题20%(每空0。

5分)1、造林地类型有荒山荒地 、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和已局部更新的迹地、低价值幼林地、林冠下造林地及疏林地 四大类.2、适地适树的途径有 选树适地、 选地适树 、 改树适地 、 改地适树 .3、判断适地适树的标准,在量上通常可用__立地指数_和 _平均材积生长量 来衡量,在质上要求__成活 , _成林_ ,_成材_ 和 _具有一定稳定性__。

4、混交林的类型有 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和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四种。

5、竹子的地下茎可分为 单轴散生型 、 合轴丛生型 、 混生型 等三种类型。

6、穴植法造林的技术要求是 穴大根舒 、 深浅适度 、 根土密接 、 方向正确 。

7、当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在___30%____(不含)以下时,综合造林合格率为零。

8、马尾松植苗造林要求 根系舒展 、 深浅适度、 敲紧打实 、 方向正确 。

9、常见的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有 全面清理 、 带状清理 、 块状清理 .其中 块状清理 较为常用.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 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可能有几个适宜树种,同一个树种也可能适用于几种立地条件,不同树种的适应性大小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应将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适地适树的方案,即确定哪些是主要造林树种,哪些是次要造林树种,并确定发展的比例。

主要造林树种应是最适生、最高产、经济价值又最大的树种;而次要造林树种则是哪些经济价值很高但要求条件过于苛刻,或适应性很强但经济价值稍低的树种,或是其它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每个经营单位根据经营方针、林种比例及立地条件特点,选定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只是少数几个最适合树种。

但是必须注意,在一个经营单位内,树种不能太单调,要把速生树种和珍贵树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和广域性树种适当地搭配起来,确定各树种适宜的发展比例,使树种选择方案既能发挥多种立地条件的综合生产潜力,又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要求,并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完一代后,林地肥力下降15~20%,第二、三代下降更为严重;由于酶活性降低,分解能力差,第二代降5~8%,第三代降30~50%;土壤维生素一代减少9%,三代后,降40%等。

为了避免杉木地力衰退,应从以下措施进行改善:集约经营,提高单产;不炼山或轻炼山,改全垦整地为局部整地;提倡营造混交林;适当降低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发育;不连作或少连作,并实行间作;有计划地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实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等。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