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合集下载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它的应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数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

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薄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

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教第九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

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第十一册“比的意义”讲完之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如体重与血液之比约13∶1;身高与脚长之比约7∶1。

“知道这些有趣的比,可用来干什么?”我提出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只要称一称自身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自己血液的重量”。

有的说“公安人员就可以凭借坏人的脚印估计出坏人的身高”。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

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在数学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建立实际应用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在数学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例如,在讲授加减法时,可以引入购物、银行等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利息等,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讲授几何知识时,可以引入建筑、设计等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理解几何图形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二、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因此,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讲授函数时,可以引入最优化问题,让学生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求解最优解;在讲授概率时,可以引入风险评估、决策等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建立概率模型,理解风险评估和决策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三、强化数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数学实验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学实验和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和素养。

因此,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开设一些数学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应用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开设数学建模比赛、数据分析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进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另外可以开展一些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数学的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应用意识。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一、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知道数学是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让学生了解商场促销的打折信息、理解体重、身高、体积的意义和应用、了解游戏规则、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等等。

二、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例如,学习了解题方法后,懂得应用时可以先从问题的语境入手,然后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分析、归纳,再进行简化和抽象,最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际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要求学生具备系统性和创造性思维,先了解问题的条件,再根据情况采用适当方法求解,完成问题的解决。

这需要学生掌握各个数学领域的知识,如几何、代数、概率等,并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地应用。

四、注重实践操作和巩固应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和巩固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适当的探究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数学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促进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五、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用意识要求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示性的问题和思路展示新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将应用意识融入学习和评价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该始终保持应用意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老师也应该将应用意识融入到教学和评价中,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其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的交易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换算和使用方法。

再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各种图形,如教室中的黑板是长方形,篮球是圆形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测量”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自己的身高、书桌的长度等,通过实际测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还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不同形状的卡片,然后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三、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应用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数学谜语等,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实践活动如调查学校周边商店的商品价格、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应用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应用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的应用性质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策略:1.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如使用比例与变比例来解决市场调研问题,或者使用几何知识来设计房子的户型等等,引发学生对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和求解。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运动的场景,让他们运用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加强实践性训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或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组织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制作各种图形,通过实践中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4.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项目研究。

参加数学竞赛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研究,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领域,深入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5. 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建立模型、寻找规律、分类讨论等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6. 教师示范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学习平面几何时,教师可以先示范如何使用面积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创设情景,进行数学建模和实验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项目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因此,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带来自己的玩具汽车玩具手枪放在讲台上。

讲一讲自己是怎么玩的?怎么用的?学生讲完后,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玩具汽车玩具手枪,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学生答道:可以用人民币代替。

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导入设计基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二、加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能慢慢领会。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教师先出示一组口算题:24÷2= 36÷3= 27÷3= 48÷4=……并提问:算除法口算时商写在什么地方?余数写在什么地方?教师告诉学生除法算式就像一座小房子而商就是房子里住的小主人而余数就是小主人不愿带走的客人(边说边用课件演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到商店买东西时常常看到价格标签而知道应付的钱数和找回的钱数之间的关系(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给动物村庄设计车轮的环节(小猪、小兔、小牛的车轮分别设计成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习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数学问题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来,通过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以俟行家赐教。

一、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们知道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把学生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面,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根据生省活中的感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全会单项式与多项式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教师再结合教材,让学生自己学习例题,通过这样学习,探索运算性质的过程,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衔接能力,而且让学生亲自尝试第一步运算推理过程,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记忆,训练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满堂灌各类学生的认识各说不一,学习差的学生最反感,他们谈到这个问题总是叫苦,“听不懂”、“跟不上”,“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陪坐”等等。

中等生觉得虽然课堂上能获得一些知识,但更多的时间自已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思维相对活跃的学生则认为“老师讲的我都懂,我不懂的地方老师又没有时间讲”。

这样老师的上课对这部分学生没有给他们提供拓展空间,反而禁固他们思想,使学生变成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背离现代教学的宗旨,从而扩大厌学面。

居于“满堂灌”弊大于利,结全b层班的特点我经反复研究、确定“提问、计论、答凝、小结”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探索、讨论、答凝,小结然后让学生自己应用定理证明题目。

并找出解决这类题目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对解决这类题型形成具体的思维模式。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新课标下数学课努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数学思想方法在向每一个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因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设计,能使数学学习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能使学生善于意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师:在一望无际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

(播放声音,并展示对话内容)老牛:累死我了。

小马: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了2个。

老牛: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真的?!师:同学们,它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生:谁驮的包裹多?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生:老牛背了几个包裹,小马背了几个包裹。

师:这里,这两个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生:可以设老牛背了x 个包裹,小马背了y个包裹。

师:然后怎么办?生:列出方程。

师:怎么列?生:x=y+2。

师:怎么想到了?生:因为小马说(老牛)这样大的个才比我(小马)多驮了2个。

师:还能不能得到另外的方程?怎么列?生:x+1=2(y-1)。

师:为什么?生:因为老牛说我(老牛)从你(小马)背上拿来1个,我(老牛)的包裹数就是你(小马)的2倍!师:然后怎么办?:解方程。

师:这两个方程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还没有学习过到底怎么解,我们暂时把它们放在一边,等一下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学习数学,为学生提供了整合数学概念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又生成了新的问题。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如何理解应用意识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数学的发展有三大动力:①与生活、生产及科学的发展密切相连;②公理化思想和方法;③数学家的直觉。

但是,三大动力之根本都在于数学和生活、生产及科学发展的紧密联系。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实世界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隐含着一定的数学规律,需要人们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策略。

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邮递员最佳路线问题,以及桥梁、仓库的最佳选点问题等等的解决,无不要求主体有强烈的应用意识,能够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的一堂数学课,曾经要求学生通过观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场100米短跑录像寻找短跑运动员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

这就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运动员的成绩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因素起决定作用。

学生通过统计发现,跑得最快的运动员步频未必最高,跑得最慢的运动员步距未必最小,他们认为,步频和步距是决定跑得快慢的两个主要因素。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的深入,很多教师注意到在引进新知识时提供一两个实际背景,以便使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

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确保学生有应用意识,学生只有不囿于教师提供的案例,而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才能为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1.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三点做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三点做法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三点做法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觉得数学这一门学科本身就是个模型,是从实际生活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它一定来源于生活,最后为生活服务。

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最终应用于实际,为生活服务,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最终把数学生活化的前提和关键。

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想谈一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

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用生活实例,帮助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我在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时,为了渗透转化的思想,我设计了让孩子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从总结曹冲称象的办法中,让孩子们理解转化的思想,得到下面的结论:在出示了信息窗的内容,学生发现了问题,找到了要解决的问题后,小组开始讨论找解决的办法,最终得到了下面的结论:这节课给孩子引入生活中的名人故事,启发了孩子的思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弄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帮助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讲《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我给孩子提供了等底等高以及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很多个,为了实验的卫生,我给孩子提供了小米代替沙土,让孩子们小组内自由选择一组圆柱和圆锥然后做实验。

选之前我强调,选定不能更改。

在一段兴致勃勃的装、倒后,可想而知,有的小组选的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无法总结出规律时,孩子们开始观察、思考、讨论,组长开始找我想重新选择圆柱和圆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过程,相对于一开始就选好了等底等高圆柱圆锥的小组,孩子们收获的更多。

实验的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真正的讨论、商量。

孩子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而在这个动手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规律,而且是记忆深刻的规律,那是经历了失败后,方案重组,知识最终形成的一个过程。

活动结束后,孩子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的成果。

我知道这节课,孩子们已经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了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的来龙去脉。

三、设计与实际生活联系性比较大活动情景、作业,帮助孩子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许多孩子感到困难和恐惧的学科。

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父母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孩子们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父母和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制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很多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孩子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父母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在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们算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或者是在出门旅游时,可以让孩子们计算行程的时间和里程数。

这样,孩子们会意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从而更加愿意学习数学。

三、注重积累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是一门有层次的学科,孩子们需要逐步积累数学知识和技能。

父母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能力,逐步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小学阶段,可以注重孩子们的数学口算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在中学阶段,可以注重算术和代数的学习,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的学科,孩子们需要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一些数学任务。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和支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水平,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实践中、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地传递和强化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将数学学以致用。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挖 掘 生 活 中 的数 学 。 会 数 学 知 识 的来 龙 去 体

种 种 原 因 , 成 后长 期 不 敢按 设 计 水 位 运 行 , 须 进 建 必
数 学 知 识 的 形 成 源 于 实 际 需 要 和 数 学 内部 的 需
行 加 固处 理 。当 时面 临 一个 实 际 问题 : 将 水 库 中的 是

三、 了解 数 学对 社 会 发 展 的 作 用 。 集数 学 应 用 搜 的事 例 。 深 对 数 学 应 用 的理 解 和 体 会 加 数 学在 当代 社 会 中有 许 多 出入 意 料 的 应用 。例 如 :19 9 7年 IM 公 司制 造 的深 蓝计 算 机 ,惊 人地 一 B
天的收入 、 出有关等。 学生到 周围超市调查某一 支 让
个 商 品要 获取 最 大利 益 与进 价 、 价 、 售 量 有 关 。 售 销 让 学 生 设 计 黑 板 报 的 图 案 或 封 面 设 计 .就 要 引 导 学
件 和 机 会 有机 会 亲 匀实 践 例 如 : 生 学 习统 计知 识 后 利 用 所 、 学
学 知识 了解 附近 市场 或 超 市 销 售 情 况 , 提 出进 货 建 议 。 就 需 要掌 生 了解 市 场 的 供货 种 类 、 天 的销 量 这 每 硬哪 些 商 品 的销 售 额 高 等 。 如 : 学 生计 算 教 室 粉 又 让 刷 房 屋 的 费用 , 需要 首先 测 定 房 屋 的粉 刷 面 积 , 了解
举 击 败 了当今 世 界上 国 际象 棋 第 一高 手— — 俄 罗斯
的卡 斯 帕 罗夫 , 界 为之 轰动 , 要是 由于 十 分 巧妙 世 主
的 算 法 以及 高 速 计 算机 的支 持 。 又如 ,0世 纪 7 2 O年

如何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

如何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

如何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是指将数学知识和技巧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都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

1.强化基础知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

首先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问题意识: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是能够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因此,培养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提出问题,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数学时,要时刻关注问题的本质,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

3.找准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同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比如模型建立、辅助线、逆向思维等,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行实际应用:数学应用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科技活动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这些实际应用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应用方法。

5.多角度思考问题: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求解。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提升。

6.进行实践和实验:除了理论上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进行实践和实验来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完成一个数学模型时,可以选择一些数据,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观察,并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践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7.多学科交叉应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经济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的问题解决中。

谈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谈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

谈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应从两个方面评价:一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严谨周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二要有“用数学”的意识,即能自觉运用数学理论、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为“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下面仅就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浅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一、教师若能让“应用数学意识”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则学生的应用能力就节节高。

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重在教学过程,而不在学生解了多少道应用题。

新数学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要使新课程的标准落到实处,就应该把“应用数学意识”的种子广泛地播洒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怎样才能把应用意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呢?1、实现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真正互译,才能使学生与数学真正对话。

数学概念是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双向转化的产物。

每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应运而生,从实际中来”,把背景材料中的共性抽象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形成数学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

若突入其来地下个定义,如: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个x,若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f(x+t)=f(x),就称f(x)为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学生必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若从实际中来,则教学效果良好,先让学生列举现实中周而复始的例子,如:昼夜交替,星期变更等,再来分析“周而复始”的实质:每隔相同的时间,事物现象重复出现一次。

比如:现在是上午10点,则24小时后仍为上午10点,称24为昼夜交替现象的周期。

此时再给出定义,学生不但会理性地接受这一概念,而且会感到数学是客观世界的一种语言和声音。

2、注重数学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的揭示,使学生弄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雾里看花”。

法则公式等要讲推导过程,并分析为什么要这样推证;对定理、性质的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归纳等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神经与问题的最原始过程接触,从内心深处碰撞出“不知”到“知”的火花,相信这样获得的是“能力化”了的知识。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索和应用意识兴趣是成功的内在的动力源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离不开数学,逐步培养其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

比如,学习了“概率”知识,可以让学生就目前社会上发行的各种彩票问题引发讨论,并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各类中奖机会,知识应用的同时,使学生明确“彩票”是向社会奉献爱心的一种方式,要用平常心去对待;学习了“比例”知识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体重与血液之比大约为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要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只要称一称自身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来;如果你当了公安人员,凭借坏人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到坏人的身高。

自然世界还存在许多奇妙的比----黄金分割,从动物的有趣表现到植物的奇特结构,从自然奇观到科学之谜,等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展科学而努力学习。

二、拓宽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

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用数学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重视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应用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发展,使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学科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而我们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过度强调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计算技巧的培养,忽视了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水平的培养。

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使用,将很难适合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和应用水平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数学教学应该说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水平。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

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

例如教“100以内的加减法的估算”,首先引入以下现实情境:学校将要举行运动会,需要购置一些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带100元钱来到体育用品专卖店,篮球每个38元,排球每个27元,跳绳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

请你帮体育老师估算一下:买这四种体育器材大约要用多少钱?100元钱够用吗?这样一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具体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既能够协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更能够协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例如在统计的初步理解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作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

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的创新意识”。

这给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明确地指出了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应用与创新是当今数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给予“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不应忽视对应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同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来实现。

一、在进行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的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从学生生动的、丰富的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数学结论,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对于有理数乘法法则,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说明:汽车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驶。

我们规定:以现在所处位置为原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同时规定:现在时刻之后为正,现在时刻之前为负。

1.汽车向东行驶2小时后,汽车在什么位置?用算式表示这次行驶:汽车向东行驶,速度为+30,2小时之后为+2,位置在东边60千米处为+60.即:(+30)×(+2)=+60.2.汽车向东行驶,2小时之前在什么位置?用算式表示这次行驶:汽车向东行驶,速度为+30,2小时之前为-2,位置在西边60千米处为-60.即:(+30)×(-2)=-60.3. 汽车向西行驶,2小时之前在什么位置?用算式表示这次行驶:汽车向西行驶,速度为-30,2小时之前为-2,位置在东边60千米处为+60。

即:(-30)×(-2)=+60.4.现在时刻汽车在什么位置?汽车还没有开动,时间为0,无论向东行驶,还是向西行驶,现在都在原点。

用算式表示:(+30)×0=0,(-30)×0=0.通过以上4种情况,可以概括出:(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至关重要。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能提升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一、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通过购物、测量、时间管理等日常活动来设计数学问题。

比如,可以让学生计算购买水果的总价,或者测量教室的面积。

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实地考察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超市、工厂等场所,让他们了解数学在这些地方的应用。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测量校园的长度或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引入项目式学习多学科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设计综合性的学习项目。

例如,通过科学实验需要的数据统计、分析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样的跨学科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与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用意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方案,需要用到统计、分类等数学知识。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应用数学软件和APP:利用各种数学软件和学习APP,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模拟。

例如,使用GeoGebra 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分析,或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工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VR和AR技术,创设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AR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测量、计算等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问题解决导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积极思考,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一、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在学生认识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居住面积的大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接着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

这时学生就要考虑房间的形状,要求出面积就必须测量哪几条边,怎样测量,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是否取近似值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在数学内部,学生接触最多的问题是解答习题,而解答习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

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

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2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图形的设计方案。

学生通过设计、计算、量度,深化了对多种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意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具有应用意识的学生能够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培养实际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和观察力是培养应用意识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状,如建筑物的立体形状、交通信号灯的形状、路牌的形状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是培养应用意识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简单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购物、制作手工制品等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如计算商品的优惠价格、计算制作手工制品所需的原材料等。

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深刻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跨学科融合小学数学的应用意识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与科学、语文等学科的融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解决跨学科问题。

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解决与物质的质量、长度等相关的问题;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和分析数据,解决文本中相关的问题。

通过跨学科融合,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四、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培养应用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解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加强应用意识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世界范围内,数学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加强数学的应用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

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应用意识,才能显露数学教育的本色。

(3)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时代的需要。

过去我们的高中课程内容陈旧,理论要求偏高,知识面窄,必学内
容中除集合思想有所渗透外,其他的基本上是以前的代数、几何内容。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这样一个时代,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站在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的角度讨论高中的应用题,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的认识,更自觉地指导我们的行动。

二、引起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差的原因
1.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

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

这就是数学的价值。

2.学生缺少用数学的意识
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意识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种心理倾向,其重在自觉性、自主选择性,它需要在较长时间中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才能形成。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
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

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从数学应用的角度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用数学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重视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
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即“临界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

这无疑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