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同步练习(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稀释及综合计算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最新

第九章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稀释及综合计算同步练习题1. 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200g和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300g,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8% B.12% C.13% D.15%2.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 40%的硝酸钾溶液D.在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3. 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加水稀释到2019g,其质量分数为( )A.20% B.2% C.0.2% D.0.02%4. 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A.16g B.20g C.40g D.56g5.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 )A.30g B.40g C.50g D.60g6.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7. 现有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一瓶,倒出34质量后加水至原质量,再倒出23质量后,余下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6% B.5% C.4% D.3%8. 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 (变;不变)9. 溶液的浓缩是指将溶液蒸发水分,使其浓度变大。
溶液在浓缩前后,溶质质量保持 (变;不变)10. 将两种溶液混合时,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
(大于;等于;小于)11.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训练第九单元测评(B)(含答案)

第九单元测评(B)(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Zn 65一、快乐点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食醋、⑥白酒,加入水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一组是()A.①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乙醇、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3.各种洗涤剂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4.如图所示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C.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D.把20 ℃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 ℃溶液变浑浊5.20 ℃时,向100 g未知浓度的KCl溶液中加入5 g KCl后,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变为105 g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浓度变大D.溶剂质量不变6.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7.PbO能溶解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0 ℃时,PbO在35% 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 g·L-1B.60 ℃时,PbO在35% 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 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C.20 ℃时,PbO在10% 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一定小于在35% 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D.80 ℃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 ℃,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8.现有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集气瓶④药匙⑤玻璃棒⑥水槽⑦量筒,欲配制含溶质x%的食盐水,用到的仪器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②③⑤⑦9.现有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所示:要将此固体混合物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蒸馏C.结晶D.冷却热饱和溶液10.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 ℃的冷藏室中拿出一杯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时的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二、积累运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11.(8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矿泉水B.牛奶C.豆浆D.蒸馏水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水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同3.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洁净的空气、白酒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新鲜的血液、肥皂水、碘酒D.盐水、泥浆、汽水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B.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是分子与离子形成的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溶解作用D.黄泥水中黄泥是溶质,水是溶剂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6.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的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7.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B.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C.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D.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t3℃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9.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12.5g甲B.20℃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甲=乙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50℃降至20℃,析出晶体质量甲>乙D.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若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10.如图是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化合物中元素都显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D.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2、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B.碳酸钙C.硝酸铵和氢氧化钙D.氯化钠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点表示在t°C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B.35°C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 C.t°C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C时仍是饱和溶液D.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C.4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所以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一定是KNO3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D.氢气点燃之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检验纯度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7、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T1℃<T2℃<T3℃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8、下列反应或过程所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C.用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9、如图是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gB.5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 NH4Cl,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80gC.把5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D.要使NH4Cl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升高温度到60℃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复习综合练附参考答案

2023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复习综合练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除异味B.洗洁精除油污C.酒精消毒D.配制盐水2、下列各组物质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和水B.植物油和水C.高锰酸钾和汽油D.高锰酸钾和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凡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则在4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A.2:5:7 B.2:7:5 C.7:2:5 D.5:7:2 5、60℃时,200g水中溶解220g的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g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20g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6、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层的溶液会更咸B.在铁制品的表面喷漆可防止生锈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7、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8、对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D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叙述不正确的是()A.单质:液氢、水银 B.氧化物:CuO、KMnO4C.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氮气 D.溶液:白酒、生理盐水10、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的氯化钠溶液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则蔗糖溶液也具有导电性C.金属镁、锌等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金属铜也能D.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则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B.地壳中元素含量C.金属活动性D.将等量物质溶解在等量的20℃的水中,溶液温度12、依据20℃时的实验,回答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课题1 溶液的形成1.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蔗糖溶液B.生理盐水C.碘的酒精溶液D.稀盐酸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3.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碘酒D.氯化钠溶液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泥水C.蔗糖水D.花生油5.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分析,如果向下列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B.植物油C.白糖D.纯碱(Na2CO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B.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溶液的体积C.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7.现有100g2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含溶质20g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4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5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5:48.人类生产、生活与溶液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C.室温下的一瓶盐水,其底部密度大于上部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9.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B.食用油C.白糖D.食盐10.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①碘酒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________;③盐酸________;④消毒酒精________.11.写出下列中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并指明溶液的颜色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色;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色;盐酸________(________)色;“稻花香白酒”________(________)色;硫酸亚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色;氯化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同步训练基础达标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不能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取几根洗净的黄瓜,放入水槽中,然后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倒出的溶液比原来变浓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3.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蔗糖 B.氯化钠C.硝酸铵 D.氢氧化钠4.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固体搅拌,静置,5.20 ℃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放入1 gCa(OH)2有白色沉淀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无色溶液B.是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是浓溶液6.20 ℃时,往50 g蔗糖溶液中加入5 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稍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8.20 ℃时向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晶体,静置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若向其中加入2 g氯化钠晶体,静置一段时间,则溶液的质量为_____g,所得溶液为20 ℃时氯化钠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9.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下表: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2 g放入烧杯中,加入25 ℃、100 g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二溶解度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B. 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能析出晶体C. 溶液只有达到饱和后才有可能析出晶体D. 溶液不达到饱和也能析出晶体2.温度不变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3.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A. 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B. 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C. 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D. 增大压强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B.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跟压强成反比C. 温室效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D. 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5.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A. 氢氧化钠B. 生石灰C. 浓硫酸D. 硝酸铵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高B. 在t1℃时,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在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D. 在t2℃时,欲将N点的甲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7.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10 ℃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8.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A. 温度相同B. 水的质量相等C. 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D. 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9.20℃时,往50g硝酸钾溶液中加5g硝酸钾晶体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 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10.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单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单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C.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B.只能用水做溶剂C.过滤能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D.水蒸发是化学变化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4.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常用降温法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取甲的晶体D.将乙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0℃,有晶体析出5.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计算需氢氧化钠2g、水50g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于纸上称量C.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瓶并密封保存6.下图是a、b、c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7.配制10%NaCl溶液,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部分药品沾在纸上,未倒入烧杯中④氯化钠晶体不干燥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在t℃时,将少量生石灰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静置后恢复到t℃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溶剂的质量不变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9.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10.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不可能是()A.未给试管均匀预热B.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C.加热前试管外壁沾有水珠D.收集完氧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撤酒精灯11.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b﹣a)gD.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D.在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四种微粒中,只有离子是带电荷的13.如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如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1.对“10%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硝酸钾B.100 g硝酸钾溶液中溶解有10 g硝酸钾C.10 g硝酸钾溶解于90 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D.将硝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无土栽培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1%,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 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A.7.1 kg B.14.2 kg C.71 kg D.142 kg3.20 ℃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 g。
在该温度下,将15 g 氯化钡和20 g 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A.23.1%、26.4% B.23.1%、28.6% C.30%、35.8% D.30%、40%4. 将50 g 20%的KNO3溶液加水稀释到200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 B.10% C.20% D.50%5. 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 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50 g B.10 g C.100 g D.40 g6. 将50 ℃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升温至6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降温至4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 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 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7. 在t℃时,某物质X、Y分别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与水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a、图b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都只能是固体 B.两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图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Y D.t ℃时X、Y的溶解度:X<Y8. 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9.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下列四种溶液作对应的处理,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的是( )10.如图所示,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所含溶剂质量:甲<乙11. 20 ℃时KCl的溶解度是34 g。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A4可打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A4可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和丙B.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C.当大量甲的固体中含有少量固体丙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t2℃下甲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则可析出晶体质量为30g2、如图是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gB.5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 NH4Cl,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80gC.把5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D.要使NH4Cl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升高温度到60℃3、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B.麻油C.食盐D.泥土4、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D.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C.4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将20g 丙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70g 溶液C.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g碳在6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71g二氧化碳B.120g尿素(CO(NH2)2)与16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C.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D.用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出杂质,所得滤液质量为55.4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8、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同步练习试题 含详细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一.选择题(共24小题)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渍B.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C.为节约成本,工业“三废”无需处理即可排放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C.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3.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有晶体析出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4.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等分成两份,将一份升温到30℃,另一份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1克,温度仍保持2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A.溶剂质量B.溶液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液的浓度5.加入足量水形成悬浊液的是()A.麻油B.味精C.食盐D.面粉6.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在一定条件下,一容器内含有三种微观粒子,一种是阳离子,一种是阴离子,还有一种是分子,且三种微观粒子处于自由移动的状态.当改变条件后,容器内的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便处于不能自由运动的状态,这个过程属于()A.结晶B.蒸馏C.溶解D.过滤8.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是()A.升高温度B.用玻璃棒搅拌C.将颗粒磨碎D.多加蔗糖9.如图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型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A.A B.B C.C D.D10.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50℃(不考虑水分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解度11.要想把一瓶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凡是均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D.配制溶液时,一般用水作溶剂13.某温度下,Na2SO3的溶解度是Sg/100g水。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第九单元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九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Cl 35.5 Ca 40一、快乐点击(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牛奶C.酒精D.白醋2.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A.浓溶液B.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C.医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粒子4.25 ℃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溶解度不变C.溶液的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10 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 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6.小明用50 ℃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
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给蔗糖水加热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7.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B.t1℃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2℃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9.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60 ℃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0.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课题2 溶解度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 溶解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
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要指明温度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20℃时20g食盐放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67g B。
68g C.69g D。
70g3.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
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的质量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C.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溶液D.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要多5。
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C。
精品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D.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 2、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酒精B.蔗糖C.植物油D.二氧化碳3、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面实验(见图1),结合KNO3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和④中固体的质量一定相等D.溶液②③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酒B.花生油C.蔗糖D.食盐6、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浑浊的液体过滤后仍然浑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粗盐提纯的产率偏低:溶解粗盐的水量可能过少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CO2,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稀盐酸可能已反应完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8、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汽水C.冰红茶D.酸奶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0、向盛有等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是该固体物质和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一、思维导图二、主干知识总结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应该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4. (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回顾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食盐。
实验步骤:①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质量及水的质量。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④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例题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解析】:(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3)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答案为:(1)BACD;(2)5;95;(3)B;(4)胶头滴管;搅拌,加速固体溶解.5.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1)思路: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练习: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word版有答案)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液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2)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溶液()(3)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4)水和酒精都可用作溶剂()(5)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6)有时需要把反应物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核心知识]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若没有指明,一般指水)。
[易错点拨] 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水、乙醇等纯净物虽然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都不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
1.[2021·株洲]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2.[2020·临沂]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白酒B.蒸馏水C.医用酒精D.生理盐水3.[2021·江西]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A.高锰酸钾B.植物油C.酒精D.大理石4.下列物质能溶于水中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铜固体B.食盐C.食用油D.豆浆5.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水B.该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C.100 g该医用酒精中含乙醇75 gD.乙醇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6.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蔗糖溶液B.生理盐水C.碘的酒精溶液D.稀盐酸7.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8.[2020·葫芦岛连山区一模]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氯化氢B.氯化钠C.氢氧化钾D.生石灰9.[2020·上海改编]若探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中可作为对照实验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10.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11.分别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题(含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向盛有等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是该固体物质和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X、Y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Y代表该固体物质,X代表另一种固体物质D.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到的溶液质量:Y>X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C.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采取冷却的方法提纯AD.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会有晶体析出3、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A.木耳B.韭菜C.鸡蛋D.食盐4、属于溶液的是A.八宝粥B.汽水C.珍珠奶茶D.蒸馏水5、对所学知识总结是一种好习惯。
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CO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A.因为2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7、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D.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8、如图所示装置,向小试管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A侧支管液面上升,B侧支管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晶体C.氯化钠晶体D.浓硫酸9、将一定量的M加入一定量水中水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M可能是A.生石灰B.石灰石C.硝酸铵D.氯化钠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1.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D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2.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C )A.食盐B.硝酸铵C.氧化钙D.3.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C )A.泥土 B.氢气 C.蔗糖 D.汽油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A.液化空气B.石油C.蒸馏水D.碘酒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A.矿泉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A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生石灰7.将下列物质混合并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A.酒精与水B.氧化铁与稀盐酸C.植物油与水D.奶粉与水8.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认识错误的是(C )A.氦气可用于填充安全气球B.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C.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9.下列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B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C.生石灰和水反应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10.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并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B )A.食盐B.花生油C.白糖D.纯碱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C )A.碘酒B.啤酒C.蒸馏水D.眼药水12.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B.各种成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C.应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D.水分子是保持NaC1 性质的最小微粒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A.泥水B.硬水C.矿泉水D.生理盐水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D.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15.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
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_ CaCO3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 CuSO4。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NaOH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NaCl 。
16.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
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
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食醋(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
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C。
A. 使用焰心加热B. 使用内焰加热C. 使用外焰加热(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
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铁锅生锈_。
1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1)牛奶、(2)雪碧饮料、(3)矿泉水、(4)生理盐水、(5)豆浆、(6)蒸馏水、(7)食醋、(8)蔗糖水、(9)链霉素粉末、(10)酸牛奶、(11)酒精、(12)碘酒、(13)600的白酒、(14)车用乙醇汽油、(15)10%的过氧乙酸、(16)医用酒精、(17)石灰浆、(18)清新洁净的空气。
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1)(5)(6)(9)(10)(11)(17);属于乳浊液的是(1)(10);属于纯净物的是(6)(11)。
18、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回答:(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氯化钠;(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混浊现象?为什么?不会,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溶液溶质溶剂溶液溶质溶剂75%的医用酒精C2H5OH H2O碘酒I C2H5OH澄清石灰水Ca(OH)2H2O稀盐酸HCl H2O20.小英在做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①温度,影响温度升高(温度降低),食盐溶解加快(减慢);因素②晶体颗粒大小,影响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③搅拌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2)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搅拌影响: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 mL 水,分别称取2 g 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 2)1.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D )A. 0℃时 KNO 3 的溶解度、80℃时 KNO 3 的溶解度B. 0℃时:NaCl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C. 10 g 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H 2 的质量、10g 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H 2 的质量D. NaOH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 4NO 3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2、现有一杯 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A 、加入一定量的水B 、恒温蒸发部分水C 、升温到 60℃D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3.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36g ,20℃时,将 20 克食盐投入到 50g 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C )A .70g B. 69g C.68g D.67g4. 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 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 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5. 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t 1℃时,A 的饱和溶液 65 g 中含有溶剂 50 gB. 将 t 2℃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在 t 2℃,A 、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 要从 B 溶液中得到 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6.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 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溶 0.20 解 0.15 溶60 解度50/g0 20 40 60 80 100温度/℃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7. 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 4030 20 50 60 70线。
请回答:温度/ C (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 50 g ,此时它比氯化铵的溶解度 大 (填:“大”或“小”)。
(2) 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 50℃降到 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硫酸钠(或 Na 2SO 4)。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0 4020 温度/℃溶解度/g甲 P 乙氯化铵 硫酸钠; 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 30℃时 ,甲的溶解度为 60g 。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写出一种)(3)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4)30℃时,将 40g 甲物质放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 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B 、C (选填 A 、B 、C 、D )A .溶剂的质量B .溶液的质量C .溶质的质量分数D .以上都不变9.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30℃时,甲的溶解度 等于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 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只填一种);(3) 在 20℃时,把甲、乙各 10g 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 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 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 10℃时,向 12%的 100g 甲溶液中加水 60g ,可得到甲溶液 160 g ,此时溶质的质量溶分数为 7.5 %。
解 度 10.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甲 (1) 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 ; 30 乙 (2)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 (3) 分析 t 1℃时,将 10g 乙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10 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 t 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升高温度(加水等) (任填一种方法)。
O t 1 t 2 温度/℃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 。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多。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NaOH(或CaO)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1、用氯化钠配制l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A.①②③④B. ⑤②④①C. ①③⑤②④①D. ①③⑥⑤②④①2、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 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A. 8 gB. 6.4 gC. 3.2 gD. 4 g3、1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与4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B )A. 8%B. 16%C. 24%D. 25%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B )A. ②④⑥⑦B. ①④⑤⑥C. ①③⑤⑦D. ①③④⑥5、晓晓同学需配制100 g 12%的NaOH 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