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笔记(完整版)

生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

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1.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2.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

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规律。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二、内环境的稳态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般认为神经调节作用迅速、精确和短暂,起主导作用;而体液调节则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1.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reflex)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

生理学学习重点笔记总结1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

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神经在细胞间的传递特点是①单向传递;②传递延搁;③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4.肌细胞的收缩功能: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②三联管的信息传递;③纵管系统对钙离子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

⑵肌肉收缩过程: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末池终末池钙离子释放肌浆钙离子浓度增高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变构原肌凝蛋白变构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 横桥扭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小节缩短。

⑶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①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②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

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③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

(三)血液1. 血浆的理化性质中主要考查血浆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各自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发生变动时会引起哪些反应,哪些原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尤其要和泌尿系统联系。

血浆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2.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缓冲体内的酸碱物质。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的考查主要记住血沉的增加是由红细胞叠连形成,而这种叠连和红细胞本身没有关系,主要是和血浆的成分有关,血浆白蛋白通过抑制叠连而使血沉减慢,而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等促进叠连的形成,从而加速血沉。

生理病理手写知识点总结

生理病理手写知识点总结

生理病理手写知识点总结生理学知识点总结:1. 细胞生理学-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膜蛋白组成,用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以及物质的运输和信号传导。

- 细胞内器官: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每个器官都承担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生产中心。

- 细胞信号传导:介绍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第二信使的作用等。

2. 神经系统生理学-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解释神经元的树突、轴突和突触,以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 神经传导:介绍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包括化学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结合。

- 神经调节:介绍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生理过程的调节。

3. 消化系统生理学-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 消化过程:介绍消化酶、胃液和胆汁的分泌,以及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 肠道菌群:解释肠道菌群在消化、免疫和代谢方面的作用。

4. 呼吸系统生理学-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等呼吸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 气体交换:介绍肺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以及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 呼吸调节:解释中枢神经系统和化学感受器对呼吸频率和深度的调节。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1. 细胞病理学- 炎症:介绍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发生机制,包括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迁移。

- 细胞损伤与修复:解释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机制,以及组织修复的过程。

2. 免疫病理学- 免疫失调:介绍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免疫调节的治疗策略。

- 炎症性疾病:包括过敏反应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以及慢性炎症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3. 代谢病理学- 代谢紊乱:介绍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常见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并发症。

- 肿瘤生长与转移:解释肿瘤的发生和生长机制,以及肿瘤细胞向远处器官的扩散过程。

以上总结只是生理学和病理学中的一小部分知识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生理学笔记(自总结,好)

生理学笔记(自总结,好)

▲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3)自身调节(组织、细胞本身的适应性反应)一,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脑干下部与脊髓相连)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1,神经系统组成单元:1)神经细胞(neuron,又称神经元)2)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cell,又称神经胶质)2,神经元的结构:1)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突起:树突(多个、较短、分支多、有棘突(刺)spine);轴突(1个、又称神经纤维、突触小体)3,神经元的分类:1)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2)中间神经元(又叫联合神经元)3)运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经过脊髓,不经过大脑的简单反射——脊髓反射(spinal reflex):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knee jerk reflex)、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肱二头肌反射(biceps reflex)★脑干(组成:延髓、脑桥、中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肌紧张增强,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迟缓,表情呆板和静止性震颤,是由于大脑有关脑区兴奋和抑制的反馈调节失衡造成。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形式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数目有限,比较恒定);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获得(数目无限,极大易变性和灵活性)★巴甫洛夫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第一信号:客观事物的具体信号,如光、声、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刺激;第二信号:语言、文字等条件刺激。

二,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类型:Ⅰ:1)表面感受器(外感受器);2)深感受器(本体感受器):位于体表之下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处;3)内感受器(内脏感受器):位于机体的黏膜、血管等处。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展开全文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2)易化扩散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3)主动转运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4)出胞和入胞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

《人体生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现象、探讨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以及解释生命现象的本质。

1.2 生命活动的特征生命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新陈代谢: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外界物质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2)兴奋性: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

兴奋性是生物体进行信息传递和调节的基础。

(3)生殖:生物体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保证物种的延续。

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是指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4)适应性:生物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适应性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基本条件。

1.3 机体内环境和稳态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稳定性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快速、精确地调节生理功能;体液调节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进行调节;自身调节是组织、细胞自身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5 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内环境的变化,通过感受器、控制中心和效应器组成的闭合回路进行调节;前馈控制系统是提前预测内环境的变化,通过开环调节,使生理功能更加稳定。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转运方式单纯扩散主动转运载体运输通道转运出胞入胞转运物质小分子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大分子团块大分子团块转运特点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利用生物泵耗能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①化学门控通道②电压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耗能耗能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生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的总结笔记。

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构成,具有半透性特点,起到细胞的物质交换和保持内外环境稳定的作用。

2. 细胞膜上存在许多膜蛋白,其中包括通道蛋白、受体蛋白等,调控物质的运输和信号传导过程。

3. 细胞膜的流动性可以通过调节脂质的组成以及调节温度来改变。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等部分。

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

2. 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是神经信息传导的基本原理,其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调节。

3.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等。

三、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通过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来泵血。

心脏的工作分为舒张期和收缩期,由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2.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富含氧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将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返回到心脏。

3. 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由收缩压和舒张压组成。

血压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

四、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呼吸的过程分为吸气和呼气,通过肺泡的表面积增大来增强气体交换。

2. 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经过肺泡排出。

3. 呼吸的控制由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共同调节,主要通过神经和激素的信号传导来实现。

五、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

食物在消化道中经过机械和化学过程进行消化和吸收。

2. 食物的消化开始于口腔中的咀嚼和唾液酶的作用,然后经过胃酸和胰腺酶等消化液的作用进行进一步消化。

(完整版)生理学重点笔记(最新整理)

(完整版)生理学重点笔记(最新整理)

前 言 课前导入 一、考情分析:“鸡肋” 二、科目特点: 面宽、点多、机制多 多思、多练、重理解 三、课程特点和要求: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考纲: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三、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一)单纯扩散1.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2.转运物质:除O 2、CO 2、NO 、CO 、N 2等气体外,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等。

3.特点: ①顺浓度差,不耗能; ②无需膜蛋白帮助; ③最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

(二)易化扩散 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载体转运 通道转运 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例子“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到组织细胞” ◇特点: (1)载体蛋白质有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 主要通过通道蛋白质(简称通道)进行的。

其转运物质的能力受膜两侧电位差或化学物质的影响,故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特点:(1)相对特异性; (2)无饱和性; (3)有开放、失活、关闭不同状态。

◇例子:Na +、K +、Ca 2+等都经通道转运。

Na +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 K +通道阻断剂——四乙铵 Ca 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 (三)主动转运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钠泵 钠泵就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Na +-K +依赖式ATP 酶。

Na +-K +依赖式ATP 酶(钠泵)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的高Na+,这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生理学重点 笔记

生理学重点 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一,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兴奋性的相关概念:(一)【兴奋性】:组织接受此即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1、【兴奋】:是指刺激使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

2、【抑制】:是指机体由活动状态庄伟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减弱3、【刺激】:引起组织反应的内环境的各种变化。

三个条件(基本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4、【反应】:组织接收刺激后,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各种变化。

基本形式:兴奋和控制(二)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1、【阈值】:在一定时间前提下,刚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该组织的阈强度,即阈值2、【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3、阈强度与组织兴奋性呈反比。

阈值越小,组织兴奋性越高。

第二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1反射活动、电讯号。

基本形式是反射。

反射的基本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加图2特点:迅速、短暂、准确。

3.举例: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

如望梅止渴。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

如金鸡报晓)二、体液调节:(又称神经体液调节)1特点:缓慢、持续、广泛。

2举例:(主要是激素分泌:○1甲状腺分泌。

○2胰岛的D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三、自身调节1、特点:迅速、准确、调节范围小。

2、举例:脑血流量的调节、血压四、机体功能的自动控制——反馈:1【负反馈】:当输出变量(生理效应)发生偏差(如血压偏高或偏高)时,反馈信息是控制系统的作用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转化,称为负反馈。

◇1总结:A反馈信息的作用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B、反馈信息使原先活动减弱C具有双向性调节的特点。

◇2生理意义: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举例:人体功能调节绝大多数的调节形式属于负反馈EX:降压反射调节血压水平。

(除了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射精、分娩等属于正反馈调节)◇5血糖升降图(补)2.【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原效应的作用不断加强,直至反应动作完全停止。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

生理学常考重点笔记•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目录•血液•循环系统•呼吸•消化和吸收01绪论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任务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及其调节,阐明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而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生理学与医学密切相关。

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推动医学的发展。

010203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揭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

动物实验人体观察与实验细胞与分子水平研究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过程。

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理活动及其调节机制。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生理活动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02细胞的基本功能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的方式,包括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两种类型。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1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质膜上的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的第二信使通过激活细胞内相应的靶酶,引起级联反应,放大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02细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的酶联型受体结合,导致受体构象改变,激活受体的酶活性,进一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反应。

生理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要点归纳)(一)2024

生理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要点归纳)(一)2024

生理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要点归纳)(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机能及其相互协调的科学,它探讨生物体的机体功能、机制和生理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泌尿生理学。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体的机能活动。

正文:一、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生成3. 突触传递的机制4. 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分类5. 神经调节的概念和神经递质的作用二、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心脏电生理学和心电图的解读3.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4. 血压的调节机制5. 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原理三、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呼吸肌肉的调节和呼吸中枢的作用3.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肺功能检测4. 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5. 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肺部疾病的生理学机制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3. 胃液的产生和胃肠道运动4. 肝脏的功能和胆汁的分泌5. 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生理学基础五、泌尿生理学1.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 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机制3. 尿液的产生和调节4. 血液渗透调节和酸碱平衡的维持5. 泌尿系统疾病的生理学原因和治疗方法总结:通过对生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们深入了解了神经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泌尿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基础。

希望本文对读者们对生理学有所帮助。

(完整版)生理学笔记

(完整版)生理学笔记

生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Internal environment:指细胞在机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Homeostasis:指机体内环境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

Positive feedback:指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和原先活动方向相同的活动。

Negative feedback:指反馈调节是受控部分活动向和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特点?负反馈和正反馈的生理意义?神经调节:快速、准确、短暂体液调节:缓慢、广泛、持续自身调节:强度较弱,范围较小,灵敏度较低负反馈:维持机体内环境和各项生理活动的稳态。

正反馈:使受控部分更加加强,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某个生理活动更快到达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指借助载体蛋白将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指借助通道蛋白将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直接应用代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间接应用代谢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Resting potential:指细胞在不受刺激的情况下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Action potential: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如果收到一个合适的刺激,膜两侧电位迅速发生一次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反复的波动。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指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1.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简单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

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为被动转运。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口诀整理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口诀整理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笔记口诀整理生理学笔记一:绪论1、唾液的分泌只有神经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

2、自身调节补充①肾,脑血流量②骨骼肌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

③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后微动脉。

④渗透性利尿:尿液渗透压大起来,不愿意把水交给肾小管上皮细胞⑤球管平衡先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论滤过多少一概重吸收65-70%的尿⑥管球反馈3、进入寒冷环境中,体温不下降闻到香味,唾液分泌运动员赛前呼吸循环改变以上,都是前馈调节4、正反馈:四排一凝一酶原,动作去极排卵前四排是指排便、排尿、排卵和分娩(排婴);一凝指血液凝固;一酶原指胰蛋白酶原;0期去极就不解释了;排卵前指E2引发LH峰。

负反馈:减压发射、血糖调节、肺牵张反射。

醛固酮不属于反馈系统,未构成回路5、Rh阴性接受Rh阳性血,主侧凝,次侧不凝,第一次可缓慢少量输,以后不能输。

这题反过来了Rh阳性接受Rh阴性血:主侧不凝,次测凝,第一次可缓慢少量输,以后也能输!只要记住一句话:输血害怕的是输入的血被破坏,也就是供血者的血被破坏。

受血者原先的血被破坏没有太大影响!笔记二:细胞1、细胞膜也是有免疫功能的(多选题)这些蛋白常常是表面抗原,表面抗原能和特异的抗体结合,如人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质抗原HLA,参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2、无饱和现象: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有饱和现象: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钙泵即(需要载体有饱和)3、Na?-Ca2?交换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其动力来自钠泵活动所建立的钠离子跨膜浓度梯度,故当钠泵活动受抑制时,Na?-Ca2?交换减弱(根本不需要管方向,浓度梯度没了,继发性主动转运垃圾了)4、@重吸收是指从小管腔,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所以既有继发性主动转运(小管腔到上皮细胞),也有易化扩散(上皮细胞到血液)。

反正从管腔到细胞要主动转运,从细胞到血液为易化扩散5、cAMP-PKA通路: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

生理学笔记pdf

生理学笔记pdf

生理学笔记pdf一、绪论1.生理学的定义: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物体,尤其是人体。

3.生理学的任务: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4.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a.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的物质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不需要消耗能量。

b.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的转运方式之一。

i.经载体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具有高特异性、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的特点。

ii.经通道扩散:离子等物质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进行快速、选择性通透。

c.膜泡运输:大分子物质通过膜泡的形式进出细胞。

d.溶酶体:细胞内的一种膜结构,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各种物质。

2.细胞受体及跨膜信号传递a.受体: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的信号分子。

b.跨膜信号传递: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膜上的信号传导途径,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

3.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a.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b.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减小,产生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导和传播:通过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作用,使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传播。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a.液体成分: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0%~60%。

b.有形成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液的理化特性:pH值、渗透压、凝固和纤溶系统等。

2.血细胞及其机能a.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b.白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和防御功能。

c.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

3.血液的凝固与止血a.凝血过程:血液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等。

生理学笔记

生理学笔记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通透。
⑵形成机制:钾离子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⑶特征: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
⑴形成条件: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1、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①绝对不应期:动作电位从0期到3期,膜电位达到-55毫伏这一时间钠通道完全失活,给以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会发生去极化;
②局部反应期:膜电位由-55毫伏恢复到-60毫伏,这一期间内,钠通道刚开始复活,如果给以足够强度刺激,肌膜可以产生局部兴奋,但并不引起动作电位。
59、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一个接一个,逐级放大效果,形成一个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60、生殖: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61、月经:女性自青春期起,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除妊娠外,每月一次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这种周期性经阴道流血的现象称为月经。
2、相对不应期:膜电位从-60毫伏恢复到-80毫伏,这段时间内,给予阈刺激,心肌仍不能引起兴奋反应,但用阈上刺激则可引起扩布性兴奋。在此期内,快钠通道处于逐步回复到正常备用状态的过程中,快钾通道也未完全激活,钾离子流仍很大,所以此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值小而复极化快,动作电位时程短。
3、超常期:膜电位由-80毫伏恢复到-90毫伏这一段时期内,用阈下刺激心肌即能引起兴奋,此期兴奋性高于正常。此期钠通道已完全复活,膜内电位绝对值低于静息电位,距阈电位水平差距较小,易于兴奋。但快钠通道未完全回复到正常备用状态,故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值较小,最大去极化速率较慢,传导速率慢于正常,动作电位时程也短于正常。

【权威版】整理生理学笔记

【权威版】整理生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1.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长、生殖2.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2)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3)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3.反馈:是信息沿着一个封闭环路的流动,生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或者结果,反过来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速度的现象。

正反馈:如果生理过程中的终产物或结果加速或加强某一反应的进程,使其到达反应过程的极端或结束这一进程,这种现象称为正反馈。

负反馈:如果反馈信息(终产物或结果)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使输出量(效应器)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返回预定的值,则称为负反馈。

4.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并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即为稳态。

稳态的含义: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一)被动转运: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不耗能(转运动力依赖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所贮存的势能)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分类:①单纯扩散②易化扩散(二)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分类:①原发性主动转运②继发性主动转运③入胞和出胞式转运。

(三)入胞和出胞式转运: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出细胞,是通过细胞本身的吞吐活动进行的,亦可属于主动转运。

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过程:如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3.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器官、组织和细胞。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过受体、酶联型和通道型等机制实现。

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三、骨骼肌的功能1.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包括肌丝滑行理论和肌丝滑行-横桥循环理论。

2.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包括缩短、伸长和等长收缩。

3. 骨骼肌的疲劳与恢复: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恢复的方式。

四、循环系统的功能1. 心脏的功能:包括泵血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2. 血管的功能:包括运输、调节和防御功能。

3.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五、呼吸系统的功能1.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3.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滤过-弥散和物理溶解等。

六、消化系统的功能1. 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2.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小肠和大肠的吸收功能。

七、泌尿系统的功能1.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

3. 尿的排出过程: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 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功能: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2. 激素的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3. 内分泌调节网络: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神经-内分泌网络等调节机制。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

生理学重点笔记生理学是对生命体系的组织和功能的科学研究。

它关注生命现象的各个层面,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到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

下面是生理学的一些重点笔记:1.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分隔细胞内外环境、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运动等。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媒介,包括离子通道、转运蛋白和受体等。

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调节体内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内稳态的重要系统。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其中包括大脑、脊髓、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等。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包括感觉信息、运动信息和自主神经信息等。

3.肌肉系统:肌肉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由肌纤维(肌肉细胞)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肉的收缩是由钙离子的释放和肌原纤维的滑动相互作用驱动的。

肌肉收缩后,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废物和代谢产物带走,以维持健康。

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

心脏是一种中空的肌肉器官,通过不断的跳动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血液是一种复杂的液体,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具有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清除废物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内,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然后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6.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消化成小分子物质,以供能量和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等。

消化过程是由消化酶和胃酸等物质催化的,它们将食物分解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小分子物质,然后通过肠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7.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通过体液分泌调节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系统。

它的主要部分是内分泌腺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生理学笔记整理

生理学笔记整理

细胞的基本功能A.细胞膜的功能:1 保持细胞内物质成分的稳定;2 允许某些物质选择地通过;3 接受各种物理、化学性刺激,产生生物电;4 跨膜信息传递功能B.液态镶嵌模型: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C.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逆浓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D.被动转运:细胞在不耗能的情况下,把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转运至低浓度侧的过程。

所需能量来自浓度差。

分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⒈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直接通过膜脂质双层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如:除O2 、CO2、NO、CO、N2等气体,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二)异化扩散1.经载体易化扩散(1)转运机制:变构学说(2)转运的物质:葡萄糖(GL)、氨基酸(AA)等小分子亲水物质经通道易化扩散(1)转运的物质:各种带电离子(2)转运方向:顺电化学梯度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①速度极快;(可达每秒106 ~ 108个离子) ②具有明显的离子选择性;③门控(gating)特性:通道“闸门(gate)”可受某些因素的调控而开闭。

门控通道的种类:1)电压门控通道——受膜两侧电位差变化来控制开闭的通道。

2)化学门控通道——化学物质影响和控制其开、关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受膜两侧的机械力学因素变化来控制开闭的通道。

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

*介导主动转运的膜蛋白称为离子泵. 如:钠-钾泵、钙泵;质子泵(H+泵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建立和保持Na+、K+在细胞内外的不均衡分布(细胞内低钠、高钾),从而主要导致下列生理意义:①胞内高钾,为代谢提供必需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体积。

③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转运,建立的Na+浓度势能贮备,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基本功能A.细胞膜的功能:1 保持细胞内物质成分的稳定;2 允许某些物质选择地通过;3 接受各种物理、化学性刺激,产生生物电;4 跨膜信息传递功能B.液态镶嵌模型: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C.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逆浓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D.被动转运:细胞在不耗能的情况下,把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转运至低浓度侧的过程。

所需能量来自浓度差。

分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⒈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直接通过膜脂质双层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如:除O2 、CO2、NO、CO、N2等气体,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二)异化扩散1.经载体易化扩散(1)转运机制:变构学说(2)转运的物质:葡萄糖(GL)、氨基酸(AA)等小分子亲水物质经通道易化扩散(1)转运的物质:各种带电离子(2)转运方向:顺电化学梯度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①速度极快;(可达每秒106 ~ 108个离子) ②具有明显的离子选择性;③门控(gating)特性:通道“闸门(gate)”可受某些因素的调控而开闭。

门控通道的种类:1)电压门控通道——受膜两侧电位差变化来控制开闭的通道。

2)化学门控通道——化学物质影响和控制其开、关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受膜两侧的机械力学因素变化来控制开闭的通道。

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

*介导主动转运的膜蛋白称为离子泵. 如:钠-钾泵、钙泵;质子泵(H+泵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建立和保持Na+、K+在细胞内外的不均衡分布(细胞内低钠、高钾),从而主要导致下列生理意义:①胞内高钾,为代谢提供必需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体积。

③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进行转运,建立的Na+浓度势能贮备,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动力。

继发性主动转运——某物质逆差转运(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势能贮备(主要是钠泵活动形成的Na+在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

转运方式转运物质顺逆差细胞是否耗能单纯扩散脂小分子顺差不经载体易化扩散水溶性分子顺差不经通道易化扩散带电离子顺差不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逆差耗能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等逆差靠他物势能差出胞与入胞大分子物质无关细胞主动活动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跨膜信号转导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类:①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②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③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1.化学门控通道化学物质控制:递质、激素等主要分布:肌细胞的终板膜、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及某些嗅、味感受细胞的膜中。

作用:使所在细胞膜上产生电位变化(化学信号电信号)2.电压门控通道主要分布:神经轴突、骨骼肌、心肌细胞的一般细胞膜上。

作用:产生动作电位3. 机械门控通道机械刺激通过某种机制使机械感受器细胞膜上的通道开放,产生感受器电位。

例:听觉毛细胞、肌梭等各种门控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特点:(1)速度相对较快(2)对外界作用出现反应的位点较局限。

细胞的电活动(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1.概念: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有关电化学驱动力=浓度差+电位差静息膜电位值接近K+的平衡电位。

RP的形成机制:RP: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形成基本条件⑴细胞内外K+分布不均⑵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⑶钠-钾泵活动的生电作用2.形成机制⑴离子驱散的动力:膜两侧浓度差⑵离子扩散的阻力:膜两侧电位差⑶当驱动力=阻力:RP影响RP因素:①膜内、外的[K+]:∵[K+]o与[K+] i的差值决定EK,∴[K+]o ↑→EK↓②膜对K+、Na+的相对通透性:③Na+-K+泵的活动水平(一)、细胞的AP1.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单一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①“全或无”的现象:即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

②可传播性。

③非衰减式传导阈电位:使快钠通道大量激活,形成膜的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的再生性循环的临界跨膜电位水平。

兴奋:静息—活动兴奋性:产生AP的能力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相对不应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期间。

超常期:小于原先的刺激强度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低常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分期兴奋性与AP对应关系机制绝对不应期降至零锋电位钠通道失活相对不应期渐恢复负后电位前期钠通道部分恢复超常期>正常负后电位后期钠通道大部恢复低常期<正常正后电位膜内电位呈超极化局部反应概念: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电位。

特点:•①不具有“全或无”现象。

其幅值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衰减性电紧张方式扩布。

其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③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血液循环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

总结●心室射血和充盈的基本过程●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关闭→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主动脉(肺动脉)压→半月瓣开放→射血●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 主动脉(肺动脉)压→半月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充盈●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 HR75次/分每搏输出量70ml)●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60%●2、每分心输出量与心指数●每分心输出量每分钟每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HR= 心输出量●( 5L ~6 L /min)●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每搏功: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

心脏所做的功=动能+压强能(搏出量×射血压力)每搏功=搏出量×血液比重×(平均动脉压-平均心房压)每分功=每搏功×HR右心室作功为左心室1/6●根据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以及功能上区别●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心肌细胞●自律细胞主要是P细胞、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AP)1、除极过程(0期)Na+内向电流(再生性钠电流)快钠通道2、复极过程快速复极初期1期短暂的K+外向电流(Ito)平台期2期内向电流(Ca2+内流为主和微量的Na+ 内流)+ K+ 外向电流(IK)快速复极末期3期K+外向电流静息期4期Na+—K+泵活动,Na+—Ca2+交换Ca2+泵自律性细胞与非自律性细胞电活动的最根本区别是:4期自动除极化。

这是产生自律性的电生理基础。

浦肯野细胞0、1、2、3期同心室肌AP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If (Na+)内向离子流进行性递增。

(主要)逐渐衰减的外向K(IK)●1、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a. AP只有0期、3期和4期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2期。

b.窦房结细胞0期除极时程(7ms)比浦肯野细胞0期除极时程(1~2 ms)要长得多。

c .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阈电位为-40mv。

d .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除极化的速度(0.1V/S)>浦肯野细胞(0.02V/ S )。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L(Ica-L)开放Ca2+负载内流●3期K+外向电流(IK)●IK通道进行性衰减K外流●进行性减少(最重要)●窦房结细胞4期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电流●自动除极化(If通道)钠内流●T型钙通道的激活和钙内流心肌细胞按电生理特点分:●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快反应自律细胞(浦肯野细胞)●心肌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自律细胞房结区结希区的自律细胞)●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0期除极~3期复极-60mv 3期复极-60mv ~ -80mv 3期复极-80mv ~ -90mv●●Na+通道完全失活或刚刚Na+通道已逐渐复活但尚未Na+通道基本●开始复活恢复正常恢复正常但开放能力●仍然没有恢复正常●任何刺激均不产生AP>阈值可产生AP< 阈值可产生AP 期前收缩心室接受额外刺激,比原来规律心率提前发生的收缩代偿性间歇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心室舒张期。

●1、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途径:窦房结→心房肌(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兴奋● 2.传导速度●心房肌较慢,心室内末梢蒲肯野纤维网最快,房室交界很慢。

房室延搁特点:生理意义:心房与心室不在同一时间进行收缩,利于心室充分充盈后再射血。

不利影响:房室交界处易发生传导阻滞收缩性结构上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收缩机制心肌工作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似电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细胞不完全相同特点:1、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2、不发生强直收缩:收缩强度变化只取决于参加收缩的心肌细胞收缩强度的变化。

3、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血液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细胞比容的数值反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值。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甚至溶血的特性,可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的抵抗能力。

血沉:通常以第一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柱的高度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愈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差。

血清:血液凝固后产生的液体,这种液体中不含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但是有少量在血液凝固时由血小管内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