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栽培学
【PPT】-作物栽培学大豆
c. 粮食 d. 饲料 e.培肥土壤。
第二节 大豆的形态解剖特征及类型
一、大豆的形态解剖特征
(一)根和根瘤 1.根 大豆的根由主根,支根,根毛
组成。
2.根瘤
3.固氮
(二)茎
大豆的茎包括主茎和分枝。
按主茎生长形态,大豆可概分为蔓生 型,半直立型,直立型。栽培品种均 属于直立型。 按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大小,可分为 张开、半张开和收敛三种类型。 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又可将株型分 为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三种。
结荚期: 从幼荚出现到拉板(形容豆 荚伸长、加宽的过程)完成为结荚期。 由于大豆开花和结荚是交错的,所 以又将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
5.鼓粒成熟 大豆从开花结荚到鼓 粒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 当种 子变圆,完全变硬,最终呈现本品 种的固有形状和色泽时,即为成熟。
(二)大豆生育时期的记载
W.R.Fehr等提出了根据大 豆植株形态表现记载生育时期 的方法。
作物栽培学
——大豆
大豆(黄豆),
学名:Glycine mdx(L.)Merrill,
英名:soybean
第一节 概 述 一 、大豆的起源及分布
起源:
我国大豆古名“菽”,如法文是 soja,英文是soy,俄文叫cog等。
关于大豆具体起源地,目前尚无一 致的看法。有东北起源说,黄河流域起 源说,同源异地说。
第四节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 大豆对气象因子的要求 (一)光照 1.光照强度 2.日照长度 (二)温度 (三)降水
二、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一)土壤有机质,质地和酸碱度
(二)土壤的矿质营养 氮 大豆富含蛋白质,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 组成元素。 磷 磷素被用来形成核蛋白和其他磷化合物, 在能量传递和利用过程中,也有磷酸参与。 钾 钾在活跃生长的芽、幼叶、根尖中居多。 钙 大豆有“石灰植物产之称。 大豆植株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极少。
《大豆栽培技术》学习指南
《大豆栽培技术》学习指南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与任务《大豆栽培技术》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大豆生产过程及其生产季节性要求,以及大豆生产上推广的核心技术体系,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豆播前准备、大豆种子处理与播种、大豆田间管理、大豆测产与收获四个学习情境。
其中大豆播前准备分为:大豆丰产方案拟定、作物布局与大豆轮作、大豆配方施肥等四个子情境;大豆种子处理与播种分为:大豆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大豆封闭除草等三个子情境;大豆田间管理分为:大豆前期田间管理、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等二个子情境;大豆测产与收获分为:大豆产量预测与收获、大豆丰产总结、大豆秋整地等三个子情境。
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大豆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生产方案的拟定、大豆轮作、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处理的方法与质量、大豆播种时期、播种方法、播种质量检查、土壤封闭除草、肥水管理、深松与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产量预测、机械收获、丰产总结、秋整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科学地拟定大豆生产计划;能够针对当地生产实际科学地进行大豆轮作;能够运用测土配方技术,结合大豆的需肥规律,确定合理的大豆施肥量与施肥方法;能够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正确选择大豆优良品种,进行大豆种子处理和播种;能够针对大豆长相与长势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能够开展丰产调查与总结工作。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三农事业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胜任大豆生产、技术推广、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大豆栽培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学习方法:1.以大豆生产任务为载体,通过学习、实践、领悟的过程,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学习期间,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要主动承担实训基地大豆生产任务,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大豆生产方案的制定、技术实施、检查评价、总结等生产全过程,学习、领悟、提升自已的技术应用能力。
2. 改变传统被动的“听、记、背”学习方法,通过“做、学、练”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听、记、背”是被动的学习,学到的知识只是暂时的、肤浅的、表面的、不牢固的。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xx年xx月xx日•大豆栽培的基本知识•大豆栽培的技巧和方法•大豆栽培的病虫害防治•大豆栽培的优良品种介绍目•大豆栽培的实用技术展望•大豆栽培的经济效益分析录01大豆栽培的基本知识起源大豆起源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分布大豆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其中亚洲的产量最高。
大豆的起源和分布分类大豆根据种皮颜色和粒形可分为黄豆、黑豆、青豆、褐豆等。
特点不同类型的大豆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如黄豆富含蛋白质,黑豆具有药用价值。
大豆的分类与特点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富含异黄酮、卵磷脂等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大豆是重要的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可用于制作豆腐、豆浆、豆油等产品,还可作为肥料和工业原料。
用途大豆的营养价值与用途02大豆栽培的技巧和方法选种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和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大豆品种。
整地深耕细整,消灭杂草,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墒能力。
选种与整地播种适期播种,一般春播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夏播在6月上中旬。
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特别是磷肥和钾肥。
播种与施肥及时除草、灌水、排涝、防病虫害,确保大豆生长良好。
田间管理当大豆叶片逐渐变黄、植株开始变干时,选择晴天及时采收。
采收田间管理与采收间作在大豆田间套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增加复合营养,同时减少病虫害发生。
轮作采取与不同作物间轮作的方式,有效减少土壤病虫害和残留药物,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间作与轮作03大豆栽培的病虫害防治属真菌性病害,湿度大、光照不足、连作重茬等易发。
用瑞苗清、甲基托布津等喷雾防治。
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湿度大、低温高湿、重迎茬等易发。
用适乐时、立克秀等喷雾防治。
根腐病属线虫性病害,重迎茬、连作、排水不良等易发。
用丁硫克百威、线虫必克等喷雾防治。
胞囊线虫病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用敌敌畏熏蒸防治。
食心虫用吡虫啉类喷雾防治。
蚜虫用哒螨灵等喷雾防治。
《大豆栽培学》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推动大豆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THANKS
科学施肥
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可以减少化肥 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土壤肥力。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 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保 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05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富含蛋白质
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有助于维持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大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水资源消耗
大豆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 过度灌溉,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 的过度消耗,影响生态平衡。
农药残留
为了防治病虫害,大豆种植过程 中可能会使用农药,如果使用不 当或过量,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 标,影响食品安全。
大豆种植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就业
大豆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 资源,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
染色体数目
大豆的染色体数目为40条 ,属于四倍体植物。
遗传变异大
大豆的遗传变异较大,可 以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培 育出新的品种。
03
大豆栽培技术
选种与播种
选种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大豆 品种,确保种子质量,纯度高、发芽 率高。
播种
根据地区的气候特点,确定适宜的播 种时间,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采 用机械或人工播种,保持播种深度和 行距一致。
02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
大豆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04
根系特征
大豆的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 ,主根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 米以上,侧根横向扩展范围广
。
茎的特征
大豆的茎直立,木质化,表面 有棱纹,节间短,分枝多且密
大豆栽培学习要点
大豆栽培学习重点一. 概念1、迎茬:土地隔年种植同一种作物称迎茬。
2、大豆生育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3、大豆生育时期:大豆的生育时期是指大豆一生中外部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在我国一般划分为6个生育时期: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4、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大豆的子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的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每粒重的乘积,即:子粒产量(Kg/hm2)=[每公顷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每粒重(g)]/1000实际生产中,以上几个因素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理想的产量构成是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增长。
二、填空1、大豆蛋白质含量(40%)左右,油量在(20%)左右。
2、中国年产约(15 00)万吨大豆,占世界总产量的(9%)。
3、美国是世界上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45%。
4、目前世界大豆平均单产约(175公斤/亩),其中美国(167公斤/亩),中国(120公斤/亩)。
5、大豆,我国古代称为(菽),英文(Soy bean)。
大豆的拉丁语名称是(Glycine Max)。
6、大豆的结荚习性分为(无限)、(有限)和(亚有限)三种类型。
7、大豆起源于(我国),以为世界所公认。
三. 简答1、大豆根系吸收和叶片光合的关系对于大豆产量形成来说,叶片的光合产物积累量虽然远远地超过根系的矿物质积累量,但是这两个生理过程却是同等重要的和不可代替的。
实际上,在大豆栽培上所采用的许多措施,诸如整地、施肥、灌水、铲蹚、除草等等,首先是作用于根系,促进根系的吸收作用,进而才是促进光合作用的。
2、大豆生物产量与土壤肥力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生物产量的积累与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关系。
同一个品种,在高肥条件下积累的生物产量远远地高于在中肥条件下的积累量。
大豆播种期的早晚对生物产量的高低有明显的影响。
大豆是喜温作物,也是短日照作物,在东北地区,从春到夏,播种越晚,气温越高,日照越短,越能促进并加快大豆的发育。
作物栽培学各论-大豆栽培
(二)茎
包括主茎和分枝。茎发源于胚轴。在营养 生长期间,茎尖形成叶原始体和腋芽,一些 腋芽后来长成主茎上的第一级分枝。大豆栽 培品种有明显主茎。
主茎高度50-100cm,茎粗 6-15mm。主 茎12-20节,有晚熟品种多达30节,有早熟 品种仅8-9节。
幼茎有绿色与紫色两种。绿茎开白花,紫 茎开紫花。茎上生茸毛,灰白或棕色,茸毛 多少和长短因品种而异。
2。栽培大豆究竟起源于我国何地? ——多中心起源。起源中心不止一个,而是多 源。 ——起源于黄河流域。比较野生大豆和栽培大 豆对昼夜变温和光周期的反应,证实35°N的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差别最小;品质分析, 我国34°N一35°N地带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 的蛋白质含量最为接近;种子蛋白质电泳证明 胰蛋白酶抑制剂Tiª等位基因的频率,栽培大豆 为100%,野生大豆中只有来源于32N-37 N° 者才是100%,与栽培大豆相同。
野 生 大 豆
(二)中国大豆的分布
1。分布很广,除高寒地区>10℃年活 动积温在l900℃以下或降水量250mm以 下无灌溉条件地区不能种植外,凡有农耕 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种植。
2。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为集中产区 。东北三省和华北及豫、鲁、皖、苏等地 ,是我国大豆生产中心。
(三)中国大豆种植区划
作物栽培学各论
第六章 大豆栽培
第一节 概 述
一、大豆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一)重要的粮食、油料作物 (二)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 (三)重要的饲料作物 (四)重要的养地作物
大豆色拉油
大 豆 纤 维 棉 被
大豆纤维系列
大豆纤维混纺
二、大豆的起源和分布
(一)起源
1。世界公认大豆起源于中国。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大豆”。 汉代《史记》中即提及轩辕黄帝时“艺 五种”(黍稷菽(shu一声)麦稻),菽就 是大豆。 1959年山西侯马考古发掘出多颗大豆 粒,经14C测定,距今2300年,系战国时 代遗物。
大豆栽培学教案
大豆栽培学教案教案标题:大豆栽培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大豆栽培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大豆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大豆的栽培要点,培养其对农业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大豆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2.掌握大豆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灌溉等方面。
3.了解大豆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大豆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2.大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
3.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大豆栽培学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2.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土壤、肥料、农具等。
3.实验设备:播种机、喷雾器、温湿度计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大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大豆栽培学的兴趣。
步骤二:理论学习(30分钟)1.讲解大豆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2.介绍大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灌溉等方面。
3.讲解大豆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步骤三:实践操作(6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大豆的播种实验,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等操作。
2.观察和记录大豆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率、生长速度等指标。
3.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大豆的病虫害进行观察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步骤四:总结归纳(10分钟)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体会和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3.总结大豆栽培学的要点和技巧。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介绍大豆栽培学的研究领域和前沿,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2.听取学生的报告和分享,评价其对大豆栽培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大豆产业参观或实地考察,加深对大豆栽培学的实际应用的了解。
大豆匀植高产栽培技术
CATALOGUE目录•大豆栽培技术概述•大豆匀植技术•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栽培的生态环境与影响•大豆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案例•大豆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大豆的营养价值大豆富含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是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大豆中的脂肪含量约为15%-20%,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
大豆含有约30%-35%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
大豆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钙、铁、维生素E等。
大豆的种植历史与现状030201生态友好同时,大豆栽培技术也将更加注重生态友好,通过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高产高效未来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将更加注重高产高效,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如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大豆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率。
大豆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匀植技术的定义与优势选种与处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大豆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如消毒、拌种等。
对种植地进行深翻、平整,使土壤松软、细碎,有利于大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而言,肥力较好的土壤可以适当密植,而肥力较差的土壤则应适当稀植。
根据大豆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以满足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
定期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确保大豆的健康生长。
匀植技术的操作流程精细整地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匀植技术的应用范围与效果选择优良品种科学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针对不同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精细化管理土壤类型大豆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值一般在6.0-7.5之间较为适宜。
土壤酸碱度土壤肥力生物环境的影响大豆匀植技术实践选种精细整地匀播合理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实践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1技术应用案例分析23某地区采用大豆匀植高产栽培技术后,大豆产量显著提高,且植株分布合理,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作物栽培学大豆部分
一、大豆的器官建成直根系。
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廇组成。
约78%的根系集中在深0—20cm及植株四周0—5cm的范围内。
①苗期,根系生长中心,绝对量增加缓慢②分枝期开始,根系的生长加速,鼓粒期达到高峰,属直线增长阶段。
③鼓粒期至叶片发黄,根系增长很少,最后停止增长,属于减缓至停止增长期。
④叶片发黄以后,根系衰老,属有效根的下降期。
一、大豆的器官建成分枝:主茎的每个节上均着生有一个腋芽,下部的发育成分枝,中上部的发育成花序。
分枝的发生与与出叶间存在n-4的规律。
1. 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不超过2个,以主茎结荚为主2. 中间型大豆:主茎较坚韧,一般有3-4个分枝,豆荚在主茎和分枝上的分布比较均匀3. 分枝型大豆:主茎坚韧,分枝力强,分枝上的荚数占主茎荚数的比例大。
一、大豆的器官建成单叶:子叶节上部节产生,由一个短叶柄、二枚托叶和一个近卵圆形的叶片组成,单叶对生复叶:单叶节以上所有节长出的叶均为复叶,是典型的完全叶,由两枚托叶,一个叶柄和三个卵形小叶片组成。
先出叶:发生在每个侧枝基部,也是成对着生的单叶,无叶柄、无叶枕,1mm左右。
二、大豆的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期在花芽分化时期,分枝也生长,此期也称为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
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主根长为株高的5-7倍。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轮作连作重茬减产20-30%。
轮作增产: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调节土壤养分。
轮作方法:轮作年限一般为1-2年。
可与水稻、小麦等作物轮作。
间作大豆的耐荫性较强,适宜于与其他作物间作;与高秆作物玉米、高粱等间作;与矮秆作物小麦、马铃薯等间作;大豆与玉米的间作占95%大豆栽培技术二、选用良种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用早熟、高产、适宜性强、抗性强的品种。
机械收获的,应注意结荚部位高于8cm,分枝收敛,不炸荚。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播种期春大豆:影响播种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大豆栽培学》PPT课件
一、形态结构
大 1.根和根瘤
豆 直根系 主根
胚根
形 态
侧根(支根) 中柱鞘 根毛 外突的表皮细胞,寿命短 根的生长:先横向生长,再垂直向下,呈钟罩形
结 根量:80%分布在5-20cm土层,10%在20-30cm. 构
2021/4/24
16
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形态结构
大 豆
2.根瘤 (1)形态 不规则的球形 ,外观深褐色,
2021/4/24
图2 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单位:万公顷)
13
大 豆 概 述
图3 中国大豆总产(单位:万吨)
2021/4/24
图4 中国大豆年进口量(单位:万吨)
14
大 豆 概 述
图5 美国大豆总产(单位:千吨)
2021/4/24
图6 巴西、阿根廷大豆总产量(单位:千吨)
15
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豆
的
复叶
叶
单叶
2021/4/24
子叶
24
1.什么是传统机械
按传键统设的计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
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 实传结现按统 构功机 层能图械的P:按C一键B种设计传计方统要式机点。械:按键设
键A 开 关 键
1.合理的选择按 键的类型,尽量 选择平头类的按 键,以防按键下
4.大豆的花
3.工业用途广泛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大豆制成轻工产品已有400多 种;在医药工业,可作多种药物的掺加剂,乳化 剂和营养增补剂。
4
大 豆 概 述
2021/4/24
二、大豆分布与生产概况
(一)大豆起源与分布
1.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商代就有记载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品种改良
传统育种
通过选择优良性状的单株 或群体,经过多代自交和 选择,培育出新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 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提高 育种效率。
基因工程育种
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优 良性状的相关基因导入到 大豆中,培育出具有新性 状的大豆品种。
良种选育
良种选育的目标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 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寄生蜂、瓢虫等天敌昆虫以及枯 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避 免产生药害和环境污染。
06
大豆的产量与品质
用光能、空间和养分。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大豆需肥 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等 肥料,促进大豆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减轻 危害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大豆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锈病
大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危害茎和豆荚。病斑初期 为黄褐色小斑点,后期会形成红褐色的隆起斑,并散发出 铁锈色粉末。
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豆粒,叶片受害后会出现褪绿 小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或褐色多角形斑,天气潮湿时, 叶背会生出灰白色霉层。
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侵染豆荚。病斑 初期为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长圆形,边缘褐色,中 央淡褐色或灰白色。
常见虫害
蚜虫
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会吸取大豆的汁液,导致叶片皱 缩、发黄,严重时会导致大豆减产。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属于豆科, 蝶形花亚科, 大豆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由根、茎、叶、分枝、花、荚、 种子构成。
大豆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温度10℃以上, 植株 生长发育适温24-26 ℃。 大豆不耐高温, 温度超 过40℃, 坐英率减少57%—71%。
大豆幼苗的补偿能力较强, 霜冻过后, 只要子叶未 死, 子叶节还会出现分枝, 继续生长。
离的氮, 只有1/3—1/2直接吸
收外, 其余留在土壤中积累
了土壤养分, 根瘤菌还可向
土壤分泌氨基酸和其他有机
酸, 且大豆具有能利用土壤
中不易溶解的营养元素的能
力, 残枝、残叶和大量的根
系残留在土壤中, 腐烂后增
加有机质, 还可改善土壤结
构。
• 固氮过程: 由钼铁蛋白及铁蛋白组成的固氮酶系统 吸收分子态氮。
大豆植株与根瘤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大豆供给根瘤菌糖类,根瘤菌供给 寄主以氨基酸。
固N量: 固N量多少与气候、土壤肥 力、根瘤菌固氮能力、品种、长势 等都有关。
经N15同位素测定,一季大豆根瘤 菌共生固氮数量为 6.45kg/666.7m2,为一季大豆需氮 量的59.64%,一般根瘤菌所固定 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1/ 2—3/4。
3.适量施肥
大豆施肥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 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 长或引起倒伏。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 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 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 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 速效肥并用。
大豆喜钼,补充钼可增加根瘤的数 量,根瘤菌固氮,这样就可以减少氮的 用量。但不是说大豆有根瘤菌固氮就不
(四)化学除草
适期化学除草: 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每亩 用50%乙草胺l00—150ml,兑水30kg喷雾,为确 保化学除草质量,一定要准量用药、准量兑水, 适期化除,防止重喷、漏喷。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营养等优点,被广泛种植和应用。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1.适宜生长环境大豆适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光照充足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温度适宜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一般在15℃-30℃之间;土壤肥沃可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大豆生长;排水良好可避免积水,防止大豆根系窒息死亡。
2.适宜的种植时间大豆适宜在春季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之间,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种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适宜的土壤类型大豆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3.0%之间,土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为宜。
二、品种选择大豆品种的选择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早熟、高产、耐病、耐旱、优质的品种更受农民的欢迎。
目前我国常见的大豆品种有黑大豆、黄大豆、青大豆、红大豆等。
三、田间管理1.耕作管理大豆种植前要进行彻底的耕作,将土壤翻松、除草、翻斗、平整。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松土、中耕,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2.施肥管理大豆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及时追肥,保证大豆的养分供应。
3.灌溉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不能过量。
一般来说,大豆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大豆的发芽生长;中后期要掌握好灌溉的时机和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大豆的病害和减少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大豆的栽培方法有哪些呢
大豆的栽培方法有哪些呢
大豆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选择: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pH值在6.0-7.5之间。
2. 播种:大豆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播种。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用70度左右的热水浸泡1-2分钟,提高发芽率。
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地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3. 施肥:在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可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
不过注意不要施入过多的氮肥,以免影响结瘤固氮。
4. 灌溉:大豆生长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导致秧苗湿害。
待植株生长成熟后,应注意节水节肥。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地,如发现有害虫或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病害药剂。
6. 采收:一般大豆的收获期为播种后100-120天左右。
当豆荚开始变黄并表皮变硬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可以将豆荚整株拔起,然后鞭打,将豆荚剥离出来。
以上是大豆的基本栽培方法,具体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进行调整。
作物栽培学大豆(课堂PPT)
49
50
51
52
53
三、大豆的生长发育
• (一)大豆的一生 • ○大豆从播种到成熟整个过程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枝期、现
蕾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 ○春播大豆140-160天,夏播大豆90-110天
54
2. 幼苗生长
• ○子叶展平后,幼茎继续伸长,经过4-5天第一对原 始真叶展开,这时幼苗有两个节和第一个节间。
10
(二)中国
• 2010年: • 1.面积851.6万公顷, 总产1508.3万吨,居第四 • 2. 单产1771公斤/公顷 • ○美国单产2617公斤/公顷
11
3 生产形势
• 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一直处于缓慢减少中。 • 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自2005年开始出现下滑,2011年达到1.09亿亩,较
2005年减少约23%。 • 按照2011年的种植收益进行计算,全国大豆平均收益仅为35元/亩,
46
二、大豆类型
• (一)结荚习性 • 1. 无限结荚习性 • ○大豆茎杆尖削,始花早,花期长,植株高大 • ○上部叶片较小,结荚较为分散,但主要分布在植株中部和中下部 • ○主茎中、下部腋芽首先分化开花,然后依次向上 •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长
47
2. 有限结荚习性
• ○茎杆不很尖削,始花较晚,顶部叶片较大,不利于透 光
7
二、大豆起源与分布
• 中国自古就栽培大豆,商朝甲骨文中有菽的象形文字。我国最古老的、 记述史前文化的、著于元前六世纪的《诗经》就有记载。由此推断我 国大豆种植历史约在5 000年上下。
• 世界其它国家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播去的。公元前三世 纪大豆由我国传入朝鲜,六世纪传至日本。约在300年前,大豆传入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欧美认识大豆则在18世纪以后。
作物栽培学:大豆栽培学
1958
1968
1978
1988
年份
1998
2008
大豆总产与进出口量(1983~2009)
进口与总产(万吨)
4500
4000
总产
3500
进口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年份
1.3 我国大豆的分布与区划
我国大豆的分布
2)战国时期燕国、齐国把大豆传入了与其毗邻的朝鲜; 西汉时期大豆可能被传到了日本。
3)1740年法国传教士将中国大豆引至巴黎试种,1790 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首次试种大豆。
大豆的传播(b)
4)1765年,东印度公司海员S.鲍文(Bowen)将中国大 豆带到美国佐治亚州;1770年,美国驻法大使B.富 兰克林(Franklin)第二个把大豆由法国引入美国费 城;soybean一词在1804年被首次使用,soy为菽的音 译。
4)种粒大小:大粒(18g以上)、中粒(12~17.9g)和 小粒(11.9g以下)。
5)结荚习性:可分无限结荚习性、亚有限结荚习性和 有限结荚习性。
大豆的结荚习性
无限
亚有限
有限
无限结荚习性
1)主茎和分枝的顶芽不转变成顶端花序,条件适宜时 可保持继续生长的能力。
2)在开花结荚后,仍进行茎叶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 生长重迭时间较长。
我国的大豆生产
1)历史上我国一直是大豆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大国;种植面 积最多的是1931年达1526.7万hm2,总产最高的是1938年 达1210万吨,占同年世界总产的93%;此后受战争等因 素影响,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解放后有所恢复。
大豆高产栽培法
Z a i p e i j i s h u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
干豆称为黄豆,青鲜豆称毛豆。
大豆是短日照、喜温、需水较多。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
1.栽培技术1.1种子准备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
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
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1.2选种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
“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
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1.3整地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
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时,才能良好发育。
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块。
其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
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
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cm。
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
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
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为5~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