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三篇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三篇篇一: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闻名快的风景区——三峡。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大峡谷,全长约191千米,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得神韵。
1、认读词语橘柚树陡峭累累闪烁驳船摇曳消逝狭小清冽朦胧谷壑宛若金鳞巨蟒凌空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色的?(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晚)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欣赏《三峡之秋》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三峡秋季之美。
2、自读课文,探究思考: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鳞),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三峡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平静。
(4)夜晚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
后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日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三峡月光图)(汇报交流时观看图片)3、朗读练习(出示重点句子,对比中体会)(请用欣赏的眼光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的哪个景物?为什么?你能读读吗?1)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2)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2023最新-三峡之秋(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最新5篇】
三峡之秋(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最新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三峡之秋(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篇一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回答。
生: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写了三峡在中秋节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
师:很好,你很会读书,不仅读得快,而且边读边想,抓住了文章的结构,大家如果都像他这样读书的话,你们也很棒的!师:既然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们就按时间顺序来学学吧!请大家细细地读一读写早晨的段落,想想这一段作者写了三峡的哪种事物,它有什么特点?你能感觉到什么?生自由读,然后汇报。
生: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作者主要写了橘树和柚树。
(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正确,就肯定。
然后再请学生汇报,不需要教师重复多遍这个问题。
)生:我知道三峡早晨的橘树和柚树很美。
你看太阳还没出来,露水闪耀白色的光,给橘树和柚树撒下一层洁白的霜,好漂亮。
生:其实露水是变化的,开始像一层洁白的霜,后来太阳出来了,露水就消逝了。
师:你读懂了橘树和柚树上的露水在发生变化,真能干!生:我从“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感受到橘树和柚树真的很美。
师:你们读了这段,有哪些想法?生:我感觉三峡秋天的早晨空气很“清新”。
师:就像用筛子滤过似的,是吧?生:我从“明净”一词感觉到三峡的早晨很明朗干净。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有露水啊!师:哦,橘树和柚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果实是黄色的,现在被露水一洗,就……生:绿色的被洗得更绿,黄色的洗干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金色的了。
师:所以课文中有词在描写这种景色,是哪个?生:明净生:绿叶金实生:明丽师:在这种环境下,你想干什么?生:我想唱歌。
生:我想伸出手去接住一滴露水。
生:我想抱着橘树柚树摇一摇,让露水洒在我的身上。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篇3教材分析:《三峡之秋》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及夜晚不同时段的美丽景象。
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仔细品味,注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赏感悟,升华延伸”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科学地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和体验,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一、创设情境,铺垫美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2、通过刚才的资料交流,你对长江,对三峡了解多少呢?3、汇报交流。
4、引出课题。
是啊,三峡群峰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绝的画卷。
但你们可曾想到,区区一个三峡,古往今来,关于她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
如果把这些诗作一公里一公里地铺展开去,那么每一公里的峡江就有诗作近百首!三峡到底有何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古今如此多的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方纪先生,领略他笔下美妙迷人的三峡之秋。
(板书课题:三峡之秋)5、这是第14课,右上方的米字号表示什么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的,略读课文就是要同学们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阅读,尽量自己读懂文章。
文中的阅读提示可是咱们阅读的好帮手,请同学们把阅读提示再好好默读一遍,看看它告诉我们哪些阅读本课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如何把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方式的不同,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容易被遗忘的一个重点。
提醒学生认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样有助于帮助他们比较略读与精读课文之间学习方式的不同,引导他们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培养自读课文的能力。
《三峡之秋》优秀的教案(优秀9篇)
《三峡之秋》优秀的教案(优秀9篇)检查预习情况篇一1、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得到的收获。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下列特点:早晨:清新而明净明朗中午:热烈下午:平静、轻缓夜:沉沉欲睡惊醒3、朗读课文五年级课文《三峡之秋》教案篇二设计理念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展,在读中创新。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口语表达、审美、想象等能力。
学习重点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学习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情感。
学具准备网络教室、课件、麦克风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方法观、读、说、写四结合。
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1)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三峡图片或读文章。
(2)请去过三峡旅游的同学说说三峡的风光和感受。
2、放三峡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方纪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题目《三峡之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培养自主探索能力)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分小组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3、生汇报。
①谈收获。
②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谈,对于提问有价值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熟读课文,想象画面本文语言优美,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非常适宜学生边读边想画面,感受三峡美。
并及时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三峡景色的无穷魅力。
1、让学生自己朗读最欢喜的段落,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想画面。
2023最新-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7篇)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三峡像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朗读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
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结束语:作者介绍了三峡一天的美景,使我们认识到了三峡不同时间的美丽。
五、作业: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教学后记[三峡之秋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篇二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三峡吧?你对那里有哪些了解?生:那里有三峡水利工程;那里景色很美。
师:老师也带来了三峡的资料。
(课件播放三峡的美丽图片,最后一张幻灯片是三峡的简介:长江是我国最大的一条江,它起步于青藏高原,流经四川盆地,冲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的大峡谷。
长江三峡是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两岸景色雄伟壮观,全长191公里。
)师:长江三峡就像一幅壮丽的画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之秋去领会三峡秋天的神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生:三峡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写三峡的秋天?三峡的秋天一定和我们这的秋天不同。
三峡之秋教案 《三峡》优秀教案
三峡之秋教案《三峡》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关于三峡之秋教案(精篇二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
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
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南津关】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
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
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
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19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14篇
《三峡之秋》优秀教学设计14篇《三峡之秋》教案1课标要求与分析:《三峡之秋》与语文课标中“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关。
本课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读感悟”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三峡之秋》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第85-87页的内容。
描写了长江三峡一天之中明丽、热烈、明亮、静寂的独特美景。
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抓住了长江三峡中秋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点的变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
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
静心地品读着文章,就如同尽情欣赏着一幅绚丽壮美的三峡秋色图。
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视野还不够丰富,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与同学交流,去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美景的不同特点,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江三峡秋天之美;2、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3、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三峡之秋》教案
《三峡之秋》教案布置作业篇一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观看三峡风光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三峡之秋教学要求:1、积累词汇;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生介绍三峡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三、新授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
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较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深入学习篇三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文是如何具体地写三峡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欢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加以体会。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品味文章优美的句子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描写的顺序,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教师准备三峡风光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板书:时间顺序)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情感乘着语言文字这艘小舟,去看看三峡美丽的景色吧!二、品读赏析。
(一)、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你认为哪些景物的描写最美,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并美美的读出来。
2、每个时间段的三峡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或感受是什么,用一两个词来说说。
(二)、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对文章进行讲解。
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很多感触和收获。
谈谈你的感受吧!1、早晨(1)你来说说说早上三峡的特点?(板书:明丽)(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个特点的?生读句子(3)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绿叶金实”吗?(4)谁能用自己的体会,把这种明丽的特色读出来?2、中午下面谁来接着介绍其他部分的景物?(1)你能用书上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吗?(板书:热烈)(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长江的热烈?(3)出示改变了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照在水面上,长江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变一变,还能感受到长江的热烈吗?(不能)(4)、出示完整的句子。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对照两个句子看一看,为什么变一变就不能感受到长江的热烈了呢?(关键词和比喻句,更能体会文章的感情,能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峡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课文中的美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三峡秋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三)课文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讨论其作用。
3.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所表现的三峡秋天的特点,以及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四)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三峡之秋”为题,写一篇描绘三峡秋天美景的作文。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写作。
3.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的历史文化,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三峡之秋》,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的历史文化。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描绘三峡秋天美景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写作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对三峡的深入了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描绘的三峡秋天的景色,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共5篇)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读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背诵重点段落。
2、读懂课文,能简单说说三峡之秋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大自然的教育。
3、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三峡各个时段的景象特点,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难点1、了解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物。
2、能体会三峡之秋一天当中的景象特点。
知识链接三峡的资料。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思路:一、创境激情,诱发阅读兴趣1 我们先来欣赏一些优美的图片。
〔课件播放三峡风景的幻灯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了,这里就是三峡,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想说些什么?老师想到了一首诗你对三峡又知多少呢?能结合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三峡有哪些了解吗?2自古以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关于三峡的诗文,这节课就让我们顺江而下,和著名作家方纪一起,领略他笔下的美妙迷人的《三峡之秋》。
〔板书课题〕 3 齐读课题。
再读。
“之〞是什么意思?对了,三峡之秋就是三峡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秋。
二、初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2.画出表达顺序的词语。
3.三峡秋景总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答复〕三、精读课文1.三峡早晨的特点是什么?2.出示自学提示一.自读课文,找出能概括三峡中午、下午、夜晚景色的词语。
二.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三.品读课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四.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学〕●全班交流〔一〕中午1.中午的三峡有什么特点呢?〔热烈〕〔学生充分说〕2.你见过热烈的场面吗?课文那些句子是描写三峡热烈的特点的? 2.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拓展:还能把长江比作什么?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读出雄劲、热烈的气势,评读,男生读。
三峡优秀教学设计4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优秀教学设计4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4、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教学重点:1、深入解读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激情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大量的文言语汇2、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直至当堂成诵教学构思:充分突出主体性教学,通过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辨析,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完成由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渡。
通过朗读品味,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力求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李白诗《早发白帝城》导入。
简单了解三峡知识。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懂得重点字词意思,读通读顺文章。
1、学生自由通读,选一名同学试读,其他帮助正音。
黑板上补充:阙(quē)叠嶂(zhàng)襄(某iāng)陵2、选出一名同学,说一说文章意思,其他帮助纠正。
黑板上补充:自非:如果阻绝:断或:有时虽:即使良:实在肃:寂静绝:极久绝:消失3、学生再次自由通读,读通读顺课文,选一名同学试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生自由读,加以巩固,然后齐读。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教师伴音乐范读。
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优秀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优秀《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内容:三峡之秋教学要求:1、积累词汇;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学生介绍三峡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三、新授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
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优秀2设计理念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
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展,在读中创新。
2024最新-《三峡之秋》教案精选4篇
《三峡之秋》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三峡之秋》教案精选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之秋》教案篇一研究的主题: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设计理念:本课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读感悟”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
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
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三是要学生继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5、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三峡群峰秀丽、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你们可曾想到,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
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曾这样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之秋教案 《三峡》优秀教案优秀5篇
三峡之秋教案《三峡》优秀教案优秀5篇关于三峡之秋教案(精篇一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瞿塘峡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
它应该也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
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巫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
白帝城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幅员面积约为 4099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0 万,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观天坑地缝所在地。
白帝城历史悠久回味无穷,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带曾是巴、蜀两国的领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为夔子国。
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设县、设州、设路,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军事的显赫地位。
唐时设夔州府,辖十九州县。
宋时置夔州路。
奉节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为鱼复县,时我国早期所建县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历史。
三峡之秋优秀教案优秀6篇
三峡之秋优秀教案优秀6篇工作单位:容县黎村镇平洛小学姓名:梁玉兰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三峡之秋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篇一之四佚名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三峡秋天的景色特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三峡。
(看录像)看后简单说说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去三峡旅游过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
二、检查预习读生字:橘(橘树)驳(驳船)学生互相解词:摇曳:摇动。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三、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在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
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
六年级语文三峡之秋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语文三峡之秋教案精选8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三峡之秋》是“新世纪”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之(母亲河)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认真细微地观察与体验,抓住了长江三峡中秋这一天中自然景物特点的变化,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
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
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
设计思想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学生进入六年级后,在阅读中感受、理解、分析、鉴赏的能力都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状况尽快查漏补缺。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去感悟作者要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母亲的炽热之情。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反复吟诵、领悟作者精美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在今后的语文实践中去自觉地学习使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能力目标(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三、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略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三峡秋天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峡之秋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本文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积累优美语句。
3.能读懂课文,想象画面,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领悟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学飞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能仿照旁批,批写三峡秋景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三峡美景的无穷魅力,感受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和借鉴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一段树枝。
学生:收集描写三峡的诗句、有关三峡的各种资料(图、文、视频、音乐、实物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说三峡,谈话引入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呀!那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块儿去游览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那可是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
请欣赏:(PPT播放视频)解说词:可以说三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山势雄峻的瞿塘峡,幽深奇秀的巫峡,滩多水急的西陵峡,犹如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
而三峡那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则好似一条恢宏的文化长廊。
三峡,以它绮丽的山水风光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2、游览了雄奇壮丽的三峡画廊,大家一定心驰神往了吧!别着急,我们现代著名的作家方纪先生将带着我们一块儿走进三峡的秋天,去领略三峡之秋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三峡之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课文,读完后勾画出生词多读几遍,并给不懂的词语作好记号。
(二)(PPT出示带拼音生字)巨蟒眨眼睛驳船摇曳朦胧清冽飞泻凌空飞降光晕头晕(1)认读生字A、“蟒”“朦胧”“凌”这几个字是后鼻韵;“眨眼睛”的“眨”是翘舌音;“摇曳”的“曳”读ye,不是yi。
B、“晕”读作yūn时意为:昏迷,头脑不清,读作 yùn时指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
(PPT显两个句子:1、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2、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
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学生平分辨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读音。
C、归纳形声字规律。
(PPT显示“蟒”“朦胧”“冽”“泻”)(2)识记理解:A、“蟒”字可理解为“一只虫子看见一只小狗藏在草丛中”,蟒是一种蛇,人们通常又把蛇又称“长虫”,所以蟒字是“虫”部。
B、(PPT显示: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清冽清洌)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区别“清冽”“清洌”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C、理解“摇曳”一词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陡峭”“挺直”“灯标”这几个词语。
用“陡峭”、“挺直”两个词造句。
(陡峭——(1)我们前往石子山春游,山坡陡峭,老师让我们小心一点。
(2)由于山壁陡峭,山路狭窄, 不熟悉地形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挺直——(1)路灯挺直了腰杆,提着明亮的灯笼,护卫着每个晚归的人。
(2)青松翠柏东一棵,西一株,傲然挺直在岩石缝上,显示着它奇强的生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人们一说到秋天,总会联想到枯黄的落叶,黄昏的夕阳,无限地伤感、悲凉。
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PPT:1、1、方纪笔下的三峡之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课文按顺序描写了三峡的秋天从、、到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三峡的,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细细地默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从早晨到夜间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构成了全文的二、三、四、五、六自然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下面,请孩子们再次浏览全文,看看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分别讲的是什么?在文中又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是总写三峡秋天的成熟之美。
在文中是起到总起的作用。
)(第七段则专门强调了“这一天,正是中秋。
”具体说明了作者观察三峡秋景的时间,与第一段前后照应。
)四、品读第一段,学习批注阅读。
1、作者笔下三峡之秋的成熟是通过哪些景物表现出来的呢?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作者是通过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来表现三峡秋天成熟之美的。
叶子,绿得发黑,累累果实由青变黄,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秋天的成熟气息。
)2、学习批注: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写下阅读体会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我们刚才对三峡秋天成熟之美的感受可以这样批写下来。
(PPT显示:叶子“绿得发黑”,累累果实“由青变黄”,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秋天的成熟气息。
)2、同学们觉得三峡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景色最美呢?认真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勾出来,仿照第一段的旁批,写写阅读体会。
五、交流感悟,品读美文,领略美景(一)嗯,不错,要展开三峡之秋一天的美丽画卷,那得从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孩子批写的:1、(PPT1)“我觉得早晨的露水给三峡带来了美。
作者把‘透明的露水’比作‘白霜’,这个比喻非常清新、贴切。
让人想到经过露水的洗礼,橘柚树的叶子一定更绿了,果实更黄了。
”看来这位同学最喜欢三峡早晨新鲜而明净的露水。
2、((PPT2)“‘峡风有些凉意’,我想三峡秋风的凉爽、清新,定会拂去人们心中的尘埃,让人神清气爽。
”看来这位同学更喜欢三峡带着凉意的峡风。
3、(PPT3)“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很迷人!”真是仁者见智啊,这位同学最喜欢的是沐浴着阳光的橘柚树那种绿叶金实的感觉。
4、能用一个词概括三峡早晨的特点吗?(PPT:早晨——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
现在,假如我们就站在船头,迎着凉爽的峡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捧着书,一起来有感情地读出三峡早晨的明丽之美吧!(PPT播放音乐)(二)三峡早晨的特点可用“明丽”一词来概括,那“中午”“下午”和“夜间”的三峡又分别可用一个怎样的词来概括呢?(PPT: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朦胧;夜间——幽静)(三)那么,中午三峡的“热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1、结合学生的批注理解:(PPT)“群峰”像武士一样披上了金甲,“阳光”像顽皮的小孩一样在水面跳跃,长江变成了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这一句拟人、比喻、写实融为一体,将三峡中午热烈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是啊,披上金甲的群峰,跳跃的阳光,翻滚、呼啸、奔腾的长江,尽显三峡秋天热的热烈气息。
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出这种热烈奔放的感受呢?(“群峰披上金甲”要读得庄严一点;“阳光在水面上跳跃”,要读得活跃一点;“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要读出气势。
)(四)欣赏三峡下午的“朦胧”美。
1、是什么给三峡的下午罩上这层朦胧面纱的呢?(PPT显画面:“峡里早起的一层青色的雾”。
)2、欣赏句子:(PPT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这个句子中有个动词用得非常妙,有了它,静静的倒影也变得灵动了,它是谁呢?对了,“拥”,一个“拥”字化静为动,使静态的倒影变得灵动起来。
(五)下面,让我们轻轻地走进夜里的三峡,去领略三峡夜晚的奇妙与静谧吧!1、课文描写三峡夜晚的景色主要写了什么呢?(PPT):渔火、灯标、月色2、由画面引出句子:“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品析句子“偶尔有赶路的驳船驶过,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
”学习以动衬静,以闹衬静的写作手法。
3、了解三峡月亮来得很迟的特点。
品读句子:“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比喻生动、贴切。
)4、结合学生的批注,品析精彩语句。
(1)“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通过比喻、拟人,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山的陡峭。
注意:这里的“仿佛”只是抒写一种感觉,不是比喻。
)(2)“而月亮……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句中两个生动恰当的比喻,把月光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6、走进三峡的夜晚,从它那沉沉欲睡的江水,墨一般黑的山峰,如瀑布、似素锦的月光中,我们领略到了三峡夜晚的幽静之美;体会到了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的素淡优雅,超凡脱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来读读这段文字吧。
(六)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妙的月色呢?哦,原来“这一天,正是中秋。
”这一句为我们点明作者观赏三峡秋景的具体时间,前后照应,还能给我们美好的联想。
所以这一句文字虽少,却是断断不可删掉的。
六、说三峡、赞三峡欣赏了三峡的秋景,我们感受到了三峡的秋天,有时如明丽的小诗,有时如奔腾的巨龙,假如我们现在就坐在一艘游轮上,正行驶在长江三峡,你们愿意当向导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三峡风光吗?(PPT: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正行驶在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现在正是早晨,大家看:满山的橘树和柚树上,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现在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了,闪烁着阳光的橘树和柚树是不是给为我们展现出一片明丽的色彩呢?…今天恰逢中秋节,祝大家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美满!)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这篇三峡之秋的解说词。
七、学习总结本课写作特点孩子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作者笔下的三峡美景,你都跟着作者学到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呢?(PPT:1、本文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写景的。
2、文章结构巧妙,开头结尾首尾呼应。
3、作者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
4、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字生动、优美。
)八、小练笔看来大家都是有心的学习者,希望孩子们在以后自己的写作中,也能把这些技巧用进去。
我们今天就来练练笔吧!(PPT:现在正值秋季,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景物,以《校园之秋》或《家乡之秋》写一篇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