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的由来

合集下载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题目: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

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

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

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

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

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

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

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

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的礼的概念

孔子的礼的概念

孔子的礼的概念孔子的“礼”的概念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者社会习俗,更是一种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的理念。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孔子对“礼”的理解。

首先,孔子认为“礼”是一种修养和教化的方式。

他认为通过参与和遵循礼仪,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

在学校和家庭中,孔子主张要以礼教育人。

比如,他强调要尊敬师长,学生应当虔诚地向老师行礼,以示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他还主张要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孝顺和顺从父母的意见,这是一种传统的家庭道德。

孔子认为这些行为可以培养人的感恩之心,使人们学会如何面对他人和社会中的各种情况。

其次,孔子将“礼”理解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秩序和规范。

在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方面,他提出了一套详细的礼仪制度。

他认为这种制度可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比如,他主张要按照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行为规范,遵循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应该扮演的角色。

他认为只有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此外,孔子还将“礼”看作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应该从内心开始,修身养性,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

他主张要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形象。

他认为这样可以培养人的美德和人格,提高个人修养和品质。

孔子的“修己以敬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就是他对“礼”理解的具体表现。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气质和人格特质的体现。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人们可以修养自己的品性和形象。

他强调要以诚为本,以敬为重,以礼作为对他人态度和对待他人的准则。

他认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礼仪修养,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和成功。

总而言之,孔子的“礼”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道德操守和人际关系的理念。

在他的理论中,礼有其内涵和外延,既是一种修养和教化方式,也是一种秩序和规范。

了解和遵循“礼”的原则和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好的品性和道德习惯,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格局。

孔子问礼的故事-孔子尽礼的故事

孔子问礼的故事-孔子尽礼的故事

孔子问礼的故事|孔子尽礼的故事孔子尽礼诗曰:至圣孔子,老聃①是师,事君尽礼,温恭威仪。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出生时头顶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弟子约有三千人,其中非常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小时候就十分崇尚礼制,他聪明好学,富于模仿性,年仅五岁就能组织儿童模仿祭祀礼仪。

这一切都和孔母早期教育分不开。

孔母经常给孔子讲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女娲②炼石补天,讲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姜嫄履大人之迹而有周,又讲了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演《易》等许许多多的故事。

一天孔丘听母亲讲了周公吐哺、制礼作乐的故事,非常认真地攥着小拳头说:“周公太好了,娘,我长大了也要当周公那样的人!”他曾到洛阳,在老子那儿问礼,后来在鲁国做司寇,代理着相国的职务,他服事君王,非常尽礼。

上朝时,和上大夫交谈,态度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态度和乐轻松。

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态度恭敬;快到国君面前时,小步快行,态度端谨。

走进周公的庙里,每一种事情的礼仪,都要向人询问。

有一次孔子同鲁国的君主在郊外祭祀后,鲁君违背礼制,没有将祭品分给大夫们共享,孔子觉得他们无礼,没等脱下礼帽来,就离开了鲁国,到别的地方去了。

路过宋国时,他曾和弟子们在树底下习练礼节。

孔子在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他的容貌很舒畅,神色很愉快,外表虽然温和,却仍旧带着严肃;外表虽然威严,却不流于刚猛;外表虽然恭谨,心里仍是安泰的。

他遇到放得不正当的座位,就不肯坐下;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在这一天里哭过,就不再唱歌。

可见得圣人对于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一天,鲁国的乐师襄③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和他谈起了音乐。

襄子善于弹琴,孔子想请他指导自己弹琴,襄子答应了。

于是襄子就教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很认真地学习。

十天以后襄子觉得孔子弹得不错了,就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再学一支吧!”“不,”孔子诚恳地说,“我刚会弹,对旋律还不熟悉,让我再练几天吧。

关于孔子思想中“礼”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探析

关于孔子思想中“礼”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探析
周代确立亲亲、尊尊的规则 ,所谓亲亲即 以自身为起点溯父亲 、祖父 、曾祖 、高祖、下延亲子、孙 、重孙等 、 分封制和继承制 , 确定尊卑贵贱不 同等级物质权益和 交往方式 。 以血缘为基础 的礼和权力、 财产再分配相结合 , 形成 系统 的典章制度和各种繁文缛节,礼制在周代 发展完备 。古人谓大礼有三百,小礼多至三千 ,从 吉庆 、祭祀、迎宾、乡饮和军事 、外交大
《 周礼 ・ 地官 ・ 司徒》载: “ 大 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 中。”郑玄注 ; “ 礼,所 以节止 民之侈伪,使其行得 中。”郑 司农云: “ 五礼 ,
是部落风俗之一 ,它源于部落中的祭祀 活动 。祭祀 ,源 自于远古人们的精神寄托 。人类伊始 ,对天地鬼神的相信并不亚于今人对科学的信仰。 世间万物,人类吉 凶莫不受生活于冥冥之 中的神 明的支配,对 当时人来说绝无~丝一毫 的荒谬 。部落要兴盛、繁衍 ,必须依赖天地鬼神的庇护。
因此 ,争取神明的欢喜、保佑 是部落 的头等大事 。而讨取神 明欢喜、保佑 的唯一途径就是 向神 明贡献 出最好最珍贵的物 品,这就是祭祀。祭祀
须 有 仪 式 程 序 , 于 是产 生 了礼 。
古人所 谓礼始诸饮食 ,本于婚,揭示了礼是从饮食 男女 中萌生 的文化现象,是合乎中华民族 自然生态行为的。 “ 礼”字 的最初文字像用器 具托着两块玉奉给神鬼 ,这是 氏族成员对祖先的祭祀仪式 ,也是 “ ”字成型的初始意义 。 礼 苟子 《 礼论 》把 “ ”最核心的内容归结为 “ 礼 天地 ” “ 先祖 ” “ 君师 ”三项,他说: “ 礼有三本:天地者 ,上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关键词 : 礼 孔子 克 己复礼 礼乐文化 ,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象,它几乎涵盖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方 面, “ ”是主导社会、平衡社会 、稳定社会、维护社会 、 礼 发展社会的标尺和法度 ; “ 乐”是人类和谐 、环境和谐、 自然和谐、人神和谐 、社会和谐的纪律和准绳。它体现 的是一种礼乐制度 ,也是一种 礼乐精神 。 “ 礼”,不单包括我们所说 的各种礼仪、礼节,从更广 的意义上讲 ,它所包涵 的是人类社会 的一切文化现象和各种社会规则,特 别 是奠定了做为各种 文化现 象和社会规则根基的最基本 的基础原则。从天地、立 国、封侯 、社稷 、宗法、征伐、祭祀、巡 守、朝觐 、田猎,到太学、

孔子的"仁"、"礼"主张

孔子的"仁"、"礼"主张
不已, 天子 权威经常 遭到诸侯 挑战 , 孔子 就非常 反对这 些不 遵
己复礼 ” 、 “ 己所 不欲 , 勿施 于人 ” 的原 则就是 鼠 目寸 光 , 看不 到 “ 仁” 的最 终 目的就 是治 国安民 , 除了 “ 礼” 以外 , 必 须借 助 哭泣 ,遂 下车询 问 ,得知 老妇人 的丈夫 和儿子 都被 猛虎 害死
等级 名分制度 。对于一个人 , “ 仁” 和“ 礼” 是分不开 的。孔子讲 果每 个人 都能 听从孔 子 的教 导“ 克 己复礼 ” 、 “ 己所 不欲 , 勿施
“ 人而不 仁 , 如礼何 ? ” , 可见他反 对外表彬彬 有礼 , 内心 阴险毒 于人 ” , 商 家 克制 自 己不 去 获得 暂 时 的 、 不 道德 的 、 违 法 的 利
遵守 自己的本分 , 不越位 , 不僭礼 。 能 做到这一点 , 统治 阶级的 严 酷无法存活 。 于是孔子感 叹道 “ 苛政猛 于虎也 ! ” 这就更 加体
内部矛盾可 以得到缓 和 ,家庭 内部尊 长爱 幼 ,关 系也较 为融 现 孔子主 张“ 德治” , 反对暴 政 。要实 现 “ 德治 ” , 就要 求统 治者 洽 。“ 礼” 应用处 理在 君 与臣 、 上下级 的关系 , “ 君使 臣 以礼 , 臣 在 消 极方 面要 “ 己所不 欲 , 勿 施于 人 ” , 在积 极方 面要 “ 己欲 立 事君 以忠 ” , 这是说 上级要 以礼 待下级 , 下 属要有 忠心 , 这 也是 而立人 , 己欲 达而达 人” , 如 果统治者 能 以“ 德” 治国, 就能 减轻
慈心 , 去爱别 人 , 互相敬爱 , 和 睦相处 , 就是仁 爱的道理 , 其实就是 内在 的修养 。 对于如何遵 守礼制 , 孔子提 出 了解决方 法: “ 克 已复礼为仁 ” 。 这 些

关于礼仪的起源

关于礼仪的起源

礼仪的起源关于礼仪的起源礼仪是在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的意愿,就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等。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礼仪的起源,欢迎阅读。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礼仪春秋是孔子的主张。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他主张“为国以礼” ,“克己复礼” ,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 ,做“文质彬彬”的君子。

孟子也重视“礼” ,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

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 ,他著有枟礼论枠,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

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

”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

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

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

“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

“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

“释奠礼”——延续千年的祭孔仪式今天是孔⼦诞⾠2567年,北京孔庙、曲⾩孔庙等多地孔庙都举⾏了祭孔仪式。

祭奠孔⼦⾃古有之,经过2500多年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化的重要仪式、⽂化图腾和精神象征。

祭孔仪式⼜称“释奠礼”,是⾃古相传的祭祀孔⼦的典礼。

可是如今中国⼈都感觉很疑惑,很陌⽣。

所以,有必要给⼤家做⼀个介绍。

今天我们通过清华⼤学礼学研究中⼼彭林教授的讲述,与⼤家⼀同了解⼀下什么是“释奠礼”。

今⽇上午,北京孔庙举⾏“释奠礼”祭祀孔⼦(来⾃⽹络)“释奠礼”在北京孔庙,⼤家可以看到清代帝王题写的“⽣民未有”匾。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被尊称为“万世师表”的,是孔⼦。

在港澳台,每年的教师节即是孔⼦的诞⽣⽇。

孔⼦的道德⽂章,堪称千秋万代之师和表率。

“释奠”⼀词,始见于《礼记·⽂王世⼦》,当时的学校,对于先圣、先师⾏“释奠礼”。

“释奠”是什么意思?没有作出说明。

东汉著名经学家郑⽞解释说:“释奠者,设荐馔酌奠⽽已,⽆迎⼫以下之事。

”“释”就是放,在牌位⾯前放祭品;“奠”也是放,在甲⾻⽂⾥,“奠”字的本义就是把⼀个酒器放在地上。

“设荐馔酌奠”,“荐馔”,是⾷品;“酌”,是酒。

⼀般的祭祀,都需要有“⼫”。

这⾥的“⼫”不是死⼈,古代祭祀,⼀定得有⼀个⼈代表死者坐在那⾥,这个⼈就是“⼫”。

释奠礼没有“⼫”,只需要把祭品放在那⾥。

唐⼈孔颖达解释说:“释奠”是“直奠置于物,⽆⾷饮酬酢之事”,即只要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表⽰祭奠之意,致祭者之间不需要酬酢。

总之,这是⼀种⽐较简略的仪式。

孔⼦去世第⼆年,鲁哀公决定祭奠他⼀下,并且将孔⼦⽣前的三间房⼦,改为祭祀场所,把他⽤过的⾐、冠、琴、车、书等,都收藏在⾥⾯,供⼈们凭吊、瞻仰。

西周以来的祭祀主要是“四时祭”,就是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换季时,祭祀祖先。

每年的四时,⼈们都会⾃发地到孔⼦墓前祭祀,甚⾄有儒⽣在那⾥演习乡饮酒礼、⼤射礼等。

孔⼦在世时,在看过乡饮酒礼后,⾮常感慨这种仪式潜移默化的教育作⽤,说:“吾观于乡,⽽知王道之易易也。

孔子的“礼”

孔子的“礼”

德国汉学家夏德评价说:《周礼》为周代文化生活最 重要的典据,亦为后代之向导。„„其于国民之教养,实 居重大位置。世界之书籍中,罕见其匹俦。且其关于公共 生活及社会生活,详细说明,与陶冶后代之国民,具有非 常之意义。因袭之久,世人因此详细之规定,殊不能任意 而行,社会万般之生活,无论一言一行,无不依其仪 式。„„其主要目的,惟在使人除去公私生活上放纵粗野 之行动,使肉体与道德共具有一定不变之性格,更于其上 筑成一不变易状态之政府焉。
以上的描述,以现代的价值观念来看, 已近于滑稽。然而,在孔子那个时代,在 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它的意 义便非同寻常了。在这小心翼翼、循规蹈 矩的言行背后隐含着的,是对放纵粗野轻 率的抑制和对文明生活秩序的追求。我们 不必去批评这里面很多幼稚的成分。类似 的幼稚在希腊人那里表现得更为突出。
孔子的“礼”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 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 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 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 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 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与整个社会文 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过程。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 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 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 荡不安。
亚里士多德曾向人们标举了一些典范的行为美德,如 “徐行缓步”、“语词深沉”、“谈吐平稳”等,这些都 与孔子在精神上较为接近。孔子的弟子们能够把他的言行 举止的细枝末节如此惟妙惟肖地记录下来,说明那些在我 们看来近于滑稽的举止言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还是一 种尊崇的典范。文明的仪态和具体的仪式礼节构成了礼的 包罗万象的内容。在这方面,《周礼》《仪礼》《礼记》 诸书有着详细的记载。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

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

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礼乐为教”思想中的“礼”、“乐”来自于殷周时期的礼乐制度,选取殷周时期研究其起源;将“礼乐为教”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孔子时期作为探究重点;汉代作为“礼乐为教”思想与政治统治融合的关键时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

孔子生活的时期为西周后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一再强调,夏、商、周三代中,最灿烂、最文明的时代就是周公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具有完整的礼乐制度。

而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时代。

这一矛盾,促使孔子对“礼乐”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否把“礼乐”与教育联系起来。

以《左传》为例,它在叙事后都有君子的评论,对于事件的评论,最常出现的通常是“礼也”、“非礼也”,即符合道德与不符合道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礼乐”依然作为评价人、事的道德标准。

孔子为什么强调礼孔子重视礼的原因是孔子认为“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问礼的故事

孔子问礼的故事

孔子问礼的故事关于孔子问礼,是发生在周朝末期,并且他是向我们众知的老子问礼。

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孔子问礼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问礼的故事孔子去问礼,请教的内容中包括礼、乐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

因此,他们两个讨论的内容确实难以确定。

根据已有的史书记载,却将其进行明显的区别。

认为前期孔子前去的姿态是放的很低,是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前往,想要去请教大师老子。

但是越往后,问礼的内容就复杂了,论述的方面更为广阔,开始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两个人都论述起了文化的根本所在,各抒己见。

根据史书的记载,认为孔子第一次去问礼大概时间是公元前535年,地点大概在巷党,如今的山东境内。

当时,周王朝内部矛盾众多,而老子身为周朝的官员,遭到陷害被免去他的职位,开始游历于各国。

恰巧他来到鲁国之后,他的一个好友在巷党去世,谁都知道老子是一个精通周礼的大家,就请他去安排好友的丧事。

就在出殡的那一天,孔子也去了,那时候他才17岁,但也安排过很多丧事,懂得周礼。

两个同样懂得周礼的人碰在一起,必定会探讨周礼,就有了孔子的第一次问礼。

之后,在公元前526年,老子已经官复原职,而孔子也早已有点名气,却依旧觉得自己对周礼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就再次去向老子问礼,其中问的更多的还是丧礼问题。

第三次问礼,就是老子已经辞官归乡的时候,回到了苦县。

孔子得知此事,想要拜访老子,顺便再次向他请教周礼问题。

这一次问礼,两个人开始有了争执,是在思想上起了不同看法,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彼此说服不了对方。

之后,孔子还有一次问礼,那时候的孔子已经是一名大家,并且跟老子之前就有了分歧,却丝毫不影响从中再次获得启发。

这一次他问到了阴阳以及道,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孔子去问礼,早期是请教,之后更多的就是切磋。

孔子劝学的故事孔子劝学出自《论语》中的<孔子家语>,是一篇启发性很强烈的文章。

孔子劝学的对象是学生子路(前542—前480,名仲由)。

孔子的礼的认识

孔子的礼的认识

孔子的礼的认识孔子的礼的认识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又称孔夫子,他是我国古代文化领袖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礼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深入探讨孔子对礼的认识。

首先,孔子对礼的定义和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规范和习俗。

人们通过参与礼仪活动,学习尊重他人、谦虚有礼、端正品行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孔子称礼为“中和之道”,认为它是调整人际关系、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方法。

在孔子看来,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习俗,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之道。

其次,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和价值。

他认为,礼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缺乏礼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和纷争中。

孔子曾说:“丧礼可乐也。

”他指出,通过丧礼,人们可以学会哀悼和思考生死,从而增加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此外,孔子还提倡孝道、夫妻和谐、君臣忠诚等伦理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礼来调整和维系的。

可以说,礼在孔子的思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社会稳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

再次,孔子对于礼的实践和教育有着具体的要求。

他主张通过学习礼乐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孔子强调要学习典型的礼仪活动,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努力。

他认为,通过模仿先贤的行为和学习历史上的典范,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同时,他还提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君子是指具备德才兼备、修炼身心的人,而小人则是指道德品质低劣、不懂礼仪的人。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礼,可以将人从“小人”引导成“君子”。

最后,孔子对于礼的认识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儒家思想以礼为核心,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乃至至今,中国人仍然重视礼仪和传统习俗,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礼貌待人、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关系等。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

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及其时代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学派,而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一生强调“礼乐文化”,认为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孔子和他所推崇的礼乐文化。

一、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孔子,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今天的山东曲阜。

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失意和流浪,但他始终不改初衷,积极地寻求教学之路。

他的学术成就广泛而深刻,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的“儒家”学派被奉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大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的礼乐文化是指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包括仪式、习俗、道德观念和社会信仰等方面。

这些跟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一个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孔子提出了很多有关礼乐文化的具体思想和理念。

二、礼乐文化的起源孔子推崇礼乐文化的背景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诸国纷争不断,手段残酷,百姓疲惫不堪。

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尊重生命和公正,当时的思想家提出了很多关于礼仪和法规的思想,并将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之中。

这就是礼乐文化的起源。

在这个时期,中国诸侯国非常重视礼仪和文化,巧妙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政治、经济和宗教。

通过推崇各类仪式和习俗,诸侯国之间建立了联系,更好地交流和协作。

而且,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故和挑战的时期。

他一生经历了数次流亡和失路之旅,对于国家的管理以及个人的行为要求富有感悟,更加强调礼乐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礼乐文化的内涵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它的内涵。

首先,礼乐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礼仪和习俗是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的体现,这些观念的传承和积累是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和把握。

孔子认为礼乐文化可以让人更加博学、厚德、友善、公正,有助于培养一个完美的人格,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通性和尊重。

孔子礼的思想

孔子礼的思想

孔子礼的思想孔子在早期就提出了关于礼的主张思想,关于孔子礼方面你了解他的形成吗?下面由阐述孔子在礼方面的思想,希望你喜欢。

一&quot;礼&quot;的起源古代所谓礼,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仪式在欧洲封建社会中,&quot;在自然经济关系统治之下,在社会经济生活停滞之下,庄园(封建领主庄园)流行着一种传统观念,一种惯例,作为决定当地习俗的标准此种习俗调节庄园经济的内部秩序和农民与领主之间的关系(柯;明斯基《封建主义》)&quot;,张仲实译本,第三产业5页)这种调节封建领主庄园秩序与关系的惯例习俗,包括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就即是礼周礼即是周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尽的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统一性、平等性和对所有成员共同的约束性是他的基本原则由于它以氏族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在其形成与世代沿袭过程中,周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征就通过&quot;周礼&quot;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区别周族与其他氏族的外在标志&quot;周礼&quot;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孔子对当时的礼治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quot;礼&quot;思想晋国女叔齐说:&quot;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quot;(《左传》昭公五年)可见礼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论语》中谈到&quot;礼&quot;达七十四次,主要是赞美和弘扬周公所奠定的周礼孔子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结构和人们行为的基本制度在很久以前就存在,将来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礼治是永恒的他说:&quot;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回顾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认为殷礼是以夏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周礼是以殷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由此推论,继周的一代也必须以周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这样一步一步地推下去,虽百世也是可以预知的因此,孔子对西周社会统治的井然有序表现出极强的向往之情,&quot;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quot;(《八佾》)他的这种向往是对奴隶贵族统治辉煌时期的依恋、,是对奴隶贵族统治鼎盛时期的追寻孔子说:&quot;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quot;(《论语;泰伯》)又说:&quot;好直不好学,起蔽也绞&quot;(《论语;阳货》),这都是说学&quot;礼&quot;的重要性二、&quot;礼&quot;的内涵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西周建立起来的礼治秩序已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当时的情况是,&quot;周室衰,礼法隳&quot;,王室衰微,礼法败坏而诸侯也是贵族世卿专权,如齐之田氏,晋之六卿,鲁之三家正所谓&quot;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quot;(《孟子;滕文公下》)即孔子所谓的&quot;礼崩乐坏&quot;目睹这种种现象,与礼治下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对照,孔子非常气愤当孔子听说鲁国三位权臣祭祀祖先唱着&quot;雍&quot;来撤除祭物时,就斥责道&quot;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三家之堂&quot; (《论语;八佾》)而当听说季平子竟然比照天子的标准,&quot;八佾舞于庭&quot;时,孔子更加气愤,说:&quot;是可忍,孰不可忍也?&quot;(《论语;八佾》)面对当时如此不堪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quot;克己复礼&quot;&quot;复礼就是回归于&quot;礼&quot;当时不仅社会下层的人不照&quot;礼&quot;行事而&quot;犯上作乱&quot;,即使社会上层的人也不照礼行事孔丘认为,其所以不照礼行事,因为人们都愿意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求,照着自己的欲求行事所以复礼必须&quot;克己&quot;&quot;克&quot;就是战胜的意思,&quot;克己&quot;就是要用&quot;礼&quot;战胜自己的欲求,能&quot;克己&quot;自然就复礼了&quot;克己&quot;&quot;复礼&quot;实际上就是一回事&quot;复礼&quot;运用到家庭关系中,就是要维护西周&quot;亲亲&quot;的宗法制度孔子认为,周礼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尊与亲亲尊尊即尊贵,是维护等级制的原则,它规定人民服从贵族特权孔子礼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藉以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即辨贵贱、明亲疏、别父子、识远近、知上下、使之长幼有序,做到&quot;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quot;(《礼记;大传》)《礼记;哀公问》说,&quot;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quot;这就是礼的根本作用。

儒家的“礼”起源于祭祀

儒家的“礼”起源于祭祀

儒家的“礼”起源于祭祀打造给力的文化经典微学习平台,用优秀文化滋养您的生命。

文章分类:文化经典微学习作者:杨朝明编辑: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孔子家语》微学习012儒家的“礼”起源于祭祀导读本篇摘自《孔子家语·问礼》篇,是言偃与孔子的对话。

孔子在回答言偃的问题时,谈到了对“礼之初”的认识,对于今人研究礼的起源与最初发展有重要价值。

孔子说:“夫礼初也,始于饮食。

太古之时,燔黍擘豚,汗樽杯饮,蒉桴土鼓,犹可以致敬鬼神。

”显而易见,孔子认为礼起源于祭祀,即礼起源于宗教,这与《说文解字》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完全一致。

学术界认为,盛玉以奉神人的器物谓之“叟”,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进而又推之,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还有学者认为上古五礼之中仅有祭礼,冠礼、婚礼、丧礼全部为祭礼所包括在内。

可见,人类社会最初可能仅有祭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的礼才渐次出现。

白话文言偃问孔子说:“先生您把礼说得极为重要,可以讲给我们听听吗?”孔子说:“我曾想了解夏代的礼制,因而到杞国去,但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了,我在那里只得到了他们的历书《夏时》。

我曾想了解殷代的礼制,所以前往宋国,但也已无法考证了,我在那里只得到他们的易书《乾坤》。

我从《乾坤》中看到阴阳变化的道理,从《夏时》中看到时令周转的顺序,进而推测夏殷两朝礼制的区分等次,并从中推出了礼制的起源。

“最初的礼产生于饮食活动中。

远古时代,人们只懂得把黍米用火烤熟,把猪肉剖开放到火上烧熟,在地上掘坑盛水当酒樽,用双手捧着当酒杯来喝,捆扎草茎做鼓槌,敲打用土做成的鼓,虽然这样简陋,仍可以向鬼神表达敬意。

到他们死的时候,活着的人登上屋顶,对着天空大声喊:‘哎!某某你回来呀!’他们这样做了以后,就把生珠贝等放到死者的口中举行饭含之礼,再包些熟食下葬。

死者的形体埋入地下,魂气则升入天空,所以招魂时仰望天空而尸体则埋入地下。

南方属阳,所以活着的人以南方为尊,北方属阴,所以死者入葬时头朝北方。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浅析孔子的“礼”与“仁”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

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

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

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

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

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

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

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摘要: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主流,是深受两千多年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礼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释了孔子的礼学思想。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对周礼的因革损益,但是究其起源最早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时期“礼”本身,“礼”源于中国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孔子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内容,是对周礼的因革损益,其中从内容来讲“仁”为核心,“和”为目的,从范围上来讲涉及到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

孔子礼学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始终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中。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礼”的核心——“仁”孔子对周礼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即以“仁”补充“礼”,突显“仁”在“礼”中的核心地位。

孔子曾在《论语》中提到109次“仁”。

”(一)行“仁”要守礼人之为人就在于人遵守“礼”的规范,达到“仁”的境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具体体现在视、听、言、动四个方面符合礼,深刻体现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是达到仁的一种方式,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希望人们能够由礼这种外在的约束转化成为内在自觉的道德意识。

通过自觉遵循礼的各种规范要求达到仁的境界,成为圣人。

“人如果脱离了‘礼’的约束是无法达到“仁”,只有礼和仁相结合才能培养高尚的人格。

”所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行使“仁”必须要遵守“礼”的各项行为准则。

(二)行“仁”要由己行“仁”要由己是指人要提高道德自觉性,这是达到“仁”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仲弓问仁抑或是司马牛问仁还是子张问仁,孔子皆表达了做到“仁”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实行仁德要靠自己,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谈谈孔子所倡导的“礼”——读《论语》笔记

谈谈孔子所倡导的“礼”——读《论语》笔记
21 0 0年 1 2月 第 2 卷 第 6期 6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 u n lo h n c u d c to n t t t o r a f ca g h n E u a i n I s iu e
D c 2 1 e.OO V 1 2 N . o.6 o6
谈谈孑 子所倡 导 的 “ " L 礼
— —
读 《 语》 笔记 论
李庆 龄
( 长春教 育 学院 政 史地 系,吉林 长春 1 0 6 ) 3 0 1
摘 要 :本 文 全 面 、 系统 、重 点地 介 绍 了孔 子 与 其 弟 子 关 于 “ ” 的论 述 ,并 就 孔 子 所倡 导 的 “ ” 提 出 商榷 性 的 看 法 。孔 子 极 力 礼 礼
孔子 非常重视礼 ,极 力倡 导礼 ,把 “ 己复礼 ,天下归仁 ” 来 ,就是 “ 克 礼是对 道德规范 的实践 ” 以上均 引 自 十三经注疏 》 。( 《 作为终 身奋 斗 目 。为了实现这个 目 ,他曾不辞 辛苦 ,周游列 《 标 标 礼记》 卷一 ) 孔颖达的这些注解是符合孔子原 意的 。 国 。他还开 办私 学 ,培养以礼治国的人才。他给弟子 开设六 门课 这样看来 ,孔子所 倡导的 “ ”不限 于现 在我们所说 的 “ 礼 礼 程 ,即礼 、乐 、射 、驭 、书 、术 ,以 “ 礼”为首 ;他讲授六部教 仪 ” “ 礼节” “ 礼貌”等等 ,它们只是 “ ”的某种形式 。孔子 礼 材,即 《 《 《 《 《 诗》书》易》礼》春秋》《 是其中之一。孔子对春秋 所 倡导的 “ ” 是一个 比较广泛 的概 念。概括 地说 ,人们在共 , 礼》 礼 , 时期 的违礼 现象 极为忧 虑 与不满 ;在 日常生活和 各项社 会活动 同生活中的一切活动 ,凡是合乎道德 的行为 ,都属于 “ ” 礼 。这 中 ,无不按 礼行事 ,时时处处表现为遵守礼法的师表 。孔子如 此 个 “ ”字 ,相 当于我们现在说的 “ 礼 文明行为” 。 重视礼 ,倡导礼 ,践行礼 ,以致使后 人一想到 “ ” 礼 ,便 想到孔 “ , 礼”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 ,是社 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它 子 ;一 想 到孔 子 ,便 想到 “ ” 礼 。简 直可 以说 “ 孔子 是礼 的化 不但有继承性 ,而且会随着社会 时代的变 化而变化 。孔子 的学 生 身” 。那么 ,孔子是 怎样论 述 “ 礼” 的?我 们应该怎样理解孔 子 子张 问老师 : “ 十世可知也 ? ”孔子 回答说 : “ 因于 夏礼 ,所 殷 所 倡导的 “ ” 礼 ? 损益可知 也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什么是 孔子所倡 导的 “ ” 礼 ?孔子并 没给 “ ”下定 义。不 可知也。 ( 《 f )孔子认为 ,礼的继承和发展变化是有规 礼 ” 见 为 c 》 过 ,我们可 以从他 的谈 话中了解礼 的含义 。孔子时常把 “ 礼”和 律可循的。当子张 问十个三十年以后的事是否可 以知道时 ,孔子 “ ”相 提并 论 。他 说 : “ 德 道之 以德 ,齐 之 以礼 ,有耻且 格 ” 回答 说 ,殷代继承 周夏代 的礼 ,而 有所 增减 ;周代 继承殷 代 的 。 “ ”和 “ 礼 道德 ”含义相近 。 “ 道德 ”是 人们在共 同生活 中的行 礼,而有所增减。周代以后的礼,也是可以预见的。礼的具体内 为规范 和准 则 。 “ ”也是 人们在共 同生活 中的 行为规范 和准 容和 形式 ,不会 永远停 留在一点 上。它 会随 着时 代的变 化 而变 礼 则 ,属于 “ 道德 ”的范畴 。不过 , “ ”偏重于人们的行为 。所 化。譬如,君主时代官员上朝要对君主行 “ 礼 朝拜礼” ,到共和时 以 , 门可 以用两句话来表述 “ 我 礼”的含义 : “ 礼是 人们 的行为 代就没有这种礼节了。这是礼的内容的变化. 。至于礼的形式变 规范 ” “ , 礼是合乎道德规 范的行为 ” 。 化更快更多样。拿见面礼来说 , 过去作揖现在变为握手;过去下 有 孔子的话 为证 。孔子 说 “ 君子博学 于文 ,约之 以礼 ” 。孔 跪现在变成鞠躬了。不 同地域 、不 同民族 、不 用文化 ,礼的形式 子 的学 生 有子 说 : “ 以礼 节之 ,亦 不可 行也 。 不 ”这 里所 说 的 也各有特点 ,千变万化 。 “ 约束 ” “ 节制 ” ,是 说礼 的作用是 规范 人的行为 ,使之合 乎道 虽然礼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 可变 的 ,但是 ,它的根本 东西却

孔子“礼”的由来

孔子“礼”的由来

孔子“礼”思想的来源‎追溯—评孔子“礼”思想研究—《论语。

八俏》篇解读文章通过对‎《论语。

八俏》篇的解读来‎探讨孔子“礼”的思想。

该章作者首‎段总结性提‎出“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恢复周礼”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第一部分对‎孔子为什么‎选择“周礼”而进行“礼”的本源追溯‎,第二部分指‎出孔子“礼”是以“仁”为本,在此看来该‎章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笔者从其‎第三部分最‎后的一段话‎,“孔子不但在‎思想上认同‎周礼,而且以周礼‎作为标准要‎求自己。

这在时移世‎变的春秋末‎期自然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误解,而且孔子固‎守旧历、不知时变,此举并不值‎得效法。

但他毕生为‎恢复周礼,实现社会良‎好秩序而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笔者以为该‎章的问题就‎出在作者这‎段文字对孔‎子的看法上‎。

笔者在这里‎提出几个质‎疑:第一,孔子以“恢复周礼”为政治理想‎,难道孔子只‎是想通过对‎“周礼”的复辟来重‎新确立一种‎社会秩序?第二,难道孔子认‎同周礼,以周礼来要‎求自己这种‎行为就能简‎单的认定孔‎子的思想是‎固守旧历、不知时变?从文章第三‎部分最后的‎一段话的说‎法,让读者很容‎易地误认为‎当时的孔子‎只是个“周礼”的复辟者而‎已,他只不过想‎通过恢复周‎礼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达到稳定时‎王的统治权‎力。

孔子若是一‎复辟者,岂会被世人‎视为圣人?孔子精于复‎、商、周三代之礼‎,乃其敏而好‎学之所得,“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则乃孔子的‎新知。

子曰:“殷因于复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为政》篇二三章)。

通过考察殷‎对复礼的因‎袭,周对殷礼的‎因袭,其所增所减‎,孰因孰革,孔子都可预‎知,其变而通者‎可知,则不变而通‎者亦可知,如此以往,百世的因革‎亦得可知。

从孔子这种‎历史观可以‎断定在当时‎提出的“礼”并不只是对‎“周礼”简单地复辟‎,“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是会‎随时代而变‎的,而且不仅是‎作为“礼”的仪式有所‎不同,“礼”的本质内涵‎会有偏向,这可能“社”作为一种社‎会秩序象征‎的来源有关‎。

名词解释孔子的礼

名词解释孔子的礼

名词解释孔子的礼孔子的礼乃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门重要的学问,这一概念源于孔子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经至今日传承不衰。

那么,什么是“孔子的礼”?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孔子。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的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之间,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史书记载,孔子在他的学问中强调了尊敬他人、和谐相处以及家族及社会的稳定。

那么,“孔子的礼”是指什么呢?在孔子看来,礼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核心。

它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或仪表上的表演,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

通过遵循一定的礼仪,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孔子的礼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孔子的礼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他主张通过行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在社交场合,人们应该遵循规定的礼节,如问候、鞠躬等,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自我修养,认为只有经过修身养性的过程,才能够真正理解并践行礼仪。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正,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孔子的礼还包括了祭祀仪式。

他认为,举行祭祀仪式是对预祖和神灵的敬意的表达,也是回归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在祭祀仪式中,人们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礼仪来完成。

这种整齐严谨的仪式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神灵的存在和祖先的智慧,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的礼还强调了心态和情感方面的培养。

他认为,真正的礼不仅体现在外在行为上,更应该从内心深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怀。

只有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情感,才能表达出真正的礼仪。

因此,孔子倡导人们培养善良的情感,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孔子的礼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通过依循孔子的礼,人们能够增进人际关系,建立信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孔子的礼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后来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礼”思想的来源追溯
—评孔子“礼”思想研究—《论语。

八俏》篇解读文章通过对《论语。

八俏》篇的解读来探讨孔子“礼”的思想。

该章作者首段总结性提出“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恢复周礼”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第一部分对孔子为什么选择“周礼”而进行“礼”的本源追溯,第二部分指出孔子“礼”是以“仁”为本,在此看来该章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笔者从其第三部分最后的一段话,“孔子不但在思想上认同周礼,而且以周礼作为标准要求自己。

这在时移世变的春秋末期自然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误解,而且孔子固守旧历、不知时变,此举并不值得效法。

但他毕生为恢复周礼,实现社会良好秩序而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

笔者以为该章的问题就出在作者这段文字对孔子的看法上。

笔者在这里提出几个质疑:
第一,孔子以“恢复周礼”为政治理想,难道孔子只是想通过对“周礼”的复辟来重新确立一种社会秩序?第二,难道孔子认同周礼,以周礼来要求自己这种行为就能简单的认定孔子的思想是固守旧历、不知时变?从文章第三部分最后的一段话的说法,让读者很容易地误认为当时的孔子只是个“周礼”的复辟者而已,他只不过想通过恢复周礼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达到稳定时王的统治权力。

孔子若是一复辟者,岂会被世人视为圣人?
孔子精于复、商、周三代之礼,乃其敏而好学之所得,“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则乃孔子的新知。

子曰:
“殷因于复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为政》篇二三章)。

通过考察殷对复礼的因袭,周对殷礼的因袭,其所增所减,孰因孰革,孔子都可预知,其变而通者可知,则不变而通者亦可知,如此以往,百世的因革亦得可知。

从孔子这种历史观可以断定在当时提出的“礼”并不只是对“周礼”简单地复辟,“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是会随时代而变的,而且不仅是作为“礼”的仪式有所不同,“礼”的本质内涵会有偏向,这可能“社”作为一种社会秩序象征的来源有关。

文章亦对“礼”的来源进行论述,但笔者认为不这够详细,也不够根源性,让读者难以信服。

“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有两个
一是来自古代人对宇宙天地秩序(天道)的认识。

孔子在一次回答言偃的话里说,“夫礼,本于天,郩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1。

二是来自人的性情(人心)的合理的延伸,即人的血缘亲情的亲疏关系。

“凡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2。

“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来源于宇宙天地,这种思想与中国古代人关
于天圆地方,大地有四方八极,四方有神祇作为象征的空间观念有关。

通过对宇宙天地结构观察,体验和认识:
天穹运转,天道左旋的现象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天地中央螺旋形生成的观念;极点不动,天如穹盖的感觉会使人们形成一种天地均有中心和四方的想法3。

从这种对天地四方的神秘感觉和思想出发,“在人们思维中会产生在空间关系上中央统辖四方,时间顺序上中央早于四方,价值等级上中1
2《十三经注疏》1415页
《十三经注疏》1453页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19页复旦出版社
央优于四方的观念”4。

宇宙天地的这种天然合理的“差序格局”为社会秩序提供一个价值本原的
依据。

宇宙中一切天然形成的事物包括社会组织与人类自身,都是与宇宙天地同构的,因为它们来自宇宙天地。

因此历史社会秩序是以这种天然合理宇宙天地秩序为依据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当人们相信“礼”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与被象征
的事实宇宙天地秩序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使彼此感应,通过这种感应可以起到整理社会秩序的作用;如何让这种象征为人们所接受与形成心理习惯,而远古的“巫史”文化影响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巫史职业者掌握了一套绝地天通的知识与技术,以祭祀仪式为中,实现天与人间的秩序的联系,从中发展出一套被政治权威与普通民众所认同的仪式与制度,使人们从这套制度中获得秩序的感觉,人们遵守这些秩序制度并
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当“礼”形成一种仪式化的规则并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后,它逐渐远离个人的情与知,人们会把“礼”当作一种天然合理的,从思想里遵循的规则,不再追究的依据何在。

“礼”作为一种权威的仪式化秩序的思想发展到周朝最为成熟,而到了孔子的时代,人们对于作为社会秩序象征的“礼”的来源更偏向选择来自人的情感与天性一,一种秩序是否合理,在于它是否合乎人的道德(人得于天的品性),一种行为是否能够成功,在于它是否吻合人的理性5
孔子当时说的“礼”是更加注重其本质的内容,注重“礼”代表的一种内在思想感情,而不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

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与宁俭,丧,与其易与宁戚。

”(《论语。

八俏》篇第四章)。

子曰: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论语。

阳货》篇一一章)。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

八俏》篇第三章)。

孔子认为“礼”以“仁”为本,:
“仁”字较早的构形是上“身”下“心”,省为“仁”,“仁”字从心从身,身亦声,其本义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示“心中思人的“爱”字造字本义差不多6。

“愛”字是象形字,是用心去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去爱人的情感,所谓“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对人的尊重与爱护之情,孔子认为这种“仁爱”之心是来源人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人们为什么会不容置疑地遵行社会道德规范(礼),就是这种无可置疑的血缘之爱。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这本与。

”这种天然的血缘之爱是“孝弟”,而且血缘关系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广的,血缘之爱也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孔子的“仁”为作为社会秩序象征的“礼”为人们自觉遵从提供个理性的社会心理基础。

因此文章第三部分“这在时移世变的春秋末期自然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误解,而且孔子固守旧历、不知时变,此举并不值得效法”说法本来就与第二部分论述的“礼”以“仁”为本的说法相矛盾,不可成立。

4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19页复旦出版社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86页复旦出版社
6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150页,15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