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的由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礼”思想的来源追溯

—评孔子“礼”思想研究—《论语。八俏》篇解读文章通过对《论语。八俏》篇的解读来探讨孔子“礼”的思想。该章作者首段总结性提出“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恢复周礼”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第一部分对孔子为什么选择“周礼”而进行“礼”的本源追溯,第二部分指出孔子“礼”是以“仁”为本,在此看来该章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笔者从其第三部分最后的一段话,“孔子不但在思想上认同周礼,而且以周礼作为标准要求自己。这在时移世变的春秋末期自然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误解,而且孔子固守旧历、不知时变,此举并不值得效法。但他毕生为恢复周礼,实现社会良好秩序而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笔者以为该章的问题就出在作者这段文字对孔子的看法上。

笔者在这里提出几个质疑:

第一,孔子以“恢复周礼”为政治理想,难道孔子只是想通过对“周礼”的复辟来重新确立一种社会秩序?第二,难道孔子认同周礼,以周礼来要求自己这种行为就能简单的认定孔子的思想是固守旧历、不知时变?从文章第三部分最后的一段话的说法,让读者很容易地误认为当时的孔子只是个“周礼”的复辟者而已,他只不过想通过恢复周礼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达到稳定时王的统治权力。孔子若是一复辟者,岂会被世人视为圣人?

孔子精于复、商、周三代之礼,乃其敏而好学之所得,“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则乃孔子的新知。子曰:

“殷因于复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二三章)。通过考察殷对复礼的因袭,周对殷礼的因袭,其所增所减,孰因孰革,孔子都可预知,其变而通者可知,则不变而通者亦可知,如此以往,百世的因革亦得可知。从孔子这种历史观可以断定在当时提出的“礼”并不只是对“周礼”简单地复辟,“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是会随时代而变的,而且不仅是作为“礼”的仪式有所不同,“礼”的本质内涵会有偏向,这可能“社”作为一种社会秩序象征的来源有关。文章亦对“礼”的来源进行论述,但笔者认为不这够详细,也不够根源性,让读者难以信服。

“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有两个

一是来自古代人对宇宙天地秩序(天道)的认识。孔子在一次回答言偃的话里说,“夫礼,本于天,郩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1

。二是来自人的性情(人心)的合理的延伸,即人的血缘亲情的亲疏关系。“凡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2。

“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来源于宇宙天地,这种思想与中国古代人关

于天圆地方,大地有四方八极,四方有神祇作为象征的空间观念有关。通过对宇宙天地结构观察,体验和认识:

天穹运转,天道左旋的现象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天地中央螺旋形生成的观念;极点不动,天如穹盖的感觉会使人们形成一种天地均有中心和四方的想法3

。从这种对天地四方的神秘感觉和思想出发,“在人们思维中会产生在空间关系上中央统辖四方,时间顺序上中央早于四方,价值等级上中1

2《十三经注疏》1415页

《十三经注疏》1453页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19页复旦出版社

央优于四方的观念”4

。宇宙天地的这种天然合理的“差序格局”为社会秩序提供一个价值本原的

依据。宇宙中一切天然形成的事物包括社会组织与人类自身,都是与宇宙天地同构的,因为它们来自宇宙天地。因此历史社会秩序是以这种天然合理宇宙天地秩序为依据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当人们相信“礼”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与被象征

的事实宇宙天地秩序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使彼此感应,通过这种感应可以起到整理社会秩序的作用;如何让这种象征为人们所接受与形成心理习惯,而远古的“巫史”文化影响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巫史职业者掌握了一套绝地天通的知识与技术,以祭祀仪式为中,实现天与人间的秩序的联系,从中发展出一套被政治权威与普通民众所认同的仪式与制度,使人们从这套制度中获得秩序的感觉,人们遵守这些秩序制度并

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当“礼”形成一种仪式化的规则并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后,它逐渐远离个人的情与知,人们会把“礼”当作一种天然合理的,从思想里遵循的规则,不再追究的依据何在。

“礼”作为一种权威的仪式化秩序的思想发展到周朝最为成熟,而到了孔子的时代,人们对于作为社会秩序象征的“礼”的来源更偏向选择来自人的情感与天性一,一种秩序是否合理,在于它是否合乎人的道德(人得于天的品性),一种行为是否能够成功,在于它是否吻合人的理性5

孔子当时说的“礼”是更加注重其本质的内容,注重“礼”代表的一种内在思想感情,而不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与宁俭,丧,与其易与宁戚。”(《论语。八俏》篇第四章)。子曰: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论语。阳货》篇一一章)。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俏》篇第三章)。孔子认为“礼”以“仁”为本,:

“仁”字较早的构形是上“身”下“心”,省为“仁”,“仁”字从心从身,身亦声,其本义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示“心中思人的“爱”字造字本义差不多6

。“愛”字是象形字,是用心去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去爱人的情感,所谓“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对人的尊重与爱护之情,孔子认为这种“仁爱”之心是来源人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人们为什么会不容置疑地遵行社会道德规范(礼),就是这种无可置疑的血缘之爱。“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这本与。”这种天然的血缘之爱是“孝弟”,而且血缘关系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广的,血缘之爱也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孔子的“仁”为作为社会秩序象征的“礼”为人们自觉遵从提供个理性的社会心理基础。

因此文章第三部分“这在时移世变的春秋末期自然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误解,而且孔子固守旧历、不知时变,此举并不值得效法”说法本来就与第二部分论述的“礼”以“仁”为本的说法相矛盾,不可成立。

4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19页复旦出版社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86页复旦出版社

6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150页,15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