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章 生物与环境 第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五讲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五讲生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c131a56e45c3b3567ec8b9c.png)
• •
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
•
•
A.①
C.②③⑤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 (2009·广东卷) ( √ )
•
•
2 . 判断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
(1)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
样性。(2012·江苏卷) ( × )
•
(2)眼睛退化的“盲鱼”可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
• •
土地荒漠化 3. 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
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
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缘荒地的开垦 的标志
• 解析 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会增 大;人口数量的变动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 迁出率来决定。 • 答案 A
•
【易混易错】 • 人口增长规律≠其他种群增长规律
•
•
1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增长
2 .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
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 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 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 (3)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 • 内, 21世纪中叶 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 始缓慢下降。 •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 人均耕地 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 (2) 自然资源 被大量消耗。 • (3) 环境污染 加剧等。 •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增长 • (1)继续控制 。 资源和环境 • (2)加大保护 的力度。 •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生态环境的保护》 (共84张PPT)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生态环境的保护》 (共8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072614581b6bd97e19ea0e.png)
2. 酸雨
2. 酸雨
(1) 形成原因:
2. 酸雨
(1) 形成原因: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
后降落到土壤或水体中,使雨水的pH<5.6。
2. 酸雨
(1) 形成原因: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
后降落到土壤或水体中,使雨水的pH<5.6。 (2) 硫的氧化物、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 量燃烧,森林火灾等。
(3)危害
(3)危害
① 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影 响光合作用效率。
(3)危害
① 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影 响光合作用效率。 ② 鱼卵不能正常孵化。
(3)危害
① 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影 响光合作用效率。 ② 鱼卵不能正常孵化。 ③ 危害建筑物及工业设备。
(3)危害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 (1) 臭氧层作用: 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 使生物能够登陆成功, 并正常地存活下去。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 (1) 臭氧层作用: 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 使生物能够登陆成功, 并正常地存活下去。 (2) 原因: 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1.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
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
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 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 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 境进一步恶化。 2. 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
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生态环境的保护PPT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生态环境的保护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bfbd5883d049649a66588e.png)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绝灭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 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栖息地 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的机会,导致 生物多样性降低,B项错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是 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绝灭量,C项正确;过度的人为干扰 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项正确。 答案:B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专题一 专题二
2.几种“多样性”的归纳
多样性的内容 DNA 分子 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
细胞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 多样性
决定因素(形成原因) 每个 DNA 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千变万化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 空间结构多样 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本章整合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专题一 专题二
2.几种“多样性”的归纳
多样性的内容 DNA 分子 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
细胞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 多样性
决定因素(形成原因) 每个 DNA 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千变万化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 空间结构多样 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本章整合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人 [教 名版 师高 课中 堂生 教物 学必 ]修 人3教第版6章高中生态物环必境修的生保态护环境的 保护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高三一轮复习高考人教版生物第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高考人教版生物第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3b927c0029bd64793e2ccd.png)
3.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
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
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 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
(√ )
5.生活和工业污水及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可导致水体富营养
化。
(√ )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老 高考人 教版生 物第生 态环境 的保护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老 高考人 教版生 物第生 态环境 的保护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老 高考人 教版生 物第生 态环境 的保护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1.有人认为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你认为呢?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老 高考人 教版生 物第生 态环境 的保护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老 高考人 教版生 物第生 态环划生育,我国人口已经开始缓慢下降。 (×)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控制 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和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 名 校 课 堂 】获奖 PPT-高 三一轮 复习老 高考人 教版生 物第生 态环境 的保护 课件( 最新版 本)推 荐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要求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06c8bef524ccbff1218432.png)
解析
答案
3.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K· E· 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 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 童经济”。下列①~⑥现象中由“牧童经济” 模式造成的是( ) ③火山爆发
“ 牧童 经济 ” 是对自 然界进 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 济模式,是对生态环境的人为 破坏,故①~ ⑥中只有火山爆 发是自然现象,不是“牧童经 济 ”模式造成的。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 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 短缺问题 D. 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 系
解析
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 D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短缺问题 D. 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 系
①沙尘暴频发 ②雾霾天气 ④温室效应加剧 A.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⑤酸雨 ⑥湿地内物种减少 B.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解析
答案
3.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K· E· 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 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 童经济”。下列①~⑥现象中由“牧童经济” 模式造成的是( D ) ①沙尘暴频发 ②雾霾天气 ④温室效应加剧 A.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③火山爆发
解析: 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 K 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 大破坏,同时使 K 值下降,C 项错误。
答案:C
解析
答案
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 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 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 短缺问题 D. 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 系
(完整版)生物高考总复习:专题32 生态环境的保护(64张PPT)
![(完整版)生物高考总复习:专题32 生态环境的保护(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0efbe9f90f76c661371af0.png)
•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
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
性。
• 2.生物多样性内容
• (1)物种多样性。
生态功能 • (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
• (3)生态系统多样性。
8
四、可持续发展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 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 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20
• 名师提醒 •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①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 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其减少,而人口增加会消耗更多 的资源。 • ②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的同时,人类的需求以及人类活动所 产生的污染物、生活垃圾和工农业废弃物也不断增加,而环 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18
•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① 土壤形成、水土保持;②净化环境。 •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 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 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 价值。
19
3.生物多样性成因分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 转录 DNA多样性――→ 翻译 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 ) (即生物多样性)
16
考点
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1.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研析 题组冲关 体验高考 演练提升
第 5 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新考纲]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 自然增长率 明显下降。 ②前景。 a.特点: 人口基数大 ,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 续增长。 b.目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 ② 自然资源 被大量消耗。 ③ 环境污染 加剧。
2.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深度思考] (1)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相同吗? 提示: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 长情况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 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 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题组二 人口增长问题的曲线分析 1.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 b B.产生曲线 b 与曲线 a 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 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 亿,当世界 人口达到 110 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解析:选 D。A 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 到了 B 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 P)的浓度增加;在 A、B 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 逐渐增加,使得 DO 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 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1)若水中富含 N、P 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2)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3)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 农药污染。
解析:选 C。A 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 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 b;B 项 正确,曲线 a(“J”型增长)和 b(“S”型增长)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 不同;C 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 K 值后, 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 K 值下降;D 项正确,当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 K 值,但受到环 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 K 值以下。
(2)比较四种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后果。
(3)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前者: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后者: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 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题组一 考点诊断 (1)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 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2008·高考山东卷)( ) (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该污染 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011·高考广东卷)( ) (3)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总量减少 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2012·高考江苏卷)( )
3.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
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
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
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解析:选 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 等气体过多。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水体 中氮、磷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
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 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 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地有机物浓度低于 B 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 A、B 两地间,DO 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 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1)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则为无机污染。 (2)若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3)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考点二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构成。
①范围: 生物圈 。 ②组成:所有的 植物 、 动物 、 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
解析:选 C。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很 容易发现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而Ⅱ、Ⅲ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 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特别 是Ⅲ曲线表明的情况最严重。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构建
题组三 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 “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 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 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 势
(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造成地面紫 外 线 照 射 增 强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臭 氧 层 破 坏 。 (2009·高 考 广 东 卷)( )
(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 害,保证粮食稳产。(2008·高考广东卷)( )
(5)(×)
第 5 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新考纲]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 自然增长率 明显下降。 ②前景。 a.特点: 人口基数大 ,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 续增长。 b.目标: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 ② 自然资源 被大量消耗。 ③ 环境污染 加剧。
2.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深度思考] (1)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相同吗? 提示: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 长情况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 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 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题组二 人口增长问题的曲线分析 1.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 b B.产生曲线 b 与曲线 a 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 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 亿,当世界 人口达到 110 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解析:选 D。A 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 到了 B 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 P)的浓度增加;在 A、B 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 逐渐增加,使得 DO 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 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1)若水中富含 N、P 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2)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3)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 农药污染。
解析:选 C。A 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 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 b;B 项 正确,曲线 a(“J”型增长)和 b(“S”型增长)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 不同;C 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 K 值后, 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 K 值下降;D 项正确,当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 K 值,但受到环 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 K 值以下。
(2)比较四种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后果。
(3)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前者: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后者: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 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题组一 考点诊断 (1)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 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2008·高考山东卷)( ) (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该污染 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011·高考广东卷)( ) (3)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总量减少 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2012·高考江苏卷)( )
3.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
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
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
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解析:选 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 等气体过多。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水体 中氮、磷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
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 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 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地有机物浓度低于 B 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 A、B 两地间,DO 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 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1)若湖泊中表现为水华,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则为无机污染。 (2)若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3)若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
考点二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1)构成。
①范围: 生物圈 。 ②组成:所有的 植物 、 动物 、 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
解析:选 C。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很 容易发现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而Ⅱ、Ⅲ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 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特别 是Ⅲ曲线表明的情况最严重。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构建
题组三 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 “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 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 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 势
(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造成地面紫 外 线 照 射 增 强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臭 氧 层 破 坏 。 (2009·高 考 广 东 卷)( )
(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 害,保证粮食稳产。(2008·高考广东卷)(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