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章 行星地球 5 推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探究 3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 午”太阳高度? 提示: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 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 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 高度等。
四、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读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思考探究 2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 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 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1)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①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 日期,昼夜差值越小。如上图丙。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 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 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 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越大。(如图示)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 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
(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昼(夜)长。 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15°/时
西北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正西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西南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
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 时日出、24 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 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 时日出、24 时日落)。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日出时间、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 间-12) 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 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如上图甲所示,H 表示当地的正 午太阳高度),此时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
(2)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 两侧递减。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乙 中 c 折线所示。
最新考纲
考纲解读
考情报告
地球运动 的地理意
义。
1.掌握地球公来自百度文库的轨 道、方向、周期和速 度。2.理解黄赤交角 的产生及其影响。3. 理解正午太阳高度 和昼夜长短的季节 变化、纬度变化及其
成因。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 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 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 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 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 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 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
低趋势。
|图表助记|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南极极上上空空俯俯视视::逆顺时时针针方方向向绕绕转转 3.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思考探究 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 化。
(2) (3)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 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 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完成五带划分的示意图。
|体系构建|
考点一 昼夜长短时空规律 1.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 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 年昼夜等长。(如图示)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 是 23°26′。示意图如下:
2.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②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乙 中 a 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乙中 b 折线所示。
(3)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春、秋分
赤道
达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南、北两极点
②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 如上图甲和乙。
③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动,则北半球(南半球) 昼渐长,夜渐短。
(2)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 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 23°26′N 的昼长等于 23°26′S 的夜长。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 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 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