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工业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典08城市规划0841502014 杨青青为了应对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北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改造传统工业,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兴产业投资,充实区域产业结构。

○1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关、停、并、转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对其他大型企业采取了稳定改造的政策,以避免社会动荡。

○2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优化发展这些新兴工业加入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及巨大的消费市场。

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扶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科研和开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制定了鼓励向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计划以及联合研究和创新网络计划,促进和加强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中小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安置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被称为德国经济的“脊梁”。

2、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进行了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

依照规划修建了鲁尔区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

区内架起了高架铁道,为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

鲁尔区在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1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一、案例概述工业遗产改造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废弃的工业遗址转化为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将介绍国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分析其艺术设计手法,并探讨其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前身是一个钢铁厂。

经过改造,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设计者利用原有的工业设施,如高炉、铁轨等,创造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景观。

同时,通过植被绿化和自然水体的引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铁路的特色元素,如铁轨、枕木等,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高线公园如今已成为纽约市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3.英国利物浦港湾改造利物浦港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工业区。

经过改造,港湾地区变身为一个集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设计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如船坞、码头等,并将其与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

同时,通过引入艺术装置和文化活动,提升了区域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设计手法分析1.保留和再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在工业遗产改造中,保留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元素是关键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能为新的空间增添独特的魅力。

设计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富有创意的景观和空间。

2.引入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将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引入工业遗产改造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空间品质。

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加入,能够软化硬质空间,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同时,生态设计还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文化和艺术装置文化和艺术装置是提升工业遗产改造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能够丰富空间内涵,吸引更多人流。

同时,艺术装置的运用还可以为空间增添视觉冲击力,提升空间的艺术美感。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论文报告题目: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鲁尔区改造的分析,探讨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鲁尔区的历史背景、改造计划、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以及环境保护,剖析其改造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此外,本文还列举五个案例,对鲁尔区改造的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鲁尔区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德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20世纪初,该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等重工业占据了德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但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枯竭,工业部门逐渐衰落,鲁尔区也由此陷入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德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更新。

第二部分:改造计划德国政府在改造鲁尔区时,采用了多项措施。

首先是重工业转型,即将传统的钢铁、煤炭、化工等产业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其次是城市更新项目,包括住宅和商业区的改造以及公共设施的升级。

第三是环境保护,即开展环保工作,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鲁尔区在重工业转型中十分成功,今天成为了德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

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等领域,为整个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该地区依托自身优势,还建设了多个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落户。

第四部分:城市更新鲁尔区的城市更新非常成功,十分注重民生、环保和文化建设,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对市容市貌进行了全面改善,公共设施得到了升级,街区和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更加合理,文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齐头并进。

第五部分:环境保护鲁尔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努力,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环保工作中,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清理土壤、整治污水、限制工业排放、推广绿色能源等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素材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素材

练习题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A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德 国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水陆交 通、充足的水资源
自主探究:结合材料,归纳鲁尔区工业发展 的区位优势
材料三. 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公里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 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范围内加工、消费。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 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 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 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 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
传统产业衰落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
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 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 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 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
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利珀河
一.鲁尔区的发展背景
1.鲁尔区的地理位置
1)位于中纬度地区
鲁尔区
2)位于德国西部
500N
3)地处欧洲十字路口 的位置,东、西欧往来 的必经之地,连接北欧、 中欧与南欧的捷径。

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区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区为例
资源约束
鲁尔区产业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随着资源储量的减少和开采成本的增加, 资源约束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环境约束
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鲁尔区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加快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 展方式转变。
政策法规变动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鲁 尔区的产业技术水平相对 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环境压力大
重工业的发展给鲁尔区带 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与紧迫性
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调整产业结构是鲁尔区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鲁尔区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
鲁尔区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 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鼓励产 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VS
人才培养
鲁尔区将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 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层 次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 才支撑。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鲁尔区将进 一步提升其区域竞争力,成为欧洲乃至全球 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基地之一。
06 总结反思与启示意义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收获
深入了解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 历程和成功经验。
掌握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和实践方法。
认识到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的重要作用。
发现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对产 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际市场竞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鲁尔区产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激 烈竞争,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对鲁尔区传统 优势产业形成冲击。

工业遗产保护-从德国鲁尔区经验看中国

工业遗产保护-从德国鲁尔区经验看中国

工业遗产保护:从德国鲁尔区的经验看中国摘要借鉴鲁尔区城市更新、城市再开发、综合治理和城市复兴理论的时间,在中国城市工业用地更新过程中,兼顾城市建设、生态修复、产业更新、文化更新和社会更新,实现城市复兴,对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业遗产发展与保护更新域利用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工业遗产保护背景20世纪是城市发展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先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战后重建;后又遭受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些列社会问题的困扰。

中国国内从建国以来城市建设经历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转变,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信息化与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的双重压力,以及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的双重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德国等过经过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后,随着经济的转型,于70年代也开始出现了逆工业化过程。

德国鲁尔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经验2.1鲁尔老工业区背景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nordrhei-westfalen)省,拥有530万人口和4432平方公里的面积,莱茵河的三条之流——鲁尔河、埃姆舍河、利帕河(lippe)从南到北依次横穿该区,区内人口为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炒作每平方公里2700人。

该去本身并不是一个行政上和政治上独立的单元,但由于其独特性,鲁尔区工业发展有近200年的历史,早在1811年,埃森市(essen)就有了注明的打醒钢铁联合企业康采恩克虏伯公司。

随后,一些采矿和钢铁公司也陆续在这一地区迅速兴起。

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使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的城镇聚集区,形成了多特蒙德(dortmund)、埃森、杜伊斯堡(duisburg)等著名工业城市。

然而,在经历了约100多年的繁荣发展后,70年代后,逆工业化过程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作者:————————————————————————————————日期: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 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 13级规划姓名: 王妍学号: 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刘晓霞时间: 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内,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发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呼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1
。 � 09 国 德 占 � 吨 亿 02 2 约 量 储 采 可 济 经 中 其 � 4 /3 的 量 储 总 国 德 占 � 吨 亿 09 12 为 量储质地炭煤 。源 资 炭 煤 的 富 丰着 有 区 尔 鲁 。 富 丰 源 资 炭 煤 、2 。 作合 系 联 间 区 业 工 国 本 、 来往 易 贸 的 间 国 员成 体 同 共 洲 欧 与 于 便 位 区的 越 优 样 这 。区业工的 心 中 为 夫 多 尔 塞 杜 —隆 科 以 游 下 河 茵 莱 、区 业 工 角 三 待 吉茨 耳 扎 — 堡 斯 夫 尔 沃 — 威诺 汉 区 心 重 济 的 州 森 克 萨 下 国 德 近 邻 又 面 南、 北 东� 远 不 距 相 区 业 工 部 南 典 瑞 及以 麦 丹 与 边 北 �应 呼 区 业 工 的 卢、 比、 荷、 法 与 边 西� 内 ” 角 三 金 “ 的 达 发 最 济 经 洲 欧 于 位又 � 中 展 发 义 主本 资 代 近 在 。口路通交 的 洲 欧 是� 径 捷 的 欧 南、 欧 中 向 通 欧 北 是 也� 带 地 ”路 圣 “ 的 来 往 欧 西 东 于 处古 自 区 尔 鲁 件 条 位 区 的 越 优 、1 势优展发 、二 。 心 核费 消 的 大 最 国 德 是 � 带 市城 的 片 连 成 形 � 起 一 在 织交 网 通 交 的 密 稠 和 宅 住 、 厂 工 � 市 城 的 人 万 05 � 01 个 42 和 人 万 0 01 � 0 5 个 5 了 中 集 内 里 公 00 1 圆 方 � 心 中 为 区 尔鲁以 。 人 0 07 2 里 公 方 平 每 过 超 度 密 口 人 区 地 心 核 � � 9 的 口 人 国 全 占� 万 0 75 达 口 人� 集 密 市 城 和 口 人 内 区 。心 中 费 消 是 又 � 心 中 产 生是 既 区 尔 鲁 。 � 3.1 的 积 面 国 德 占 � 里 公 方 平 3 9 54 为 积 面 其 � 限 界 域 地 的� te ib e-g rh uR �区 尔 鲁 为 作� 区 地 的 辖 管 所 会 协 划 规 区 管 煤尔 鲁 将 常 通 。 � 间 之 河 珀利 与 河 尔 鲁 � 游 下 河 茵 莱、 部 西 国 德 于 位� 内 划 区 政 行� 州 威 北 称 简 � 州 伦 法特 斯 威 � 茵 莱 北 于 属 它 。” 脏 心 的 国 德 “称 号� 区 业 工的 要 重 最 国 德 是 区 业 工 尔鲁 介简况情 、一 。 性 要 重 的国 德 对 展 发 济 经 区 地 个 这� 出 看 难 不 里 这 从。 ” 锅 饭 “ 是 就 法 用 个 一 的 单 简 最�法用多 许有词一 ” 区 尔 鲁 “ 对 中 语 德。 名 得 而 过 穿 蜒 蜿 河 尔 鲁 流 支 的 河 茵 莱 因 区 尔 鲁。 一 之 区 地 的 大 最 度 密 口 人 洲 欧 是 也� 域 区 济 经 的 大 最 洲 欧 是 区 尔 鲁

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再利用的政策和策略分析—以北威州鲁尔区为例

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再利用的政策和策略分析—以北威州鲁尔区为例

摘要 德国具有悠久的工业遗产保护的历史,从政策、保护与开发的方法等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本文将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具体策略和方法,为了解和借鉴德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工业遗产;政策;策略,保护和再利用AB S T R AC T Th e r e is a lo ng his to ry of p rote c tio n ind us tr ia l he r ita g e in G e rm a ny,a n d it h a s a c c um ula te d c o n s id e r a b le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再利用的政策和策略分析*—以北威州鲁尔区为例An a lys is on t h e P olic ie s a n d S t ra te g ie s fo r P r ot e c t io n a n d Re us e o f In d us t ria l He rit a g e s in G e rm a ny:Ruhr Are a a s a Ca s e S tud y马航1 苏妮娅2Ma Ha ngS onia S choon 德国的工业文化历史悠久,随着产业升级改造,德国采取了积极的更新改造措施,形成了独特的后工业文化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更新改造模式,这与背后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方式等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具体的改造政策、规划体系、管理方式、资金来源等,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德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

在德国,属于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主要包括三类:建筑类文物、可移动的文物与考古遗迹。

建筑类文物包括:单体建筑:城堡、教堂等,建筑构件:建筑的外墙、窗台、雕e xp e r ie nc e fr o m the a s p e c ts of p o lic y,me thods of prote c tion a nd re us e.The a rtic le a na lyz e s th e re le va nt p olic ie s,s tra teg ie s a nd s pe c ific me thods f or the p rote c tion a nd re u se of ind us tria l he rita g e ,tog e the r with a c a s e s s tud y,in orde r to c om pre h e nd the e xp e rie nc e s of prote c ting indus tria l he rita ge in Ge rm a ny.KE Y WO R DS indus tria l h e rita ge ;p olic y,stra te g y;p rote c tion a nd re use*本课题受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KB09;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博士后基金项目。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三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三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24
41
44Leabharlann 4740衰退阶段的原因分析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
世界能源结构发生 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 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 深刻变化 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 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 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上升
发达国家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成功案例
日本九州模式:最初是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地区转型为日 本九州模式: 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德国鲁尔模式:德国鲁尔以煤炭, 德国鲁尔模式:德国鲁尔以煤炭,钢铁为传统的工业基 地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地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是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 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充沛的高素质劳 动力. 动力. 休斯顿模式:休斯顿石油开采出现下滑时, 休斯顿模式:休斯顿石油开采出现下滑时,有关政府部 门按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布点宇航中心,带动了1300 1300多家高 门按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布点宇航中心,带动了1300多家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使休斯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技术企业发展使休斯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威尔士模式:威尔士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地去, 威尔士模式:威尔士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地去,伴 随着采掘成本的逐步上升,该地区经济出现了困难, 随着采掘成本的逐步上升,该地区经济出现了困难,后转型 成为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很发达的地区. 成为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很发达的地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参考教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参考教案
2、德国鲁尔区
煤炭、钢铁资源繁荣
能耗大、污染严重衰落
整 治 重 振
3、新工业区
1.特点
2.代表地区、代表部门
3.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分布、区位条件
4.美国“硅谷”:特点、区位优势
教后反思
以“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为例,与传统工业区作对比,分析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又以美国“硅谷”为例,学习了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要深入探究这些案例,运用对比、讨论、分析、总结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北京中关村的对比的同时,也要了解本国新工业区的发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
1.鲁尔区优势区位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工业区的特点分析。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2)典型的工业区(3)工业部门(强调以重工业为主)
(4)工业布局:高度集中
【转折】传统工业区在各国以至全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发展中面临了很多问题并开始出现衰落,而有些工业区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众人关注的新星。下面我们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
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
教学方法
图形、案例和讲述相结合
课时总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要有设计意图和师生活动)

4.3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

4.3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调整工业结构(产业升级)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人数(万) 厂房变成攀岩基地 140 第二产业
鲁 尔 区 三 大 产 业 就 业 人 口 的 变 化
120 100 80 60
第三产业
车 间 变 夜 总 会
40
20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1976 1980
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支持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 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
不同点: (1)辽中南的铁矿、石油、海盐丰富,鲁尔区不丰富
(2)鲁尔区内河水运发达,辽中南海运便利。
二、新工业区
美国硅谷
相对传统工业而言,依托高新 技术、高速公路、机场为条件,在 原来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或地区, 逐渐形成的的中小型企业集中的工 业地域,称之为新工业区。
辅助性企业 生产模具、釉料、 包装材料等
服务性机构 专业研究中心、工业 联合会、培训机构
萨索洛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
以萨索洛为例:意大利新工业区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专业分工明确 独立经营
密切协作
1、概念和特征
新工业区: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也叫新产业区,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的。 (1)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 (2)地区新: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代表性工业:传统轻工业 、高技术工业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导学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导学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2、分析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探讨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知识梳理(一)鲁尔区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煤炭地质储量为 2190 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3/4。

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 220 亿吨,占全国 90%。

2、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区的铁矿石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则来自瑞典等国。

虽然距离铁矿区较远,但通过便捷的交通可以顺利运入。

3、充沛的水源鲁尔区内有多条河流,如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铁路、公路运输发达。

此外,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鲁尔区衰落的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3、世界性钢铁过剩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替代品的出现,以及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阻碍了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调整产业结构(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2)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向西部沿海转移。

3、加强交通建设完善了交通运输网,提高了区域的综合运输能力。

4、发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高中地理高二:2.4鲁尔区的探索

高中地理高二:2.4鲁尔区的探索

阅读:
三、振兴措 施分析
4、环境保 护卓有成效
杜伊斯堡的前身是迈德里希冶炼厂,成立于1903年,于 1985年停工。如何对待和处理大量废弃的工矿,旧设备 和工业空置建筑成为重要的问题。当时有人认为,倒闭和 废弃的厂房和工矿是经济衰退的标志,应当彻底清除,重 新建立新城市和新产业;另一些人则主张将其视为工业文 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区域振兴等相结合进行战略性开发 与整治。所幸的是,后一种观点最终占了上风。目前,过 去炼钢的地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非常有味道的休闲旅游 场所。


案例: 不同的对策不同的结果
英国的产业发展早于其他工业化国 家,到今天,一些城市由于缺乏创 新机制,已进入吃老本阶段,如英 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曼彻如特和北 部最大港口利物浦,早已失去当年 的辉煌。而相距不远的利兹,由于 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淘 汰了传统的纺织和冶金工业,引进 金融和信息等新兴工业,因此逐渐 取代曼彻斯特而成为英国北部地区 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 又有“德国工业心脏”之 称。
一、区位优势分析
1、优越的 地理位置 2、便捷的水 陆路交通 3、丰富的水源
鲁尔区面积为4970平方千米,占全 4、广阔的市场 国面积1.3%,人口750万,占全国 9.1%人口密度高达1500多人每平 方千米。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 2700多人每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 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长江
黄河
包 钢
山西 白云鄂博 包头煤矿 攀枝花
攀 枝 花
六盘水
雅砻江 金沙江
二、衰落原因分析
1、生产结构单一
(内在原因)
鲁尔区辉煌期的生产链
二、衰落原因分析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报告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钢铁和煤矿等重工业地区的整合范围,已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现在中国的老工业区面临着工业衰退及重组的问题。

鲁尔区的经历对于其他的老工业地区来说是个很好的范例,也可以为中国的老工业区面临的禁锢提供一些想法和警示。

关键词:老工业区鲁尔区结构转型工业旅游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两大类。

工业生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企业的文化等为依托而开展的游览、学习的体验活动。

而工业遗产旅游是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

具体而言,就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观光、休闲旅游的新形式。

英国、美国、德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逐渐促使人们接受了工业遗产旅游。

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真正标志是“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策划,这一策划使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走向了一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开发。

2010年,德国旅游的主题是创意,而创意的主角却是鲁尔工业区。

谈及与此,不得不说明一下鲁尔区的历史。

鲁尔区作为欧洲最大的老工业区,以煤炭和铁矿等重工业而闻名,有150年工业历史,位于德国西北部。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它的总面积大约是45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0万,包括了埃森、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等主要城市。

在1860年后的100多年里,鲁尔区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19世纪50年代,鲁尔区的辉煌开始,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该区,成为煤矿或者工厂的工人。

直到1960年,鲁尔区还是一派欣欣向荣。

然而,随着石油的开采利用,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大大被削弱,鲁尔区开始经历它的低谷期。

从1957年到2000年,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迅速萎缩:年产1.23亿吨变成2600万吨,减产近八成。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鲁尔区的过去和现在,让学生直观感受鲁尔区的变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鲁尔区的转型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3.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枯竭地区的生产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案例亮点
1.贴近实际,激发兴趣:本节课以鲁尔区的真实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了解资源型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展示鲁尔区的过去和现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实际问题。
2.问题驱动,培养思维: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鲁尔区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通过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一、案例背景
本节地理课以“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引导学生理解资源型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鲁尔区作为德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曾经因煤炭资源丰富而辉煌一时,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鲁尔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升级,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
3.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情景创设,体验教学: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鲁尔区的变迁,让学生直观感受鲁尔区的实际情况。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枯竭地区的生产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师提醒学生在撰写作业时,要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内容准确。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13级规划姓名:王妍学号: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晓霞时间: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开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开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开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兴旺的“金三角〞: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照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2.2、煤炭资源丰富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德国90%。

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

工业废弃地改造案例分析

工业废弃地改造案例分析

南部公园
面积约172公顷,该园的 特点是拥有巨大的体育休 闲空间,包括足球场、山 地自行车道、赛马场、野 餐区等,游人也可以攀登 到南部垃圾山顶欣赏风景。
西部公园
占地220.7公顷,设有自然保护地,巨大的垃圾山构 成了该园最大的特征,垃圾山顶上将建造一座巨大 的大地艺术纪念碑,尺寸、长度均与原来的世贸中 心双子塔楼一样。
中心区
中心区是清泉湾南岸的一片平坦 区域,提供会议场所、艺术工作 室、滨水散步道、饭店、宴会厅 和露天市场等设施,展示清泉垃 圾填埋场的器械设备是其最大特 色,比如把旧驳船改装成漂流在 水面上的移动花园,这里还提供 来往曼哈顿的轮渡服务。
东部公园
占地195.2公顷,除了分 布着公园基础设施和几片 湿地之外,该园的最大特 点是包含一条东起里士满 大道、向西连接西海岸高 速的景观车道。
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鲁尔区的铁路网
鲁尔区有最稠密 的铁路运输网,铁路货 运量占德国铁路货运总 量的40%。鲁尔区的高 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 内任何地点距离都不超 过六公里。莱茵河鲁尔 区段是莱茵河航运最繁 忙的地段,这里运输量 的一半是铁矿石。
丰富的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
鲁尔工业区改造与国内外 工业废弃地改造案例分析
2014.9.18
鲁尔工业区区位分析
鲁尔区概况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 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 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 区。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 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 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 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 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 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 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和杜 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 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 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 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动力站被改造为多功能大厅
露天影院
配电站局部改造为餐厅
中心动力站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展示工业文明的景观公园
由旧办公楼改建的青年旅社
储气罐被改建成潜水俱乐部
儿童活动场所
锅炉房改造为红点设计博物馆 ,埃森, Norman Foster
关税联盟艺术学校,SANAA
科学公园,现为众多高新改变主要得益于众所周知的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IBA Emscher Park)。这项为期 10年的计划由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在1989年发起,旨在改变鲁尔区的物质环境形象,最终获 得巨大成功,并因此而广受好评。与以往狭隘的经济成长战略有所不同,这项计划踊跃促进创新企 业和生产集群的成长,以完全地不同的方式应对结构调整的挑战。显然,国际建筑展没可能解决鲁 尔区所面临的所有结构性问题,但它却展现出地区复兴的未来愿景。在此过程中,文化娱乐产业成 为打破阻碍地区现代化进程的精神约束的重要手段,并使得因石炭和钢铁企业衰亡而出现的大量棕 地得以重新利用。除此以外,国际建筑展还为埃森成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 成功运作将进一步促使鲁尔区更加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成长,并将其视为结构调整的崭新手段。 国际建筑展计划(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简称为IBA计划,该计划并不覆盖整个鲁 尔区,而是面向鲁尔区中部工业景观最密集、环境污染最严重、衰退程度最高的埃姆舍(Emscher) 地区,因此又被称为德国的埃姆舍公园(Emscherpark)模式。这是一个始于1989年、由鲁尔区的区 域管理委员会KVR组织实施的长达10年之久的区域性综合整治与复兴计划,该计划对鲁尔区工业结 构转型、旧工业建筑和废弃地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就业和住房 等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等等,给予了系统的考虑和规划。特别是,IBA计划以项目分解和国际竞赛 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创意源泉。
Ruhr Museum
改造保留了厂房原来包豪斯式的立面和原有工业景观, 一部富有OMA标签特色的电梯(玻璃通道)直通厂房 顶层,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关税同盟,这些令人印象 深刻的工业纪念碑不仅是容纳展品的容器,在某种意 义上,它构成了展览本身的一部分。
洗煤厂被改造成鲁尔博物馆,OMA
Ruhr Museum
Ruhr Museum
在逆工业化的过程中,鲁尔区开始对自身积 淀的区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思考,尤其重 视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借鉴英国、 瑞典等一些国家的经验,鲁尔区从1989年提 出"IBA计划",运用国际博览会形式,通过工 业旅游开发,达到区域复兴。经过长达10多 年的摸索,走过了一条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 发到区域性统一开发的模式,工业旅游已成 为鲁尔区的新时尚。 从景点开发模式来看,大致有四种具体模 式:(1)博物馆开发模式。最典型的是将一个 建于1854年的老钢铁厂改建为一个露天博物 馆,其特色是设计了可提供儿童开展各种活 动的游戏故事,导游由原工厂志愿者担任。 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2)休闲、 景观公园开发模式。蒂森公司将1985年停产 的一家企业改造为以煤、钢铁工业景观为背 景的大型景观公园。该公园占地2.3 km2,内 容丰富多样,既有青少年活动场所,又可进 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3)购物旅游相结合的 开发模式。即在工厂原址新建大型购物中心, 旁边仍保存原有工业设施的博物馆,还配套 建有美食文化街、体育中心、游乐园、影视 设施,吸引大量旅游和购物的人流。(4)传 统的工业区转换成现代科学园区、工商发展 园区、服务产业园区等。1998年,区域规划 机构制定了一条连接全区旅游景点的区域性 旅游路线,这条被称为"工业遗产之路"连接了 19个工业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 个典型工业城镇等,并规划了25条旅游线路, 几乎覆盖整个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在改 善区域功能和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 關稅聯盟第12 號中央礦井,也是埃森市的重要象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