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技术参数

合集下载

下肢关节康复器技术参数

下肢关节康复器技术参数

下肢关节康复器技术参数
数量:2台预算:1.6万元
1. 数码电路,微电脑控制、LCD大屏幕液晶屏显示运动角度、时间、速度。

2. 过载自动反转保护功能。

3. 膝、踝、髋关节均可运动。

4. 康复器大腿支架长度可调节范围不小于90mm,小腿支架长度可调节范围不小于100mm。

5. 康复器的调节范围:
a)大小腿支架之间的夹角(α)运动最大变化范围不小于125°
b)脚托板前后翻转角落(β)变化范围应不小于40°,左右移动角度(γ)变化范围应不小于40°。

6. 康复器额定载荷为200N,在额定荷载下应能平稳工作不卡滞,往复运行无异常撞击声。

7. 康复器整机工作噪音应不大于65dB。

8. 康复器腿支架夹角(α)的角速度调范围:最低速不大于1°/s,最高速度不小于2.5°
/s,并分档可调(大于6档)。

9. 康复器在于200N荷载下可连续工作时间大于2h。

10. 康复器设置手动控制件,使病人能自行控制康复器暂停或进行伸展运动(α向180°运
动)。

11. 康复器开机,按启动键后出现伸展运动,即大小腿支架之间的夹角(α)向180°运动
(伸展位置)。

12.具备简易踝关节康复功能
13.具有力矩保护功能
14.采用50厘米的滚珠丝杠,最长运行时间240分钟
15. 质保期:≥2年
16. 提供各种耗材、零配件供货价格
17. 供货期:合同签订后分批采购,接到订单后10个工作日内供货。

18. 资质要求:投标商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生产企业许可证。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关节机器人是一种利用电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各种复杂任务的机械装置。

本文将介绍关节机器人的技术参数,包括负载能力、速度范围、精度要求、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全面了解关节机器人的性能特点。

**1. 负载能力**关节机器人的负载能力是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重量。

通常来说,不同机器人的负载能力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用户可以选择适合的负载能力的机器人。

常见的关节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在10kg到500kg之间,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任务需求进行。

**2. 速度范围**关节机器人的速度范围是指它可以实现的最大移动速度和加减速度范围。

速度范围是关节机器人在不同任务下的重要参数,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速度范围。

一般来说,关节机器人的速度范围可以达到每秒1m到10m不等,而加减速度的范围也会相应变化。

**3. 精度要求**关节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精度,以保证任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精度要求包括位置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轨迹精度等方面。

一般来说,关节机器人的位置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而重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几十微米的水平,轨迹精度也符合实际任务需求。

**4. 控制系统**关节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其核心部分,它包括控制器、编程软件、传感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运行效果,因此具备稳定性、灵活性和易于操作等特点的控制系统是关节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开放式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

总结:关节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装备,其技术参数直接关系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

除了上述提及的负载能力、速度范围、精度要求和控制系统外,还有很多其他参数也需要考虑。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机器人的性能将会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关节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多个自由度关节的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和任务。

关节机器人的技术参数包括机器人的结构、轴数、负载能力、精度、速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节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1. 结构:关节机器人通常采用多关节链结构,每个关节链包含一个或多个关节。

常见的关节机器人结构包括SCARA、轴坐标、直线、Delta 等。

不同的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运动和操作。

2.轴数:关节机器人的轴数指机器人的自由度,也就是机器人可以控制的关节数量。

一般来说,轴数越多,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精度越高。

常见的关节机器人轴数有3轴、4轴、6轴、7轴等,不同的轴数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需求。

3.负载能力:关节机器人的负载能力是指机器人可以承载的最大重量。

负载能力通常包括负载的重量和对应的工具重量,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负载能力的机器人。

4.精度:关节机器人的精度是指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执行特定动作时达到的目标位置的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多次执行同一动作时达到的目标位置的一致性。

精度是衡量机器人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高精度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精度更高的关节机器人。

5.速度:关节机器人的速度是指机器人执行任务时的最大运动速度。

速度对于一些需要高效执行任务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速度越快,机器人的生产效率越高。

不同的关节机器人具有不同的速度范围,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机器人速度。

6.重复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器人重复执行同一动作时对目标位置的一致性。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保证机器人能够稳定地重复执行任务,具有良好的重复定位精度是关节机器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总之,关节机器人的技术参数包括结构、轴数、负载能力、精度、速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参数对于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关节机器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各项技术参数,以确保机器人能够满足任务的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踝关节智能康复装置产品技术要求铭凯医疗

踝关节智能康复装置产品技术要求铭凯医疗

2. 性能指标2.1 产品外观1) 产品成套设备中,所有紧固部分应无松动;2) 运动部件应运行顺畅,无卡顿,无异响;3)机器表面应光滑、平整、美观、整洁;4)产品的各零部件无变形、异物;5)产品的标签应清晰、正确。

2.2 运动角度产品辅助康复训练时的踝关节运动的最大运动范围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设备正常训练参数范围2.3 运动速度产品辅助康复训练时的踝关节运动的运动转速应符合表1 的速度要求。

2.4 频率产品辅助康复训练时的踝关节运动的最大频率应为6 次/分钟,误差±0.5 次/分钟。

2.5 软件控制系统2.5.1 灵活度训练灵活度训练有4 种训练模式,分别为跖屈背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组合运动,其中可以分别设置运动的正负极限和频率。

2.5.2 力量训练(1)产品在力量训练时有对应的高,中,低三档,每档训练强度应能承受相应的负载。

(2)力量训练有4 种训练模式,分别为跖屈背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组合运动,其中可以分别设置训练强度和运动时间。

2.5.3 健患侧结合训练其中可以分别设置训练强度和运动时间。

2.5.4 手动协调控制手动协调控制有12 个运动模式,分别为左背屈、左跖屈、左内翻、左外翻、左内旋、左外旋、右背屈、右跖屈、右内翻、右外翻、右内旋、右外旋,其中可以分别设置转速。

2.5.5 复位控制原点复位控制有2 个模式,分别为原点复位和系统强制复位。

a.原点复位有整体复位、左跖屈背屈复位、左内外翻复位、左内外旋复位、右跖屈背屈复位、右内外翻复位、右内外旋复位7 个复位选择。

b.系统强制复位是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系统复位;系统强制复位有整体复位、左跖屈背屈复位,左内外翻复位、左内外旋复位、右跖屈背屈复位、右内外翻复位、右内外旋复位7 个复位选择。

2.5.6 实时监测速度、位置及强度训练信息分别检测左右两侧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的速度、位置和强度训练信息。

2.6 急停功能产品在任何突发情况下,使用急停按钮,可以使产品立即停止运行。

-18.5英寸,膝关节到踝关节长度范围不小于347厘米;.pdf

-18.5英寸,膝关节到踝关节长度范围不小于347厘米;.pdf

品名1:骨科训练康复机器人(进口)1.功能要求1.1.下肢康复机器人应为因神经损伤导致行走功能障碍的早期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步行训练平台;1.2.通过机器腿带动,让早期患者在跑台上完成大量重复的生理步态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提供生物反馈。

最终达到脑功能重塑的效果,恢复患者步行能力。

2.适用人群2.1.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老年痴呆等疾病早期到后期、具有下肢行走障碍的患者。

3.技术参数要求3.1.机器腿3.1.1.适用于股骨长度(大转子至膝关节)不小于35 - 47厘米(13.8- 18.5英寸),膝关节到踝关节长度范围不小于35-47厘米;3.1.2.骨盆宽度不小于29 - 51厘米(11.4 - 20.1英寸),深度范围不小于5~24.5厘米,连续可调;3.1.3.驱动力调节≥范围0-100%3.1.4.髋关节活动度≥0至64°,连续可调;3.1.5.髋关节屈伸偏移范围≥-5°至 5°,连续可调;3.1.6.膝关节活动度≥0至85°,连续可调;3.1.7.膝关节屈伸偏移范围:0 至 8°,连续可调;3.1.8.背部支撑软垫高度范围:+/-100mm,深度范围:30-185mm,连续可调3.2.跑台3.2.1.常规机器人训练模式速度≥1.0-3.2公里/小时;3.2.2.跑台与步态驱动器同步参数≥0.2~0.7,连续可调;3.2.3.跑台行走面积≥110x50cm(LxW)。

3.3.减重系统3.3.1.静态减重最大重量≥135kg;3.3.2.动态减重变化区间≥0-85kg3.3.3.准确度≤±1kg3.3.4.患者最大身高≥200cm3.4.屏幕:3.4.1.医观屏:≥15”触摸屏幕3.4.2.患观屏:≥32”4.配置要求4.1.主机 1套4.2.成人机器腿(及绑带) 1套4.3.踝关节矫正器 1套4.4.减重固定带 1套4.5.医观屏 1个4.6.患观屏 1个4.7.遥控器 1个4.8.训练软件 1个4.9.说明书 1本品名9:肢体康复训练仪(进口)1 该型号专门为轮椅患者和有行动障碍的患者而设计,具超强适用范围。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

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原创实用版】目录1.关节机器人概述2.关节机器人的技术参数2.1 载重能力2.2 工作半径2.3 自由度2.4 负载2.5 重复性2.6 覆盖范围2.7 避障能力3.关节机器人的应用范围4.选择合适的关节机器人正文关节机器人技术参数关节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多个关节的机器人,其技术参数对于选择和使用关节机器人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节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1.载重能力:关节机器人的载重能力通常是指其能够承载的最大物体重量,通常从几千克到几吨不等。

2.工作半径:关节机器人的工作半径是指机械臂能够在空间中活动的最大距离,通常从几十厘米到数十米不等。

3.自由度:自由度可以用机器人的轴数进行解释,机器人的轴数越多,自由度就越多,机械结构运动的灵活性就越大,通用性强。

但是自由度增多,使得机械臂结构变得复杂,会降低机器人的刚性。

目前大部分机器人都具有 3~6 个自由度,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障碍进行选择。

4.负载:负载是指机器人在工作时能够承受的最大载重。

负载的计算需要考虑零件的重量和机器人抓手的重量。

5.重复性:重复性是指机器人在重复动作时的精度。

高精度的重复性对于需要精确放置的零件的加工和组装非常重要。

6.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是指机器人可以到达的工作空间范围。

覆盖范围越大,机器人可以完成的任务类型就越多。

7.避障能力:避障能力是指机器人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自动避开的能力。

避障能力对于在复杂环境中工作的机器人非常重要。

关节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精密自动化行业等。

手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年

手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年

手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手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本产品规范适用于手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系列产品。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d:恒定湿热试验GB/T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470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3技术要求3.1原材料a)产品的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所用元器件应洁净、无污染,对人体无害;b)所有零部件应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

3.2外观结构a)产品应洁净无污渍,产品外表面均应平整光滑,应无可能伤害人体的尖角、毛刺和飞边等;b)预留孔洞边缘应光滑,无尖刺、倒钩、针感;c)塑料件应塑化良好,无明显气泡、变形、划伤等缺陷;d)金属表面涂覆应均匀、不起泡、无龟裂、脱落、磨损,金属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e)外观各类说明功能的标识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标识功能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f)产品零部件应齐全、装配完整、正确,无错装、漏装等缺陷;固定连接的部位应连接可靠、牢固,无松动或脱落现象;g)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开关应灵活、可靠、方便、易于操作且有功能标志;显示屏应显示清晰,无划痕、破损现象。

3.3尺寸偏差产品各部件实际尺寸应与标示尺寸相符,允许偏差为±10%范围内。

如有特殊要求,可根据客户要求而定。

3.4电源适应性产品应能在电源标称电压值的±10%范围内正常工作。

3.5环境适应性a)高温试验产品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高温为40℃±2℃试验,试验持续时间2h,试验后外观无异常并能正常工作。

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 -回复

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 -回复

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回复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Lokomat是一种先进的机器人辅助康复设备,用于帮助患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它结合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为患者提供高效、个性化的康复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Lokomat的核心技术参数。

1. 动力学控制系统(KTS)Lokomat的动力学控制系统是整个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状态,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准确的力反馈和运动辅助。

KTS可以根据患者的力量和姿势调整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负载和运动范围,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2. 重力补偿系统Lokomat的重力补偿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感知患者的身体负载,并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

通过对重力的准确补偿,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运动,减少了外骨骼机器人对患者的负担,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3. 实时运动分析系统Lokomat的实时运动分析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轨迹和姿势,为康复师提供详细的运动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康复师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精确评估,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此外,实时运动分析系统还可以记录患者的康复训练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4. 足底感应系统Lokomat的足底感应系统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技术,能够准确感知患者的下肢运动和负荷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调整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和力反馈,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

同时,足底感应系统还可以记录患者的步态特征和平衡能力,为康复师提供更全面的评估依据。

5. 虚拟现实及交互界面Lokomat还配备了先进的虚拟现实和交互界面,为患者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康复训练体验。

患者可以通过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增加训练的乐趣和动力,并提高康复训练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虚拟现实界面还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运动场景和环境,帮助患者恢复步态和平衡功能。

总结:Lokomat是一种集先进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于一体的机器人康复设备。

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 -回复

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 -回复

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回复Lokomat 是一种运用于康复治疗的医疗设备,能够提供病人在两脚支撑的条件下进行步态训练的支持和引导。

Lokomat的核心技术参数对于了解这种设备的功能和效果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回答有关Lokomat核心技术参数的问题,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Lokomat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核心技术参数。

Lokomat由一个可调节的外骨骼机器人、一个物理支撑系统和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外骨骼机器人是Lokomat的核心部分,它包含着两条可调节的机器人腿,在病人的下肢肌肉群上提供支撑和辅助。

这个机器人运动系统是根据人体步态的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以模拟自然行走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

物理支撑系统主要由一条可调节的腰部支撑带组成,用于稳定病人的身体和姿势。

这个支撑系统使病人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步态训练,并减轻他们的体力负担。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Lokomat的大脑,它通过与机器人和支撑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交互,以实现对病人运动的监控和控制。

这个系统可以根据病人的特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并记录和分析病人的步态数据。

有了对Lokomat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其核心技术参数。

以下是Lokomat的几个重要技术参数:1. 腿部运动范围:Lokomat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模拟人体正常步态的运动范围。

这意味着它可以支持和引导病人在膝关节和髋关节上的正常运动,从而帮助他们恢复自然的步态模式。

2. 步态训练速度:Lokomat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和康复进展调整训练速度。

这个参数对于患有肌力和运动功能受限的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提高步态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3. 功能区分度:Lokomat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病人的步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他们的步态异常和康复需求。

这个技术参数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针对病人的特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产品技术要求2024年精选全文完整版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产品技术要求2024年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方法、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6754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T 33265 教育机器人安全要求GB/T 7932-2006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8196-2003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11291.2-2013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第2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GB/T 3785.1-2010 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 23821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3定义和术语3.1 肢体人的上肢和下肢(不包括头、颈、躯干部分)。

3. 2 康复训练机器人在康复护理、助老助残领域,用于辅助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失能人员进行康复训练与肢体功能恢复、重建、增强等的机器人。

3. 2 被动训练完全由机器人施力于人体的某一部分肢体,从而带动肢体关节做运动的训练,动力来源于设备。

3.4 4 主动助力训练机器人提供辅助助力,配合并帮助肢体进行运动,以使肢体做连贯运动的主动训练。

3.5 5 防护带用于受训练者保持训练位姿、防止身体倾斜的带子。

4型号编制方法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编制方法如下: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矫正轮胎型号示例: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为7*2型,标记为: 7*2型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5要求5.1 1 基本结构5.1.1.1 总体要求a)机器人应包括本体、控制系统以及相关应用软件。

上肢关节康复器主要技术参数

上肢关节康复器主要技术参数

上肢关节康复器主要技术参数肢体关节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关节的正常功能。

为了更好地实施肢体关节康复治疗,现代医疗设备中出现了肢体关节康复器。

肢体关节康复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康复治疗的设备,可以通过模拟关节运动和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

肢体关节康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对于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肢体关节康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作用。

1. 运动范围:肢体关节康复器能够模拟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通过控制关节的运动角度和范围,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不同的关节康复器具有不同的运动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康复器进行治疗。

2. 力矩控制:肢体关节康复器能够提供不同程度的力矩支持和控制,以适应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

通过调节力矩的大小和方向,康复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3. 速度控制:肢体关节康复器能够控制关节运动的速度,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康复需求。

在早期康复阶段,适当降低运动速度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而在后期康复阶段,适当提高运动速度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4. 智能化:现代肢体关节康复器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状态和康复进展。

基于这些数据,康复器能够自动调整运动参数和康复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5. 安全保护:肢体关节康复器具有多种安全保护功能,确保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康复器可以设置运动范围的上下限,防止关节过度伸展或过度弯曲;康复器还可以监测患者的肌肉活动和运动轨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停止运动。

6. 人机交互:肢体关节康复器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患者能够方便地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触摸屏、按钮等方式,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康复方案、调整运动参数和记录康复数据,提高康复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7. 便携性:现代肢体关节康复器通常设计紧凑轻便,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康复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编程环境:LabVIEW编程语言;
其他
1.认证许可,符合CE、FCC。
2.生产厂家对该项目出具的售后服务承诺书原件。
3.报名资质要求:生产厂家出具生物项目授权书原件。
4.交货期:合同签订后100工作日内。
5.质保期: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质保期为一年。
8.单轴拉压力传感器,灵敏度0.1N,范围-1000~1000N;
9.气压比例控制阀,具备气压测量功能。
10.控制柜:具备零位检测及限位保护;电气控制组件,如控制器、比例阀、传感器运放组件固定在控制柜中,气泵、气源在远处,由气管连接导入。
机器人软件
1.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提供整套机械机构二维/三维图纸及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
内翻/外翻方向:不小于30º/30º,精度0.1º。
4.转动力矩范围:在患者存在肌肉僵直的情况下,具有辅助患者运动到各方向最大范围的扭矩产生能力。
传感部分
5.具备末端力矩传感器、单轴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
6.角度传感器≥3个,精度0.01°,范围:-50~50°;
7.末端力矩传感≥3轴,灵敏度0.01Nm,范围-50~50Nm;
柔性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技术参数
设备名称
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加*指标为重要指标,必须达标)
机器人硬件
机械本体
1.多根气动肌肉并联(或连杆)设计方式;
趾屈方向:不小于25º/45º,精度0.1º;
内收/外展方向:不小于25º/25º,精度0.1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