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常用人名反应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697fb7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e.png)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1. Friedel-Crafts反应:由Charles Friedel和James Crafts于1877年首次报道的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
2. Grignard反应:法国化学家Victor Grignard于1900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合成反应。
3. Wolff-Kishner还原反应:德国化学家Kurt Heinrich Wolff和美国化学家Morris Kishner于1913年和1919年分别发现的一种有机还原反应。
4. Birch还原反应: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于1944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5. Cannizzaro反应:意大利化学家Stanislao Cannizzaro于1853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6. Gabriel重氮化反应:德国化学家Siegmund Gabriel于1887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7. Wurtz反应:法国化学家Charles Adolphe Wurtz于1855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8. Fries重排反应:德国化学家Karl Fries于1887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9. Hofmann消去反应:德国化学家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于1865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10. Robinson环加成反应:英国化学家Robert Robinson于1925年发现的一种有机化学反应。
有机人名反应及合成应用
![有机人名反应及合成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ca6d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2.png)
有机人名反应及合成应用有机人名反应是指由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推断出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实际反应过程的一种方法。
有机人名反应的命名往往来源于其发现者或发现机构的名字,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有机人名反应及其合成应用:1. 罗宾逊反应:由罗宾逊发现的罗宾逊反应是一种合成环烯酮的重要方法。
通过罗宾逊反应,可以将无活性的卡宾与α,β-不饱和酮反应,生成具有四元环结构的环烯酮化合物。
这种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和药物合成中应用广泛。
2. 高夫曼降解:高夫曼降解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将卤代烷通过碱性条件下与氨反应,生成相应的胺。
这个反应可以用来合成氨基酸、肽类化合物和药物等。
3. 迈克尔加成:迈克尔加成反应是一种合成碳-碳键的方法,通过在α,β-不饱和化合物中引入亲电试剂(如α,β-不饱和酮、醛或酯等)与亲核试剂(如醇、胺、硫醇等)反应,生成碳-碳键连接的产物。
这种反应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多功能化的特点,在天然产物合成和药物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4. 格氏反应:格氏反应是一种通过醛和胺反应生成次生胺的方法。
格氏反应可用于合成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对于药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5. 布德维格-康普斯基反应:布德维格-康普斯基反应是一种合成芳香化合物的方法,通过苯偶联反应将两个苯环与有机碘化合物反应,生成双芳香化合物。
这种反应可以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芳香化合物,对于有机化学研究和合成有重要的意义。
6. 克诺文格-柯西奇斯基重排反应:克诺文格-柯西奇斯基重排反应可以将酮分子中的一个甲基或芳基迁移到另一个位置,生成一个新的酮化合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酮化合物。
以上是一些有机人名反应及其合成应用。
这些反应为有机化学研究和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推动有机合成的发展以及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名命名的化学反应
![人名命名的化学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c751b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0.png)
人名命名的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以人名命名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1. 阿尔多利反应(Aldol reaction),以俄国化学家阿尔多利(Aldol)的名字命名,描述了碳-碳键的形成,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之一。
2. 伯克利-哈特利反应(Berkeley-Hartley reaction),以美国化学家伯克利(Berkeley)和哈特利(Hartley)的名字命名,用于合成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3. 格里格纳德反应(Grignard reaction),以法国化学家格里格纳德(Grignard)的名字命名,该反应用于合成碳-碳键和碳-金属键,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工具。
4. 巴尔-温克勒反应(Balz-Schiemann reaction),以德国化学家巴尔(Balz)和温克勒(Schiemann)的名字命名,用于合成芳香胺的重要反应。
5. 诺贝尔反应(Nobel reaction),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Nobel)的名字命名,描述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这些人名命名的化学反应代表了不同领域中科学家的贡献,通过命名反应来纪念他们的工作。
这些反应在化学研究和有机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持续影响着化学领域的发展。
常见有机人名反应
![常见有机人名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92f97035ef7ba0d4b733bad.png)
罕见有机人名反应之阿布丰王创作Beckman 贝克曼重排:酮肟在酸性条件下变酰胺的反应(己内酰胺)Cannizzarro 康尼查罗歧化:无α-H的醛在强碱下生成醇和羧酸的反应(苯甲醛)Claisen 克莱森酯缩合:酯在强碱下形成碳负离子对另一酯进行亲核加成消去的反应(有机合成最重要的反应之一)Clemmensen 克莱门森还原法:醛酮在锌汞齐和浓盐酸下还原为烃的反应(羰基变亚甲基)Cope 科浦消去反应:叔胺用过氧化氢处理后加热发生的消去反应(霍夫曼规则)Corey-House 科瑞-豪斯反应:卤代烃和二烷基铜锂试剂的偶联(重要的连接碳链的反应)Cram 克拉姆规则:亲核试剂优先从空间阻力小的一侧进攻Dickerman 狄克曼缩合:反应类似酯缩合,成环Diels-Alder 狄尔斯-阿德尔反应:一般为1,3-丁二烯的衍生物和乙烯的衍生物的反应(协同反应)Fehling 菲林试剂:新制氢氧化铜把醛氧化成酸Fisher 费歇尔投影式:把碳链投影,横键朝前,竖键向后Friedel-Crafts 傅-克反应:苯环上引入烃基或酰基的反应Gabriel 盖布瑞尔合成法:邻苯二甲酰亚胺盐和卤代烃反应制伯胺Gattermann-Koch 盖德曼-柯赫反应:芳烃和盐酸及一氧化碳反应生成芳醛的反应Grignard 格利雅试剂:有机合成最重要试剂之一,卤代烃和镁及乙醚可制得Haworth 哈武斯式:糖的立体投影式Hinsberg 兴斯堡反应:芳烃用于鉴别第一、第二、第三胺的反应,试剂苯璜酰氯Hofmann 霍夫曼消除:季胺碱加热后的消除反应,反应方向和查依采夫规则相反霍夫曼降解:酰胺在溴的碱溶液中生成少一碳的胺Hucker 休克尔规则:π电子数为4n+2时封闭环具有芳香性(有例外,还需考虑环内H的张力)Knoevernagel 克脑文盖尔反应:醛酮在弱碱下和有α-H的化合物的缩合反应Lindar 林德拉催化剂:钯用碳酸钙醋酸铅处理,使活性降低,部分加氢的试剂Lucas 卢卡斯试剂: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的溶液,用于鉴别昆季叔醇Mannich 曼尼许反应:有α-H的酮和甲醛及铵盐的水溶液反应生成β氨基酮的反应Markownikoff 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分歧错误称烯烃加成时氢加氢多的碳Meerwein-Ponndorf 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法:异丙醇铝把醛酮还原成醇的反应,逆反应为Oppenauer 欧芬脑氧化Perkin 珀金反应芳香醛和酸酐在羧酸钠存在下发生的类似羟醛缩合的反应,可得到α,β不饱和芳香酸。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5e4ff39eefdc8d376ee32c8.png)
取代反应:1,加特曼反应:加特曼(Gattermann L)发现:用催化量的金属铜代替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作催化剂,也可使重氮盐与盐酸或氢溴酸反应制得芳香氯化物或溴化物。
这样进行的反应叫做加特曼反应。
2,加特曼-科赫反应:苯、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生成苯甲醛,此反应称为加特曼-科赫反应。
3,傅-克反应:芳香化合物芳环上的氢被烷基取代的反应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芳香化合物芳环上的氢被酰基取代的反应称为傅-克酰基化反应;统称傅-克反应。
4,布赫尔反应:萘酚在亚硫酸氢钠存在下与氨作用,转变成相应萘胺的反应称为布赫尔反应。
5,齐齐巴宾反应:吡啶与氨基钠反应,生成α-氨基吡啶,如果α位已被占据,则得γ-氨基吡啶,但产率很低。
这个反应称为齐齐巴宾(Chichibabin)反应。
6,刚穆伯—巴赫曼反应:芳香重氮盐中的芳基在碱性条件下与其它芳香族化合物偶联成联苯或联苯衍生物的反应称为刚穆伯(Gomberg)—巴赫曼(Bachmann)反应。
7,柯尔伯—施密特反应:干燥的酚钠或酚钾与二氧化碳在加温加压下生成羟基苯甲酸的反应称为柯尔伯—施密特(Kolbe-Schmitt)反应。
8,威廉森合成法:在无水条件下,醇钠和卤代烷作用生成醚的反应称为威廉森(Williamson A W)合成法。
9,席曼反应:芳香重氮盐和氟硼酸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氟硼酸盐,后者加热分解产生氟苯,这称为席曼(Schiemann)反应。
10,桑德迈耳反应:1884年,桑德迈耳(Sandmeyer T)发现: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的催化下,重氮盐在氢卤酸溶液中加热,重氮基可分别被氯或溴原子取代,生成芳香氯化物或溴化物。
这一反应称为桑德迈耳反应。
11,普塑尔反应:一些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或稀酸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子内的偶联反应。
这个反应是普塑尔(Pschorr R)在寻找合成菲环的新方法中首先发现的,故称为普塑尔反应。
12,瑞穆尔—悌曼反应:酚与氯仿在碱性溶液中加热生成邻位及对位羟基醛的反应称为瑞穆尔—悌曼(Reimer —Tiemann)反应。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41da6c97e21af45b307a8f9.png)
一、Arbuzov 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与一个新得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或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
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就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得基团。
本反应就是由醇制备卤代烷得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如果反应所用得卤代烷R’X得烷基与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得烷基相同(即R'=R),则Arbuzov反应如下:这就是制备烷基膦酸酯得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RP(OR')2与次亚膦酸酯R2POR'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反应机理一般认为就是按SN2 进行得分子内重排反应:反应实例二、A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三、Baeyer——--Villiger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得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得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就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得3-—-苯基丁酮与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得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得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就是还就是有一定得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得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得就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得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就是最好得氧化剂。
这类氧化剂得特点就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0ee3017c77da26925c5b0d7.png)
一、Arbuzov 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
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 或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
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R'X 的烷基和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 的烷基相同(即R' = R),则Arbuzov 反应如下:这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RP(OR')2和次亚膦酸酯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反应机理一般认为是按S N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反应实例二、A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三、Baeyer----Villiger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
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0d07354866fb84ae45c8dec.png)
一、Arbuzov 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
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 或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
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R'X 的烷基和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 的烷基相同(即R' = R),则Arbuzov 反应如下:这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RP(OR')2和次亚膦酸酯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反应机理一般认为是按S N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反应实例二、A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三、Baeyer----Villiger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
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
有机化学中国人名反应
![有机化学中国人名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25d59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f.png)
有机化学中国人名反应中国人名反应是指以中国有机化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有机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是由这些化学家发现或发展,并且对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将介绍几个著名的中国人名反应。
1. 曾光明反应曾光明反应是由中国有机化学家曾光明教授于1981年首次报道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催化剂,能够将酮类化合物与硅醚反应,形成相应的醇类化合物。
曾光明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高效地构建C-O键,是合成醇类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2. 毛宗回反应毛宗回反应是由中国有机化学家毛宗回教授于1978年首次报道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催化剂,能够将酮类化合物与有机硅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醇类化合物。
毛宗回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合成复杂有机分子。
3. 李盛骏反应李盛骏反应是由中国有机化学家李盛骏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报道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催化剂,能够将炔烃与醛类化合物反应,形成相应的α,β-不饱和醛类化合物。
李盛骏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高效地构建C-C键和C=O键,是合成复杂有机分子的重要工具。
4. 王立群反应王立群反应是由中国有机化学家王立群教授于1992年首次报道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以过渡金属催化剂为催化剂,能够将酮类化合物与炔烃反应,形成相应的烯醇类化合物。
王立群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高效地构建C-C键和C-O键,是合成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重要工具。
5. 陈茵反应陈茵反应是由中国有机化学家陈茵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报道的一种重要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以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催化剂,能够将酮类化合物与酸类化合物反应,形成相应的酯类化合物。
陈茵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高效地构建C-C键和C-O键,是合成酯类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ddbaa14431b90d6d85c772.png)
一、Arbuzov 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R′Cl。
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 或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R’X的烷基和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 的烷基相同(即R' = R),则Arbuzov 反应如下:这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RP(OR')2和次亚膦酸酯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反应机理一般认为是按S N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反应实例二、Arndt-Eister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三、Baeyer--—-Villiger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
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875aa7eefdc8d377ee3231.png)
一、Arbuzov 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与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
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 或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
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就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就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R'X 的烷基与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 的烷基相同(即R' = R),则Arbuzov 反应如下:这就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RP(OR')2与次亚膦酸酯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反应机理一般认为就是按S N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反应实例二、Arndt-Eister 反应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三、Baeyer----Villiger反应反应机理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
因此,这就是一个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与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就是还就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就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就是最好的氧化剂。
基础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基础有机化学人名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cef9d6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2.png)
基础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反应被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这些被称为人名反应。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化学家们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并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基础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1. 邻菲罗啉重排反应(Friedel-Crafts重排反应)邻菲罗啉重排反应是以法国化学家Charles Friedel和美国化学家James Crafts的名字命名的。
该反应可以将芳香烃转化为更高反应活性的中间体,如芳香醇、醛、酮等。
这个反应通常发生在有氯化铝或氯化铟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存在下。
邻菲罗啉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可用于合成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如苯甲酸、乙酸苯酯等。
2. 斯内夫反应(SnCl4催化的醇醚缩合反应)斯内夫反应以德国化学家Heinrich Snethlage的名字命名。
该反应是一种使用SnCl4作为催化剂,在醇和醚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
斯内夫反应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可用于合成醚、酯等化合物。
此外,其他的Sn催化剂也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醇醚缩合反应。
3. 阿尔金反应(AlCl3催化的醛酮缩合反应)阿尔金反应是以德国化学家Heinrich Alkohol的名字命名。
该反应是一种醛和酮之间的缩合反应,使用AlCl3作为催化剂。
阿尔金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应用于合成α,β-不饱和酮、羧酸等化合物。
4. 卡巴列罗反应(Gabriel合成)卡巴列罗反应以德国化学家Siegmund Gabriel的名字命名。
该反应是一种通过使用氨和HCl与马来酰亚胺反应,生成胺的方法。
这个反应被广泛用于制备一级胺,并且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5. 罗宾森环化反应(Robinson环化反应)罗宾森环化反应是以英国化学家Sir Robert Robinson的名字命名。
这个反应可以将某种具有共轭体系的化合物环化为具有更稳定的环形结构。
罗宾森环化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和人工合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00种有机化学人名反应(有机化学)
![100种有机化学人名反应(有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0a05c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3.png)
1. ArndtEistert反应醛、酮与重氮甲烷反应失去氮并重排成多一个CH2基的相应羰基化合物这个反应对于环酮的扩环反应很重要。
OCH2N2O-CH2NNN2重排O2. BaeyerVilliger氧化应用过氧酸使酮氧化成酯。
反应中在酮的羰基和相邻的碳原子之间引人一个氧原子。
如由樟脑生成内酯OCH3CH3CH3OOCH3CH3H2SO5有时反应能生成二或多过氧化物但环状酮转变为内酯能得到单一的预期产物。
合适的酸为过硫酸Caro’s 酸、过氧苯甲酸、三氟过氧乙酸。
除环酮外无环的脂肪、芳香酮也可发生此反应。
二酮生成酸酐类、α、β不饱和酮得到烯醇酯类。
3. Bechamp还原可用于工业制备在铁、亚铁盐和稀酸的作用下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能还原成相应的芳香胺。
C6H5-NO2 2Fe 6HCl C6H5-NH2 2FeCl3 2H2O。
当某些盐FeCl2、FeCl3、FeSO4、CaCl2等存在时所用酸无论是过量还是少量甚至在中性溶液中都能够进行这种还原。
此方法适用于绝大部分各种不同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有时也用来还原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4. Beckmann重排醛肟、酮肟用酸或路易斯酸处理后最终产物得酰胺类。
单酮肟重排仅得一种酰胺混酮肟重排得两种混合酰胺。
但一般质子化羟基的裂解和基团R的转移是从相反的位置同时进行的。
NOHRRRNHRONRROHRNHRO 无论酯酮肟和芳酮肟都会发生此反应。
环酮肟重排得内酰胺这在工业生产上很重要利用此反应可帮助决定异构酮肟的结构。
5. Beyer喹啉类合成法芳香伯胺与一分子醛及一分子甲基酮在浓盐酸或ZnCl2存在下反应生成喹啉类化合物。
NH2NHRRHNRRRCHORCOCH3HCl H2这是对Doebner-Miller喹啉合成法的改进。
Doebner-Miller合成法由芳胺和不饱和醛或酮反应得到喹啉衍生物。
NH2NHCH3HNCH3 H2CH3O2CH3CHO 6. Blanc氯甲基化反应芳香族化合物苯、萘、蒽、菲、联苯及衍生物在ZnCl2或NH4Cl、AlCl3、SnCl4、H2SO4、H3PO4 存在下用甲醛和极浓盐酸处理发生芳香化合物的氯甲基化反应。
有机人名反应大全
![有机人名反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fedac4eefdc8d377ee32c9.png)
索引:Arbuzov反应Arndt—Eister反应Baeyer—Villiger 氧化Beckmann 重排Birch 还原Bischler-Napieralski 合成法Bouveault—Blanc还原Bucherer 反应Cannizzaro 反应Chichibabin 反应Claisen 酯缩合反应Claisen—Schmidt 反应Clemmensen 还原Combes 合成法Cope 重排Cope 消除反应Curtius 反应Dakin 反应Darzens 反应Demjanov 重排Dieckmann 缩合反应Elbs 反应Eschweiler—Clarke 反应Favorskii 反应Favorskii 重排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Fries 重排Gabriel 合成法Gattermann 反应Gattermann—Koch 反应Gomberg—Bachmann反应Hantzsch 合成法Haworth 反应Hell-V olhard-Zelinski 反应Hinsberg 反应Hofmann 烷基化Hofmann 消除反应Hofmann 重排(降解)Houben-Hoesch 反应Hunsdiecker 反应Kiliani 氰化增碳法Knoevenagel 反应Knorr 反应Koble 反应Koble-Schmitt 反应Leuckart 反应Lossen反应Mannich 反应Meerwein—Ponndorf 反应Meerwein—Ponndorf 反应Michael 加成反应Norrish I和II 型裂解反应Oppenauer 氧化Paal-Knorr 反应Pictet-Spengler 合成法Pschorr 反应Reformatsky 反应Reimer—Tiemann 反应Reppe 合成法Robinson 缩环反应Rosenmund 还原Ruff 递降反应Sandmeyer 反应Schiemann 反应Schmidt反应Skraup 合成法Sommelet—Hauser 反应Stephen 还原Stevens 重排Strecker 氨基酸合成法Tiffeneau-Demjanov 重排Ullmann反应Vilsmeier 反应Wagner—Meerwein 重排Wacker 反应Williamson 合成法Wittig 反应Wittig-Horner 反应Wohl 递降反应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Yurév 反应Zeisel 甲氧基测定法Arbuzov(加成)反应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dfb8c2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e.png)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取代反应:1,加特曼反应:加特曼(GattermannL)发现:用催化量的金属铜代替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作催化剂,也可使重氮盐与盐酸或氢溴酸反应制得芳香氯化物或溴化物。
这样进行的反应叫做加特曼反应。
2,加特曼-科赫反应:苯、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生成苯甲醛,此反应称为加特曼-科赫反应。
3,傅-克反应:芳香化合物芳环上的氢被烷基取代的反应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芳香化合物芳环上的氢被酰基取代的反应称为傅-克酰基化反应;统称傅-克反应。
4,布赫尔反应:萘酚在亚硫酸氢钠存在下与氨作用,转变成相应萘胺的反应称为布赫尔反应。
5,齐齐巴宾反应:吡啶与氨基钠反应,生成-氨基吡啶,如果位已被占据,则得-氨基吡啶,但产率很低。
这个反应称为齐齐巴宾(Chichibabin)反应。
6,刚穆伯—巴赫曼反应:芳香重氮盐中的芳基在碱性条件下与其它芳香族化合物偶联成联苯或联苯衍生物的反应称为刚穆伯(Gomberg)—巴赫曼(Bachmann)反应。
7,柯尔伯—施密特反应:干燥的酚钠或酚钾与二氧化碳在加温加压下生成羟基苯甲酸的反应称为柯尔伯—施密特(Kolbe-Schmitt)反应。
8,威廉森合成法:在无水条件下,醇钠和卤代烷作用生成醚的反应称为威廉森(WilliamonAW)合成法。
9,席曼反应:芳香重氮盐和氟硼酸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氟硼酸盐,后者加热分解产生氟苯,这称为席曼(Schiemann)反应。
10,桑德迈耳反应:1884年,桑德迈耳(SandmeyerT)发现: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的催化下,重氮盐在氢卤酸溶液中加热,重氮基可分别被氯或溴原子取代,生成芳香氯化物或溴化物。
这一反应称为桑德迈耳反应。
11,普塑尔反应:一些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或稀酸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子内的偶联反应。
这个反应是普塑尔(PchorrR)在寻找合成菲环的新方法中首先发现的,故称为普塑尔反应。
12,瑞穆尔—悌曼反应:酚与氯仿在碱性溶液中加热生成邻位及对位羟基醛的反应称为瑞穆尔—悌曼(Reimer—Tiemann)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常用人名反应
有机合成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过程。
在有机合成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常用的人名反应,这些反应以人名命名,代表了该反应的发现者或者重要贡献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名反应,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阐述。
一、格氏反应(Gattermann Reaction)
格氏反应是一种用于合成醛的重要反应。
它是由德国化学家格氏(Gattermann)于1898年发现的。
格氏反应通过在芳香化合物上引入氰基,然后将其加氢还原,得到相应的醛。
格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醛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二、斯特雷克反应(Strecker Reaction)
斯特雷克反应是一种合成α-氨基酸的方法,由德国化学家斯特雷克(Strecker)于1850年发现。
该反应通过使用醛、氰化物和胺,经过缩合和水解反应,合成出具有氨基酸结构的化合物。
斯特雷克反应是合成氨基酸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
三、沃尔夫-克尼希反应(Wolf-Kishner Reduction)
沃尔夫-克尼希反应是一种将醛或酮转化为对应的烷烃的方法。
该反应由德国化学家沃尔夫(Wolf)和克尼希(Kishner)于1912年发
现。
沃尔夫-克尼希反应通过使用氨水和氢醇钠,将醛或酮转化为相应的烷烃。
这种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格里格纳德试剂(Grignard Reagent)
格里格纳德试剂是一类由法国化学家格里格纳德(Grignard)于1900年发现的有机金属试剂。
格里格纳德试剂可以与卤代烃反应,生成烷基镁试剂。
这些烷基镁试剂可以与酮、醛、酸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合成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格里格纳德试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费舍尔试剂(Fisher Reagent)
费舍尔试剂是一种用于合成酮的试剂,由德国化学家费舍尔(Fisher)于1895年发现。
费舍尔试剂是一种亲电性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的复合物,可以与胺发生加成反应,合成出酮化合物。
费舍尔试剂在合成酮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六、苯基锂试剂(Phenyllithium)
苯基锂试剂是一类由美国化学家弗林特(Flint)于1941年发现的有机金属试剂。
苯基锂试剂可以与酮、醛、酸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合成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苯基锂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人名反应及其原理和应用。
这些反应代表了有机合成领域中的重要突破和进展,为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合成的原理和机制,为合成出更复杂、更有机活性的化合物提供基础。
有机合成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名反应的贡献,它们为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