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zgq
慢慢走,欣赏啊(作文)
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一条风景极佳 的大路上,有一条标语: “慢慢走,欣赏啊!”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慢慢走,欣赏啊!》 一文中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 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 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 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
• 从小至今,每个中学生肯定经历过很多美 好事物,从中可以找到许多切合“慢慢走, 欣赏啊”这则材料的人与事,比如不畏挫 折的人生经历,激荡生命活力的青春岁月, 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在记忆中流光溢彩 的真情体验,等等。但本题又是有限制的, 必须注意在享受美好事物的过程中,突出 对其中的趣味的领略,着力写出自己的真 情实感。
•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非常美的。大自 然的怀抱中,有群山、河流、大海、草 原…,它们在日月星辰的照耀辉映下,向 我们展示出一幅又一幅美不胜收的风光画 卷。祖先们在生存劳动之余,开始在陶罐、 岩壁上涂涂画画,一代又一代,创造了许 许多多瑰丽灿烂的诗文书画、优美动人的 音乐舞蹈…当我们有幸站在这些美好的事 物面前,怎能不驻足流连,去欣赏、去领 略、去感悟这美丽的世界呢?
• 面对内涵丰赡的上海世博会,在迈开双腿 用眼去看时,还要静下心来,用脑思索。 如果限于前者,只能是赶庙会式的“看热 闹”;有了后者,方能进入文明盛会中去 “看门道”。上海世博会的美,远胜于阿 尔卑斯山的美,不但摇曳着自然美,更流 动着建筑、科技、文化、艺术及交流、和 谐、共生共荣等各种人文美,更需要静静 欣赏,慢慢品味,“慢慢走,欣赏啊!”
参考立意:
• 一、所谓“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以 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人生;只要你 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份充实,多一份尊重, 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家园。人 生的本源意义并不在于劳顿终生,而在于 悠闲自得的享受生活。如果我们只是将短 暂的生命抛掷在虚无的奔走中,那就不可 能给作为生命的存在意义增添什么色彩。
慢慢走欣赏啊作文
篇一:《作文---《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山谷中有一条路,路旁立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意在劝告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无暇欣赏路上迷人的风光而留下遗憾。
读了上述材料,请你自选角度,联系有关见闻、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注意: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慢慢走,欣赏啊!》一文中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
从小至今,每个中学生肯定经历过很多美好事物,从中可以找到许多切合“慢慢走,欣赏啊”这则材料的人与事,比如不畏挫折的人生经历,激荡生命活力的青春岁月,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在记忆中流光溢彩的真情体验,等等。
但本题又是有限制的,必须注意在享受美好事物的过程中,突出对其中的趣味的领略,着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立意:所谓“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人生;只要你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份充实,多一份尊重,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家园。
范文慢慢走,一路欣赏啊听说阿尔卑斯山谷中,在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上,有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在万事皆追求速度的今天,我们只关心事情的结果,却从未真正静下心来品味一下它们的过程,以平和的心境去欣赏那些被人们遗忘的美丽景色。
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段QQ聊天,取代了以往亲人、朋友维系感情的书信,不再需要一字一句的斟酌下笔,不再需要漫长的希冀和等待,虽然解了相思苦,却没了等待的甜蜜。
出门旅行,更多的人选择坐飞机,飞机很快的把他们送到目的地,让我们来不及寂寞,也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体会不到旅行的快乐。
“慢慢走,欣赏啊!”解析
• • • • • 摹仿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像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三、作者生平
笔名:孟实、盟石; 1897-1986; 生于安徽桐城; 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 美学代表作《文艺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谈美》《诗 论》 《西方美学史》
与夫人奚今吾女士
学术成就
• 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 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 早在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 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 •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 其《我与文学及其它》、《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 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 来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的。
六、课文讲解
(一)课文分析:
段1 :开宗明义提出主题:“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段2:说明艺术和人生不是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段 3 :对艺术和人生关系综合论述,提出“离开人生便无 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 段4:进一步提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从第五自然段起:具体论述
• 朱光潜、李泽厚、蔡仪、高尔泰、宗白华——中 国当代五大美学家。 • 宗白华《美学散步》。
四、作者作品
《谈美》
建立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 对艺术与人生关系; “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 脉络: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 特点; 抒发人格理想、审美理想; 提出美学研究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 化”。
朱光潜《慢慢走_欣赏啊》说课讲解
折陶 腰渊 向明 乡不 里为 小五 儿斗
米
《苏格拉底之死》 大卫(法)
苏格拉底名言: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无知即罪恶。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 的工具和方法。
东 施 效 颦
上品文章与完美 生活的共同点
引申
类比
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 反举:俗人、伪君子
的生活, 有“源头活 引用:朱熹诗句、“沐
情趣丰富的人:神仙一般的自由— 艺术家 情趣干枯的人: 和蝇蛆争温饱 — 俗人
对比
借用 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 : 慢慢走,欣赏啊
劝告人们要懂得欣赏生活。
阿尔卑斯山风光
小结
一、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
人 生
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 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的 2、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充
比喻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类比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好文章 — 一字一句中都可以 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完 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用典:陶渊明不肯为 五斗米折腰;苏格拉 底临刑还债。
好文章—至性深情的流露;至 性深情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 情趣与景物的比照 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引用:“东施效颦”、 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本色 克罗齐之语 才有和谐完整。
2、有人认为,“审美生活”是个人化、封闭 性、有回避生活矛盾倾向的有限生活方式, 而“有意义生活”是社会化的、开放性的、 可以拓展到整个人类的无限生活方式。对 此,你有什么看法?
3、你的理想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能否具体 谈一谈?
O(∩_∩)O谢谢
《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二、课文分析
• ❀ 有人讲“生活就是艺术”,我不太认同这 种说法,生活就是有血有肉、有悲欢有离合、酸 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客观现实,而艺术与现实并 非一一对应,甚至相差甚远。只是我们可以像对 待艺术那样对待生活,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罢 了。所以,我认为应该把“生活就是艺术”这句 话换个说法,即“常人对待生活,要像艺术家对 待艺术作品那样,学会审美”。
三、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 ❀ 在人们竭力追求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如何实 现艺术人生?
二、课堂讨论
• ❀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好文章是完整的有机体,完美的生活要追求全人 格的美。文章要“修辞立其诚”,艺术化的人生 要本色,至性深情。艺术创造要执着严肃,人生 要有理想信仰,重然诺。“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 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接着作者 进一步探讨了善恶与美丑的关系、美感与实用、 人生的限制与最高自由等艺术领域的核心问题, 指出最高的伦理的活动和科学的活动还是艺术的 活动。人类摆脱肉体需求的限制,进行自由的活 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就是人生最上的理想。 抛开现实功利,“慢慢走,欣赏啊!”是诗意的 人生态度。面对物欲化、功利化的现实人生,艺 术、美指出了超越的途径,赋予生命个体精神自 由。
二、课堂讨论
• ❀ 本文的现实意义 • 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 名利,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 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 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这种分别究竟以什么 为标准呢?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的最高目的是 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个问题也各 有各的见解。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 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 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于他的心灵。 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 灵生活。
命题作文“慢慢走,欣赏啊”导写示例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模拟金题】美学家朱光潜曾在《谈美》中这样写道: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是朱光潜对读者的祝福,也是对生活的启发。
在生活中,你是否会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之美呢?请以“慢慢走,欣赏啊”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导引】“慢慢走,欣赏啊”出自朱光潜的《谈美》,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传递出了一个观点: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枯竭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
如果说后者是俗人,那前者就是艺术家。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所以这篇作文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记叙一段在生活中欣赏美、感知美的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心境平和,不急不躁,真正感受到美的浸润。
具体而言,在构思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美”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可以阐释为具体的事物,比如美景、艺术品等等,这些事物大家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此外,“美”也可以阐释为人性之美,比如乐于助人的小伙子身上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善良,或者是拾荒老人对流浪动物所展露出的怜惜与温情,如果选择这种类型的素材,在写作时要时刻注意扣题,阐明“美”的具体含义。
其次,“慢慢走,欣赏啊”强调在接触美的过程中,要持有一种欣赏的心态,所以要重点写出“美”对自己心灵的浸润与启迪,比如欣赏了皮影戏之后,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惊艳与赞叹等等。
最后在写法上,“欣赏”的过程与感受应该是文章的重点,在写作时要进行详写,其他部分则应适当简略。
【佳作示例一】慢慢走,欣赏啊◎居奕辰古人云:“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件衣,一份信模拟考场□编辑/高明燕导写示例“慢慢走,欣赏啊”命题作文文|康虞佳54作文与考试·初中版仰。
读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有感
读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有感
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一文,回味绵长。
他说:人生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有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驶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斑斓的世界。
晶莹的雪山有着*清玉洁的美,潺潺的小溪有着清秀自然的美,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宽广豪放之美,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
当然,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身上散发的美也不同,每一种美都有它独特诱人的特点。
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人,才会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作为教师,要扪心自问:我是否能静心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是否能以欣赏的目光对待教育的对象,是否愿意感受我们现在的这份职业。
《“慢慢走,欣赏啊!”》教案
《“慢慢走,欣赏啊!”》教案“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一、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体会作者散文化说理的论述方式,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人生、艺术、人生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2.内容提示本文是朱光潜《谈美》一书的最后一章,是我国美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文章提出的口号“慢慢走,欣赏啊”,是对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著名格言,被许多人传诵引用。
文章提醒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匆匆忙忙疾驶而过,要懂得慢慢欣赏人生的风景,表达了作者从生活中发掘艺术,将艺术融入生活的美学思想。
三、作者生平朱光潜,笔名孟实、盟石。
一八九七年九月十九日生于清代著名文学流派桐城派发祥地安徽省桐城县双井村。
父亲朱黼卿是位有较深古典文学修养的私塾教师,母亲是位典型的中国旧式妇女。
朱先生兄弟三人,他居长,两个弟弟一名朱光澄,一名朱光泽。
朱先生从六岁时起便在父亲督导下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
他读过并大部背诵过“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诗》,看过《史记》、《通鉴辑览》,写过科举制所采用的策论时文。
十五岁时被送进官办小学,逾半年升入桐城县中学。
这所中学是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创办的,当时的校长孙闻国、国文教师潘季野在古典经文及诗词方面都很有造诣,朱先生在他们的熏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旧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九一七年,朱先生中学毕业后,在桐城大关小学当了半年的小学教师。
此时朱先生十分向往考进北京大学,但因家境贫寒,拿不起高昂的学费,所以只好就近上了不收费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朱先生发现这所学校师资力量和学术气氛还不如桐城中学,非常失望,恰好一年之后,遇到教育部选派一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到香港大学深造的机会,经考试合格遂转至香港。
在香港大学近四年,主要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心理学,此外还学了点教育学。
通过这些学习,朱先生的学术视野大大开阔了,并滋生了对英国学术文化的钦敬和向往。
一九二三年夏天,他在香港大学毕业后,经过同班同学高觉敷的介绍,朱先生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校长张东荪。
“慢慢走,欣赏啊!”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人人都希望 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 富无关,同内心相连。作为教师,少一些繁复,多一些 纯真,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坦率,珍惜那些简单朴素的 快乐,才能做一个真正懂得美的人。
感悟片段二
“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
如在阿尔比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 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 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无趣的囚牢。这是一 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答案
1、理解美学家所说的“一篇生命史就是一种作品”。 答:艺术和“实际人生”隔了一层,但却关乎整个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因此,完美的生 活、艺术化的人生应该像“上品文章”一样具有和谐、至 情、本色和情趣的“美点”。 2、结合作品,规划自己实现“人生的艺术化”的道路。 答:要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必须做“生活上的艺术家”。 按照美学家所说的,“生活上的艺术家不但能认真而且能 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主 旨
1. 提醒人们在人生的 道路上不要匆匆忙 忙疾驶而过,要懂 得慢慢欣赏人生的 风景。 2. 表达了作者从生活 中发掘艺术,将艺 术融入生活的美学 思想。
写作特点
论述方式:散文化的说理。
研习与思考
1.理解美学学家所说的“一篇生命史就 是一种作品”。 2.结合作品,规划自己实现“人生的艺 术化”的道路。
感悟小结
其实所谓“慢慢走,欣赏啊”,就是希望我
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人生;只要 我们多一份从容,多一份充实,多一份尊重, 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家园。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 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前俱空。”
朱光潜《慢慢走_欣赏啊》
-
3
《谈美》 《诗论》 《西方美学史》
-
4
文本赏析 一、关于本文谈论的主要话题
关艺 系术
与 人 生 的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 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 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 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的艺术化
-
5
二、主要观点 1、“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
7
折 米陶 腰渊 向明 乡不 里为 小五 儿斗
-
8
《苏格拉底之死》 大卫(法)
-
9
苏格拉底名言: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无知即罪恶。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 的工具和方法。
-
10
东 施 效 颦
-
11
上品文章与完美 生活的共同点
引申
类比
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 反举:俗人、伪君子
2、有人认为,“审美生活”是个人化、封闭 性、有回避生活矛盾倾向的有限生活方式, 而“有意义生活”是社会化的、开放性的、 可以拓展到整个人类的无限生活方式。对 此,你有什么看法?
3、你的理想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能否具体 谈一谈?
-
23
O(∩_∩)O谢谢
-
24
-
1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较 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
2
• 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 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 《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 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于 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 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 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 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 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断。
大学语文慢慢走,欣赏啊!
返回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作者逸事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返回
相关评论
沈从文的作品得山川之助,光潜先生的笔墨则更 多由中西方浩瀚的典籍之海流溢而出。读沈从文,可 流连山水,纵情之所之,虽然《边城》式的清醇的旁 边,陈列着粗犷拙直,但那身在旷野的逍遥,却是沈 从文的好友、身为当年“京派”另一主将的光潜先生 所不能贡献的。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 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 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聘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 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 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 不佩服。(郜元宝《远远望去的印象》)
作者介绍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 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 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 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 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 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 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 学大师。
关于朱光潜的治学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 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 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 作势。(《谈人生与我》)
朱光潜语录
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 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辨别一 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 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 造。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 是趣味的修养。《文学的趣味》
返回
背景简介
《谈美》是朱光潜建立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 之一,渗透了作者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全书从 “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 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 道来,抒发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 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作文---《慢慢走,欣赏啊》
阿尔卑斯山山谷中有一条路,路旁立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意在劝告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无暇欣赏路上迷人的风光而留下遗憾。
读了上述材料,请你自选角度,联系有关见闻、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注意: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慢慢走,欣赏啊!》一文中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
从小至今,每个中学生肯定经历过很多美好事物,从中可以找到许多切合“慢慢走,欣赏啊”这则材料的人与事,比如不畏挫折的人生经历,激荡生命活力的青春岁月,优美如画的自然风景,在记忆中流光溢彩的真情体验,等等。
但本题又是有限制的,必须注意在享受美好事物的过程中,突出对其中的趣味的领略,着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立意:所谓“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人生;只要你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份充实,多一份尊重,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家园。
范文慢慢走,一路欣赏啊听说阿尔卑斯山谷中,在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上,有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在万事皆追求速度的今天,我们只关心事情的结果,却从未真正静下心来品味一下它们的过程,以平和的心境去欣赏那些被人们遗忘的美丽景色。
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段QQ聊天,取代了以往亲人、朋友维系感情的书信,不再需要一字一句的斟酌下笔,不再需要漫长的希冀和等待,虽然解了相思苦,却没了等待的甜蜜。
出门旅行,更多的人选择坐飞机,飞机很快的把他们送到目的地,让我们来不及寂寞,也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体会不到旅行的快乐。
想要瞻仰东岳泰山的巍峨,索道上,索道下,一尽其兴,殊不知山顶云海固然是风光无限,但是那一路艰辛的攀登,甚至是那每一级台阶旁边的山花野草、寻常物事,又何尝不是风景,扪心自问,我们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坐一坐,梳理一下我们混乱的思绪,对高速度的一味追求,让我们错过了许多生命的绝美风景,同时,也让我们在疲惫不堪的追逐中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
《人生的艺术化》的阅读习题及答案
《人生的艺术化》的阅读习题及答案《人生的艺术化》的阅读习题及答案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
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
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
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91慢慢走欣赏啊!PPT课件
艺术赏析
一、散文化的说理方式,将深奥的美学和人生理念, 解说得很通俗易懂。
二、运用多种表达手法。 文中始终贯穿着精神愉悦与物质满足、创造活动与 循规行为、情趣丰赡与情致干枯等多层面的对比论证,将 基本道理比照得清晰而可信;陶渊明东篱采菊、王徽之雪 夜访戴、孟敏堕甑、苏轼论艺,乃至苏格拉底的临刑还债、 阿尔卑斯山的广告箴语等一系列典故、实例,则将许多深 微的识见实证得简明而精到;妙笔生花,雕石成器、源头 活水、东施效颦、沐猴而冠、神仙的自由、蝇蛆的生活等 一系列比喻、类比,又使全文洋溢着睿智和理趣。
14
作者介绍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 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 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 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 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 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 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 学大师。
15
关于朱光潜的治学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4返回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中 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 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
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 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 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 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 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 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 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 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8返回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作者逸事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这篇文章就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我耳边轻轻说,人生啊,就像一场旅行,不能总是急匆匆地赶路。
就像我们去春游的时候,有的同学一到地方,就着急忙慌地跑去看那些写着景点名字的牌子,然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地方,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
可是,这样做就错过了好多美好的东西呀。
比如说,路边那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它们在微风里轻轻晃动着脑袋,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
还有那些嫩绿嫩绿的小草,像给大地铺上了柔软的毯子。
如果走得太快,根本就注意不到这些小美好。
就像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一开始我就想着赶快爬到山顶,这样就能看到很远的风景啦。
我一个劲儿地往上冲,结果半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
等我慢慢站起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周围的树木长得好高好高,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地上有好多亮晶晶的光斑,像星星落在了地上。
那一刻我就想,我刚刚跑那么快干嘛呢,差点错过了这么美的画面。
文章里还说,人生要艺术化。
我觉得这就像我们画画一样。
如果画画的时候,只是随便涂几笔,想要赶快画完,那这幅画肯定不好看。
可是要是我们用心去画,一笔一笔地描绘,给花朵涂上鲜艳的颜色,给天空画上洁白的云朵,那这幅画就会变得特别漂亮。
我们的人生也应该这样,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在学校里也是一样的。
有的同学做功课总是很马虎,就想着快点做完去玩。
可是这样做,功课做不好,知识也没学到。
要是能像写书法一样,一笔一划地把字写好,一道题一道题认真地做,那学习也会变得很有趣,就像在创作一幅美丽的书法作品。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人生的路要慢慢走,要去欣赏路上的风景,要用心去把人生过得像一件艺术品。
以后我做事情的时候,再也不会那么毛毛躁躁啦,我要慢慢地、好好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艺术的色彩。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zgq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讨论艺术的创造与欣赏。
在收尾这一节中,我提议约略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我在开张明义时就着重美感态度和实用态度的分别,以及艺术和世纪人生之中所应有的距离。
如果话说到这里为止,你也许误解我把艺术和人生看成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我的意思并不如此。
人生是多方面而又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
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却不是互相冲突的。
“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窄狭。
一般人的错误在把他们认为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
有些人为维护艺术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范围里去。
这班人不但是误解艺术,而且有没有认识人生。
我们把实际生活看做整个人生之中的一片断,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个人生的隔阂。
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在性分与修养。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引用:“东施效颦”、 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本色 克罗齐之语 才有和谐完整。
精选可编辑ppt
8
精选可编辑ppt
折 米陶 腰渊 向明 乡不 里为 小五 儿斗
9
《苏格拉底之死》 大卫(法)
精选可编辑ppt
10
苏格拉底名言: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无知即罪恶。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 的工具和方法。
《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
教学要点: 1、理解 “人生的艺术化”的 内涵, 并能够由此获得启示。 2、欣赏本文阐述观点的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较 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精选可编辑ppt
2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精选可编辑ppt
11
东 施 效 颦
精选可编辑ppt
12
上品文章与完美 生活的共同点
引申
类比
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 反举:俗人、伪君子
的生活, 有“源头活 引用:朱熹诗句、“沐
水”的生活。
猴而冠”、柏格森之语
改诗;曾子换席; 化,就是主张对于 吴季札赠剑;董狐宁死不肯掩
善于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 就是充满审美特色的艺术作品。
精选可编辑ppt
17
三、艺术是情趣的活动,情趣愈丰富,生活 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 趣化。
情趣丰富的人:神仙一般的自由— 艺术家 情趣干枯的人: 和蝇蛆争温饱 — 俗人
对比
借用 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 : 慢慢走,欣赏啊
劝告人们要懂得欣赏生活。
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讨论艺术的创造与欣赏。
在收尾这一节中,我提议约略说明艺术和人生的关系。
我在开张明义时就着重美感态度和实用态度的分别,以及艺术和世纪人生之中所应有的距离。
如果话说到这里为止,你也许误解我把艺术和人生看成漠不相关的两件事。
我的意思并不如此。
人生是多方面而又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
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却不是互相冲突的。
“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窄狭。
一般人的错误在把他们认为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
有些人为维护艺术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范围里去。
这班人不但是误解艺术,而且有没有认识人生。
我们把实际生活看做整个人生之中的一片断,所以在肯定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时,并非肯定艺术与整个人生的隔阂。
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在性分与修养。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
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
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
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
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
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
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
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
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
每人在某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每种景物在某一时会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断不容与另一人在另一时会所见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是会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
毫厘之差,微妙所在。
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
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命也忌俗滥。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俗语说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
时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
“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沉浮,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
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伪君子”则于这种“俗人”的资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俩。
他们的特点不仅见于道德上的虚伪,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叫人起不美之感。
谁知道风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几多行尸走肉?无论是“俗人”或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
像柏格森所说的,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只能做喜剧中的角色。
生活落到喜剧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艺术的。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
一般人对于一种言行常欢喜说它“好看”、“不好看”,这已有几分是拿艺术欣赏的标准去估量它。
但是一般人大半不能彻底,不能拿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纳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他们的“人格”观念太淡薄,所谓“好看”、“不好看”往往只是“敷衍面子”。
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
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
在锤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画也不肯苟且。
王荆公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时,原来“绿”字是“到”字,后来由“到”字改为“过”字,由“过”字改为“入”字,由“入”字改为“满”字,改了十几次之后才定为“绿”字。
即此一端可以想见艺术家的严肃了。
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
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
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
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
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
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
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艺术家固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处于一般人意料之外。
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
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
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
苏东坡论文,谓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
这就是取舍恰到好处。
艺术化的人生也是如此。
善于生活者对于世间一切,也拿艺术的口胃去评判它,合于艺术口味者毫毛可以变成泰山,不合于艺术口胃者泰山也可以变成毫毛。
他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
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
孟敏堕甑,不顾而去,郭林宗见到以为奇怪。
他说:“甑已碎,顾之何益?”哲学家斯宾诺莎宁愿靠磨镜过活,不愿当大学教授,怕妨碍他的自由。
王徽之居山阴,有一天夜雪初霁,月色晴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访他,刚到门口便把船划回去。
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这几件事彼此相差很远,却都可以见出艺术家的豁达。
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
晋代清流大半只知道豁达而不知道严肃,宋朝理学又大半只知道严肃而不知道豁达。
陶渊明和杜子美庶几算得恰到好处。
一篇生命史就是一种作品,从伦理的观点看,它有善恶的分别,从艺术的观点看,它有美丑的分别。
善恶与美丑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就狭义说,伦理的价值是实用的,美感的价值是超实用的;伦理的活动都是有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则是无所为而为。
比如仁义忠信是善,问它们何以为善,我们不能不着眼到人群的幸福。
美之所以为美,则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于它对于人群的效用(这并不是说它对于人群没有效用)。
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就不能有道德的活动,因为有父子才有慈孝可言,有朋友才有信义可言。
但是这个想象的孤零零的人还可以有艺术的活动,它还可以欣赏他所居的世界,他还可以创造作品。
善有所赖而美无所赖,善的价值是“外在的”,美的价值是“内在的”。
不过这种分别究竟是狭义的。
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
因为伦理的活动也可以引起美感上的欣赏与嫌恶。
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讨论伦理问题时都以为善有等级,一般的善虽只有外在的价值,而“至高的善”则有内在的价值。
这所谓“至高的善”究竟是什么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本来是一走理想主义的极端,一走经验主义的极端,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意见却一致。
他们都以为“至高的善”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
这种见解在西方哲学思潮上影响极大,斯宾诺莎、黑格尔、叔本华的学说都可以参证。
从此可知西方哲人心目中的“至高的善”还是一种美,最高的伦理的活动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了。
“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何以看成“至高的善”呢?这个问题涉及西方哲人对于神的观念。
从耶稣教盛行之后,神才是一个大慈大悲的道德家。
在希腊哲人以及近代莱布尼兹、尼采、叔本华诸人的心目中,神却是一个大艺术家,他创造这个宇宙出来,全是为着自己要创造,要欣赏。
其实这种见解也并不减低神的身份。
耶稣教的神只是一般穷叫花子中的一个肯施舍的财主佬,而一般哲人心中的神,则是以宇宙为乐曲而要在这种乐曲之中见出和谐的音乐家。
这两种观念究竟是哪一个伟大呢?在西方哲人想,神只是一片精灵,他的活动绝对自由而不受限制,至于人则为肉体的需要所限制而不能绝对自由。
人愈能摆脱肉体需求的限制而作自由活动,则离神亦愈近。
“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惟一的自由活动,所以成为最上的理想。
这番话似乎有些玄渺,在这里本来不应说及。
不过无论你相信不相信,有许多思想却值得当做一个意象悬在心眼前来玩味玩味。
我自己在闲暇时也欢喜看看哲学书籍。
老实说,我对于许多哲学家的话都很怀疑,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趣。
我以为穷到究竟,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做艺术作品去看。
哲学和科学穷到极境,都是要满足求知的欲望。
每个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他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无论它就竟是不是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
“地球绕日运行”,“勾方加股方等于弦方”一类的科学事实,和《密罗斯爱神》或《第九交响曲》一样可以摄魂震魄。
科学家去寻求这一类的事实,穷到究竟,也正因为它们可以摄魂震魄。
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
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绳蛆在一块挣温饱。
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
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