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家人的春联故事
春节故事缩写
春节故事缩写在一个热闹喜庆的春节前夕,有一个小镇里住着一家人,他们叫王家。
王家是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他们的生活虽然朴素,但是充满了温暖和快乐。
小镇上的人们都在忙碌地准备着过年的事情,买年货、贴春联、准备年夜饭……而王家也不例外,他们一家人都很忙碌。
在这一天,王家的母亲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的菜,她热情洋溢地在厨房里摆弄着各种食材,仿佛带着一片浓浓的年味。
父亲在院子里忙碌地收拾着,为了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
而孩子们也在忙着贴春联、打扫房间,把家里打扮得整洁又温馨。
就在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母亲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年糕没有了。
她着急地说:“怎么会这样?春节快到了,年糕是我们过年的必备食物,怎么能没有呢!”父亲听后,也觉得很焦急,他想了想说:“我们现在赶紧去买年糕,不然春节怎么过呢?”孩子们也都很着急,他们纷纷表示要去买年糕的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看上去年纪很大,但是神清气爽,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透着睿智和善良。
母亲忍不住问道:“老先生,您好!我们家准备过年了,可是忽然发现没有年糕了,您知道哪里还有年糕卖吗?”老人微笑着点点头说:“你们不用着急,我知道年糕的事情,我可以帮你们解决。
”母亲欣喜若狂,她连忙说:“那太好了,老先生,可以麻烦你告诉我们去哪里买吗?”老人摇摇头说:“年糕是过年的食物,它代表了团圆和幸福,我并不是要告诉你们去哪里买年糕,而是要告诉你们一个更加珍贵的东西。
”“什么东西?”父亲好奇地问道。
老人神秘地笑了笑说:“年糕不是买来的,它是亲手做出来的。
”“亲手做出来的?”母亲有些疑惑地问道,“我们不会做啊。
”“没关系,我可以教你们。
”老人笑着说。
于是,老人便带着王家去了一个年糕作坊。
在那里,他们学会了如何制作年糕:先是用粘米粉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再放入糖和水搅拌,最后放入模具蒸熟。
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是需要细心和耐心。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做出了一块块香甜的年糕。
老人看着他们满是喜悦的表情,微笑着说:“这就是年糕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家的温暖和团圆的象征。
团圆三年级故事
团圆三年级故事我叫小明,是个三年级的学生。
在我的心里,团圆就像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没有一丝缺口,满满的都是温暖和幸福。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这个调皮的小不点。
每到过年的时候,团圆的氛围就像热锅里煮开的饺子,咕噜咕噜地冒个不停。
我记得去年过年,家里可热闹了。
奶奶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厨房里就像一个魔法世界。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到奶奶在切菜,那熟练的手法就像武林高手在耍剑,“刷刷刷”几下,菜就切好了。
我仰着头问奶奶:“奶奶,年夜饭为啥要做这么多菜呀?”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傻孩子,这年夜饭呀,菜多表示富足,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美满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盯着锅里炖着的肉,那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就像小虫子在挠痒痒。
爷爷呢,他在忙着贴春联。
我跑过去帮忙递胶水。
爷爷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地把春联贴正。
我在下面喊:“爷爷,为啥要贴春联呀?”爷爷低头看着我说:“这春联啊,是对新年的祝福,也是把家装饰得喜气洋洋的,就像给家穿上了新衣服。
咱们一家人都在这贴着春联的家里团圆过年,多好。
”爸爸和妈妈在打扫屋子,爸爸擦窗户,妈妈扫地。
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撞在爸爸腿上,一会儿差点被妈妈的扫帚绊倒。
爸爸假装生气地说:“你这个小调皮,就不能安静会儿?”我吐吐舌头说:“这屋子这么大,我得检查检查你们打扫得干不干净呀。
”其实啊,我就是想凑凑热闹。
到了晚上,年夜饭摆了满满一桌子。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感觉就像小星星都聚在了月亮周围。
爷爷先举起酒杯说:“来,咱们一家人又团圆了,这新的一年啊,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大家都举起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就像美妙的音乐。
我喝着甜甜的果汁,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嘴里,那味道简直像在嘴里开了一场美味的派对。
我看了看大家,突然觉得团圆就是这样的。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而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欢笑,是爷爷奶奶脸上的皱纹里藏着的慈爱,是爸爸妈妈眼睛里的温柔。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20字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20字
1. 爷爷说,春联是年的脸蛋儿,没它年就不精神。
就像人出门不梳妆。
2. 有户人家贴错春联闹笑话,上下联颠倒,就像穿反了鞋。
3. 我写春联送邻居,邻居那高兴劲儿,春联像把开心锁。
4. 春联上的字像小精灵,有户人家春联掉了个“福”字,急坏了。
5. 爸爸讲,春联是门的红围巾,寒风吹也暖,这比喻多妙。
6. 小时候以为春联是魔法咒语,贴了就好运,像捡到宝似的期待。
7. 记得有年春联被雨淋湿,我像丢了宝贝一样心疼,那可是年的符号。
8. 集市上卖春联的大爷,他的春联像等待领养的孩子,充满希望。
9. 邻居小孩把春联当画看,问字啥意思,春联像神秘的宝藏盒。
10. 奶奶说春联是家的歌声,唱出喜气洋洋,就像鸟儿报春。
11. 春联被风吹坏一角,妈妈唠叨着,那神情就像丢了钱。
12. 我看春联上的金粉字,像星星落家门,满心都是欢喜劲儿。
13. 街头有人免费送春联,大家抢着要,春联像不要钱的快乐。
14. 爷爷写春联时特认真,他说这是给家的祝福信,多形象呀。
15. 春联贴歪了一点,爸爸像个强迫症,非要重新贴正才罢休。
16. 有个书法家写春联,他的笔像魔法棒,春联瞬间美如画。
17. 看到旧春联被撕下,心里有点不舍,它就像老伙伴要离开。
18. 春联上的对子像两个人在聊天,一个说福,一个道喜。
19. 买春联时和老板讨价还价,老板说这可是年的吉祥话,少不得。
20. 贴春联时全家出动,那热闹劲,春联像家庭团聚的集结号。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50字
春联小故事简短春联小故事简短1:春联五彩缤纷的烟花腾空燃起,欢快奔放的中国结迎风飘舞,新年来了!新年如盛妆的新娘,一袭火红长裙,带着温馨祝福,带着美好憧憬,款款而至。
这一袭火红长裙,便是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
叔叔写得一手好颜体,端庄雄浑,丰腴遒劲,方圆小有名气,尽管住得与我家较远,但每年年底父亲都要邀请叔叔前来写春联,于是我们村上的人也乘机拿着红纸让叔叔书写。
满院子的人聚集在我家,使原本还悄无踪影的年味,随着一副副红红火火的春联而点燃。
叔叔摆开架势,提起斗笔,悬腕泼墨,笔走龙蛇,引得围观人群满堂喝彩。
最为称奇的是,叔叔脑海中不知装了多少春联,从来不用翻看《春联荟萃》之类的书籍,全凭记忆书写,每副春联内容均不重复,依据每户的"家情"有针对性地书写。
人们满心欢喜地拿着各自的春联回家张贴,火红的春联,点亮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新春串门拜年,逐一读来,云霞满纸,美不胜收:"一元二气三阳泰,四时五福六合春",这是吟迎春纳福的;"物阜财丰当泰运,地杰人灵际昌期",这是颂人财两旺的;"一家和顺应归福,百业振兴皆因勤",这是祈家和兴业的……一副副鲜艳夺目的春联,写尽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幸福安康的期望。
在联趣墨香中迎来了一个个的新年,忽而有一年,我从叔叔手中接过斗笔,也为村民写起春联来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的毛笔字功力不行,布局不佳,简直无法与叔叔功力独到的颜体相比,灵机一动,不得不"藏拙"地写起行书。
此时的我,年轻气盛,总是想出新出奇,便自创了不少春联,将求联的姓名嵌入联中,为他们写了不少的"嵌名联",竟然赢得了大伙的交口称赞,一时不免有些飘飘然。
现如今,几乎机械印刷的春联替代了传统手写春联,除了书法协会组织"送春联下乡"活动外,已经罕见有人用毛笔书写春联了。
和家人贴春联的故事
和家人贴春联的故事
从小年那天开始,大人们就大忙特忙了起来。
男女老少齐动手,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
室外房前屋后,路头巷尾都会打扫得干干净净。
户内,上到屋顶,下到床底扫得扫,擦得擦,打扫一尘不染。
妈妈还把每张床的被罩床单都要清洗得干干净净。
爸爸下班回来就带我到市场采购年货,猪肉、牛肉、水果、糕点,花生、瓜子、l鞭炮、礼花……满满担担挑回家。
过年可累坏了妈妈,做米糕,炸年糕,做豆腐,炒玉米粒,炸薯片薯花,杀鸡鸭……丰盛的年夜饭,妈妈得从早忙到晚。
吃了年夜饭,我和爸一起贴春联。
我们家的春联是爸爸自己写的,胶水也是自己做的,那个年代就用面和成浆糊,然后用刷子刷一下,把春联一贴,贴好春联,挂上灯笼,欢欢喜喜过新年。
晚上,我和爸爸插炉香,迎接我们的祖先归家过新年,把太公太婆的大幅画挂在厅堂上,画前香机桌子上摆满了好多好的贡品,是给祖先享用的。
以前过年的故事挺多感想的,曾经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是全家人吃完晚饭以后聚到一起看电视剧和春节晚会的时刻。
零点时分,烟花那才叫年味十足,好怀念小时候的时光,那时虽然穷,但真的很快乐!
大年初一,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然后几个小伙伴挨家挨户地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当然身上的口袋是会被各种糖果和瓜子花生
填满的。
过年的时候,我们的农村会找一些人来唱戏,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在远处找个能看到戏台子的位子。
有关春联民间故事
有关春联民间故事新年里,大家都是喜喜庆庆的。
当然也不会忘了贴春联,关于春联的一些故事,你了解多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有关春联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春联民间故事篇一前,有个姓贾的财主,为了附庸风雅,向官府买了个“孝廉”。
此人专横跋扈,作恶乡里,因此,人称“假孝廉”。
说起来也真有趣,他一个字不识,却处处冒充斯文,最怕人说他没学问。
有一年腊月二十九,“假孝廉”想在春节期间向来往亲朋显示一下他的“学问”,就把村子里的私塾先生找来,要他代写春联。
私塾先生尽管不太情愿,也不得不应付。
他大笔一挥,就是一幅。
写完,给“假孝廉”念了一遍。
这是一幅老春联:“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刚念完,“假孝廉”就火了:“什么什么?天增日月人增寿,都增寿不行,穷小子也增寿吗?你给我改了!”“怎样改?”“改‘娘增寿’;我娘增寿。
”私塾先生心里好气:哼!你也太霸道了。
好吧,我今天得排调排调你。
于是,说道:“东家,不瞒你说,对联讲究对仗,上联改了下联也得改。
不然人家看见会笑话的,说这是哪位写的对子呀,也太没学问了。
”“那你就改吧!”“东家,怎样改,还是你说吧。
”“假孝廉”有点不高兴地说:“你这人为什么这样啰嗦,只要我娘增寿,你改什么我都行。
”说完,一甩袖走啦!私塾先生想,你走正好,我要的是你走。
他拿起笔唰唰唰,另写了一幅。
大年初一,给“假孝廉”拜年的亲朋好友,看到大门上这幅对联,无不笑痛了肚子。
为什么?原来,春联是这样改的:“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有关春联民间故事篇二有一年除夕,杭州才子徐子建家门上贴了红纸,就在他去请名家来题写春联之际,祝枝山正好路过其门前,见红纸空白,一时兴起,遂提笔一挥,大书了两副对联。
正门上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侧门上是: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伤悲徐子建回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
一了解原来是祝枝山写的。
他找到祝氏,又请来众多秀才,当面指责祝氏为何恶语伤人。
众人也批评祝氏太不像话。
家和万事兴的典故
家和万事兴的典故家和万事兴是指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兴旺。
那关于万事兴的典故大家了解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家和万事兴的典故,供大家阅读!家和万事兴的典故有这样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有一个家庭总是因为不断的争吵而非常羡慕邻居一家的和睦,于是,这个家庭的长者就去向邻居家求教。
邻居家告诉他说:“我们家不吵架,是因为我们家坏人太多。
”长者很生气,以为邻居是在开他的玩笑,坏人多,应该经常吵架才是啊……没过多久,长者无意中听到了邻居家因为一件失误的事的谈话。
所有的人,都诚恳的检讨自己,说如果自己做得再好一些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没有人推脱,没有人给自己辩解,大家都是坏人,大家都有责任。
长者终于明白了,原来,邻居对自己说的是真话,是自己没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
家和万事兴,没有人不知道,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和,和谐、和睦,没有人会拒绝。
对于一个家庭,组成家庭的时候,无一不抱着美好的憧憬和愿望。
可是,如何保持,如何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和谐、和睦的家,却很少有人知道。
多一些谅解,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一些爱,多一些幸福。
想要拥有幸福的家,每一个家其实都需要一些坏人,多一些承担责任的人。
家,毕竟是家,太多的个人考虑,只能是害人害己,最终破坏家的和谐。
家和万事兴的解析发音:jiā hé wàn shì xīng成语解释: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兴旺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大凡一家人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何况媳妇又没犯甚么事!”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虽说祖宗积德,也靠‘家和万事兴’。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劝诫人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家和万事兴的造句1.欢度国庆,举国同庆!在这美好日子里,让我用最真挚的祝福陪你度过!祝:万事大吉,心想事成,家和万事兴!国庆快乐!2.万马奔腾春节到,鞭炮齐鸣祝福道。
春联的小故事50字
《春联的小故事》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讲几个关于春联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秀才,他写得一手好春联。
有一年过年,村里有户人家请他帮忙写春联。
秀才想了想,提笔写道:“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
”这家人特别高兴,把春联贴在了大门上。
还有一次,一个卖豆腐的老板找秀才写春联。
秀才就写了:“上联:大黄豆小黄豆,统统咧嘴,下联:白皮瓜绿皮瓜,个个开膛。
”老板一看,乐坏了,说这春联写出了他的生意。
我们村也有个有趣的事儿。
有一年,一家人贴了一副春联,上联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是“寿比南山不老松”。
可是他们不小心把上下联贴反了。
路过的人看到了,都笑了起来。
这家主人赶紧重新贴好,还直说自己太马虎。
春联里藏着好多学问和乐趣呢,你们说是不是?《春联的小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春联的小故事。
有个穷书生,过年的时候没钱买纸墨写春联。
他就在地上捡了块木炭,在自家门上写了:“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路过的人一开始都看不懂,后来有个聪明人说:“这是说他家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啊!”大家都为穷书生感到难过。
还有个小故事。
一家药店过年贴了副春联,上联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下联是:“何妨架上药生尘”。
大家都说这药店老板心善,不盼着多卖药,只盼着大家都健康。
我爷爷小时候,过年贴春联可热闹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爷爷帮忙磨墨,爸爸小心地铺纸,妈妈在一旁看着,笑得可开心了。
写好的春联贴在门上,红红火火的,特别好看。
春联的故事真有趣,你们喜欢吗?《春联的小故事》同学们,我来给你们说一说春联的小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商人想在过年的时候贴一副能让生意兴隆的春联。
他就去找了一位老先生帮忙。
老先生想了想,给他写了:“上联:生意如同春意美,下联:财源更比水源长。
”商人高兴极了,把春联贴在了店门口。
我们隔壁村有一家,过年贴的春联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是“春满乾坤福满门”。
有个小孩子问他爸爸,这春联是什么意思。
关于春联的故事
关于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普通百姓会在门上写上一句吉祥话语来庆祝新春。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习俗也不断演进,到了清朝时期,把门上的格言由一句扩展到几句,就是如今我们常见的“对联”,而且还增加了图案装饰,把这种习俗发扬光大。
春联一般写于门上,悬挂在家宅大门前,表达的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多为对窗户、门上的一句话,内容多为祝福新年快乐、平安吉祥、万事如意、庆丰收等,中国有句古话“门高莫让对”,其实就是对对联的一种赞美,让对联的境界更加高明。
由于春联蕴含了浓浓的中华文化底蕴,它给人们带来喜庆气氛,把祝福传递给家人和朋友,所以一直都是人们新春佳节最重要的风俗习惯之一。
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
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名人与春联:那些趣味横生的小故事春联,又称对联、门对、春贴,是我国民间春节装饰的传统习俗。
一副副大红春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历史长河中,不少名人与春联之间发生了许多趣味横生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王安石巧对的下联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提倡变法,锐意改革。
有一年春节,王安石在家中贴春联,他写了一个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却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下联。
这时,他的好友苏轼恰好来访,看到王安石为下联发愁,便笑着说:“我来给你对一个吧。
”于是,苏轼挥笔写下:“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看后,连声叫好,两人相视而笑。
二、唐伯虎与祝枝山的对联趣事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与祝枝山是好友。
有一年春节,唐伯虎给祝枝山家送去一副春联,上联是:“岁岁平安”,下联是:“年年有余”。
祝枝山收到后,觉得这副春联寓意很好,但字体却有些潦草。
于是,他灵机一动,将上联的“岁”字和下联的“年”字互换,变成了:“年年平安,岁岁有余”。
唐伯虎得知后,也不禁赞叹祝枝山的机智。
三、鲁迅的讽刺对联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有一年春节,他见到市面上流行的春联大多陈词滥调,缺乏新意,便决定自己写一副讽刺对联。
他写的上联是:“一夜北风凋碧树”,下联是:“万朵梅花扑鼻香”。
这副对联看似描绘了美好的景象,实则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时局的忧虑。
四、齐白石与春联的故事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擅长画虾、画荷。
有一年春节,齐白石给邻居送了一副自己画的春联,上联是:“荷花出水”,下联是:“虾戏莲叶”。
邻居们收到这幅春联,都赞叹不已,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这些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既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氛围。
春联民间故事精选
春联民间故事精选篇一:春联的由来和故事春联的由来和故事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另一种说法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春联相关的小故事
康熙赐“福”
康熙帝八岁登基,九岁丧母,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祖孙二 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然而,就在康熙英姿勃发,大显身手的时候,孝庄皇 太后却重病缠身,太医们也束手无策。康熙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 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帝化孝心于笔锋,挥毫 而就著名的“福”字,并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 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孝庄皇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后,身体竟奇迹般 康复了。孝庄皇太后命人将其刻在石碑上,日夜抚摸,祈求多福。。
康熙赐“福”
而她最终以75岁的高龄离世,民间俱称这是康熙“请福续寿”带来的福缘。 所以大臣们视康熙“福”字为宝物。康熙也为了奖励那些任劳任怨的臣子,除 夕这天,专门挑选有功之臣在皇宫里值班,以便赏赐“福”字。那些得“福” 的文武百官都深以为荣,无不视为至宝而精心保管。
可是,到了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除夕,康熙改变了主意,不再赐福。 康熙皇帝认为“物以稀为贵”,写得多了,就不值钱了,也就不再书写大量的 “福”字赐给下属了。
“福”字倒贴
除夕这天上午,人们贴春联时,往往在春联的上端和横批的两端贴上 “福”字,有的还在大门上将“福”字倒过来贴,意思是“幸福已到”“福气 到了”,以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其实,“福”字倒 贴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福”字倒贴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是个平民皇帝,很注重民间疾苦,经常 到民间微服私访。有一年除夕,朱元璋打扮成一个商贩,在南京城内的大街小 巷、集市摊点暗访。当他来到城南一个小集市时,见有很多人围在一起,便挤 进去观看,原来大家是在围观一幅漫画。漫画上画着一个赤着大脚的女人,怀 抱一个大西瓜。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这岂不是在取笑马皇后吗?因为马皇后 是淮西人氏,喻“怀西”,又是大脚。由于朱元璋是微服私访,身边仅带了两 个小太监,此时发火实为不妥,他强压怒火,心想回去再做定夺。
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故事
中国古代有一种有趣的传统春联。
春联是一种非常古老、流传甚广的习俗,大多数家庭都喜欢在新春佳节期间创作春联,用美丽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联原本是象征武士们抗争的信号。
后来,随着家庭的出现,春联的功能就从信号变为装点家庭的招牌,表示家庭的繁荣,诉说和平的理想。
并且逐渐被写入到书籍中,从史中留下了多著名作者的春联,被人们所熟知和珍藏。
春联常被写在红纸上,大多数春联内容都是对家庭、健康、长寿、节日祝福之类的句子,象征着新春的喜庆气氛,表达其对美好新年的祝福。
春联上的字迹美观大方,正本清源,表达出家庭的团结,为室内的氛围增添色彩。
随着民间习俗的出现,春联不仅表达对新春的祝福,也有节俭、勤奋、敬老、孝悌之类的家庭美德,表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既是家庭的记录,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此外,春联的制作也表达了人们的创造力,它丰富的文学内涵,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春联在中国古代及今天仍然十分盛行,每个家庭都会在这个节日里装饰他们自己的“招牌”,表达对新春的美好祝愿。
春联不仅是新春的喜庆气氛,也温暖着每个家庭,把一段古老而传奇的文化和美好的祝福传递给当代,把家庭温暖和团结永远铭记在心。
- 1 -。
对联的有趣小故事50字
对联的有趣小故事对联的有趣小故事50字朋友们看过这么多的对联,关于一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又知不知道呢?对联的有趣小故事篇11、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
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
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2、守一台电脑,两个知己,三味人生,四海朋友,五子对弈,溜来溜去,七赢八输,久久不睡醒来已十时3、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白天没吊事下联夜里吊没事横批无比痛苦4、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下联: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5、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对联的有趣小故事篇2一、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惊部: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二、李某为官,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其死后有人戏作一联曰:早死一时天有眼,再留三日地无皮。
三、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画,过淡泊年。
介绍一种风俗一段话
介绍一种风俗一段话在咱中国呀,有个特别有趣的风俗,那就是过年贴春联。
每到临近年关的时候,家里的长辈就开始忙活起来。
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卖春联的摊位那是一个接一个。
红红的春联纸,黑色的大字,还有那金色的镶边,看着就喜庆。
家里的爷爷总是特别认真地挑选春联。
他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念着。
那些春联啊,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美好的祝福。
像什么“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简单又直白,就盼着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的。
爷爷说,这春联一贴,就像是给家门穿上了新衣服,把旧的不好的东西都挡在门外了。
贴春联的时候也是全家出动呢。
爸爸负责把旧的春联清理干净,小心翼翼地,生怕把门板弄坏了。
然后我就拿着小刷子,蘸着浆糊,在门板上均匀地刷着。
浆糊的那种粘性,黏在手上滑溜溜的,可好玩了。
弟弟在旁边也不闲着,拿着春联的一角,像个小大人一样。
妈妈就在旁边指挥着,这个高一点,那个低一点。
等把春联贴上,一家人站在门口看着,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
这春联啊,可不仅仅是两张红纸写着字那么简单。
它是一种传承,是对新年的期盼。
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家人的希望,希望家庭和睦,希望身体健康,希望财源广进。
它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小时候,我就好奇这春联的来历,爷爷就会给我讲好多故事。
什么桃符的故事啦,说以前人们用桃木做的东西来辟邪,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春联。
这小小的贴春联风俗,把一家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不管平时大家有多忙,到了这个时候,都会聚在一起。
而且,它也让过年有了一种仪式感。
一看到那红红的春联,就知道新年要到了,心里就充满了欢喜。
在远方的游子看到春联,也会想起家乡的亲人。
这就是咱过年贴春联风俗的魅力所在,它是咱中国人心中浓浓的年味,也是深深的情感寄托。
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龙年春联
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龙年春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民共庆的时刻。
在这个充满喜庆和祥和气氛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各种吉祥活动,其中包括挂上春联。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福。
今年的春联“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更是蕴含着无尽的美好寓意,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深意。
“事事如意大吉祥”,这句春联给人一种如虎添翼的感觉,寓意着事业蒸蒸日上,万事顺利,一帆风顺。
无论是工作上的顺畅,生活的美好,还是家庭的幸福,都能如愿达成。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希望能够做到勤劳奋发,兢兢业业,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只要心怀信念,努力坚持,世事皆可如意,幸福生活一定会如期而至。
“家家顺心永安康”,这句春联则强调了家庭幸福的重要性。
家庭是我们生活中最温馨的港湾,也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会给每个成员带来无限的力量和安慰。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更应该珍惜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共同守护家庭的和谐与美满。
只有家庭和顺,心才会安宁,生活才会幸福美好。
“永安康”这三个字则蕴含着长久平安、健康幸福的美好寓意。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时代里,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平安也是我们最珍贵的福祉。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更应该注重健康,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确保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我们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样才能永葆平安康乐之心。
龙年春节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祥和的时刻,让我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积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相信在“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的春联庇佑下,我们将迎来一个充满幸福和成功的龙年。
让我们共同祈愿:愿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梦想成真;愿每一个家庭团圆美满,幸福永恒;愿每一个人永葆健康平安,安康幸福。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迎接美好的未来,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故事。
春联民间故事精选
春联民间故事精选篇一:春联的由来和故事春联的由来和故事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另一种说法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追溯至汉代,在春节期间,每家都要挂起春联来庆祝新春,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的历史悠久,穿越历史,虽然有不同形式,但它们都是一种表达祝福、良好祝愿的文化习俗。
春联有着千古流传的精髓,传统春节文化如此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它可以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着对祖先更深层次的思念和感恩。
每一个春联都是一种深沉的文化精神,它写出了人间天堂,祝福庄稼节节高,百姓安康守岁歌。
说起春联,就不得不提其中的精彩小故事。
每一个地方的春联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中有许多渊源流长的故事。
比如,在台湾,一个叫施永强的学者曾经发现了许多古老的春联,他将当地历史记载下来,使更多人能了解古老文化。
此外,在江苏省,一个叫“送子鸿运”的小故事也是极为有趣的,该故事讲述了一位孝子将春联送给母亲,从而祝福家族子孙昌盛、吉祥如意的愿望。
这种传统的文化习俗令人赞叹,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春联不仅仅是一幅挂在家中的装饰品,而是一个传递着历史文化的传说。
当它被挂起来的时候,它就会传播着这些历史故事,流传着历史文化的精髓。
当我们熟知历史文化,在深入了解春联时,我们就会感恩我们的祖先们,感谢我们有这种可歌可泣、可颂可叹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把春联剥离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一年中,让它成为
我们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心中引起一场自省,回顾千古流传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生活的全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让我们以春联为标志,把中华文化历史自传自述,在传统文化中流淌出更多的力量和情感,充满当下的幸福,满足未来的期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家人的春联故事
本文来源于61岁的高泰东,生长在江苏省姜堰市农村,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
他的家人在当地出了名会写对子”——春联。
他给记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自家大门上的春联故事”,仿佛展开了一幅60年历史的画卷。
1948年出生的高泰东,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和兄长给人家写对子”,早期的春联都是他二哥写的。
后来,他开始自撰自写春联,并且大多作了记载。
国庆60周年前夕,他和家人收集了他们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年张贴的所有春联的内容,60年的大门春联一次不少。
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抗美援朝保家国,支前拥军献粮棉”,不用说,这是新中国刚成立时,以及后来抗美援朝时的春联,一目了然。
高泰东说,上世纪50年代的春联以歌唱新中国和生产劳动”类为主,特别是他开始记事的时候,觉得大人们很忙,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且看1953年春联: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1954年春联:积极劳动种好田,扩大生产多打粮”;1955年春联:扫盲运动意义大,农民识字好处多”;1956年春联:祖国建设跨骏马,城乡面貌焕新颜”。
到了1957年、1958年,村干部开大会上说:形势的发展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看来共产主义的实现不要很长时间了!”说得村民们一个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57年的春联是:互助组共同致富,高级社更进一步”,1958年春联为:百花齐放春满园,推陈出新秋硕果”;1959年为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的显著标志是:人人吃饭不要钱。
记得那时我每天的肚皮都像小猪一样吃得圆滚滚的。
”高泰东回忆说,但没过60天,饥饿就像饿狼一样向人们扑来!60年代,高泰东开始自己写春联。
一开始就碰到饥饿的年头,但因为春联不宜写不吉利的话,我就以‘五谷六畜’憧憬未来”。
1962年,高泰东家的春联是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
1963年经济刚一好转,高泰东用毛主席手中有粮”的话作为1964年的春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文革”期间,红色海洋”席卷全国,春联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变化:门框漆成红色,黄漆写字,内容则是毛主席诗句,一用几年,所以1967年到1969年,高泰东家大门的春联都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1976年四人帮倒台,因而1977年的春联为千夫所指四人帮,万
众拥护党中央”。
1977年,30岁的高泰东参加了当年冬季恢复的高考,虽然还不知能否录取,但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企盼,1978年春联为坚冰打破气象新,航路开通前程美”。
1978年因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被誉为科学的春天”,高泰东当年3月进入南京农学院。
1979年春节高泰东写的春联为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
那时候青春热血完全被激发起来了,整整一年都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劲。
”高泰东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地水稻亩产平均400公斤。
小时候似乎很少有吃饱饭的感觉,联产承包后已能把饭吃饱了,所以这是个历史性的突破。
”高泰东为1984年春节写的春联为联产承包显威力,国富民强示繁荣”。
从1984年开始,他写的春联多是激励自己或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春联内容诸如事能知足心常泰,人无奢求品自高”纵向看生活提高,抚心问工作可好”趁着年轻勤奋学,莫让年华付水流”等。
1993年他儿子考上中专,他特意写春联纪念:磕头不如烧香,烧香怎比自强”。
1995年,全国各地宣传李国安上对党负责,下对百姓负责”的共产党人的典型事迹,高泰东很有感慨,故1996年春联为学习李国安,上下两不愧”。
他说,上下两不愧的干部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干部。
”1998年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全国热播,高泰东欣然写下1999年春联亲朋到家须热情,不分酒量一碗酒”。
进入新世纪后,高泰东的春联中充满了喜庆和欢快,如春联贴出新世纪,红灯挂来好年头”红灯春联中国结,靓装笑脸艳阳天”人生好景君须知,正是天地人和时”等。
2008年,高泰东退休,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激动人心的事,在2009年的春联中有所体现——奥运成功举办圆百年中国梦,航天舱外漫步扬千载华夏威”。
我写这幅春联时,想到了鸦片战争,想到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想到了我们的奥运健儿,想到了航天员翟志刚,想到现在强大的祖国,不禁落泪了。
”高泰东说。
高泰东说:回首往事,我在与共和国同行的路上,有风雨,有饥饿,有泪水,有担忧;然而更多的是阳光,是欢乐,是感恩,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