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_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 起步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国民经济的恢复】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 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1.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原因:(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2)国民政府的大肆搜 刮;(3)战争的严重破坏. 3.意义: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创造了条件。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 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解析】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1.开始时间:1953年 2.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 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 了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社会主义改造】
表现: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解析】
1949年到1956年,民主党派代表新中国的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后变为社会主义 国营企业,资产阶级作为阶级不再存在,资本家被改造为社会 主义的劳动者,故C项符合题意。地主和富农与民主党派无关 ,排除A项,B项不符合题意,民主党派存在的阶级基础发生变 化,不能说失去,D项错误。
【答案】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国 有企业改革
【解析】材料只是体现泉州“源和堂”创办时间与创办
地点,无法说明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故A项错误;泉州“源和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 办于1915年,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故B项正确 ;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1954年 公私合营,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与外商合 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 了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 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结果: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就 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成 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几次调整的理解和掌 握。建国时,中国大部分农村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第一步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实 现“耕者有其田”,普及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第二步:1953 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农业合作,将农民个体所有 制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农村实现了公有制。后来经 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公有制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步: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不变,改变 经营权,农民承包土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故A项正确。
社会主义建设Biblioteka 起步【典型试题】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黄金” 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答案】 A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4.《关于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土的思考》一文中指 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 化,民主党派失去了原有的阶级基础。”这主要是指
()
A.地主阶级和富农阶级已经被消灭 B.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 C.民族资产阶级已被改造为劳动者 D.民主党派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1.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 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 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 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源和堂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 ( ) A.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C.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最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
【答案】 A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 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 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解析】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艺上确立了符合 国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经济体制上照搬苏 联模式,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它是 不符合国情的,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总体 成效不大,美国在凯恩斯经济理论指导下,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两极格局面临来自西欧、日本等力量的冲击, 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国民经济的恢复】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国民经济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 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1.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原因:(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2)国民政府的大肆搜 刮;(3)战争的严重破坏. 3.意义: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创造了条件。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 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解析】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1.开始时间:1953年 2.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 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 了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社会主义改造】
表现: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解析】
1949年到1956年,民主党派代表新中国的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后变为社会主义 国营企业,资产阶级作为阶级不再存在,资本家被改造为社会 主义的劳动者,故C项符合题意。地主和富农与民主党派无关 ,排除A项,B项不符合题意,民主党派存在的阶级基础发生变 化,不能说失去,D项错误。
【答案】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国 有企业改革
【解析】材料只是体现泉州“源和堂”创办时间与创办
地点,无法说明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故A项错误;泉州“源和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 办于1915年,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故B项正确 ;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1954年 公私合营,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与外商合 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 了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 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结果: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就 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成 功标志着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几次调整的理解和掌 握。建国时,中国大部分农村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第一步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实 现“耕者有其田”,普及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第二步:1953 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农业合作,将农民个体所有 制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农村实现了公有制。后来经 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公有制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步: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不变,改变 经营权,农民承包土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故A项正确。
社会主义建设Biblioteka 起步【典型试题】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黄金” 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答案】 A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4.《关于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土的思考》一文中指 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 化,民主党派失去了原有的阶级基础。”这主要是指
()
A.地主阶级和富农阶级已经被消灭 B.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 C.民族资产阶级已被改造为劳动者 D.民主党派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1.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 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 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 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源和堂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 ( ) A.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C.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最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
【答案】 A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典型试题】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 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 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解析】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艺上确立了符合 国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经济体制上照搬苏 联模式,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它是 不符合国情的,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总体 成效不大,美国在凯恩斯经济理论指导下,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两极格局面临来自西欧、日本等力量的冲击, 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