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做临床”应用举隅-针刺手法临床运用心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经典、做临床”应用举隅-针刺手法临床运用心得

发表时间:2011-11-02T14:20:19.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刘军胡丙成王东升[导读] “飞经走气法”的操作涉及多种针刺手法。先以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端,寻找腧穴区域内敏感之点。刘军胡丙成王东升(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熟读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提高临床造诣的必然途径,正所谓继承之后方有创新,对古人著书立说奉为经典的医书,笔者认为必须深入学习,以此多临床,多实践,才能将理论应用于临床,才能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谨以此抛砖引玉,与诸同道共勉。

《黄帝内经》是针灸临床最为重要的指导书籍,分为《灵枢》、《素问》两书,各9卷81篇,其中提出了多种针刺手法及应用,《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邪胜则虚之,菀陈则除之。”《素问?调经论》:“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内经》提出了针刺得气、针刺补泻、八种单式手法等,可归结为进针、提插、捻转、针刺方向与深浅、留针和出针等内容。后世医家继而多有发挥,其代表著作有《针经指南》、《标幽赋》、《金针赋》、《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这些著作中对针刺手法的操作和应用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讲解。

对针刺手法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多年临证中,笔者发现“飞经走气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卓著,对此类针刺手法颇有心得。此法源于明初针灸学家徐凤的《金针赋》[1]。《金针赋》有言,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血,以飞经走气,其法。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舡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员,兼之左右,摇而振之。”“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远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针灸大成》亦有口诀:“先用苍龙来摆尾,后用赤凤以摇头;再行上下八指法,关节宣通气自流。”飞经走气针刺手法以杨继洲下手八法为基础,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用揣、爪、循、摄的方法激发经气,使经气循经而行,可达病所,称其为“飞经走气法”。当经气行至关节而受阻时,如针在浅部时可以用“青龙摆尾”法,针在深部时可以用“白虎摇头”法。

“飞经走气法”的操作涉及多种针刺手法。先以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端,寻找腧穴区域内敏感之点。再以押手拇指、或食指爪甲掐穴,以标定腧穴,宣散气血。复以食、中、无名三指平直(屈曲第二指关节,垂直于经上),以指端沿针刺腧穴所属之经的路线上循按。后以食、中、无名三指平直(屈曲第二指关节,垂直于经上),以指甲沿针刺腧穴所属之经的路线切掐。在临床上多以一种叩击形式出现,使三指之指端叩在经上,其中中指应叩击到一个腧穴上。青龙摆尾为进针得气以后,针在浅部针感传至关节处受阻时应用。用刺手拇食两指持针柄,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似龙尾摆动。白虎摇头为进针得气后,针在深部针感传至关节处受阻时应用。用刺手拇食两指捏住针柄,进行摇针,先由右下方摇向左上方,呈半圆形(进圆);再由左上方退至右下方,呈半方形(退方)。行此法时手似摇铃,要一摇一振,似虎之摇头。此二式可反复操作。

“飞经走气法”用于“气至病所”,针刺时使患者的针刺感觉沿着一定的径路传到病灶所在的部位,将激发的经气送至相应的病位,临床广泛用于循经远端针刺使针感传导,促使经气循经而行。如中风后出现肢体痉挛的患者,经气滞涩,多有气机不畅,可选用六阳经之五输穴,施以“飞经走气法”,使经气得以疏解,而痉挛自解。再如痹症之患,痛则不通之证,可选本经所行腧穴,以“飞经走气法”行其气血,则痹症可除,当收立竿见影之效。

参考文献

[1] 许建敏,王彩虹.“飞经走气”四法探微[J].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7):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