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科室:考核人:被考核人:时间:总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10分
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药物。
5
一项未核对或核对不准确扣 2分,扣完为止。
2.评估患者患者体质及注射处皮肤情况;既往病史,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心理状态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适当进食,排空大小便。
20
程序不正确扣 10 分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扣 10分,未得气扣 10分,余一项不合要求扣 2 分,扣完为止
6.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晕针、 弯针、折针、药物过敏等现象,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5
未及时观察或意外未紧急处理全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孔,再次核对。
5
一项不合要求扣 2分,扣完为止
8.整理衣着,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
10
一项未评估扣2分,扣完为止
3 评估环境 清洁舒适、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扣完为止
操作流程60分
1.用物带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治疗卡,与患者沟通,做好解释。
5
一项不合要求扣 1分,未与患者解释全扣,解释不到位酌情扣分
2.协助患者松解衣着,取合适体位,注意保暖。
5
一项不合要求扣 2分,扣完为止
3.取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 询问患者感觉,并做好标记。
10
一项不合要求扣 4分, 选穴不正确全扣,扣完为止
4.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核对药物。
5
程序不正确扣 10 分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扣 10分,未得气扣 10分,余一项不合要求扣 2 分,扣完为止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答复全面,正确
10
持、进、运针方法,选穴正确,铺无菌盘方法、注射方法正确。
10
理论提问
〔10分〕
答复全面,正确
10
3、拔火罐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 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扣分
及理由
根本素质要求
〔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
评估〔5分〕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拔火罐部位皮肤情况
3
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2





20分
医师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弯盘、纱布块,笔、纸
10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
4
取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
4




40分
定位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5
拔罐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5
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中下段绕1-2周后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的部位,记录留罐时间
5
未处置不得分处置不正确扣2分
2、穴位注射〔水针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 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扣分
及理由
根本素质要求〔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
评估〔10分〕
全面、正确,核对医嘱、治疗卡,明确药物、穴位
4
询问病人既往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穴位注射评价标准(新版)

穴位注射评价标准(新版)

穴位注射评价标准(新版)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新版的穴位注射评价标准,以便在临床实践中对穴位注射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通过明确评价标准,可以提高穴位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评价标准1. 描述注射目的评价穴位注射的第一步是明确注射的目的。

注射的目的可能是治疗特定的疾病、缓解症状、促进身体康复等。

在评价中应准确描述注射的目的,并记录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反馈。

2. 注射技术评价穴位注射的第二步是评估注射的技术。

注射技术应包括穴位选择、针具选择、穴位定位、注射深度、注射角度等方面。

评价时应注意技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3. 注射效果评价穴位注射的最重要指标是注射效果。

注射后应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疼痛缓解情况、身体功能改善等,并记录下来。

注射效果的评价应综合客观指标和患者主观反馈,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

4.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价穴位注射的过程中应关注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加重、出血等。

评价中应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此外,评价穴位注射的安全性也是重要的指标,需关注是否有感染风险等安全问题。

5. 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价应进行系统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对每个注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注射前的状况、注射时的操作细节和注射后的效果。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评估穴位注射的整体效果和趋势。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穴位注射评价的新版标准,包括注射目的、注射技术、注射效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等指标。

这些评价标准将有助于提高穴位注射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指导,并不替代临床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决策。

在进行穴位注射时,请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临床实践准则。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1、穴位注射法又称水计法.是在穴位用进力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计利及药物对穴位的濯通剌激作用和药伤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琮合效侵,达到治疗疾柄的H的.
2.禁忌症r峻乏.饥愉成精神福度紧张时饮用t局AI度Itt有感染.糠岫成仃出血粒向以高度水总杉禁用〃
3.注急事项:执行三查八对及无1»操作矮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技长我进行操作.熟练掌根穴位的部位和注射深度,注射新量遵医事而定:注射时潮开机管丰富力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也%行触电S8针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使用∙次性无薄注射器,操作前检i⅞注射舞情况,注射器的处理按消毒限禹斓范要求执行IIi1.小板心少或仃发业机制障田不,应提前说明.。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7




38分
定穴
遵医嘱选取穴位
5
铺盘
铺盘方法正确、无污染
2
抽吸
药液
再次查对药液名称,质量,锯安瓿方法符合要求,消毒。
5
抽吸药液方法正确,不遗漏,不污染
5
消毒
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厘米
2
排气
排气方法正确,不浪费药液
2
进针
注射
再次核对,一手持注射器,一手中指及拇指绷紧局部皮肤,上下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注射药液
一项未做到扣2分不正确扣3分
6、撤去治疗巾,交代注意事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
6
未交待注意事项扣2分未安排体位扣2分其它酌情扣分
效果评价
1、操作熟练,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9
较熟练扣2分,不熟练扣5分
2、病人无皮肤损伤、舒适、安全。
6
一项达不到扣2分
3、用物、污物处置正确
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操作竞赛评分标准(共3项)
1、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及理由
操作前准备
1、医师准备:着装整洁、洗手、修剪指甲、戴口罩。
4
一项未做到扣1分
2、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心理状况、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2
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2
告知(2分)
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操作后注意事项
2





15分
医师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评分标准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is a novel therapy that comb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modern injection techniques. It involves injecting medication or herbal extracts into specific acupuncture points to achieve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process of administering acupoint injections requires precise knowledge of anatomy, proper technique, and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for each point.穴位注射是一种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注射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疗法。

它涉及将药物或草药提取物注射到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效果。

进行穴位注射的过程需要准确的解剖知识、正确的技术以及对每个穴位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深入理解。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the acupoint injection procedure is proper sterilization and hygiene practices. The acupuncturist must ensure that the injection site is cleaned thoroughly using alcohol or other disinfectants to prevent any potential infections. Additionally, using sterile needles and maintaining a clean environment are essential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ensure patient safety.穴位注射程序的关键之一是正确的消毒和卫生实践。

穴位注射评估指标(新版)

穴位注射评估指标(新版)

穴位注射评估指标(新版)
穴位注射评估指标(新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穴位注射评估指标的新版,并提供相关信息。

穴位注射评估指标是评估穴位注射效果的指导性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和优化治疗方案。

指标内容
新版的穴位注射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射部位:明确穴位注射的具体部位,包括穴位名称和解剖位置。

2. 注射技术:说明穴位注射的具体技术要求,包括注射角度、注射深度和注射速度等。

3. 注射剂量:指定穴位注射的剂量范围,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进行调整。

4. 注射间隔:建议穴位注射的间隔时间,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5. 注射反应:列举可能的注射反应,包括常见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提供处理方法。

6. 禁忌症:指出禁止进行穴位注射的疾病或情况,以确保患者安全。

使用方法
医生在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时,应参考本评估指标的新版内容,并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同时,医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注射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禁忌症情况。

- 在注射过程中,医生应准确掌握注射技术要求,避免误伤和感染。

-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论
穴位注射评估指标的新版为医生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指标要求进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建议仍需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临床实践进行决策。

穴位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皮肤消毒剂、弯盘、锐器盒,遵医嘱配置药
液。
6
护士
洗手、戴口罩。
3




核对
体位
再次核对;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体位
舒适合理。
5
42
定位
取穴,询问患者感受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5
注射
消毒皮肤:由内向外,范围>5cm。
12
再次核对医嘱,排气。
5
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用针刺手法将针身
推至一定深度,上下提插至患者有酸胀等
5
终末评价
1、注射穴位及方法正确,操作熟练。
8
8
合计
100
考官签名: 年 月 日
“得气”感应后,回抽无回血,将药物缓慢
推入。
7
观察患者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
5
注射
完毕
注射完毕拔针,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3



观察
整理
观察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合理安排体位,
整理床单元。
5
20
清理用物。
5
评价
1、评价患者的感受。2、目标达到的程度
3、再次核对
5
洗手
记录
1、六步洗手法。
2、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穴位注射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成绩: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5
服装准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核对医嘱、执行单。
6
25
评估
核对:床号、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

穴位注射打分准则(新版)

穴位注射打分准则(新版)

穴位注射打分准则(新版)穴位注射打分准则 (新版)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准确和一致性的穴位注射打分准则,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和记录穴位注射的效果。

该准则适用于各种穴位注射治疗。

打分准则1. 目标:确定注射的主要治疗目标。

目标:确定注射的主要治疗目标。

2. 注射部位:记录穴位注射的具体部位。

注射部位:记录穴位注射的具体部位。

3. 注射技术:评估操作的准确性和注射技术的熟练程度。

注射技术:评估操作的准确性和注射技术的熟练程度。

4. 疼痛评估:使用0-10疼痛评分法,评估注射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疼痛评估:使用0-10疼痛评分法,评估注射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5.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反应来评估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反应来评估治疗效果。

6. 不良反应:记录任何与穴位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详细描述。

不良反应:记录任何与穴位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详细描述。

打分标准每一项打分指标都有相应的评估标准,以确保打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打分标准的示例:1. 目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确定目标,打分范围为0-5分。

目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确定目标,打分范围为0-5分。

- 0分:未确定明确的治疗目标。

- 5分:明确定义了治疗目标并成功实现。

2. 注射部位:根据解剖知识和穴位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估,打分范围为0-5分。

注射部位:根据解剖知识和穴位定位准确性进行评估,打分范围为0-5分。

- 0分:注射部位定位错误。

- 5分:注射部位准确无误。

3. 注射技术: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技术熟练程度评估,打分范围为0-5分。

注射技术: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技术熟练程度评估,打分范围为0-5分。

- 0分:操作不准确,技术不熟练。

- 5分:操作准确,技术熟练。

4. 疼痛评估:使用0-10疼痛评分法,评估注射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打分范围为0-10分。

疼痛评估:使用0-10疼痛评分法,评估注射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打分范围为0-10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一项未做到扣2分不正确扣3分
6、撤去治疗巾,交代注意事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
6
未交待注意事项扣2分未安排体位扣2分其它酌情扣分
效果评价
1、操作熟练,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9
较熟练扣2分,不熟练扣5分
2、病人无皮肤损伤、舒适、安全。
6
一项达不到扣2分
3、用物、污物处置正确
回答全面,正确
10
5
未处置不得分处置不正确扣2分
2、穴位注射(水针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 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扣分
及理由
基本素质要求(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
评估(10分)
全面、正确,核对医嘱、治疗卡,明确药物、穴位
4
询问病人既往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2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
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操作竞赛评分标准(共3项)
1、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及理由
操作前准备
1、医师准备:着装整洁、洗手、修剪指甲、戴口罩。
4
一项未做到扣1分
2、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心理状况、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2
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2
告知(2分)
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操作后注意事项
2





15分
医师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之欧阳育创编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之欧阳育创编
一项未做到扣2分不正确扣3分
6、撤去治疗巾,交代注意事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
6
未交待注意事项扣2分未安排体位扣2分其它酌情扣分
效果评价
1、操作熟练,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9
较熟练扣2分,不熟练扣5分
2、病人无皮肤损伤、舒适、安全。
6
一项达不到扣2分
3、用物、污物处置正确
2
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2
告知(2分)
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操作后注意事项
2





15分
医师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皮肤消毒剂、无菌注射器、无菌棉签、无菌纱布、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巾
6
患者
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松开衣着,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水针注射部位,注意保暖(冬季)
10
吸附力强
5
灭火
灭火方法正确
5
观察
检查罐口吸附情况,观察局部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疼痛、过紧及时起罐,注意留罐时间
5
起罐
起罐方法正确,清洁皮肤
5
操作后
10分
整理
整理床单位,衣着,合理安排体位
5
清理用物,常规消毒
2
记录
按要求记录并签名
3
技能评价(10分)
操作熟练,拔罐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
10
理论提问(10分)
12
观察
患者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改换角度再进针。观察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滞针及不良反应
3
起针
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核对床号及患者姓名

中医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操作评分标准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中药药熨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如有烫伤,扣20分。

穴位敷贴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天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敷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熏蒸法操作评分标准
(二)中药氧气吸入法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选手姓名:成绩:评委:
雷火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评定规范(新版)

穴位注射评定规范(新版)

穴位注射评定规范(新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穴位注射评定的流程和标准,以提高穴位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针对相关的法律问题和实际操作情况,本规范采用了简单明了的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纠纷。

2. 定义2.1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指将药物或其他液体注射到人体的特定穴位上,以达到治疗或其他目的的方法。

2.2 评定评定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流程对穴位注射的操作进行评估和判断。

3. 穴位注射评定流程3.1 前期准备在进行穴位注射评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了解穴位注射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确定穴位注射的目的和所需药物或液体;- 准备评定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2 评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注射操作的准确性和技术要求;- 药物或液体的用量和质量标准;- 穴位注射后的反应和效果评估。

3.3 评定流程穴位注射评定的具体流程如下:1. 安全措施:评定前应确保注射环境安全,并采取相应的消毒和防护措施。

2.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药物或液体,并核对药品相关信息与标签。

3. 穴位选择:根据注射目的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穴位。

4. 注射操作:按照穴位注射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注射到位。

5. 注射后处理:观察并记录注射后的反应和效果,记录相关信息。

6. 结果评估:根据评定标准对穴位注射的操作和效果进行评估。

3.4 评定记录和管理对穴位注射评定的结果进行记录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注射日期、时间和地点;- 注射者的信息和资质;- 药物或液体的信息和用量;- 穴位注射的操作过程和效果。

4. 法律法规和免责声明对于穴位注射评定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和免责声明,请参考相关法规文件,确保在评定过程中遵守法律规定,并充分履行免责声明的义务。

5. 结论本文档旨在规范穴位注射评定的流程和标准,确保穴位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严格按照评定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穴位注射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技术
【物品】
治疗车上层准备:治疗盘、药物、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棉签、皮肤消毒剂、污物碗、快速手消毒液、医嘱单、治疗执行单
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考核流程】
参考人员5分钟内准备好用物。

考试人员通知主考即开始计时。

考试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口诉或人员提供帮助的可以向主考给予协助,操作结束后向主考汇报即操作时间结束。

最后回答主考相关知识点的提问,时间小于5分钟。

【成绩反馈】
主考在考试结束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当时给出成绩,不合格者限时补考,并将考核结果在护士手册中登记,并签名。

穴位注射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科室:姓名:评委:评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5
未处置不得分处置不正确扣2分
2、穴位注射(水针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 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扣分
及理由
基本素质要求(5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整洁,衣帽整齐
5
评估(10分)
全面、正确,核对医嘱、治疗卡,明确药物、穴位
4
询问病人既往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2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
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操作竞赛评分标准(共3项)
1、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 评委签名: 得分:
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及理由
操作前准备
1、医师准备:着装整洁、洗手、修剪指甲、戴口罩。
4
一项未做到扣1分
2、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心理状况、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8
评估不质。
8
每缺一项扣4分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协助排便。
4
一项未做到扣1分
2、根据病情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铺治疗巾于按摩部位。
未安排合理体位扣3分
3、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择适宜的四种以上推拿手法和刺激强度,确定穴位,进行按摩。
3
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2





20分
医师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弯盘、纱布块,笔、纸
10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物品:治疗盘、抽吸好的药液、皮肤消毒液、棉签。
患者:了解操作目的,做好准备,体位舒适。
环境:整洁舒适。光线适宜。
2
6
11Βιβλιοθήκη 操作流程
70
1.备齐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1,解释。取得配合1。
2.协助病人取合理体位2,协助松解衣着,暴露局部皮肤,保暖。2
3.嘱病人屈膝3,找到所需穴位6,消毒皮肤方法、范围正确3
4
6
6
9.安置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2。
10.再次观察局部皮肤情况2,做好相关健康教育3。
11.整理用物2,按消毒隔离规范进行终末处理3。
12.洗手、记录(护理记录单、中医护理技能登记本)两小时后评价注射效果。
2
4
12
6
10
8
6
5
4
5
5
3
6
3
评价
10
1.患者及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良好。
2.取穴是否正确及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否执行无菌操作及患者的满意度。
4.排气方法正确3,不浪费药液。3
5.再次核对病人2,一手持注射器,另一拇、食(中)指绷紧局部皮肤4,进针角度、深度适宜4。
6.上下提插“得气”后4,回抽无血,注射速度适宜4
7.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局部皮肤情况3,随时询问患者感受3。
8.迅速拔针,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至不出血3。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2。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要求
评分
评估
10
1.核对医嘱及患者1,评估简要病情1、主要症状、体质、既往史1、发病起因及相关因素2。
2.评估患者局部评估皮肤情况1。
3.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1、心里状态及合作程度1。告知操作目的及配和要点1。

穴位注射评级标准(新版)

穴位注射评级标准(新版)

穴位注射评级标准(新版)
本文档旨在为穴位注射评级提供一个新的标准,以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新版穴位注射评级标准的要点:
1. 注射部位选择
- 确定注射部位应遵循相关解剖学知识和标准程序。

- 注射部位应远离神经血管、淋巴结和重要脏器。

- 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禁忌症,如过敏反应、瘢痕体质等。

2. 注射安全性
- 使用无菌器具和药物,确保注射过程无菌。

- 注射前,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药物敏感等情况,避免注射引发不良反应。

- 注射时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和角度,避免误伤周围组织或器官。

3. 注射效果评估
- 对注射后的效果进行持续观察和评估,以确定注射的疗效。

- 根据治疗目的,注射效果主要包括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的持
续效果等方面。

- 定期记录注射效果,以便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4. 注射级别评定
- 根据注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结果,将穴位注射分为不同级别。

- 不同级别的注射对安全性和效果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 不同级别的注射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在进行穴位注射
时遵循新版评级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请在实际操作
中根据患者情况和临床经验进行灵活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回答全面,正确
10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一项未做到扣2分不正确扣3分
6、撤去治疗巾,交代注意事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
6
未交待注意事项扣2分未安排体位扣2分其它酌情扣分
效果评价
1、操作熟练,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9
较熟练扣2分,不熟练扣5分
2、病人无皮肤损伤、舒适、安全。
6
一项达不到扣2分
3、用物、污物处置正确
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操作竞赛评分标准(共3项)
1、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
项目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及理由
操作前准备
1、医师准备:着装整洁、洗手、修剪指甲、戴口罩。
4
一项未做到扣1分
2、评估病人: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心理状况、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
25
缺少一种手法扣2分手法动作要领一个不正确扣5分穴位定位不准确扣2分
4、告之按摩时穴位部位出现得气的感觉。随时询问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意外。
10
未告知扣2分未询问扣3分未做调整扣5分
5、禁用暴力,推拿手法衔接流畅,推拿时间安排合理。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疾病相符。
10
持、进、运针方法,选穴正确,铺无菌盘方法、注射方法正确。
10
理论提问
(10分)
回答全面,正确
10
3、拔火罐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参赛队员姓名:评委签名:得分:
项目
操作要点
分值
扣分
及理由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5
注意
事项
胸背部穴位注射,应平刺进针,针尖斜向脊柱。下腹部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10
禁忌证
(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瘤部位。
(3)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15
合计
100
20
调整得气
针头刺入穴位后细心体察针下是否得气。针尖到达所定深度后若得气感尚不明显,可将针退至浅层,调整针刺方向再次深入,直至患者出现酸、胀的得气反应。
10
注入药物
患者产生得气反应后回抽针芯,无回血、无回液时可注入药物。在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10
出针
出针时用左手持无菌棉签压于穴位旁,右手快速拔针而出。
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定义
穴位注射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依据穴位作用和药物性能,在穴位内注入药物以防止疾病的方法。
5





针具
根据病情和操作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型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5
15
体位
选取适当的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
5
环境
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5
消毒
部位
患者注射区域局部用无菌棉签蘸取安尔碘,按无菌原则自中心向外旋转涂擦5cm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继以清水冲净后,再用75%乙醇擦拭。
5
施术方法
取药及进针
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及用药禁忌等。取出注射器,将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到一个水平面旋紧,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遵医嘱取药,药液吸入针筒后再次核对。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依据穴位所在的部位、注射器的规格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持针方式、进针方式及进针角度。术者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迅速刺入患者穴位处皮肤。进针要通过调整针头的方向、角度获得“得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药液注入血管
6、注射药物患者如出现不适症状时 ,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观察病情变化。
7、适用症 :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如眩晕、呃逆、腹胀、尿潴留、疼痛等 症状。
(一项不合扣 2 分 ,扣完为止 )
人文关怀
语言流畅 ,态度与蔼 ,面带微笑 ,护患沟通有效 , 解释符合临床实际 ,正确指 导病人 ,操作过程体现人文关怀 ,病人感到满意。
3
核对医嘱 评估病人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核对医嘱与治疗卡、
2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手腕带 (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方法 )
1、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3
2 、解释操作目的 (将小剂量药物注入腧穴内 ,通过药物与穴位的双重作
5
用 ,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
2
3、 告知注射部位会出现疼痛、酸胀的感觉属于正常现象
4
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
14
1、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不宜进行注射。
3
2、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进行注射。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
4、遵医嘱配置药物剂量 ,注意配伍禁忌。 5、注意针刺角度 ,观察有无回血。 避开血管丰富部位 内 ,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1
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
5、病人凝血机制 ;女性患者经、带、胎、产情况 ;排空二便。
1
6、 的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
?环境整洁、 舒适、 安静 ,周围无易燃物。 有条件的病房应调节室温 度 ,必要时用屏风遮 ,挡保护隐私。 (一项不合扣 1 分 )
22-24 2
?修剪指甲、洗手、 (七步洗手法 )、戴口罩 (每项 1 分 )
,安置舒适
?对病人的疾病、病症做健康宣教及注意事项
?清理用物 ,洗手 ,记录注射穴位、药物、药量等客观情况。 记录或记录有误全扣 )
(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 ,未
项目内容
技术要求
分值 得分
存在问题
综 合 评 价 (21)
熟练程度 方法正确 ,部位准确 ,操作熟练。 (一项不合要求扣 2 分 ,扣完为止 )
6
(一项不合扣一分 ) ?遵医嘱取穴 ,通过询问患者感受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未做标记扣 3 分 )
4 ,做好标记。 (取穴不正确全扣 , 4
6
?皮肤消毒剂沿注射部位由内向外消毒 ,范围> 5cm
4
?再次核对医嘱 ,排气
3
?一手绷紧皮肤 ,另一手持注射器 ,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 ,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推
3
至一定深度 ,上下提插至患者有酸胀等“得气”感应后 ,回抽无回血 ,即可将药物缓慢 5
推入
5
?注射过程中观察患者就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
?注射完毕 ,迅速拔针 ,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再次核对注射的穴位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观察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 体位。 (一项不合要求扣 2 分 )
钟。
【成绩反馈】
主考在考试结束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当时给出成绩 ,不合格者限时补考 ,并将考核结果在护士手册中登记 ,并签名。
穴位注射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
项目内容
技术要求
科室 :
姓名 :
评委 :
分值 得分
评分 :
存在问题
服装仪表 (3 分 )
操 作 前 准 备 (29 分)
?服装鞋帽整洁 ,头发、着装符合要求 ,仪表大方 ,举止端庄 (每项 0、 5 分 )
3
项目要求
物品准备
?物品准备齐全 ,放置合理、美观。 ?遵医嘱配置药液。
技术要求
3 2
分值 得分
存在问题
操 作 步 骤 (50 分)
?核对 ,备齐用物至床前 ,再次核对床头卡、 治疗卡、 床号、姓名手腕带 (两种方法识别 ), 6
解释穴位注射的目的 (一项不合要求扣一分 ,未与患者交流全扣 )
4
?取合适体位 ,暴露注射部位 (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注意防寒保暖与保护患者隐私。
【物品】
穴位注射技术
治疗车上层准备 :治疗盘、药物、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棉签、皮肤消毒剂、污物碗、快速手消毒液、医嘱单、治疗
执行单
治疗车下层 :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考核流程】
参考人员 5 分钟内准备好用物。考试人员通知主考即开始计时。考试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口诉或人员提供帮 助的可以向主考给予协助 ,操作结束后向主考汇报即操作时间结束。最后回答主考相关知识点的提问 ,时间小于 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