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糖代谢与运动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糖代谢与运动PPT课件

第二章 糖代谢与运动PPT课件
28
(一)代谢过程
1、代谢途径
1、葡萄糖 (糖原)
2、果糖-1,6-二磷酸
3、甘油醛-3-磷酸
4、丙酮酸
乳酸
果糖-1,6-二磷酸 2分子磷酸丙糖
丙酮酸
29
(1)葡萄糖 果糖-1,6-二磷酸
己糖激酶
反应不可逆
30
(2)果糖-1,6-二磷酸 2分子磷酸丙糖
31
(3)甘油醛-3-磷酸 丙酮酸
糖酵解过程中惟一的脱氢反应
碳酸(H2CO3 )水(H2O )
2、定义
OH
O ‖
—C—H或 -CHO
O ‖
—C—或CO-
糖是一类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 8
CHO H-C-OH HO-C-H H-4C-OH H-C-OH
CH2OH
葡萄糖
CH2OH C=O HO-CH H-C-OH H-C-OH CH2OH
果糖
CHO
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是红细胞 的唯一能源、是运动肌的肌外燃料。
21
2、糖原
研究表明,糖原贮量(特别 是肌糖原)的增多,有助于 耐力性运动成绩的提高。
(1)肌糖原 含量:约为肌肉重量的1%-2%,总量约为350-400g,耐 力运动员可达2-3%。快肌纤维中含量较慢肌纤维中略多。 功能: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又是大强度有 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
单糖 :不能用水解方法再降解的最简单形式 的糖。
糖类化合物
寡糖(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缩合 而成的糖。
多糖 :由多个单糖分子综合而成的高分子 有机物。
13
14
15
蔗糖
CH2OH
OH OH
OH

运动与糖代谢ppt课件

运动与糖代谢ppt课件

二、运动时肝葡萄糖释放
(一)运动时肝糖原分解
1.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
• 肝糖原分解占肝葡萄糖释放总量的90%, 表明肝糖原分解速率大大提高。但由于运 动持续时间短,肝糖原排空很少。
2.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
• 肝糖原分解速率提高。据报道,1小时大强度
自行车运动,肝糖原降解速率约为安静时的 7.6倍。但当强度相对大的运动持续40分钟后, 肝糖原分解占肝葡萄糖释放总量比例逐渐减少, 而糖异生生成的葡萄糖所占比例进行性增大。
• 在低强度运动中,降低肌糖原储量并不 一定伴随运动能力的下降。
• (二)无氧运动能力与肌糖原储量 短时间或间歇性极量运动时,一般 不会引起糖原耗竭或低血糖。但肌糖原 储量过低时,会抑制乳酸生成和降低无 氧代谢的能力。 对于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比 赛前足够的肌糖原储量是必要的。
第二节血糖与运动能力
• (二)安静时糖异生作用 • 体内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的过 程称为糖异生。糖异生的途径如图5-6所 示。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反应,但须通 过另外4种酶,克服糖酵解中的三个不可 逆反应。 • 正常进食后安静时,糖异生作用生成 的葡萄糖只占肝脏输出葡萄糖总量的25 %~30%。糖异生的底物有乳酸、丙 • 酮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
• 二、影响运动肌摄取和利用血糖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15%-90%最大摄氧量强度、持 续40分钟的运动中,随运动强度的增大, 肌肉吸收血糖量增多,肌肉血流量增加 促进肌肉摄取和利用血糖。
在60%、30%最大摄氧量强度、持续3- 4小时的运动中肌肉吸收血糖的高峰时间 之后,吸收血糖的速率逐渐下降。
三、肌糖原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一)有氧运动能力与肌糖原储量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 肌糖原储量直 接影响耐力训练和比赛的运动能力。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2章糖代谢与运动

运动生物化学(第二版)第02章糖代谢与运动
糖氧化供能的效率
糖的氧化供能效率较高,能够以较高的速率 产生能量,为肌肉收缩和运动提供动力。
运动中糖的糖异生作用
1 2 3
糖异生的定义
糖异生是指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 程,是运动时补充糖储备的重要途径。
糖异生的原料
糖异生的原料主要包括氨基酸、甘油和乳酸等, 这些物质在运动中大量产生并可作为糖异生的底 物。
体组织的结构物质之一。
02
双糖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连接而成的糖类,常见的双糖
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双糖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能量物质,同时也
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
03
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连接而成的糖类,如淀粉、纤维素
和糖原等。多糖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能量物质和细胞结构物质,同时也
02
运动对糖代谢的影响
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01
运动时肌肉收缩,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糖升高。
02
运动后,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多,血糖下降。
03
长时间运动后,肝糖原分解加速,血糖升高。
运动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运动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 素分泌减少,促进糖原合成和葡萄糖 摄取。
先天性糖代谢障碍
某些先天性糖代谢障碍可能导致糖的利用和代谢异常,影响身体的 能量供应和运动能力。
05
运动中糖的补充与控制
运动前糖的补充
01
02
03
补充时间
运动前1-2小时,确保在 运动开始时糖原储备充足。
补充量
根据运动时间和强度,一 般补充300-500卡的易消 化的糖类食物。

运动和糖代谢

运动和糖代谢

FADH2经复合体Ⅱ、辅酶Q、复合体Ⅲ、细 胞色素C、复合体Ⅳ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气, 最终经线粒体ATP合酶生成2个ATP.
TCA循环一周
将乙酰- CoA的乙酰基氧化成2个CO2 产生1个FADH2 2ATP 产生3个NADH+H+ ( 3*3)9ATP 产生1个GTP 1 ATP
12ATP
(3)葡萄糖有氧分解产生的ATP
•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 3运动时血糖浓度的变化
1~2min短时大强度运动 4~10min全力运动 15~30min全力运动 1~2h运动至疲劳 超过2~3h至疲劳
肝脏 释放G 神经 激素 血 糖 吸收G
运动肌
(四)乳酸与运动能力
COOH C OH
C CH3
分子结构式
糖酵解反应简式
G
无氧
2乳酸+2ATP
配入4-10个葡萄糖单位的低聚糖的运动饮料。
健力宝--2010年广州亚运会指定运 动饮料
多糖
淀粉与糖原
淀粉由直链淀粉(以α-(1,4)糖苷键连接)与支链淀
粉(分支点为α-(1,6)糖苷键)组成。
糖原又称动物淀粉,存在于动物细胞的胞液 内,是动物体内最容易动员的燃料物质。与 支链淀粉相似,区别在于分支频率及分子量 为其二倍。
纤维素
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占植物界碳素的50 %以上,是植物的结构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葡萄 糖基借β-(1,4)糖苷键连接的一种线性没有分支的同多糖。 微晶束相当牢固。
植物细胞壁 中的纤维素
结合糖 糖
自由糖 (可动用糖) 体液糖 糖原
肝糖原 肌糖原 其它组织糖原
血糖
人体内糖的分布存在形式与储量
(1)短时间极量运动乳酸的生成

02-糖代谢与运动

02-糖代谢与运动
有氧氧化总反应式:葡萄糖+6O2→6CO2+6H2O+能量(相当于32ATP)
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32ATP能量的来路分析: ◎ 葡萄糖→2丙酮酸: 产生2A、2N。 ◎ 2丙酮酸→2乙酰CoA: 产生2N。 ◎ 2乙酰CoA经TAC: 产生6N、2F、2G。 合计:10N、2F、2G、2A。 所以,总计产生32ATP能量。
运动生物化学
第02章 糖代谢与运动
教学目标
• 掌握糖的概念,葡萄糖的化学结构、人体内糖存在的形式 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糖代谢 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 了解糖的组成,分类和运动时的生物学功能。 • 熟悉 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和糖异生作用
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 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三)运动中的乳酸代谢特点
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主要通过乳酸穿梭(P65)方式 氧化,途径有二: (1)在运动肌内,由快肌b进入快肌a或慢肌氧化。
(2)通过循环系统由运动肌 进入非运动肌、心肌氧化 。
运动中血乳酸浓度的变化规律
安静时血乳酸浓度约为1-2mmol/L。在递增强度的 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先是缓慢上升,当运动强度达 到临界值时,血乳酸浓度开始急剧上升,此运动强 度称乳酸阈。 乳酸阈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乳酸阈所对应的血乳 酸浓度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其变动范围在1.47.5mmol/L之间,均值为4mmol/L。 乳酸阈是机体供能由有氧为主转为无氧为主的临界 点。
细胞膜外 细胞膜内
线粒体内膜内
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逆过程。
场所:肝(饥饿时肾、肌肉也 参与)。 限速酶(P60): (1)丙酮酸羧化酶 (2)丙酮酸P激酶 (3)F-1,6二P酯酶 (4)G-6P酯酶 意义(P61): (1)弥补体内糖量不足。 (2)通过HL(乳酸)循环 (P61,图2-3-1)消除运动肌 产生的HL。

运动与糖代谢ppt课件(共52张PPT)

 运动与糖代谢ppt课件(共52张PPT)
• 安静时肝葡萄糖释放 • 运动时肝葡萄糖的释放 • 耐力训练对肝糖原的影响
安静时肝葡萄糖释放
• 安静时肝糖原分解 • 正常进食后安静时,肝葡萄糖释放量较低,约为
0.8-1.1mmol/min,其中肝脏分解速率0.54 mmol/min葡萄糖〔占70%),其余由糖异生提 供,只能满足大脑和依靠糖酵解供能的组织需要 。 • 安静时糖异生作用 • 体内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 异生。安静时,糖异生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只占肝 脏输出葡萄糖总量的25-30%。糖异生的底物有乳 酸、丙酮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
• 血浆胰高血糖素和儿茶酚氨浓度上升幅度减少; • 细胞内cAMP生成数量有所下降。
• 耐力训练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 耐力训练对糖异生的影响不明显,但在适中强度运动中,
耐力训练可使糖异生速率稍有上升。其原因并非糖异生 过程的代谢能力增强,而是训练改善了运动时血流分配, 使肝血流量增大,流经肝脏的糖异生基质增多。
• 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人体的代谢速率和对代谢底物的选择。热天 运动使肌糖原分解供能增多,寒冷时人体利用脂肪供能增多。
• 在氧分压较低的高原进行运动时,供氧不足造成糖酵解供能的 比例增多,肌糖原消耗加快,乳酸生成明显增多。
• 在赛场噪声刺激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液粘性增大, 供给骨骼肌的氧减少,而使糖酵解供能的比例增多,肌糖 原消耗加快。
而在低糖原的肌肉内,对肌外能源的依赖性较 Felig等,1975)
糖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 超过90%最大摄氧量运动时,主要是动用Ⅱb型肌纤维内糖原。
高,血糖供能可高达46%左右。 运动强度增大,肌糖原动员速率相应增大。
以中、低等强度运动时,动用I型和Ⅱa 型肌纤维内糖原。 第三节 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 乳酸生成主要在骨骼肌,但其消除可在骨骼肌、心肌和肝脏。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第一节糖概述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糖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经人体吸收之后马上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供人体能量。

主要分为单糖和双糖。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醛或酮,据此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糖的分类1.单糖(monosaccharide):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常见单糖有葡萄糖(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果糖(CH2OH-CHOH-CHOH-CHOH-CO-CH2OH)、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和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2.低聚糖,又称寡糖(disaccharide):由2~10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具有营养意义的低聚糖是双糖,也较为普遍。

常见双糖有①蔗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尤以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高,故名。

蔗糖分子是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缩合而成。

②麦芽糖,又称饴糖,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

麦芽糖分子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③乳糖,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而得名。

乳糖分子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半乳糖分子结合而成。

3.多糖(polysaccharide):由几百个乃至几万个单糖分子缩合生成,通式为(C6H10O5)n,最重要的是淀粉与纤维素。

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

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eshiwei其化学式为C6H12O6。

运动和糖代谢-医学课件

运动和糖代谢-医学课件

>160mg%
尿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氨基酸
核糖、脱氧核糖、 氨基已糖
一、运动与肝糖原(glycogen)
安静时
肝糖原1%-5.26% 平均3%左右
输出葡萄糖量 100-156mg/min
肝糖原分解 70%-75%
糖异生 25%-30%
运动时
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速率 葡萄糖释入血液
共同代谢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磷酸戊糖途径在人体运动中的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
供能
抗氧化损伤
核苷酸
糖 代 谢 总 结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食物中糖
消化吸收
氧化
肝糖原 分解
合成
其它物质(甘 糖异生
血糖
转变
油、氨基酸、
100-120mg%
转变
乳酸)
转变
其他糖类(果 糖、半乳糖)
3、运动类型
运动类型不同肌糖原的利用不同
同样的运动不同肌肉的糖原消耗不同。 2h跑步后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糖原消耗比股外肌多。
不同的运动相同肌肉糖原的消耗不同。 强度相当的跑步和骑车运动,自行车运动员
股外肌糖原利用高于跑步运动员。
结论:除了不同肌肉本身存在的肌糖原含量上的差异外, 参与收缩的肌群多少与糖原的分解消耗有直接关系。
些生化过程进行,防止脱水。
影响肌糖原利用的因素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肌糖原利用
饮食与环境
运动类型
训练水平
1、运动强度
不同强度运动至力竭时肌糖原的消耗
30%VO2max运动,肌糖原下降15%

糖代谢与运动能力

糖代谢与运动能力

糖代谢与运动能力Contents运动时肝葡萄糖释放运动时肝糖原分解运动时的糖异生作用运动前补糖的时间运动前补糖的类型和计量运动前补糖的类型和计量运动中糖补充的意义运动后糖营养的意义:运动后补糖可以促进肌糖元迅速合成,对保证次日训练的质量和连续比赛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运动时肝葡萄糖释放肝糖原分解速度与运动强度成线性关系。

肝糖原分解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强度越大的运动,速率下降越明显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肝糖原分解占肝葡萄糖释放总量的90%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40分钟后,肝糖原分解占肝脏葡萄糖释放的比例逐渐下降,而糖异生占肝脏葡萄糖释放的比例进行性增加;当肝糖原接近耗尽时,肝糖原分解减少到最小程度。

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运动时肝葡萄糖释放体内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的作用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长时间运动中,糖异生基质的成分不断变化。

补糖的意义糖原填充法运动前补糖运动中补糖运动后补糖运动与补糖与脂肪和蛋白质相比,人体内糖量并不多,但在运动时却是重要的细胞燃料,容易出现糖储量下降而影响运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元储备以及血糖的来源减少肌糖元消耗延长耐力时间有利于疲劳恢复有利于疲劳恢复运动与补糖123补糖的意义Source: ExecutiveIssuesSurveyCEOGlobalBusinessStudyTheAlexanderGroup,Incorporated,糖原填充法意义方法肌糖原大大消耗会导致运动能量输出下降,进而出现有效运动的停止。

而利用糖的超代偿在运动前使糖原储备达到最大值对超过90~120min的耐力运动有积极意义运动后肌糖元的超代偿与肌糖元储备的消耗程度有关,而快慢取决于糖的合理补充糖原超代偿包括糖原的耗竭和糖原填充运动与补糖经典的糖原填充法赛前一周一次或两次力竭性运动和三天低糖膳食使糖原大量消耗,随后2~4天进行高糖膳食改良的糖原填充法运动前6天的渐减性运动模式和渐增式糖饮食运动与补糖糖原填充法运动前补糖运动与补糖运动前营养目标:充分保证糖原储备,并避免因饮食造成运动中的肠胃不适运动与补糖运动前补糖①运动前一天补糖:运动前1-7天的高糖膳食,通常可以提高超过90分钟的耐力运动的运动能力②运动前4个小时内摄取大量的糖(约200-300g),比不进食者,能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耐力③运动前15-60分钟补糖:虽然一些人可能出现暂时的低血糖和疲劳现象,但多数研究认为运动前1小时进食糖类食物可以提高运动能力运动与补糖运动前补糖与葡萄糖相比,运动前补充果糖的效果并不明显,近期认为运动前一定时间进食LGI食物可以减少运动中C HO的消耗,虽然研究也证实LGI未必一定能提高之后的运动能力,但从机理上讲,有益于改善运动能力运动前补糖可以用固体或液体的形式,推荐量为1-5g/kg体重运动与补糖运动前补糖血糖指数:指按照进食食物后两个小时机体的血糖反应大小来排列食物的一种方法GI=进食测试食物后的血糖面积/进食参考食物后的血糖面积×100,一般以葡萄糖作为参考食物运动与补糖运动中补糖通过保持运动中血糖的稳定来延长运动力竭时间,使疲劳点尽量后移运动中补糖的种类运动中补充的形式运动中补糖的时间和频率运动期间摄取的糖应该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目前较认可的是葡萄糖、低聚糖及麦芽糖等高血糖指数糖类,果糖不适合液体最佳,半固体次之,固体形式一般不推荐运动开始后30分钟,最好少量多次(1次/20-30min,45g/h),如无条件可在疲劳点出现前35分钟一次性补充运动与补糖运动中补糖运动后补糖运动与补糖www.themegallLOGO糖代谢与运动能力周晖前言1糖的供能2肌糖元与运动能力3血糖与运动能力4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5运动与补糖6糖类是人体代谢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肌糖元、肝糖原以及血液中的葡萄糖,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中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运动与糖代谢

运动与糖代谢

糖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 的细胞燃料。 糖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 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 的细胞燃料 糖氧化具有耗氧量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 糖氧化具有耗氧量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 是大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主要能量来源 是大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当以 %—95%最大摄氧量以上强度运动时,糖供能占 当以90% 当以 %最大摄氧量以上强度运动时, 95%左右; %左右; (2)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主要燃料 (2)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主要燃料; 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主要燃料; (3)在低强度运动中糖是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引物,并在维持 在低强度运动中糖是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引物, 在低强度运动中糖是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引物 血糖水平中起关键作用; 血糖水平中起关键作用; (4)任何运动开始、加力或强攻时,都需要由糖代谢提供能 任何运动开始、 任何运动开始 加力或强攻时, 量。
第二节
血糖与运动能力
血糖 8.8mmol/L(160mg%) 称为肾糖阈。
血糖高于7.2mmol/L 血糖高于7.2mmol/L (130mg%),成为高血糖; (130mg%),成为高血糖; 血糖浓度以空腹(进食12 血糖浓度以空腹(进食12 小时之后)值为准,正常 值为4.4-6.6mmol/L(80值为4.4-6.6mmol/L(80120mg%)。 120mg%)。 当血糖低于3.8mmol/L 当血糖低于3.8mmol/L (70mg%)时,临床上称 (70mg%)时,临床上称 为低血糖;
(二)无氧运动能力和肌糖原储量 二 无氧运动能力和肌糖原储量
肌糖原储量过低时, 肌糖原储量过低时,抑制乳酸生成和 降低无氧代谢能力。 降低无氧代谢能力。 总之, 总之,肌糖原储量对耐力运动和极量 运动都是必要的能源。 运动都是必要的能源。设法提高体内肌糖 原储量,降低运动时糖原利用速率, 原储量,降低运动时糖原利用速率,加快 运动后糖原恢复,并达到超量恢复, 运动后糖原恢复,并达到超量恢复,对耐 力运动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 力运动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

第2章 糖代谢与运动

第2章  糖代谢与运动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反应不可逆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酶 丙酮酸脱氢酶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辅酶(维生素) TPP(Vit B1) HSCoA(泛酸) 硫辛酸
FAD(Vit B2 ) NAD+ (Vit PP)
3. 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柠檬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 羧基的柠檬酸,反复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 草酰乙酸的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一)有氧氧化过程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 →丙酮酸(细胞液)
第二阶段:丙酮酸→ →乙酰CoA (线粒体)
第三阶段:乙酰CoA → →CO2 + H2O + ATP(线粒体)
(三羧酸循环)
1. 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Glu 2NADH + 2H+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H2O + 2× 3ATP( 2× 2ATP) 与糖酵解过程相似,反应在细胞液进行 2CH3COCOOH
糖原
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但其含量的 差异很大。例如,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
脏和肌肉中糖原贮存较多。
肌糖原
大强度有氧运动
高强度无氧运动
第一节 糖概述
三、糖的生物学功能 2、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1)提供机体所需能量 2) 对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3)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4)具有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甘油酸-1,3-二磷酸 烯醇丙酮酸磷酸
1分子葡萄糖净生成ATP数
+2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糖代谢与运动

糖代谢与运动

5.90-95%V02max以上强度运动时,肌糖原消耗不
到储量一半;65-85%VO2max强度运动时,肌糖 原利用速率随运动时间延长而下降; 30%VO2max强度运动时,肌糖原很少利用。 6.不同强度运动至力竭时,以中等强度运动至力竭 时肌糖原消耗最多(几乎耗尽)。 7.长时间大强度有氧运动中,运动前肌糖原储量决 定达到运动力竭的时间。亚极量运动中肌糖原消 耗导致运动疲劳,其因有四。低强度运动中,降 低糖原储量不一定伴运动下降。 8.对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比赛前有肌糖 原储量是必要的。
(二)无氧运动能力和肌糖原储量
肌糖原储量过低时,抑制乳酸生成和降低无氧代谢 能力。
总之,肌糖原储量对耐力运动和极量运动都是必要 的能源。设法提高体内肌糖原储量,降低运动时 糖原利用速率,加快运动后糖原恢复,并达到超 量恢复,对耐力运动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
提要:
1.糖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 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 成的激素。
(二)血糖的生物学功能
1.血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供能物质,用以维持 中枢的正常机能 。 日常情况下,脑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85-95% 靠葡萄糖氧化。 对60Kg体重而言,脑每日消耗葡萄糖120130克,而脑内糖原贮量仅2克。 故脑对血糖浓度极为敏感。 2.血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 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氧化。 其燃料主要来自血糖。 循环系统红细胞每天利用25克糖,其中9095%由糖酵解利用、5-10%由磷酸戊糖途径分解。
代价:乳酸糖异生是一个耗能量的过程。 (2分子乳酸在肝内异生为1分子糖需6分子ATP) 生理意义: 1.乳酸再利用,避免乳酸的丢失。 2.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

运动与糖代谢讲解学习

运动与糖代谢讲解学习

运动与糖代谢运动营养学概念概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体需要特别的营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科学有效的为运动的人体补充合理的营养,使运动的目标得以实现,是运动营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运动营养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当今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仅受训练、遗传、健康状态、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营养也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意识逐渐加强,由此给运动营养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使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并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对运动营养学的研究与应用做一系统的阐述是有必要的。

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利用营养因素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体力恢复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

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营养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有人将运动营养学视为应用营养学或特殊营养学。

营养是指人体从外部环境摄取、消化、吸收与利用食物和养料的综合过程。

运动营养学研究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和比赛情况下的营养需要、营养因素与机体功能、运动能力、体力适应以及防治运动性疾病的关系,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员选材学、病理学、临床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中医养生学、烹饪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确良联系。

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合理营养支持运动训练,是运动员保持良好健康和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和伤病防治均有良好的效果。

合理营养为运动员提供适宜的能量;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合理营养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合理营养有利于解决运动训练中的一些特殊医学问题(不同体育项目、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期的特殊医学要求);合理的营养可保障肌纤维中能源物质(糖原)的水平稳定,减少运动性创伤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
• 占人体干重的2%,按作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 是结合糖,其生理作用是与其他物质结合参与人 体成分的组成;另一类是自由型糖,以游离态和 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血糖 • 肌糖原 • 肝糖原
糖8(糖的生物功能)
成人体内糖总量约500g,其中肌糖原约占75%, 肝糖原约占20%,血糖约占1.2%(P45)。
• 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引言
• 糖是自然界分布最为广泛的有机物质,也
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 人体内糖的形式有两种,糖原和葡萄糖
第02 糖代谢与运动
第一节 糖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 第四节 糖代谢与运动
第02 糖代谢与运动
第一节 糖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 第四节 糖代谢与运动
分支酶催化糖原不断形成新分支链
12~18G
糖原合酶
1.糖原分子
分枝酶 糖原合成的限速酶
糖原引物
2.糖原素或糖原蛋白
(二)糖的异生
• 定义:
• 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的异
生。
正常情况下,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但在饥饿
状态下,肾脏和肌肉也能进行糖的异生。
• 在运动中的意义 1. 弥补体内糖量不足,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2. 乳糖异生变糖,有利用运动中乳酸消除
糖的概念、化学组成、 分类、结构、生物功能……
第一节 糖质概述
• 糖质的范围
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果实所含的葡萄糖
、果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哺乳动物 乳汁中的乳糖,血液中的血糖,肝脏和肌 肉中的糖原等,都属于糖质物质。
一、糖质的概念和化学组成
一、糖质的概念和化学组成
• 概念 糖质是一种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物质 化合物的总称。 例如葡萄糖,果糖。 • 化学组成 有C H O三中元素组成(碳水化合物) • 占人体干重2%,少量以糖脂、糖蛋白的形 式构成神经、生物膜、抗体、某些酶、激素 、和结缔组织的的重要成分,大部分以多糖 的形式贮存于组织器官中。
糖1(概念)
二、糖的分类
• 根据特点可以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 单糖 凡是不能用水解的方法再降解的最简单的糖称为 单糖。 • 寡糖 又称为低聚糖,由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 • 多糖 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糖2(通式、分类)
糖(碳水化合物)的通式 :Cn(H2O)n
不符合通式的糖物质: 鼠李糖(C6H13O5)、脱氧核糖(C5H10O4)等。 符合通式的非糖物质: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 分类 单糖 寡糖 多糖 主要种类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核糖、脱氧核糖…… 麦芽糖、蔗糖、乳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
(四)糖代谢的运动适应 2. 糖代谢运动适应的应用
(2)乳酸耐受力训练法:使血乳酸浓度持续保持高位的 训练方法。目的是提高机体耐酸能力。一般可采用亚极量 (85-90%VO2max)的间歇训练模式(300-400M跑),
运动生物化学
第02章 糖代谢与运动
教学目标
• 掌握糖的概念,葡萄糖的化学结构、人体内糖存在的形式 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糖代谢 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 了解糖的组成,分类和运动时的生物学功能。
• 熟悉 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和糖异生作用 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①已糖激酶 ②磷酸已糖异构酶 ③磷酸果糖激酶 ④醛缩酶 ⑤磷酸丙糖异构酶 ⑥磷酸甘油醇脱氢酶 ⑦磷酸甘油酸激酶 ⑧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⑨烯醇化酶 ⑩丙酮酸激酶 A 磷酸化酶 B 乳酸脱氢酶
无氧氧化总反应式: 葡萄糖→2HL(乳酸)+能量(相当 于2ATP)
•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 是生物内普通存在的功能途径,正常生理调节下, 大多数组织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因而很少进行糖 无氧酵解。只有少数活跃耗能较多细胞组织如视 网膜、肾髓质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和睾 丸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仍进行糖的无氧供 能,来获得能量。 • 是剧烈运动时能量的主要来源
直链糖原合成的UDPG途径
直链糖原合成
酶的种类: ① 已糖激酶 ② 磷酸已糖异构酶 ③ UDPG焦磷酸化酶 ④ 糖原合成酶 ⑤ UDP激酶
D 总反应式: Gn+G+2ATP → Gn+1+2ADP+Pii
注1:表中UTP称“三磷酸尿苷”,Pii称“焦磷酸”,UDPG 称“尿苷二磷酸葡萄糖”。①⑤为限速酶。Gn为至少含4个葡 萄糖残基的直糖链。“激酶”的作用是将ATP上的一个高能 磷酸健转移到底物上去,转移到什么底物上,就称什么激酶。
细胞膜外
糖异生
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逆过程。 场所:肝(饥饿时肾、肌肉也 参与)。 限速酶(P60): (1)丙酮酸羧化酶 (2)丙酮酸P激酶 (3)F-1,6二P酯酶 (4)G-6P酯酶 意义(P61): (1)弥补体内糖量不足。 (2)通过HL(乳酸)循环 (P61,图2-3-1)消除运动肌 产生的HL。
生理意义
1.每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释放能量可以合成 32ATP。是糖酵解的16倍,因此,它是长时间大 强度运动时的重要能量来源,是机体利用糖能 源的主要途径。 2.三羧酸循环是人体内糖质、脂质、和蛋白质的 三大代谢的中心环节。
第02章 糖代谢与运动
第一节 糖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 第四节 糖代谢与运动 由单糖在体内合成糖原的过程称 糖原合成。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 的过程称糖异生作用。
(一)糖的无氧酵解
• 糖分解代谢的底物有两种一种是糖原,另一种是各组织细胞中的葡 萄糖。根据代谢时氧气的参与,糖代谢可以分为有氧氧化和糖的无 氧酵解两个过程。
无氧氧化——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酵解使1分子葡萄糖产生2 分子丙酮酸、2分子H2O、2分子 ATP和2分子DNAH。 葡萄糖无氧氧化使1分子葡萄糖 产生2分子乳酸和相当于2分子ATP 的能量(而不是2分子ATP)。
(二)运动中血糖浓度的变化规律(P60)
1-2min大强度运动:无明显变化。 4-10min全力运动:明显上升。 15-30min全力运动:开始回落。 1-2h运动至疲劳:回归至正常值低限区间。 2-3h运动至疲劳:降至正常值以下,甚至可能出现 低血糖休克。
140 90 100 80
10
1-2min大强度运动 4-10min全力运动 15-30min全力运动 1-2hr力竭运动 2-3hr力竭运动
细胞膜内
线粒体内膜内
第02章 糖代谢与运动
第一节 糖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
第四节 糖代谢与运动
一、运动中的糖代谢特点 二、血糖与运动
三、血乳酸与运动
四、糖代谢的运动适应
(一)运动中的糖代谢特点(P62)
肌糖原来源于血糖的合成。大强度短时间运动肌糖 原不会耗尽,中低强度长时间运动至力竭肌糖原则 耗尽。 血糖来源于肝糖原分解和肝、肾等组织的糖异生。 安静时肝糖原分解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约占70%), 饥饿时糖异生成为血糖的主要来源(接近100%), 大强度短时间运动时肝糖原分解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可达90%),中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糖异生则成 为血糖的主要来源。
(二)糖的有氧氧化
• 定义
葡萄糖或糖原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氧化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 分为3个阶段:
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酶的种类: A 丙酮酸脱氢酶系 ①柠檬酸合成酶 ②顺乌头酸酶 ③异柠檬酸脱氢酶 ④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⑤琥珀酸硫激酶 ⑥琥珀酸脱氢酶 ⑦延胡索酸酶 ⑧苹果酸脱氢酶
(三)运动中的乳酸代谢特点
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主要通过乳酸穿梭(P65)方式 氧化,途径有二: (1)在运动肌内,由快肌b进入快肌a或慢肌氧化。
(2)通过循环系统由运动肌
进入非运动肌、心肌氧化 。
运动中血乳酸浓度的变化规律
安静时血乳酸浓度约为1-2mmol/L。在递增强度的 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先是缓慢上升,当运动强度达 到临界值时,血乳酸浓度开始急剧上升,此运动强 度称乳酸阈。 乳酸阈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乳酸阈所对应的血乳 酸浓度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其变动范围在1.47.5mmol/L之间,均值为4mmol/L。 乳酸阈是机体供能由有氧为主转为无氧为主的临界 点。 运动时肌乳酸浓度>血乳酸浓度。
(二)糖的生物学功能:
(1)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 (2)促进脂肪的彻底氧化分解。 (3)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4)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第02章 糖代谢与运动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糖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合成和糖异生 第四节 糖代谢与运动
1、无氧氧化:糖→糖酵解→丙酮 酸→乳酸 2、有氧氧化:糖→糖酵解→丙酮 酸→乙酰CoA →三羧酸循环 →H2O+CO2
糖3(开链式结构)
糖的结构:
(P42)
糖4(环式结构)
糖的结构:
将六元环碳原子省略,左面原子或基团写在环上方,右面原子或基 团写在环下方,即可将开链式用哈沃斯式表示。哈沃斯式还可进一步简 化:用短线代表氢,用折线代表羟基。
糖5(单糖)
单糖
糖6(寡糖)
寡糖
糖7(多糖)
多糖
三、糖的生物学功能 糖的生物学功能
有氧氧化总反应式:葡萄糖+6O2→6CO2+6H2O+能量(相当于32ATP)
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32ATP能量的来路分析: ◎ 葡萄糖→2丙酮酸: 产生2A、2N。 ◎ 2丙酮酸→2乙酰CoA: 产生2N。 ◎ 2乙酰CoA经TAC: 产生6N、2F、2G。 合计:10N、2F、2G、2A。 所以,总计产生32ATP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