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及书目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实践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这一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思想体系。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848年首次出版。

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主张,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开篇之作。

《共产党宣言》主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指出了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

《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这部著作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

《资本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一部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这部著作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问题,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反作用,分析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精神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结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思想体系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只有通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25种(篇)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7.马克思《资本论》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0.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1.恩格斯《反杜林论》1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4.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1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7.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18.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19.列宁《国家与革命》20.列宁《怎样组织竞赛?》21.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2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2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阶段》24.列宁“1923年1—3月的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25.列宁《哲学笔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25种(篇)1.毛泽东《实践论》2.毛泽东《矛盾论》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4.毛泽东《为人民服务》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7.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1.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2.邓小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3.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4.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7.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19.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习近平《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2.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暂定篇名)2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考文献: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第二版)作者:王平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2月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三版)作者:本书编写组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03月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作者:阮青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9月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书目(40册)。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推荐参考书目一、基本著作类: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 《列宁选集》(1-4卷)(同上)3. 《毛泽东文集》(1-5卷)4. 《邓小平文选》(1-3卷)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6. 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报告和讲话、十七大以来的中央文件等二、传记类:7. (德)梅林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8. 《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9. (法)科尔纽著:《马克思恩格斯传》(1-3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10. (英)伊赛.伯林著:《马克思传》(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11. 《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12. 刘建军:《马克思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 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1982年版三、研究性论著类:(一)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有关经典文献和著述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文第一版,下同)。

15.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6.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另见《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新译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 马克思:《致安年柯夫》(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6页。

18.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19.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

20. 列宁:《哲学笔记》(1914-1916年),《列宁全集》第55卷(中文第2版)。

21. 张奎良主编:《跨世纪的回响——马克思学说的精粹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马原经典阅读参考书目

马原经典阅读参考书目

马原经典阅读参考书目(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附:推荐读书书目
1、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致燕妮•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9卷、第33卷、第35卷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19-760页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页—30页
8、毛泽东的《矛盾论》
9、毛泽东的《实践论》
10、《保卫马克思》,(法)阿尔都塞著,顾良译,商务印书馆。

11、《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摩尔根及其《古代社会》总结出古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唯物主义结论。

即技术和发明、财产观念、政治观念等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国家的本质特征等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家庭形式的发展、变迁受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影响4、国家的起源、特征及其消亡的必然性伴随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氏族制度就被国家取代了;国家形成的过程、实质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列宁《国家与革命》、《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1、《国家与革命》写作的背景国际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造成恶劣影响。

国内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对立;要不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议极大。

2、《国家与革命》的主要内容1)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阐明了国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2)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和1871年革命经验的总结”3)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阐明了将要诞生的新国家的实质和特征4)批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学说的歪曲,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重点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历史任务3、《国家与革命》的主要观点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2)在国家走向消亡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国家是不可能走向消亡的,是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打碎的,消亡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国家。

3)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专政。

4)无产阶级国家消亡的条件是,共产主义经济基础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彻底实现。

《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1)信——写给党的代表大会的信(1)点评中央高层领导人性格和工作特点,建议对中央机构进行调整和人事变动。

马原经典书目

马原经典书目

马原经典书目绪论(一)篇名: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60页。

经典选段:1、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2、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60页。

)思考问题:结合马克思的职业观。

谈谈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学到那些优秀品质?(二)篇名: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经典选段: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8页。

)2.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

……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主旨是什么?(三)篇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经典选段:1.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7页。

)2.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性中:以及对象即工人的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化、丧失。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58页。

)3.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思考问题:思考马克思揭示的工人异化的表现及其本质。

(四)篇名: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典文献
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1.《资本论》(Das Kapital):
这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也是他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该书被分为三卷,第一卷在马克思去世后由其好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编辑完成。

《资本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商品生产、货币、劳动价值论等概念。

2.《哲学的贫困》(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这是马克思对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的著作《哲学的贫困》进行批判的著作,是他在经济学方面的一次早期贡献。

3.《德意志意识形态》(The German Ideology):
与恩格斯合著,这部著作探讨了意识形态和历史观的关系。

马克思在其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法兰西内战》(The Civil War in France):
这是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分析,强调了工人阶级的自发组织和对资产阶级国家的对抗。

这也是马克思最后一部完整的著作之一。

5.《对费尔巴哈的提纲》(Theses on Feuerbach):
这是马克思的一篇短文,强调了唯物主义对于理论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哲学家只是不同方式的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它”的著名观点。

这些著作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3.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5.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6.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1908年2-10月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5.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6.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7.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节选)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节选)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节选)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1920年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 1952年2月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7.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节选) 1979.3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合计26篇。

适合朗诵的马克思著作

适合朗诵的马克思著作

适合朗诵的马克思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众多,以下就是适合朗诵的几篇代表性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是马克思早期著作,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其中有不少有哲学和文学色彩的段落,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共产党宣言》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创作的著作,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宣言书。

这本著作语言直白、文字犀利,充满了革命激情和理论深度。

《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规律。

其中有很多深奥的理论和分析,但也有一些朗诵起来比较生动的章节,例如第一卷第七章“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

《哥达纲领批判》
这是马克思的一篇论文,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进行了批判和修改。

文章文字明晰、逻辑紧密,表达了马克思的思想和主张。

以上这些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理论深度,也富有感染力和语言魅力,适合朗诵、朗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作日期在前,发表日期在后。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1844年发表)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创刊号)4.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932年全文首次公开发表)5.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9~11,1845.2发表)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标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诞生)8.《哲学的贫困》1847.49.《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1210.《共产党宣言》(合著)1848.211.《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合著)1848.312.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13.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57年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6月出版)1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1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1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20.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1885(恩格斯整理)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1894(恩格斯整理)22.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18442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24.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185025.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185226.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2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2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2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0.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同盟者的历史》1885含1848.3合著《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部分篇目五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部分篇目五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部分篇目五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部分篇目写读后感要求:1500字,手写,稿纸,12周上交。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部分篇目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网上有全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序言》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网上有全文)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篇: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马克思主义著作经典语录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6、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和恩格斯《1888年英文版序言》7、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

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8、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书目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书目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目录
前言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学习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学习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节选)
学习导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
学习导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学习导读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节选)
学习导读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
学习导读
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学习导读
恩格斯《反杜林论》(节选)
学习导读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
学习导读
马克思《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学习导读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习导读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
学习导读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学习导读
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节选)
学习导读
列宁《怎么办?》(节选)
学习导读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学习导读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学习导读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学习导读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国家与革命》(节选)
学习导读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 学习导读
列宁《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节选) 学习导读
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
学习导读
后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其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其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其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思想体系,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其主要内容,对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著作《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以及晚期著作《社会主义经济学讲话》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1. 《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马克思在该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分配和再生产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规律。

该著作主要包括商品和货币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论等内容。

2.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性文件之一。

在该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念和目标,并呼吁工人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撰写的一篇重要著作,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以及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和途径。

该著作主要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起源、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

4. 《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篇重要著作,它对德国的哲学思潮进行了批判和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哲学的局限性和贫困性。

该著作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完善哲学,真正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

5. 《社会主义经济学讲话》《社会主义经济学讲话》是马克思晚期的一篇重要著作,它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马克思在该著作中详细讨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计划经济的优势以及消费品分配等问题,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

通过复习上述几部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

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马列经典诵读篇目节选如下:1.《共产党宣言》- 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目标- 内容概述: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的崛起与革命、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实现途径等。

2.《资本论》- 主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内容概述:商品、货币、资本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和矛盾等。

3.《列宁选集》- 主题: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分析,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策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等。

4.《斯大林选集》- 主题:斯大林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五年计划经济体制,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等。

5.《毛泽东选集》- 主题: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述: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人民战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等。

6.《恩格斯选集》- 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 内容概述: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运动规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等。

7.《中国共产党章程》- 主题: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内容概述:党的性质和目标,党员的条件和权利义务,党的组织和领导制度等。

8.《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题: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规律等。

9.《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主题: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实践- 内容概述:法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等。

10.《共产主义社会理论》- 主题: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实现路径- 内容概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和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和途径,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等。

以上是马列经典诵读篇目的节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深入了解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ppt课件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 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 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 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提出关于人的本 质的看法,即“人的本质并不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 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 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 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 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 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 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 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 ,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 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 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 命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
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 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 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 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 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它在马克思生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 程碑的地位,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 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文章背景介绍
1844-1845年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 的关键时期。此时,马克思为了解决市民社 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研究了经济学,在巴 黎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 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但对于费尔巴哈哲学不 但没有批判,而且有过高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读经典文献梳理第1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读经典文献梳理第1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读经典文献梳理(50篇)第1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 1843底—1844.1(马恩选集1卷)本卷开篇部分选收的三篇文章,列宁认为《德法年鉴》时期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初)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写在1843年 10月中-12月中的《导言》发表于1844年2月的《德法年鉴》中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思想。

背景:1.一方面,裂及使他感到“苦恼的问题”。

马对青黑“抽象的空论”深恶痛绝,开始深入思考哲学的现实意义。

他已意识到,在研究国家生活的过程中,不应用当事人的意志解释一切,而应去关。

2.另一方面,费尔巴哈炸开助于主词和宾词的颠倒,把现实的主体——人,变成了理念或精神的宾词,人变成了具有客体性的思维的产物,这是一种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的颠倒。

因此,要正确理解现实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就不能从思维出发,而应从现实的存在出发;不能从抽象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出发,而应从当下的、直接感性的存在出发,也就是从具体的人和具体的自然界出发,从“感性对象性”出发,把理念看成是现实主体的宾词。

上述两方面的背景,促成了马克思写作《导言》。

意义: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书目”中说:马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是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又一块里程碑。

”结构:第一部分(1—7段):马认为由费完成的批判是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并要求对宗教第二部分(8—34段):马指出,德国想完成反对以宗教为慰藉的现实世界的斗争,第三部分(35—49段):马从哲学层面创造性提出了“无产阶级”概念,并以其为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希望所在。

内容:1.1843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重要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和《导治批判的前提,哲学批判是宗教、政治批判的理论提升,阶级批判是宗教、哲学、政治批判的归结。

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及书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及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9]马克思:《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10]马克思:《资本论》[11]恩格斯:《反杜林论》[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7]列宁:《辩证法的要素》[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毛泽东:《实践论》[20]毛泽东:《矛盾论》[21]毛泽东:《论持久战》[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二、马克思主义类书籍:[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2]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3]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6]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9]萧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0]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1]黄楠森:《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15]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6]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17]夏甄陶:《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18]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20]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廷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2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5]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9]马克思:《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
[10]马克思:《资本论》
[11]恩格斯:《反杜林论》
[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6]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7]列宁:《辩证法的要素》
[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19]毛泽东:《实践论》
[20]毛泽东:《矛盾论》
[21]毛泽东:《论持久战》
[2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二、马克思主义类书籍:
[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2]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3]艾思奇:《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萧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萧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黄楠森:《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5]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夏甄陶:《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7]夏甄陶:《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18]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20]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廷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