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面积的教学反思(热门8篇)
面积的教学反思(热门8篇)面积的教学反思第1篇我但任三年级数学教学,现就我的一节面积概念教学反思如下。
《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下册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的概念,两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算法也大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周长计算方法来进行对比,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结合了学生熟悉的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充分体验每一种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它的面积单位,学会估计图形的面积等等,这些学习活动既需要学生以一定的空间观念为基础,又能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充分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材中有大量的“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我在教学中都把它变为现实,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身经历活动过程。
此外,还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在教学中重视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励估测方法的多样化。
估测活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也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途径。
在学习中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一比较活动就有多种估测和策略。
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这些策略的特点,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估测的方法,分享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四、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再发现过程,防止对公式的机械记忆。
北师大三下《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从一维的长度到二维的面积,是空间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数学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面积的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此,教科书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结合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等于相同方格数的不同图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有大有小,部分学生听说过“面积”,但是要上升到数学的认识,尚需要丰富的表象和大量的实践操作,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剪拼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教学准备:课件、1厘米的小方格纸、剪刀、小方块若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我这里有;两张正方形的纸(一大一小),想请两位同学来给它们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你认为我的游戏公平吗?生:不公平,一个大一个小师:你们说的大和小,指的是它的什么大?生:面、表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面积”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学过的数学图形引出对面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结合实例,理解含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摸一摸,找一找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生活中不仅有封面,还有很多面,老师给大家找了几组物体的面,我们一起看一看,PPT展示数学书语文书封面、硬币的表面,树叶的表面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五面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面积,理解面积的概念;2.能够简单计算图形的面积;3.能够辨认图形种类,找到图形的公共部分,计算出公共部分的面积;4.能够通过自己手动制作出来的图形,理解不同的图形面积之间的差异。
2. 教学重难点1.理解面积概念;2.计算图形面积;3.计算图形公共部分的面积。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老师通过引导问题的形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面积的概念;2.在引入“面积”的词汇后,通过让学生自己想象画出不同的图形,并询问面积大小,引导学生对面积的直观感性理解。
步骤二:面积的计算方法1.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了面积的概念后,介绍了计算面积的方法;2.通过板书和举例等教学方式介绍了图形的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算,将计算公式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认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实际求解的必要性。
步骤三:计算图形公共部分的面积1.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制作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鼓励学生在模拟制作的过程中思考图形面积的问题;2.将多个图形拼接起来,引导学生辨认图形种类,并计算出公共部分的面积;3.让学生探究公共部分面积计算公式与不同形状和方位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步骤四:课堂练习1.老师设计了合适的练习题目,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2.在练习环节,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通过练习积累经验。
4. 教学资源1.仿制几何模型;2.不同种类的图形,例如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等;3.供学生进行练习的习题。
二、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理解面积的概念,运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在授课方式上,重点层次的把握需要更好。
在讲述计算面积的方法时,过分依赖PPT的展示,导致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际操作的掌握也不够到位;2.在课堂练习环节,因对课堂时间的计算不够准确,习题的难度过大,导致学生练习效果不理想;3.在图形制作环节,一些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效果不理想,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和机会。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2面积和面积单位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我上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是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复习以后让他们知道周长单位,就是长度单位,再复习长度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为新课作好铺垫,然后进入新的内容,本节课我是这样上的:1.理解面积的意义。
2.比较面积的大小。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学生要理解,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大小”、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
学生往往把它与“周长”混淆。
怎样避免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比比”“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
1.看看——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以及图形等实物的表面,初步感知“物体表面”。
2.摸摸——引导学生用手摸摸数学书、课桌面、黑板面,使“物体表面”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比比——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比比两张彩纸的大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面积”。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面积单位的教学,它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1.自学——提出疑问。
2.在比比、估算、联系实际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拿出1平方厘米学具;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拿出1平方分米,联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物体是1平方分米;估算数学书封面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3.自己准备了一张1平方米纸,让学生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人?再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正确构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估算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7篇)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1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教学准备:学具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涂颜色”比赛。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20(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
让学生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铅笔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
比一比,哪个表面大。
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两张树页,进行比较。
教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图形。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第一组:圆形第二组:提问:(1)第一组两图相比,哪个面积大?(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三角形面积中可以包含这个圆的面积,因此三角形面积大于圆面积。
)(2)怎样比较第二组两图?(这两幅图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
)3.揭示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则的,请你比较下面各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三组:第三组两图的形状差别较大,不能用重叠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人合作,想个可行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请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问:你听懂了吗?(用划方格的方法。
如下图所示。
通过数方格,看哪个图形包含同样大小的方格数多,哪个面积就大。
《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由表及里凸显本质——《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安庆市老峰镇第一小学汪跃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P39-4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数格子、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面积"(板书)师: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生交流)2、师:真不错,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么,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补充课题,生交流)3、师:真好,大家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准确、严谨呢?究竟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智慧老人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生看书)4、师:好,看书以后,现在知道什么是面积吗?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板书,生齐读)师:不错,书中智慧老人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句话有点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太懂,谁能把这句话分开,变成两句话,是哪两句话?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呈现PPT)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认识面积教案及反思[全文5篇]
认识面积教案及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认识面积教案及反思认识面积教材分析:《认识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熟悉的实例,让“比一比,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成为学生亲身体验经历的过程,以达到深刻认识面积的含义。
在交流与实践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教材中初次接触“面积”,但在生活中学生能判断物体表面或图形有大有小之分。
为了让学生对于物体表面的大小有更多的认识、理解,我从谈话引入,让学生在比较树叶大小中激发矛盾,通过比手掌面、摸数学书的封面、摸桌面、看黑板面、看地面等多个活动,感受物体表面中的某一个面有大有小,使得学生在多种操作与实践中获得面有大小。
只有在参与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
英语里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发现、感悟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具、学具:一角硬币,面积测量器,方格纸,长方形、正方形,乒乓球,牙膏盒,树叶状的纸片(1大1小),彩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春天来了。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树木突出了新芽。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面积单位》教学反思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齐新强今天教学了《面积单位》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
”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在教学时注重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节课下来,收获很多,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1、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答案层出不穷。
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这样的学习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1平方厘米的教学,我采用有效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小正方形,引导学生认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计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时可以用平方厘米。
通过平方厘米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从平方厘米的名称中,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创造出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并类推出它们的意义。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长方形面积教案、反思范文、说课文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柳营小学教师:黄建华教学内容:长方形的面积。
(教材53--55 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提高估测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课件、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提供材料,启发研究长方形①的面积是多少?(1)估一估。
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①的面积大约是多少?(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铺一铺。
(3)课件展示。
(板书:3×2=6 )这里的 3 表示什么? 2 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2、学生运用铺一铺的方法测量长方形②的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3、归纳公式(1)研究到现在,你知道量出长和宽后怎样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2)学生完成表格,找规律。
(3)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板书)。
4、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1)学生自主讨论完成。
(2)课件展示。
(3)归纳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巩固应用,扩展思维。
课件展示 54 页练一练 1、2、3 题,学生完成。
四、归纳总结:今天我们研究出了求长方形的方法,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017.4.《长方形的面积》说课稿柳营小学教师:黄建华一、教材分析:《长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面积的活动课〖教学目标〗1.在设计活动中,学会怎样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合理地设计图案。
2.在设计活动中,学会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3.在设计活动中,了解面积知识的用处和奥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55页的选择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案活动。
第一个设计活动突出“面积” 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需要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乘除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第二个设计活动有一定难度,侧重于增强学生建立“图形面积” 的空间观念。
这两个设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面积” 的用处和奥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由于我校地处商业地段,周围多为流动人口。
学生的学习层次不一,教材的两个设计活动,对全体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但自我校参与“新课改”实验以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思维更加活跃,乐于展现自己。
因此,这节课中我采用“以高带低” 的策略,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助互动,共同挑战难题,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课堂实录〗(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小小设计师小明。
)小明:大家好!我是小小设计师小明。
这是我设计的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每个图案的面积是多少吗?小明:你们喜欢设计吗?请你们来当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进行设计活动吧!(二)活动一1.引入小明:我们家的厨房要铺地砖,我和爸爸调查商量后,做了两种设计方案。
(出示教材第55页的方案一、方案二的图。
)2.解决问题(1)出示问题1:第一种设计要用90块地砖,请你计算我家厨房的面积。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你是怎样计算小明家的厨房面积的?(2)出示问题2:第二种设计需要多少块地砖?(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要算出第二种需要多少块地砖,我们可以怎样想?(3)出示问题3:哪种设计便宜?(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再进行全班汇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面积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面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面积》这单元的概念比抽象,备课时,我分析了教材的规律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学需要从同学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爱好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测和制造的机会”。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的双边活动过程。
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同学主动参加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面积这一概念对于三班级的学校生来说可能听说过,但是要透彻地理解什么是面积却不是特别简单的。
所以,在课前我就以拍手歌的形式导入,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触本节课的知识,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同学的生活。
“好的开始是胜利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胜利的。
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同学的心情状态,想方设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爱好和留意力,环节设计张弛有度。
〔二〕直观操作,理解含义。
从同学身边熟识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课桌面、药盒面等出发,引导同学“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边摸边说说这个物体的一个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借助身边的物体,选择其中的一个面,来感受它的大小”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举例子说说它一个面的面积”感知“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援助同学理解“物体表面的的面积”这一概念。
从实物纸板自然过渡到“封闭图形”,从而观测、比较出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
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我在“物体表面的面积”一部分教学中花了大功夫,为后来教学“封闭图形的面积”做好了铺垫。
我在引出和讲解面积的概念和含义时,给同学在理解上留了许多个比较简单的思维台阶,让同学能渐渐的拾级而上,理解并基本说出面积的含义和概念。
〔三〕合作探究,激活思维。
同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六)后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六)教材分析:《认识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本课要结合实例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并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但在其观念中并没有形成面积的概念。
面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体圆柱学具准备:硬币小正方形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摸一摸的游戏。
二.结合实例,理解含义1.摸一摸摸数学书的封面,练习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
(注意指导学生摸的方法) 师:我们摸的都是这些物体的表面。
2.找一找周围哪个物体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生: 黑板的面,课桌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周围哪个物体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生:练习本的封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小结: 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理解面积的含义举例: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个物体表面的面积呢?4.封闭图形的面积(1).出示正方体和圆柱,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说一说摸到的面是什么形状。
(正方形圆形)(3).借助正方体和圆柱,在黑板上画正方形和圆形。
指出:像这样首尾相连,没有缺口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
《面积》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面积》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面积》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面积》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面积》的教学反思11、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面积这个概念,我是从“面”的概念入手,通过涂色比赛后动,制造冲突,发现树叶表面大小不同,结识什么是“面”,面的大小的比较: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观察,使学生明白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通过身边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我注重了渗透了学习图形与几何的方法,就是转化思想和守恒的经验,如,我在结合典型事例牙膏盒让学生知道它有六个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每个面的面积,六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整个牙膏盒的面积,于是我把这个牙膏盒拆开,让它转化为一个平面,同学们会感受到原来这个牙膏盒的面积原来是这样的。
又如,我选择橘子这个实物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感知面积不一定都是平面的,橘子的面积是一个球面的面积,另一方面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们剥开橘子皮,分成一片一片的,它又转化为在一个平面上,这时候我提问所有橘子片儿的面积合起来,和原来整个橘子的面积,大小有没有改变?这样潜移默化的渗透了面积守恒的原理。
转化思想,和守恒原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3、动手操做和和合作探究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将本班课桌摆放成小组形式,在研究用什么图形作面积单位时,为同学们准备了人手一份的学具,在动手拼摆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4、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有许多小失误,比如第一个涂色比赛本来预测着,面积小的组应该先涂完,结果有一个同学涂的太慢了,另一组面积大的都涂完了。
还是应该选一个同学到到黑板前板演,给他单独一个小图形,这样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图画面大,这样的比赛不合理,从而引出“面”的概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通过片中人物对话产生的矛盾引问题:王大爷与李大爷种的草坪面积大?2.引导学生估计两块草坪的面积,学生的回答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1)王大爷种的草坪面积大。
(2)李大爷种的章坪面积大。
(3)王大爷种的和李大爷种的草坪面积一样大。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怎么判断谁说得对呢?”使学生意识到计算的必要性,并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为主动探究新知识积蓄了动力。
二、动手实践,探究方法(一)观察思考,猜测方法组织同学们观察思考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
学生可能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与长和宽有关。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休手段演示长方形长和宽变化的三种情况,引导学生初步验证自己的猜测。
组织学生说说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究竞有怎样的关系?当有的学生回答“长方形的面积一长×宽”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由于学生对其中道理的不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共同研究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在给学生提供猜想空间,发表意见机会的前提下,理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筛选了有价值的猜想,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合理应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达成了共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什么是面积教案与反思
第五单元面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一、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2、能用自选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3、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米²、千米²、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4、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
计划课时:6课时第1课时什么是面积教学目标1、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和直接对比容易得出谁大谁小。
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面积的大小,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面积的含义。
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1、比一比:(1)学生自己阅读课文;(2)同桌互相说一说;(3)指名汇报,什么叫面积?(4)集体读两次: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把附页2中的图5剪下)我先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
我可以剪一剪,拼一拼。
我先画格子再数一数。
(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单纯依靠观察和直接对比难以判断,学生需要寻找其它的比较手段。
教材中提供了三种办法,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含的思想,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奠定了基础。
)3、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格里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
三、练一练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并指出周长,用彩笔描出来。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四、小结教学后记: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以及摆一摆、数一数、剪一剪等活动,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
【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长方形的面积教案与反思
第3课时长方形的面积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教学目标探索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归纳、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边长1dm正方形面积是(),边长1m正方形面积是(),二、新授1、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估一估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
2)摆一摆,填一填(1)用1cm²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2)把结果记录下来。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提问: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2、试一试用1㎝²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三、练一练1、计算下面草地、花坛的占地面积。
(单位:m)2、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面积。
3、小红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长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求下图的周长与面积:四、小结教学后记: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算一算,学生自主推出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简单的长(正)方形的面积。
【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的活动课
〖教学目标〗
1.在设计活动中,学会怎样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合理地设计图案。
2.在设计活动中,学会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3.在设计活动中,了解面积知识的用处和奥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55页的选择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案活动。
第一个设计活动突出“面积” 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需要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乘除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第二个设计活动有一定难度,侧重于增强学生建立“图形面积” 的空间观念。
这两个设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面积” 的用处和奥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商业地段,周围多为流动人口。
学生的学习层次不一,教材的两个设计活动,对全体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但自我校参与“新课改”实验以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思维更加活跃,乐于展现自己。
因此,这节课中我采用“以高带低” 的策略,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助互动,共同挑战难题,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课堂实录〗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小小设计师小明。
)
小明:大家好!我是小小设计师小明。
这是我设计的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每个图案的面积是多少吗?
小明:你们喜欢设计吗?请你们来当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进行设计活动吧!
(二)活动一
1.引入
小明:我们家的厨房要铺地砖,我和爸爸调查商量后,做了两种设计方案。
(出示教材第55页的方案一、方案二的图。
)
2.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1:第一种设计要用90块地砖,请你计算我家厨房的面积。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
)
师:你是怎样计算小明家的厨房面积的?
(2)出示问题2:第二种设计需要多少块地砖?
(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
师:要算出第二种需要多少块地砖,我们可以怎样想?
(3)出示问题3:哪种设计便宜?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再进行全班汇报。
) (课件出示小明的话)
你们真能干!我们一起来玩设计图案的游戏吧!
(三)活动二
(出示活动要求和教材第55页中画一画(1)的图。
)
小明:请你在每种图形的周围画几个与它相同的图形,使它们铺满整个长方形。
(学生4人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并动手画一画。
)
1.全班交流
师:怎样画,才能使这个三角形(小长方形)铺满整个大长方形?
2.创新设计
师:(手指长方形)请你设计一种图案,使它们能够铺满这个长方形。
(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
3.创新设计展示
师:谁来给大家展示你的设计图案?并说一说你在设计时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的小小设计师们,你们在今天的设计活动中,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教学反思〗
这节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自如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首先要从心理上降低学习的难度,必须让活动变得有趣,所以我创造“小小设计师”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
第一个设计活动对“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割式教学,问题层层递进,降低直接解决“哪种设计比较便宜”的难度,学生完全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第二个设计活动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去
解决,则教学效果会不如人意,能独立解决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采用了小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示范展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图形才能铺满长方形。
学生做起来也就不觉得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