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抗震设计论文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抗震设计论文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抗震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多,在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时,人类无法控制只能够进行力所能及的防护,因此必须加强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的抗震设计。

1 土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的作用1.1 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抗震力在土木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在土木建筑工程中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因素.挑选对抗震有益的地基,防止地基变形影响抗震功能;(2)同一土木建筑工程单元要设计在性质一样的地基上.要把地基最大潜力融入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发挥地基的抗震功能;(3)土木建筑工程尽量做到规则、对称,以降低地震作用导致的建筑变形度以及避免地震作用力集中导致建筑扭曲的状况发生;(4)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中要多加几道抵抗防线.以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抗震力,同时土木建筑工程受力设计要明确.防止存在土木建筑工程局部薄弱:(5)最大程度的减少土木建筑工程自身重量,从而减小建筑对地基的压力,达到缓解地震冲击作用对建筑体的影响力。

1.2 保证建筑的刚度合理地设计和确定建筑物的刚度非常重要。

因此首先要考虑到的是采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

主要是在已有的钢筋混凝土之上使用“钢结构”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层加固。

加固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所需要进行加层的土木建筑工程的体系是钢结构,而国家规定:上部是钢结构、下部是钢筋混凝土两种不同的体系结构是不符合抗震规范的。

(2)假设屋盖的部分是采用钢结构,而钢筋混凝土仍然是作为整个土木建筑工程的抗侧力的主要体系.则必须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

1.3 降低地震对建筑的影响被工程界认可的一个办法是在建筑基础与建筑的主体部分之间加设一个隔震层.有的设计师在建筑物的顶端部分加设一个“反摆”。

此反摆的作用是能够在地震时使建筑物的位移方向相反,降低了加速度,降低地震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如果对“反摆”设置合理,那么对降低地震作用的概率可达65%.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内的物品受损程度。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分析【摘要】为避免地震给人类带来大的灾难,作为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的研究和工程设计中,为创造出更加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

应从整体宏观的观点出发,综合处理好建筑功能、技术、艺术、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等几方面内容。

本文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发展的趋势和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优化设计的对策,希望能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与工程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方向有关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建筑结构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者房屋高度超过28m的混凝土结构民用建筑物为高层建筑。

现代高层建筑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有利于节约用地、解决住房紧张,减少市政基础设施和美化城市空间环境。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为了追求多功能、多变的使用空间及丰富的立面设计效果,常采用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工作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

1.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相关因素1.1地基地基情况对于建筑物的震害有很大影响,地震时有一些建筑物往往主要由于地基失效而招致损坏。

高层建筑的地基选取不恰当可能导致抗震能力差。

在具有较厚软弱冲积土层场地,高层建筑的破坏率显著增高,因此,高层建筑应选择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土场地或密实均匀中硬土场地,远离河岸,不垮在两类土壤上。

地基土液化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上部结构损坏或整体倾斜,所以高层建筑地基的选取应避开不利地形、不采用震陷土作天然地基,避免在断层、山崖、滑坡、地陷等抗震危险地段建造房屋。

1.2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区,应注意结构体系及材料的优选。

“填墙框架”的房屋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内柱上端易发生剪切破坏,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因受窗下墙的约束而发生短柱型剪切型破坏;“底框结构”体系的房屋,刚度柔弱的底层破坏程度十分严重;采用“填墙框架”体系的房屋,当底层为敞开式框架间未砌砖墙,底层同样遭到严重破坏;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结构的建筑,因楼板冲切或因楼层侧移过大、柱脚破坏,各层楼板坠落重叠在地面;采用框架一抗震墙体系的房屋结构,破坏程度较轻。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能力措施方法论文(共6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能力措施方法论文(共6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能力措施方法论文(共6篇)第1篇: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体系选型和抗震设计分析前言我国目前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建筑企业应把房屋1具体使用需求,对不同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功能区分,实现建筑结构资源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

现阶段,我国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综合化和复杂化,用户对于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要科学划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对建筑内部的空间进行规划,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等相关规范要求,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选型,做到既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又提高建筑物使用效率,又有效节约建筑建造和运营的有关成本和费用。

1.1.3充分考虑结构材料的特性和功能建筑结构的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为重要的就是选择建筑结构材料,要对相关材料的基本特性、材料的功能以及特点进行充分地分析,在建筑选型以及布置过程中充分分析建筑结构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地调整好建筑结构。

现代建谓的水平承重结构,此类型的结构一般包含有无梁楼盖结构、密肋楼盖结构、肋形楼盖以及平板体系几种,而这些结构一个最大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增加楼层层数。

1.2.3下部结构的选型对于建筑物来说,特别是高层建筑,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基础选型,即下部结构。

此类结构选型的好坏,会对结构的安全、建筑工程的造价以及施工工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做好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有以下几种,分别为:①柱下独立基础:此类基础适合用于层数较少,土质较好的框架结构。

地基为岩石地质时,则可以利用地錨在岩石上锚固好基础,要注意锚入长度≥40d。

②交叉梁基础:即双向为条形基础。

适用:层数不2够与第三抗震性能的水准相满足。

2.1.2地震作用下结构设计要求在多遇地震时,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以及复核结构变形时都要跟弹性设计要求相满足。

经弹性计算分析后可知,结构沿着主轴方向产生的振动形式相似,并且结构的振型、周期、位移形态以及量值都要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结构所具有的地震作用要能够跟高度分布进行响应:有效的质量系数跟楼层剪力的大小要相关的规范要求相满足,同时要确保剪力墙和连梁截面跟剪应力的控制要求、配筋都在合理范围内。

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论文

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论文

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异军突起。

人们对于建筑企业工程的施工质量关注度有了很大提升,再加上近些年来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汶川、日本都发生了剧烈的地震,这就使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在自己所施工的项目工程中加入了抗震理念,在抗震概念设计中,应该将抗震这一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之中去。

本文中,笔者就对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抗震概念;设计;建筑结构;应用;研究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尤其是地震灾害,汶川、玉树、日本等等地区都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地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震具有不可预知性,我们只能够在增强自身危机意识基础之上,增强我们所使用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抗震概念设计是建筑提升其抗震能力的基础,因此,将抗震概念设计融入到建筑结构设计之中去是当前的一大趋势。

但是,抗震概念设计在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时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本文中,笔者就先对抗震概念设计重要性以及抗震概念设计定义进行分析,从而探析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 抗震概念设计重要性以及抗震概念设计定义建筑物自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建筑物自身中的各种构件都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建筑物各种构件并没有脱离建筑物整体结构体系而单独工作。

近些年来,地震频频发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因此,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也更加关注。

由于地震本身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随机性,而建筑物结构模型的基本假定与其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建筑物结构分析这一方面并不能对建筑物结构的材料时效、阻尼变化、非弹性性质以及空间作用进行充分的考虑,所以,我们很难准确的预测到建筑结构所要遭遇的地震参数和地震特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结构运用抗震概念设计。

在《抗震规范》这一条文中明确说明了结构抗震设计性能的决定因素就是良好的抗震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措施论文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措施论文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措施摘要: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

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衡量标准,阐述了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减震技术。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we in the building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the building must be the seismic problem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take proper measures to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earthquake to build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seismic measures standard, expounds the structure of shock-isolation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technology used in shock.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seismic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 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

一、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衡量标准对于性能的要求,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种是以损坏的程度来描述,另一种是以用途的重要性即抗震设防分类来描述。

建筑结构中的损坏程度划分为不损坏和属正常维修下的损坏、可修复的破坏和倒塌;抗震设防分类则氛围甲、乙、丙、丁四类。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抗震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抗震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抗震设计论文【摘要】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我们通常是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设置抗震装置、对建筑的上部结构进行防震设计,这几种措施通常是混合使用的,但是我们结合地震构造特点及建筑物本身结构,会有侧重的在关键部位设置隔震层。

引言: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是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之一,也是涉及到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建筑设计中有关抗震都是坚持了“小震不塌、大震能修”的原则,虽然设计方面在抗震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把建筑物的抗震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避免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

1、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1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

1.2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

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1.3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

1.4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

1.5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提高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

2.我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的现状2.1建筑结构防震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缺乏实际经验的积累;我国对地质地震的认识尚不够完善,对地震的成因,预测,防治研究不够深入,地震防治规范不够科学。

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候,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或依据的是不完善的理论。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出现了很多新的难题。

本文在分析影响建筑物抗震效果的因素的基础上,就建筑机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几点拙见,旨在与同行共同那个切磋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影响因素abstrac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seismic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there are many new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 the buildings aseismic effect, on a basis of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institutions puts forward some humble opinion, with counterparts to discuss common the contested.keywords: high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influence factors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建筑物抗震效果的影响因子分析研究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明确建筑物抗震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本身的设计效果、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以及建筑场地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物自身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是影响抗震效果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建筑物若要达到抗震目的,无论点式住宅或是版式住宅,都必须进行合适的结构设计,保证抗震措施合理,能够基本实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这样的目标,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2、建筑结构建造材料和施工过程建筑结构的材料是影响抗震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这样一点:在一般情况下,地震对建筑物作用力的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成正比。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论文【摘要】建筑造型和构造措施是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关键,抗震规范也是随工程抗震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修改以至逐步完善的,因此在遵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下,充分地掌握结构受力特征和体系特点,这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

引言目前,从我国的高层建筑现状来看,是具有延续时间长、区域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

对于现在亲身实践中的建筑学者们所面临的我国现状来说,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不可或缺的考虑选项。

而且就完善当前现有的抗震设计理念的挑战更是重中之重,由于人们近年来对地震的恐慌和居住安全性考虑,使高层建筑在当前乃至将来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论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征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出发,依据我国现行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我们总结得出高层建筑结构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在它的受力方面。

(1)要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在地震区还要特别注意考虑额外抵抗地震作用,然而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它们之中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对于依照荷载效应与建筑物高度的关系可知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大,荷载效应产生的位移增加也越大这一研究成果。

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作用下产生位移而影响到其基础的安全稳定性,我们在设计中应首先确定一整套完善的措施来竭尽全力地避免其发生或者把这种危害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限度。

(2)由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受力方面分析可知,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摆动性和柔韧性,对于越是高层的建筑物来说,它的周期振幅也就越大,因此在设计中应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上和抗震预测设计方面上首要考虑尽可能优先满足其延展性和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换而言之,在地震的严重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后,仍具有着抵抗地震作用的足够强度变形能力,由此出发通过科学详细分析计算和实验结果,我们得出该高层建筑不会发生倒塌事故的结论。

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却屡见不鲜。

多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多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浅谈多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地震的发生具有不确定及破坏性。

因此,在工程建设中结构的抗震等级及设计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多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进行探讨。

【关键词】结构抗震;设计;加固1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和标准震级是根据地震的强度而进行的划分,在我国,地震划分为六个级别:3级为小地震,3-4.5级为有感地震,4.5~6级为中强地震,6~7为级强烈地震,7~8级为大地震,8级以上的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有甲、乙、丁类建筑,在我国大部分的房屋抗震等级是ⅷ度,可以抵抗6级地震的作用。

国家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照建筑物的分类和设防标准,根据房屋高度、结构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2 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2.1 框架结构2.1.1 框架柱设计。

框架柱是框架结构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要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就要确保框架柱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必要的延性。

因此,框架柱设计应满足强柱弱梁要求。

破坏时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柱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同时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并应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2.1.2 框架梁设计。

框架结构的合理屈服机制是在梁上出现塑性铰。

但梁形成塑性铰后又要保证不发生剪切破坏,同时要防止由于梁筋屈服渗入节点影响节点的性能核心。

因此,框架梁设计应保证框架梁形成塑性铰后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框架梁筋屈服后。

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框架梁筋锚固应满足构造要求。

2.1.3 框架节点设计。

框架节点易破坏且难以修复。

其破坏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

因此框架节点设计应满足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梁柱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同时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太难。

2.2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2.2.1 框架设计要求。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论文

略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原理,分析了以往受地震损坏的高层案例带来的启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的原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 简称《高规》) 对高层的定义如下: 10 层及10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m 的混凝土结构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从表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层数和高度,而实质上高层建筑的特点是水平荷载在设计中占主导地位。

结构内力与高度的关系见图 1,轴力n与高度成正比,弯矩m和水平位移δ与层数的关系曲线均呈上升趋势。

那么高层建筑结构如何抵抗水平荷载成了又一设计主题,研究建筑结构抗侧力能力成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

高层建筑水平力主要由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引起,而地震荷载作用往往起控制作用。

地震荷载的破坏特点是: 作用时间短暂,强度大且无规律,除水平振动外还有扭转振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完全用弹性理论分析着手进行设计是不可行的,因为抗侧构件会增大很多,且增加了结构主体的自重,导致结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增大结构自身的惯性力,从而对抗震更加不利。

那么就应该从结构概念着手,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建筑物平面、立面规则,合理有效地布置结构构件,减轻结构自身重量,避免出现由于设计不当造成人为的薄弱层。

这是一条比较好的思路,也是现代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师最为提倡的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尤为广泛,这也是由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造价相对于钢结构较低,材料来源丰富,并且可以浇筑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钢材用量少,而且承载力也不低,侧向刚度大,整体浇注的连接节点可靠,抗震性能在经过合理设计之后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类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设计论文

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的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也严格。

其中的抗震设计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合理抗震的设计措施等。

【关键词】建筑结构层;抗震设计;延性设计结构在地震时发生的相应运动称为地震反应,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

同时,结构内部发生很大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当它们超过了材料和构件的各项极限值后,结构将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例如混凝土裂缝,钢筋屈服,显著的残余变形,局部的破损,碎块或构件坠落,整体结构倾斜,甚至倒塌等等。

因此建筑结构层的延性反应抗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1 建筑结构层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1 建筑结构层构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承载力、刚度和延性1.1.1 建筑结构构件应遵循“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墙)”的设计原则。

1.1.2 在结构的薄弱处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延性反应能力,以提高结构的抗震反应能力。

1.1.3 在承受竖向荷载的建筑构件不能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

1.2 尽可能多的设置抗震防线1.2.1 一个完整的抗震结构体系应该有多个延性较好的构件协同组成若干个延性好的分体系共同工作。

1.2.2 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

1.2.3 处理好建筑结构层构件之间的强弱关系,保证在同一楼层内的主要耗能构件屈服后其他构件能处于弹性阶段。

保证结构构件的延性反应能力。

1.3 在建筑的薄弱环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其延性。

1.3.1 要保证构件拥有足够多的安全储备,以有足够延性储备来抵抗地震的冲击。

1.3.2 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在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

2 影响结构层位移延性的主要因素延性反应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性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共4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共4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共4篇)第1篇: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1.1不够重视建筑抗震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地震,这些地震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造成该损失的大部分原因是我国已有的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

另外,还有一些建筑的设计人员不够重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不够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导致设计方案中的抗震计内容被忽视,这种情况在一些改建,扩建工程中尤为普遍,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就会留下致命的隐患。

因此,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抗震规范的条款,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来选择恰当的抗震级别和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

必须考虑怎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验证问题为了检验建筑抗震结构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目前可采用三种验证手段:第一进行建筑抗震模型试验;第二对建筑地震反应监测;第三对建筑震害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验是实践的一种近似体现。

与航天工程、机械工程领域相比,由于建筑结构体型庞大,几乎不可能完成足尺建筑结构的抗震加载试验,因此通常采用建筑抗震模型结构试验。

近几年,国际上陆续举办多次不同类型建筑抗震结构的盲测试验,以检验现有的各种抗震设计计算模型的模拟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软件甚至采用同一软件所模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结果相互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说明我们目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此外,由于在已有的建筑安装监测设备数量很少或甚至没有,而地震灾害又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这也大大降低了利用地震反应监测检验抗震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1.3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意识问题现在不少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专业设计能力,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留下一定的抗震安全隐患。

对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对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

对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准则,并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并从建筑的场地选择、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和结构体系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准则抗震设计要刚柔相济,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在增加结构刚度的同时也要增强地震作用,需要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

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是确保建筑物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

在地震力作用下,要求结构保持在弹性范围内正常使用。

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态后不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经简单的修复后可正常使用。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允许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但必须保证结构整体的安全。

因此,六级以上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每次强震之后都会伴随多次余震,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如果若一味的提高结构抗力,就会增加结构刚度。

若只有一道设防,则会导致结构刚度大。

所以,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既能满足变形要求,又能减小地震力的双重目标。

因此,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抗震设计过程中防止造成建筑物局部受损。

建筑物的抗震结构体系如果刚度太柔,首次被破坏后而余震来临时其结构将因损伤,结构构件协同工作来抵挡地震作用容易导致建筑物过大形变而不能使用。

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地震发生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

因此,由若干个在地震发生时由具有较好延性。

2.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2.1结构规则性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同时应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扭转刚度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影响,要求建筑物平面对称均匀。

因为该种结构建筑容易估计出其地震反映,对建筑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尽量减小结构内应力和竖向构件间差异变形对建筑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并应尽量满足建筑物在竖向上重力荷载受力均匀,体型简单,结构刚度。

大量地震灾害表明,需要对易于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并且进行细部处理。

地震时,质量沿建筑物竖向变化均匀,需要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体系及方法论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体系及方法论文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体系及方法摘要;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场巨大的灾难带给我们悲痛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现代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反思。

地震具有突发性,且可预见性低,因此应以贯彻预防为主要方针,而其最根本的就是要搞好抗震设防和提高现代高层建筑抗震能力。

本文从多个角度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以工作经验为基础,对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设计水平载荷抗震设计方法基于位移基于性能abstract:in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his a great disaster bring us sad also cause our modern structura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flection. earthquake has sudden, and predictability low, so should carry out as the main policy to prevent,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is to improve aseismatic fortify and improve the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 aseismic capacity.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the multiple buildings aseismic design method, in order to work experience as the foundatio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horizontal load seismic design method based on displacement based on performance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根据我国多次大型地震中房屋的损坏位置与程度分析中得出: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是房屋抗震能力提高的制胜法宝。

关于建筑结构的论文

关于建筑结构的论文

关于建筑结构的论文推荐文章建筑结构论文热度:建筑结构的论文样本热度:建筑结构的论文参考例文热度:建筑结构的论文热度: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毕业生论文热度: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

对建筑也有更高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当中,建筑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建筑结构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结构的论文篇1浅论建筑结构设计【摘要】在建筑设计中,结构的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此,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多层和高层房屋以及单层大跨度房屋的常见结构型式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字】建筑;结构;设计;型式引言结构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结构支配着建筑,这是因为,任何建筑物都要耗用大量的劳力和材料来建造,建筑物首先必须抵抗或承受各种外界的作用如风力、重力、地震等,合理的选择结构材料和结构型式,即可满足建筑物的美学原则,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一、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由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使用性质不同,除满足空间尺寸要求外,还要满足某些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如保温、通风、隔热、吸声等,在构造设计时要综合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优化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措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2.确保结构安全正确的结构计算时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除对建筑结构、构件进行必要的计算外,对阳台栏杆、楼梯扶手、构件接缝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

3.注重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建筑构造设计要处处考虑经济合理,采用合理的构造方案,就地取材,节约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并减少建筑物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

二、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施工技术的进步、结构分析方法的发展,都给建筑设计带来了灵活性和更广阔的空间。

但是,这种灵活性并不排除现代建筑结构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其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摘要】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强震,触目惊心。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几种结构的抗震设防的性能及一些抗震设防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以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如此触目惊心的景象再次发生。

【关键词】结构形式;设计方法;误区
1 关于几种结构抗震性能的讨论
结构在地震中不能够承受地震作用,而产生严重的破坏和倒塌,其主要原因是其整体性及延性不足所造成的。

所谓整体性是结构在整个承受地震作用的过程中各结构构件都可以协同工作,保持对竖向荷载的支撑作用。

而延性则是抗震设计时较为关注的一个概念,延性与脆性是相对的,延性破坏属于可以恢复的破坏范畴。

各种类型结构均可以根据组成材料的性质及其构造上的特点来采取不同
增加延性与整体性的措施。

下面仅举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对其在地震作用中的性能简要讨论一下。

1.1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的主体,但是砌体结构在地震中是一个弱者,从本次汶川地震中现场发回的新闻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地震中倒塌最为严重的要属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的抗拉、抗剪承载能力均不是很强,在地震的横波纵波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破坏。

其中砌块本身为脆性材料,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最终要取决于砌块的强度,以及砌块以砂浆为介质的连接灰缝的强度。

在砌体结构施
工时,虽看似简单却需要较高的技术保证,砌块是否能作到横平竖直,砌块能否与砂浆间的连接为饱满连接都是与结构整体抗震能力息息相关的。

1.2 钢结构
钢结构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结构形式,虽然其具有造价较高,耐腐蚀性能较差等缺点。

但在抗震性能上不得不说钢结构是一种较好的结构。

由于钢材这种材料的塑性较好,发生破坏时的变形较大,符合抗震结构需要延性较好的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钢材宜采用等级为b级的q235碳素结构钢和q3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当有可靠根据时,也可以采用其它钢种和钢号的钢材,其性能应符合钢材屈强比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伸长率应大于20%,且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在偏心支撑框架中的耗能连梁不得采用屈服强度高于q345的钢材。

在钢结构的构造设计中,通过限制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梁平面外的长细比、构件组成板件的宽厚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以及控制制作和施工质量等手段,达到钢结构在地震的作用下能承担较大的往复塑性变形、吸收和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而不倒塌的目的。

1.3 框架结构
在高层及多层工业民用建筑中框架结构的应用是较常见的,对于框架结构可以灵活的进行平面布置。

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较长,建筑结构自重轻,在刚性较大的地基上受到的地震作用较小。

框架
结构的结构形式使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侧向刚度小的缺点,因此,框架结构原则上是一种柔性结构,在中度以上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上下层间的变形就会较大,在层间的一些非框架结构构件就会发生破坏,例如填充墙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可能出现裂缝,并且承担很大的剪力,进而造成柱子的剪切破坏。

但是若经过一定的合理设计,可以将框架结构设计成一种延性较好的结构。

使框架结构在地震的作用下,按照先出现梁铰后出现柱铰这样一种耗能机构耗散地震的能量,使结构能承担一定的侧向变形。

由于框架结构水平向的刚度缺陷,因此建议在设计纯框架结构时,设计的高度不应过高。

1.4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即是全部由剪力墙组成的结构。

由于剪力墙无论在承担荷载的能力方面抑或是刚度方面都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可以说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很好的抗震结构,剪力墙结构要比纯框架结构更适用于高层建筑。

但剪力墙结构也存在其缺陷,首先剪力墙的截面的特点是短而高,对剪切变形就显得很敏感,易出现裂缝,易出现脆性的剪切破坏,因此在设计时为提高其抗震性能及延性,应进行合理的设计。

其次,当建筑底层需占用较大的空间时,不得不将剪力墙在底层改为框架结构,以致于结构在底层的刚度及承载能力发生了突变,对于抗震极为不利,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底层的构造上应采用一定手段,例如提高底层楼盖水平方向上的刚度,使水平剪力可靠地传递到落地剪力墙上来。

2 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2.1 能力设计法的基本思路
现如今各国所采用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是能力设计法。

能力设计法的基本思路是对构件间或是构件内不同受力形式间的承载能
力差的控制,来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梁铰机构和延性较大的正截面受力破坏形态,使结构具有承受很大弹塑性变形的性能,保证在较大的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强的能量耗散能力,避免产生脆性破坏和出现不利的机构形式。

2.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的设计误区简单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框架结点抗剪承载力是有直接影响的。

然而,并不一定是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框架结点的抗震性能越高。

原因在于加大混凝土的强度时,梁、柱等构件以较小的截面尺寸即可以满足强度方面的要求,但框架结点核心区混凝土承剪截面也相应减小,当箍筋用量一定时,框架的抗震性能反而不利。

再者,对于钢筋的选用也是一样,并不是采用钢筋的强度越高,对于结构的抗震越有利。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建议设计时采用hrb400钢筋,然而在设计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钢筋的强度就意味着要将用钢量适当的减少,这样将会导致框架结点的高黏结应力区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锚固能力下降,在发生地震时,钢筋易产生滑移,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利。

因此,一味的去追求结构乃至材料的强度其实是不可取的方法。

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的相关规
定,轴向压力可提高框架结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

但并非是轴压比越大越好,当轴压比过大时,框架结构结点受压区混凝土会在压应力与剪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微裂纹,使混凝土破坏,抗剪强度也就因此而降低。

由此可见,并非是轴压比越大对抗震越有利。

3 结论
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汶川地震造成了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在悲痛过后,所有的土木工程相关从业人员都应当振作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真正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建筑,即使当灾害再次来临时,我们的家园依旧可以屹然的挺立。

参考文献
[1]周云.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王泽源.浅谈结构的抗震设防设计[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