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笔记 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
(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关心小人物的命运,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史,歌颂小人物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
2.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改良主义色彩。
3.语言风格幽默,最先接触劳资矛盾。
(二)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维多利亚前期)
男作家:狄更斯;萨克雷
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利·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
1.萨克雷
①作者简介:萨克雷(1811-1864年),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多是一些幽默故事、特写和诗歌,如《巴黎杂记》、《爱尔兰杂记》等。中期开始创作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848年发表成名作《名利场》,此书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萨克雷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
②代表作品:《名利场》(书名来自约翰·班扬《天路历程》)
③作品简介:《名利场》是英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主要描写女主人公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④主人公:聪明漂亮的利蓓加出身于贫穷的画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在平克顿女子学校受尽歧视。离校后她凭着美貌和机智,不择手段地猎取金钱,通过投机和冒险,力图挤进上流社会。几经坎坷,几度荣辱,在英国社会的名利场中,她最终还是默默无闻地度日。围绕蓓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爱米丽亚、乔治、罗登、乔瑟夫、克劳莱小姐、都宾等人物的形象。原作副题是“一个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说”这里的人物不是简单化的或好或坏,他们都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活动。蓓基已成为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一个爱慕虚荣渴望荣华富贵的女冒险家的典型。)
⑤《名利场》的女主角与《红与黑》中的于连有相似处。蓓基是爱慕虚荣,渴望荣华富贵的女冒险家典型。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典型。
⑥人物:蓓基·夏泼,平克顿校长,爱米丽亚,约瑟夫·赛特笠,罗登·克劳莱,斯丹恩勋爵
2.盖斯凯尔夫人
作品:以描写工人题材著称,代表作《玛丽·巴顿》(1848)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作品。
3.乔治·艾略特
作品:多以农村为背景创作小说,表现善战胜恶的道德主题。
代表作:《亚当-比德》(1859),《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
4.勃朗特姐妹
老大:夏洛蒂·勃朗特《简爱》(1847)《教授》
老二: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1847)
老三:安妮·勃朗特《阿格尼斯·格雷》(《艾格尼斯·格雷》)(1847)
①生平与创作
凄凉、孤独的童年(简爱中人物原型)
艰苦工作后的解脱(骚赛否定夏洛蒂的文学创作才华)
小说创作上的成功(三姐妹的经典文学作品)
②《简爱》
·主要人物:简·爱,里德太太——舅妈,罗切斯特,圣·约翰
·地点:洛伍德慈善学校桑菲尔德庄园
·“简爱”的形象
(1)反抗逆境(幼年时的反抗,慈善学校的反抗)
(2)维护人格尊严
(3)追求独立平等(坚持男女平等;坚持情感独立,拒绝做罗切斯特的情人,拒绝圣·约翰的求婚)
“我是自己的主人”“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
③《呼啸山庄》
1.主要人物表
呼啸山庄画眉山庄
欧肖先生——呼啸山庄之主林顿先生——画眉山庄主人
辛德雷·欧肖——欧肖之子埃德加·林顿——林顿之子,后娶凯瑟琳凯瑟琳·欧肖——欧肖之女小名凯蒂伊莎贝拉·林顿——林顿之女,后嫁希刺克厉夫希刺克厉夫——欧肖抚养的孤儿小凯瑟琳·林顿——埃德加与凯瑟琳之女哈里顿·欧肖——辛德雷之子小林顿——伊莎贝拉与希刺克厉夫之子洛克伍德先生——房客(本小说视角)
2.狂放的激情
《呼啸山庄》充满狂放激越之情,暴烈强劲之气。有风暴的元素(严峻,无情,狂暴,充满活力);宁静的元素(温柔,仁慈,消极,顺从);两个对立的山庄(代表风暴的呼啸山庄和代表宁静的画眉山庄)。
风暴的孩子:希刺克里夫和凯瑟琳
灵与肉的对立:希刺克里夫和凯瑟琳又代表了灵与肉的对立。
追求自然人性
3.凯瑟琳的双重人格
凯瑟琳具有双重人格,其性格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我”:物欲的“我”和精神的“我”,是现实人性的悖论。
4.希刺克里夫
希刺克里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以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里,有时又在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中,故事始终笼罩着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
思考题
1.简爱形象分析
2.希刺克里夫形象分析
狄更斯
1.作者简介: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具有世界意义,
被称为伟大的幽默家和杰出的小说家。出生于普茨茅斯,墓志铭“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狄更斯、萨克雷)伊丽莎白时代:戏剧(莎士比亚),18、19世纪之交:诗歌(雪莱、拜伦)。
2.创作(分为四个时期)
(1)第一时期(1833-1841)
作品:《匹克威克外传》《奥列弗·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古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
①狄更斯开始文学创作时,先为伦敦的《晨报》等撰写特写,主要表现伦敦城乡的风俗人情和景物、对生活的爱和憎。
②1836年出版了《特写集》。183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报上连载。作者通过匹克威克和他的“匹派”挚友的游历,暴露当时英国现实生活的黑暗,描绘了作者心目中的“古老的、美好的英格兰”,反映了作者向往不受封建压迫和资产阶级剥削的思想与乐观主义情绪。作者还批判了英国的议会制度、法律、司法、监狱等,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述绅士、车夫等各种人物,宣扬实施道德教育的理想。这部小说在结构上颇为松散、拖沓,但它把平民作为主人公是前所未有的。它是狄更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第一个成果。
③《奥列佛·退斯特》(一译《雾都孤儿》1838)(是第一部悲剧性的社会小说,这部小说攻击的主要对象是新济贫法。奥列弗出生在根据新济贫法所设立的济贫院里,他忍受不了济贫院里非人的生活,逃到伦敦,又落入贼寇之手,被迫偷盗。最后得到一位好心肠先生的帮助,脱离了盗窃集团,并继承了一笔遗产。通过奥列弗的经历,狄更斯谴责了济贫院虐待儿童的罪恶,并揭示了伦敦贫民窟的黑暗生活。但主人公最终获得幸福,说明狄更斯仍抱着能把社会改造好的愿望。)是狄更斯第一部动人的社会小说。通过孤儿奥列佛的遭遇,揭开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哀苦无告的生活画面。奥列佛在贫民习艺所不堪忍受屈辱与饥饿,逃往伦敦,陷入贼窟,最后被“有德行的”资本家挽救出来。但作者在这里也揭露了资产阶级伪装慈善的面目,显示出他当时创作思想的深度。
④长篇小说《尼古拉斯·尼古贝》(1839)(主要内容是对教育制度的批判,揭露了当时私立学校里虐待儿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黑暗)
塑造了资产阶级掠夺者的形象,揭露了小生产者在庞大的工业资本的排挤与压迫下的贫困与破产。作者通过教员尼古拉斯·尼克尔贝的经历,揭露了英国教育制度的黑暗。当时所谓为穷人兴办的学校,成了牟利的场所,学生只能吃半饱,鞭笞成了主要的教育手段。小说中随处可以看到作者用愤懑的笔触痛斥资产阶级的虚伪与贪婪。
⑤《老古玩店》(1841)(暴露金钱的罪恶)
人物:屈兰特小耐儿(小耐儿体现出狄更斯的温情主义倾向,也集中了他心中理想女性的主要特征)
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小资产者的悲惨命运。作者寄予深切同情的屈兰特老汉在伦敦的小胡同内开了一家古玩店,无人光顾。老汉把一切不幸归咎于“命运不济”。他要跟命运作斗争,企图在赌博中致富,结果反而把古玩店输给了高利贷者。他和小孙女耐儿都被逐出店门。二人后来流落到了偏僻的乡村,先后在苦难中死去。
⑥《巴纳比·拉奇》
类型:历史小说;狄更斯生平只写过两部历史小说,另一部是《双城记》
这一时期,作者在揭露社会矛盾方面不断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越来越深刻。但作品的基调仍是乐观主义的,反面人物大多被漫画化,而矛盾总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内部得到解决。
第一个时期创作特点
①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对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批判慈善机关的伪善和残酷,揭露教育制度的野蛮,暴露法院的腐败。
②但又用抽象的善恶观念看待社会问题,把社会改良的希望寄托在理想化的资产者身上。
③作品基本上都是乐观的,作品风格幽默多于讽刺,富于喜剧情调。
④一般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
(2)第二个时期(1842-1850)
①作品:《马丁·朱述维尔特》《董贝父子》《圣诞故事集》《圣诞欢歌》《钟声》以圣诞节的仁爱精神对抗资本主义的功利哲学。
②第二时期创作背景
英国经济危机等导致英国社会暴露迭起,狄更斯首次访美,访美后他对美国的社会制度感到失望,归来后写了《游美札记》和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
(虽然狄更斯在早期的作品中已对资本主义采取了批判态度,但他认为英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可以按照美国的模式进行改良。1841年他去美国旅行,对美国也感到失望。他在《美国札记》(1842)中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国家机关贪污腐化,人民贫困,崎狱中的囚犯受到惨无人道的对待等;而对黑人的奴役,更加引起了他的愤慨。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4)揭露了英美资产阶级的互相欺诈、贪婪、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