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颜色的调配原理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包装袋油墨调色的基本方法

包装袋油墨调色的基本方法

包装袋油墨调色的基本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包装袋在印刷的调色原则,那么在本篇深圳包装袋厂家继续为大家讲到调色的相关知识,本篇讲到的是调色基础。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调色基础:三原色变化规律
1、油墨的三源色是典、品红、青,其中任何两种等量相混能够得到一种间色,两种间色等量相混可得到一种复色,三种原色等量相混得到一种黑色。

2、三源色油墨等量混合再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便成为各种不同色阶的灰色墨。

3、间色或复色的色相趋向于原色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4、在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黑色油墨,其色相更为深暗;加入白色油墨后,共色相更为明亮。

其次是色相的调整方法:调色时,把已调好的印刷物与样本色要相比较,看它的色相处于什么位置,例如:
1、黄色系统。

跟样本相比,看偏向于红色还是蓝色。

2、红色系统。

跟样本相比,看偏向于黄色或者蓝色。

3、蓝色系统。

跟样本相比,看偏向于红色或是黄色。

然后把不足油墨加上,并进行修正。

再次饱和度的调整
1、选色相相环上最近的两种基本油墨还是很容易灰暗时,表示油墨本身有限。

2、想让它更加灰暗时,用混合接近色相环中心的第三个基本油墨组合。

特别需要透明性的时候,如在铝箔上印彩色时。

采用通过色相环中心的相反侧的油墨。

最后是油墨浓度的调整
1、需要透明性时或强调底色的白色时用溶剂
2、需要遮盖性时用白色油墨。

这就是包装袋印刷油墨的调色基础,那么在下一章节中深圳包装袋厂家会继续为大家讲到包装袋印刷油墨调色的注意事项。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 =(2W-B-R)]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

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

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

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

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②复色不等量调配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2+青1=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凹版印刷机油墨的调色油墨的调色是印刷操作中重要的技术工作,调配颜色的人必须对三原色叠加原理有了解,能充分利用色光相加混合法和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9-4 【字体:大中小】一、首先,要熟悉对油墨颜色的分析印刷用专色油墨都是以油墨的三原色为基础调配以及与油墨的色调,亮度和纯度的三种特征加以确定。

我们要知道油墨的三原色以及他们的混合情况:三原色:青、品红、黄黄色+青色绿色青色+品红蓝(紫)色黄色+品红红色黄色+品红+青色黑色(近似)我们在实际调配专色油墨中,在三原色油墨的基础上再加上冲淡墨、白墨、黑墨,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所有颜色。

二、要熟悉对标准色样的分析对于标准色样我们要估计色样所带的色相,以便用来决定用什么色相的油墨来调配,同时调配时还要了解色样颜色的印刷条件,如使用什么印刷方法,凹版还是平版,实地还是网线等,因为不同的印刷方法其墨层厚度是不同的,颜色也是有差别的,知道了印刷方法和版面情况以后可以在调制时尽可能模仿其墨层厚薄来作对比,对于色样版面是以网线为主,在调色时可以侧属于底色一致,如果是以实地为主,调色时可以侧重面色一致。

如果二者都有时,那底色和面色就都要兼顾了。

对色样的分析时还要看色样所印的是什么纸张,纸张对油墨颜色是有影响的,在调色时最好用色样所印的纸张来进行对比,这样调配的颜色将会更加接近标准色样。

三、油墨颜色调配中的注意事项一般是不同厂家油墨不要混在一起调配,不同厂家的油墨很有可能油墨体系不同,若混合在一起调配的话,会使油墨变质,凝固、发稠、沉淀,印刷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印刷不能正常进行。

专色油墨多数是一次性短版使用,剩余油墨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很容易结皮、发稠、变质,最后不能使用,因此,一定要精确计算专色油墨的调配量,以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用以下公式可精确计算出油墨用量:Q=M×N×A×DQ:油墨用量M:油墨损耗系数一般为1.15N:印刷纸张数量A:每张纸的印刷上墨面积D:每张纸的印刷上墨厚度。

印刷前调配油墨色相与注意事项

印刷前调配油墨色相与注意事项

印刷前调配油墨色相与注意事项油墨色相的调配是印刷前的重要工作,也是很抽象的工作。

简单的色料三原色,黄、品红、青可调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几十种颜色。

而在实际调配过程中,仅靠三原色油墨无法获得获得的色彩,这是由于油墨厂家所选用的颜料、染料根本无法达到国际标准三原色的饱和度、色浓度、亮度等,三等份原色墨相加只能是茶灰色,而不是黑色。

因此在实际调色过程中离不开黑墨、白墨、冲淡剂等油墨和助剂。

调墨过程1.掌握所用油墨的体系、颜色、色饱和度、黏度、细度等指标。

2.对样张及客户要求、工艺要求、色相要求、油墨使用要求进行审定,对每一色组色序的排列、产品的印数、油墨的用量、主色调的调配等要深入了解。

3.稀释剂与油墨树脂的溶解性、气温偏差和稀释剂的配比是相关的,如气温高则稀释剂应采用慢干型。

同时,溶解效果,挥发速度对产品的印刷质量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相关条件选择合适的稀释剂。

4.印刷前要做好油墨、稀释剂的准备工作。

5.在开机套印的短暂时间里,要根据颜色的搭配,适当利用原色墨,并把握好比例,依照样张对每一色组油墨的色相进行调配,使印刷车速稳定后,稍加调整即可达到样张效果。

在正常印刷中,批量控制色相相同,对调墨人员来说难度较大,如稀释剂的添加量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颜色效果,这就要求调墨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调墨注意事项1.在色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所用油墨的色彩种类越少越容易调配和控制。

能采用间色油墨就不要采用复色油墨,按照减色法,专色油墨采用的颜色越多其饱和度就会越低,黑色成分就相应增加。

2.确认印刷品的主色调及所含的辅色调,主色调墨作为基本墨,其他墨作为调色墨,以基本墨为主,调色墨为辅,这样调配专色油墨才会更快,更准确。

3.调配打样和小样油墨时,尽量使用与印刷所用纸张相同的纸,因为油墨的颜色会随着纸张吸收性的差别等因素而变化。

只有保持稳定的纸质,才能避免因纸张的差别而造成的颜色误差。

4.用普通白卡纸打小样或刮样,墨层的薄厚会直接影响墨迹的颜色,墨层薄,则颜色浅、亮度高。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 =(2W-B-R)]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

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

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

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

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②复色不等量调配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2+青1=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印刷油墨颜色的调配

印刷油墨颜色的调配

印刷油墨颜色的调配对于印刷油墨颜色的调配,只是空谈科学理论而不注意工艺技巧是不正确的。

例如当两种颜色调配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产生的一氧化氯超标而被弃用,这已成为医药企业铝箔包装上的技术壁垒之一。

鉴于此,特结合实际经验,谈一点包装印刷油墨颜色色彩相关的基本常识,供印刷界及油墨从业同仁参考。

一、油墨颜色色彩学的一般含义包装印刷油墨色彩学归根结底印刷油墨颜色离不开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简单地讲就是人们长期所研究的颜色往往受心理感受所支配。

因为包装印刷油墨一旦印刷在承印物表面后不仅能改进承印物的性能,还能赋予商品各种色彩。

印刷油墨的颜色又取决于颜料的选择和组成。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商品及商品包装的需要开发了新的油墨颜色品种和改进了传统颜色色相的质量。

众所周知,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油墨色彩往往受到它本身色度的制约。

如果在标准光源下它是绿、红、白色等但如果环境光线或照射条件改变了,如红光射入白色油墨墨膜上,会使白色的包装印刷油墨显示红色。

不同的环境光线或不同的照明条件下印刷出的油墨墨膜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任何一种承印物的表面装满颜色并非一看即知。

作为一个包装印刷工作者或印刷油墨研究者为了能充分体现印刷油墨颜色的效益,应该在具备颜色色度学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油墨墨膜色彩变化的艺术构思才能指导油墨彩印的操作和油墨制造。

二、印刷装潢同色异谱的概念要满足包装印刷油墨颜色品种的需求只靠现有几个颜色是不够的。

市场上成品彩色油墨基本上要求系列化这就必须经过一定的配色过程才能得到。

间色或复色一经印刷得到了新的颜色色相,那么这既符合正常的包装印刷规律也符合配色定律。

为了实现上述的要求,人们提出了同色异谱颜色的概念。

通过人们长期实践发现同色异谱概念只对特定的标准观测者有用,而对色盲的人群是不适用的。

同色异谱是指油墨颜色的三刺激值相同,而光谱的分布不同这对于彩色包装印刷油墨配色是十分重要的。

即利用不同的油墨可以调配出同一油墨颜色的品种。

印刷油墨调配色重点技术

印刷油墨调配色重点技术

印刷油墨调配色技术(三)——电脑配色加人工调墨
电脑配色加人工调墨
从上期测量旳一种绿色作为演示,从电脑运算得出旳配方(图一),所选择旳配方其△E为0.28、MI为0.73、CFI为1.67。

由于是实验关系,笔者只调配20g油墨(表一)。

运用电子天秤,抽取所需分量(图二),注意分量旳比重,由于分量少,因此要精确至小数点后3个位。

若分量超过10kg,可把误差值退至个位数。

把油墨彻底调匀,完毕后运用IGT印刷适性仪印制色样(图三),从目视在三种不同旳光源下鉴定专色复制旳重现性,以及与否有同色异谱旳状况发生。

(图四)于5000K旳光源下(图五)于6500K旳光源下(图六)于A光源下
表一
油墨比例20kg分量
维力油00
四色蓝59.4229%11.885g
四色黄37.7173%7.543g
四色黑2.8598%0.572g
对客人及印刷厂而言,在三个不同旳光源下鉴定是十分重要旳工序,由于考虑同色异谱旳问题,能减低色彩于不同色温环境旳差别,减低后来争辩旳机会,这是老式配色措施不及旳好处。

等待色样干燥至7成左右,我们便可把色样测量,输入实际调色资料到电脑,然后比对最初由电脑计算出来旳配方,从颜色容差△E观测双方颜色旳不同(图七)。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油墨调色配方大全

油墨调色配方大全

油墨调色配方大全油墨调色是印刷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影响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和品质。

不同的印刷需求需要不同的油墨调色配方,因此了解各种油墨的调色配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份关于油墨调色配方大全。

1. 印刷油墨调色配方胶印、凹印和丝网印刷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原色油墨混合调色:1.1 青色:靛蓝、透明青、白色1.2 黄色:深黄、透明黄、白色1.3 红色:深红、透明红、白色1.4 黑色:深黑、蓝黑、透明黑、白色2. 调色配方2.1 胶印油墨调色配方青色: 6份靛蓝 + 4份透明青 + 2份白色黄色: 7份深黄 + 3份透明黄 + 1份白色红色: 5份深红 + 5份透明红 + 2份白色黑色: 6份深黑 + 3份蓝黑 + 3份透明黑 + 1份白色2.2 凹印油墨调色配方青色: 4份靛蓝 + 5份透明青 + 1份白色黄色: 6份深黄 + 4份透明黄 + 2份白色红色: 3份深红 + 7份透明红 + 3份白色黑色: 5份深黑 + 4份蓝黑 + 4份透明黑 + 2份白色2.3 丝网印刷油墨调色配方青色: 7份靛蓝 + 3份透明青 + 1份白色黄色: 8份深黄 + 2份透明黄 + 2份白色红色: 4份深红 + 6份透明红 + 3份白色黑色: 7份深黑 + 3份蓝黑 + 4份透明黑 + 2份白色3. 注意事项在进行油墨调色时,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并注意调色油墨的粘度和颜料的均匀程度。

不同的纸张和印刷方式也会对油墨的表现产生影响,因此在调色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印刷材料和工艺要求。

4. 油墨调色配方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4.1 颜色不鲜艳:可能是颜料混合不均匀,可以增加搅拌时间或者增加透明油墨的使用比例来改善4.2 颜色偏暗或偏浅:可以通过适当增减主色油墨的使用比例来调整颜色深浅4.3 出现异味或易褪色:可能是原料质量不过关,建议更换优质的原料并加强对油墨配方的研究和改进油墨调色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

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

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丝网印刷2021.7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桔红、深红、淡红、黑、绿色等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油墨的种类很多,但不管如何,除了三原色墨以外,其他颜色都是用以补充三原色的不足的。

任何复杂的颜色,总是在三原色范围内变化的,只要掌握好这个原则,调墨也就不成问题了。

当色彩分析确定主色和辅色墨及比例后,即可进行调配。

但如果调配出的色相有偏差,可用补色理论来纠正其色相。

间色和复色的调配:所谓间色,就是由两种原色油墨混合调配而成的。

如红加黄后的色相为橙色;黄加蓝可得到绿色;红加蓝可变成紫色。

两配,可以调配出许多种间色。

即原色桃红与黄以1∶1混调,可得到大红色相;若以1∶3混调可得到深黄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金红色相。

如果原色黄与蓝等量混调,可得到绿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翠绿色;若以4∶1混调可得到苹果绿;若以1∶3混调可得到墨绿色。

若原色桃红与蓝以1∶3混合调配,可得到深蓝紫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近似的青莲色。

而复色则源于三种原色油墨混和调配而成。

若它们分别以不同比例混调,可以得到很多种类的复色。

如原色桃红、黄和蓝等量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掌握三原色的变化规律,以便实现油墨准确的调配: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油墨调配也叫配墨或调墨,即调整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印刷适性,或利用色料减色法,用三原色油墨调配出所需色相的油墨,它是印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油墨调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本文,笔者将与大家分享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和几点做法。

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1.浓调淡印浓调淡印是指将所需油墨调配得比色样颜色略浓一些,印刷时有意将墨量减少,使之达到色样要求。

这是因为油墨色相受墨层厚度影响较大,用同一种油墨进行印刷,当墨层厚度变化时,所呈现的色相也会随之变化,特别是采用胶印工艺印刷时,受胶印工艺限制,墨层宜薄不宜厚。

2.用尽量少的色料品种根据色料减色法,调配油墨时,用的色料品种越多,调配出的油墨颜色就越暗。

所以,要尽量使用最少的色料品种,以保持油墨颜色的亮度。

另外,还要利用好黑墨和白墨。

在任何油墨中,加入黑墨会使油墨颜色变暗,加入白墨则会使油墨颜色的饱和度降低。

3.把握油墨干燥前后色相的变化同一种油墨干燥前和干燥后的色相相差很大,特别是网印油墨。

例如,调配一种浅灰色油墨,刚调好时刮出的色样颜色是符合原色样要求的,但油墨干燥后,其颜色明显变深。

其他颜色的油墨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调配油墨时首先要刮好色样,待色样油墨干燥后再与原色样进行比较,防止出现油墨干燥前颜色符合色样要求而干燥后颜色又走样的情况,减少了因颜色不符而造成的损失。

4.以多为主调配任何一种油墨都要先根据原色样确定主色,并以此为主,添加辅色,直到颜色符合原色样要求为止。

如调配浅灰色油墨,应以白墨为主,再加入少量黑墨形成浅灰色油墨。

如调配深灰色油墨,应以黑墨为主,再加少量白墨形成深灰色油墨。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原色样油墨颜色的构成,确定油墨的主辅关系,按照“以多为主”的原则进行调配。

油墨调配的几点做法1.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流动性和干燥速度是油墨的两个主要性能,进行油墨调配时需要特别注意。

(1)油墨的流动性承印物不同,对油墨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

调配彩色油墨的工艺技术控制要领

调配彩色油墨的工艺技术控制要领

调配彩色油墨的工艺技术控制要领不论是用胶印、凹印、柔印工艺印刷纸箱面纸,或是采用胶印(印刷细瓦楞纸板)、柔印工艺对瓦楞纸板直接进行印刷的生产工艺,为了使产品专色版面的印刷色相与原稿一致,就必须对油墨进行准确的调配。

可以说,油墨调配工作的质量如何,不仅影响着机器生产效能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

所以,准确调配好彩色印刷油墨,正确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技巧,是生产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控制环节。

利用三原色的原理进行调配油墨颜色黄、蓝、红是色谱中最基本的色,也就是平常我们习惯所称的“三原色”。

三原色是调配任何颜色的基础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颜色,总是在三原色的范围内。

所以,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可以调配出无数种的色彩。

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可得到近似黑的颜色;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原色等量或不等量混调,可获得各种间色,其色相偏向于含量比率大的墨色;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成为标准间色。

三原色墨分别以各种比例混合调配,可得到多种复色,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所得出的。

所以,利用三原色原理调配油墨,可较容易地调配出各种专色印刷油墨。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色墨;任何颜色的油墨加入黑色或其它深色墨后,它的明度相应就下降,色相就变深暗。

反之,若加入白墨或冲淡剂后其明度就相应提高。

任何色相的调配,都是以三原色为基础的,冲淡剂只是调整色相的深浅程度。

根据10种基本浓色图调配油墨10种基本浓色图是指饱和的三原色油墨以最简便明了、直观的组合排列方式,使其等量混合成具有代表性的深色油墨,也是专色墨调配中最常见的颜色。

这些基本浓色按混合的原色墨数量,可分为三类共计10种,包括三原色的黄、品红、青(通常用Y、M、C表示)加三种间色的红、绿、蓝(R、G、B)加四种复色的紫红、古铜、橄榄绿和黑色(BK)。

包装印刷油墨颜色调配的基本常识

包装印刷油墨颜色调配的基本常识

包装印刷油墨颜色调配的基本常识1、油墨颜色印刷油墨的颜色取决于颜料的选择和组成。

人类为了商品及商品包装的需要,开发了新油墨颜色品种和改进了传统的颜色色相的质量。

承印物上油墨色彩往往受到它本身色度的制约及环境光线的影响。

如在标准光源下是绿、红、白色等。

但如果环境光线或照射条件改变了,如红光射入白色油墨墨膜上会使白色的包装印刷油墨带上红色。

任何一种包装承印物体的表面装潢颜色并非一看即知。

应该依据颜色色度等知识,不断研究油墨墨膜色彩变化的规律,才能印出好的产品。

2、印刷装潢同色异谱的概念要满足包装印刷油墨颜色品种的需求,只靠现有几个颜色是不够的。

必须经过一定的配色过程才能得到市场上成品彩色油墨系列化的要求。

间色或复色一经印刷得到了新的颜色色相,这既符合正常的包装印刷规律,也符合配色规律。

为了实现上述的要求,提出了同色异谱颜色的概念。

光谱分布不同的油墨颜色样品,对于彩色包装印刷油墨配色十分重要。

即利用不同的油墨颜色可以调配出同一油墨颜色的品种。

在实际配色时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近似,并可通过光谱反射率因数曲线形状去评定。

两个样品的反射率因数曲线越近似,越重合,交叉点就越多,则越能够证明所调配的颜色色相接近样品。

还可通过两个油墨样品色度算出色差值进行定量分析。

表明它们同色异谱程度的多少。

3、色彩调配的基础知识在包装印刷油墨体系中,连结料是无色或带有微色液体、折射率和水很接近,所以连结料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当加入颜、填料后,由于颜、填料阻挡了光线的射人,从而导致油墨光学性质的改变。

当日光射入黄色彩印油墨墨膜时,则表示它将日光中的蓝色光谱吸收掉而发射出黄光和绿光。

当反射出的黄光和绿光又遇到蓝色颜料颗粒时,往往会将其反射出的蓝光吸收只余下绿光。

由此经过一系列的反射、折射之后只体现绿色油墨墨膜。

因此,我们称这种印刷油墨颜色的混色是减差混合(互相吸收各自所需的波长,而不会被吸收的光谱反射出来),这就是混合色(或复色)的由来。

印刷油墨调色基本原理

印刷油墨调色基本原理

印刷油墨调色基本原理印刷油墨调色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合适的油墨配方,充分考虑油墨的着色力和耐磨性比例,以达到彩色印刷成品所要求的色彩效果,特别是重建指定的色彩、反色和协调色。

*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块色本油墨调色的基础是块色本,其中以CMYK调色本最为常用。

油墨调色块色本采用的是打印色彩空间(也称CMYK模型)的调色本,主要包括四种基色:C(青色)、M(洋红)、Y(黄色)、K(黑色)等颜料,各色颜料的比例随着印刷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打印特定颜色的要求,即“调色”。

* 第二步:猜测调色结果油墨调色是根据实际项目,结合对油墨着色力、耐磨性、调色原理和油墨图像学知识的猜测,以及游程科学家写的色系,结合经验,把原色的比例调整到要求的色彩,安排和分配原料,完成理想的调色结果。

* 第三步:检查调色结果是否正确在油墨调色完成后,要进行物理检验,对油墨调色品质进行检查以核实油墨调色结果是否正确,确保油墨色彩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其中,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光谱检测技术、X线衍射技术、热重分析技术等,以确保油墨心值准确无误,排除色差偏差。

* 第四步:做好调色对照表确认油墨调色结果后,要制作调色对照表,以及把油墨调色记录下来,以便调色人员随时查看和查询,以保持油墨的一致性,通过标准认证,取得用户的认可,提高调色的质量。

以上便是印刷油墨调色的基本原理,它为彩色印刷成品达到理想效果奠定了基础,因而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油墨调色是一个综合考量因素的技术,涉及油墨成分、原料分配比例、调色技术、调色设备等多个方面,要求很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操作,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油墨和色粉的调配方法

油墨和色粉的调配方法

油墨和色粉的调配方法油墨和色粉是印刷行业常用的两种颜料,它们可以用于各种材料的印刷,如纸张、布料、塑料等。

为了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印刷厂需要对油墨和色粉进行精确的调配。

本文将介绍油墨和色粉的调配方法,帮助印刷厂提高印刷品质。

一、油墨的调配方法1.选择合适的基料油墨的基料是油墨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可以影响油墨的颜色、干燥速度、附着力等性能。

一般来说,印刷厂可以选择合适的基料,如树脂、溶剂、油脂等,根据不同的印刷要求进行调配。

2.添加颜料油墨的颜色是由颜料决定的,印刷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颜料。

在添加颜料时,需要注意颜料的种类、颜色、质量等因素,以确保油墨的颜色稳定、色泽鲜艳。

3.调整黏度油墨的黏度是指油墨的粘稠度,它可以影响油墨的流动性和印刷效果。

印刷厂可以通过添加稀释剂或增稠剂来调整油墨的黏度,以满足不同印刷要求。

4.测试和调整调配好的油墨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印刷厂可以使用印刷机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最佳印刷效果为止。

二、色粉的调配方法1.选择合适的基料色粉的基料是决定色粉质量的关键因素,它可以影响色粉的颜色、亮度、稳定性等性能。

印刷厂可以根据不同的印刷要求选择合适的基料,如硅藻土、滑石粉、氧化铁等。

2.添加颜料色粉的颜色是由颜料决定的,印刷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颜料。

在添加颜料时,需要注意颜料的种类、颜色、质量等因素,以确保色粉的颜色稳定、色泽鲜艳。

3.筛选和混合色粉需要进行筛选和混合,以确保色粉的颗粒大小均匀,颜色分布均匀。

印刷厂可以使用振动筛进行筛选,使用混合机进行混合。

4.测试和调整调配好的色粉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印刷厂可以使用印刷机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最佳印刷效果为止。

三、注意事项1.安全生产油墨和色粉都是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印刷厂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保证工人的安全健康。

2.储存和保管油墨和色粉需要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潮湿。

专色油墨的调配

专色油墨的调配

专色油墨的调配印刷通过三原色油墨(黄、洋红、青)加黑墨可印制出色彩丰富的印刷品,但有些产品色彩,通过普通网点的叠合成色难以达到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或从工艺、成本上的考虑没有必要进行分色或多色印刷,而单色就可印出原稿色样要求的特殊色彩效果,这就要进行专色油墨的印刷,比如特快专递封套大面积实地蓝的印刷,因为要求色彩鲜艳厚实,用四色选印难以达到原稿的色彩效果,就需要专色蓝印刷,另外,有的书刊封面、信封和函头纸微标等,因为质量要求高(实地厚实),生产数量少,时限短,成本低,只有不经分色采用专色油墨印刷,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

而油墨制造厂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制造出各种色相的油墨,他们只生产几种常用的油墨(如四色墨、金红、大红、中蓝等),那幺对印刷厂来讲,有”就需要根据用户提供原稿色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墨进行调配,以得到新色相的油墨,这个过程就是专色油墨的调配。

在生产中,目前尚无一种简单、操作性强的色彩分析和测试仪器设备,基本以调墨人员的经验为主,因调墨人员对专色油墨调配技术没把握好,常造成调好的墨明度不对或油墨上机印刷才发现色相不对又重新调配,造成质量事故、油墨浪费、工人劳动重覆、时限延误等不必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对专色油墨调配技术要有充分了解和把握。

专色油墨调配原理及专色油墨的呈色原理专色油墨的调配是根据原稿色样,按油墨三原色减色法原理进行调配而成。

油墨的颜料呈现的物理效应叫做减色法,即当颜料显示出一定颜色时,意味着该颜料对白光光谱中各种颜色实现了选择性吸收(减去色光)的结果。

油墨三原色减色法颜色变化规律如下:洋红+黄=红洋红+青=紫青+黄=绿洋红+青+黄=黑所以油墨颜料的混合是光绿的减弱,是一种减色的现象,混合的颜料越多,最后颜色就越晦暗而近黑色。

专色油墨的呈色原理就是油墨颜料通过减色原理而呈现效果。

比如当黄、蓝油墨等量调配时,因为印刷油墨中颜料是油墨成色的主体,颗粒非常小,是直径0.01-0.5um的不溶性悬浮体,我们将该调配好的油墨印在纸上,并做部分放大,当白光照射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I:白光照射在黄墨颗粒上时,它吸收了蓝光,反射了红光、绿光;II:照射在蓝墨颗粒上时,它吸收了红光,反射了绿光、蓝光;III:照射在黄、蓝混合墨颗粒上时,它吸收红、蓝光,反射了绿光。

油墨调色配方大全

油墨调色配方大全

油墨调色配方大全一、简介油墨是一种用于印刷和写字的重要材料,它能够传递文字和图像信息。

油墨的颜色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墨调色配方,帮助您实现所需的颜色效果。

二、基本原理油墨的颜色是通过不同颜料的混合得到的。

在调色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颜料的种类、颜色强度和互相混合的比例。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油墨的透明度和稠度,以便达到所需的印刷效果。

三、黑色油墨调色配方1. 炭黑油墨配方:- 炭黑颜料:40%- 铝箔粉:30%- 樟脑油:10%- 硅油:20%2. 灰黑油墨配方:- 黑色颜料:50%- 白色颜料:30%- 樟脑油:10%- 硅油:10%四、彩色油墨调色配方1. 蓝色油墨配方:- 靛蓝颜料:50%- 白色颜料:20%- 黄色颜料:10%- 樟脑油:10%- 硅油:10%2. 红色油墨配方:- 胭脂红颜料:40%- 白色颜料:20%- 黄色颜料:10%- 樟脑油:20%- 硅油:10%3. 黄色油墨配方:- 铬黄颜料:50%- 白色颜料:20%- 绿色颜料:10%- 樟脑油:10%- 硅油:10%4. 绿色油墨配方:- 铬绿颜料:50%- 黄色颜料:20%- 蓝色颜料:10%- 樟脑油:10%- 硅油:10%五、注意事项1. 在调制油墨时,应使用专业的称量器具,确保配方中各成分的精确比例。

2. 在混合颜料时,可以先将颜料与樟脑油混合,再逐步加入其他成分,确保颜料充分均匀地分散在油墨中。

3. 调制好的油墨应存放在避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防止颜料氧化和变质。

4. 在使用油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稀释或加浓,以达到所需的印刷效果。

六、结语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油墨调色配方,希望能对您在印刷和写字过程中的颜色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获得更理想的印刷效果。

记得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并妥善保管和处理好油墨及其成分,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指导进行具体操作。

印刷调墨色彩的调配技巧

印刷调墨色彩的调配技巧

印刷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包装印刷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在印刷过程中,无论是何种方式印刷,也无论是多色或单色印刷,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的调配,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

油墨颜色的调配是印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色彩真实再现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市场空间占有率,在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不仅有专门的调配师,而且应该要做到最好的让客户满意。

下面为您讲解一下如何通过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来提高油墨的质量:一、配色原理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

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的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

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的。

颜料的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的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光泽。

颜料通常占油墨成份的8-35%,它的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的浓度,对油墨影响作用很大,如油墨的相对密度、透明度、耐热性、耐光性和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等。

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

1)光泽:光泽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

光泽实际上指的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小的程度,其直接影响印刷的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同时,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也应该考虑是否是同一样油墨,如里印油墨或表印油墨。

必须为同一种油墨调配,避免混合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

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

3)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

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

油墨调色方法及注意要点

油墨调色方法及注意要点

油墨调色方法及注意要点油墨调色是印刷和绘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改变油墨的颜色、饱和度和亮度,以便满足设计师、艺术家和印刷师的需求。

以下是关于油墨调色的方法和注意要点的详细解释。

一、油墨调色的方法1.原色调色法原色调色法是最基本的调色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混合红、黄、蓝三种原色来调制出各种颜色。

根据需要调制的颜色,可以通过适当地混合原色来实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色彩鲜明,可以调制出各种明亮的颜色。

但是,由于原色的数量有限,所以它无法完全满足调制各种颜色的需要。

2.中间色调色法中间色调色法是通过混合原色的中间色来调制出各种颜色。

中间色包括紫、橙、绿三种颜色,可以通过适当地混合中间色来调制出需要的颜色。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调制出更多种的颜色,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是,由于中间色的数量有限,所以它也无法满足调制各种颜色的需求。

3.梯度调色法梯度调色法是通过逐渐混合颜色来实现颜色的过渡。

这种方法可以在绘画和印刷中实现渐变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需要调制的颜色划分为几个等差的部分,然后逐渐混合原色或中间色来实现颜色的逐渐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更加细腻的色彩过渡,但是操作起来相对复杂。

二、油墨调色的注意要点1.色彩理论在进行油墨调色之前,了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色彩理论包括颜色的三要素: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是指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黄、蓝等;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在进行调色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这三个要素来实现色彩的变化。

2.试色和比色在进行油墨调色时,可以通过试色和比色来判断调制出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试色是指将调制的颜色涂在纸上,观察其效果;比色是指将调制的颜色与已知的颜色进行比较。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判断调制出的颜色是否需要进行微调。

3.保存调色方案在进行油墨调色时,应该及时记录下所使用的颜色和比例。

这样可以在后续需要使用相同颜色时,可以方便地查找调色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
4.着色力是表示油墨浓度高低的一种方法。其测定是以一定量的油墨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标准白油墨冲淡混合后,再进行与标准样比较的方法。差色力强弱反映该墨混色程度,影响着印刷墨膜厚度。
2.珠光油墨:珠光颜料与合适比例的高透明性油墨或调墨油混合均匀即成。油墨的遮盖力强,很可能会丧失珠光效果。
3.夜光油墨:油墨具有吸收光能后在一定时期内再放光的效果,因而往往能在夜晚发光,故称为夜光油墨或者磷光油墨。通常将夜光颜料分散在透明性高的调墨油中,搅拌均匀即可。
以上各种油墨都不能研磨,金墨、银墨研磨会损坏研磨设备,珠光、夜光油墨研磨会破坏表面或晶体结构,丧失应有的效果。来源:西部印刷港
一、配色简单原理
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的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的,颜料的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的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光泽。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
3.要特别注意油墨着色力。
如果所选用油墨浓度不够高,不论怎样拼配,也无法达到标准颜色浓度。
4.需要加入白、黑墨时,应特别注意所加入的分量及称量的准确性。在所有油墨中,白墨的遮盖力特强,加入过多,不但会冲淡颜色,同时也会阻止底材反光程度。不过,对于印刷凹凸不平基材如尼龙布、纸板时,为了保证印品外观,最好印刷一层作为底色的白色。由于黑墨的着色力特强,稍不慎加入过多,就需要加入相当多其它色墨来调整颜色,造成浪费,因此需特别注意。
1.光泽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光泽实际上指的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小的程度。其直接影响印刷品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避免混合错误。
2.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样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
在印刷过程中,无论是何种方式印刷,也无论多色还是单色印刷,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调配,使之适应被印产品的需要。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无论多么鲜艳的油墨,如果操作者不懂一些油墨性能和配色知识,混合出来的油墨也无法达到满意的外观和应有的质量水平。为此,本文想介绍一些调色方法,以供参考。
7.荧光油墨不能与大量非荧光油墨进行混合配色,否则会失去油墨荧光效果。
三、特殊颜色制作
1.金、银墨制作:采用调墨油加入适量金粉、银粉搅拌均匀即成,要注意选择合适细度的金粉及银粉,同时也要选择适应该印刷基材的调墨油,并应在印刷时再配制,以防止该墨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出现沉淀及分层。金墨也可使用银粉、透明黄色和调墨油进行混合制作。
二、油墨配色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观察色样,特别注意观察被印基材,从基材粗糙与光滑、反射程度来选择油墨。例如,油墨印刷在光滑、反光极强的铝板或易拉罐上,选择透明性高的油墨,将有助于大大增强油墨的金属光泽。
2.选择配色所需的油墨时,尽可能避免混合过多油墨,尽量使用接近于标准色及由单一颜料制成的油墨。配色使用色墨越多、离标准色越远,则亮度越差,混合出来的颜色哑光程度越高,不可能借配色来调制原色。
通过颜色鉴定刮色纸做刮色试验(Drowdown),可以比较油墨试样与标准样在光泽、色相、遮盖力三个方面的差异。具体方法: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两者之间大约相距一厘米左右,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的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
待油墨表面干燥后,可以薄敷部分观察油墨色相,在黑带部分鉴定油墨遮盖力、透明度,在厚敷部分判断两者之间光泽的差别并观察整个颜色外观。通常黑色及彩色油墨采用白刮色纸,而白墨则采用黑刮色纸。
(2)在印刷墨膜表面涂一层罩光油或者调墨油。
(3)增加油墨透明度,如选用高透明 Nhomakorabea的高油墨或者加入适量调墨油,利用光滑、反射力强基材的反射增加光泽。
(4)防止基材表面吸附,合理改进基材印刷面的光滑程度。
(5)注意印刷环境的温度、湿度。在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进行塑料凹版印刷时,由于溶剂挥发速度快(通常1分钟内墨膜表面就已干燥),吸收墨膜周围热量而造成该处空气中水蒸汽急剧冷凝,使印刷墨膜表面形成雾气,致使墨层失去光泽。在梅雨季节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印刷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保证良好的印刷效果。
5.制作淡色油墨时,应从墨膜透光程度判断其应加入多少白墨或者调墨油(冲淡剂)进行调色。绝对不允许把溶剂(稀释水)用于冲淡颜色。溶剂加入过多,不但会影响印刷性能,而且会破坏油墨结构,造成颜料与树脂油分离,出现沉淀或者大大地降低油墨光泽。
6.提高印刷墨膜光泽方法
(1)在颜色浓度允许范围内加入适量调墨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