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感和意志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7篇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4.差异性原则。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2、各年级,班级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尽量达到“针对性、目的性、广泛性、社会性”的要求,可以围绕主题,自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活动结束后,要做好各类讲稿、主题班会设计、主题板报等材料、照片的收集、整理、归档,并写好本活动月小结,同时提出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篇2
一、活动背景:(引言)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穆国强老师负责);
(2)校领导宣布活动安排(龙云飞老师负责);
(二)心理健康知识展板展示活动(4月)
1、各年级办一期以“关注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少年”为主题的展板⑴、主题:我是红红的中国结,编织着爱心传递温暖
⑵、评价:爱心热情
(3)要求:设计新颖、生动活泼、体现出年级特色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_,要像抓教学成绩一样,在安排工作时同时安排心理教育,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工作时同时总结,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教育心理学 第3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原创超级详细版)
叶克斯-道森规律
46
情绪与记忆
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 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 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 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 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来; 表明情绪具有一种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 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
10
情绪体验的维度 强度:情绪体验在强度上由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变化。 例如:适意→愉快→欢乐→大喜→狂喜→喜极而泣; 伤感→难过→悲伤→哀痛→惨痛;不满→生气→愠怒→ 激愤→大怒→暴怒;害怕→惧怕→惊恐→惊骇。情绪的 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
强度的决定因素
(1)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就 越强烈。而这种意义的大小,是由该对象在个人生活中 所占的地位来决定的。(2)情绪体验的强度还取决于人 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人们对一幅画的不良评价,可能 不会使业余绘画者产生强烈的情绪,但可能引起专业画 家的强烈情绪反应。
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和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 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组织功能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它心理活动具有组 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正性情绪起协调的、组织的作用; 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其组织作用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 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的美好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 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当人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 、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情绪与认知操作 情绪与记忆 情绪与行为
47
记忆的遗忘规律中,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在刑事 案件对证人的作证记忆的研究中,结果显示,涉及情 绪的记忆会增加回忆的准确度。对情绪被震惊者在事 件后(对警察)作证的回忆为93.36%,5个月后为 88.24%;而情绪未被震惊者的两次作证回忆量均为 75%。
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
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
首先,家长和老师们需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孩子由于身体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冲突,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叛逆等特点。
在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们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不要过分苛求孩子,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其次,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中需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和老师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多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倾听,不要急于给予建议和指导,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再者,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中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家长和老师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策和承担责任。
同时,要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挑战和压力,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最后,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中需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们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教育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远离不良的诱惑和影响。
总的来说,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多一些耐心和沟通,多一些培养和引导,多一些正确的榜样和引导。
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
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
首先,父母和老师需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孩子性格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波动大,对自己和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挑战。
父母和老师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其次,父母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独立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和自主,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权利。
父母和老师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在背后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父母和老师要注重培养青春期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社会和集体有更多的关注和认同感,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
最后,父母和老师要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青春期是孩子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关键时期,父母和老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念,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为未来做好准备。
总之,青春期孩子教育方法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努力,关注孩
子的身心健康,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足够的自由和独立空间,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父母和老师更好地引导青春期孩子健康成长。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坚持感化疏导
真正意义的教育过程,是情感引起共鸣的过程。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教育转化、特别是后进生转化工作,应当坚持感化疏导的原则。
感化疏导,就是指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方法,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向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在坚持感化疏导原则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和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感化疏导应以情为先、以导为本,辨证处理好感化和疏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这就要求感化疏导的立足点首先在于感化,即教师对后进生首先要有真挚的情感和爱心。
在学校生活中,由于后进生经常受到来自周围人们的讥讽和冷眼,因而他们比较孤独和自卑,对他人存有戒备心理和敌意。
鉴此,转化后进生首先就应该从关心、尊重他们入手,以真情去叩开他们闭锁的心扉,用爱心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冰冻。
只有这样,师生间才能消除对立情绪,互相建立亲近感,达到彼此心理和感情的沟通。
唯有如此,他们对老师的话才能听得进、想得通,才会愉快地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为转化和引导创造条件。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情和爱心是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和载体。
感化的目的,在于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我们知道,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后进生亦然。
要使他们克服不良行为,仅仅动之以情是不够的,它仅是转化的前提条件。
我们还必须要在情感作用的基础上导之以行,即针对支配他们不良行为的思想根源,通过启发、引导和各种实践活动,把他们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最终实现转化。
例如,学生吴某,初二时转学到我班。
由于在原校时认为老师爱向家长“告状”,使他常受皮肉之苦,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处处与老师唱反调,学习、纪律一落千丈。
来到我班后,对老师仍持戒备心理,学习情绪也较低落。
为转变该生不良心理,激发上进精神,我利用他爱好体育的特长,让他每天来约我一同早锻炼。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途径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对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偏差和障碍,应善于把握、启迪、疏导,以主题班会、影视社评、专题、演讲、典型事例分析、分组辩论、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中学生认识人生的积极意义,领悟人生价值;经常用其身边的先进人物和英模事迹去影响他们,养成乐观奋发、勇敢坚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格和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客观、全面地想问题办事情,调试心理状态,防止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2、培养健康的情绪。
高兴、愉快、欢欣、喜悦等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可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促进人格健全。
为此,教育工作中应创设“紧张度”,在紧张之中辅之以健康、愉悦的活动或操作,适度调节情绪,谨防因管理过程中急于求成,因斥责、否定、处罚学生等导致的情绪对立,而形成冷僻,偏执,自卑等性格;同时应不断培养、提高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学会用有效的方法;自觉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
3、塑造良好的性格。
中学生心理素质中的认识、情感、意志往往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和较稳定、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即人的性格。
塑造良好的性格要做到:(1)、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选用精当的方式和手段,培养、塑造性格中好的一面,克服、矫正不好的一面;(2)教育活动中特别注意客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中学生,尊重其人格,掌握其年龄特征、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自我陶冶等方法启发学生3编制确实可行的科学训练计划,运用心理学的“正强化”原理,爱护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训练良好的心理品质。
切忌用一些违背教育、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压抑挫伤学生个性的手段。
4、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
德育工作要引导中学生做到:(1)主动真诚,尊重他人的人格、习惯、隐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2)对于有心理偏差、适应不良者,应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与同学好友交往的机会:(3)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增强意志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意志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中学生增强自己的意志力:1. 设定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追踪自己的进展,并在需要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目标的设定应与你的兴趣、能力以及实际需求相符。
2. 制定合理的计划:一旦你设定了目标,就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来实现它。
合理的计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3. 养成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好的习惯,比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坚持运动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4. 培养自律意识: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了解自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自律。
自律意识有助于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避免冲动行事。
5.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逐步完成。
这样做可以让你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控时间。
6.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当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7. 培养自控力:当面对诱惑和挑战时,要学会克制自己,保持冷静。
自控力是增强意志力的关键,可以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自控力。
8. 坚持反思:定期回顾自己的表现和进展,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计划。
9. 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找到有相同目标的朋友或家人一起努力,互相鼓励和支持,可以更好地坚持自己的计划。
总之,增强意志力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只要坚持以上建议,相信你一定能够逐渐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的热爱与柔情 的人 , 而不会是一个专横 、 霸道 、 粗野 、 暴戾之人 。 ” 说: “ 现 在的学生 缺乏 表情达 意 的能力 , 甚至 会有这 样 的情 形 , 值得欣喜 的是 ,近年来 ,在 我国随着 应试 教育转 向素质 教 该哭 时哭不 起来 , 该笑 时笑 不起来 , 幽默 、 反讽 等就 更不会 r。
育, 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实施 , “ 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 作为新 的
语 文 课 的 名 篇 佳 作 恰 好 是 充 满 了各 种 感 情 的 生 动 表 达 , 这 是 作
目标维度 已经被 明确地 纳入 了基 础教育课 程 目标 中,这标志着 家 自由感情活跃 的结果 , 我们为什 么不通过名篇佳 作培养学生
【 读写新概念 】 ・关 注 ・
重视 情感教 育促 进 学生成人 成 才
甘肃 宁县 ●刘玉仁 知识 和智力“ 完全 可以为邪恶的 目的服务” , 一个人 “ 智力上 育 的程式化 、 单一化 、 封 闭性 的教学模式 , 强调理智教育 , 注重认 的成 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胜格 的伟大 ” , 未来社会 所需要 的是 知, 忽视情意, 一篇篇生动的、 具体的、 充满感情力量而又有丰富 高科 技和高情感的人才 。 现代教育 已明确地认识 到 , 真正的 良好 思想 内涵 的作 品被这种模式机械地宰割 了。学生 的语文素养 大 的教 育 ,必须 既要 重视学生未来工作 、生活所必需 的知识与技 能, 又要重视学生高 尚的情操 、 稳定的情感和健全 的人格 。 因此 , 情感教育是人 的全面发展 的必然需要 。情 感教育 , 它 度滑坡 , 甚 至出现了有些 学生的汉语水平 比不上外语水平 , 母语 教育的状况让许多人忧虑不 已。 情 感教育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必然伴侣 ,在人 的全 丽发
初中生教育方法
初中生教育方法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身心发育迅速,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因此,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方法需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学习特点。
首先,教师在教育初中生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比如,可以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在教育初中生时,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情感丰富而脆弱,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常常带有情感色彩。
因此,教师在教育初中生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设置情感交流环节,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另外,教师在教育初中生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初中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挥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教师在教育初中生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课外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际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初中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以上建议,灵活运用教育方法,为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支持。
第四章 中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邓)
• 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 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
六、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
1. 情绪兴奋性高且易波动起伏
2. 情绪出现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3. 自尊感强烈、过敏而易波动 4.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相当发展
七、情绪、情感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 用
(一)情绪、情感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 用
在教学中通过认知信息回路调控情感
•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 巧妙组织教学内容 • 择优采用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信息回路调控情感
• 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
– 情感迁移法 、言语情趣法 、拟人比喻法 、 轶事插入法 、美感引发法
• 教师情感的自我调控 • 师生情感的交流
– 施爱于细微之处 、施爱于意料之外、施爱于批 评之时、施爱于困难之际、施爱于关键之刻、 施爱于学生之中、施爱于教学之余、施爱于家 校之间
1.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2.在教学中通过认知信息回路调控情感
3.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信息回路调控情感
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 让学生处于愉悦——兴趣、饱满、振奋的 情绪状态之中 • 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各种积 极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 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 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好学、乐学 的人格特征
三、情绪、情感的特性与功能
特性: • 极间摆动性 • 生理伴随性 • 认识基础性 功能: • 适应功能 • 动机作用 • 组织作用 • 信号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四、情绪、情感的类别1. 按内容分,有四种原始情绪:快乐、愤怒、 恐惧、悲哀 2. 按状态分,有三种基本情绪形式:心境、 激情、应激 3. 按主导需要分,有三种高级社会情感:理 智感、道德感、美感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4)
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全部力量,迅速而及时地做出决定,采取有效地措施应付紧急情况,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第六章 情感和意志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作用,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感与情绪的种类,掌握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情感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中学青少年的情感。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意志的概念,明确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了解意志的作用、意志过程的心理结构以及意志的品质,掌握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引起激情的原因很多。
首先,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可以引起激情,例如,重大成功后的喜悦,惨遭失败后的沮丧绝望,亲人突然去世引起的极度悲伤,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恐惧等等。
其次,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兴奋和抑制也容易引起激情。例如,如某种痛苦忍耐已久,抑制过度,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成为十分强烈的,难以控制的激情。
道德标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道德也就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集团或民族,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不同的人们对这些标准和规范又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不同的道德需要,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道德感。
我国人民的道德感就其内容来讲是非常丰富的,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对工作和事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事之间的友谊感,同情感,以及正义感、是非感,善恶感和人道主义情感等。
3美感: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美与丑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客观事物中凡是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东西,就能引起美感体验,审美时个体的心情是自由的,愉快的、轻松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篇1心理健康的中学生的行为有如下特征:1.中学生要肯学习,肯生活。
他们能在生活、学习、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取得成功,获得满足感。
2、中学生是有朋友的。
他们乐于和别人交往,并且能和同学、教师、友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持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友爱等,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嫉妒、怀疑、畏惧等。
3.中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认识,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
他们可以努力发展自己,主动教育自己。
我也能安全的接受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正确的对待,不抱怨,不自找麻烦。
4、中学生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对现实环境进行客观的正确的观察,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加以处理而不企图逃避。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是预防,而预防就是从理智上找出一些办法来解除心理上的压力。
下面这十一种方法,可以使人保持心理健康,能够预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具体的要求和做法是1.坦率地谈。
找一个你信任的人倾诉,倾诉并且头脑冷静,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向他倾诉,交流思想,产生共鸣。
你为我担心,我喜欢你,我因为同情而流泪,我因为幸福而笑,我不想在心里积累任何负面情绪。
2、暂时地逃避。
如果你遇到了紧张的刺激冲击,或遇到挫折、困难、失败而陷入深深的自我烦恼之中,那么这种自我烦恼无异于一种自我惩处。
这种惩罚也是于事无补,不解决问题的。
自我诅咒、赌气不吃饭、躺倒不干等等,都是没有用的。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不妨暂时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过段时间后,就会恢复心理上的平静,或者把心理创伤填平。
3、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
当你的情感遇到激烈震荡的时候,你可以把思想暂时放在谋求“第二职业上”,比如专心致志地写字、绘画、逛街、洗衣服等,总之去“忘我”地热衷于一件你可以干的事情。
这就可以把你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绪转移换掉。
高中教资科二5-3中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思维导图
中学生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概念与关系情绪先天需要情境性外部表现情感社会关系本质内容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情绪的分类心境持久弥散性长期性激情强烈时间短暂应激紧张情感的分类道德感道德标准理智感智力活动美感审美标准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生理反应坎农—巴德学说(情绪的丘脑学说)同时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估量和评价刺激情境——评估——情绪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生理结合说、情绪三因素理论)反应的认知和了解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利害关系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丰富性和细腻性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掩饰性)心境化和持久性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敏锐觉察情绪平和接纳情绪状态正确调整情绪宣泄转移调节暗示升华有效表达情绪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中学生意志的发展意志和意志行动意志克服困难意志行动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关键环节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式)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两个都要双避(式)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趋避(式)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意志的品质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坚韧性)自制性(自制力)中学生意志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中学生青春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正确疏导方法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可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 为:
.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主要标准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智力各因素在 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
青春期意志反复即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和主观性。原因是:青春期中学生对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和目的性,缺乏 深刻的认识和明确的理解;因为年龄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容易产生表面性、片面性的理解;意志上的磨炼还比较 少,由于中学生的年龄和接触的环境磨练机会较少的原因。
案:父母老师教诲孩子在外交朋友要交净友益友,青少年学生也是往往显得不耐烦,“我已经是大人了,怎么做 不用你们管,我知道怎样做:结果交友不慎,重“哥们”义气,打架了,出事了。这时候就束手无策,鼻涕一把,眼泪 一把的诉说,以求得师长的原谅:“本来我们只是想吓唬吓唬他的,因为他平时老师看不惯我们的做法,没想到那人 那么不经打,才几下就成那样了:
.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
中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 有适当的引发原因,反应强度与引发情境相符合;能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质,量,度,使其能在适当时间、场合 恰如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 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 。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青春期的中学生好辩论,敢于挑战。思维是人的高级的心理活动,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 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的、立体 的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所以在此阶段,他们好辩论,喜欢钻牛角尖,打破沙锅 问到底,敢于挑战老师和家长,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 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 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 的
青春期教育方法
青春期教育方法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是从孩童向成人转变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身心发育迅速,情感波动大,对外界环境和自我认知都有着新的认识和需求。
因此,青春期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和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青春期教育的关键。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往往会面临着情感上的困惑和内心的矛盾,需要有人来倾听和理解。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而是要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青少年才会愿意和家长老师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引导。
其次,青春期教育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往往会面临着自我认知、自我接受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此外,青春期教育还需要注重性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青少年在青春期往往会对性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家长和老师应该以科学、健康的态度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性,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避免走入性问题的误区。
同时,还应该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最后,青春期教育需要注重身心健康教育。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往往会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身体变化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得到身心健康教育。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体育锻炼、饮食营养教育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综上所述,青春期教育方法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性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以及身心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方法
中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方法在中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品德、辨别是非曲直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采用富有教育机智、教育内容贴近实际、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
1. 道德情感教育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不是受到外界的强制,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觉选择。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从内心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举办道德讲座、道德故事、道德模拟演练等活动,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道德自觉性。
2. 道德情感教育方法要强调道德行为的表现。
道德情感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道德行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注重道德行为的表现。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财产等。
这样做,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
3. 道德情感教育方法要注重道德情感的抒发。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情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从情感入手,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
比如,我们可以举办道德情感运动会,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内心的道德情感,或者开展道德情感书法、道德情感绘画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
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4. 道德情感教育方法要注重道德情感的实践。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情感的实践是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道德情感的实践。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内外发挥出自己的道德情感,比如主动帮助同学、关爱弱势群体、遵守交通规则等。
这样做,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又能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领导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 XXX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素质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情感和意志教育方法
一、案例
曾经教过一个名叫许飞的女孩,平时学习特别努力,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不懂的地方下课也会问,直至把它弄懂。
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下课也不出教室,就坐在位置上,要么看书,要么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感觉这是一个让人比较省心的学生。
但有一段时间,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变得不那么让人省心了。
在高三下学期的一次周考中,她的英语成绩较平时有所下滑,只考了105分,平时她可以考120分左右。
看得出来她的情绪有点低落,哎!怎么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遇到一点挫折就承受不住了?笔者安慰她,对她说偶尔一次考得不理想并不代表什么,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只要她能总结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查遗补漏,成绩一定还会上去的。
她点头,好像知道该怎么做了。
笔者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暂时放下了。
但是,后面发生的两件事让笔者大吃一惊,这次105分事件对她的影响远远超出笔者的预料。
那是105分之后的又一次周考,她整个考试过程中都在认真做题,笔者心中暗喜,她终于调整过来了,未受105分的影响了。
但当笔者批改试卷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的卷子,当时笔者还认为是自己不小心弄丢了她的卷子,心里很不
安。
第二天上午一问,才知道她根本就没有交卷,理由是题没做完。
笔者又苦口婆心地与她进行了一次沟通,她的反应又是不停的点头,好像这一次她是听到心里去了,但笔者的心里却没了底,她真的能走出105分的阴影吗?后面的又一次考试,让笔者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考试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时候,她对我说想上厕所,我让她去了,结果是她一去不复返,当时笔者很恼火,但并没有立即找她和责备她。
待第二天问她时,她竟说因为考试题目有点难,她不想做下去了。
看来,那一次105分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她到底在想什么?笔者前面两次的说理教育看来是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
笔者应该怎么开导她呢?对于这样一位封闭自我,不愿向他人吐露心声的内向学生,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帮她?她心里一定很痛苦,看着她在痛苦里煎熬,笔者却无能为力,笔者在心里骂自己无能:不行,不能放弃,一定要再试一次。
笔者又把她叫到办公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告诉她跌倒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以后就爬不起来或是自暴自弃不愿爬起来。
并告诉她教师非常担心她目前的这种状况,从笔者真诚而关怀的眼神中,她似乎读到了什么,她向笔者保证,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
从她的话语中,笔者感觉到一种坚定。
在后面的高考复习中,她重新找到了学习的感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
我教育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最终在高考成绩中获得130分的好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现在回想起来,笔者非常庆幸当初对她进行了第三次谈心,如果在第二次谈心失败之后选择放弃,笔者一定会后悔一辈子。
通过这件事,笔者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作为教师,对学生不要轻言放弃,成功也许就在你准备放弃的不远地方。
二、启示
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在教育中,教师不能只强调智力的开发,只靠目标和制度的管理,而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而应充分体现、发挥以尊重、平等、信任、关心、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锲而不舍。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教育,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教育活动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
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育当中,通过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对学生给予恰当的尊重、平等、理解、关心、信任和期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
没有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是紧抓尖子学生不放,而对“后进生”则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恶语相向。
笔者认为,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关爱、鼓励尖子学生继续努力的同时,尤其要做好与“后进生”的交流和沟通,尊重他们,以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以真实的情感打动其心灵,用现实生活中的道理说服他们,用渊博的知识让他们心服口服,用健康的知识教育他们。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一是要了解他们,关注学生的言行,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找到自我,获得自信,学会感激;二是要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不因美丑、贫富、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与落后、个性的差异而有所折扣;三是要宽容学生,正确对待它们的
缺点和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严格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不能讽刺与挖苦,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伤害学生的自尊。
前述案例中,如果笔者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可能就会忽视该生的表现,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沟通教育和结果。
3.理解、信任学生,激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压抑自卑心理
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不足,予以教育并纠正,这种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心态,自卑心理。
若以激励为主,把揭短改为扬长,使学生的自信心有赖以立脚之处,就等于给学生一个成功成才的起点。
对于中学生而言,其性格、爱好、兴趣以及思想状况差异较大,自我意识较强,教师应充分理解他们,用宽阔的胸怀,转换视角,从学生特有的生活经验、智力水平、情感体验的角度去体察学生。
同时,还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只有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
在激励教育方面,对学生的信任也是至关重要的,信任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师生平等更要求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对优生的信任,能够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对后进生信任,会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
前述案例中,针对该生的情况,笔者以个别谈话的方式与其进行了交
流,客观地分析、评价其现状,及时引导其学会适应和调整心态,驱散了其心中的自卑,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其进步的欲望。
4.启发点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消除逆反敌视心理
要想帮助学生战胜消极因素,简单的批评教育、说教压服方法是不能奏效的,应在宽容中予以启发点拨、言传身教,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辨是非,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做人、做事的正确选择。
前述案例中,面对该生退考的情形,笔者没有进行简单的批评、责备和训斥,而是问明原因,正面引导,让其根据自身情况去思索、去进行自我教育,有效地消除了其逆反敌视的心理。
5.循循善诱,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消除失落厌学心理
中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希望教师尊重他们。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要求,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满怀真诚与爱心,与学生坦诚相见,耐心细致地激励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期待;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抗拒诱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增强自制,有效地消除失落、厌学、自暴自弃等心理。
前述案例中,笔者不言放弃、锲而不舍地对该生的说理和引导,
使其心理得到了调适,原来的失落、自闭、厌学心理得到了消除,最终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