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图)

合集下载

冀美版七下第8课《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经典课件(40张)(共40张PPT)

冀美版七下第8课《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经典课件(40张)(共40张PPT)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 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 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 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 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1、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代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 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 几何纹
彩陶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盛水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高 15.6厘米,长24.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 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一 般选用粘土,经过成型、入窑火烧而成。中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 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仰韶文化陶器 二、马家窑文化陶器 三、黑陶与白陶
一、仰韶文化陶器
★纹饰:人物纹;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

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
人以 强烈的运动感.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盛水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出土,高14厘米,口径2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它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 当盆中注入清水,随着水 的荡漾,人就像在这种 佳境中起舞,视觉上充满 动感。
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 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 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作为器 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这件作 品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 构图技巧。

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研究

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研究

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研究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研究引言:大地湾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重要文化体系。

其遗址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研究显示大地湾仰韶文化出现在约5500年前的晚仰韶时期,持续到约4800年前的晚仰韶末期。

在大地湾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其中以彩陶鱼纹最为特别和引人注目。

本文将对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进行研究,探索其在当时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

一、彩陶鱼纹的特征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以鲜艳的颜色和逼真的造型而闻名。

这些陶器往往采用红、黑、白和橙色的颜料进行装饰,鱼的身体线条流畅,眼睛和鳃等细节描绘精细。

彩陶鱼纹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的陶器中鱼的形态逼真,有的则经过艺术化处理,更加夸张和富有想象力。

彩陶鱼纹的装饰寓意也是多样化的,有的代表着丰收和富饶,有的象征着生育和繁衍,这些寓意与当时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密切相关。

二、彩陶鱼纹的制作工艺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的制作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需要高度技艺的工作。

首先,陶工需要选择合适的陶土和颜料。

彩陶鱼纹通常选用粘土作为制陶材料,颜料则来自于当地的矿石。

其次,陶工需要具备精湛的陶艺技能,包括制陶、装饰和烧制等方面。

制陶需经过多道工序,如捏胎、上坯、刻画等,而装饰阶段则需要绘制鱼纹和上色。

最后,经过精心烧制,将彩陶鱼纹完美呈现。

三、彩陶鱼纹的社会意义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在当时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宗教意义。

首先,彩陶鱼纹代表着丰收和富饶。

在农业社会中,鱼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它的出现预示着丰收和充实。

其次,彩陶鱼纹象征着生育和繁衍。

鱼在大地湾仰韶文化中被看作是一种生育力强且复杂的生物,因此陶器上的鱼纹象征着家庭的繁荣和后代的繁衍。

此外,彩陶鱼纹还可能与宗教信仰相关。

在仰韶文化中,动物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形式,鱼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在宗教仪式和信仰活动中可能有着独特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结论:大地湾仰韶文化彩陶鱼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9470477_考古学视角下月牙纹彩陶罐纹饰的解读

219470477_考古学视角下月牙纹彩陶罐纹饰的解读

考古学视角下文 图/黄洋月牙纹彩陶罐纹饰的解读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仰韶文化成为中国第一个被正式定名的考古学文化。

2021年,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之际,在代表仰韶文化鼎盛期的庙底沟遗址上,建立起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

2023年春节期间,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美采用了庙底沟遗址出土彩陶上的“花瓣纹”元素,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热度飙升,成为备受大众关注的文化打卡地。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内陈设着大量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器、石器、骨器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月牙纹彩陶罐,其完整的状态、简洁有力的器形、严谨且富有张力的纹饰,都令人赞叹不已,它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更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出土情况1980年10—11月和1981年4—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渑池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仰韶村遗址开展了历史上的第三次考古发掘。

第三次发掘集中在通往寺沟村的道路两侧,发掘面积200余平方米,开挖河南博物院藏花瓣纹彩陶罐月牙纹彩陶罐为365.2395天,与一回归年的365.2422天几乎可以做到精准对照。

如此准确的置闰方法,且在不晚于汉初就已明确的置闰规则,与月牙纹彩陶罐绘制14个月牙纹有所冲突,原因无外乎是“十九年七闰法”这一历法结论,还未被创造月牙纹彩陶罐的仰韶先民所掌握。

历法形成的朴素逻辑是首先要积累大量的观测数据,在数据基础上发现和总结规律,得出历法结论,最终形成符合实际的历法体系。

“十九年七闰”是历法结论,但在积累精准且长期不断观测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干扰因素很多,如一定时间内的连续阴雨天气,就可能打断观测记录的过程;若依赖气候、物候等作为观测标准又过于粗放,会造成较观月形,定历法,利农耕学者们对月牙纹彩陶罐上的白彩月牙纹认识较为一致,即为写实的月牙纹饰,仰韶先民通过观测月相变化,如实将月形反映在陶器上,14枚白彩月牙分布严谨、等距,并不是随意为之。

中国传统图案彩陶图案ppt课件

中国传统图案彩陶图案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陶器的发明与制作 妇女在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终于栽培出农作物,农业因此产
生,人们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然而这需要容器贮藏食物。于是用粘土 烧制陶器的工艺就自然产生。
各朝的特点与风格 3.敦煌图案的造型构成和色彩处理上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西域文化
的融合,敦煌图案具有佛教趣味,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敦煌图案有些是相对独立图案,如洞窟顶部的藻井图案、佛龛
顶端的龛楣图案以及多种边饰图案。也有些图案是在敦煌的壁画中, 它们的形式是图案的样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敦煌各时期图案特征 1.北朝敦煌图案 ■北朝是指北凉、北魏、北周统治敦煌地区的时期,其时约录公元
420年前后到581年 ■北朝图案如藻井先以那种连续方井式的平棋图案,也演变为单一
方井式的藻井图案,窟顶与四壁的边饰也失去去建筑的意义,而成为 纯粹的装饰
■早期(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藻井与平棋相似成斗四式,中心 置垂莲,岔角画莲花、忍冬、火焰,最外层有山形莲瓣纹和幡,是护 法的宝盖
方连续
图2-17 彩陶中的二方连续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在二方连续的图案中还可见到图案的单元以对称和镜面的对称构 成
图2-18 彩陶中的重复、平移的几何图案
图2-19 彩陶中的镜面、对称的几何图案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每日一赏】仰韶文化船形彩陶壶

【每日一赏】仰韶文化船形彩陶壶

【每⽇⼀赏】仰韶⽂化船形彩陶壶仰韶⽂化船形彩陶壶1958年陕西宝鸡北⾸岭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船形彩陶壶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岭遗址出⼟的泥质红陶,属仰韶⽂化半坡类型彩陶,经考古⼈员的推论,此壶主要⽤于盛贮液体。

中间注⼝部呈杯状,⽤以注⼊或倾倒液体;器⾝横置;平肩,肩的两边各有⼀桥形⼩⽿,便于提拿;⿎腹,腹壁外侧各⽤赭⿊彩绘⽹纹装饰。

上部两端起尖⾓,平底;壶的造型优美,颇像⼀只⼩船,此器亦由此⽽得名。

半坡⽂化属于新⽯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化的⼀部分,这⼀时期⽂化的典型代表是陶器。

船形彩陶壶是半坡陶壶中典型的珍品。

1958年,陕西省的⽂物专家们接到上级指⽰,他们将对宝鸡北⾸岭遗址进⾏抢救性发掘。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北⾸岭遗址的⽂化层堆积分为三层,代表着仰韶⽂化早、中、晚三期。

在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件“奇怪”的事情,这座遗址中的墓葬竟实⾏“男男”合葬、“⼥⼥”合葬的⽅式。

除了墓葬⽅式特别外,专家们经过长期的清理后发现,这些原始⼈给我们留下的“宝贝”主要以陶器、⽣活器具为主,⼀共出⼟各类⽂物6000余件。

其中,这件特殊造型的陶壶让专家们不断探究,⾸先是它的造型。

陶壶造型由仰韶⽂化常见的⼩⼝尖底瓶转化⽽来,基本是将纵向的瓶⾝横置并稍加变形,将瓶⼝移到壶⾝的中央,再将本位于瓶⾝两侧的对称双⽿移到壶⾝的肩部⽽成。

船形彩陶壶⼀眼看去,是⼀个独⽊⾈的模型,是⼈们制造原始⾈船、⽹具并掌握捕鱼技术的真实写照。

其次是它的⽤途,专家们通过翻阅资料,最终推测该器具为“酒器”。

最让专家奇怪的是它的纹饰,最主要的纹饰是器⾝中间⽤⿊彩画了⼀张⽹格形状的图案,这代表着什么呢?⼀些专家认为,壶⾝上的图案很有可能是渔⽹。

壶⾝装饰⽹纹,极似从河⾥收⽹捕鱼或者捕鱼结束将⽹搭在船边晾晒的情景,从造型设计到装饰纹样,都让⼈联想到渔船、渔⽹、捕鱼活动等⽔上⽣活场⾯。

在新⽯器时代,⼈类捕鱼的能⼒已经显著增强,⼤量鱼镖、鱼钩、⽹坠等捕鱼⼯具被发明出来,有些地区还修造了存储鱼类的窖⽳等。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变体神人纹鸟形壶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变体神人纹鸟形壶
原始社会美术
——蛮荒中的生存创造
>>
0
>>
1
>>
2
>>
3
>>
4
>>
一.旧 石 器 时 代 美 术
○原始人类
前额低平,眉骨隆起 牙床坚实,肌肉发达 肩宽臂长,头部前倾 步履稳健。
>>
0
>>
1
>>
2
>>
3
>>
4
>>
原始人的生活状态(火—原始人类的主要伴侣)
>>
0
>>
1
>>
2
>>
3
>>
4
>>
○打制石器
﹡陶器的用途主要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贮藏器等。 ﹡陶器的装饰形式主要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拟形陶。
﹡陶器的制作和装饰是同时进行的。
>>
0
>>
1
>>
2
>>
3
>>
4
>>
Ⅰ彩陶艺术 概
彩陶是新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彩陶即彩 ﹡考古发 色陶器,它是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以天然矿物 现的新石 器彩陶, 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是橙红色胎地 历经数千
泥 塑 女 神 头 像
★ 红 山 文 化 陶 裸 体 女 像
>>
0
>>
1
>>
2
>>

0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0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0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葬具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鱼纹成为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所绘鱼的图形拙朴可爱。

其数量之大,线条之美,形象之逼真,令后人叹为观止。

鱼,成了远古人类的图腾。

这些古朴优美的绘画艺术,完全来源于劳动的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了当时人们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活动,表达了捕获更多的鱼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美好心愿。

此彩绘陶缸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

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

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通身洁白,圆眼、长嘴、昂首挺立。

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也全身涂白,并用黑线条清晰描绘出鱼身的轮廓。

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

白鹳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鹳身微微后仰,头颈高扬。

鱼眼则画得很小,身体僵直,鱼鳍低垂,毫无挣扎反抗之势,与白鹳在神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

作者为表现鹤的轻柔白羽,把鹳身整个涂抹成白色,犹如后代中国画的“没骨”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代中国画的“填色”画法。

由于这幅画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被誉为“国画之祖”,这件彩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而画在缸腹部的彩陶画高37厘米,宽44厘米,是我国目前史前最大的一幅彩陶画。

彩绘陶缸属于仰韶文化瓮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故又被称为“伊川缸”。

它主要作为成人葬具来使用。

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构图复杂,在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上都强调了图案自身的独立性。

一般认为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

白鹳应是首领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

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首领所用实物的写真。

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装饰构成表现

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装饰构成表现
菱 形框 架 , 一般 内填 圆点纹、网纹、 十字纹 等, 时的 圆点纹 存在 有 这 象征 意义和 有装饰 意义 。 陶纹饰点 的移动 以积 点成 线的意 象 , 彩 构
看, 似乎色彩没有式样重要, 彩陶的颜色品种就是最好的例证。 原
始彩 陶底有红、 、 白四种, 和当时对 自然界 中物质材 料的认 黑 黄、 这
饰 和定位 作用 , 陶纹饰 的点有 象征和 装饰 的用途 。 在几千前 , 彩 早 由于生活 水平低 下, 人们往 往 把自己的愿望寄托 在某 事物 和动 物身 上 , 火和太 阳崇 拜为至尊 的太 阳神灵 , 是因为火和 太 阳是光 明 把 这
的聪明才智, 用熟练掌握的绘画技巧, 准确、 精致地绘制在陶器上 面, 凝结为固态的语言符号, 使人类的造型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程
组合, 线是 彩陶 纹饰 主要的形 式 , 并且有密集变 化和 粗 细的变 化。 但纹饰 线 又存 在很 多的对 比形式 , 有直线 和 曲线 的对 比、 线的粗 细
的对比等, 对比是构成中形式美的特点之一。 线的对比使彩 陶纹饰 形成统一的美感, 比如线的曲直对比形成彩陶纹饰动静的对比, 线 的方向对比变化形成旋纹, 旋纹给人一种强烈的旋动 马家窑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
纹为主 ; 中期使用纯黑彩 和黑 、 彩相 间绘制 花纹 ; 红 晚期多以黑、 红 彩并 用绘制 花纹 。 在色 彩构 成 中, 有彩 色和 无彩 色的搭 配 , 彩陶 在 上产 生了统 又和谐 的色彩 关 系。 例如 蛙纹 罐 , 用黄土色 为底和 采
关 键 词 :构 成 元 素 、彩 陶 纹 饰 、彩 陶 色 彩 、彩 陶 空 间 造 型
中国原始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富有艺术性、 文化性的工艺品,
其演变 发展 跨越 了相 当漫 长的历史 时期 , 涵盖 了我 国多个地 域文化 类 型 , 多变 的形 式和 众 多的数 量 展 示了我 国远 古文化 的 发 展高 其 度。 中国仰 韶文化 时期 的彩 陶是我 国原 始彩 陶走 向成 熟 的阶段 , 马 家窑彩 陶是仰 韶时期特 殊代 表 , 在纹饰 、 彩和 造型 上独具 色 格,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

. .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盆赏析
仰韶文化也被称之为"彩文化〞。

彩是指在器的、外壁上用含铁量较高的一种矿物质颜料绘制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彩的纹饰主要有两种:动物纹和不明意图的几何纹。

人面鱼纹盆是彩的代表作之一,画上的人面和鱼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只见人面戴着一尖顶饰物、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嘴上还衔着两条小鱼。

关于它的含意国外专家看法各异,有近三十种解释,其中较普遍的观点有三种:人面鱼纹是当时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巫师作法时戴的面具,绘在器上的人面鱼纹那么是代替巫师主持祭祀活动的专用图案;当时人口增长率很低,人们希望像鱼一样繁衍子。

不管怎么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和鱼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在人面鱼纹盆的底部还有两个小圆孔,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当时小孩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后,父母会把孩子的尸骨放到一个瓮中,再把这个盆扣到瓮的上面,并埋葬在房屋附近。

这两个小孔就是为了方便小孩的灵魂自由出入的,说明人们已经产生了灵魂不灭的观念。

-优选。

原始彩陶艺术的杰作——人面鱼纹彩陶盆鉴赏

原始彩陶艺术的杰作——人面鱼纹彩陶盆鉴赏
L —= 广 —l — ] 文f! —
螋 塞垡 堡 直
原始彩陶艺术的杰作
人 面 鱼 纹 彩 陶盆 鉴 赏
◆ 涂 师平 易 文 红
、 、 件 彩 陶 盆 是 儿 童 瓮 棺 的 棺
崇 活 半 在 阶 建 过 生 居 集 装 5. 9 8厘 米 。它 属 于新 石 器 时 代仰 韶 文 化 文 物 仰韶 文 化 流 行 一 种 瓮棺 葬 的
种 鱼纹装 饰是 他 们生活 的 写照 ,也 象征 着人 们期 盼富足 的美好 愿望 。
不 同本 质 和 规律 ,于 是 出现 了诸 如 从
鱼 纹 到 菱 形 、从 花 草 到 不 同的 弧 形 变 化 等各 种各 样从 写实 而 来 的抽 象。 因
对称 的 菱形 图案 装饰 , 富有律 动 感 ,充
满 了生 气。整体 图案 显得古拙 、 简洁 而
又奇 幻、怪 异。
( 者 单 位 : 波 博 物 馆 江 西 作 宁
宜 春市 博 物馆 )
此 ,可 以说 仰 韶 文 化彩 陶 纹 饰 的 发展 符合 人 类认 识世 界 的客 观规律 。 古 代 半坡 人 在 许 多 陶 盆上 都 画有
族保 护神— — 鱼神 。此 外 , 由于该人 面
鱼 纹 出现 在 天折 儿 童 瓮 棺 的 棺 盖 上 ,也
具 ,在 陶 坯 表 面上 绘 制 各 种 图 案 , 入
窑 经 火 烧 后 , 在 橙 红 的 底 色 上 ,呈 现 出 黑 、 红 、 白 等 颜 色 的 陶 器 。 彩 陶 工
பைடு நூலகம்
迅 囊 未 5

习 俗 ,把 夭折 的 儿童 置 于 陶 瓮 中 , 以
瓮 为棺 , 以 盆 为 盖 ,埋 在 房 屋 附近 。

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类型发展起来,半坡类型因首先发现于西安半坡村而 命名。半坡类型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6000年左右。在甘肃东部也分布着许多半坡类型 的遗址,其中以秦安县大地湾和王家阴洼的半坡类型遗址为代表。甘肃的半坡类型彩陶较 为发达,制陶技术和绘画技艺有很大的发展。鱼类纹是半坡类型彩陶的主要纹样,并且有 许多样式的变体鱼纹。王家阴洼出土的一件彩陶瓶的腹部上,绘着进跃、折回等不同姿态 的游鱼。 除去鱼纹外,半坡类型彩陶上还有猪面纹、鹿纹、鸟纹、兽面纹等动物纹样, 这些动物纹样有着各种变体样式,富有想像力地运用各种图案构成法则,摆脱了自然主义 对动物写实摹绘,而是用示意的手法,表现超现实的复杂内涵。在秦安县王家阴洼半坡类 型墓葬中,发掘出一件细颈彩陶壶,壶的上腹饰着一圈连续的猪面纹,猪的双眼向上突翻, 横鼻的鼻孔圆张,显示出一副狰狞猛厉的面貌,给人以强烈的威慑感。连续的每一个猪面 纹的图形,都是相同的,画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纹的装饰手法,将并列的猪面共用一个眼 睛,以共用形的重叠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 在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的发展时期, 已能制作精良的大型陶器。大地湾1号房基中出土了一对鱼纹圆底彩陶大盆,盆的口径达 51厘米,但盆口很圆,十分规整。盆壁厚薄均匀,盆内底部有泥条盘筑的痕迹,因此已使 用陶轮来制陶。在绘制鱼纹时也使用了陶轮,鱼纹身子的线条长达一尺多,画得流畅而有 力。在绘制时,将画笔不动 而接触在陶盆腹部欲画花纹处,利用陶轮和旋动延展出遒劲 挺拔的长线条,显示出熟练高超的绘画技艺。 大地湾出土的一件珍罕的人头形器口彩陶 瓶,属于庙底沟类型早期。位于口部的圆雕人头像,披着整齐的短发,五官位置均匀端正。 双耳有系挂饰物的小穿孔。整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宛如穿着花衣的美丽少女。从人像的 发式来看,正是古羌族的披发样式。因此,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 价值。 甘肃地区的庙底沟类型彩陶,明显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彩陶花纹中出现了变体 鸟纹,花纹由原先以直线为主变为以弧线为主。许多图案采取了自由的格式,将圆点、弧 边三角、弧条和斜线组成生动活泼的图案纹样。 距今5000年左右,除甘肃外,其它地区 的彩陶先后衰落,而甘肃彩陶仍发展着。分布在甘肃东部和中南部的石岭下类型,是上承 庙底沟类型、下启马家窑文化的过渡性文化类型。石岭下类型的彩陶具有更多的地域性特 点。彩陶的器形,虽然仍以用于饮食的盆、钵、碗为主,但出现了在这些器内的底绘图案 花纹的做法,当人们使用这些大口的饮食器时,从上方很容易看到装饰在口内的图案纹样。

人头形彩陶器

人头形彩陶器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求助编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

细泥红陶。

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

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

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

鼻呈蒜头形。

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

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

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

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

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

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目录编辑本段相关信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

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

眼眶用泥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

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

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

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

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

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子的形象。

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3件半山类型人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的猎人头像,而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

此外,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

仰韶文化代表性彩陶器

仰韶文化代表性彩陶器

仰韶文化代表性彩陶器:《鹤鱼石斧图》、《三鱼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彩陶器:连环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红山文化的玉龙和女神像: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出土的红山文化玉龙呈墨绿色高26厘米,龙卷曲成C形,长吻,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二鼻孔,颈椎耸起长鬃,当是猪首的变体。

表现出的龙图腾部族旺盛的生命力。

1987年至1998年间在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玉龙。

1985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红山文化泥塑彩绘人面像,颜面长22.5厘米,宽16.5厘米表现的是丰收女神或是地母女神。

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一号墓长沙战国楚墓《人物御龙图》霍去病墓前石刻:汉代雕刻艺术珍品。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

马踏匈奴石刻,是这项纪念碑群的主体,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型,是西汉纪念碑雕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谢赫“六法”: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

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

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敦煌石窟:甘肃敦煌一带石窟的总称,当中包括敦煌莫高窟、东千佛洞、榆林窟、西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器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器

文艺·彩陶畅想曲
71仰韶文化鱼纹彩陶器
这是一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鱼纹彩
陶器。

鱼纹是仰韶文化彩陶早中期(半坡
类型)标志性纹饰,也是中国彩陶史上最
早的动物纹,它引领纹饰先是完成了从单
条纹到复合纹的转变,随后又实现了纹饰
形态从单个独立到反复连续的飞跃,最终
确立了纵贯中国彩陶发展史的纹饰表现模
式。

彩陶上的鱼纹被后人赋予宗教的意
义,认为是在表达对鱼的崇拜,鱼在这里杨学成[第三期]
想曲是作为图腾标识出现。

纹饰作为装饰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复合体,有承载宗教信仰的功能,不排除以上这种可能,但鱼纹的初衷不是出于图腾崇拜,而是对装饰艺术的追求使然。

造物主赐予了鱼优美的流线型身形,竟与纹饰的发展走向惊人的一致,可以将其视为宽带纹的艺术化,又可以将其抽象变形后依然保留原有的基本特征。

如果说具象鱼纹还有作为图腾标识的可能,那么抽象鱼纹已完全排除了这种可能。

(1)我们再现一下鱼纹的演变过程。

图片1—2是鱼纹的具象形态,图片3—4是抽象形态,按照顺序逐次看下来,具象的鱼变成抽象的鱼,最后完全化身为几何线条,这一演化过程流畅自然,顺理成章,形象生动的鱼形变成线条排列,一眼看去已是面目全非,哪里还有半点鱼的模样,可偏偏又从中看到鱼的影子。

可见,具象到抽象有一条循序渐进的轨迹,是想象力的扩展、思维的递进,二者之间始终保持着内在联系,抽象一定不是脱离轨迹的想象。

(3)(2)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是可以有灵活的随机应变。若无势,猪八戒再逆天本事,乾坤也难扭转
而且在六千年前(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能够生产 那么精英的陶器,令人惊讶。
附图的彩陶罐,就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上 方绘原始彩色纹饰;但下方一般都不施彩。很多
人均不明白个中原因。其实,主要与新石器时代 先民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有关。当时,大家起居之 处简陋,并没有桌椅等家具;各人不是蹲踞,就 是席地而坐,故彩陶纹饰居上半,皆为围坐者视
总是可以有灵活的随机应变。若无势,猪八戒再逆天本事,乾坤也难扭转
线最容易接触的地方,可一方面慢慢地善用器 皿,一方面随时可细心欣赏彩陶上的花纹。
仰韶文化的彩陶以着色彩绘的细红陶最佳, 通常作为祭器;所选用材料经精细淘洗,质地细
腻幼滑,反映出那时的审美观,可说是原始的装 饰艺术。虽然彩陶基本上乃手制,但已使用转动 很慢而结构简单的转轮作坯、修坯和制弦纹了。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11f1c 猪八戒小说网
总是可以有灵活的随机应变。若无势,猪八戒再逆天本事,乾坤也难扭转
从前,有位海外的华裔收藏家,专门喜欢搜 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皿,偏爱其简拙粗犷 的造型和原始的线条彩色。他有足够财力,也有 地方珍藏;不过,虽有深入研究及收藏经验,仍
免不了购入一些后仿甚至近仿的?品;可见收 藏界亦同样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
这位华侨朋友最爱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用手和用慢轮精制的彩陶器皿,认为富艺术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