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蒸煮原理

合集下载

造纸术化学反应

造纸术化学反应

造纸术化学反应
造纸术是一门古老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纤维素质的原料通过加工处理,制成纸张。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化学反应。

首先,从原料中提取纤维素,需要进行化学处理。

通常使用碱性溶液来处理木材或植物纤维素,以使其变得易于分离和处理。

这个过程被称为“蒸煮”。

然后,将蒸煮过的原料与水混合,并加入化学品,如漂白剂或染料,以改变纸张的颜色和质地。

这个过程被称为“漂白”或“染色”。

接下来,将混合物在纸张机上进行加工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将混合物压缩,使其形成纸张的形状,并使其变得更加坚固。

这个过程被称为“压制”。

最后,纸张被晾干并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这个过程被称为“加工”。

总的来说,造纸术涉及多种化学反应,从提取原料中的纤维素到加工处理成最终的纸张产品。

这些化学反应使我们能够享受到方便的纸张产品,如书本和卫生纸。

- 1 -。

制浆造纸工程原理课程第二章 化学法制浆

制浆造纸工程原理课程第二章 化学法制浆

与残余木素含量之间的关系随原料种类和制浆方法的不同而
有差别,可通过实验确定。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The Kraft Process
Benefits
All wood species can be used as raw material
The process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bark
植物纤维的组织结构: ML, P, (ML+P=CML), S1 S2 S3
木素的分布: 密度 ML(胞间层)最大
含量 S2层最大 据有关研究,目前认为脱木素顺序: 硫酸盐法和酸性亚硫酸盐法:S层先于ML层 中性亚硫酸盐法:ML层先于S层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四、蒸煮过程脱木素反应历程
1. 针叶木硫酸盐法脱木素反应历程
7.2% Na2S + H2O
Na2S
+ Sulfidity, 30% NaOH (AA, 24%) 16.8% 20.4% (16.8%+3.6%) NaOH-----------------NaOH (EA)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第二节 蒸煮原理
一、蒸煮液对原料片的浸透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毛细管作用和扩散作用 1. 毛细管作用:主要靠外加的压力和表面张力产生的压力作用浸 透,通过导管-、管胞、纤维的胞腔进行。 影响因素:纹孔的多少及其大小、原料品种、边材与心材(毛 细管浸透速率与毛细管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 水分含量(适宜于较干的原料片,但需排除原料毛细管内的空 气) 压力差(毛细管浸透速率与压力差成正比) 无论碱性或酸性蒸煮液,纤维轴向的毛细管作用总是大于横向的 毛细管作用(约50~200倍,)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造纸工艺流程

造纸工艺流程

1.5~2.5mm2
交货水分
单位 g/m2 mm S % 次 g/cm3
mN.m (g.cm)
个/ m2
%
规 A等
定 B等
C等
200,220,250,270,300,350,400,450
0.5 14 80.0 10 0.60-0.80 3.5(36.0) 4.0(40.8) 4.5(46.4) 4.5(46.4) 4.5(46.4) 6.5(67.0) 6.5(67.0) 10.0(103) 20 4 不许有 不许有 5.0-9.0
42
4、干燥:把湿纸烘干到标准 水份,并使全幅水份均一, 纵向水份连续稳定。 作用:提高纸的强度、平滑 度
43
5、施胶:在纸浆或纸页表面添加抗水性物质,使纸页 具有延迟流体的渗透性能 影响参数:吸水
44
6、压光:通过上下辊 的加压使达到需要的紧 度,并对纸面起到一定 的修饰作用。 影响参数:平滑度、光 泽度、厚度和纸幅的均 匀性
35
5、供浆系统
6)热分散:经过加热、搓揉、挤压使胶粘物细化,, 变成40um以下,看不见的细小颗粒。(胶粘物危害) 胶粘物危害:影响外观(与原纸颜色不协调)、容易导 致纸病(降低原纸强度)
热分散后
浆料
7)泵入流浆箱
36
三、造纸段工序介绍
37
38
工艺流程:
面浆
造 衬浆 纸 段 芯浆
底浆
复合 压榨
要求(可塑性、耐热、导电等),节省纤维原料降低 成本;滑石粉、白土、钛白粉、石膏 • 染色与调色:增白、加黄、调灰等 • 湿强剂:增加湿纸强度;完全浸水后的纸张强度; 相片纸、胶片纸 • 干强剂:增加干纸的强度,一般打浆实现,但打 浆高成本也高,同时其他撕裂、透气、稳定性会降低, 故而使用干强剂增加纸张强度。 • 助留、助滤和分散剂:助留——提高填料和细小 纤维的留着;助滤——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 分散:使纤维在浆液中不絮聚。 • 除气剂、消泡剂、防腐剂、树脂控制剂、柔软剂、 抗静电剂、阻燃剂、防水剂、絮凝剂 4)贮浆池:纸浆浓度4-5%

造纸术

造纸术

浸灰水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

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

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的竹料纤维就逐渐分解。

现代制浆已改用烧碱替代石灰水。

烧碱碱性较强,能使木材纤维迅速分解。

另外还添加氯,以去除木浆里的杂质,目的是用来漂白,但排放的废水便含有机氯,而有机氯对生态环境伤害极大。

目前现代大型的造纸企业已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清除毒素,并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机氯的生成。

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

第二是纤维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需要在碱性物质的配合下,如石灰、草木灰等)使植物纤维原料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三是磨(打浆),就是用臼捣的方法进一步的使其分散为纤维,并使纤维产生一定的分丝纤帚化,而成为可用纸浆古代造纸术到现代的运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延续了几千年至今乃保留在宣纸的生产中,考察其制浆的手段主要包括:石灰水浸泡,空气氧化和太阳光照射、雷电激发产生的臭氧以及分散成浆的捣杵搓打。

如稻草经石灰水浸泡后,成团的拍附在山场向阳的石板上,经过几个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制成臼色松散的稻草然后搓打成浆。

究其原理是:空气中的氧在阳光紫外线或雷电的激发下生成了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用之降解了木素和光合色素才得到白色稻草浆.如今用现代化的技术去继承祖先开创的优良工艺,应当是:用紫外光设备来取代太阳光,采用过氧化物和氧气取代空气氧化,用搓磨分丝机加羟基过氧化氢(H2O2)水溶液取代石灰水的浸泡和搓打成浆。

用现代化的方法,使中国古代造纸术工业化,目的是把丰富的非木材原料做成好浆,同时做到消除污染,清洁制浆。

目前非木材原料的碱法化学浆是来自木材制浆的经验。

实践己经证明:非木材原料的碱法化学浆的路线, 达不到高收率高强度高白度之目的,不能把非木材原料做成好浆,并且存在难以治理的污染问题。

制浆造纸工艺简述

制浆造纸工艺简述

生物法制浆
以微生物或其制品(酶)对木片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机械
法或化学机械法制浆。
生物处理的目的:有选择性地分解(降解)原料中的木 素,尽可能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损失。从而降低磨浆能耗, 减轻废水污染,提高纸浆强度。 主要采用:白腐菌、漆酶等(研究阶段)
造纸(papermaking)
造纸就是将制得的纸浆分散开来后获得交织均匀的薄 片。
反应,生成木素磺酸,木素 磺酸与溶液中的盐基结合, 生成木素磺酸盐,从木片中 溶解出来。
化学法制浆中纤维素的分解
1、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剥皮反应 ,100°C以上开始;碱性水解, 150°C以上开始
化学法制浆
化学浆的特点:

这种方法制得的纸浆大致保留了纤维的天然长度,
去除了大部分木素,能用来生产强度高、柔软的高档 纸;
施胶(Sizing)
疏水性表面
加填(Fill)
加填 向纸浆中加入适当的无机填料,以改善纸页的光学性能( 不透明)、印刷性能(表面光滑、均匀、吸墨性好),降低 成本,加入量在2—40%。 常用的填料: 滑石粉(成分:MgO 30.6%, SiO2 62%, 白度96.8% 瓷土(成分:Al2O3 39%, SiO2 45%,白度82%) CaCO3 TiO2 BaSO4
蒸煮条件的确定
在100°C以前,蒸煮液浓度有所下降,但木素基本没 有溶出,此阶段碱液向原料内部浸透,主要溶解的物 质是原料的淀粉、果胶、脂肪、树脂及低分子量的半 纤维素。 初始脱木素阶段:100~150°C这一升温阶段,蒸煮 液浓度继续下降,但木素溶出仅26.6%(对原木素) 。 大量脱木素阶段:150~175°C(最高温度),木素 溶出63.2%(对原木素),此时,木片已分散成浆。 残余木素脱除阶段:碱液浓度继续下降,但木素溶出 只有8%(对原木素),这一阶段碳水化合物降解较多 。

造纸蒸煮原理(PPT31页)

造纸蒸煮原理(PPT31页)
实际上,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和化 学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有主次之分。
蒸煮初期,毛细管作用是主要的; 温度超过140℃,扩散作用是主要的。
(二)渗透途径
1、蒸煮液整体渗透途径
①纵向渗透(纤维轴向) a. 针叶木:通过管胞渗透到木片中; b. 阔叶木:通过导管; c. 草类:通过导管;
②横向渗透(细胞壁方向) a. 针叶木:通过管胞纹孔从一根纤维渗透到 另一根纤维(S3→S2→S1→P→胞间层); b. 阔叶木:通过木射线管胞上的纹孔; c. 草类:通过纤维上单纹孔。
第二章 化学法制浆
第二节 蒸煮原理
第二节 蒸煮原理
主要内容
一、蒸煮液对原料片的浸透作用 二、蒸煮过程中的脱木素化学和脱木素反
应历程 三、蒸煮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化学及碳
水化合物反应历程 四、蒸煮反应动力学
一、蒸煮液对木片或草片的浸透作用
碱液怎样进入纤维原料内部,与木素发生反应 将其溶解出来?
药液浸透作用的两个方式: (1)压力降。
说明此阶段如果继续蒸煮,残余木素很难脱
除,而碳水化合物损失很大。
蒸煮曲线的制订
根据脱木素的反应及反应历程来考虑,同时也要考 虑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和条件。 ✓ 升温时间应足够,以保证药液的浸透,但3小时已
经足够了,保温时间不宜不适当地延长,一般0.5 -1小时. ✓ 最高温度的确定:即要使木素大量溶出,又不能
蒸煮中强调药液的渗透!
(一)药液渗透基本原理
1、压力渗透(毛细管渗透)
产生条件--毛细管作用,发生在纤维饱和点之前。
推动力: △P = P – P1 (P1主要因不凝性气体而增大) 途径:通过导管或管胞的胞腔或纹孔等向内部渗透。
(1)速率遵循的原则为poiseaille 方程

古法造纸总述为六个步骤

古法造纸总述为六个步骤

古法造纸总述为六个步骤:(1)斩竹漂塘当时竹子是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盛产竹子的华南地区,尤其福建,是竹纸的主要产地。

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当时的“杀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后将截断的竹子在就地开挖的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料软化。

(2)煮徨足火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

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

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的竹料纤维就逐渐分解。

(3)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4)荡料入帘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

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著舀水、抬起竹帘。

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重纸又会太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5)覆帘压纸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

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

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每日每个工匠只能做300到500张纸。

(6)透火焙干用两道土砖砌成砖墙的夹巷来焙干纸张,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由于砖块夹巷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透出,因此用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溼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制浆造纸工程原理课程第七章蒸煮液的制备

制浆造纸工程原理课程第七章蒸煮液的制备
碱炉—黑液干燥、燃烧放热
锅炉—吸热产生蒸汽
辅助系统: 供排风系统 燃油系统 芒硝系统 熔融物溶解系统 锅炉水处理系统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3、黑液燃烧原理
可分为相互交错、不能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
(1)黑液的蒸发干燥阶段
使黑液水份降到10-15% 黑液中残碱和有机酸钠盐与烟气中CO2、SO2和SO3
2NaOH CO2 Na2CO3 H 2O Na2 S CO2 H 2O Na2CO3 H 2 S 2RCOONa SO2 H 2O Na2 SO3 2RCOOH
化合SO2
H 2SO3
H2O SO2
SO2 H2O SO2 H2O
游离SO2
真游离SO2
总SO2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pH>4.5的亚硫酸氢盐药液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4)酸比
化合酸与游离酸之比 CA / FA
CA 1 FA
MgSO3 , Mg(HSO3 )2
CA 1 FA
Mg(HSO3 )2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4、黑液的性质
(1)黑液的浓度 可用波美度(Baumé—°Bé)表示
°Bé(15℃)=°Bé(t℃)+0.052(t-15)
相对密度d与°Bé关系 固形物含量(Y,%)与波 美度(X)关系——与浆种有关
对14种木、竹、棉秆、草浆混合黑液
Y 1.51X 0.9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起的腐蚀)较大 (8)胶体性
黑液中有效碱含量过低时,碱木素胶体不稳定,易沉淀草浆黑 液含有水玻璃胶体,含量过高时,碱木素完全溶于黑液中呈亲 水胶体(Na2O•nSiO2),易导致蒸发管结垢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
二、黑液的蒸发
1、蒸发工艺流程

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精华]

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精华]

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摘要:综合论述酶在制浆造纸各个工序中的应用,并将之与相应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比较,说明酶的特殊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制浆造纸酶造纸工业是我国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纸的需求迅速增加。

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造纸工业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需要我们发展更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制浆造纸技术。

在众多新兴的技术中,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酶在制浆过程中的应用1.1酶用于去皮(毛)在制浆造纸工艺中,备料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高质量的机械浆或化学浆需要完全去皮,因为即使少量的树皮残留也会造成产品颜色变暗。

去皮要消耗大量能量而且导致原材料损失。

树皮以及形成层中果胶含量比较高,还含有半纤维素。

因此,果胶酶显得特别重要。

另外,木聚糖酶可能也有重要作用。

运用能水解果胶的酶预处理后在进行去皮,能耗下降80%。

但酶应用在该工序中最大的问题在于酶对形成层的渗透困难。

(毛[1])1.2酶法除树脂(王)木片或纸浆中的树脂含有脂肪酸、树脂酸、甾醇、脂肪酸甘油脂、其他脂质和蜡类等,可能造成树脂粘附,导致停机与纸的质量下降等问题。

用不同的酯酶去除树脂非常有效。

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提高纸浆和纸的质量、减少化学漂白剂的小号、减低废水负荷以及节省存放木材的空间和投资。

这个方法已经在商业上取得应用。

树脂障碍是由树脂中的非极性成分,即甘油三酯造成的。

在使用以松木为生产原料造纸时,树脂障碍尤为严重。

树脂沉积在筛选机筛板、浓缩机下唇板、管道内壁及浆池表面、毛毯和吸水箱中,也可沉积在浆池、筛板、网前箱、造纸网、伏辊、压榨辊、烘缸、压光辊上。

这些沉积物降低脱水效率及纸页匀度、强度,形成树脂斑点和孔洞,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引起纸幅断头,树脂障碍严重的影响了生产。

传统控制树脂障碍的方法是将大批原木放在储木场老化和使用化学方法,用滑石粉、硫酸铝、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螯合剂等使树脂或附着在纤维表面或稳定分散在浆水系统中而除去,但大量使用硫酸铝,对设备腐蚀严重,滑石粉用量相对较多,容易磨损设备,造成纸张容易掉粉掉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树脂障碍问题。

关于造纸5大生产流程

关于造纸5大生产流程

关于造纸5大生产流程造纸是指利用纤维素质料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形成纤维素纤维网,并将其固定在一起以制成纸张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造纸工业中,有着五大生产流程,包括纸浆制备、造纸、后加工、整理和包装。

下面将对这五个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纸浆制备。

纸浆制备的目标是将木材、废纸或其他纤维素质料转化为纸浆。

首先,原料被切割成薄片并放入一个储木堆。

然后,这些薄片通过蒸煮来去除树皮和其他杂质,以及软化木材纤维。

接下来,纤维被制成目标纸浆,这可以通过机械粉碎、化学溶解或化学草酸过氧化反应来实现。

接下来是造纸的阶段。

纸浆被输送到造纸机,其中包括了多个过程。

首先,纸浆被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然后经过过滤和筛选,去除纸浆中的杂质。

接下来,纸浆通过比色和砂吸附等过程进行漂白和去色。

然后,纸浆被加热并引入纸张成型机,形成纸张。

后加工是下一个步骤,它包括了干燥、压光和涂布等过程。

首先,湿纸被送入干燥室,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然后,纸张经过压光处理,使其变得平整和光滑。

最后,纸张经过涂布,以增加其光泽度和打印性能。

接下来是整理的阶段。

整理是指将纸张按照尺寸、质量和型号等要求进行分类和打包。

首先,纸张被切割到所需的尺寸。

然后,它们会经过一系列的质量检查,包括测量纸张的厚度、湿度和重量等参数。

最后,纸张被放入不同的包装中,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总而言之,造纸的五大生产流程包括纸浆制备、造纸、后加工、整理和包装。

这些流程相互紧密配合,最终制成了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纸张产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造纸工业也在不断创新,以提高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造纸过程中的主要工序

造纸过程中的主要工序

造纸过程中通常分为制浆、抄纸、涂布加工三道工序。

1. 制浆工序制浆过程是将纤维的原料分离出纤维的过程,其主要方法如下。

制浆方法:化学法:碱法、亚硫酸碱法、硫酸盐法、氯碱法机械法:木段磨木法、木片磨木法、草类机械法化学机械法:半化学法基本工艺见图1-1①蒸煮蒸煮是以化学方法,使含纤维原料分离出纤维的过程。

蒸煮方法很多,但主要分为碱法和亚硫盐法两类。

a.碱法是以碱液处理原纤维的植物原料,常用的有石灰法、烧碱法和硫酸盐法。

石灰法蒸煮液的成分主要为Ca(OH)2; 烧碱法蒸煮液的成分主要为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的成分主要为NaOH和Na2S。

b.亚硫酸盐法蒸煮主要原料是亚硫酸盐。

根据蒸煮液pH的不同又分为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中性和碱性亚硫酸盐法。

目前主要是中性和碱性亚硫酸盐法。

②洗涤将蒸煮后的浆液中除了纤维外的其他成分洗涤除去,如浆液中的木素、残余的化学药品等。

③漂白主要是将浆液中残留的有色物经漂白剂处理,进一步消除有色物质,如残留的木素等。

2.抄纸工序抄纸工序主要是将制浆工序制备的浆料生产成纸和纸板的过程,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纤维在网上形成错综交织的均匀的纤维层,再经压榨和干燥之后即得成品纸。

在这段工序中常包括打浆、施胶、加填料、抄纸等。

打浆主要是经物理方法处理纸浆,使纤维的某些物理形态和性质发生变化而适合生产纸张的要求。

施胶是为了提高纸的质量,对制浆、纸张或纸板进行施胶处理,加填料,主要是在浆料中加入无机填料和有机高分子添加剂,添加染料主要根据需要对纤维进行染色处理。

3.纸的涂布加工工序该工序主要是根据用户要求对抄纸的原纸再加工处理,获得原纸所没有的某些特性纸张。

根据加工方法,常又分为涂布加工、变性加工、成型加工等。

参考文献《精细化学品化学》第二版。

造纸工艺学

造纸工艺学

造纸工艺学第一章备料(3学时)第一节原料的贮存(1学时)一贮存的目的1.维持正常的生产2.改进原料质量3.均匀原料水份二原木贮存的方法(一)原木的水上贮存设水上储木场,可以省去繁重的搬运操作,提高生产率。

能均匀水分,防止木材变质腐烂,但原木树脂难以降低,原木沉底。

(二)原木的陆上贮存能降低原木水分和树脂,但使用马尾松,由于夏天天气潮湿,温度高,地上储存的马尾松容易腐烂及产生兰变。

1 堆垛方法(l) 层叠法这种垛的通风良好,但实积系数小,仅0.46~0.52,因此占地面积大,1~2立方米木材/平方米面积。

(2)平列法通风不好,但实积系数大,可达0.6~0.7,因此占地面积小,4~4.5立方米木材/平方米面积。

可以在垛的两端采用层叠法,中间采用平列法堆垛,垛的两端稳固。

2 堆垛规格与堆垛间距长原木垛长度:不超过300米,如人工堆垛,不超过100米;宽度:取决于原木长度和运输机械的工作;高度:一般高8米,人工堆垛一般4米。

短原木和枝(长度3米以下)木垛长度:不大于30米;宽度:即短原木的长度;高度:不大于4米。

长木垛垛间距5米。

(不得小于1米),不分垛组。

短木垛垛间距不小于0.5米,几个原木垛形成一个垛组,垛组间距的小于10米,原木场分成若干个垛区,垛区间留有25米的防火地带。

三草类原料的打捆、打包及堆垛贮存草类原料种类很多,它们的储存有共同的特点,均需打捆或打包后储存。

第二节备料的方法及其质量控制(2学时)一原木的备料1锯断及纵向锯开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磨木机要求原木长度为0.6米或1.2米,普通斜口削片机要求原木长度2~2.5米,因此需要锯断。

直径太大的原木需纵向锯开。

2去皮3去节与劈木4削片(1)普通园盘削片机的构造a、刀盘。

刀盘是削片机的切削机构,它是一个沉重的园盘,直径为1500-4000毫米,转速150-650转/分。

刀盘的正面安装有削片刀,刀片数4-6把,在刀盘上安装刀片的地方有宽约100毫米的窄缝,长度与刀片长相同。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造纸的原料要紧有两种:一种是含纤维的植物,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比较环保的废纸在回收。

第一种原料造纸比较复杂一点,先要切碎,在加高浓度碱水进行高温蒸煮,还要通过CX筛、高频震动筛、洗浆机、压滤机等机械去除原桨中含有的碱水,然后进行漂白。

漂白后经洗涤加水配成 0.03%的桨液就能够造纸了. 第二种就简单一点了。

将废纸、工业双氧水、脱墨剂、碱、水按一定比例配好,用水力碎桨机打一定的时间;最后用跳筛筛去杂质就能够造纸了。

不管用什么方法造纸,原理都是一样,就是把造纸原料的纤维打碎,再经高温从新结合。

造纸的工艺流程由如下几个要紧环节构成: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洗涤筛选→浓缩或者抄成浆片→储存备用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类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的流送→头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成纸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再卷→超级压光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者卷筒)→分选包装→入库结束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要紧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通常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与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储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通常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下列三步骤: 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要紧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与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通常常见之流程如下: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者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与交织。

c.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与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造纸工艺原理及其环保技术研究

造纸工艺原理及其环保技术研究

造纸工艺原理及其环保技术研究造纸工艺原理及其环保技术研究造纸是一种将纤维素材料转化为纸张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纤维素材料与水混合,形成浆状物,然后通过过滤、压实等工艺步骤将水分从浆状物中分离出来,最后将浆状物干燥,形成纸张。

纸张的制作过程涉及到多个工艺步骤,包括纸浆的制备、纸张的成型、纸张的压光和印刷等。

首先,纤维素原料,如木材、废纸等,经过化学和机械处理,被打碎成为纤维素浆。

然后,将纤维素浆与水混合,加入填充料和助剂,形成纸浆。

接下来,将纸浆倒入纸机的纸浆箱中,通过网纹在纸机网带上成型。

纸浆在网带上运动时,水分会通过网孔流失,纤维素以及其他固体物质则留在网带上,形成湿纸张。

然后,将湿纸张经过压光处理,使其变得光滑均匀。

最后,通过烘干将纸张中的水分完全去除,得到成熟的纸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造纸工艺的环保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研究者们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开发新型环保设备和材料,以及引入循环利用技术,致力于减少造纸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研究者们通过优化纸浆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和机械处理工艺,减少对化学药品和水资源的消耗。

比如,采用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可以提高纤维素原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学药品的需求。

此外,引入节约能源和节约水资源的设备,如高效过滤设备和循环水系统,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还致力于改善纸浆成型过程中的纸浆水分流失效率,减少浆液中的固体废物。

他们通过设计新型纸机网带和纸浆过滤系统,提高纸浆的浆剂增粘性,增加纸浆的凝结速度和压实度,从而减少纸浆中的水分流失。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添加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到纸浆中的效果,以增强纸浆的填充性能,改善纸张的质地。

此外,研究者们还致力于解决造纸工艺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等环境问题。

他们通过引入废纸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将废纸重新利用于纸张生产,从而降低废纸的产量。

此外,他们通过引入生物降解技术和废气处理设备,可以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制浆造纸

制浆造纸

(一)制浆
化学法制浆方法比较
种类 碱法 化学法 石灰法 药品成分 Ca(OH) 2 特征 适用原料 纸浆用途
脱胶、脂强,脱 禾草、棉、麻 纸板 木素差
烧碱法 硫酸盐法
NaOH
脱木素强
芦苇、阔叶木 文化用纸
NaOH+Na2S 脱木素强, 对纤 针叶木、竹、 高 档 文 化 用 维破坏小 芦苇 纸和包装纸 文化用纸
框式摇摆筛
离心式筛浆机
化学法制浆工艺
碱回收
利用加热、蒸发和燃烧有机物的方 法将废液中的无机物如Na2S和 Na2CO3进行苛化(即加入 Ca(OH)2),最终废液中生成 NaOH,重新送入蒸煮工段使用。


减少了造纸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利用化学药剂 回收利用废液中的木素
化学法制浆工艺
通风:通风道、垛间距离、垛的长度方向
运输:原料特点、运输设备
照明:照明灯塔、埋设电缆
注意:堆垛方法、堆垛规格、堆垛间距
备料
三、原木的贮存 1. 水上贮存:均匀水分,防止腐烂,简化搬运 操作;沉底与污泥问题等 2. 地面贮存:降低水分与树脂含量,腐烂变质 问题; 注意:堆垛方法、堆垛规格、堆垛间距
备料
浆和木片磨木浆。
原理:通过机械摩擦、剪切、撕裂、切割等作用将原料分 散成纤维 特点:得率高,无污染。因保留了所有成分(杂细胞、木素) 及对纤维的切断,使得用这种浆生产的纸强度低、发脆, 漂后发黄等。
⑴ 磨石磨木浆(SGW)
将一定长度的原木送入磨 木机内,利用原木与高速 旋转的磨石之间的摩擦力, 在磨石的挤压、剪切和摩 擦作用下,使原木离解成 单根纤维,再用水把纤维 从磨石表面冲刷下来,即 成磨木浆。 磨石
削片机

造纸的简单过程

造纸的简单过程

造纸的简单过程造纸是一项古老而又重要的技术,它是将纤维素等原料加工成纸张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纸张被广泛应用于书籍、报纸、杂志、纸箱等各种领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造纸的简单过程。

第一步:原料的采集和处理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竹子、草类和废纸等。

在采集原料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处理。

例如,木材需要先经过去皮、去树皮、去树干、去枝干等处理,才能得到适合造纸的木材原料。

竹子则需要削去竹皮和竹节,草类和废纸则需要进行清洗和分类处理。

第二步:浆料的制备将原料处理好之后,就需要将其加工成浆料。

浆料的制备过程包括浸泡、煮沸、蒸煮等步骤。

首先将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

然后将软化的原料放入大锅中,用水煮沸,使其变得更加软化。

最后,将软化的原料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使其变得更加细腻。

第三步:造纸的成型浆料制备好之后,就需要将其成型成纸张。

造纸的成型有多种方法,包括手工造纸、平板造纸和旋转造纸等。

手工造纸是最原始的造纸方法,需要将浆料倒在平板上,然后用手工将其压制成纸张。

平板造纸则是在平板上铺设网格,将浆料倒在网格上,然后用刮板将其压制成纸张。

旋转造纸则是将浆料注入旋转的圆筒中,圆筒旋转时,浆料会沿着圆筒的表面形成纸张。

第四步:纸张的加工纸张成型之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处理包括压光、烘干、切割等步骤。

压光是将纸张放入压光机中,使其变得更加平整。

烘干是将纸张放入烤箱中,使其干燥。

切割则是将干燥的纸张切割成适当的大小。

以上就是造纸的简单过程。

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使用电子设备,但是纸张仍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了解造纸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纸张的价值。

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

造纸工艺流程简介造纸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含纤维的植物,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比较环保的废纸在回收。

第一种原料造纸比较复杂一点,先要切碎,在加高浓度碱水进行高温蒸煮,还要经过CX筛、高频震动筛、洗浆机、压滤机等机械去除原桨中含有的碱水,然后进行漂白。

漂白后经洗涤加水配成 %的桨液就可以造纸了. 第二种就简单一点了。

将废纸、工业双氧水、脱墨剂、碱、水按一定比例配好,用水力碎桨机打一定的时间;最后用跳筛筛去杂质就可以造纸了。

不管用什么方法造纸,原理都是一样,就是把造纸原料的纤维打碎,再经高温从新结合。

造纸的工艺流程由如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洗涤筛选→浓缩或抄成浆片→储存备用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种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的流送→头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成纸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再卷→超级压光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入库结束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 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

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

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摘要:制浆造纸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社会的发展中,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制浆造纸技术也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步提升,并且人们对纸张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情况促使制浆造纸技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制浆造纸;技术发展;优化对策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在造纸材料方面的发展中就由韧皮纤维到草类,最后到现在所使用的木材。

在目前的造纸行业中,木材制浆造纸的发展速度极快。

在制浆造纸的发展中,其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制浆是造纸中的首要步骤,因此制浆的质量将直接决定着纸张的质量,基于此,如果想要提高纸张的质量,就需要优化制浆造纸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制浆技术,促进制浆造纸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纸张的适用范围,令我国的制浆造纸技术登上世界的舞台。

一、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制浆造纸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主题是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制浆造纸的发展中需要紧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标进行。

在社会形态的发展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纸张的生产中对废弃物排放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所以在进行制浆造纸的时候应注重化学物质的产生,不断的优化各种造纸设备,从而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制浆造纸技术,促进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

(一)蒸煮技术低卡伯值蒸煮在制浆造纸蒸煮技术中的使用目的为减少制浆原料中存在的木素,从而促使在减少制浆原料木素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进一步减少各种废弃材料的排放,并且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木素的溶出。

不但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有毒物质的产生。

对低卡伯值蒸煮技术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中,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80年代之后,各种蒸煮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促使各种蒸煮技术发生了变革,在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新的蒸煮技术,如,快速置换蒸煮、低能耗蒸煮、改良连续蒸煮以及等温蒸煮等,能够在纸张强度的同时,减少各种能源的消耗。

碱法造纸蒸煮工艺流程

碱法造纸蒸煮工艺流程

碱法造纸蒸煮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碱法造纸蒸煮工艺流程。

1. 配料和装煮:将碎纸(原料)与白酒(化学药品)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蒸煮器中。

造纸蒸煮原理

造纸蒸煮原理

• 从升温末期到最高温度前( 150-175℃); • 溶出木素占原料中木素的70- 80%。 • 酚型的β-芳基醚键的断裂(
大量脱木素阶段

如有α-OH的非酚型β-)和 由此而接着发生的酚型β-芳 基醚键的断裂。到175℃时, 大部分木素溶出,木片已成浆 此阶段碱液的浓度下降不大, 但脱木素量却很大。说明此阶 段碱与木素大量反应。
残余脱木素阶段
初始脱木素阶段
蒸煮初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升温开始到
140℃以前; 木素的溶出量:原料中总木素 含量的20-25%;
溶出的木素属“易溶木素”:
酚型α-和部分酚型β-芳基醚 键的断裂;
特征:有极快的消耗碱的速度,
但脱木素量却不大,其特征是木 素抽提过程。 说明此阶段蒸煮液正在浸透到原料里 面,碱主要消耗在半纤维素和短链的 纤维素上。--不宜高温
2.扩散渗透
扩散是蒸煮液中的离子扩散到存在于料片的 水分中。 产生条件:纤维饱和点之后。 推动力:浓度梯度ΔC(dc/dL)。 扩散速率遵循爱因斯坦方程
dC D F dL
R:气体常数 η :药液粘度
RT 1 D N 6r
N:阿佛加德罗常数 D: 扩散系数
T:绝对温度 r:药液离子半径

二、蒸煮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
焦点:
在尽量少损伤 纤维素和半纤 维素的前提下 加快木素的脱 除。
Common Linkages between Phenylpropane Units
针叶材: 醚键 65-70%, C-C键 17.5-20% 阔叶材: 醚键 74-76%, C-C键 16%
1、蒸煮过程中木素的反应历程
一般蒸煮条件下药液的浸透情况
实际上,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和化 学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有主次之分。 蒸煮初期,毛细管作用是主要的; 温度超过140℃,扩散作用是主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草类原料脱木素反应历程
大量脱木素阶段
--T<100℃,60%木素脱出,47%半纤维素溶出。 耗碱量为50%,
补充脱木素阶段
--T=100℃-160℃,30%木素和9%半纤维素脱 出。耗碱量为10%-15%,脱木素速度明显减慢。
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T=160℃保温,5%-10%木素和3%半纤维素 脱出。碱耗主要消耗在溶出木素和碳水化合物 的进一步分解。
残余脱木素阶段
蒸煮后期:最高温-保温期间 脱木素速度变慢:原料中木素 的8%;木素含量:软木4-5% 硬木3%。 溶出的木素属“难溶木素”: C-C键联接和木素-碳水化合 物(LCC)联接的木素。 碳水化合物的溶解速度逐渐增 加并超过木素的溶解速度。 碱液浓度继续下降。
说明此阶段如果继续蒸煮,残余木素很难脱
V/t = Lη
V/t:单位时间通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n:毛细管数量; r:毛细管半径 L :毛细管长度; η :液体粘度 Δ P :压力差(外部压力和表面张力)
影响因素
(1)毛细管系统:材种及边材、心材; (2)压力差:毛细管中的空气用小放 气、预汽蒸、蒸汽装锅等办法排出; (3)药液粘度:温度。 在纤维原料水分含量低而又排除了 原料毛细管内的空气之后,药液对原料 切片的浸透主要是毛细管作用,且浸透 速度很快。
2.扩散渗透
扩散是蒸煮液中的离子扩散到存在于料片的 水分中。 产生条件:纤维饱和点之后。 推动力:浓度梯度ΔC(dc/dL)。 扩散速率遵循爱因斯坦方程
dC D F dL
R:气体常数 η :药液粘度
RT 1 D N 6r
N:阿佛加德罗常数 D: 扩散系数
T:绝对温度 r:药液离子半径
由于横向流经许多纹孔阻力大,无论碱性或酸性蒸煮 液,纤维轴向的毛细管作用总是大于横向的毛细管作用 (约50倍-200倍)。
杨木导管
带 有 小 舌
尾叶桉导管
• 带有 小舌 • 具有 桉木 导管 的特 点
针叶木纤维
纹 孔
2、扩散途径
胞腔→ S3 → S2 → S1 → 初生壁(P)→ ML胞间层(木质素含量高) 纤维细胞在碱液中发生润胀,在酸液中发生 收敛。
除,而碳水化合物损失很大。
蒸煮曲线的制订
根据脱木素的反应及反应历程来考虑,同时也要考 虑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和条件。 升温时间应足够,以保证药液的浸透,但3小时已 经足够了,保温时间不宜不适当地延长,一般0.5 -1小时. 最高温度的确定:即要使木素大量溶出,又不能 使碳水化合物降解太多,175℃已过高,可略为 降低(碳水化合物从52.27%下降到43.48%),167 -170℃为宜。
(1)反应历程(蒸煮曲线)
反应历程是研究蒸煮过程中各阶段原料中木 素和碳水化合物溶出特征及变化规律,特别 是脱木素反应历程。
即蒸煮过程中木素和碳水化 合物的反应有无阶段性,以及每 一阶段脱除木素的量和速度又是 怎样的?
(2)木材KP法蒸煮反应历程 --脱木素反应历程
以我国马尾松硫酸盐法蒸煮时脱木素为例 初始脱木素阶段 大量脱木素阶段
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法制浆
蒸煮原理
第二节 蒸煮原理
主要内容
一、蒸煮液对原料片的浸透作用 二、蒸煮过程中的脱木素化学和脱木素反 应历程 三、蒸煮过程中碳水化合物降解化学及碳 水化合物反应历程 四、蒸煮反应动力学
一、蒸煮液对木片或草片的浸透作用
碱液怎样进入纤维原料内部,与木素发生反应 将其溶解出来?
药液浸透作用的两个方式: (1)压力渗透

• •
碳水化合物中各组分 的降解速率是不同的
三、在碱法蒸煮过程中,碱主要消 耗在哪些方面 ?
碱液主要消耗于下列几个方面: (1)与木素的反应,20-25%。 (2)与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发生氧化或碱性降解 反应,60-65%。 (3)中和原料中的有机酸以及在蒸煮过程中由于碳 水化合物降解而产生的有机酸,9-10%。 (4)与原料中的树脂起皂化作用,3-5%。 (5)少量碱液被吸附在纤维的表面上,6%。
• 从升温末期到最高温度前( 150-175℃); • 溶出木素占原料中木素的70- 80%。 • 酚型的β-芳基醚键的断裂(
大量脱木素阶段

如有α-OH的非酚型β-)和 由此而接着发生的酚型β-芳 基醚键的断裂。到175℃时, 大部分木素溶出,木片已成浆 此阶段碱液的浓度下降不大, 但脱木素量却很大。说明此阶 段碱与木素大量反应。
蒸煮曲线的制订
升温时间:可稍长,1-2小时(慢升温) 保温时间:0-0.5小时(短保温或不保温) 最高温度:150-160℃,甚至可低于140℃ 这样的蒸煮曲线可以提高草类原料的得 率和强度。
(4)竹子的脱木素历程
竹子属于非木材原料,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木 材和非木材之间。
大量脱木素阶段:在升温至160℃,此时木
(2)扩散渗透
蒸煮中强调药液的渗透!
(一)药液渗透基本原理
1、压力渗透(毛细管渗透)
产生条件--毛细管作用,发生在纤维饱和点之前。
推动力: △P = P – P1 (P1主要因不凝性气体而增大)
途径:通过导管或管胞的胞腔或纹孔等向内部渗透。
(1)速率遵循的原则为poiseaille 方程
n r4Δ P
扩散速度:碱法:纵向、切向和横向基本相等 酸法:纵向、切向和横向相差很大
总的来说,毛细管浸透比扩散 浸透快,这一点不管药液PH值的大 小如何,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原料,蒸煮液浸透的难易程度不同
阔叶木较针叶木难于浸透: 阔叶木由导管进行纵向浸透,横向几乎没有 浸透;组织结构较紧密。 针叶木结构疏松,药液从木片末端,即管胞 进入胞腔,然后穿过多孔性的纹孔膜浸入相 邻的细胞腔,药液沿纵向流速比横向大100- 200倍。 相同液比进行蒸煮,木材原料渗透更容易, 草类则较难。

二、蒸煮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
焦点:
在尽量少损伤 纤维素和半纤 维素的前提下 加木素的脱 除。
Common Linkages between Phenylpropane Units
针叶材: 醚键 65-70%, C-C键 17.5-20% 阔叶材: 醚键 74-76%, C-C键 16%
1、蒸煮过程中木素的反应历程
一般蒸煮条件下药液的浸透情况
实际上,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和化 学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有主次之分。 蒸煮初期,毛细管作用是主要的; 温度超过140℃,扩散作用是主要的。
(二)渗透途径
1、蒸煮液整体渗透途径
①纵向渗透(纤维轴向) a. 针叶木:通过管胞渗透到木片中; b. 阔叶木:通过导管; c. 草类:通过导管; ②横向渗透(细胞壁方向) a. 针叶木:通过管胞纹孔从一根纤维渗透到 另一根纤维(S3→S2→S1→P→胞间层); b. 阔叶木:通过木射线管胞上的纹孔; c. 草类:通过纤维上单纹孔。
残余脱木素阶段
初始脱木素阶段
蒸煮初期--从升温开始到
140℃以前; 木素的溶出量:原料中总木素 含量的20-25%;
溶出的木素属“易溶木素”:
酚型α-和部分酚型β-芳基醚 键的断裂;
特征:有极快的消耗碱的速度,
但脱木素量却不大,其特征是木 素抽提过程。 说明此阶段蒸煮液正在浸透到原料里 面,碱主要消耗在半纤维素和短链的 纤维素上。--不宜高温
素的脱除率约为总木素量的83%左右;
补充脱木素阶段:160℃到保温1h,脱除总
木素量的11%,此阶段脱木素速度也明显 减慢; 残余脱木素阶段:保温阶段,脱除总木素 量的5%。
2、木材KP法蒸煮碳水化合物反应历程
--马尾松为例 初始脱木素阶段,碳水化合物溶出较多,升温到 150℃,溶出碳水化合物17.5%,占原料中碳水化合 物25.16%,纸浆得率下降至74%。 大量脱木素阶段:溶出碳水化合物8.79%,占原 料中碳水化合物12.56%,纸浆得率显著下降,到 175℃时,纸浆得率只有47%。 残余木素脱除阶段:碳水化合物溶出一直是直线 增加,因而,虽然木素溶出较少,纸浆的得率却不断 下降,保温100min时,得率下降到37.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