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传世书法
徐渭狂书《自书诗文册》高清
徐渭狂书《自书诗文册》高清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但是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超越了时代,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
陶望龄曾说过其书法“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 。
袁宏道则称:“予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徐渭集四-附录》《徐文长传》)。
徐渭书法和书法观的产生,与明中、晚期整个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的。
俆渭书法也是从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
徐渭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所说的“时时露己笔意”的审美精神。
他的原话是:“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临摹《兰亭》本者多矣,然时时露已笔意者,始称高手。
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
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如果说徐渭的行书已用“己意”实现了对传统笔法的改变,那么,最大的改变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
以前说“董其昌破坏了墨法”,在这则要说“徐渭破坏了笔法”。
徐渭在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审美的变革中,实现了作品创作中笔法的改造。
《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是其代表作。
徐渭这种借鉴于绘画的点画表现方法,是对晋唐笔法的创造性破坏。
对于书法艺术这种美术化倾向的改变。
徐渭《自书诗文》册,纸本,楷书1开,草书12开,每开纵27.2cm,横32.8cm。
徐渭传世代表作《黄甲图》高清详解
徐渭传世代表作《黄甲图》高清详解明徐渭黄甲图纸本墨笔114.6×2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品鉴赏《黄甲图》绘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
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右上有徐渭题说:“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徐渭用奔放的笔墨勾画出螃蟹爬行的姿态以及荷叶疏落的秋天气氛。
这幅画也有在讽刺进士甲科的意味,是藉着螃蟹粗鲁横行的形象,来嘲讽那些胸无点墨、世人不耻,但却能依靠关系或金钱金榜题名的人。
图中的水墨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
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
徐渭用奔放的笔墨勾画出螃蟹爬行的姿态以及荷叶疏落的秋天气氛。
螃蟹的造型虽然简单,但却是许多笔法一起用才画出来的,不管是形状、质感甚至神态都相当生动。
本幅署款“天池”。
钤“徐渭私印”等二印。
(故宫博物院)被误读的徐渭代表作《黄甲图》文/朱飞军图/阴山工作室前不久看到一幅徐渭的画作《黄甲图》,《黄甲图》的右上有徐渭题诗“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有权威评论如下:“徐渭用奔放的笔墨勾画出螃蟹爬行的姿态以及荷叶疏落的秋天气氛。
螃蟹的造型虽然简单,但却是许多笔法一起用才画出来的,不管是形状、质感甚至神态都相当生动。
这幅画也有在讽刺进士甲科的意味,是藉着螃蟹粗鲁横行的形象,来嘲讽那些胸无点墨、世人不耻,但却能依靠关系或金钱金榜题名的人。
”另有一本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徐渭书画集上的介绍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一些对画面艺术技法的介绍:“此图写荷叶两枝,阔大如伞,下有一只螃蟹。
画家以大写意笔法泼染硕大荷叶,酣畅淋漓;螃蟹造型简洁概括,颇有意趣。
整幅画面笔意相属,气脉连贯,一气呵成。
”此外还有一个评论讲到这首诗时表示其具有“诗意幽默”。
明清书法家
中国书法史之明清书法家(一)宋克宋克书法基本延续元代复古回归的书风。
出入晋唐,深得诣趣。
他虽然承接元代书风,也极力写出自己的面貌,终成一家。
他的书法已体现出摆脱元代书风的趋势,开启明代书风。
宋克工小楷,而草书成就最高,尤其是宋克的章草更为突出。
宋克承元代章草的余波而堀起,使章草重放光彩。
宋克章草师法皇象、索靖而能自成面目。
皇象章草去古近而显古朴,赵孟頫章草工丽逆媚,宋克章草则险劲豪放。
宋克章草不失古意又有变化,打上了明代书法的烙印。
宋克在章草中渗入了今草的笔法,而且还把章草,今草、狂草融于一炉,“合章、今、狂而一之”,这种相互融会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另外,宋克还把揩、行、今草、章草融合在一起书写,诸体相杂,别出心裁。
宋克对章草的贡献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当然,在元代书风的笼罩下,宋克书法虽然表现出摆脱元代书风的发展趋势,仍然没有体现出明代独立的时代风格。
宋克书法不仅影响着明初的书坛,而且对以后的“吴门派”书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祝允明祝允明各体皆精。
小楷以钟繇、王羲之为法,肃穆端庄,凝重静雅,古朴厚重,深得钟王神韵。
行书洒脱活泼,融会诸家,自成面貌。
草书成就最为突出,有明代草书第一人的美誉。
他的狂草出于张旭、怀素而自成一家。
祝允明晚年以狂处世,狂草奔放粗犷,不计工拙,信意挥洒而法度不失。
有人对他的草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散乱、野狐、怪俗、恶态”。
对他的草书不能求全责备,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他在信意挥洒之中偶然也会出现个别败笔,然而只是美玉之瑕,而非黄土之金。
自张旭开狂草之先,后有怀素继起,宋有黄庭坚称善,他者大多以今草为能,善狂草者鲜见。
祝允明承张旭、怀素狂草遗风,宏而扬之,自成一格,使明代书坛为之一振,实难能可贵。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确定祝允明在明代书坛的重要地位。
《启功丛稿》中说:“祝书在明中叶声名籍甚,盖其时华亭二沉之风始衰,吴门书派继起,祝氏适当其会,遂有明代第一人耳。
”祝允明小楷精湛,草书风骨烂漫,一扫“台阁体”妍媚甜俗之风,以古拙雄强,豪放纵逸的书风在明代中叶耸立起一座高峰,从而摆脱了元代书风的笼罩,使明代书法中兴,卓然成为明代之书。
在孤独中品味艺术之美——徐渭书画艺术风格探析
徐渭的一生——精选推荐
徐渭的⼀⽣他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诗⼈、画家、书法家,他还是军事家、戏曲家、历史学家。
然⽽,他亦是杀⼈犯、精神病患者。
他才华横溢,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和报国愿望,但却连举⼈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弑妻⼊狱七载。
他开创了中国⼤写意画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不可逾越的坐标。
如今他的⼩品随笔都成为艺术市场的宠⼉,动辄上千万,⽽当年他靠卖字画度⽇,却不能糊⼝,终于潦倒⽽死。
临终时除了陪伴他的⼀只狗连⼀铺席⼦都没有。
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和书画⼈⽣,代代流传。
他的故居—青藤书屋,历尽四百余年的⼈世沧桑,还依然保存在他的故乡绍兴,维系着后⼈对这位笔墨纵肆,⽣命清寂的⽂学艺术家的恒久敬仰。
他的名字就是徐渭,徐⽂长。
⼀、出⽣官宦却地位卑微徐渭(1521—1593年 ),明代杰出⽂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字⽂长,⼜号青藤⼭⼈、天池⽣、⽥⽔⽉等。
浙江⼭阴(今绍兴)⼈。
他出⽣于官宦世家,他的⽗亲曾在贵阳当过县令,⼜做过四川夔州府的同知。
但徐渭早年的⽣活并不愉快。
因为他是⼩⽼婆所⽣,他的⽣母是个婢⼥,地位低下。
这就必然导致了他在这个家中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特别是在他刚刚出⽣百⽇后其⽗亲就死去,更使他从⼩就遭遇家中他⼈与外⼈的冷眼。
夫⼈苗⽒倒是将他当作亲⾻⾁抚养,但那是有⽬的的,只想把他占为⼰有。
并在徐渭⼗岁那年,苗夫⼈就把他的⽣母逐出了家门。
幼年夺母,给徐渭幼年的⼼理造成了抹不去的阴影。
他的两位同⽗异母的哥哥⼤他⼆⼗多岁,更是不把他放在眼⾥。
徐⽂长由苗夫⼈抚养到⼗四岁,苗⽒也死了,他只好随兄长⽣活。
21岁那年,他找了个⽼婆,姓潘,因他⽆钱娶妻,故只好⼊赘潘家。
上门⼥婿的⽇⼦当然不那么⾃在,⼀个聪明敏感的⼈,处处受着压抑。
26岁时,潘⽒死了,他没法再在岳⽗家待下去,就主动搬了出来,在绍兴的街⾯上,租了⼏间⼩屋,招⼏个⼩孩,想以教书糊⼝,但却朝不保⼣。
没办法,他⼜去了杭州,为⼏个富家⼦弟伴读,过着寄⼈篱下,⽆着落的⽣活。
他后来孤独、执拗、偏激、多疑的性格,应当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极⼤的关系,⼼灵上的阴影越积越厚。
徐渭草书《龙溪号篇》辨伪
徐渭草书《龙溪号篇》辨伪贾砚农【摘要】本文讨论的草书<龙溪号篇>,既被<中国古代书画图录>收录(陕2-03),也为刘九庵先生<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收录,可见它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书法作品.但这件作品从文字内容到书法风格,水平的角度看,都表明这是一幅仿徐渭书法的赝品.笔者希望通过个案的辩伪,来提高我们对徐渭书法风格的认识水平.【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徐渭;书法;《龙溪号篇》;辨伪【作者】贾砚农【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苏,淮安,2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徐渭生前名不出乡党,但在他死后不久,却被提倡“性灵说”的文坛巨子袁宏道发现,并竭力宣扬,称他的诗文“一扫近代芜秽”,推为“有明一人”。
他“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以至“一时名公钜匠,浸浸知向慕云。
”[1]从傅琼2004年的《百年徐渭研究》的综述可以看出近年徐渭研究的热闹景象,傅琼把百年徐渭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2一1960)有专著1部,论文8篇;第二阶段(1961一1979)有专著6部,论文53篇;第三阶段(1980一2002)有专著24部,论文213篇。
[2]如果检索中国知网,2002年至2008年期间,国内的上网硕博论文,关键词为徐渭的有28篇,其中与书画相关的研究有11篇,(此外未入网的,以及台湾等地的研究者也不少数),可以说徐渭研究是近几年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笔者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做过不完全统计,现在流布人间的徐渭书迹(含绘画题款)有200多件。
刘九庵先生在《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的《前言》中还说:“书画鉴定当以目鉴为准,辅以必要的考据。
徐渭书风的分期特点及成因
徐渭书风的分期特点及成因徐渭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册页高25.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徐渭书风的分期特点及成因文/辜广生图/阴山工作室徐渭是明代一位书法大家,也是我国书法史上非常有影响力、也非常有争议的巨匠。
他的书风狂放奇崛、奇幻多变、以动为用、恣情任性。
在审美指向上,其多元丰富的风格特征非但没有使他的书风显得散乱游离和飘乎不定,反而显示出更多的创造性与可读性。
他疏狂不羁、眼空千古,性情、气质具有常人难及的多重性,从而形成了其书风多变和狂态不羁的特征。
徐渭《草书岑参诗轴》纸本 353cm×104cm 西泠印社藏一、青少年时期:孤傲与轻狂徐渭的生母是徐渭的父亲第二个妻子苗氏的陪嫁丫头。
徐渭出生百天后,父亲病故。
苗氏因无生育,徐渭一直依苗氏而居。
对嫡母苗氏,徐渭充满了感激,她是整个家庭的支柱,是他的衣食之源,不惜血本地教养他。
但在徐渭10岁那年,因家道衰落,苗氏赶走了徐渭的生母和一批仆人,他对苗氏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徐渭在他晚年为自己所作的年谱《畸谱》里写道:“苗宜人渭百身莫报也。
然是年似夺生我者,乃记忆耳。
”这一年,嫡母把生母扫地出门了,这只是矛盾的总爆发,此前肯定发生过更多的事情,徐渭身处其中,袒护任何一方他都做不到。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一个幼小的心灵多半会变得善感起来,对身边的环境,这样的小孩也多半会比一般小孩有着更多的敏感。
这种气质也直接培养和影响了徐渭的创作情感的丰富性。
诚如徐渭一大解人袁宏道所说的,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堰、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的自然物相与徐渭相融相化而待其创作,既可放意千里,又能鬼语秋坟。
另一方面,徐渭从小就显露出的出众才华也让他获得了“自信”,甚至有些轻狂。
他6岁时,“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
8岁学作八股文,一天能写出几篇小文章,被老师称赞是神童。
10岁时,还因在公堂上当场作《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而得到山阴知县的赞扬;仿杨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了全城,被称为神童,绅士们又比之为刘晏、杨修。
徐渭草书经典代表作《春雨诗帖》长卷高清呈现!
徐渭草书经典代表作《春雨诗帖》长卷高清呈现!
徐渭(1521—1593),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田水月、天池生、青藤道士等。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年十二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
曾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客,为其策划抗倭。
性不羁,诗文书画奇纵恣肆,风格鲜明。
书法学米芾,奔放苍劲中见姿媚,自评:“吾书第一,诗第二,文三,画四。
”著有《徐文长全集》。
释文:
春雨剪雨宵成雪,长堤路滑生愁绝。
军中老将各传书,二十四蹄来蹴铁。
邀客行湖一客无,高楼立马问当垆。
吴姬脸上胭脂冻,回道张筵待客酤。
湖中鲤鱼长尺许,作羹送酒怜吴女。
城南画角两三声,梅花吹落城南浦。
城南浦烟如缕,人归马亦还其主。
明朝湖畔雪晴时,还看青山插高处。
守宫夜落胭脂臂,玉阶草色蜻蜒醉。
花气随风出御墙,无人知道杨妃睡。
皂纱帐底绛罗委,一团红玉沉秋水。
画里犹能动世人,何怪当年走天子。
欲呼与语不得起,走向屏西打鹦鹉。
为问华清日影斜,梦里曾飞何处雨。
隆庆春之望后,时接初夏矣。
莼鲈既盛,二张君扶木以归。
酒馔以既倾,书此为别。
天池道人渭。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大师徐渭二十四幅经典书画赏析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大师徐渭二十四幅经典书画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明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1368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1387年平定辽东,实现统一(1368年~1644年)。
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为稳固统治,明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加紧了思想控制。
致使明代文化,始终处于非常紧张的冲突对立状态,是我国思想史上斗争颇为酷烈的一个时期。
明代行草书的社会需求与前此其他时代已经有了不同。
明代建筑趋于高大,同时商人阶层日渐庞大,附庸风雅的愿望颇高,这使得对挂轴一类作品的需求渐多,书法作品渐渐由案头走上墙头,书法家们籍此作出了许多探索,使传统行草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和风格。
明初书法,先承元朝而下,基本继承的是元代的典型书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国势承平,复以文章翰墨粉饰治具,培养了一批御用书家,遂使台阁书风兴起。
刻帖一定程度上对书法的普及起着重要作用。
明成祖时,大力复兴文化,招募擅长书法的人,并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习书之风。
明中叶,江浙一代经济逐渐发展,文化也因之而起,成为书法的核心地区。
一些文人淡于仕进,优游文艺,逐渐成为具有一定职业化特征的书画家,以出售书画为生。
这使其创作目的、风格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文人化”的清雅气息逐渐有所减弱,而好异尚奇之风逐渐兴起。
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一大批雄视一时的书法家。
以李东阳、沈周、吴宽为代表;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真正代表明代中期书法的又一书法昌盛时期。
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
晚明时期,国家内部的政治、文化斗争日趋尖锐,从心学中衍生的个性解放思想蓬勃发展,而外来的军事压力也渐渐增大,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进一步影响了文艺活动。
徐渭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
徐渭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作者:黄浩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1期摘 ;要: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变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
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
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使得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
徐渭的书法和画法都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字,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他的泼墨写意画,融合了精熟的笔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
关键词:徐渭;书画作品;艺术价值一、徐渭生平近代花鸟画大师齐白石也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石涛有诗云:“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
”“中国抽象绘画之父”“中国流艺术第一人”朱明誉称其为“真正的奇才”,说:“千古书画,当有徐渭是也”。
但其一生遭遇十分坎坷,虽由官宦之家出身,但是系嫡出,并且幼年丧父,由嫡母抚养长大,而后家道中落,陷于贫困之中。
他屡次乡试不中,发狂杀妻而锒铛入狱7年,经友人营救获释,晚年靠卖书画及课徒度日,迭遭不幸,甚至被逼成疯,可谓“落魄人间”。
徐渭活到72岁,回头看看这位才子、狂人,这72个春秋,却经历了无数的辛酸坎坷,一个生活上穷困潦倒之人,处处与人为忤、不合时宜,他该有一颗多么孤傲、狂放的心灵。
漫漫歷史长河中,徐渭以极其悲苦的方式,把他对艺术的感知,他的孤傲与寂寞,他的人生体悟留给了后世。
二、徐渭的艺术风格与成就1.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派的创派始祖艰难险阻总是会出现在艺术家的人生道路上,徐渭正是因为坎坷的经历以及独特的个性,影响到了他的艺术创作,不断的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才促使他的画风忽然上升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最终在绘画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显得格外地不同凡响。
徐渭草书七言诗
徐渭草书七言诗徐渭(1176年-1249年),字止庵,宋代才子佳人,理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草书七言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徐渭草书七言诗的赏析和解读。
草书七言诗以其奔放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诗词爱好者推崇。
徐渭草书七言诗极富个性,崭新的艺术形式赋予了诗歌更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在每个字的构造中流露出其饱满的情感。
他的字体舒展激昂,毫不拘泥,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和坚定的意志。
他的字体犹如飞翔的雄鹰,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中,一些字的形态十分独特。
他巧妙地运用笔画的长短和线条的曲直,在纸上勾勒出远山和流水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种独特的笔触,使他的诗句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化。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以其朴实而深邃的诗意著称。
他的诗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叙述,描绘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美妙和深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草书七言诗不拘一格,将草书艺术和诗歌相结合,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形式。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艺术感染力,为后世的诗人和书法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作为他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段,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更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他的草书七言诗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徐渭的草书七言诗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传承,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的艺术创作中。
他的草书七言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意蕴,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和文化内涵。
总之,徐渭草书七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艺术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作品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不仅在当时引人注目,更为后世的文人学习和模仿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徐渭
在往返浙粤的途中,徐渭还乘兴登南昌滕王阁,游梅岭观音洞。于沿途吟诗赋辞,流露出平生以来少有的乐 观情感。他还与山阴文士沈炼、萧勉、陈鹤、柳文等结为文社,被时人称为“越中十子”。
徐渭像(清叶衍兰绘)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的徐渭,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嘉靖十九年(1540年),二 十岁的他考中了秀才。此后,徐渭两次参加绍兴府乡试 ,直到四十一岁时,经历了八次考试的他,始终也未能 中举。此外,二十五岁时,徐家财产又被豪绅无赖霸占,所属的房产、田园,荡然无存。二十六岁时,妻子潘氏 又得病早逝。 人亡家破,功名不第,使徐渭不知所措。为了谋生,他离乡背井来到太仓(今属江苏),却不得 要领,只能徒劳而返。
徐渭的散文,以《自为墓志铭》一篇最为出色。此外,许多尺牍也很有特色,泼辣机智,幽默多趣,文风远 启金圣叹一流。但总的来说,徐渭散文方面的成就不及诗歌。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 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3张)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升任浙闽总督的胡宗宪,钦慕徐渭的才识。经过多次相邀,胡宗宪 终于将徐渭招入幕府,充当幕僚。
入幕之初,徐渭为胡宗宪创作了《进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赏识。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
徐渭书画集赏(100幅高清图)
徐渭书画集赏(100幅⾼清图)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阴(今浙江绍兴)⼈。
初字⽂清,后改字⽂长,号天池⼭⼈,或署⽥⽔⽉、⽥丹⽔,青藤⽼⼈、青藤道⼈、青藤居⼠、天池渔隐、⾦垒、⾦回⼭⼈、⼭阴布⾐、⽩鹇⼭⼈、鹅⿐⼭侬等别号。
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
不过象徐⽂长那样,在诗⽂、戏剧、书画等各⽅⾯都能独树⼀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
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代第⼀,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推崇,⾄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物之⼀。
郑板桥对徐⽂长⾮常敬服,曾刻⼀印,⾃称“青藤门下⾛狗”;近代画家齐⽩⽯曾说:“青藤、雪个、⼤涤⼦之画,能横涂纵抹,余⼼极服之,恨不⽣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
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不去,亦快事故。
”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徐渭在《书谢时⾂渊明卷为葛公旦》中指出:“……画病,不病在墨轻与重,在⽣动与不⽣动⽿。
”徐⽂长的⼀⽣却很不幸。
他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发狂杀妻⽽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卖书卖⾐度⽇,终于潦倒⽽死。
⽼百姓倒是⼗分喜爱他的,⾄今在浙江还流传着许多徐⽂长的故事。
他在绍兴的故居——青藤书屋,历尽四百余年的⼈世沧桑,还依然保存,维系着后⼈对这位富有平民⽓息的⽂学艺术家的长久怀念。
徐渭年谱1521年(正德⼗六年)1岁⼆⽉初四,徐渭出⽣于浙江绍兴府⼭阴县⼀户官员家庭。
五⽉⼗五⽇,⽗亲病故。
1524年(嘉靖三年)4岁徐渭聪慧早熟,⼆嫂杨⽒去世,徐渭能够像⼤⼈⼀样迎送吊丧宾客,⼈以为奇。
1526年(嘉靖五年)6岁徐渭师从管⼠颜学习唐诗。
徐渭师从陆如冈学习时⽂。
1530年(嘉靖九年)10岁家道中落,徐渭的⽣母被遣散出门。
仅仅10岁的徐渭与逃跑的仆⼈对簿公堂。
1532年(嘉靖⼗⼀年)12岁徐渭师从本乡琴师陈良器学习琴艺。
1534年(嘉靖⼗三年)14岁徐渭师从王政学习琴艺。
[明]徐渭书法作品(图)一
徐渭书法作品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
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但这样一个天才却极不得志,一生经历充满坎坷、险恶和痛苦,最终穷困潦倒而死。
徐渭生性聪敏才华,《明史·文苑传》说他“天才超轶”,十几岁即模仿杨雄《解嘲》作《释毁》的文章。
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但以后的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
早年家难屡作,在婚姻上也数遭挫折。
40岁左右,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当过一阶段的幕僚军师,对军政之事多有谋略,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这是他一生中活得最开心的时候了,后胡宗宪因严蒿奸党失势受牵连,徐渭深受刺激,精神失常,以至多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
后又一度发狂杀死继妻,下狱7年。
经同乡张元汴竭力保救才得幸免一死。
出狱时已五十三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写诗作画,卖书画为生。
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出现于这个时期。
这整整二十年中他是在时而清醒时而反常的情况下度过的。
徐渭晚年几乎是闭门不出,凄凉孤独,穷困交加,他在“墨葡萄图”这幅作品上的题诗,正反应了他内心的倾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徐渭悲剧的一生,愤懑、抑郁、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
徐渭死后,他的作品越来越为一些有识之士所赞赏。
徐渭题画诗书法摭议
自唐代伊始,诗、书、画兼擅逐渐成为书画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文学、书法、绘画之间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题画跋尤其是题画诗作为完美融合了文学、书法、绘画的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逐渐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渭和许多明代文人画家一样,热衷于绘画题跋,徐渭一生作诗颇多,且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流传至今的尚有2100多首。
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云:“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一一皆达之于诗。
”[1]无怪乎袁宏道与陶望龄皆记载其“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2],称其诗为奇绝。
同时,徐渭几乎每画必题。
因此,徐渭的传世书法亦有不少是以题画诗的形式呈现的。
世人对徐渭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推崇备至,对其书法却颇多争议。
世人对徐渭艺术的接受往往大相径庭,推崇者如汤显祖云:“安得生致徐文长,自拔其舌!”郑板桥言:“愿为青藤门下走狗。
”再如齐白石称:“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足见推崇者对徐渭所流露出的真挚且无以复加的尊崇与喜爱。
排斥者更多地针对其书法,视之为丑书恶札,杂乱无章……值得玩味的是,徐渭却对其书法自视甚高,如其同乡绍兴会稽陶望龄所作《徐文长传》中云:“徐渭‘常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识者许之’。
”因此,探析徐渭的书法艺术若斤斤计较于其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章法、结构等技术层面的得失,忽略其书法与诗文、绘画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对艺术、对生命的终极追求,抑或单一地以俊美、不激不厉的视角去观照、审视,往往难以对徐渭书法有一个客观、理性的 认知。
一、畸人青藤徐渭在诗文、戏剧、书画、军事等众多领域造诣甚高,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其晚年着力于诗文书画创作,以笔墨抒写胸中块垒,并在形式上突破前人桎梏,自成一家。
其坎坷的人生也是其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艺术前,不得不对徐渭人生重要经历的节点加以概述:一是曲折的童年。
徐渭幼年丧父,因母为妾,9岁时其母即遭遣离,徐渭便由继母抚养长大,14岁时其继母去世,由其长兄抚养。
徐渭 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世人膜拜的艺术家
徐渭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世人膜拜的艺术家徐渭是个怎样的人徐渭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一个文学家、书画家、诗人。
不管在哪一个艺术领域,徐渭都有很好的作品呈现给世人。
可以说,徐渭是一个生时寂寞,死后让后世人顶礼膜拜的一个艺术家。
徐渭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年幼时,就凸显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在民间,更是流传了很多关于徐渭年轻时,如何聪明的故事。
虽然徐渭天资聪颖,但在科举的道路上并不通畅。
徐渭生性豪放,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对于文学亦是如此。
因此,徐渭对于古板,没有一点创新的八股文,不是很喜欢,这也就导致了徐渭仕途坎坷,科举考试一直失败,等到了四十都还没有考中举人。
徐渭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总督南军务的胡宗宪的重用。
但在总督被杀后,徐渭精神不济,更是出现了发狂的行为,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最终在发狂病发作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被捕入狱。
徐渭在监狱中,渡过了很多个年头。
等到出狱的时候,徐渭已经有五十三岁了。
从此,徐渭更是痛恨达官显贵,晚年靠卖书画为生,但从不为达官显贵作书画。
然而,正式因为徐渭的这样一个经历,以及他天生不喜欢拘束的性格,才能让徐渭在书画以及其他的艺术方面,能够有这样杰出的成就。
徐渭在前人的基础上,并运用自己的才华,开创了水墨写意画的新时代,创建了新的画派——青藤画派。
徐渭的诗很多喜欢和欣赏徐渭的人都知道,徐渭自称自己“书一,诗二,文三,画四”。
只是现在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书画成就,而并非是徐渭在诗上面的成就。
虽然徐渭的书画是极为突出的,但是,徐渭的诗也绝非只是一般,徐渭的诗也可以说是有杰出的成就。
因此,当别人在徐渭的书画中专研徐渭一生模糊的身影时,还不如投身于徐渭的诗中研究徐渭那不为人知之事。
徐渭的诗虽然没有像其他有名的诗人一样出名,但是,徐渭的诗在明代文学史的评价上也是极高的。
从袁宏道将徐渭的诗合成一本书也可以看出,徐渭的诗是很有文学价值的。
徐渭在他的一生中,一直追求创新、变化、奇特,他的诗亦是如此,别具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之《墨花九段图》!
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之《墨花九段图》!徐渭墨花九段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第一段:洛陽顔色太眞都,何用胭脂染白奴。
只倚淇園一公子,瑯干(玕)隊裏出珊瑚。
(逸詩牡丹竹)第二段:拂拂紅香満鏡湖,採蓮人静月明孤。
空餘一隻徐煕手,収拾風光在畫圖。
(逸詩荷花)第三段:西風昨夜太顛狂,吹損東籬殘淡粧。
那得似余溪楮上,一生偏耐九秋霜。
(逸詩菊竹石)第四段:間闞前頭第一班,絶無烟火上朱顔。
問渠何事長如此,不語行拖雙玉環。
(逸稿巻八846水仙竹)第五段: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但(且)看千萬樹(木偏上に),東風吹着便成春。
(三集巻十一387梅竹石)第六段:昨歳中秋月倍圓,海南蚌母不成(母蚌太鼾)眠。
明珠一夜無人管,迸向誰家壁上縣。
(三集巻十一401葡萄)第七段:郴筆两枝蕉一幅,雪庵曾送趙呉興。
余令老手兼題咏,何必當年王右丞。
(逸詩芭蕉石)第八段:蘭亭舊種越王蘭,碧浪紅香天下傳。
近日埜香成秉束,一籃不値五文錢。
(徐渭集補篇1300蘭竹)第九段:脩蛇有尾頻年墜,小鳳爲翎幾日成。
輸與寒稍(梢)三十尺,春來正(祇)用一雷驚。
(三集巻十一388竹)第十段:自跋:陳家豆酒名天下,朱家之酒亦其亜。
史生(甥)親携八升來,如椽大巻令吾畫。
小白連浮三十杯,指尖浩氣響春(如)雷。
驚花蟄草開愁晩,何用三郎鞨鼓催?鞨鼓催,筆兎痩。
蟹螯百雙,羊肉一肘,陳家之酒更二斗。
吟伊吾,迸厥口,爲儂更作獅子吼。
(徐文長三集巻五七言古詩 P154)徐渭(1521-1593年),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
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自幼聪慧,文思敏捷。
且胸有大志。
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
最后入狱七、八年。
获释后,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潦倒一生。
他中年学画,继承梁楷减笔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故擅长画水墨花卉,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
徐渭草书与前贤之比较
“ 张旭三杯草圣传 , 脱帽露顶王公前 , 挥毫落纸如云
王 常 福
( 商丘师范学院 美术学 院, 南 商丘 4 6 0 ) 河 70 0
摘 要: 渭是 明代 后期 著名 的 文学 家和 艺术 家 , 徐 自谓 吾 书 第一 。其 草 书不 受成 法束 缚 , 出于真
情 至性 , 可谓 其 悲愤 人 生的真 实写照 。通过 与前 贤张旭 、 怀素 、 黄庭 坚、 允 明草 书相 比 , 祝 可以看 出:
诸前 贤草书之“ 是有限度的、 狂” 有条件的, 虽狂放无边但法度谨严。徐渭狂草则感性居上 , 无视传
统用笔法度 , 更加强化 了艺术 家的主观性, 把草书艺术向前推进 了一步。
关键词: 渭 ; 书艺术 ; 贤 ; 徐 草 前 比较
中图分类号: 9 . 6 J 2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7 3 0 ( 0 1 0 1 2— 6 0 2 1 ) 5—0 3 0 6 1 1— 3
烟 。 ’ ’
对 于张旭 的草 书评 价 后 人 多 言其 守法 度 。 《 宣 和书 谱》 载 : ( 旭 ) 草 书 虽 奇 怪 百 出 , 求 其 记 “张 其 而
源流 无一 点 画 不 该 规 矩 者 。或 谓 ‘ 颠 不 颠 ’ 是 张 者
切 品格 , 草 书不 受 成法 束 缚 , 于真 情 至 性 , 谓 其 出 可 其 悲 愤 人 生 的真 实 写 照 。 与前 贤 张 旭 、 素 、 庭 怀 黄 坚、 祝允 明相 比 , 草 书 狂 放 程度 有 过 之 而 无 不及 。 其 这里 就其 草书 狂放一 面 与前 贤作一 比较 , 限于篇 幅 ,
徐渭草书《龙溪号篇》辨伪
作者: 贾砚农
作者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出版物刊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页码: 97-10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徐渭 书法 《龙溪号篇》 辨伪
摘要:本文讨论的草书《龙溪号篇》,既被《中国古代书画图录》收录(陕2—03),也为刘九庵先生《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收录,可见它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书法作品。
但这件作品从文字内容到书法风格、水平的角度看,都表明这是一幅仿徐渭书法的赝品。
笔者希望通过个案的辨伪,来提高我们对徐渭书法风格的认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渭传世书法徐渭传世书法2014-01-22 果成画坊徐渭—书法史上的梵高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陶望龄《徐文长传》)可见对其书法的自许及钟情。
袁宏道云:“(徐)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诚然,作为一时才人、一时狂士的徐渭是绝不会为法所缚的,即使是学书道路的起点——临摹古人书法,徐渭也要有自我,不肯屈膝于古人。
其《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云:“非特字也,世间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才而合,忌真我面目哉?”并主张“取诸其意气而已”。
徐渭学书,曾浸淫于宋黄庭坚、米芾、苏轼诸家,并上追钟繇、索靖、“二王”,而以流传徐渭书迹来看,何曾有一笔似古人?而玩其笔意,又何尝有一笔不是古人?此正是徐渭善取古人“书神”,而始终不失自家本色,故有英气生趣而“精奇伟杰”(陶望龄《歇庵集》)。
徐渭论书,还特讲“天成”,即人的内在素质。
尝云“夫不学而天成者尚矣,其次则始于学,终于天成”,而“天成者非成于天也”,是“罔乎人而诡乎己之所出”(《徐文长佚草》卷二)。
徐渭才学,三教九流无所不能,著述丰而杂,有《徐文长佚草》十卷,《徐文长全集》三十卷、《徐文长三集》二十五卷、《徐文长佚稿》二十四卷等诗文著述。
戏曲方面有《四声猿》、《歌代啸》、《南词叙录》、《旧编南九宫月录》及《十三凋南曲音节谱》各一卷、《嘲妓》、《黄莺儿》等散曲;注释评校类有《李长吉诗注》、《庄子内篇注》、《分释古注参同契》、《黄帝素问注》、《楞严经解》、《淮海集》四十卷等;纂辑杂录者有《笔玄要旨》、《玄抄类摘》、《通俗云笺》、《茶经》、《酒史》等等。
其画,笔墨纵恣,气势磅礴,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大写意的新途径。
如此多端而博渊的才学,与其书法融会贯通,聚于笔底,正是“天成”之功。
传世书法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苏州博物馆藏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鸿篇巨制,骇人心魄,其书法棱角毕露,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布局散乱,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
此轴书法以法度而言,可讥为“野狐禅”之类,而以“书如其人”、“书为心声”,书法之所以解“尤物移人”的本体来看,此轴书作抒发震荡的心绪,激烈的情感,狂放的才情,洗刷胸中之碗磊,这与其晚年“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之悲愤、压抑、无奈的心境相合,故见情见性,真挚感人,允为神品。
与此轴成对的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亦同藏苏州博物馆,当两轴同时悬张于壁间时,只见满纸云烟,遍壁惊涛,令观者血脉贲张,不禁情绪激越、思绪狂奔,无不有观止之叹。
《应制咏墨》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曰:“侯拜松滋,守兼楮郡,绛入品秩多般。
龙剂犀胶,收来共伴灯烟因。
炼修依法,印证随人,才成老氏之玄。
是何年,逃却杨家,归向儒边。
红丝玉版霜毫畔,苦分分寸寸,着意磨研。
呵来滴水,幻成紫雾蛟蟠。
有时化作苍蝇大,便改妆道士衣冠。
向吾皇,山呼万岁,寿永同天。
”奇思伟构,入情见性。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丈八巨制,气势恢宏,以草书笔意写行书,点画纷披,率意驰骋,形章如卷,满纸云烟,摄人心魄,为其晚年书法代表作。
此轴今藏苏州博物馆,同时尚有《行草应制咏墨轴》与此轴相俦,成对巨制,洵为伟观。
据记载,徐渭当另有《咏纸》、《咏笔》、《咏砚》等轴,皆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惜今已佚。
《咏剑》词曰:“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
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
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
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
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
近日称藩,一时解甲披韁。
即令寸铁堪消也,又何劳,三尺提将。
古人云,安处须防,但记取,戎兵暇日,不用何妨。
”亦是精伟奇杰,颇见才识。
徐渭行书《白燕诗轴》纸本,纵264.1、横73.5厘米浙江天一阁博物馆藏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
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白燕三。
大环。
行书白燕诗七律一首,原有四轴,此为第三轴,题曰“白燕三”,用羊毫书写,精力充足,结构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气,笔法如走龙蛇,融会贯通。
明末张岱赞称:“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款署“大环”,钤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徐渭草书《七律诗轴》纸本。
纵209.8厘米,横64.3厘米,4行。
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笔势酣畅,锐气十足,用笔纵肆淋漓,放浪开张,满纸云烟,摄人心魄。
释文:春园细雨暮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
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来出泥香。
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
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醉间经海棠树下,时夜禁欲尽。
天池山人渭。
徐渭草书《杜甫怀西郭茅舍诗轴》纸本189.5×60.3cm 上海博物馆藏。
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漱仙(白文)释文:幕府秋风入(日)夜清,淡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含(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高> 徐渭此件用笔枯润相间,苍劲中具姿媚,笔意奔放飞动,有飞流急瀑态势;又仿佛百舸争流,渴骥奔泉状,推为徐渭晚年之作。
钤“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漱仙”白文印记。
徐渭《草书岑参诗轴》纸本,353cm×104cm 西泠印社藏。
释文: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徐渭徐渭《墓表赋》纸本163.7×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草书诗轴》纸本,行草书,纵123.4厘米,横5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一篙春水半溪烟,抱月怀中枕斗眠。
说与旁人浑不识,英雄回首即神仙。
徐渭《草书诗轴》纸本,中国美术馆藏。
释文:幻有知花,践无尽波,一刹那间。
坐见波罗徐渭《赋得夜雨剪春韭》,行书纸本。
纵166厘米,横6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这幅行书萧疏爽逸、苍劲奇倔。
其用笔沉着浑圆,颇有黄庭坚一波三折的之意,而飞动跳跃的笔法又有米芾的情趣,颇能代表徐渭的风格。
徐渭《题画诗》徐渭《花卉图卷题诗》徐渭《女芙馆十咏》,行书纸本,纵30.8厘米,横22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草书千字文》局部纸本,高31.2厘米,横495厘米荣宝斋藏。
徐渭《行书七言联》徐渭行书《白燕诗轴》纸本,纵264.1、横73.5厘米浙江天一阁博物馆藏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
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
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白燕三。
大环。
行书白燕诗七律一首,原有四轴,此为第三轴,题曰“白燕三”,用羊毫书写,精力充足,结构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气,笔法如走龙蛇,融会贯通。
明末张岱赞称:“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款署“大环”,钤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徐渭《草书白燕诗卷》纵30厘米,横420.5厘米。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录自赋《白燕诗》四首。
该诗卷为后三首。
1984年初移交绍兴市文管会保管。
释文:西飞岁岁侯青阳。
花发名园何处藏。
天子郊禖呈瑞色。
主人台榭有辉光。
轻翰掠雨绡初剪。
小尾流风练愈长。
万里东归看易没。
海天元是白云乡。
一时伴侣自应稀。
海路空长遇亦非。
汉将玉门投老入。
赵妃雪夜待人归。
孤回夏日摇寒雪。
渐下秋空见羽衣。
却说朱门无可托。
玉楼天上任高飞。
素壁红芳照苑墙。
冲花泛羽唼群芳。
霜迷万瓦单栖渺。
草绿千堤片影凉。
云母屏深低袖。
水晶帘动拂流黄。
西园蝴蝶浑无赖。
暗粉飘尘上海棠。
白燕四首。
书似镇南朱内史一笑。
天池徐渭。
徐渭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册页高25.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车)金鼓振,征西(羽)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鳞鲸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天池道人渭书。